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美国农民摇滚电影

美国农民摇滚电影

发布时间:2024-01-17 01:16:11

㈠ 有哪些电影的故事情节,让你从头笑到尾的

《三毛从军记》可以说是中国早期一部优秀的黑色幽默喜剧经典,电影以小人物“三毛”的境遇为展开,在逗人欢乐的荒诞氛围中,那一道难抹的悲情色彩将身处乱世中个人的无奈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出,也对特定年代的战争与政治作出了耐人寻味的讥讽。

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的改编,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不仅呈现着一场用黑色幽默所写实的现代官场现形记,而对三种不同画幅的善用,更使电影在观感上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意蕴,可以说冯式喜剧的魅力在这部电影中即有着延续也有着创新。

宫藤官九郎对何为地狱新奇的脑洞,在《早死早投胎之地狱摇滚篇》看似目无章法的胡闹背后,不仅用一个充满摇滚的地狱燃人热血,六道轮回中逗人捧腹,更在结局处用天堂的反乌托邦构思,恰到好处的将爱的羁绊营造了动人于心的感动。

用史上最污的好莱坞动画来形容《香肠派对》绝不为过,而相比于“情色”的噱头,更为出色的是电影以反乌托邦为引的剧情,借用一堆超市货品的拟人化对宗教、政府、种族等现实的 社会 问题一一着点,以此做出了极为辛辣的讥嘲与耐人寻味的思考,构筑着令人惊艳的内在。

《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是电影版《蜡笔小新》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作品,电影用大人沉浸于过去的时光为展开,在小新惯以的笑料相随中,秀发着观众对过往的的追忆,怀念成为了 情感 的共鸣,而对何为成长的诠释也在笑中带泪里为人已真挚的动容。

《有话好好说》是张艺谋在大片之外颇为独特的一部喜剧电影,新奇的拍摄手法与荒诞的幽默结合,使构建和谐 社会 的主旋律在忍俊不禁中不再有何般说教的意味,而那时大腕云集的客串,更为其锦上添花,一句“安红,额想你”成为了了电影最为印象深刻的记忆。

《非常主播》固然乍看带有着诸多为博人一笑的刻意,但这种可以却编排的恰到好处,其不仅有着车太贤与朴宝英这样的颜值担当,小演员王锡玄更成为了电影的天然萌点,而用捧腹的欢乐所凝聚的温情,亦也成功掩盖了这一故事的荒诞不经。

《瑞士军刀男》看似是一场对死者荒诞的亵渎,但正是这个颇为奇葩的设定,随着剧情的推进却会发现那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下,荒诞孕育着耐人寻味的黑色幽默,而亵渎中则饱含着对人生的哲思,以此用死人对活人的救赎,是如此的真挚感人。

对假以宗教为名腐败的讥嘲,成为了《偶滴神啊》这部印度电影的匠心所在,荒诞不经的故事中,电影用风趣的幽默,使人顿悟于那些借宗教之名谋取私利者虚伪的面纱,而细思之下,电影又并没有去质问神的真否,其只是让人明晰于宗教的真谛是爱与善的美好。

《三傻大闹宝莱坞》有着印度电影一贯的热歌热舞,但这次并未让人有感突兀,荒诞不乏幽默的喜剧,电影在不经意的嬉闹间却暗喻了许多耐人寻味 社会 与制度的弊病,一个满若朝阳的励志包装同时又深谙着诸多生活哲理,忍俊的同时给人以激励,三傻的故事实则是一场坚韧乐观的处事心态

《人在囧途》 这部电影让我从头笔笑到尾,整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节奏紧密,感情色彩浓厚,让观众能一鼓作气的看完。

《人在囧途》讲述大老板李成功和农民工牛耿多次巧妙相遇,历经坎坷,最终成功到达长沙的故事。

演员阵容一般。徐峥饰演大老板李成功,王宝强则饰演那个千里讨债的打工者牛耿。徐峥饰演的一下“ 社会 经验”丰富的精明老板,而王宝强则饰演一个纯朴善良的打工者。

主要故事情节:整部影片围绕囧事展开,一开始两位主演就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李成功的精明世故,牛耿纯朴的有些傻气。

接着飞机因天气返航、火车遇塌方停驶,牛耿的乌鸦嘴被坐实。带他的纯朴甚至有点傻气,却给李成功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化解纠纷、意外中奖,牛耿总是“囧”而神奇、夸张。

牛耿的裸睡、让飞机开窗停飞、晚上睡觉磨放屁磨牙等等,让我看到了一个土老冒。影片虽然过度夸张,但是很贴近生活,能让观众共鸣。

牛耿,果然是名符其实,耿直、牛脾气。电影精彩片段:在长途车站,牛耿看到为救自己的女儿而急需钱的女人跪在地上求大家捐钱,以李成功的“ 社会 经验”认定这是骗子常用的手段。牛耿却相信自己看到了,坚决把钱给了那个女人。当他知道被骗后,反而说道:“骗了说明没人病,没人病更好!”他这句话可能是情急之下的借口,但这样的借口只有一个真实善良的人才说的出口。

这部电影是一个以过年回家为背景的电影,其深刻表达了农民工讨薪及过年回家的艰辛之路,这也是让观众能达到共鸣的最得意的点睛之笔。

电影能让人从头笑到尾的那绝对是好电影,我来给你盘点下吧

1.《快到不行》,过于无厘头,恶搞版的速度与激情,全程无尿点,笑的前仰后翻,眼泪都给你笑出来,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情节大概是这样的。主人公卧底警察卢卡斯怀特加盟了由文塞伦托零头的洛杉矶地下飙车党,这群人以刺激和义气为活,将生死置之度外,成了洛杉矶黑帮大佬胡安卡洛斯德拉索尔的死对头 途中发生逗趣,无厘头,恶搞的电影 。喜欢喜剧的推荐一看

2.《独裁者》,这是一部政治批判的西方喜剧。整部电影中,充满了各种对明星和政治事件、现实 社会 和各个国家领导人的调侃,可以说既无厘头,又不失分寸的讥讽。笑点密集,而又具有内涵意义。电影里每个人物的嘴脸都是丑
恶的,但是每个调侃的事情都基本上是真实发生过的。电影塑造了一种巨大的落差,造成一种喜剧效果。

3.《最佳拍档》国产经典香港喜剧电影
主角抢夺国际犯罪组织的钻石后借助多种工具溜之大吉,主角在现场遗留的白手套让香港警方误认为作案者是国际大盗“白手套”,警方请到追捕白手套多年的美国光头神探查案,派出女警协助。钻石主人意大利黑帮要求白手套正身抵港取回钻石。光头神探与黑猫不打不相识,威逼利诱之下,黑猫决定协助神探拿获白手套。三人小组为找回遗失的钻石盲打误撞惹来连串麻烦,黑猫终于拿到钻石
就为你盘点了以上三部笑点密集的电影,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交流,谢谢!!!

有部电影确实直击了我的笑点,虽然它只是一部小成本的作品,但是却是我看过最令人爆笑的喜剧作品了。

那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下国外的这部冷门喜剧电影——《宿醉》

电影主要讲述了四个好友在结婚前夜相约过单身夜,结果一夜荒唐之后却把新郎给丢掉了,而且从昏昏沉沉的宿醉中醒来后他们的旅程大变样,原本干净整洁的旅馆被弄的一团乱、被关在浴室的老虎,其中一人还与当地的陪酒女郎结婚了,但他早已结婚多年,还是一个资深“妻管严”。

然而对这一切他们都毫无印象,完全失去了酒醉之后的记忆,眼看还有几个小时婚礼就要开始了,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赶快把失踪的新郎找回来,因此几个人又踏上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追忆之旅”。

在此期间他们将泰森的老虎归还,还救下了被绑架的毒贩,可是还是没有找到新郎,无奈之下只能蒙骗新娘将婚礼延期,就在这紧要关头,其中一个损友终于想起来新郎是被他们锁在天台上了,他们满世界的寻找新郎,而新郎却被困在酒店天台上出不来。

最后他们终于将新郎救了下来,婚礼也如期举办,完美的大团圆结局。这里不得不感慨编剧的脑洞之大,能将这个原本有些平淡的故事改编的如此曲折,虽然这只是一部小成本的喜剧,但是光凭故事内容来看绝对不输任何一部大制作,绝对值得一看!

有这么一部经典喜剧片,只看海报还以为是个大烂片!小时候看了也只是觉得哈哈哈的 搞笑 ,没想到长大后重看了才发现它的好。而它最厉害的一点是即便是现在也能让人从头笑到尾,经典果真是经典!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上帝也疯狂》。豆瓣评分8.7分,好过97%的喜剧片。

1.《白头神探》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美国恶搞片。如果周星驰,算是无厘头的话,那么这也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式无厘头。90分钟之类笑料密集、类型多样,恶搞戏仿电影无数,让你从头笑到尾绝不冷场。这部电影真的是非常好,虽然老但是绝对能让你笑出声来!白头神探无疑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2.《神探飞机头》

本片可以说是金凯瑞的成名作,对于金凯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比较集中的展现了他那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剧情一般,重点是金凯瑞的表情。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剧情,焦点完全被金凯瑞的表情抢去了,看他捂住黑人运动员的时候实在忍不住笑出泪来了!还有就是把头探出窗外开车这个也太经典了!电影把 搞笑 与动物保护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类似于众生平等的思想,人所享有的权利,动物也应该享有。

3.《反斗神鹰》

影片讲述了,出色的飞行员托伯•夏利因违抗命令离开海军后,准备在印第安部落享受余生,然而海军突然将其召回参加一项名为“臭鼠”的任务。反斗神鹰这部电影简直太无厘头了,作为一部典型的恶搞喜剧,它的内容是极其容易消化的,观众根本不需要思考什么,只需一笑而过。面对这种主动逗乐你的电影,我们无需太过挑剔,要么干脆不看,要么就好好开心一次。

4.《笑破铁幕》

1984年,电影《笑破铁幕》,无厘头 搞笑 的先驱者,跟《白头神探》一起都是八几年出来的无厘头美国电影,之后周星驰也是借鉴了不少,但是现在看来均无法超越,导演的脑洞真的很大,思维跳跃爆棚了。典型的美式无厘头,真的笑得头疼!有很多想象力,也有不少能预先猜到的套路。还有不少歌,不过男主唱歌的时候魅力稍减。比真歌手魅力少多了。经典的恶搞喜剧片,其中诸多无厘头手法和场景被后世的喜剧片导演学习借鉴。

5.《双宝斗恶魔 》

非常欢乐的一部恶搞喜剧,走的是反美式恐怖片的套路。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是全程基本是笑着的。影片讲述了一群大学生去野外游玩,碰见两个样貌有些凶恶的人戴尔和塔克,于是联想到森林杀手,于是都将两人当成坏人,在两人救爱丽森后,被其他大学生当成了绑架,接着就去营救,于是乎发生了一系列化学般的反应,这些大学生纷纷死亡,即使这过程中有些血腥,但其爆笑处会使你忘掉血腥。

㈡ 求:朋克风电影

片名:朋克不死 英文名:Punk's Not Dead 导演:Susan Dynner 主演:Billy Idol Jan Ackerman Billie Joe Armstrong

著名的摇滚电影(12.18更新)

1.《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 1956

它也许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摇滚电影,
也是摇滚这个词第一次被用到电影中,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 其实和一部记录片差不多,
因为片中的情节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台词也只是对音乐的铺垫,
他真正的意义在于汇集了摇滚乐最早一披乐手歌手的现场演出,
并用这些疯狂在现实世界里引出更多疯狂,
由于比尔·哈利,“彗星”等人的演出实在疯狂,而起引起的骚乱又太多,在英国众多城市遭到禁映。

2.《摇滚先生》Mr rock and roll 1957

在1950年代已经有一大批由摇滚乐的先辈们做插科打诨状的电影,
但除了昼夜摇滚,也只有这一部值得看,
别把注意力放在这个极傻的爱情故事上,
真正要看的是难得聚齐的50年代摇滚领路人们,
看看在摇滚乐变得万般妖娆之前,曾经多象一个从未涂过口红的村姑,
当然,还要看看那个摇滚先生艾伦·弗雷德,
这部电影之后不久,这位摇滚教父就开始为命运所折磨,
被反摇滚势力逼的永远脱离摇滚。

3.《脂粉猫王》Jaihouse Rock 1957

“猫王”艾尔维斯·普莱斯利最典型的摇滚电影之一,描叙一个不安份的小子在监狱里迷上摇滚,出狱后成为摇滚红星,后来又褪变成一个利欲熏心的大明星,失去了最亲密的朋友云云。在“猫王”无数连歌带演的烂片中,好歹这还算一部真正描述摇滚乐本身的电影,他的神采也还真的算得上叫人兴奋。

4.《苦难日之夜》A HARD DAY’S NIGHT 1964

在这部描叙“批头四”生活的记实加虚构的电影刚开始拍摄的时候,
那四个小伙子应该还只是对生活刚有点更大的憧憬,
当电影上映的时候,“批头士狂热”已经开始进入大众传媒并最终进入辞典,
在这部经过精心编导的影片中,那些刻意突出”批头四“亲和力的镜头,
凸显出导演理察,莱斯特在狂热中的冷静,他最清楚如何让人疯狂,
这应该是一般人能看到的最早的摇滚电影了,
它让不同与先辈们的摇滚乐的另一种魅力初显于世。

5.《别回头》Dont look back 1967

这部记录片是对BOB·DYLAN1965年英国巡演的忠实记录,
导演彭内贝克用影象清晰的说明那时的鲍波与“批头士”是多么的不同,
与同时期的《苦难日之夜》相比,《别回头》更直接,深刻,
对自己的拍摄对象也没有造星般的刻意吹捧,甚至还有毫不掩饰的刻意嘲讽,
但是,再冷静的镜头都无法掩盖年轻迪伦的灿烂光芒,
同现在的老迪伦相比,年轻的他无与伦比的傲慢,机智,激情洋溢,
而其中一段以跨掉派代表艾伦·金斯堡为背景的开场更是弥足珍贵。

6.《肉大叔》Uncle meat 1968

这是一部把故事片,家庭制作,与摇滚现场拼贴在一起的奇特电影,
由摇滚怪杰弗兰克·扎帕和他的“发明之母”乐队制作完成,
主要讲了“肉大叔”想创作一首热门歌曲,但在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后,
“肉大叔”变成了一个怪兽,
这部风格古怪的电影与扎帕古怪的音乐风格相得益彰在剧中扮演”肉大叔“的,
是乐队的键盘手唐·普雷斯顿,
其中有大量的乐队现场,值得一看,
可惜的是由于电影本身太过前卫,即使在最勇于探索各种精神与身体边缘的60年代,
也得不到认可,尘封20年后才得出世。

7.《逍遥骑士》Easy Rider 1969

这部影片既是一部公路摩托片,又是一部摇滚片,片中两位主人公骑着铮亮的高把摩托车,穿着国旗装,几乎是漫无目的的横穿美国,在经过一系列的奇遇之后,两位主人公莫名其妙的死去。在看这部片子时,总令我想起凯鲁亚克的那部著名小说《在路上》,总感觉“嚎叫”派诗人、作家的创作精神很与摇滚乐相通。影片中的音乐虽然不是太出名——最出名的大概是The Byrds的音乐,但这些清新淡雅的民谣风格的音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伍德斯托克》WOODSTOCK 1970

这部几乎可以称之为乐史上最著名的摇滚纪录片:纪录嬉皮年代音乐神话的Woodstock就不用多说了,如果你听摇滚而不知道这个,那你......

9.《给我庇护》Gimme Shelter 1970

一部纪录发生於1969年Woodstock音乐节四个月之后,名气远在前者之下,但就意义与成就来说不遑多让的Rolling Stones乐队传奇演唱会枪杀事件的电影。这支乐队可以说是六十年代摇滚的终结者,当然它的表面现象是1969年12月,当时,在美国有大量乐迷的Rolling Stones在美国加州奥德蒙举行一场免费演唱会,当天有40万观众来到现场,但悲剧发生了,被聘来维持秩序的飞车党在演唱会上演了暴力的场面,一名观众被追杀而死。这部又名“让我躲藏”的记录片记下了“滚石”乐队最值得珍藏的瞬间,也记下了“地狱天使”的凶猛身影,本来是来维持次序的他们最终却与部分观众大打出手,让60年代爱与和平的聚会的巨大神话在瞬间倒塌,正因为这些无比真实的镜头,这部电影在摇滚文献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10.《Jimi Hendrix--Rainbow Bridge》1970

这次一张杰米·亨德理克斯Jimi Hendrix的录制,是七十年代一个音乐纪录,这是拍於70年室夏威夷的一次演出,故事是拍摄女演员Pat Hartley前往Hawaii的Maui,受到当地一大班年轻人欢迎,而且成立了自己的社群,而片中就加入了Hendrix的银录音空片段及长达十七分钟Herdrix在Maui之Haleakaia Volcano的演出,玩出Fox Lady、 Hey Baby、 Voodoo Chile (Slight Return) 、Puple Haze...等曲。这些影像更从未公开出现过。

11.《Jimi Hendrix--Experience Electric Ladyland》1970

Jimi Hendrix的英年早逝,叫乐评人认定这是摇摆乐坛在十九世纪的最重要损失之一,他迷幻的结他手法,将个人灵气与音乐结合得叫听者动容,能够将结他弦变成如人类的舌头,会讲话,会令人开心,落泪。今之这张Electric Ladyland VCD,就制成一张Jimi Hendrix 自传式的影像纪录,收入Hendrix演出的片段,在音乐制作时的认真态度,完全是冲破时空活现眼前。而且也访问了不少乐坛中人,例如Steve Windwood, Eddie Kramer(他是Electric Ladyland大碟的录音师),亦有Hendrix的经理人Chas Chandler,亦即是Animals的bass手,从他们的说话中,皆对这位天才报以极高赞赏,更可看出他们是言出於心。VCD中,当然也少不了收入Hendrix的live performance,在台上他就如著了魔的投入,这里面就有All Along The Watchtower,Gypsy Eyes,Crosstown Traffic,Voodoo Chill...... 看见他完全投入的演出,指法如飞在结他弦线上勾划出灵魂,当今之世,已没有一位结他手有此能耐;这张Electris Ladyland肯定是Hendrix迷的珍藏品,甚至是他一个音乐图鉴;就算你是初接触这名字,也可从这VCD中对他了解更多。这就是一个音乐必修课,课题是:Jimi Hendrix 。

12.《菲尔莫》FILLMORE 1972

这部电影记录了西菲尔莫俱乐部最后的日子,其中有“感恩而死”“杰弗逊飞船”等诸多迷幻乐队的精彩现场,那些激情四溢的瞬间将和菲尔莫的伟大贡献一起留在我们心中。
13.《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 1973

《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能拍出这样的清新可人的小品,令人叹服。影片主演:哈里逊·福特。故事以1962年夏天美国一个小镇为背景,描写几个高中生毕业一夜的生活,反映了越战前夕过着优裕富足生活的美国青年人的思想、感情,其中引用了大量了美国50年代的摇滚乐作为背景音乐,如:Bill Haley(比尔·哈利)的《rock around the clock 》(昼夜摇滚)等等,应该说是恰如其分。这部影片是乔治·卢卡斯的最有深度作品——我就不懂为什么美国人对《星战》这样的适合于儿童观看的影片这么津津乐道——《美国风情画》比《星战》强多了。
14.《永远的齐泊林飞艇》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 1976

一部关于“齐泊林飞艇LED ZEPPLIN”乐队的电影。

15.《巴迪·霍利的故事》The Buddy Holly Story 1978

这部影片讲述了巴迪·霍利这位摇滚殉道者的一生(巴迪·霍利死于1959年一次摇滚乐演出的失事飞机上,同行的还有另外一批当时的摇滚红星,所以后来的美国歌手Don McClean 在他的歌曲《American Pie 》中唱到:Buddy Holly 死亡之日就是摇滚乐死亡之日),70年代末期正是第一代摇滚歌手和乐迷成为父母辈,而他们的子女又开始叛逆家庭的时候,导演在片中安排了许多老歌,带出浓浓的怀旧气息。

16.《美国风情画(续集)》More American Graffiti 1979
导演:比尔诺顿 Bill L. Norton
演员:朗霍华 Ron Howard
玛坎兹菲立普斯 Mackenzie Phillips
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剧情介绍:
70年代之初,美国掀起了一阵50年代的怀旧狂热,1973年“美国风情画”一片,就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例子。此片是它的续集,除了李察德瑞佛斯之外,原班人马再度演出,故事的背景正值60年代中期,越战进行之时,所有的主角都比以前来的成熟、世故,他们已学习到如何面对生命中的种种课题。剧情的发展全在除夕夜那一天,但是,是四个不同的主角,在1964~1967年间,四个不同的除夕夜所发生的故事。剧中探讨了60年代的代表课题:战争、嗑药、校园抗议活动、警察暴行、“只要做爱不要战争”等,以及当时许多杰出的音乐。片中将同时间发生在不同场景的镜头并列在一起,可说是电影技术的创举之一。还有,千万别错过了哈里逊福特在片中的客串!

17.《HAIR》1979

摇滚乐总是在影象无法驾御他的时候毫不留情的成为主角,把这个音乐剧的电影版当作MTV吧。

18.《歌声泪痕》THE ROSE 1979
这是一部关于摇滚乐史上最伟大的女性——Janis Joplin 的传记片,制片人找了一位外形比较相似——同时也是一名歌手的贝蒂.米德勒来出演这位传奇女星的短暂一生,令人唏嘘不已,贝蒂.米德勒的表演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影片中除了引用了大量Janis Joplin的歌曲以外,贝蒂.米德勒也一展歌喉,在影片中大放异彩。影片的原声专集十分畅销,其中出现了一曲也许是摇滚乐史上最为动听的歌曲《The rose》(玫瑰)。

19.《摇滚高中》ROCK AND ROLL HIGH SCHOOL 1979

文斯·洛巴迪高中的学生瑞芙·兰德尔是“雷蒙斯”乐队的头号歌迷,在几个朋友的支持下,她长期坚持与法西斯教育的化身——也就是他们的校长托加小姐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雷蒙斯”的演出接近尾声,他们唱起了影片的主题歌,学校被学生们摧毁了,同学们被摇滚乐拯救了。影片中那些专门为该片拍摄的“雷蒙斯”现场演出镜头非常精彩,他们还站在一辆旧卡迪拉克上高唱那首著名的“I Just Want To Have Something To Do”(我只想找点事情做),演唱会上人头涌动、群情激昂,满眼皆是激情燃烧的狂野青春。《摇滚高中》是对50年代青少年摇滚电影背后所隐藏的反叛精神的一次致敬与回归,混合了50年代低成本电影和60年代沙滩喜剧的元素,粗砺、直接、疯狂,充满自我解放的爆炸性。另外,这也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镜头展示了瑞芙·兰德尔的一个浪漫、奇幻的想象——“雷蒙斯”乐队在她的闺房里为她演奏小夜曲,这大概是这位女同学一直以来的最大心愿吧。

20.《摇滚大骗子》The Great Rock 'n' Roll Swindle 1980

以朋克乐队“性手枪”为主角的怪异作品,是朋克音乐,朋克观念,朋克艺术的大集合。

21.《The Declin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1981

有关Black Flag的一部电影。

22.《迷墙》THE WALL 1982

一部最出色的也是最著名的摇滚电影。1979年英国的传奇摇滚乐队Pink Floyd推出了摇滚乐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概念性双唱片专集《The wall》,由乐队的灵魂人物Roger Waters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半自传性作品,这张唱片以“墙”的概念为基础,抒发了对战争的恐惧(Roger Waters的父亲死于二战),对人性麻木的控诉和社会阴暗面的描写,唱片推出后,不仅在摇滚乐界,而且引起整个西方文化界的巨大反响。两年后,英国著名导演阿仑.派克决意把它搬上银幕,他请来了英国乐队Boomtown rats的主唱Bob Geldof扮演影片主角Pink,运用大量的电影表现手法——蒙太奇和动画手段极好的传达了唱片的主题(当然也有导演自己的理解),不仅如此,影片的音响表现手法引起极大震动,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全部采用Pink Floyd在双唱片专集《The wall》中的歌曲(也有唱片中未出现的一些歌曲在影片中出现)作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媒介,就像一部长篇music video。可以说这部影片的出现直接引发music video的热潮出现。另外影片的制作方法也引起后来电影人的纷纷仿效。不过如果你对西方战后青年的概况和唱片本身的内容不够了解的话,你大概不易看懂这部片子。值得一提的是阿仑.派克在十五年后,又拍摄了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Evita》(贝龙夫人,由麦当娜主演。),全片仍然没有一句对白。

23.《摇滚梦》Starstruck 1982

这是一部不需要知道故事,不需要知道导演,也能够随之摇摆狂舞的摇滚电影!俗毙毙的剧情:女孩怀着摘星梦,女孩的母亲失业家庭陷入危机,女孩参加歌唱比赛,女孩遇见男孩,男孩失去女孩,男孩赢回女孩芳心。导演展现驾驭类型电影的神奇能力,全片洋溢的青春摇滚气氛宛如歌舞剧版的《舞国英雄》,喜爱摇滚乐的你不可错过

24.《郊区》Suburbia 1983

洛杉矶偏僻郊区住着成群的朋克青年,这部电影描绘了他们特立独行的生活,也捕捉到了朋克摇滚所代表的最本原的生活态度:挣脱一个抹杀个性的社会的压制,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红辣椒”乐队的贝斯手“跳蚤”(Flea)也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他的演技不算太拙劣。影片的结尾颇具爆炸性,当时在加州极具人气的乐队D.I.和T.S.O.L.的现场演出将电影推向了高潮,这也是T.S.O.L.走向瓦解之前最为精彩的演出之一。

25.《战场上的快乐圣诞》1983

(英国/日本)
导演:大岛渚
主演:北野武 Tom Conti 大卫鲍伊David Bowie 阪本龙一
二战末期,日本在印尼爪哇岛的俘虏营里,英军少校塞里阿滋被送到这里。他的风度举止使收容所所长与野井暗暗为他所吸引。另一方面俘虏中唯一会讲日语的英国人劳伦斯中校则和军曹原在交往中产生了一定的友谊,尽管农民出身的原举止粗鲁、对人凶蛮。塞里阿滋和劳伦斯由于违反规定,庆祝圣诞,被关进单人牢房。当天晚上,醉醺醺的原声称因为是圣诞节而宽恕二人的罪过。第二天早上,与野井召集全体俘虏时,俘虏队长顶撞了他,就在与野井挥起战刀要杀死他时,塞里阿滋走出队列来到与野井面前吻了他的双颊,与野井当场崩溃晕倒。不久与野井调离,塞里阿滋被判以活埋。夜晚,与野井走到他被活埋的广场上,深情地凝视着他,然后割下他的一缕金发离去。1946年,劳伦斯来到战犯拘留所看即将压赴刑场的原,劳伦斯告诉原,与野井在被处决前,托他把塞里阿滋的金发带回自己的家乡。在分手时,原笑着对劳伦斯说:“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这部视角颇为独特的反战电影没有着重刻画日军中完全丧失人性的杀人狂,而是展现了一批深受军国主义毒害、犯有侵略罪行、但又仍然残留有一线人性光亮的人。导演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作为日本国民性的东西与俘虏身上的人性力量加以对比,清楚地揭示出日本民族作为一个集体被推上战争这条犯罪道路时,每个个体的人性遭到了怎样的扭曲。影片中与野井对塞里阿滋的同性恋情感,被大岛渚作为日本民族对外来文化复杂感情的象征。与野井对心中潜滋暗长的感情的压抑正是***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既排斥抗拒又难以抵挡地为其所吸引。影片表现出相当强烈的自省意识,大岛渚的批判锋芒直指战争的犯罪者国家,试图通过把传统的民族性放在全人类的水平上加以检视。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演出阵容十分有趣。三位主演都不是以表演著称,而其中又犹以北野武的表现最为出色。

26.《这里是骨髓穿刺》THIS IS SPINAL TAP 1984

仿记录片的形式,看起来令人叹服,还真象那么回事。

27.《席德与南希》SID AND NANCY 1986

虽然“性手枪”不是最出色的朋克乐队,但他们是最出名的朋克乐队,《希德与南茜》是关于这支传奇乐队的吉他手希德·维舍斯与其美国女友南茜·斯庞根那反复无常的情爱关系和罗密欧朱丽叶式的悲剧结局,导演对这两个社会食物链最底端的边缘人进行了客观的刻画:他们的粗暴和痛苦,他们的敏感和自伤,他们走向自我毁灭却似乎不可避免……每一格影像都展现了电影的愤怒、激动和真诚。经过那次危机四伏的美国巡演,“性手枪”终告解体,希德仍在海洛因毒瘾的控制之下,他试图开始个人发展,但人们在一个早上发现南茜被捅死倒在地板上,希德因为谋杀罪被捕,他们的悲剧正好印证了朋克乐队“玩闹大会”(Circle Jerks)的一首歌——“Love Kills”(爱会杀人)。科特尼·拉芙和科特·柯本的关系,经常被用来与南茜和希德的关系作比,而科特尼·拉芙恰好在这部电影里面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加里·欧德曼和克洛·韦伯以令人折服的演技将希德与南茜关系中的那份不成熟、相互伤害及令人反感的一面清晰地凸现在观众眼前,而他们那决意摆脱任何束缚的爱情又是那么令人感伤,乃至啜泣。2000年的《肮脏与愤怒》(The Filth And The Fury)是一部关于“性手枪”乐队的杰出纪录片,真实、客观、满怀热情,而又颇具观赏性。

28.《白日之光》Light Of Day 1987

《白日之光》的名字来自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一句歌词:“I got a little lost along the way, but I'm just around the corner to the light of day”(我走在路边有一点迷失,徘徊在白日之光照不到的角落)。这部电影由保罗·舒拉德自编自导,主演是真正的摇滚女星琼·杰特和娃娃脸的电影明星麦克尔·福克斯,他们在片中扮演生活在工业区的一对年轻姐弟,姐姐对他们的乐队“酒吧炸弹”的前途充满野心,但周遭的环境及家庭的束缚都令他们困惑不已,渴望从音乐中得到解脱。感觉上,麦克尔·福克斯更适合扮演一些喜剧角色,而琼·杰特作为一个摇滚乐手在电影中展现了相当不俗的演技,要胜过麦当娜许多。 底特律是个汽车城,也是个摇滚城,因为“吻”(KISS)乐队的存在。

29.《神秘列车》MYSTERY TRAIN 1989

吉姆·贾木许电影作品,这部电影比猫王自己的一大堆电影更能反映其精神实质。

30.《悲伤的大火球》 Great ball of fire 1989

这又是一部人物传记片,记述的是摇滚乐史上音乐成就可与猫王比肩的一代巨星Jerry Lee Lewis的生活,Jerry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影片主要围绕着他的爱情生活来描写,影片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气氛很能打动人,其中穿插了Jerry的一系列名曲,当然也少不了那首《Great ball of fire》。
31.《大门》THE DOORS 1991

这是我个人十分喜爱的一部影片——当然和导演有关,我是奥列佛·斯通的忠实影迷,同时也是The Doors 乐队及其主唱歌手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的忠实乐迷。奥列佛·斯通和吉姆·莫里森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的校友,还是吉姆·莫里森在世期间,斯通曾给吉姆读过自己写的剧本,在80年代初期,斯通就萌发了把吉姆和大门乐队的事迹搬上银幕的想法,这个愿望直到斯通完成了《生逢七月四日》后才得以实现,在他宣布要拍摄这部影片之后,很多男影星都争相要饰演男主角吉姆——因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最后外形酷似吉姆·莫里森的方·基默幸运入选。斯通在拍摄这部影片中,采取的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片的手法,截取了吉姆一生的几个片段,并且并不完全拘泥于史实,甚至是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如那个反复出现的死于车祸的老印地安人)来表现吉姆和大
门乐队的传奇经历,取得很好效果。斯通不愧于电影大师的称号,他对影片的气氛和节奏把握得恰倒好处。方·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为了演好这个极富争议的角色,他不但认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钻研了吉姆和大门乐队的诗作和歌曲,认真体会角色的性格,甚至模仿吉姆的一举一动,应该说,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没看过影片,只看过剧照的人相信也会同意我的说法)方·基默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在影片拍摄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从角色中解脱出来。这部影片和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样,放映后引起极大的争议,但其艺术价值不容置疑。这部影片也向人们证明——方·基默和梅格·瑞恩(在影片中饰演吉姆的妻子帕米拉)不是只会扮演诸如《壮志凌云》中那样傻傻的角色
32.《Highway 61》 1991

33.《单身一族》 Singles 1992

这部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可能不如它在摇滚音乐史上的地位高,因为电影本身讲述的关于单身贵族们的有趣生活影片可能并不太吸引人。但是影片中所描写的旧金山青年生活和引用的大量西雅图当时还不甚出名的地下乐队歌曲,影片的原声碟和Nirvana的专集《Nevermind》一起开创了20世纪最后一次的摇滚乐浪潮——Grunge,叙写了20世纪的最后一次摇滚神话,同样也带动了一大批地下乐队的走红。当然影片本身也比较吸引人,轻喜剧的风格使影片可看性很强。

34.《1991:朋克突破之年》THE YEARS THAT PUNK BROKE 1993

35.《披头岁月》BACKBEAT 1994

有关批头四早年的第五成员斯图的传记片,如果知道批头四后日的风光,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去画画。“披头四”的崛起是当代流行乐界的传奇,本片企图捕捉他们成名前的一段青春岁月。藉以反映六十年代初期的时代气分,剧情描述约翰·蓝侬一心想组个别唱团扬名天下,力邀好友史都华前往德国汉堡跟他合组摇滚队,其后,他又找了志同道合的保罗·麦卡尼与乔治·哈里森一起在汉堡的小酒以卖唱。不久,史都华认识了热爱艺术的德国女孩艾史翠,重拾画笔向绘画发展,并表明不再唱歌,蓝侬有点妒忌,力劝史都华离开艾史翠。导演伊恩·索夫特雷在影片的前半段拍生生气勃勃,但剧力难以为继,饰演蓝侬的伊恩·哈特也抢去了男主角史蒂芬·杜夫应有的风采。

36.《电波头》Airheads 1994

电波头是关于三个玩车库摇滚的小混混,他们的乐队叫做“孤独的漫游者”,布兰登·弗拉雪扮演乐队的词曲作者、主唱兼吉他手查兹,亚当·桑德勒扮演可爱的贝斯手皮普,斯帝夫·巴塞米则是在玩具店打工的大龄摇滚青年雷克斯,他的角色是鼓手,还有很多出名的面孔在这部电影里扮演一些小角色,大卫·阿奎特就扮演了一个货车司机,“摩托头”乐队的莱米·基尔密斯特也在片中露了一小脸,“白僵尸”乐队则在其中充当一支在俱乐部演出的乐队(“摩托头”和“白僵尸”的歌曲都被收录在电影原声带当中)。郁郁不得志的“漫游者”们拿着一支仿真玩具枪,企图接管当地的电台,胁迫DJ播他们的歌,就在这时他们却阴差阳错地毁掉了自己的小样带,好在这是一部他们注定走运的喜剧片,在一位好心DJ帮助下,“漫游者”终于不再漫游,朝着成功的方向大步迈进。就我的经验来说,布兰登·弗拉雪和亚当·桑德勒的喜剧天份还算不错,但这部电影整体来说比较平庸。

37.《猜火车》 trainspotting 1996

这部电影改编自艾文.威尔士1993年同名畅销小说;成本仅二百五十万美金,拍摄时间49天。从一出炉,它就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不仅因为在这部低成本影片中对海洛因吸食极为细致的描写,更由于片中所充斥的堕落情绪——伦敦的影评人说这部影片使人想要“以身试毒”。当然影片的导演并不承认,他认为影片后部对毒瘾来临时的痛苦描写是很客观的。事实上,整部影片的态度与其说是客观不如说是冷漠。影片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角度,完全在主人公的叙述中展开情节,隐藏影片的立场;而在本来已十分松散的结构中随意终止叙述加入评论,分析甚至跨时空的追忆;这种纯主观的手法不仅使人耳目一新,也十分贴切影片的基调,从而以后的同类型影片屡屡采用,几乎成为固定模式。影片以主人公瑞顿的一段自序作为开场白:"...大电视.健身器.富特轿车.朝九晚五...选择...太多选择.你选择什么?我选择不选择.”广角镜头跟拍配之以城市街景和Iggy Pop的音乐。影片的展开部分则完全是以瑞顿为首的一小撮颓废青年的生活实景:他们终日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打架酗酒泡妞吸毒;聚在铁道边打赌猜测下一列火车的经过时间以打发时日;还共同养着一个不知谁是父亲的婴儿。他们满足于这种糜烂的生活状态,即不想也认为不能改变现状,逃避一切规范和责任,并且全部是无政府主义者和海洛因吸食者。在一次畅快淋漓的集体吸毒后小婴儿意外死亡,这强烈刺激了可能是父亲的每一个人;促使瑞顿在无数次失败后下定决心戒毒。就在他戒毒成功开始普通人生活时,暴力爱好者巴比带着瑞顿的旧日伙伴找上了他,要他一起参与一次巨额贩毒。最终瑞顿偷走了贩毒所得的钱消失在人群之中。片中瑞顿过量吸食毒品后精神恍惚,昏倒在街头的段落以浪漫主义的高速摄影处理,背景配以Loud Reed宁静的《One Perfect Day》,极写吸毒后的快感;随之而来的?

㈢ 美国华纳兄弟公司至今出过哪些影片

1、《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改编于英国畅销作家J·K·罗琳同名小说。电影的剧本是由斯蒂芬·科洛弗所编,克里斯·哥伦布执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特森、理查德·哈里斯和伊安·哈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1年11月16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讲述从小父母双亡的小男孩哈利·波特是魔法师的后代。他的父母都被一个魔法界的坏巫师所杀,然而当坏巫师也企图杀死哈利波特时却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给阻止,哈利波特因此得以幸存。之后他与阿姨一家人同住,而且被送往魔法师学校就读,发生许多有趣又不可思议的经历

2、《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改编自DC漫画公司的经典超级英雄漫画《蝙蝠侠》,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于2008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为2005年上映的《蝙蝠侠:开战时刻》。

本片是所有蝙蝠侠电影中第一次没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侠”这个词的,是比前作更为黑暗与成熟的作品,以现实主义警匪片的手法包装了一个极度写实的超级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层性格和故事蕴含的人性哲理,将漫画电影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成为了影史上第一部跨入“10亿美元俱乐部”的超级英雄电影。

3、《小飞侠:幻梦启航》

是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与雷特派克-沙丘娱乐公司2015年联合出品的奇幻冒险电影,由乔·怀特执导,休·杰克曼、加内特·赫德兰、鲁妮·玛拉、莱维·米勒主演。

该片取材自詹姆斯·马修·巴利的小说《彼得·潘》,讲述了初到梦幻岛的孤儿彼得·潘,作为预言中的拯救者和新朋友胡克、虎莲公主一同向海盗黑胡子发起挑战的故事。

4、《自杀小队》

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出品动作冒险片,由大卫·阿耶执导,玛格特·罗比、乔尔·金纳曼、威尔·史密斯、杰瑞德·莱托、杰·科特尼、维奥拉·戴维斯、卡拉·迪瓦伊、杰伊·赫尔南德兹、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亚当·比奇联合主演。该片于2016年8月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DC漫画改编,讲述了一群超级罪犯成员都是面临严重牢狱之灾,他们只好为美国政府做事,以此来减轻自己罪刑的故事。

5、《神奇女侠》

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奇幻动作片,由派蒂·杰金斯执导,盖尔·加朵、克里斯·派恩、罗宾·怀特、康妮·尼尔森联合主演。

该片根据DC漫画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讲述了亚马逊公主戴安娜·普林斯取得奥林匹斯众神赐予的武器与装备,化身神奇女侠,与空军上尉史蒂夫·特雷弗来到人类世界,捍卫和平、拯救世界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美国农民摇滚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他来自美国在线 浏览:601
唐山电影票团购 浏览:497
功夫电影里的功夫是什么 浏览:195
法国在俄罗斯战争电影叫什么 浏览:239
静态3d电影下载 浏览:385
什么电影软件比较好 浏览:322
三大电影节影帝影后没什么含金量 浏览:114
有哪些三d电影 浏览:802
韩国暴力的动作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983
下载各种电影软件是什么 浏览:823
电影解说大v排行榜 浏览:395
好看的日本校园悬疑电影 浏览:110
国外机场电影 浏览:219
2018年12月21日新电影 浏览:57
魔方日本电影 浏览:476
高分东南亚动作电影 浏览:291
去泰国打工的电影 浏览:811
好看电影推荐青春动作 浏览:293
毒舌电影电视剧 浏览:539
电影节致敬王家卫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