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影史上值得记忆的20个“第一次”
中国影史上值得记忆的20个“第一次”包括:
这些“第一次”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电影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见证。
2. 第一部中国电影诞生于哪一年
1905年《定军山》
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933年,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选举揭晓后,原本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本人一再谦词,遂将典礼取消,将这一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3.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蘇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荣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是由蘇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为纪念蘇联电影国有化15周年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览活动,共有20几个国家的代表和影片参加,送展影片近百部,其中有8个国家的20几部影片参加了评选。中国选送的影片为联华公司出品的《渔光曲》、《大路》,明星公司的《空谷兰》、《姊妹花》、《春蚕》、《重婚》,以及电通、艺华公司的影片各一部。展览会自1935年2月21日开幕,至3月2日结束,获得前三名奖励的分别是蘇联、法国和美国电影。中国影片《渔光曲》位列第九名,获得了正式的荣誉证书,被评价为“优越地、勇敢地尝试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与优良性质的现实主义的描写”。
《渔光曲》由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编导蔡楚生,主演王人美、韩兰根等。影片描写了一个渔民之家的悲惨故事。片中小猫、小猴两渔民姐弟和船东家的少爷子英自幼一起长大。後子英出国学习渔业,小猫、小猴和双目失明的母亲去上海投奔舅舅。子英回国後与儿时夥伴相遇,捐助了他们100元钱,不料反使姐弟俩遭误会入狱。出狱後家中又遭遇火灾,母亲和舅舅葬身火海。子英家也因父亲的姨太太卷款逃走而破产。三人重新回到了渔船上,不久,小猴因捕鱼受伤而死,影片在小猫凄婉的《渔光曲》歌声中结束。
这部影片的编导蔡楚生曾做过中国电影的开拓者郑正秋的助理,其影片也深得郑正秋电影理念的熏染,关注现实,描写生活的苦难,情节曲折感人,更有著蔡楚生一贯的真实细腻的电影特色。特别是贯穿全片的主题歌《渔光曲》(由王人美主唱)凄婉动人,广为流传。影片于1934年6月14日在国内上映後,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创造了在一家影院裏连映84天的上映纪录,打破了此前由《姊妹花》创造的连映60多天的纪录,可谓盛况空前(这一纪录直到1947年同样由蔡楚生参与创作的名作《一江春水向东流》问世才被打破。後者连续上映达3个月之久)。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派往蘇联的代表团中,惟一的一位演员就是大名鼎鼎的胡蝶。因而蝴蝶也成为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