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国贺岁音乐喜剧《绿皮书》,真的只有笑料吗
最近上映的一部美国音乐喜剧电影《绿皮书》,一部种族歧视的电影,相比于其他种族题材,该片在叙事层面的确是高明许多,拿下今年的奥斯卡也并不意外。虽然反映的是种族和阶层这种严肃的话题,但全片笑料不断,温情感人,一部很不错的美国贺岁片。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整部影片辛酸与欢乐并存,黑人钢琴家南部巡演一路。男主男配演技炸裂,情节起承转合令人感慨。看完终于有一次例外,觉得——幸亏不是活在60年代。纽约意大利裔和牙买加裔黑人真是神搭配,配色漂亮、表演精湛、真人真事,警示世人。轻松、欢快的表象下是尖刻的种族矛盾。真实事件的人物关系,让剧本天生就很工整,套路用的也很干净,音乐承担了矛盾的释放点,很中庸的局面控制,又是一部讨评委欢心的作品。
Ⅱ 电影《绿皮书》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绿皮书》的深层意义是:尊严。《绿皮书》告诉观众,尊严的力量,能够给自己定位标签的只有尊严,尊严是需要你自己去争取的。倘若你做一坨烂泥,那谁都救不了你。没有谁能够剥夺你的尊严,在哪里都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没有人能够剥夺你那高贵的尊严。
《绿皮书》影片评价
该片有责任去提醒观众,关于美国这个国家的种族关系问题。影片真正想传达的信息,则是如何忍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维果·莫特森将口音模仿得非常像纽约那种拉长调子的说话方式,并且有种很好的时机感。在这两个像正反两极的角色渐渐开始尊重彼此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笑料掺杂其中。
Ⅲ 电影《绿皮书》里有什么有趣或者值得讨论深思的细节
电影《绿皮书》中有一些有趣或值得深思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