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找一部电影,是早期欧美的科幻影片,有一段的剧情出现了一位三个乳房的女士
全面回忆 更多中文片名 宇宙威龙 魔鬼总动员 施瓦辛格见到一个长着三个乳房的女人,那是环境污染的后果
❷ 求有关舞蹈的欧美青春校园电影,比如歌舞青春等!
★☆歌舞青春1,歌舞青春2,歌舞青春3。☆舞出我人生。☆青春舞会皇后。☆美少女啦啦队。★首推歌舞青春系列!◎第一部最好看!◆2006席卷全球的迪士尼原创电视电影《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不仅收视全球第一,也荣登2006年度全美最畅销专辑冠军宝座。 ●内容介绍;故事主角原本是两个表面毫无关系的高中生-学校篮球队队长 Troy Bolton 跟性格害羞、成绩优异的新生 Gabriella Montez ,他们两人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除夕假期的一个卡拉OK比赛中,他俩发现原来彼此对唱歌都十分热爱,假期结束后,他们更发觉原来就读於同一学校!於是 Troy 及 Gabriella 打算参加试音,希望成为学校最新音乐剧的男女主角。Gabriella 新认识的朋友 Taylor McKessie 及 Troy 的好友兼支持者 Chad Danforth 知道消息后均表示不赞成,Chad 不希望见到自己的篮球偶像登上舞台,而 Taylor 则担心自己带领的学术比赛队伍将失去一个重要的队员。一向都是学校音乐剧主角的 Sharpay Evans 及 Ryan Evans 亦担心自己在学校 的地位将受动摇,於是联同 Taylor 及 Chad 想尽办法使 Troy 及 Gabriella 不能成为音乐剧的主角。虽然如此,但 Troy 及 Gabriella 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积极追寻自己的梦想,亦影响到其他同学向别人展示一些他们一直隐藏起来的才华!究竟最后 Troy 及 Gabriella 的歌唱梦想能否实现呢?
❸ 谁给介绍些好看的电影
《夺宝奇兵》(1981年出品)
主演:哈里森福特
由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两大巨头强强联手推出的《夺宝奇兵》一上映就引起巨大轰动,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冒险动作片。哈里森福特成功地塑造了琼斯博士这个充满智慧及冒险精神的考古学家。本片曾于198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视效、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特别成就奖及多项提名。此片被称为电影史上的"动作片经典"有两个原因:第一,从这部电影开始,世界发现了这个叫斯皮尔伯格的人在电影方面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第二,本片产生了人类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票房巨星哈里森福特。此后哈里森福特,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铁三角组合推出的《魔域奇兵》《圣战奇兵》两部续集同样出色。该系列集合了动作、冒险和幽默的喜感,惊险刺激又不失浪漫,花样翻新,衍生出大量经典桥段,被后来的电影争相效仿,包括著名的《神鬼传奇》系列。《夺宝奇兵》系列将富有异国情调的娱乐片发挥到了极至,各有千秋的异域美丽风光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新奇神秘,让人难以忘怀。
《第一滴血》(1982年出品)
主演:史泰龙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兰博”这一打不死的英雄形象,并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卖座的系列动作片之一。约翰兰博这一硬汉形象让史泰龙使史泰龙成为和施瓦辛格齐名的动作巨星,使他的事业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好莱坞的电影在沉寂了数年后,又凭借《第一滴血》为先锋,开始横扫全球。影片的搏杀激烈,伴以高节奏的风格,是娱乐片的上乘之作。我们看到的这一个史泰龙、是反叛、反叛再加反叛。他个性强烈,永不低头,或许这正是史泰龙自身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真实流露。导演特德.科特切夫不但将动作场面的气氛拍得紧凑逼人,也将小人物打倒建制恶势力的内蕴拍得太快人心。
《虎胆龙威》(1988年出品)
主演:布鲁斯威利
本片可谓是八十年代惊险犯罪动作电影的典范之作。该片是1988年全美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之一,片中那火爆的动作场面和新颖的场景设计确实令当时的观众大开眼界,同时也令布鲁斯威利一举成为国际瞩目的超级巨星。布鲁斯威利在片中的表现十分出色,影片的成功使他得以跻身于好莱坞一流巨星之列。而警探麦卡伦也成了布鲁斯威利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后来趁热打铁推出的几部续集也同样精彩,从而形成一个经典的动作系列。
《真实的谎言》(1994年出品)
主演:阿诺德.施瓦辛格
本片用电影手法戏剧性地诠释了美国联邦特工奇特的生活经历,是一部融浪漫情调与惊险恐怖情节于一体的动作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采用“詹姆斯.邦德”式的影片套路,赋予了本片一定的社会现实主题和浪漫的喜剧色彩,本片堪称是他导演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同时,这部影片也是影星阿诺德.施瓦辛格主演作品中的极品之一,他的表演在这部影片中被看做有了重大的突破,国际影评界人士一致认为,这部动作巨片是这位巨星再次崛起的象征。
影片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场面宏大,气度非凡,动作性强。在这部经典的娱乐片中,几乎每个场景、每个段落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甚至连很多个过场戏也丝毫不见松懈,称之为经典绝不算过分。为了拍摄此片,美国空军还出动了鹞式战斗机,并配合影片的情节发射了空对地导弹,影片的实景拍摄使得许多惊险场面色彩纷呈,扣人心弦,表明好莱坞动作片的精良制作已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极致。
《生死时速》(1995年出品)
主演:基努.李维斯
凭着《生死时速》的成功及剧中人物的塑造,基努李维斯荣升好莱坞动作片巨星已是不争的事实。的确,影片除了为他塑造成为一位有勇有谋的英雄好汉外,也在追求感官上的紧张刺激。影片虽然有着《虎胆龙威》式的格局,把故事搬到巴士上,但却没有枪林弹雨的惊险时刻,反而利用周遭的环境效果形成一种压迫感,令观众不自觉地投入其中。同样是一场困斗战,与匪徒斗智斗力之余,巧妙的布局更赢得观众的喝采,皆因大家在全神贯注地亨受刺激时,不期然会对车上乘客的安危忧心。再者导演设计场面花了不少心思,先来一场客车大斗法引出炸弹狂徒的暴行,继而在公路上营造种种刺激场面,最后在地铁内爆发垂死之战,透过这三种场景引发接二连三的危机感。剧中有部分情节脱离现实,如巴士爆车后仍然可以行走相当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配乐出色,加强了几分紧张气氛,以THX录音制作的音响效果则属中规中矩。
《石破天惊》》(1996年出品)
主演:肖恩康纳利 尼古拉斯凯奇 埃德哈里斯
曾被评为二十世纪最经典动作片排名第一的由奥斯卡影帝肖恩康纳利和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石破天惊》,不管场面布局,剪辑配乐还是人物塑造,思想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动作戏规模宏大而又风格迥异。在人物设置上,没有绝对的反角,没有纯粹的恶,两方的对抗只是由于抱定了不同的价值观,都可以称之为正义,因此这场对决也更加打动人心,埃德哈里斯的将军形象让人难忘,他的悲剧命运为观众和他的国家及人民揭示了侵略战争留给战后人们的巨大心灵创伤和这个国家政治本身的丑陋内幕,本片最为突出的算是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的经典配乐了,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婉转深沉,跟影片明快的节奏和沉重的的主题结合的天衣无缝。
《夺面双雄》(1996年出品)
主演:约翰特拉沃尔塔 尼古拉斯凯奇
好莱坞两大男星、加上闻名全球的动作导演,共同成就了这一部风格独特、毫无冷场的动作巨作。
影片《夺面双雄》通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换脸术”塑造正邪难分、爱憎难辨的人物,使对立分明的是与非的主题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内涵。导演又在影片中加入了浓厚的家庭观念的元素在其中,使得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达到了完整。
最值得一提的是凯奇与屈伏塔之间的精彩配合演出。两位大牌明星运用鲜明的个人风格,将人世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推向极致。影片中两人易容之后的角色互换竟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良好表现。这是尤为难得的。而在角色对换后,两人就能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进入角色,这让人不能不称赞两人演技的高明。最棒的是两人在角色对换后气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屈伏塔从正气凛然变得邪气十足,凯奇却是由一身具有邪恶魅力变得忧郁和易怒。而尤其成功的是尼古拉斯凯奇在影片中颇为动情的表演也打破了英雄不流泪的好莱坞定式。这是一次真正的极其成功的联合主演。”。《夺面双雄》的成功使吴宇森成为全球第一个票房超过一亿美元的华人导演,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仅让自己在好莱坞坐稳了一把交椅,而且也给华人露了把脸。
《空中监狱》(1996年出品)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 约翰丘萨克 约翰马尔科维奇
这是制片人杰里布鲁克黑莫尔在同伴冬辛普森去世后,独立制片的第一部影片。我们可以从这部片子看出杰里布鲁克黑莫尔完全具备了组织,驾御动作片结构的能力。尽管此片较少故事情节,可这并不防碍其动作特技的精彩程度 ,整部片子惊险刺激,而又不失幽默,爆炸场面非常多,处理也不错,节奏把握得当,张弛有度。影帝尼古拉斯凯奇用他威猛而不失刚毅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好莱坞更是对他赞赏有加,称之为“自己本土的勇士”,而由约翰马尔科维奇塑造的恶棍也大放异彩,让人不寒而栗。表演的极大成功也使本片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空军一号》(1996年出品)
主演:哈里森福特 加里奥得曼
本片虽然故事情节老套,却能做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银幕硬汉哈里森福特再次披挂上阵,他精湛的演技加上大反派加里奥得曼的出色配合,使得该片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而宏大壮观的场面惊险刺激,摄人心魄。哈里森福特扮演的美国总统不再是丑闻的中心,而是披上一件英雄的金色铠甲,他临危不乱,英勇善战,看起来比去年比尔普尔曼在”独立日”中饰演的总统更加威风凛凛。当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连看两遍这部影片,并且只对”空军一号”没那么先进提出了一点疑问,而对总统这一人物的真实性却避而不谈。本片也是德国籍导演沃尔夫冈彼得逊继1993年的”火线追击”之后再度触及白宫题材的影片。
《盗火线》 (1995)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阿尔.帕西诺
影片《盗火线》是1995年美国十分卖座的一部警匪动作片。片中那生动的情节和激烈的枪战场面吸引了不少的观众。然而影片的出色之处却远不止于此。影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展示,使影片具有了更加动人的魅力。
在影片中,无论罪犯和警察都不是单纯以各人所处的角色而存在,而是作为生活中的人而有血有肉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警官汉纳意志坚强,能力超群。然而他的婚姻却一再陷入危机,个人生活极不顺利,他的烦恼与痛苦也感染了观众,使人们不由得对他产生了一抹同情。而匪徒麦考利和克里斯虽然犯案累累,却在生活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另一面。麦考利举止文雅,风度翩翩,极富男性魅力。克里斯对妻子的脉脉温情也使人很难把他和疯狂抵抗警察追击时的凶悍形象联系起来。他们都是温柔而富有爱心的人物,热爱生活、忠于爱情,又有谁能说他们是生性凶残的暴徒呢?而麦考利最后毅然放弃了逃生的机会而走向惩戒叛徒的不归路,更为影片增添了一丝悲壮的气象,也使人物的形象更为生动和感人。
本片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可谓对影片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扮演汉纳的艾尔.帕西诺和麦考利的罗伯特.德尼罗都是好莱坞超一流的实力派巨星。早在20多年前,他们就曾在影片《教父》续集中携手合作,被誉为影坛的一对黄金搭挡。两人都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演技可谓是炉火纯青。此次两位影帝再次联手,其震憾力可想而知。而扮演克里斯的方.基默也是一位极具实力的青年演员,在许多影片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并且正由于《蝙蝠侠》Ⅲ的成功而大为走红,其事业可谓如日中天。有这样几位实力派巨星的加盟,影片的票房号召力自然不成问题。但更重要的则在于,几位影星的出色演技将本片角色活生生地带到了我们的面前,并把其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影片有了极为感人的艺术魅力。
+1
《世界末日》(1998年出品)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
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有不少关于世界末日的电影,而且绝大多数都与外星人或是与地球毁灭有关,1998年著名制作人杰瑞布鲁克海莫和导演麦克贝以一亿五千万美圆的大成本打造的《世界末日》,就是典型的代表。《世界末日》开创了把陨石和行星作为地球毁灭主角的先河,也开创了好莱坞没有枪战、没有血腥镜头的超级动作大片的先河。此片貌似科幻题材,其实是在浓墨重彩地渲染视觉效果,场面壮观,特级眩目,极其震撼。《世界末日》在1998年创造了4亿美圆的票房奇迹,成为当年全美乃至全球最叫座的影片。
布鲁斯·威利斯在《世界末日》中成功的塑造了拯救人类的末世英雄哈里,虽然这种英雄形象在好莱坞制作中比比皆是,但是曾经执导过《勇闯夺命岛》的导演麦克贝别具匠心,赋予了布鲁斯·威利斯更多温情色彩,令拯救人类的大英雄充满了人情味,这在当时的科幻动作片中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世界末日》和硬汉布鲁斯·威利斯在当时赢得了不少女性观众的青睐
特工片一定要看:
《真实的谎言》
《谍影重重》系列
《谍中谍》系列
《巴拿马小裁缝》
《糊涂侦探》
另外经典动作片可以看:
《虎胆龙威》系列
《致命武器》系列
《X战警》系列
《夺宝奇兵》系列
《非常人贩》系列
《生死时速》系列
《黑客帝国》系列
《地狱男爵》
《洛城机密》
《血钻》
《狙击生死线》
❹ 纯电影的典型代表
电影运动开始于L.德吕克的艺术创作原则,他要求与当时的商业影片彻底决裂,要求以电影手段发掘人与物的特征美。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以年轻的女电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尔、舞台剧编剧和青年诗人A.阿尔托等人的实验性影片为代表。
他们的影片受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G.杜拉克于1928年拍摄的短片《贝壳与僧侣》(编剧A.阿尔托)主要是分析一个僧侣混乱的心理活动。借助一系列并无内在联系的镜头的组接进行一种精神分析;L.布努艾尔于1928年摄制的《一条安达鲁狗》也是以类似方法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或者是对一种荒诞不经的新比喻的追求。这种电影又被称作超现实主义电影。 1929年后,法国电影的“先锋派”运动也转入纪录电影这种纪录电影很快就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嘲讽社会现象为主,如法国导演J.维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诞的画面和奇特的剪辑,借实录的尼斯景像,嘲讽市内上流社会的生活丑态;另一种则是具有抒情色彩或唯美主义倾向的纪录片,如J.伊文思当时就是在W.鲁特曼和法国“先锋派”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拍摄《桥》(1928)和《雨》(1929)的。
先锋派运动的主旨是企图从电影的形像性和运动性出发,去扩大、挖掘电影的可能性,使电影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艺术。但是“先锋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更多地是从形式出发,以自我为目的,因此也未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作为一次艺术运动,许多实验性影片在表演手法,镜头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欧美电影界,尤其是评论界有时也用“先锋派”一词去形容具有独创性意图的影片或创作手法,自然它们已与上述电影创新运动无直接关系。
❺ 如何评价20世纪20年代欧洲先锋主义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先锋派:第一,以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为主要代表,其从1917年到1929年贯穿了整个先锋派运动的始终,因为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最早体现出了先锋主义的创作意图,所以被称之为“第一先锋派”;第二,分别是以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为代表的、有着超现实倾向的各种电影流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被称之为“第二先锋派”;第三,是阿贝尔托·卡瓦尔康蒂在法国创立的一个纪录电影流派,他于1926年制作完成的影片《只有几小时》标志着这个流派的正式诞生[1],后被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之为“第三先锋派”。虽然三个先锋派产生的影片特点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作为组成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一部分,有一个明显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些影片本身不是以商业盈利和影片讲述故事为目的,并且由于当时有声电影的技术还没有发明,因而主要集中在对无声影片纯视觉表现力和美学特征的探索方面。
❻ 美国先锋电影巨匠玛雅德伦作品集怎么样
收录了美国先锋派的领军人物和代言人玛雅·德伦的《午后的迷惘》、《在陆地上》、《为摄影机而做的编舞研究》、《变形时间的仪式》、《暴力的冥想》、《夜之眼》6部实验电影。她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催生出美国前卫电影运动,在创作和理论上的创举影响很多美国实验电影人。
❼ 影音先锋手机版为什么不能播放欧美电影
可以播放,在线播放也许不可以,推荐用MX Player
❽ 求好看的电影
先说说我看过的一些吧,我一般喜欢看欧美的:《夺命手术》我只看了一半,看起感觉是挺不舒服的,以后动手术时可要小心了哦!《小岛惊魂》这个强烈推荐,刚开始可能不知道是演的什么,但到后面才晃然大忽。《糊蝶效应》不是很害怕,但剧情很好,要认真的看哦,一遍可能还看不懂,看后有种顺其自然的过日子,不要去刻意改变某些事的想法,也强烈推荐.<趣味游戏>莫名其妙有点变态.演完全在和观众玩游戏,我还傻傻的把他看完了,哈哈,看了就知道了!<闪灵>我是暮名而看的,可能在那个年代算经典,现在来看一般般吧.《电锯惊魂》每年一部,我全看完了,等第6部,这个不用介绍了吧,刺激!<100英尺>一个女人在一个屋子发生的事情!《驱魔人》早期的恐怖片,闪灵一样暮名而看,被他们称为当年的经典,但我也觉得一般.《13号星期5》前天看的,后面查了一下原来一共有13部,看来得慢慢找了,喜欢杀人恐怖片的千万不要错过哦!《死神来了》昨天才把第四部看了,也是刚出来,自从看了第一部,就连续看完三部,虽然剧情都是一样的,不过我喜欢这种意外死亡,第一部最经典。《惊心食人族》两部,看电影名还以为是吃人呢,虽然没什么大明星,但照样看的挺激动!《非礼无视》几个小子跑一间大屋,被一个凶残的大汉一一杀害.《寂静岭》看过很久了,记不太清楚,好像不是很好看,不过挺怕.《第19层空间》中国去年的片子,阿娇主演,不太害怕. 〈断头谷〉中世纪时候的灰暗风格,有点维美复古的味道,主要是我喜欢的类型,里面又有挺喜欢的主演约翰尼·戴普,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是在<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他的可爱,善良,胆怯,神经质,不以为然的表情好看极了,总是有美女喜欢上他,正准备看他的<剪刀手爱德华><理发师陶德>.!《咒怨》我很早都知道了,因为小时候爱看鬼片,看后老是晚上一个人害怕就不敢看了,现在又开始看没那么怕了,就把咒怨拿来看一遍,点都不怕,先看的日版的,美翻版都不好看,有点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幽灵船>:还是很早以前看的,还在上学,租的蝶回来看,记得不是很清楚,好像挺吓人的!《沉默的羔羊》:一共有三部,分别是沉默的羔羊(1991)、汉尼拔 (2001)、红龙(2002)。我看了前二部,听说第三部不杂好看,第一部最经典。〈群尸玩过界〉经典黑色幽默僵尸片,92年拍的,不是很吓人,但成吨加仑的血浆、漫天飞舞的人体器官、内脏四处飞溅的场面绝对史无前例!〈安息〉:像杰森一样的好像生下来就是一个天生杀人狂,影片一开始到最后都是维绕戴面具的神秘男人追杀一个女人,不错,有两个经典镜头.《狂蛇之灾》:三部曲,只有前两部经典,第三部我都没看完,不是一个级别。《杀出个黎明》:第一部看到一半都还以为是犯罪片,结果却是僵尸片,僵尸片和罪犯片的合体,有两部,类似于群尸玩过界!《肢解狂魔又名鬼挡路》:有点类似于德州电锯杀人狂紧张的恐怖气氛效果很好!共两部。《吸血惊情400年》:老吸血鬼片子!《电锯惊魂6》:不知道是不是看多了,感觉没前几部精彩呢?明年应该还有第7部!《灾难之城》:另类惊 悚片!《禁闭岛》:10年刚出来的新片,由莱昂呐多.迪卡普里奥主演,挺喜欢看他的电影,大家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里那位帅气娃娃脸的男主角吗?他来演恐怖片会出现什么效果,看了就知道了,不过要仔细看,类似于小岛惊魂,机械师,非常难看懂!《邪恶异种》:和一群很傻的外星人肉博,断手脚血醒,居然有和外星人发生关系的竟头,有点假不过!《死亡录象》:DV拍摄效果,病毒入侵刑,不喜欢,他们说最后10分钟好看,我却都没看完.《夺命狂呼》又名惊声尖叫:两年前一直都期待的一部电影,现在终于有机会看了,校园谋杀惊悚片,够悬疑。后面很精彩。96年拍的第一部,共有三部,后面两部也值得收藏!《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不是一部惊悚片,但我要强烈推荐的电影,看了后给我感觉很震撼,我所见过最强撼却淳朴天真的杀手,让我们看到了杀手都有的定义之外不一样的特质,这个杀手确实不太冷,我想他真是爱上那女孩儿了。中间还一断中国式情节,颇有,味道。伤感的听着片尾音乐,我久久不愿离去!《灵异第六感》:欧美惊悚片票房之最,不过你看了之后一定会疑惑,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应该是一部枯燥无味的一部灵异片,我到不存在,因为只要我看完的电影基本都有他的可看之处,可能欧美人喜欢的就是这种吧。结局简直就是意外中的意外,类似于小岛惊魂,机械师。《珍妮弗的肉体》:10年新片,这是个构思很新颖的恐怖片~ 恐怖元素不多.《13号星期五》:找出黑色星期五系列第一部,80年拍的可谓年代久远,应该说是杀人恐怖片类的先锋,恐怖气氛倒是多,但由于年代久远,拍摄手法粗制,情节稍显简单,所以也算一般啦,不过也值得收藏其中。《极度深寒》:1998年上映的一部典型的美国式的灾难恐怖片,超强悍怪物,效果逼真!《神秘洞穴》:10年的新片,居然是恐怖片大师拍的,很早类的导演,恐怖效果也是早期类的那种,而且还是3D版的,看点一般,但容易引发好奇心,适合10几岁人士观看。《异煞》:12年前的电影,是集科幻,悬疑,恐怖,心理为一体的惊悚片,有点类似异形。非常好的演员,可惜感觉有些东西还没拍出来。涉及到黑洞,超光速题材的还是少见,凭这点就非常值得观看。《折磨》:刚出的新片,又是一部结局出呼意料的电影,建议别看影评直接观看,有悬念才好看哦。跟电锯惊魂是同一家电影公司拍的,我觉得导演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就是凡事有个度,别把任何事情做绝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的时候得益的还是自己。。。 都是我第看过一部都发表在QQ空间里的,但主题是惊悚类型的,喜剧把周星驰的重温一遍绝对没错!
❾ 欧洲先锋派电影是什么
第一次电影运动: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917年----1928年)
一、法国印象主义派(1917---1928)第一个先锋派
中心人物:路易.德吕克 创作了《西班牙的节目》《流浪女》1922 发表《上镜头性》
代表人物:
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
马塞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阿贝尔.冈斯《车轮》1923
让.埃普斯坦《忠诚的心》1923
主要贡献: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作品题材选择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
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依据自然景象的瞬息变化的客观事实给艺术家的印象。
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视觉表现
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剪辑的重要性,内部和外部节奏。
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
纯电影美学试验:
1、法国立体主义流派: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强调图形形状的匹配和节奏性剪辑
2、抽象主义流派:亨利.希美特《纯电影的5分钟》
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试验:
曼.雷伊《回到理性》第一部作品 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充满幻想,又荒诞的达达主义,共同反理性的艺术主张。失去了现实性而变为了超现实性的。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
达达主义的超现实性美学追求最终导致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是许多先锋派的最终归宿
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
刘易士.布努艾尔《珍珠项链》1929
《一条安达鲁狗》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曼.雷伊《海之星》1929
三、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4 受到先锋主义的影响
表现主义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影响 代表作品 罗伯特.维内《卡里加利博士》表现主义造型风格,布景和背景情调一致,人物造型与布景一致,光线阴影,视觉造型为表现主义特征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
现实主义倾向:
室内剧:卡尔.梅育《最卑贱的人》编剧《卡里加利博士》编剧之一
利用布景,主题和环境发生变化,但还是无情的命运,不用表现主义而用现实主义的方式表现
街头电影: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利用布景 感兴趣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心理状态。
四、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阶级并行,社会与经济
受到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
1、 库里肖夫“实验工作室”普多夫金操作。莫兹尤辛德三个没有表情的特写镜头
2、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拍记录片,反对剧本,演员,摄影棚。但用改变运动速度和奇特摄影角度来观察生活,进行选择的记录,非现实主义的态度。蒙太奇的并列和配合。
3、 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的“奇异演员养成所”
4、 爱森斯坦的理论与创作: 《战舰波将金号》1925 敖德萨阶梯
杂耍蒙太奇 后来创作了理性蒙太奇(夸大蒙太奇作用,被否定) 建立蒙太奇理论
5、 普多夫金的蒙太奇叙事:《母亲》 《圣彼得堡的末日》 《成吉思汗的后代》
强调剧本创作;强调演员的基础作用;(与库里肖夫的“电影模特儿”与爱森斯坦的“类型演员区分开来。)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基础,创立联想蒙太奇。
普多夫金强调镜头的组接,分镜头突出细节的重要性。而爱森斯坦则强调蒙太奇的冲突。
五、记录主义电影的发展
1、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机械主义的记录本性出发。实景拍摄,偷拍,抢拍。后来法国新浪潮运动受其影响创造出记录片和故事片结合的样式。
2、德国抽象派华尔特.鲁特曼《柏林交响曲》1927 受到维尔托夫的影响。
3、20年代末法国先锋派几乎成了记录主义派。阿尔贝托《只有时间》1929 让.维果《尼斯现象》 让.班勒维《章鱼》《海蜇》《水甲虫》将水中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拍出来,如康定斯基和毕加索的画。
4、尤里斯.伊文思 《雨》
5、英国 约翰.格里尔逊《飘往渔船》
6、罗伯特.弗拉哈迪 《北方的纳努克》演员与记录片形式。
7、德国的场面调度,法国的摄影和苏联的蒙太奇剪辑,拍了法国影片《圣女贞德的受难》默片的结束。
第二次先锋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代表作品:
罗西利尼 : 新现实主义与战争关系《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游击队》 《德意志零年》《欧洲51年》 《意大利万岁》
维斯康蒂: 以《沉沦》获得新现实主义之父的称号。 《大地在波动》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但后来《受难的人们》《威尼斯之死》则完全追求唯美主义了。
德.西卡: 与柴伐蒂尼的合作(杰出的剧作家)《偷自行车的人》最具有代表新现实主义作品。 《孩子们注视着我们》《擦鞋童》 使用非正式演员的自由风格。
德.桑迪斯:《罗马十一时》将新现实主义推向另一个高峰。使用摄影棚和正式演员与非正式演员混用,与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部分相同。
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1、记录性 2、实景拍摄 3、长镜头的运用 4、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5、结构形式(追求简单朴实的结构) 6、地方方言的运用
新现实主义的继承:脱离现实主义
费里尼:追求浪漫主义《道路》《卡比利亚之夜》《八部半》最具个性化的作品。剪辑空间跳跃。
安东尼奥尼:模糊现实,强调主人公的主观感知。《奇遇》《放大》《红色沙漠》有非现实超现实的色彩。自然色彩随心理的变化。
第三次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五六十年代
新浪潮---作者电影
1958年诞生,特吕弗《淘气鬼》夏布洛尔《漂亮的塞尔琪》
1959年幸福年,特吕弗《胡作非为》 1960年高峰 1961年没落年。除戈达尔《如此生活》
“新浪潮”巴赞推崇为精神之父。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创作特征:
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共同的东西,但是新浪潮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而新现实主义则是有重大的社会性。
主题:非政治的电影;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
摄影方法:侧重电影的照相性,侧重画面的新鲜感,拒绝功能主义或学究式的画面。
音响:大量的自然音响,真实感
剪辑:长度、节奏。快速剪辑,镜头之间之间衔接。时空跳接。长镜头的使用增加真实感。
从新浪潮后,特吕弗和夏布洛克的长镜头,戈达尔的跳接与快速剪辑。
表演:非职业演员,不知名的演员。
总之对传统的电影语法毫不在意。
左岸派----作家电影
代表作品:
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亨利.高尔比《长别离》1961
阿兰.罗伯-格里叶《横跨欧洲的特别快车》玛格丽特.杜尔《音乐》1966《黄太阳》1970
侧重内心的描写。他们是文学和戏剧的革新派。
受到影响:
1、 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的影响,表现人的真实。
2、 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伯格森“真觉主义”影响,强调非理性感受进入意识深处,强调知觉认识社会。
4、 受到布莱希特的影响,对现实进行曲折的表现,以沟通内心的幻想。
主要的特征:
主题:偏爱回忆,遗忘,记忆,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搬上银幕;描写人的责任性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关。《广岛之恋》中。
导演:从记录式的现实主义然后再转向纯精神的现实主义中去。
剪辑:最重要的美学革命。《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百分之七十效果来自剪辑。其一,取消传统电影的间歇法,如化入化除,取消过渡镜头,用跳接对时空,事件的人为压缩;其二,镜头位置的颠倒;其三、镜头的并列运用,先后不衔接甚至对立;其四、循环剪辑,有意识的重复。
音响:左岸派导演比新浪潮修养更高,所以对音乐和音响的细节考虑比较多。
表演:舞台演员充当,有意识拉开人与人的距离,采用间离效果。
摄影:没有统一的风格,但不用谷达尔的肩扛式。讲究画面构图和布光,特别是雷乃得推镜头别具特色。
两者的区别:
1、 成分看:新浪潮制作者大都是巴赞《电影杂志》的评论员,由自己走上影坛。左岸派则是左翼作家团体的文人。所以修养要比新浪潮高。
2、 时间看:新浪潮始于50年代末期,左岸派要比它的导演早,雷乃1948年就开始。
3、 年龄上:新浪潮小伙子,而左岸派则是中年了,所以经历与阅历要比前者高
4、 主题和手法:新浪潮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左岸派则是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多采用第一人称,而作家电影多采用第二,第三人称,甚至混乱人称。而且有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有艺术的假定性远远超过新浪潮。
5、 拍摄地点:前不反映重大历史,所以多在巴黎,而后者在全世界拍摄。
6、 美学追求:新浪潮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感兴趣的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
7、 制作周期:新浪潮以潦草的,半即兴的拍摄,所以周期短,而左岸派则以仔细着摸得方式,周期较长。
8、 影片通过检查:前者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顺利通过(除了戈达尔《小兵士》)
但后者由于背景较为复杂,所以要遇到麻烦。
左岸派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的情感与选择,所以左岸派是五六十年代的先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