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部外国电影的名字,谢谢!!!!!!!!
母亲和儿子
导演:
亚历山大·苏古诺夫 Aleksandr Sokurov
主演:
Aleksei Ananishnov
Gudrun Geyer
类型:剧情
更多中文片名:
母与子 / 母亲与儿子
更多外文片名:
Mother and Son
Mutter und Sohn
片长:73分钟
国家/地区:德国 / 俄罗斯
对白语言:俄语
发行公司: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上映日期:1997年2月20日 德国
剧情梗概:一部油画般优美的悲歌。故事内容极其简单:一个濒临死亡边缘的母亲,与一个依偎在身边服侍她的儿子。整部电影就只有两个人,屋子里母亲告诉儿子说她梦见上帝进入了人的灵魂,儿子则为母亲梳头;母亲要出去走走见见阳光,于是儿子扶她到树林边的长凳上躺下,并为母亲读明信片。起风,于是儿子带母亲回到屋子躺下,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旷野边哭泣,回来后发现母亲已死,儿子在极度痛苦中呻吟着,并告诉已死的母亲要在不久后相见。
❷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电影。这是我在2006年的时候在CCTV6上看到的一片电影,是法国的,关于孩子与母亲的故事,
妈妈市场
三个孩子对妈妈一直不满,妈妈太严格了,妈妈太唠叨了,妈妈太无趣了,妈妈太不了解他们的需要了。天哪,换一个妈妈该多好呀。
这时,老神仙告诉孩子们,在这个城市的某处,有一个妈妈市场,他们可以到那儿任选一位母亲。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利好消息!三个孩子激动坏了,他们每人得到一个金币,每人都有机会选一次妈妈。
女孩一进市场,就选中了一个优雅的母亲,她很漂亮,浓妆艳抹,珠光宝气。在小姑娘眼中,这样的女人就是仙女,她真想像她一样完美。可这位母亲回家后,却诸事不管,只顾吃喝打扮,只想聚会舞会。唉,这样下去还得了,换!
第二次轮到二公子选了,他挑中了一个运动型母亲,他认为这位好妈妈一定会陪他们玩野营游戏、踢足球、玩垒球。果真如此,这位妈妈成天把他们当上等兵一样训练,而且要求严格,三个孩子苦不堪言。没办法了,再换一个吧。
小儿子原本想挑甜点师,想想要是变成肥猪就不好了,于是就挑中了马戏团妈妈,多好呀,没事就在家玩空中飞人。结果,家里成了马戏排练场,一群杂技演员在家闹哄哄,只好把这位妈妈赶出家门。这下可好了,没有妈妈了,金币也用完了,也不能再挑一位了。重要的是,谁也没有亲妈妈好呀。
终于有一天,妈妈奇迹般地回家了,她完全不知道妈妈市场的事,但孩子们一下子对她亲近了许多,太令人开心了。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茜茜·斯派塞克的个人演技秀,所有妈妈包括亲妈都由她一个人扮演,真不愧是奥斯卡影后!
❸ 你心中最好看的法国文艺片是哪部为什么
我心中觉得最好看的法国文艺片是《天使爱美丽》,第一次看觉得很无聊,全片讲的就是一个奇怪的女孩子做着一些奇怪的事,个人感觉配不上豆瓣8.7的评分。
影片除了画面构图很棒之外,配乐也十分经典,片中出现的纯音乐经常被运用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听到这个脑海中就想起奥黛丽塔图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她和爱人骑着摩托车穿梭在法国的大街小巷。
最好的文艺片就是这样,看完后即使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能给人带来乐趣,时刻准备着去发现美好。
❹ 电影《童年的许诺》看罗曼•加里被母亲影响的人生
一九二四年,在波兰小镇维尔诺,一个俄国犹太裔女人在面对邻居的嘲笑时说:“我的儿子未来会成为法国大使、作家、荣誉军团骑士,甚至会成为将军,找伦敦最好的裁缝做衣服!”邻居像听到痴人说梦一样大笑,身旁,一个卷发犹太小男孩沉默不语。那位邻居不曾想到,往后余生,男孩都在为实现母亲的愿望而努力。
这是电影《童年的许诺》中的一个片段,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获反法西斯军功章与法国解放勋章的飞行员、外交官、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法国龚古尔奖 历史 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奖的作家罗曼•加里。
电影改编自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自传小说,描述罗曼·加里与母亲之间至情至性的动人回忆以及母亲为自己儿子的预言逐个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验证了强烈的期待是对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也是非常出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不得不感叹天地间的神奇与人类的智慧、努力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罗曼•加里生于立陶宛纽尔维斯的一个犹太人社区,父母曾经在立陶宛经营生意,战争期间父亲被强制入伍,小加里随母亲发配到俄罗斯中部的苦寒之地,随着战争结束,母子回到被划分至波兰的纽尔维斯。1926年14岁的加里跟随母亲回到故乡法国尼斯,完成中学学业后到巴黎学习法律,并对文学产生兴趣。
1938年,24岁的罗曼·加里应募入伍,在法国一所航空学校任飞行与射击教官。
1940年6月罗曼·加里赴伦敦加入戴高乐在伦敦组织的自由法国部队,任洛林空军中队的上尉,多次在英国和非洲上空作战,曾被授予十字军功章与法国解放勋章。1944年参加诺曼底战役,获法国解放军功章。二战结束时,罗曼·加里已是空军少校。
1945年罗曼·加里进入法国外交部,先后任驻索马里、伯尔尼的使馆秘书和参赞,在外交部欧洲司工作。后任法国驻美国洛杉矶任总领事,刚进入外交界的罗曼·加里就出版了处女作、长篇小说《欧洲的教育》(1945年),获当年法国文艺批评奖,并先后被译成27种文字。加里在法国文坛崭露头角。
1956年《根深蒂固的天性》
1975年《如此人生》荣获龚古尔奖
1960年自传体小说《童年的许诺》,真正带给他来国际声誉。
1967年辞去外交官职位,专心继续文学生涯。
1968年和1977年罗曼·加里先后自编自导了电影《鸟儿将在秘鲁死去》、《屠杀》。两片的女主角均由他妻子、美国电影演员吉恩·西伯格担纲。
《童年的许诺》里的母亲在苦难岁月里的乐观精神,以及她对孩子无私的爱和鼓励,更是令人潸然泪下。加里曾说:“人类试图赋予命运某种形式和含义,神灵们对此心怀忌恨,对我猛烈追击,弄得我体无完肤,到处是血淋淋的伤口,但是神灵们对我的爱一无所知,他们忘了剪断这根脐带。我幸存下来了。母亲的意志、勇气和生命力源源输入我的体内,继续哺育着我。”在他笔下,爱成为黑暗中的火花,于绝望之境传承希望。这股力量如涓涓溪流,跨越山海与时间。他的作品充满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并贯穿着人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奋斗精神,着力揭示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种种灾难,谴责“欺诈、谎言和伪善”。
令人惊奇的是:1980年12月2日,罗曼·加里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人们惊叹崇拜罗曼•加里的同时,看到他背后的努力与母亲的鼓励与期待,甚至是亲情绑架与极端的控制欲,更感觉到罗曼•加里似乎是在为母亲而活着。孩子喜欢绘画,母亲认为画家看不到未来,就极力阻止;儿子对文学产生兴趣,她就每次打电话逼问文章发表在哪里;战争爆发了,母亲要罗曼去刺杀希特勒,她觉得罗曼从小就是个神枪手,肯定能成功……“她要求的事,我都做到了,所有的事,但毫无意义。她什么也不知道就离开了。她死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电影《童年的许诺》平铺直叙地记录下作家此生的艰辛努力与辉煌,贯穿母亲无时无刻对自己的教育与影响,感叹母爱真的伟大!但是,母爱泛滥到控制欲与强迫症的程度,儿子再成功也会窒息,有副作用。这也许就是如此杰出人物罹患抑郁症后缺乏一个像母亲那样的引导者而不能自拔、导致罗曼•加里饮弹自尽的原因?
电影没有说明,我想答案只能在风中……
❺ 讲述一部外国电影一位母亲开一辆自能汽车,儿子玩手机按错键不小心把自己锁在车里。还差点热死在车里
绝境逃脱
上映时间:2016-05-12(法国)
主演:卡特里娜·宝登 布兰登·琼斯 达蒙达尤卜
简介:一个妈妈Sandra为了解决和自己丈夫的中年危机,决定和他的儿子打算突然去看他们在洛杉矶的丈夫/爸爸,给他一个惊喜。但是当车开到半路时,他们的车在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先是因为玩智能手机,造成错误的操作,导致孩子被独自锁在当今非常先进自动化的防弹车子内。而Sandra必须与时间赛跑,从被沙漠的酷热包裹的汽车中救出自己的孩子,还要面对荒无人烟的沙漠,她必须同野狗和变化莫测沙漠斗争。最终母子2人的命运会是怎样呢?
❻ 电影《我的妈妈》的简介
法国影后于佩奥尔扮演一个双性恋的母亲海伦,儿子皮埃尔17岁,很英俊,但在小时候目睹了母促亲遭受父亲性虐待的景况而发生心理扭曲,父亲死后,他更不可救药迷恋上自己的母亲,海伦尝试将自己的同性女友带回家并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还介译给儿子相识,企图化解儿子的不伦爱恋,但发现一切徒劳,最后她只有以自我毁灭来挽回儿子,挽回一切。
本片背景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芬兰与俄国对战,约有70000儿童被送往中立国瑞典,等待和平后回国。故事中的小男童,因为被送到另一家医院,演变出自己有两个妈妈、两个家,但又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家。然而自己拒绝接受新家庭,每天等待亲母的信。及后亲生母的另一段情、养母初时对自己的不接纳……直到养母对小男童的了解、照顾,男童对养母的感情亦视为亲母。无奈战争结束,男童需回芬兰,再次与妈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