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印度电影,人们往往会想起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歌舞片,而在这些看似简单粗暴的影片套路背后,印度其实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出产地,早在19世纪末,印度电影产业就已开始起步,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数个具有影响力的电影节。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印度第一个国际电影节——2017年印度国际电影节时间。
问:2017年印度国际电影节时间?答:2017年印度国际电影节将于2017年11月20日—11月28日在印度果阿举办。具体时间安排以电影节官方发布消息为准。
印度国际电影节是印度的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也是亚洲最早的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1952年举行第一届,之后不定期举行,直到1978年才开始定期举办。
每逢奇数年,电影节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这一年的电影节是比赛性的,会进行评奖;而每逢偶数年,电影节则在印度全国各个邦的首府轮流举行,这一年的电影节则是非比赛性的,不会进行评奖。
印度国际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世界优秀影片提供放映场所,为世界各国电影文化交流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合作与友谊作出贡献。电影节的主要活动包括:举行影片比赛评奖(奇数年);举行会外或专场映出;召开讨论会;举办回顾展;开办电影市场。
印度国际电影节设置的主要奖项包括“金孔雀奖”﹑“银孔雀奖”﹑“铜孔雀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等。在电影节的历史上,中国电影人也曾数度斩获殊荣。
1996年,李少红导演凭借《红粉》获得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2001年,张学友凭借电影《男人四十》中的突出的表现,夺得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项,这也让他成为华人电影明星中最早获取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影帝头衔的香港男演员。2014年的第45届印度国际电影节上,香港导演王家卫获得终身成就奖。
了解更多星座网络、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2.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奖名单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共有76届(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导致原有的影片评奖制度被废除,改为观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复评奖),主竞赛单元的获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1932)
最佳导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苏联)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化身博士》(美国)
最佳女演员:海伦.海斯(美国)《马德隆.克劳德特的罪恶》
第二届(1934)
最佳外国影片:《阿兰岛人》(英国)
最佳导演:吉.马哈蒂 《入谜》捷克 约.罗文斯基《青年之恋》(捷克)
最佳男演员:华雷斯.皮莱 《自由万岁》(美国)
最佳女演员:凯瑟琳.赫本 小妇人 (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泰雷萨旗手(意大利)
第三届(1935)
最佳外国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幻影 (意大利)
最佳导演:金.维多 《洞房花烛夜》 (美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布郎夏尔 《罪与罚》(法国)
最佳女演员:保拉.韦塞利 《插曲》(奥地利)
第四届(1936)
最佳外国影片:加利福尼亚的皇帝 (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利比亚骑兵队(意大利)
最佳导演:杰克.弗德 《弗兰德狂欢节》 (法国)
最佳男演员:保罗.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传》(美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蓓拉 《战斗前夜》(法国)
第五届(1937)
最佳外国影片:《舞针的册》(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抗击汉尼拔》
最佳导演:罗.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国)
最佳男演员:伊密尔.詹宁斯《统治者》(德国)
最佳女演员:蓓蒂.黛维斯《红衫泪痕》(美国)
第六届(1938)
最佳外国影片:《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空军敢死队》
最佳导演:卡尔.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国)马塞尔.卡内尔《雾码头》(法国)
最佳男演员:李思利.霍华德《卖花女》(英国)
最佳女演员:瑙玛.希拉《绝代艳后》(美国)
第七届(1939)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布纳.梅西阿斯》
第八届(1940)
最佳外国影片:《驿站长》(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尔卡扎尔之围》
第九届(1941)
最佳外国影片:《克鲁格总统》(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钢盔》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剧演员》(德国)
最佳男演员: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路易斯.乌尔里奇《安奈利》(德国)
第十届(1942)
最佳外国影片:《伟大的国王》(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槟加西》
最佳男演员: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枪击》(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克.苏德鲍姆《伟大的国王》(德国)
第十一届(1946)
最佳外国影片:《大地之光》(美国)
第十二届(1947)
最佳外国影片:《罢工》(捷克)
最佳意大利影片:《悲惨的追逐》
最佳导演:亨利.乔治.格卢佐《巴黎警局》(法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费斯内《文森特先生》(法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玛格纳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意大利)
第十三届(1948)
最佳外国影片:《王子复仇记》(英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在罗马的阳光下》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审判》(奥地利)
最佳男演员:恩斯特.多伊奇《审》(奥地利)
最佳女演员:珍.西蒙斯《王子复仇记》(英国)
第十四届(1949)
圣马克金狮奖:《曼侬》(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沼泽的蓝天》
最佳导演:阿.吉尼那《沼泽的蓝天》(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约瑟夫.科顿《珍妮的肖像》(美国)
最佳女演员:奥丽薇.迪.哈弗兰《毒龙潭》(美国)
第十五届(1950)
圣马克金狮奖:《裁判结束》(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员:萨姆.杰夫《夜阑人未静》(美国)
最佳女演员:埃莉诺.帕克《铁窗红泪》(美国)
第十六届(1951)
圣马克金狮奖:《罗生门》(日本)
最佳意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黑夜是我的王国》(法国)
最佳女演员:费雯丽《欲望号街车》(美国)
第十七届(1952)
圣马克金狮奖:《禁止游戏》(法国)
最佳导演:沟口健二《西鹤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一个推销员的死》(美国)
第十八届(1953)
圣马克银狮奖:《雨月物语》(日本)《红杏出墙》(意大利、法国)
最佳导演:亚温.李斯《四张广告》(美国)
最佳男演员:亨利.维尔伯特《没有忏悔的神》(法国)
最佳女演员:莉莉.帕尔默《四张广告》(美国)
第十九届(1954)
圣马克金狮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英国)
圣马克银狮奖:《在码头》(美国)《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不要碰珠宝》(法国)
第二十届(1955)
圣马克金狮奖:《诺言》(丹麦)
圣马克银狮奖:《跳来跳去的女人》(苏联)
最佳男演员:肯尼思.莫尔《亲情深似海》(美国)
第二十一届(1956)
最佳男演员:布尔威尔《巴黎横断面》(法国)
最佳女演员:玛丽亚.雪尔《酒店》(法国)
第七十一届(2014)
最佳影片金狮奖:罗伊·安德森《寒枝雀静》(瑞典)
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约书亚·奥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麦/挪威/芬兰)
最佳导演银狮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邮差的白夜》(俄罗斯)
最佳男演员:奖亚当·德利弗《饥饿的心》(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奖:阿尔芭·洛瓦赫《饥饿的心》(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卡昂·穆德西《锡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届(2015)
最佳影片金狮奖:洛伦佐·维加斯《来自远方》(委内瑞拉)
评审团大奖: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国)
最佳导演银狮奖:帕布罗·查比罗《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编剧奖: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国)
最佳男演员奖:法布莱斯·鲁奇尼《貂》(法国)
最佳女演员奖:瓦莱莉·高利诺《为你着想》(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艾明·阿尔珀《封锁》(土耳其)
最佳新演员奖:亚伯拉罕·阿塔哈《无境之兽》(美国)
第七十三届(2016)
最佳影片金狮奖:拉夫·达兹《离开的女人》(菲律宾)
评审团大奖:汤姆·福特《夜行动物》(美国)
最佳剧本奖:诺亚·奥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国)
最佳导演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战争天堂》(俄罗斯)、阿玛特·伊斯卡拉特《野蛮地区》(墨西哥)
最佳男演员奖:奥斯卡·马丁内兹《杰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员奖:艾玛·斯通《爱乐之城》(美国)
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奖:葆拉·贝尔《弗兰茨》(德国)
评委会特别奖:安娜·莉莉·阿米普尔《劣质爱情》(美国)
第七十四届(2017)
最佳电影金狮奖: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美国)
评审团大奖银狮奖:萨缪尔·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导演银狮奖:泽维尔·勒格朗《倾尽所有》(法国)
最佳男演员: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员:夏洛特·兰普琳《汉娜》(法国)
最佳剧本奖:马丁·麦克唐纳《三块广告牌》(美国、英国)
评审团特别奖:沃威克·桑顿《甜蜜的国度》(澳大利亚)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员奖:查理·普拉默《赛马皮特》(英国)
第七十五届(2018)
金狮奖最佳影片奖:阿方索·卡隆《罗马》
银狮评委会大奖:欧格斯·兰斯莫斯《宠儿》
最佳剧本奖:乔·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银狮最佳导演奖:雅克·欧迪亚《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员奖:威廉·达福《永恒之门》
最佳女演员奖:奥莉薇娅·柯尔曼《宠儿》
评审团特别奖:詹妮弗·肯特《夜莺》
新晋演员奖:巴凯里·甘纳巴《夜莺》
第七十六届(2019)
金狮奖最佳影片:《小丑》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评审团大奖:《我控诉》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剧本奖:杨凡《继园台七号》
最佳导演奖:罗伊·安德森《关于无尽》
最佳男演员:卢卡·马里内利《马丁·伊登》
最佳女演员:阿丽亚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胜利》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奖(最佳新人奖):托比·华莱士《乳牙》
评委会特别奖:《黑手党不再是曾经》导演:弗兰科·马雷斯科
3. 印度国际电影节基本简介
印度国际电影节是亚洲最早的国际电影节之一,起源于1952年,最初不定期举行,直到1978年才确立为每年一度的盛会,持续时间为两周。电影节的举办地点有所变化,奇数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以比赛形式进行,设有各类评奖活动。而在偶数年,电影节则会在全国各邦首府轮流举办,非比赛性质,不设奖项。
电影节的主要目标是为全球优秀的电影提供展示平台,促进世界各国间的电影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文化理解和友谊。电影节活动丰富多样,包括影片竞赛、专场放映、研讨会、回顾展以及电影市场等。其中,重要的奖项有“金孔雀奖”、“银孔雀奖”和“铜孔雀奖”,分别颁发给最佳影片、导演及男女演员等杰出表现。
中国曾参与早期的电影节,如1996年,中国导演李少红凭借电影《红粉》在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上摘得“金孔雀奖”,这是中国电影界的一次重要突破。2001年,香港歌坛巨星张学友在电影《男人四十》中的精彩演绎让他在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男演员”奖,这是他在阔别电影界多年后首次获得的影帝荣誉,他因此成为了华语电影圈中最早在新德里电影节封帝的香港男演员。
4. CKF国际电影节有含金量吗
有。
根据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官网公布,截止2015年,全球有十五个国际A类电影节,中国为上海国际电影节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至8月,最高奖金帆奖、金豹奖;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最高奖项华沙大奖;
印度印度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2年,每年1月,最高奖项金孔雀奖;
爱沙尼亚塔林国际电影节。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亦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即国际A类电影节中排名前三位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这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以及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四大电影奖。
5. 印度国际电影节的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孔雀奖:《不能没有你》(中国台湾)
最有前途导演银孔雀奖:欧妮·勒孔特《旅行者》 (韩国、法国)
评审团特别奖:《彼岸的幸福》(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 最佳影片金孔雀奖:《追寻》(印度、孟加拉国)
最佳导演银孔雀奖:苏珊娜·比尔《更好的世界》(丹麦)
评审团特别奖:《另一个爱情故事》(印度)、《男孩》(新西兰) 最佳影片:《波菲里奥》
佳导演奖:阿斯加尔·法尔哈迪《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伊朗)
最佳男演员奖:萨松·加拜《恢复》(以色列)
最佳女演员奖:娜杰日达·马尔基纳《叶连娜》(俄罗斯)
特殊评审奖:萨利姆·艾哈迈德《亚当之子:阿布》(印度) 最佳影片金孔雀奖:《比区斯的战争》(东帝汶和澳大利亚)
最佳导演奖:考希克·甘古利《阿普之歌》(印度)
最佳男演员奖:阿龙·莫尼·阿保特博《天堂之角》(以色列)
最佳女演员奖:玛达琳娜·波扎斯卡《隐藏》(波兰) 最佳影片金孔雀奖:安德烈·萨金塞夫《利维坦》(俄罗斯)
最佳导演奖:纳达夫·拉皮德《幼儿园老师》(以色列)
马拉地语电影获得评委会特别奖:《一千卢比大钞》(印度)
纪念印度电影百年的世纪奖:《一千卢比大钞》(印度)
终身成就奖:王家卫(中国)
6. 国际电影奖项含金量排名
1. 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被誉为电影界的“终极荣誉”,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之一。
2.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其颁发的金熊奖是国际电影界的重要荣誉,电影节以鼓励创新和艺术表现著称。
3.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在这里颁发,该奖项代表着电影艺术的高度成就,威尼斯电影节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4.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该电影节的顶级奖项,戛纳电影节以其对电影艺术的推动和发现新人才而闻名。
5. 金球奖:它是美国电影和电视领域的重要奖项,涵盖了多个娱乐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 英国电影学院奖:通常被认为是电影界的国际风向标,其颁发的奖项代表了英国及世界电影的高水平成就。
7. 法国凯撒奖:这是法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表彰了法国电影业的卓越贡献和艺术成就。
8. 欧洲电影奖:由欧洲电影学院颁发,旨在促进欧洲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和卓越性。
9. 印度国际电影节:被称为“印度电影界的奥斯卡”,其观众奖是对电影人莫大的认可。
10. 亚太电影大奖:这个区域性电影节肯定了亚太地区电影制作的杰出成就,涵盖了广泛的电影艺术形式。
上述奖项共同构成了国际电影界的荣誉体系,各具特色,对推动全球电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