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客观影评
你永远不知道
——记《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初见面,是在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年轻的军官叫托尔斯泰,可是他记不得她的名字,于是他叫她安娜·卡列尼娜。
可是让他心醉的Jane只是一个骗子,来到俄罗斯是为了帮助老板赢得沙皇的赞助资金。Jane说自己的人生是被动的,而她唯一一次自愿做出的选择,就是和安德烈·托尔斯泰相爱。
很多年后,当动人的爱情终于和冲动的青春一起消逝,我们难过了。这样不顾一切地爱,这样心如磐石地等,最后还是幻化掉了。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对得起“史诗”这两个字,因为女主角的长像实在太像朱丽叶比诺什,一度让我幻想它和《新桥恋人》的相似,但《新桥恋人》是不可以和它相比的。冰冷的西伯利亚高原,广袤无边的白桦林,只有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沉淀,才拍得出这样不朽的电影,它甚至可以让你忘记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
沙皇的士兵,简直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军队。风华正茂,英姿飒爽,唱着瓦格纳的歌剧,跳着贵族的舞蹈,单纯的时候像个孩子,认真起来又那么不可一世。他爱上她,为了她放弃前途,顶撞将军,于是火车开动,他被放逐到西伯利亚,再也不能回到故乡。
从此不能相见,当爱情如此沉重,还有多少人会坚持自己的誓言?
她等了10年,嫁给了当年让她来俄罗斯的人,为的只是一张西伯利亚的通行证。千辛万苦找到他的住所,才发现他已经有了妻室。她说她来晚了,来不及了,回不去了。
策马离开,回去美国。从此一切记忆,一切青春,灰飞烟灭,万劫不复。
只是她永远不知道,当她转身离去,丛林中是安德烈些许苍老但依然明亮的双眼,如此无奈。
只是他永远不知道,她为了一张见他的通行证等了整整10年,苦苦打听他的下落,她还要告诉他,他们有一个孩子,一个和他一样偏执的孩子。
开始的时候,我们笑着看在火车里唱《费加罗的婚礼》的安德烈,油亮亮的青春;最后的时候,我们哭着看那双同样的眼睛,多么残忍。
这样的爱情要的不仅是安德烈的激情和Jane的豁达,它还需要牺牲。一切渐渐平淡,才是悲剧最可怕的地方。曾经爱过痛过疯狂过,为了对方一切都可以不要,最后剩下的,居然是那么无奈的对望,你永远都不知道我的等待,永远都不知道我离开的背影里,藏了多大的荒凉与绝望。
Ⅱ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的影片评价
据说《西伯利亚理发师》是前苏联解体以后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过首映礼的电影。
电影中用无国界的音乐——莫扎特——来隐约的说明这个初衷,工业文明只会带来对文化传统的摧残,电影中是机器——伐木工具“西伯利亚理发师”。 爱情也没有国界,尤其是悲剧色彩,留下遗憾和不那么完美的爱情更是动人心魄。一场爱情焕发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思考,似乎这样的主题太过隐讳,甚至看着电影一时半会儿都不能明白这故事究竟可以被概括成什么?
《西伯利亚理发师》——这个电影的名字都简单中带着晦涩,另一个翻译的名字才能够让观众明白《情留西伯利亚》,虽然有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这样的标志,但是它用这个爱情说出的,或者要说的东西又远远不只是爱情。很多时候,有一些模糊不清的东西,才更能体现艺术——这一神奇的特质。
时光在1885、1895和1905年之间不断交错,莫扎特既是交流又是沟通俄罗斯和美国人的象征,也是这个故事穿针引线的媒介。即使影片中那个沙俄军官很滑稽和霸道,但是他装得爱音乐和诗歌,在平时的为人上也不乏喜剧味道。但是在美国军营的教官不知道莫扎特,发明“西伯利亚理发师”的美国人也对文化不感兴趣,这就是文化传统的差别。电影中表现的美国人,只有珍是从文化上被俄罗斯所吸引,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20年前的俄罗斯之行改变了珍的一生,珍的叙述也就是从对俄罗斯的印象出发。影片前面的喜剧色彩非常突出,安德列和珍在火车车厢的会面就表现出来强烈的喜剧成分,可能都明白那是导演故意想要表现的俄罗斯人性格,所以,不知不觉就发现,这部电影随时都可以走出爱情故事的圈子。
如果看了《烈日灼人》(1994年)知道米哈尔科夫有一定历史感的话,《西伯利亚理发师》里面理想化了的、只属于俄罗斯的博大,精致,悲悯,智慧,足以让人与导演一样,慨叹这个强盛民族曾有的辉煌。
以爱情线索贯穿始终的史诗巨片,耗资4600万美元,首映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议会厅,规模之大,在俄罗斯尚属首次。影片得了俄罗斯1999年国家奖金,却不受国内评论界待见,两个月,报刊杂志评论居然有400余篇文章跟着骂他。理由不外是他的影片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影片里的俄罗斯过于理想化……很有意思的是,这些质诟和当年张艺谋那个“后殖民”的大帽子有一拼。
电影的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具有强烈的俄罗斯的抒情传统,他也经常被视为新俄罗斯电影的代表。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米哈尔科夫,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名声显赫的艺术世家。米哈尔科夫的外曾祖父瓦西里·苏里科夫和祖父彼得·冈察洛夫斯基都是沙俄时期著名的画家;父亲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的诗人、作家、社会活动者,苏联国歌的词作者,三次斯大林奖金的获得者;母亲娜塔丽亚·彼得罗芙娜·冈察洛夫斯卡亚也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和诗人。
所以他的抒情气质显然有家庭的影响,从讲故事的角度说,他的技巧在于回避一些敏感的东西,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接受。早期的《爱情的奴隶》《亲戚》等影片就在故事的外衣下突出一些看点,淡化一些想要表达的思考。后期的《套马杆》中的中国国情,蒙古族的传统和俄罗斯人某些微妙关系,导演可以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化解,甚至动用某些幻想,而更多的还是展现自然的和谐。《烈日灼人》面对苏联时期国内的元气大伤,也用家庭关系和尘世生活来避重就轻,当然电影的感伤情绪是无处不在的。导演的特色是延续多年的。
这部《西伯利亚理发师》也是一样,甚至电影用一个令人惆怅的爱情故事远离可能涉及的俄罗斯革命年代的历史背景。比如一开始安德列跟随皇家军校刚刚来到莫斯科就遇见一场暴力恐怖事件,电影没有往深层里反映,他们是什么身份。电影更多的是通过这个不得已和固执的爱情男女,表现出爱的伟大和无奈,俄罗斯人的个性传统文化铸造的魅力,吸引着世人,哪怕一些美好东西会流逝,但也有不变的东西永远存在。
有些人可能喜欢举重若轻的大本事,但有的人可以举轻若重,那也是一大本事,米哈尔科夫显然是后面一种,他几乎不去触碰历史本身,但又不想很多人割断历史的血脉。所谓我们能够清晰觉察的俄罗斯味道,俄罗斯民俗,俄罗斯民族的未来在历史的巨轮下走向了何方?虽然变迁无可避免,但就像西伯利亚苍翠的森林一样,永远都有生机盎然的时候。尽管工业机器、现代文明可以很强大,但自然和生命的力量永远无穷无尽。
Ⅲ 俄罗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爱情片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分享电影的乐趣。
5、《潮人》
豆瓣8.1分的,高分电影。
最后一场戏,万人街头合唱,明明是那么幸福那么开心看的我眼泪直流,美好到让人心碎。
Ⅳ 求俄罗斯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的迅雷下载地址或者bt种子,请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谢谢。
《西伯利亚理发师》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v_YbEz_DeThXCsHZwynktw
《西伯利亚理发师》是由俄罗斯3T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爱情片,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朱莉娅·奥蒙德、欧列格·米契柯夫、理查德·哈里斯、阿列克谢·彼得连科领衔主演。该片于1999年2月20日在俄罗斯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俄国男人和一个美国女人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发生了一段悲剧的感情故事。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Ⅳ 求一部电影名字 是国外的,战争片,开头入兵,被推了头发,他把理发师按在地上也把他的头发推了。 部
中文名
第九突击队
外文名
9-ya rota
其它译名
第九连;The 9th Company(英文)
出品时间
2005年
导 演
Fyodor Bondarchuk
类 型
战争,剧情,动作
主 演
Fyodor Bondarchuk,Aleksei Chadov
片 长
133 Min
上映时间
2005年
票 房
到2005年10月16号,它累计票房达1900万美元
对白语言
俄语
色 彩
彩色
主要奖项
2005年俄罗斯的战争动作大片,票房挺第一
联合出品国家
芬兰 /俄罗斯/ 乌克兰
投票评分
7.6/10 (209 votes)
故事背景
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
Ⅵ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的剧情简介
1885年,一个前往莫斯科的美国寡妇认识了俄罗斯军校学生安德烈·托尔斯泰,于是他们相恋了,但是他们最终没有结合,安德烈·托尔斯泰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当这个美国女人已经养大了一个他们的儿子,并且费劲周折前去西伯利亚找寻托尔斯泰想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最终和他擦肩而过。在这部电影中,米哈尔科夫用镜头再次深情地描绘了如诗如画的俄罗斯大地,影片的幽默和活力是少见的,显示了作为俄罗斯当代大导演的米哈尔科夫的全部的美学理想和追求。
珍是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冒牌女儿,来到俄罗斯充当交际花的角色,他们想获得俄罗斯皇家军校高级军官的支持,资助完成伐木机器“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制造。看似幽默的剧情设置,却可以带给观众俄罗斯人思想、俄罗斯皇家末期的深层背景、俄罗斯传统遭受工业社会冲击等等飞来头上的种种大帽子。
当军官领着安德列贸然来到珍的住处求婚时,也许一些印象又要发生变化。珍再一次意外的出现在安德列家中,这感情爆发的一刻,双方都有回避,安德列说那是不应该的,而珍也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还企图让安德列放弃。
《费加罗的婚礼》演出是一幕转折,安德列在演出时眼神几乎没有离开珍,幕间休息的时候安德列还是和珍发生了误会,珍对着门缝独自说出了发自肺腑的话,却不知道安德烈听不到。安德列在大雨滂沱中回到剧院上见到舞台下面的珍,画面中一直横着琴弓,安德列的唱着自己的未婚妻被伯爵抢走,眼里见到珍和大胡子窃窃私语,跑下台用琴弓打了他。接下来安德列被流放的一幕是煽情的高潮,流放西伯利亚在沙俄是一大传统,雾霭弥漫的车站,天真单纯的身影让我们感受俄罗斯大地的乡愁。安德列在拥挤的车厢里听到朋友们的歌声,唱起歌来,火车发动了,这一幕随着朋友们的身影隐没在雾霭中……
10年后“西伯利亚理发师”终于出现在草原上,但是当地民众看着这东西是都显出惊慌的神情,一个人还用手捂住小孩的眼睛。电影用的是宏大的逃难场面来展现这一伐木机器的恐怖,“西伯利亚理发师”张牙舞爪,还有已经是珍丈夫的发明家的笑声,在西伯利亚丛林中大显神威。珍随着惊惶乱窜的人们,离开那里去寻找安德列,可是电影没有让他们在10年后重逢,珍见到的是安德列10年间的一些照片。
然后画面依然切换到美国军营的新兵,他的教官终于被他执著的个性打动了,大家对莫扎特的看法达成了共识,教官在山顶见到已经比较苍老的珍,珍说出了他没有让安德列知道的秘密,那个固执的新兵是安德列的和她的孩子。 接下来回顾的片段里,道出了其实当年珍来到西伯利亚虽然没有见到安德列,但是安德列却望着珍离开。在西伯利亚的荒凉原野上一个多情的眼神让绵长的心痛跨越了又一个十年。刹那动人的爱情火花没有熄灭,而且就像西伯利亚苍翠的森林一样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