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的所有的电影节及奖项
香港所有电影节及奖项:
1 香港电影金像奖
2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3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4 亚洲电影节
5 香港国际电影节
6 亚洲电影大奖
2. 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历届资料
年份 主题 开幕电影 闭幕电影 荣誉大使/形象大使第25届(2000)刘国昌《无人驾驶》陈果《榴莲飘香》
陈以文《想死趁现在》 第25届(2001)杨凡《游园惊梦》
让-雅克·贝纳克斯《死亡转账》 杨德昌《一一》第26届(2002)陈果《香港有个好莱坞》
汤姆·提克威《疾走天使》 蔡明亮《你那边几点?》第27届(2003)杜琪峰《PTU》
山田洋次《黄昏的清兵卫》 路学长《卡拉是条狗》
斯派克·琼斯《改编剧本》 第28届(2004)李少红《恋爱中的宝贝》
许鞍华《玉观音》 蔡明亮《不散》
阿伦·雷乃《严禁嘴对嘴》 黎明第29届(2005)顾长卫《孔雀》
山田洋次《隐剑鬼爪》 贾樟柯《世界》
阿兰·柯诺《无语慰晴天》 第30届(2006)向动作指导致敬杜琪峰《黑社会以和为贵》
彭浩翔《伊莎贝拉》 尼尔-阿姆菲尔德《糖果》
《雪花膏狂奔》 刘德华第31届(2007)朴赞郁《再造人之恋》
游乃海《跟踪》 第32届(2008)山田洋次《母亲》
张作骥《蝴蝶》 马丁斯科塞斯《电光滚石》
舒琪、关文轩《咖啡,或茶》 郑秀文第33届(2009)尔冬升《新宿事件》
许鞍华《天水围的夜与雾》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莫文蔚第34届(2010)岸西《月满轩尼诗》
罗卓瑶《如梦》 云翔《安非他命》
麦曦茵《前度》 第35届(2011)Let's Meet Here杜琪峰《单身男女》
《香港四重奏II》 无杨千嬅第36届(2012)火凤凰彭浩翔《春娇与志明》王全安《白鹿原》杨千嬅第37届(2013)激活无限想象邱礼涛《叶问终极一战》贾法·帕纳希《闭幕》杨千嬅第38届(2014)世界汇聚香港彭浩翔《香港仔》
陈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林超贤《魔警》古天乐第39届(2015)张艾嘉《念念》翁子光《踏血寻梅》古天乐第40届(2016) 杨庆《火锅英雄》
许学文、黄伟杰、欧文杰《树大招风》 黑泽清《毛骨悚然》古天乐
3. 张子枫入围最佳女主角
是的,张子枫入围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
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入围名单9月9日公布。张子枫凭借《我的姐姐》入围最佳女主角。戏中她饰演一位失去父母,被迫抚养弟弟的姐姐安然,精湛的演技被吹爆,尤其哭戏层层递进,感人至深,而这部戏电影上映后成功斩获8.6亿高票房,成为口碑票房双爆的影片,张子枫更被预定为各大电影的最佳女主角候选人。
亚洲电影大奖含金量
亚洲电影大奖创办于2007年,初期由香港国际电影节主办,2014年开始改为香港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三大亚洲国际电影节联合举办。
迄今获过该奖的女明星包括周迅,徐帆,叶德娴,章子怡,舒淇,张艾嘉等,每一位都是影视圈呼风唤雨,演技炸裂的大腕,而张子枫小小年纪能够角逐最佳女主角,实力可见一般。
4. 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什么时候举行开幕式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24日宣布,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将于3月20日至4月5日在香港举行,期间将放映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335部电影,其中包括59部世界、国际或亚洲首映电影。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主席王英伟在当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题是“Let's Meet Here ”(电影节见),邀请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和电影一同参与。他说,香港国际电影节踏入第35周年,已经获得全球电影业界的重视,被公认为亚洲地区推出新作的重要平台。而今年电影节反响更为热烈,大会共收到1248部报名电影。
王英伟当日还公布了今年电影节的两部开幕电影:《单身男女》及《香港四重奏II》。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电影节共计447场次,电影335部,其中包括19部世界首映电影、5部国际首映电影以及35部亚洲首映电影。另外,本次电影节放映名单包括多部荣获奥斯卡提名的影片、完全修复的经典电影、以及影坛新秀的创意作品,为观众提供不同口味的电影大餐。
香港国际电影节1977年创立,每年的电影节都为观众带来大量新片及经典回顾节目。本着发掘新秀的宗旨,电影节优先放映一系列中国及亚洲电影。
5. 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历史
香港国际电影节自举办以来,一直被誉为亚洲电影荟萃之盛会,也是回顾香港电影辉煌历史的舞台。
1970年代,时任香港文化署署长陈达文,向市政局建议创办香港国际电影节,把世界各地优秀的电影带给本地观众,此建议旋即得到议员及政府的支持,于是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正式创立。首届电影节属于试办性质,由市政局举办,选映了三十七套电影,观众人数只有约16,000人次,并只有香港大会堂一个放映场地。
由于第一届的成功,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8年起开始稳步发展,由第四届起,每年均于复活节期间举行,为期十六天。复活节是香港的公众假期,最长可达一周时间,痴心的影迷刚好可以放开手边事,留下“一日赶三五场”的难忘记忆。
创办初期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小,选映电影数量不多,主要向香港输入并推介国际知名电影。当时的国际电影节处在一个引进期,目标很简单——推荐好的电影。从80年代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改变定位,在继续介绍国际优秀电影的同时,积极向国外电影人和观众展示亚洲的电影新作。
2000年,由于市政局不再运作,电影节改由香港特区政府属下,由原来市政局分拆出来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2001年,第2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香港艺术发展局首次合办。2002年至2004年,则由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由2005年开始,电影节正式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举办。
6. 从产业和文化输出两方面看,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如何
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算是可以。香港电影的存在,为中国的娱乐产业在国际上提高了很高的档次,但是它在我们普通群众的心中其实也是不可磨灭的记忆。记得小时候,并不是家家都有电视里的时代,于是我们就经常去邻居家或者村里面比较有钱的人家去看电影。甚至于有时候别人家的电视机还是黑白的,但是并不能磨灭我们的激情,也正是从那个时候结识了香港电影。
7. 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要活动
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传统就是汇聚不同的文化和电影流派,把电影推至不同年龄、界别和爱好的观众,以达致创意交流的目的,也协助香港发展成为亚洲的电影文化中心。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7年创办至今,以坚持推动香港电影文化和选映高质素电影为理念,成为国际间极受重视的电影节。除了致力于推介华语电影及发掘影坛人才外,电影节更是全球电影打入香港、大中华及亚洲市场的最佳踏脚石。电影节精选全新高质影片作隆重首映,并邀请导演、演员出席红地毯活动及与观众答问环节,交流心得。
香港国际电影节以操办者对电影的痴迷著称。每年,电影节的节目策划人都要从世界各地搜罗大量上一年的出色艺术电影,奔忙于戛纳、威尼斯和柏林这样的顶级电影节自是他们少不了的功课,其眼光更广及俄罗斯、阿根廷等地的影展,大有将各地优秀电影一网打尽的意思。这个“影迷”气氛浓厚的电影节还贴心地在各放映场地免费派发《影讯》,及时向观众通报节目变动情况,更有水准不俗的免费讲座。 主题环节 单元名 首映礼 开幕电影、闭幕电影、隆重首映、与观众会面等 竞赛展映 新秀电影竞赛展映、纪录片竞赛展映、国际短片竞赛展映、颁奖礼之夜等 大师与作者 大师级、作者风等 华语电影 香港电影面面观、电影生力军等 国际电影 影迷嘉年华、世界视野等 纪录片 亲爱的地球、真的假不了、影人影事等 平台 自主新潮、我爱午夜长、前卫眼、修复经典、我看我电影、超人气动画等 焦点·致敬 焦点影人、影人经典作品回顾等 附加节目 大专学生作品展、ifva纪录片系列作品精选等
8. 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香港国际电影节不设大奖,属于非竞赛性的放映活动,其竞赛单元基本是针对新人新作。三大电影节的竞赛影片必须是在该电影节做全球首映的电影,所以各大电影节要“争电影”,重头电影也只能三选一。对香港国际电影节来说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这里放映的大都是上一年各大影展的风头电影和大师名导作品,所以在邀请影片参映方面的算计相对小一些,主要考虑的是影片的素质和声誉,也因此使得整个影展的质量较高。
为了表扬优秀的电影人士及其佳作,香港国际电影节增设五项电影大奖(新秀电影竞赛、纪录片竞赛、国际短片竞赛、国际影评人联盟奖、天主教文化奖)。由业界享负盛名的专业电影人、影评、导演及演员组成的评审团,评选五项电影大奖,得奖结果将於香港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之夜」内公布。 国际短片竞赛的设立是支持具备独特性、艺术性的短片创作,此亦为来自国际及本地的短片导演提供交流心得及创意的机会。香港国际电影节会选出约20部不同类型(剧情、纪录、动画、实验),片长少于15分钟的作品,再由三位电影界知名人士组成评审团选出国际短片大奖及国际短片评审团奖的得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