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争电影《战争之王》未免太残酷,真的可能存在原型人物
原型是: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
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绰号“死亡商人”,是一名国际军火销售商和毒品走私商,身价60亿英镑(596亿元人民币)。
布特被控在全球范围内煽动和支持战争,逃脱追捕近20年,他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战争之王》。
2008年,美国派遣特工将布特引诱到泰国,将其一举擒获。布特的被捕被美国视为阻止武器流向黑市的巨大胜利。
(1)2012电影俄罗斯富商尤里扩展阅读:
人物介绍:
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现年43岁(2011年)。
18岁时布特参加了前苏联空军,担任导航员,之后他被送往莫斯科军事外国语学院学习外语,他能流利使用俄罗斯语、乌兹别克语、英语、葡萄牙语和法语等语言,据说还粗通中文。此外他还获得了经济学学位,这段学习经历为他后来闯天下奠定了基础。
1992年,25岁的布特开始了他贩卖军火的生涯。他利用非洲和阿富汗来圆自己的发财梦。 布特的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经营着一个遍及全球的私人航空运输公司。
他的飞机不断往返于阿富汗、比利时、南非、斯威士兰、阿联酋以及东欧等地,货物从钻石到剑兰,应有尽有。好莱坞著名电影《战争之王》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布特。
2008年3月,美国毒品管制局特工伪装成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成员,在曼谷一座五星级酒店内将他诱捕。
美国情报显示,身家数十亿美元的布特拥有50架军用飞机,全世界战乱频发的地区都有他的身影,他还通过间接途径向基地组织出售军火,被西方媒体称为“世界头号军火商”。布特在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军火交易中赚了5000万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他的客户还包括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
布特在泰国被捕后,美国和俄罗斯都提出要引渡他,从而引发了一场两个大国之间的角力,令泰国政府骑虎难下。2009年8月,泰国法院驳回了美方提出的引渡申请,随后美方提出上诉。2010年8月20日泰国上诉法院判决,应该将布特移交给美国。
2011年10月11日,绰号“死亡商人”的俄罗斯军火大亨维克托·布特在纽约受审。他的罪名包括与他人共谋杀害美国人、向联邦特工出售军火未遂、通信欺诈以及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等,国际安全专家认为,这还只是布特所犯累累罪行中的一部分。 但布特否认这些指控。
2011年11月2日,美国纽约联邦地区法院做出裁定,俄罗斯籍军火商维克托·布特图谋向恐怖分子贩卖军火等罪名成立。法院定于2012年2月8日宣判,布特面临至少25年、至多终身监禁处罚。
2. 电影 2012世界末日 里的男猪脚的老板,大富翁拳击手尤里,很喜欢他。。样子不错 声音也好。 请问有知道他
扎拉科·布鲁克Zlatko Buric
星座: 金牛座
出生日期: 1953-05-13
出生地: 克罗地亚,奥西耶克
还演过《末路狂奔3》2005年
《天使夜惊情》2002年
《查斯基、母亲和警察》1999年
《小鱼历险记》2000年
等等。
<2012>中的尤里同志 被定性为"自私"+"贪婪",是对该同志的极大误解
他为了把儿子扔上去,而自己跳向深渊的方向...
是全片唯一一处差点让我落泪的地方...
大家初中时看过《羚羊飞渡》没?
他的行为让我想起了这篇文章....
这俄罗斯富翁尤里同志堪称完美的人类!!!
他拥有强健的体魄,曾是个优秀的拳击手,而且把那么胖的儿子扔上去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他拥有高超的智商,别告诉我能赚到至少30亿欧元给自己和孩子买船票的人智商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有着良好的判断力,知道没法登上3号船时,果断打倒管理人员,带领大家冲向4号方舟;
他有着良好的道德观,别说他自私了!
他爱他妻子,从在飞机上看着妻子和孩子的合影就知道,
虽然片中没描述,但是看情况应该不是离婚了,可能妻子已经死了
(但是不会是没钱买第四张票,不然那俩小子不会那么平静吧?)
他对自己的情人和手下也很仁慈,虽然他没带走手下和情人,
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像他那样的富翁,
手下和情人之间有那种关系,不宰了他们就不错了,
应该也不是为了让他手下开飞机,
飞行员其实还是很好找的,他应该是对他们还有感情,
觉得跟着去方舟所在地至少比留在美国安全
(你认为谁会给情人和泡自己妞的手下花10亿买票?有钱没处花也不能这样吧?)
还有...
在绝境下,让最有生存可能的人存活,才是最大的善良。
那个白胖子美国政客的做法没错,被人打断也能抽空认真看一下文件,做出合理的判断带他去见总统,
而且能够明白虽然孝顺重要,
但是带痴呆的老妈上船不是个好办法,
应该把船票留给有用的人...
虽然不接那印度科学家从情面和选取优势基因上来看都实在说不过去...
我挺反感那黑人科学家的伪善,他的行为差点害死一船人
为尊敬的尤里同志默哀.....
3. 电影战争之王,尤里的叔叔进入新车时被炸死的那段,炸弹是尤里自己放的还是那个军火商放的
对手军火商放的...
我可以确定的是,尤里的表情里包含的是震惊和悲哀还有惋惜(多好的大客户啊...就这么没了)
你仔细再看看吧,爆炸的时候尤里自己被吓的下意识的躲了一下,如果是他的预谋是不会有这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的...
即使有无奈和愧疚也是因为他的出现是这位俄罗斯军方大佬的死亡主因。
4. 2012 电影 观后感
唯有我们能够拯救自己
走出影院,冬季夜晚的凉风吹在脸上,猛然间感到了脸上的热度。影院空调的功能良好,而我血液比往日快速的多的流动,更是身体热量增加的原因。这热度,就来自刚刚看完的美国大片《2012》。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的呼吸几乎一直在绷紧。但我的心也一直在激动中感动。
对美国,不是很有好感,因为自己的父辈曾经与美国人在朝鲜战场血肉相拼,无数中国军人在那场战争中流血,牺牲。也因为从自己青春时期起,就见过太多美国对中国的羞辱。
但这不代表自己对美国的一切都拒绝,如果是美国的优秀的一面。
2012》,就是这样一部可以代表美国优秀一面的电影。
影片是灾难片,这是美国人早就拍的烂熟的一种电影,我也看过别的美国灾难大片。但这部片子,确实从内心深处打动了我。
这部片子,几乎集中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无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见闻有限,反正能把这么多灾难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灾难大片,记忆中好像没有,大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日本沉没》,灾难元素的集中度稍可与《2012》相提并论,但也远远不及,场面与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语。看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静观看的时候,眼睛里随时都是惊天大灾难,所有的思维都在随着影片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在转动。
但这些,只是让我激动的理由,而不是让我感动的理由
我的感动,来自于片中的那种人性的光辉。人性,这个词用于评论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滥,但我还是要说,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性。这种人性,是博大宽广,是勇于付出,是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狭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脆弱,那么健美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温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超级洪灾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我也看见,无论是在什么样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还有那些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美国总统在灾难注定来临的时刻,选择留在美国与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时刻,“船长不愿丢下正在沉没的船,这是他高贵的选择”,影片中那位美国官员对总统的评价,我完全赞成。在超级洪水袭来的最后时刻,那些掌握着方舟外几万人命运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们,在瑞得里安博士“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的激切演说下,一致同意打开方舟大门,无数人欢呼着冲进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政治立场,我想,都会在心中刻下一丝温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奋斗和努力,更值得我们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杰克,为了让自己的一家人得到进入方舟的船票,驾着车疯狂地跑,从黄石国家公园跑到了拉斯维加斯的机场,在漫天黄石公园火山爆发的巨大烟火中找到沉迷于要和地球共存亡并且快死了都不忘记自己是第一个宣布地球完蛋的那个疯狂家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缝后爬出来追上正在起飞的飞机,经过了飞机原本说要在中国南海迫降最后却在中国西藏降落的戏剧性经历,终于在那位好心的中国方舟工作人员天庆的帮助下全家进入了方舟。当杰克在影片最后,终于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机械故障使得方舟顺利开动,一家人悲喜交集拥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为平凡人的杰克,在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同样巨大的勇气,应该说不上是为了什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这点)。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确实是一个全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义人物,而杰克,在寻常时期在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险来临时,他的无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但谁能说,即使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他的这一切举动就不值得我们感动,并且值得我们向他致敬呢?又有谁能说,他的一切举动,不是博大宽广、勇于付出和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光辉人性呢?
我喜欢杰克,理解杰克,因为我是一个和他一样的父亲,一个和他一样有着自己孩子的父亲。当儿子要和他一起去排除方舟尾部故障时,他不准儿子和自己同去;而当儿子悄悄跟来被他发现后,他所做的是更加努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要让儿子活下来,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排除故障,否则,他活不成,儿子也活不成。可以让自己去死,但绝对不能让孩子去死。因为,他是孩子,而自己是父亲。
这一幕,也出现在俄罗斯人尤里的身上。尤里是商人,浑身充满着铜臭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不乏令人佩服之处。尤其是那种临危不乱的风度,颇有“带头大哥”的气质。飞机迫降西藏,几个人为了是否等待飞行员米沙而在豪华车里争执不休,眼看着再不将车开出飞机大家全得完蛋,尤里一声大吼“闭嘴”,压住所有人,随后大家将车开出迫降中的飞机,结果虽然飞行员萨沙遇难,但绝大多数人的命却保住。从事态发展的结果看,尤里的做法虽然对萨沙不公,但却是正确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尤里的当机立断无可指责。在方舟大门即将关闭,几万人将被抛弃的一刹那,看着两个哭泣的孩子,尤里大吼一声“跟我来”,带头冲击方舟。当方舟大门打开后,尤里不是自己先进方舟,而是拼命的先把两个孩子送了进去,最关键的时刻,眼看大门即将关上,而自己还有一个孩子却爬不上门,尤里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用尽全力,举着孩子的脚奋力往前跳跃,孩子的手终于抓住了方舟的门板,而尤里的的跳跃之后,脚下就是无边的悬崖。。。。
还有那位飞行员萨沙,一个英俊硬朗的俄罗斯男人。在飞机迫降的最后时刻,他拒绝了别人要他一起撤离的劝告:“我必须等飞机上所有的人都下了飞机再走”!“那你呢”?“我没事”!他几乎是吼着说出了这句话,他也果真做到了。当所有人都撤离飞机后,他驾驶着的飞机,没能停住,滑下了悬崖。。。。飞机上,有将他的爱人夺去的尤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救了飞机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情敌。萨沙,一个俄罗斯男人,真正的男人!当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他的嘴角,应该是带着一丝微笑吧----自己的爱人吧,还活着。。。。。。
在杰克排除故障,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奋力一跃,将儿子送上方舟的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想到了在自己双脚骨折的那一天,女儿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零食带到医院,还给我带来了《读者》,说,爸爸最喜欢看这本杂志;想到了在自己卧床不起的那几个月,女儿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煮好面条端到床头;想到了因为受伤后脚冷,女儿端着对她来说太重的一盆热水给我烫脚的一幕幕。。。。。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前,我们都是无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天性中光辉灿烂的人性,是为了亲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切,我们也才能够拯救自己,我们也才能够拯救人类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