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若曼底登陆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
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
1942年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而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推迟到1943年上半年。但此时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德军已进至斯大林格勒,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以牵制德军减轻苏军压力。英国只好仓促派出由6018人组成的突击部队在法国第厄普登陆,结果遭到惨败,伤亡5810人,伤亡率高达96.5%。
1943年1月,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议,通过上半年在西西里岛登陆的决定。把在欧洲大陆的登陆推迟到1943年8月。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借第厄普的失败,以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复杂与危险必须谨慎从事为理由,坚持要求推迟对欧洲大陆的登陆。实际上英国一则想乘苏德相争坐收鱼翁之利,二则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战前在北非和南欧的传统势力。当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作为妥协,英国同意成立英美特别计划参谋部,负责制订在欧洲的登陆计划。由英国陆军中将F·摩根担任参谋长。摩根上任后立即组建“考萨克”,“考萨克”就是同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参谋部的英文缩写,主要成员有副参谋长美国陆军准将雷·巴克,陆、海、空军及所有与登陆有关的各军兵种代表,负责指挥对欧洲大陆偷袭骚扰作战的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蒙巴顿海军中将也是当然成员。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考萨克”立即开始制定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km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再进一步比较,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最先被否决。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最近,仅33km,而且靠近德国本土;缺点是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km。几经权衡比较,“考萨克”选择了诺曼底,于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体计划,以“霸王”为作战方案的代号,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的代号。初步计划以3个师在卡朗坦至卡昂之间32km宽的三个滩头登陆,即后来的“奥马哈”、“金”和“朱诺”滩头,同时空降2个旅。第二梯队为8个师,将在两周内占领瑟堡。整个计划中最大的难题是港口问题,也就是在占领瑟堡前,如何解决部队的后勤补给,要知道诺曼底在五六月间,多为大风大浪,光靠登陆滩头无法保证后勤供应——这似乎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束手无策中,“考萨克”的海军代表英国海军少将约翰·休斯·哈莱特想起蒙巴顿在一次会议上的玩笑:既然没有天然港口,就造一个人工港。于是建议制造配件装配成人工港来解决问题。别无良策,他的设想获得批准。7月15日,摩根将“霸王”计划大纲呈交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
1943年8月,英美魁北克会议批准“霸王”计划。
1943年11月,英美苏德黑兰会议确定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行动。
1943年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于1944年1月2日抵达伦敦就任。艾森豪威尔阅读了摩根计划,认为突击正面太窄,在最初攻击中缺乏足够的突击力量,提出修改意见,把登陆正面扩大到80km,第一梯队由3个师增加到5个师,登陆滩头也从3个增加到5个(新增“犹他”,“剑”滩头),空降兵从2个旅增加到3个师,这一意见得到最高司令部三军司令的支持。
1944年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了“霸王”计划大纲和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但是随之对登陆舰艇的需求也增加了,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登陆舰艇,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决定将登陆日期推迟到6月初,并且将原定同时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
由于登陆日(代号D日)推迟到6月初,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科学拟定符合各军种的方案,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五个滩头的潮汐不尽相同,所以规定五个不同的登陆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一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陆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后选用第一组的第一天,即6月5日。
战役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企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取登陆场,在登陆的第12天,把登陆场扩展到宽100km,纵深100km。计划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伞兵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伞兵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第二阶段攻占冈城、贝叶、伊济尼、卡朗坦,第三阶段攻占布勒塔尼,向塞纳河推进,直取巴黎。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军登陆部队的13万将士趁着风急浪高的夜幕,与上万辆战车一起搭乘5000艘登陆舰只,冲向法国西部的诺曼底海滩,向纳粹德国守军发起猛烈进攻。这一天,是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盟军登陆部队在“犹他”、“奥马哈”、“金”、“剑”、“朱诺”等5个海滩浴血奋战。另外,还有3个师大约两万三千名盟军伞兵乘坐数千架运输机,空投在诺曼底地区的纵深地带,抢占战略要冲以阻击德军增援部队。人类历史上投入兵力武力最多、规模最大、战斗最残酷的登陆战就此打响了。
诺曼底战役历时40天,盟军陆续投入各种兵力300万人,由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里、蒙哥马利等二战名将指挥。其中陆军共36个师,包括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伞兵师,约153万人,由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等14个国家的军队组成;海军方面,美英共投入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为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与盟军相对抗的是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的58个德军师,由德国陆军元帅龙德施泰德和隆美尔等指挥,其中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再加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
在这场规模浩大的战役里,盟军最终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中总共毙、伤德军7.3万人,俘虏4.1万人,以德军的溃败和盟军的胜利而告终。它向世界宣告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取得成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纳粹德国陷入到两面作战的困境,敲响了希特勒灭亡的丧钟。在整个40天的战役中,大约伤亡了12.2万名盟军战士。他们为了正义和自由而英勇作战,他们的业绩将永载史册。
㈡ 好看的法国电影
巴黎我爱你
Paris, je t'aime
十几个小故事一点一点连成线,讲述一个个爱的故事,和爱人的故事,造就了这个爱的城市——巴黎,真正的浪漫之都。
这是2006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20名导演,50名知名影星,18个故事,20个街区。周末的夜晚,在大师与影星的带引下,游历浪漫之都——法国巴黎,这是一部可以静静观赏,慢慢品味的电影。
再见初恋
Un amour de jeunesse
懵懂的年纪,阳光下的少男少女,空气中都弥漫着荷尔蒙细小分子,甜蜜而苦涩的初恋总是像空中的风筝,你永远不知道是否能抓紧手中的线,也不知风筝何时会像鸟儿一样飞走。初恋是一种味道,想念时舔舔嘴角的蜜糖。
人心中都有一个影子,有些是夕阳照射下的,长且浅,有些是正午的太阳,短却深,如初恋。初恋再短,也总归是终生的记忆,她总是会冷补丁的冒出来,在上班途中听到一首当年的歌,在书中读到一个美好的故事,可这都不及,在看到《再见初恋》这种用忧伤填满的电影。
锈与骨
De rouille et d'os
导演从未想过拍一部爱情电影,观众也不会像第一次看到电影海报那样想入非非,相比生活中的我们,男女主角并不会过度考虑“无法面对”的煎熬。向前看,先前走,生活总要继续下去。
这算不上是一个爱情故事,也算不是励志题材,角色随命运的潮汐不断向前,只能用不断的自我认识和成长来勉强对待。正如影片的最后男主角独白:“别的地方的骨头碎了也许还有机会长。但倘若手掌碎裂,骨头就永远长不齐全了。在某个瞬间,疼痛会回来,像针一样,像碎玻璃一样。”
朝圣之路
Saint-Jacques... La mecque
这里有一条朝圣之路,假设有一天亲人离开了我们,我可以骄傲的说:我走过父亲的路,但若失去儿子的父亲重走儿子走过的道路,可能才会明白他口中“选择生活”的意义。一个家庭里的两个男人间总有一道看不见得墙。
“大家都很忙!”因为这个借口人生错过多少风景?物质丰富的代价难道都要用人心隔膜来换取?
一次邂逅
Une rencontre
法国,一个浪漫的国家,法国人,一个又浪又慢的民族。如果说中国人正在思考如何赚钱时,那么法国人必定在考虑带妹去哪儿浪,苏菲玛索又怎样?女神也是人啊!
“想让一个故事永远不要结束,那就不要让这个故事开始。”“在量子世界中,一个物体并不一定只固定在一个地方。事实上,同一时间,你可以出现在不同地方。”
㈢ 有知道这个男明星的名字吗 谢谢 如果知道 最好也能告知这部电影的名字
男明星叫什么不知道,电影名字《潮汐时的爱欲故事》。
《潮汐时的爱欲故事》是由法国1974年Walerian Borowczyk执导的情色经典,由四个情色短片构成。Charlotte Alexandra,Florence Bellamy 参与主演。 《潮汐时的爱欲故事》中四个故事都是不同年代领导的民间传说,在第一个故事中,内情的表兄妹在海边尝试着潮汐的边境,让烧毁与海水同样达到高潮。第二故事讲述的则是一个内情女孩在宗教制度下自慰并享受到幸福的甘心。
㈣ 《潮汐》歌词是什么
歌名:《潮汐》
歌手:齐浠儿
作词:唐宁
作曲:赵博
歌词:
寻寻觅觅,想念轮回了几个世纪
谁都不知道海岸的平静,是你错过了我期待的眼睛
我从没忘记,下一次还会始终凝望着你
你沉默不语漂洋过海,拍打岸堤留下了美丽
我跟着你,让记忆跟着一片片潮汐
留下泪滴,丢在冰冷潮湿的沙滩上
独自叹息,我跟着你
让我在你深邃的记忆里,留下泪滴
在我们相同的空气里,跟着你
谁都不知道海岸的平静,是你错过了我期待的眼睛
我从没忘记,下一次还会始终凝望着你
你沉默不语漂洋过海,拍打岸堤留下了美丽
我跟着你,让记忆跟着一片片潮汐
留下泪滴,丢在冰冷潮湿的沙滩上
独自叹息,我跟着你
让我在你深邃的记忆里,留下泪滴
留在我们伤痛的空气里,让记忆跟着一片片潮汐
留下泪滴,丢在冰冷潮湿的沙滩上
独自叹息,我跟着你
让我在你深邃的记忆里,留下泪滴
留在我们相同的空气里
(4)潮汐法国电影扩展阅读:
《潮汐》是由齐浠儿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时长03:29。发行于2016年02月19日,并收录在个人专辑《再见美人鱼》中。该歌曲是奇幻爱情电影《再见美人鱼》主题曲,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潮汐》的mv中,女主在人鱼和人形之间来回穿梭,仅仅为了和男主同撑一把伞行走于人世间。蛟人寻觅爱情,本是闻之荒谬的事情,却又不得不随着缘分的浪潮,就这样让涌入心底的浪花,泛起雾气洇湿了眼角。
㈤ 电影外埠新娘主题曲潮汐谁唱的
潮汐
词:侯健
曲:侯健
演唱:侯健
想你 是空空的海岸
风平浪静 叫我如何 将心事隐瞒
在你涨潮之前
我要为你筑起一座港湾
等你 是一叶的孤帆
海市蜃楼 如同你的笑容般灿烂
在你落潮之后
我已为你把所有的泪流干
爱 是心的罗盘
恨 是磁场极端
纠缠的方向 让我进退两难
而你如潮汐一般
起起停停落落
把我的心搁浅在忘情的海滩
㈥ 《加勒比海盗4陌生潮汐》有没有带字幕的预告片
男孩女孩们,或者还有其他些什么~~~你们好!我叫杰克斯派洛船长。啊,这样看来你们中有人听说过我。正如你们知道的,有时候……或者说一直以来,我都愿意从玻璃杯的底下看世界——朗姆酒。就是这玩意。你们可能还听说过一些传言,说杰克斯派洛又召集了一班人马,向“不老泉”进发——这纯粹是胡说。但是,就算这是真的,你们也不会愿意跟我一起去吧?我估计不会。我得承认,那条路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危险,包括但不仅限于僵尸啊、嗜血狂魔啊、人鱼啊……还有那位凶狠又不知疲倦的佩内洛普克鲁兹。所以,我才不去呢——反正也压根到不了目的地。没人知道那地方在哪儿,所以我得有一张血腥地图,或者有个血腥玛丽……或者俩都要。不过血腥玛丽还真不是个坏主意。
原文:
"Hello boys and girls...or whatever. My name is Captain Jack Sparrow. Ah, I take it some of you have heard of me. As you may well know, there are times...almost constantly, in fact, where I prefer to look at the world through the bottom of a glass. Rum...something like this. You may have also heard whisperings and rumors that Jack Sparrow be recruiting a crew, to undertake a voyage to the Fountain of Youth. Not true, course not. But even if it were not true, you wouldn't be interested in joining me, would you. Eh? No, thought not. I do admit, that there be varied insubstantial dangers along the wa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zombies, cutthroats, mermaids and the vicious and vivacious Penélope Cruz. Which is why I'm not going, no sir. Impossible to find the place anyway, no one knows where it is, plus I'd have to have a bloody map...or a bloody mary...or both. Which is not a bad idea, in fact, bloody mary. Bloody marys all around! It's on the mouse. Barman..."
㈦ 电影《超脱》的最后一幕是什么意思主角的想象吗
首先我不觉得是悲剧结尾,相反的电影的结局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发展。男主和他的学生都是理想主义的偏执者,把现实生活想的太过于美好,而忽略了客观事实存在的阴暗面,以至于不能接受两者带来的冲击。在他们起初的世界观里,他们认为世界总是美好的,比如人都是善良的,有爱的等,刻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一些客观事实,比如人性跟动物性本质上是没区别的,所谓的神性只是文明附加品。女孩最终选择死亡,是因为现实的冲击达到了她的临界值,她已经跌入谷底而无力挣脱,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生活写照,轻者致郁,重者轻生。主要是她这个年纪缺乏一个完整的世界观。
㈧ 潮汐的介绍
《潮汐》是2012年上映的中家庭伦理微电影,由李鹰执导,崔宇娟、王小艺、孟火火及程锴等主演。 《潮汐》讲述了迫于种种压力,美婷不得不和老公商量后选择找代孕人代孕,但她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原以为情况可以好转,但是找来代孕的人却不安分了,和老公出双入对。而老公也因为孩子的原因对美婷有些疏远。终于,在再三的忍让无效后,美婷终于做了一个危险的决定的故事。
㈨ 求一部电影,有一个片段好像男主和女主在窗台上,男主是神,于是便把月亮变大了于是引发潮汐,还有一个地
影片《冒牌天神》是2003年环球影视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汤姆·沙迪亚克执导,金·凯瑞、詹妮弗·安妮斯顿、摩根·弗里曼和菲利浦·贝克·霍尔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3年5月23日在美国上映[1] 。
电影讲述一位诸事不顺的电视台播报员,他把所有的发生在他身上的衰事全都怪在“上帝”的头上,于是上帝决定出让一个星期的管理权给金·凯瑞,让他也尝尝掌管全世界的感觉。
㈩ 《消失的爱人》这部电影你看完什么感受
因为久仰大卫·芬奇的大名,所以慕名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后心情复杂,思绪万千,没有观影过程中大起大落的情绪,只剩无可奈何,黯然神伤。
对,就是那种感觉,感觉身体被掏空。
“这就是婚姻” 即使婚姻带给你的只是满身的伤痕,只有痛苦,但,这就是婚姻啊。
所以你准备好踏进爱情的坟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