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个女人与1个男人之间的纠纷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什么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 年代:1966年/导演:克劳德.勒鲁什 /主演:阿努克.艾梅 、简-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看电影》的一句话评价:法国式的爱情,有一种风格化的迷幻和冷酷,纯真而迷人。
看这部电影感觉有点沉闷,因为故事情节实在是太简单了。就是一个单身母亲和一个单身父亲结识、相恋的过程。但往往爱情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那段过程,过程中的阻碍、坎坷越多越麻烦,也就越有看头。可是这部电影偏偏不那么明显的展现这些阻碍、坎坷,所以会令观众在剧情方面产生些许疲倦。但是那些唯美的镜头和动听的音乐却成为了影片中的亮点。
两个家庭
导演克劳德.勒鲁什玩电影技巧的才华在电影出片头字幕的时候就令我们领教到了。在码头,一个女人低着头在讲故事:“小姑娘脱了衣服上了床。小姑娘感到有些疑惑,因为奶奶的行为很古怪.....”这个故事本身就有点古怪。但是接着往下听,你就会明白原来这是《小红帽》的故事,当讲到大灰狼吃小姑娘的时候,女人扑下身去,接着镜头下拉,她抱住了一个小女孩——她的女儿。这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交代出了女主人公的家庭,而男主人公的出场也是如此有趣。这个男人坐进车里,汽车已经启动,他还在犹豫着究竟去高尔夫球场还是去赛车,一个急转弯的时候,他赶紧扑向司机,抓住方向盘,镜头移开,坐在司机座位上的居然是个小男孩,那肯定是他的儿子了。男人和女人的如此亮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他们“扑向孩子”的动作也都体现出对自己儿女的那种无微不至的舔犊之情。
在片头里,我们可以听到这部电影的主题音乐《Un homme et une femme》,这段旋律优美的爵士乐出自音乐大师弗兰斯·赖之手。它传达出了一种爱情的信号,象征爱情的来临,在电影当中也屡次出现。此曲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日本歌手小野丽莎也曾翻唱过。配合这段音乐的画面是夕阳西下的海边,这样的美景在影片当中俯拾即是,就像一幅幅油画,令人赏心悦目。
这部电影的色彩是黑白和彩色相交织出现。原本是因为剧组拍摄资金欠缺,只好一部分镜头用黑白胶片拍摄,结果导演发现剪接之后效果不错,就这样沿用下来了。既然如此,我也就不从什么“黑白象征过去、彩色象征现在”之类的解释了。况且片中的黑白彩色的运用没有规律可循,有时候过去的的事情采用黑白镜头,有的却又用彩色镜头。至于如何解析,就让聪明的您自己去想好了。
一见钟情
影片正式开始后就是一段黑白镜头。这个女人叫安娜。这天,安娜急匆匆的把女儿送进学校,然后自己去赶火车。那个男人叫德鲁克。他在女人离开后不久也开着车来到学校门口,把儿子送进学校,还答应儿子如果表现得好,就下周带他出海玩。就在德鲁克开车要离开时,安娜出现了,她没有赶上火车,想搭个便车回家。德鲁克爽快地答应了。这段镜头采用了无声的处理方法,观众听不到两个人的对话,只能凭猜想去揣测他们的关系。认识?不认识?推动观众继续往下看。这与片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车上,两个人有了一长段对话。但是连接他们的感情的纽带只有两种东西:孩子和音乐。他们先是谈到孩子们的学习和在学校里的表现,当然都是在夸对方的孩子。接着,安娜打开车上的收音机,传来一段滑稽的歌曲。安娜听着就笑了,德鲁克也在笑。这两样东西明显拉近了他们,使得对话得以进行。我以前看到杂志上说,与陌生人对话可以先从宠物身上找话题。他们两人的的话题看来也不错。
然后他们谈到了“婚否”的问题上。安娜说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替身演员。在安娜眼里,他是那么“真实、迷人,充满激情”。她丈夫有一次从巴西回来,结果迷上了桑巴舞,一个星期都是他在桑巴的歌声中度过的。可以看到,她丈夫无论是看报、洗头还是吃饭都在唱歌。导演运用了音乐剧的处理方法,使多处场景因歌声而串连在一起,以表现这个男人对桑巴和爱人的执着的爱。可以看出安娜和这个男人生活的很幸福。
安娜的家到了。临走前,德鲁克发出邀请:下礼拜他要去多维尔,想邀请她去,顺便见见她的丈夫。结果,安娜说他已经死了。在拍摄一场爆炸戏的时候,她丈夫不幸遇难。德鲁克赶忙道歉,但是安娜并不介意。至于周日的邀请,她说看有没有时间,德鲁克还得到了她的电话号码。
示爱约会
德鲁克是个赛车手。他开着车在跑道上疯狂的飚车,他很喜欢这样的感觉。镜头跟随飞驰的赛车环绕场地,伴随着轰鸣声,给人以刺激的感官感受。周六,德鲁克赛车之后给安娜打了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和他去多维尔。约定好9点见面。这时,外面一辆赛车正在启动,预示着他们的爱情也加足马力,步入正轨。
很快,两个人坐上了车,开往多维尔。车里的广播又开始广播了,传来一首叫做《爱》的歌曲。这又是一种暧昧的暗示。广播员说“最近天气不是很美好,整个法国都在下雨,这对于那些想要开车去乡间去野餐的巴黎人来说最好还是呆在家打打牌,看看电影。”两个人都笑了,他们心里其实都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
可以说,安娜和德鲁克的关系进展得很快。这天他们各自带上孩子去餐厅吃饭。孩子又成了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他们纯真稚气的话语使得餐桌旁萦绕着欢乐的气氛。但是导演却让画面背对孩子们,只将镜头对准安娜和德鲁克,捕捉他们细微的表情。这样既是分清主次,也是对两人内心的一次细致的刻画,相信有了孩子们的加入,他们的进展会更加迅速。餐桌上,德鲁克谈起自己做赛车手的一些事情,安娜则聊到演员和电影的情况。德鲁克的手搭在安娜的椅子背上,这个小动作的用意十分明显,可以说是继邀请安娜去多维尔之后的第二招。而德鲁克又提议出海去玩,这下子两个小家伙活跃起来了,马上就穿上衣服动身了。
出海这一段镜头我个人特别喜欢。在颠簸的甲板上,孩子们趴在船舷上,而安娜和德鲁克深情对望,欲说还休的眼神夹杂着复杂的情感。风大,安娜用大衣挡风为德鲁克点烟。两个小家伙冻得缩成一团,德鲁克爱抚着安娜的女儿。而两个小孩子不知道,两只手正在害羞的触碰在一起......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一只小船在飘摇,天空仿佛破了一个大洞,阳光从洞中洒下来......剪辑紧凑利落,将这些动作串连在一起,颇有“言外之意”的功效。 美景和音乐的巧妙配合,让人如梦仙境,美在其中。通过这次出海,他们的心又近了一步。
在海边,一个男人和一只狗一摇一摆的走。德鲁克对安娜说:“你知道画家加克麦提吗?他说过:如果我遇到火灾,必须在伦勃朗的画和一只猫之间做选择,我会救那只猫。在艺术和生命之间,他说他会选择生命。”这段对话看似与本片无关,但是却是导演借演员之口表达对艺术与人生的一种思考。
似乎是结局
既然安娜是个寡妇,那么德鲁克的家庭呢?在回来的车上,德鲁克便把自己与妻子的事情告诉了安娜。那是在一场赛车比赛中,德鲁克突然撞车出事,他的妻子以为他死了,悲痛欲绝,自己寻了短剑。 按理来说,德鲁克的妻子应该是被赛车运动害死的,可是德鲁克竟然依旧从事这种危险的运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赛车手的妻子不好当,整天都得担惊受怕(比如《暴走战士》)。而现在德鲁克又兴致勃勃的参加第35届蒙特卡洛汽车拉力赛了。
在汽车比赛的段落中,导演将德鲁克参加比赛时的惊险刺激和安娜独自生活的悠然自得进行了对比,着重突出了比赛的紧张性,也不禁令观众为德鲁克担心。安娜在家里正在一边看电视里的直播,一边拿起电话,对接线员说想要给蒙特卡洛的德鲁克发一封电报。她本来想要发“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但是犹豫再三,决定只发三个字:“我爱你。”安娜终于有勇气说出了这句话,这短短的三个字浓缩了她的孤独的爱。
德鲁克收到了这封电报之后,十分兴奋,连夜开车离开蒙特卡洛,要去巴黎见安娜一面。一路上,德鲁克进行了激烈的心理活动:“发那样的电报给我,一定是鼓足了勇气。想象一下,一个女人给你个男人发那样的电报,我从来没有胆量那么做。真是个迷人的女子。”他又假设了许多他到了安娜加厚的场景,思维不一般的活跃。清晨来了,那段《Un homme et une femme》的旋律响起来了,德鲁克也终于来到了安娜的家。但是她并不在家。德鲁克又驱车前往多维尔。在码头,德鲁克四处张望,急切的寻找着安娜。这时,德鲁克突然奔跑起来。安娜和两个孩子正在沙滩上嬉戏。德鲁克奔上前去,和安娜紧紧的抱在一起。镜头围绕着他们转了两圈,这一刻,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这个我们期待许久的场面终于出现了。欢快的歌曲、欢快的狗、欢快的孩子,都在为他们而高兴。
多么美好的结局。可是并不是,导演终于在电影结尾给出了“爱情障碍”。
这才是结局
接下来是安娜和德鲁克正在做爱。可是安娜的脑子里总是浮现她当年和丈夫在雪地里打闹、骑马的那些美好记忆,让她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思想中的人和压在她身体上的人不是同一个,这种煎熬令她很痛苦。《东邪西毒》中说人烦恼太多,是因为记性太好。安娜由于忘不了往事,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她陷入了两难选择。
一段并不愉快的的翻云覆雨之后,德鲁克似乎有些看出了她的心思,问她你丈夫不是去世了吗,安娜摇了摇头。对她来说,她丈夫虽然死了,但是在她心里挥之不去。
安娜决定独自返回巴黎。德鲁克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帮她订了车票,送她上车。
德鲁克马上驾车赶回巴黎。
在巴黎车站,安娜一下车,居然看到了德鲁克。他们再次用抱在一起,镜头又围绕着他们两圈。有情人终成眷属,化作最后的一个剪影,定格在那永恒的一瞬间。这个障碍设置的有些过于简单,毫无悬念,可能会令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回味空间。不过就整部电影而言,美感始终贯穿其中,剧情的简单恰好便于我们去欣赏其中难以抑制的视觉美、听觉美,仅这一点,这100分钟的时间就没有白费。
来电指数:
安娜和德鲁克 4星半
接吻镜头:
一处
爱情箴言:
1、安娜:“我不追求独特。你找到一个对象,结婚生子。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了。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你爱的人。”
2、德鲁克:“你知道画家加克麦提吗?他说过:
如果我遇到火灾,必须在伦勃朗的画和一只猫之间做选择,我会救那只猫......在艺术和生命之间,他说他会选择生命......”
2. 桑巴,伦巴,恰恰,斗牛还有牛仔各自的特点
拉丁舞主要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五支舞。
下面分别就它们的技术风格做一分析:
(1)伦巴风格特点:
伦巴舞在16世纪随着贩卖非洲黑奴传人拉丁美洲。其动作的创编是从雄鸡的走路巾得到了启迪,由此产生了一种智利的民间舞蹈“奎卡”。伦巴舞的音乐缠绵、浪漫,它的舞蹈风格柔媚、抒情。由于音乐的基调不一样,每首伦巴舞曲表现来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伦巴舞大多是表现情侣的爱情生活。因此,精确的肢体控制能力,良好的柔韧素质,及动作速度成为跳好伦巴舞的先决必要条件。
(2)恰恰风格特点:
恰恰舞是从企鹅走路的形态中得到的灵感。它是模仿企鹅行走姿态创编的舞蹈。具有诙谐、花俏的风格,舞步和手臂动作配合紧凑,给人一种俏皮而利落的感觉。因此,干净利落的脚步移动,与快速准确的手臂摆动成为恰恰舞训练的要点,而快速的旋转及动作的变化,又需要强劲的躯干力量作为支撑,因此,核心力量的训练必不可少。另外,为恰恰要求4拍做5个动作,竞技运动中为了情感表达需要存在很多变奏的动作,经常是1拍2个动作,或者形成半拍与一拍半动作的快与慢的鲜明对比,所以对运动员的快速反应、启动力量、动作速度、稳定性支撑力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训练中必须要注意。
(3)桑巴风格特点:
桑巴舞是拉丁舞中最强烈、最具有特性节奏的舞蹈。它起源于非洲,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舞蹈相交融合下形成的一种仪式舞蹈。后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上公开表演以后,它微妙的节拍和强烈的感情吸引了巴西人,逐渐失去了它的仪式特点,从而形成一种“街舞”和“咖啡厅舞”桑巴舞的风格特点是舞姿活泼动人,动作摇曳粗犷,起伏强烈,舞步奔放、敏捷,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由于桑巴舞在运动时沿舞程线绕场进行,因此,它是拉丁舞中行进性的舞蹈。桑巴舞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流动感强,加上强烈的起伏,更人以欢快、愉悦的感觉。通过观察拉丁舞运动员的训练不难发现,我国选手的流畅性与起伏感有待加强。为完美完成桑巴舞的风格,我们在强调技术的同时,需要对运动员的脚趾蹬伸与支撑力量,快速位移的力量,身体重心稳定性力量,上肢柔韧性,动作速度,踝、膝关节的稳定性与周围肌肉的力量,髋关节的灵活性等加强训练。
(4)斗牛风格特点:
斗牛舞起源于西班牙,是在西班牙进行曲的伴奏下,用舞蹈形式表现的斗牛场激奋情绪。斗牛的舞蹈动作中,男伴是模仿斗牛士,而女伴则象征着斗牛士手中的篷。因此,男士必须保持一种强壮英武的姿态。斗牛舞的风格特色鲜明,风格迷人舞姿雄壮威武,刚劲有力,舞步奔突进发舞蹈中表现出男子强壮英武和豪迈昂扬气概为表现的威武,需要有强劲的力量素质做基础,例如,加强上肢肩带部位的力量控制力。为实现舞步的奔突进发,需要对运动员核心力量,即腰腹力量、爆发力、灵敏、协调性等进行训练,另外,为了实现动作的洒脱与展示豪迈昂扬的气概,上肢、躯干、下肢柔韧性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5)牛仔风格特点:
牛仔舞起源于美国西部牧人跳的一种带有踢踏动作的舞蹈。舞蹈动作粗犷,节奏兴奋,带有托举舞伴和甩动的技巧,表现了牧人强健的体魄。牛仔舞欢快而跳跃,有跃动感:舞姿豪放,舞步丰富而多变,节奏快捷,其强烈的扭摆和连续快速的旋转,使人眼花缭乱,亢奋热烈。作为体现牛仔舞特色的招牌动作——摇摆步,充分体现了对股四头肌力量、胴绳肌、踝关节稳定性、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及腓肠肌的弹性力量需求,而为了表现舞姿的豪放,上体必须保持一定的伸直状态,而不能低头哈腰,放弃姿态,这就需要运动员的腰背肌,腹肌要强,不仅仅能够维持姿态,还能有存下肢大强度运动的时候。让上肢能够自如的运动。
另外,拉丁舞中还存在男女配合的问题。在高水平竞赛中,经常会出现男伴托举,女伴展体并保持某个优美姿势不动的时刻,这就对男伴的力量,女伴的柔韧与静力性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训练需注意。
3. 跪求 里约大冒险电影影评 英语的
里约大冒险电影影评
影片讲的是一只雄金刚鹦鹉布鲁先前一直与主人琳达生活在美国,在笼子里住久了它已经不会飞了。后来一位来自巴西里约自然保护区的博士发现了它,并告诉琳达,里约还有最后一只雌性的金刚鹦鹉珠儿,希望他们能去里约帮助金刚鹦鹉繁衍下去,于是他们来到了里约。可是很不幸的是布鲁和珠儿被坏蛋抓走了,他们要把鸟儿们走私到国外去卖大价钱。后来在琳达和博士,还有结识的鸟朋友们,用他们的智慧千辛万苦地把布鲁和珠儿救了出来。最后它们终于跟主人重逢了,并且布鲁在珠儿生死关头时激发出了自己的潜能,最终展开了翅膀,学会了飞翔。影片真是太好看了,并且巴西的景色也非常美,巍巍山脉,郁郁森林,鸟儿们个个莺歌燕舞,舞动着翅膀自由的飞翔在空中,在听那优美的歌声及音乐,让人感到真是人间天堂呀,真想马上飞去看看这美丽的景色!
4. 法国电影桑巴的结局 男女主在一起了吗
锨相见眷
无绪独酌南山,花映月。
唯眷独恋西帘卷良人。
止不了,怀还念,是爱慕。
三千诸侯不敌一笑醉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 求电影《Samba》(中文译名《桑巴》的字幕!真心想看这部片,下载了了电影,但是没有字幕!郁闷ING!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j8fYAXUw0Olwy4MtLLPVlA
提取码:gc9s
《桑巴》是奥利维·那卡什、艾力克·托兰达执导的喜剧片,奥玛·赛和夏洛特·甘斯布出演。该片讲述了来自塞内加尔的移民桑巴,被当局勒令离开法国的故事。
6. 跪求《里约大冒险》专业影评
热情洋溢的配乐;缤纷细腻的3D画面;欢乐轻快的剧情,已经凑出了绝佳的电影。但里约大冒险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营造的热情的狂欢气氛。
在这里要很不幸的说一句,我们的国家是最不懂得如何去狂欢的。
撇开political部分,我们的对外形象,科技文化,举办的“盛会”,都像是一个努力学习,想要赢得老师偏爱,同学敬佩的“班干部”的所作所为。这个班干部从来不会忘记带红领巾,忘记写作业,忘记复习功课。这个班干部从来不会在放学铃声响起瞬间,和几个好伙伴疯狂的跑出教室,不管身后的桌椅被撞的东倒西歪。这个班干部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放肆大笑,不放声大哭,不发怒,不疯狂。别人欺负他时,他会警告他们再不住手就告老师,别人夸奖他时,他会很谦虚的接受,然后回家记在日记里。身为班干部的他,要时刻装出正经的样子,维护自己班干部的形象。
如果坐在影院馆看里约大冒险的的观众是各个国家的话,美国会爆笑的手舞足蹈,根本不顾及是否吵到其他人;英国虽然不时闷骚的发出嘲笑,但也常常忍俊不禁;日本会睁大眼睛,一边捂着嘴笑一边害羞的偷偷跟着美国闹;西班牙会站起来跟着节奏一起跳起来;意大利会开玩笑的把西班牙扑倒在座位上;法国会侧着脑袋沉浸在剧情中,不时发出阵阵轻微的呻吟……而中国会正襟危坐,对有些智障的朝鲜小弟弟说不要学他们,他们是一群疯子。
当然真正的中国观众就可爱多了。大家一起旁若无人,笑声不断。在<喜宴>中,一个外国人见识到中国人的疯狂后评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的,沉默的,数学天才”,客串的李安回答道:“你见识到的是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我们一直都在拘谨的维护着自己正统,严肃的形象,也不去管这样的形象有多无趣。于是这样一部电影就像蓝色小药丸一样催生人本性中的狂野。
我对电影中的一个细节记忆犹新,当Blue跟Jewel一伙人赌气说不喜欢桑巴的时候,黄红二人组和黑爸爸夸张的表情,好像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被冒犯了似的。
那就是这样一群人(鸟)的信仰——激情。
激情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食物,而是一粒药片。它从来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只在治疗压力过大或者压抑太久的情况下服用。
中国电影也很少有让人嗨的。前段时间出现一个<让子弹飞>让大部分民众高潮了一把,即使这样还是会有些人理性的去分析电影到底在影射什么。就好像男女做爱时,女人冷静的说“请同时刺激我的居谬穴和天柱穴,这样能提高至少20%的快感”一样让男人瞬间瘫软。
台湾有个流行词汇叫“解嗨”,大意是扫兴的意思,讲的就是这种人。美国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犹太人大本营,那么中国应该就是解嗨人总部了。
你给朋友推荐电影,音乐时,他在一旁分析这个电影节奏并不是很流畅;你随众去野外BBQ,他说烧烤这种烹饪方式会产生致癌物质;你参加生日趴大家相互抹蛋糕,他默默的跑到厕所洗掉借口对奶油过敏,你唱歌他睡觉,你喝酒他发短信等等,有时候你恨不得把他的脑袋塞进马桶里冲水个十几遍。
好像表现的热情会跌范儿一样。
从里约大冒险中,我们能看出很多外国人都比我们热忱,而这种热忱来源于“幼稚”。我们想得太多,顾虑的太多,谨慎了太多,因而“成熟”了太多。虽然成熟比幼稚有时候更方便做人做事,但我们为成熟牺牲掉了更宝贵一些的东西,比如单纯,比如赤子之心。
……
多说无益,只是奢望在大吼一声“哥几个走起!”的时候,多几个响应的二愣子。
PS:上海的观众在电影完结的时候走得很着急。北京,西安没有这种情况,不知何因。
7. 恰恰 伦巴 桑巴 牛仔 华尔兹有什么区别 (急)
桑巴、伦巴、恰恰是拉丁舞的其中三种;华尔兹是国标舞的其中一种。
其实都不好学,如果你只是娱乐,华尔兹比较好学!
8. 一片拉丁舞观后感!!
拉丁舞很富有激情,让人看了也有一种想跳的冲动(除伦巴外)
9. 求《桑巴》百度云无删减完整版在线观看,奥玛·希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43tv-dBwbDVS4VnYML0z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