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这年头拍一部战争电影,究竟有多难
大约二十年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看了部关于中途岛海战的纪录片,决定把这段历史拍成电影。
打动他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年美国以弱敌强的故事很有趣复杂,二是飞行员驾驶俯冲式轰炸机在最低点投弹的搏命时刻——他一直想再现这种英勇场面。
《无耻混蛋》中割头皮的布拉德·皮特
恐怖片——你知道电影里,纳粹搞过多少邪恶实验吗?去年的僵尸片《霸主》属于“甭管怎么胡编把锅甩给希特勒就对了”之范例。
邪典片——你知道有多少部片名带“纳粹”或“希特勒”,本质上只是变着法蹂躏大波妹的剥削电影吗?哦对了,想拍“手撕鬼子”的出门右转去横店。
我们故意把战俘营里的故事(不包括蹂躏大波妹那种!)放到最后,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类型,但本身又跟其他战争片有所区别,就不展开说了。
无论《大逃亡》、《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还是《桂河大桥》,这些经典片都借拘禁讲自由,借屈辱讲尊严,借文化冲突讨论人性,早已跳出了“囚笼”和“战场”这些设定。
② 中途岛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中途岛电影有什么看点
中文名
中途岛之战
外文名
Midway
其它译名
中途岛战役中途岛海战
出品时间
1976年
发行公司
环球影业
制片地区
美国
拍摄地点
美国
导演
Jack Smight
编剧
Donald S. Sanford
制片人
Walter Mirisch
类型
战争片
主演
Charlton Heston,Henry Fonda,James Coburn,Toshiro Mifune
上映时间
1976年6月18日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在线播放平台
PPS影音、爱奇艺
③ 中途岛战役电影剧情简介 中途岛战役电影剧情介绍
1、决战中途岛剧情介绍:《决战中途岛》讲述的是1942年6月,日本袭击珍珠港仅六个月之后,美国海军在中途岛环礁附近击败了日本帝国海军的攻击舰队,以沉没一艘航空母舰为代价,取得了一举击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舰四艘、巡洋舰一艘的决定性胜利,对日本舰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2、历史学家称之为“人类海战历史上最令人震惊和决定性的打击。”
④ 求:关于中途岛海战的详细资料,背景,所有有关的
http://www.superarmy.com/zmzl/worldwar2/2001_1114_1.html上面有最为详细的资料介绍,可惜字数实在太多,我没法转载。
附其它相关资料: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期间一次海上战役。
日期:1942年6月4日—6月7日
地点:中途岛附近海域
参战方:
美国
指挥官:法兰克·弗莱彻海军中将;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
兵力:3艘航空母舰,约50艘支援战舰
日本
指挥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兵力:4艘航空母舰,7艘战列舰,约150艘支援战舰
损失/伤亡:
美国: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47架飞机,307人阵亡
日本:4艘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332架飞机(包括备用机),2,500人阵亡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捩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这不只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Doolittle Raid)的一箭之仇,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
若日本海军达到所定下的目标,那美国西岸就会直接遭到日本海军的威胁。由于美国其余的海军军舰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国在短期内就没有能力有效地在太平洋对日本海军做出反击。日本深知美国的军事潜力。美国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完全纳入战争轨道,日本就很少有获胜的希望。所以日本希望在这种情形出现之前就逼迫美国坐到谈判桌前,迅速结束与美国的战争。
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交锋之前
为了扩充已经占据的东南亚领地,日本把注意力放在攻占萨摩亚群岛,斐济以及澳大利亚上。然而,中途岛是当时最靠近日本本岛的美国军事基地,又位处夏威夷和日本本土距离的一半左右,是美太平洋舰队西进的重要补给基地。如果中途岛告急,美国太平洋舰队必全力来援。因此中途岛其实就是一个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完美陷阱。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作战计划秉承了日本帝国海军所注重的战略教义:大胆、富有创意。这次行动的目的就是想把美国太平洋舰队引进一个绝地,给与他们致命的一击。参加攻击中途岛的日本舰队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南云中一率领的由四艘航空母舰加上护卫编队组成的第一机动部队,以及山本五十六率领的由十艘战列舰组成的主力舰队。山本的主力舰队尾随第一机动部队,任务便是拦截及消灭来援的美国舰队,完成孤立中途岛和摧毁美国太平洋海军力量的使命。虽然美国的空袭东京行动并没有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已足以证明就连日本的军事力量也阻止不了盟军对日本本岛的空袭。这对日本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由於日本军部急於对美国空军的空袭东京行动做出反应,导致攻击中途岛的计画并没有经过详细的策划,而促使该计画产生了不必要的复杂性。
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第一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在中途岛西北,空袭中途岛以及迎击美国海军舰队;山本的战列舰主力部队在后面三百海里处,支援南云的舰队歼灭美军舰队;支援攻占中途岛的部队从西南接近中途岛。
为了迷惑美国海军,日本联合舰队向阿留申群岛派出了有两艘轻型航母的牵制舰队,登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攻击荷兰港,执行佯攻任务。
美国情报
美国海军情报局在与英国以及荷兰相关单位紧密的合作下,开始成功的解读日本海军主要通讯系统JN-25的部分密码。到了五月上旬,联军在破解JN-25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因此得到了窥探日本海军计划的能力。JN-25让联军得悉‘AF方位’将会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然而联军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一些美军的高层将领认为‘AF方位’便是中途岛,另外一些则认为是阿留申群岛。然而任凭联军解码科技多么的先进,也仍然无法破解‘AF方位’的正确位置。正当美军高层在伤脑筋的同时,一名年轻军官却想到了一个能够确认‘AF方位’是不是中途岛的妙计。他要求中途岛海军基地的司令官以无线电向珍珠港求救,说中途岛上的淡水供应站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中途岛面临缺水的危机。不久后,美国海军情报局便截夺到一则JN-25信息,内容果然提到了‘AF方位’出现缺水问题。结果‘AF方位’便证实为中途岛,也就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
由于要从JN-25得到情报非常费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到了最后一刻才掌握了能够用来埋伏日本舰队的可靠情报。他立即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舰企业号 (CV-6 USS Enterprise)、大黄蜂号 (CV-8 USS Hornet)以及因为参与珊瑚海海战而正在珍珠港进行重大维修的约克镇号 (CV-5 USS Yorktown)。任命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少将代替患病的哈尔西中将指挥第16特混编队。尼米兹就准备以三艘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五十艘支援舰艇,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方向,攻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
在珊瑚海海战受重伤的约克镇号返回珍珠港时,她看上去需要进行几个月的重大维修工程。经过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的抢修,她的飞行甲板已重新铺平,内部也装上新的钢条支撑架,她更从珍珠港的空防机队中选出可进行埋伏任务的舰载机种,组成新的舰载机队。尼米兹上将不惜一切地违反了许多海军条例,就为了达成让约克镇号随行的目标。在约克镇号入港的仅仅三天后,她奇迹般的随着美军舰队(第17特混编队)奔向中途岛,展开她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与此同时,日本航母瑞鹤号在位于特鲁克(Truk)的基地等待一批新的舰载机;稍微受损的翔鹤号则在基地进行维修。回首当年,如果日本海军没有大意,以为美军只会派遣两艘航母企业号及大黄蜂号迎击苍龙号, 飞龙号, 赤城号以及加贺号的话,那么中途岛海战,将可能会有迥然不同的结局。
海战经过
6月4日凌晨,日本第一攻击波机群开始从4艘航空母舰上同时起飞,144架舰载机出发攻击中途岛。南云中将命令侦察机搜索东、南方向海域,第二攻击波飞机提到飞行甲板上,准备迎击美国舰队。但是重巡洋舰利根号的2架侦察机因为弹射器故障,起飞时间耽误了半个小时,筑摩号的1架侦察机引擎又发生故障中途返航(这架飞机本应该正好搜索美国特混舰队上空),给日本舰队埋下祸根。
6月4日拂晓,中途岛派出的“卡塔林娜”式侦察机发回发现日军航空母舰的报道,斯普鲁恩斯少将立即做出反应,准备攻击日军航母(其实法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但是斯普鲁恩斯首先发动空袭)。美国舰队因为已经破解了日本海军“JN-25”的通讯密码,而对敌人的计划了如指掌。
6月4日清晨,日本舰载机向中途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驻扎在中途岛的美军战斗机也全部升空,迎击来犯的日本战机。美军的轰炸机,包括了B-17型轰炸机也向日本舰队发动还击。
7时整,友永丈市大尉率第一攻击波机群准备开始返航,并向南云中将发出了需要进行第二次攻击的电报。
7时06分,由战斗机、鱼雷机、俯冲轰炸机所组成的117架战机,从斯普鲁恩斯少将所率领的第16特混编队大黄蜂号及企业号升空,奔向200海里外的南云舰队。8时40分,15海里以外的弗莱彻少将率领的第17特混编队约克镇号起飞了35架战机。
7时10分,首批从中途岛起飞的10架美军鱼雷轰炸机出现在南云舰队的上空。美军飞机排成单行,扑向日航空母舰。在日军战斗机的截杀和日舰猛烈的炮火下,很快就击落了7架。友永的报告和美机的攻击,使南云中将相信中途岛的防御力量还很强,于是决定把原来准备用于对付美舰的飞机改为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轰炸。此时,他仍然没有发现美军舰队。
7时15分,南云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将在甲板上已经装好鱼雷的飞机送下机库,卸下鱼雷换装对地攻击的高爆炸弹。
7时30分,南云接到利根号推迟半小时起飞的一架侦察机发来的电报,距中途岛约240海里的海面发现10艘美国军舰。南云命该侦察机继续查明敌人舰队是否拥有航空母舰,同时命令暂停对鱼雷机的换弹。就在南云等待侦察机的侦察结果时,空中再次响起了警报。40余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B—17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扑向南云的舰队。由于美军的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结果很快的就被南云派出的零式战斗机击退。
8时15分,南云终于接到了侦察机传来的报告:美军舰队里确实有航母的存在。南云下令各舰停止装炸弹,飞机再次送回机库重新改装鱼雷,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片混乱,为了争取时间,卸下的炸弹,都堆放在甲板上。
8时30分,空袭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机群返航飞抵日本舰队的上空。还有那些保护航空母舰的战斗机也需要降落加油。南云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第二航空母舰战队司令山口海军少将向南云建议“立即命令攻击部队起飞”。第二批突击飞机换装鱼雷还没有完成,如果马上发动进攻,也没有战斗机护航。而且舰上的跑道被起飞的飞机占用,那么油箱空空的第一攻击波机群会掉进海里。南云决定把攻击时间推迟,首先收回空袭中途岛和拦截美军轰炸机的飞机,然后重新组织部队以进攻美军特混舰队。
8时37分,返航的飞机开始相继降落在四艘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
9时18分,全部飞机的作业完毕。南云命令舰队以30节的航速向北航行,以避开再来攻击的美机,准备全力进攻美军特混舰队。
9时20分,掩护日本舰队的战斗机开始起飞。
9时25分,一队由大黄蜂号起飞的15架“毁灭者”式鱼雷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发现了南云舰队。不幸的是,他们的燃油即将耗尽,而且没有战斗机护航。在自杀式攻击中,被零式战斗机和高射炮火全部击落,30名飞行员除1人生还外全部遇难。
9时30分,从企业号、约克镇号起飞的28架美军战机陆续尾随而来,向苍龙号和飞龙号展开攻击。然而在攻击南云舰队的时候遭到重创,损失了20架鱼雷轰炸机,美机所投鱼雷竟无一命中。
10时20分,由102架飞机组成的日军舰载机攻击队此时也已排列就序。正当日军战斗机在低空忙着驱赶美军鱼雷机时,南云舰队的上空出现了33架由克拉伦斯·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从企业号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此时,日舰正在掉头转到迎风的方向,处于极易受攻击的境地,甲板上到处是鱼雷、炸弹及刚加好油的飞机。这正是美军求之不得的有利时机。
10时24分,第一架日本战斗机飞离飞行甲板时。企业号的3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分成2个中队分别攻击赤城号和加贺号航空母舰,接踵而来的是17架从约克镇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则专门攻击苍龙号航空母舰。日军的3艘航空母舰刹那间变成了三团火球,堆放在甲板上的等待起飞的飞机以及燃料和弹药引起大爆炸,火光直冲云霄,短短的5分钟,日本三艘航空母舰被彻底炸毁了。
10时40分,接替指挥空中作战的山口多闻发动反击,18架由“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组成的攻击编队从飞龙号起飞。日机成功的找到了约克镇号,并立即发动攻击。3颗炸弹命中约克镇号,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在美军船员的极力抢修下,恢复了航行功能。
11点30分,南云中将及其幕僚转移到了长良号巡洋舰,开始集合残余的舰队。
13时40分,10架日军“九七”式鱼雷攻击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又从飞龙号飞来,对约克镇号发起了第二次攻击。约克镇号这次就没那么幸运,被两枚鱼雷击中,左舷附近掀开两个大洞,并把舰舵给轧住了。弗莱彻少将被迫转移到巡洋舰,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少将。
14时45分,美军侦察机发现日军飞龙号航空母舰,斯普鲁恩斯立即命令企业号、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30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起飞,去攻击飞龙号。
15时00分,美军约克镇号的舰长巴克马斯特被迫下令弃舰。然而,它却并没有沉没,于是美军又回到该舰上,试图由拖船拖向珍珠港。
16时45分,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的俯冲轰炸机成功地攻击了日军剩下的飞龙号。飞龙号当即命中4弹,船上一片火海。
6月4日晚19时,已经被摧毁的日军苍龙号、加贺号航空母舰先后沉没。
6月5日2时55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下令:“取消中途岛的占领行动。” 6月5日夜间,日军两艘重巡洋舰最上号和三隈号在浓雾中转向时互撞,最上号重创,三偎号留下陪伴左右。
3时50分,被摧毁的赤城号航空母舰被日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
5时10分,无法挽救的飞龙号航空母舰被日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舰长山口多闻选择与舰共沉。
6月5日天明,美军飞机一波又一波的轰炸负伤的日军巡洋舰三隈号、最上号。三偎号葬身海底,而重伤的最上号反而逃过大难,挣扎着回到特鲁克的基地。攻击结束以后,美军特混舰队随即撤离战场。
13时00分,日军I-168号潜艇发现了约克镇号,随即发射4条鱼雷,2条命中约克镇号,1条命中护航的哈曼号(DD-412 USS Hammann)驱逐舰,两舰相继沉没。
中途岛之战终于宣告结束。
战后结果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美国海军提前发觉日本海军的计划,是日本海军失利的唯一最主要的原因。但许多军事家认为:日本海军坚持以战列舰作为海战决战的决定性力量,把航空母舰当做辅助性力量使用,忽略了航空兵力的作用是导致失败的最终结果。
日本海军计划最明显的失误是分散部署兵力,联合舰队各部队在相隔很远的距离上单独作战,而美国海军最大限度的集中部署兵力。联合舰队的优势被削弱了。日军计划另一个失误是,进攻中途岛本来是诱使敌舰队决战,可却给航空母舰套上支援占领中途岛的任务,并一相情愿的认为在中途岛受到攻击以前,敌舰队不会离开其基地。日军侦察搜索计划同样不利。最后导致南云遇到进退维谷的难题和来回换装鱼雷、炸弹的尴尬局面。
日本海军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此后再也没有能力在太平洋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争的主动权交到了美国手里。在偷袭珍珠港仅仅六个月后,日本海军在中途岛遭受前所未有的大败。山本五十六曾对首相近卫文麿说:“凭日本的工业,根本不能与美国为敌,同其抗衡。如果(日美)非打不可,在开始的当年或一年中可以奋战一番,并有信心争取打胜。但战争如果持续下去,以至拖到二年三年,那就毫无把握了。”他的预言果然应验了。
影视作品
有许多部电影以中途岛战役为题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1976年由捷克·史迈特导演的《中途岛》。这部电影详细及准确地道出了整个战役的经过。
重大发现
1998年5月19日, 罗伯特·巴勒与一组科学家以及曾参与中途岛海战的老兵(也包括日本老兵)成功的寻获及拍摄到在海底沉睡多年的约克镇号。对于一艘在1942年沉没的战船而言,约克镇号的船身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船上的配备依然相当的完整,就连船漆也清晰可见。
⑤ 《决战中途岛》了解一下史上最危险最华丽的战术:俯冲轰炸
说下这部,《决战中途岛》,作为一部战争电影,跟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而且有一处难得一见的场面。
先来说电影本身,小弟称之为“战争科普电影”,这是有别于传统战争片的一种存在。
在我们印象里战争电影是什么样子?基本大家能联想经典战争电影就是《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硫磺岛来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乃至前不久的《血战钢锯岭》这些作品。
多数经典战争片给我的感觉就是通过渲染场面惨烈和角色深度刻画来达到“挖掘人性+反思战争”的目的,这个没有问题,不再多言。
但另一种战争片就比较少见了,就是《决战中途岛》的这样式儿。
我们可以称之为 主旋律战争片 ,但这是相对于老美,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什么旋律”跟我们无关,在我们眼里本片除了电影奇观作用之外,恐怕就是“科普”功能了。
因为这部电影从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到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这6个月内的故事都给你讲了一个遍。
从美国人被日军揍得灰头土脸开始,到美国人发愤图强准备雪耻,一帮头秃的学霸整天窝在小屋里研究日本密码,期间还穿插了轰炸东京,珊瑚岛海战,以及约克城号3天被修复的奇迹(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还是沉了)等等,最后美国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说白了就是广撒网,群戏视角,事无巨细的战史都有展现。最终给人的感觉就是,用电影的手法拍了一部“纪录片”。
《决战中途岛》就是这样,是一部连小白都能看得懂的外国战争故事,哪怕你对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也没有关系,电影把这段往事说得清楚明白。而且所有出场的角色,都是真实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们,乃至部分军迷绝对会对该片嗤之以鼻,因为电影描述的内容就跟小学课外读物一样,毫无深度,平铺直述。
当然这样的叙述方式,也导致什么残酷战争的渲染、反思战争、刻画人性等,统统欠奉。说白了,就是把历史课一节课的内容拍了一遍。
对了,《决战中途岛》还是 PG-13级——家长指导 ,血腥惨烈场面那是不可能有的。
但话又说回来,这部电影其实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台阶,毫无门槛,面向大众,这是本片的定位,噱头就是场面了。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拍过《独立日》《2012》的导演,最擅长大场面,但叙事水平一般,通常是平铺直叙,也谈不上深度了,完全是“感官系”的导演,这一点在《2012》里就能看出。
所以这也是这位很会玩大场面的导演,出道这么多年来一直不碰战争片的原因,我们常见那些战争片的特色他玩不转。
但《决战中途岛》恰好是这样的类型的战争电影,倒是跟他很合拍。故事平铺,到了关键环节就直接上大场面了,一同狂轰滥炸,倒是热血养眼,能把前面温吞水般的叙事忘掉。
《决战中途岛》这样的战争科普类电影,并不是独特的, 1970年美日合拍的那部《虎! 虎!虎!》也是这样类型 ,就是对大事件的描述。
而且不错的一点就是意识形态,相对比较中立,敌我双方都有刻画,可见“宣传”不是主要目的。
所以一说战争片,有的观众觉得不想看,包括女观众觉得血腥残忍,也怕看不懂。没事,这部电影绝对没有问题,没有门槛,完全可以当娱乐片看,就看狂轰滥炸就行了。
什么?认不清角色,没事,本片的几位主演都是熟脸, 漫威的反派、DC的反派、速激的反派。 。。
可见本片的选角还是煞费苦心,关键是竟然跟原型挺像,尤其伍迪哈里森饰演的尼米兹。
关于电影的部分,到此为止,下面说说电影里难得一见的场面,相信很多喜欢军事的朋友,都是冲着这一处来的:
人类战争史上最危险也是最华丽的战术: 俯冲轰炸!
从上往下加速俯冲投弹,这种如今早已被淘汰的奇观战术,就像游隼猎食一样,从天而降一头扎下,根本刹不住车,谁知道最后怼在什么上面,绝对是玩命。这才是《决战中途岛》最大的看点!!
在那个没有雷达、制导,只能扔“铁饼”的二战,扔炸弹绝对是一门学问。
咱不说B-29这种配备轰炸瞄准具的专业轰炸机, 单说可以挂载炸弹的单引擎战斗机(比如零式战机就可以挂炸弹),如何瞄准目标?
因为飞机高速飞行时,投掷炸弹会由于具有惯性,在下落过程中难以命中目标。所以有一种专门的投掷机动,就是下滑轰炸的方式,建立一条角度较小的俯冲航线,机头对准目标朝下俯冲,目标套入瞄准具,可以提高精度。
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战机速度太快,俯冲角度比较小,投弹精度并不高,能不能命中还是随缘(如下图)。
在这种基础上,英国人就发明了一种更夸张的战术就是 俯冲轰炸 。在一战的时候就被英国皇家空军采用。后来被广泛运用,直到产生了专门的俯冲轰炸机。
这种战机的机身是特殊设计的。首先飞行速度不高装甲很厚能够承受部分炮火,其次能承受大角度俯冲和拉起的过载,还有俯冲减速板,所以俯冲角度可以更大。
俯冲角度有多大,电影中有所展示,可以达到 70-80°大角度 ,俯冲航线接近垂直!
此时,只要把目标进入瞄准具,保持俯冲角度和航向,到达一定高度可以投弹!这种可以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速度!不知道要比B-29这些大轰炸机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投弹结束,马上拉升飞机, 拉得起来就是孙猴子,拉不起来就是猴孙子。
这种投弹方式的精度,别说军舰了,连小小的坦克都能打,而且打得都是对方最薄弱的“脑袋顶”,炸弹的威力辅助以加速度,什么装甲也扛不住。
《决战中途岛》里贝斯特就是用这种战术,用炸弹把赤城号航母的甲板给砸穿了,炸弹砸到第二层才爆炸,引爆了弹药库,一发入魂。
电影中,贝斯特他们驾驶的是著名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而且有个细节,投弹的时候有专门的 投弹辅助器,向前把炸弹甩出去,为的是要把炸弹朝外甩出螺旋桨旋转半径。
二战中最著名的俯冲轰炸机,就是德国的 ju-87“斯图卡 ”,这玩意空战菜的一逼,专门为了俯冲轰炸设计,最高可达600km/h的俯冲速度,快赶上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了。而且投弹精度高,据说牛逼的飞行员能把炸弹扔人家烟囱里。
德国闪电战打得漂亮就靠这玩意,不仅波兰人怕,苏联人也肝颤,德军王牌飞行员汉斯乌里希曾驾驶“斯图卡”摧毁了500多辆苏军坦克。而且斯图卡俯冲的声音被称为“耶利哥号角”,能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位说了,这么个投弹方式,不被打下来吗?而且飞行员能受得了?
问得好,这种投弹方式,除了一头栽地上外,真不容易被打下来,因为你的正上方才是漏洞。
就拿中途岛海战举例,早期二战军舰的防空火炮,其布置和射界都是给鱼雷机准备的。
谁家炮火很少往脑袋顶上打,就算能打到,也是一个及其别扭的仰角。
想要收拾俯冲轰炸机,多数靠协防交叉火力。但当时的战场上,又不止俯冲轰炸机一种,比如贝斯特的好基友林赛,他是开鱼雷机的。
当时的战场上就是这两种飞机协作,林赛带着鱼雷机佯攻,负责吸引对方防空炮火(真的是佯攻,鱼雷一发也没命中,还把命搭上了)。
最重要的一点,鱼雷机把对方的零式战机吸引到了低空,给俯冲轰炸机清扫了空域,后者在火力网中找空隙钻进去,一头扎下去,投弹爆炸。
投弹成功之后,那就倒霉了。
因为俯冲轰炸机太笨重,飞得慢且弹尽粮绝,俯冲拉起的时候既没有高度又没有速度,基本就是当靶子,对方战机和炮火随时可以欺负,所以这个时才是俯冲轰炸机最难的时候。
那么高的加速度、全凭头铁,所以轰炸机的名字叫“无畏式”。
所以二战后期,俯冲轰炸机就不行了,包括德国“斯图卡”都被英国空军欺负的转移去了北非战场,后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种玩命的战术也消失了。
综上,这才是《决战中途岛》最大的看点。
PS。想象一下当年《珍珠港》的投弹方式,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情节吗,也是炸弹砸穿亚利桑那号的甲板,引爆弹药库。这种投弹方式,叫水平轰炸,而且是97式鱼雷机投放的800公斤大炸弹。但拍得很外行,鱼雷机投炸弹一般是编队飞行,而且弹道效果也不是这样,所以这片是水平轰炸的方式投了一颗俯冲轰炸的炸弹,这是不专业的地方 ( 评论中有朋友误解了,我不是说投弹方式不专业,而是拍得不专业,我没说清楚,造成了歧义,抱歉 )
所以不管怎样,这应该是 第一次在电影中如此详尽的展示了俯冲轰炸这种战术(1976年那部《中途岛之役》效果一般) ,且异常华丽,把这种战术的危险和奇观效果真的体现出来。
或许电影不免夸张,或者该片也跟大家想象的战争片不一样,但不要紧,俯冲轰炸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刺激,第一人称视角。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第二波舰载机出击后一直找不到目标,在燃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队长指挥官 麦克拉斯基(卢克伊万斯) 还是决定继续搜寻。
结果找到了一艘高速航行的日军驱逐舰“岚”号。
于是美军机群偷偷尾随“岚”号驱逐舰,很快找到了日军的四艘航母,让其中三艘放了烟花(飞龙号是当时日本海军唯一的面子。。。可惜然并卵,还是沉了)。
这艘掉队的驱逐舰,引导了美国的胜利。它为什么掉队,因为一艘潜艇—— SS-168鹦鹉螺号(以《海底两万里》里的著名潜艇命名)。
这段电影也有展现。鹦鹉螺号潜伏,发射了几枚鱼雷都脱靶,“岚”号为了阻止潜艇上浮才留下来,扔了一通炸弹之后,就去追赶大部队,结果莫名其妙的成了胜负手。
好玩的是,这才是鹦鹉螺传奇故事的开始。
包括他们1942年跑去东京湾击沉了一艘驱逐舰,竟然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还合影留念呢(后来被用到了宣传画中)!
作为潜艇装载了2门152毫米舰炮,一度被当做小型驱逐舰用,敌机来了就下潜,敌机走了就上浮当炮兵,给登陆突击队提供火力支援,打完军舰打坦克,还打下了一架飞机。
在鹦鹉螺号22个击沉战果中,有一多半是舰炮。。。
所以人称“上天入地鹦鹉螺”,他退役之后,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继承了这一舰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很有意思。
我原本对二战一点也不感兴趣,正因为从这些趣闻和故事中找到乐趣,才慢慢开始对二战史产生兴趣,当然前提条件是,谨防假冒,后来我才发现,当年读过的不少二战故事都是假的。。。也是很郁闷,所以,其实需要看一些战争科普电影。。。。
电影中,主角贝斯特的事迹是真的,扔了3枚炸弹,其中1枚炸弹扔进了赤城号的升降机里,砸进了机库引爆了炸弹和鱼雷,最终一枚炸弹击垮一艘航母,创造了历史。
运气好是真的,但人家也是胆大头铁+技术高,之前就是他们队里的投弹冠军,作风不要命。
也把贝斯特的搭档——“《阿丽塔》里的雨果”吓成那样,这孩子心说我怎么摊上这么一位。。。
对了,这位的名字,他叫理查德·贝斯特,队友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迪克”,所以他的名字就是 “Dick Best”。
人如其名,外国也有吊炸天这一说哦(开玩笑的。。。 dick 是Richard的简称 )
但也挺可惜,贝斯特因为吸入了过多碱性气体(电影中有展示),1944年就退役了,有了可以吹一辈子的战绩,不过这位挺低调,2001年逝世享年91岁,被安葬在白宫旁。
⑥ 决战中途岛剧情介绍
这部电影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参战士兵和飞行员在中途岛海战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1942年,日本在袭击珍珠港六个月后,将目光集中在中途岛,希望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剩余军舰引入中途岛,一举歼灭。
这不仅是为了报复美国空军对东京的空袭,也是为了打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为此,日本海军投入了大部分军队,几乎被派出动。
战争来临时,飞行员理查德面对战友的不安·贝斯特直言“他有恐惧的权利”,让战友们最终战胜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情报官埃德温·莱顿借鉴珍珠港事件失败的经验,通过巧妙的情报分析,预测日本人将在中途岛采取更大的行动。
这些年轻的士兵穿过枪林炮雨,用血肉之躯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最后,美军击败了日本帝国海军的攻击舰队,只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约克城”日本四艘航母以初步扭转太平洋战局为代价击沉......
⑦ 电影中的航母哪里找的,怎么样拍的
老片子里的航母是借用了现役或退役航母拍摄,加上合成技术。美国二战航母很多,战后拍电影找艘旧航母不难。现在用数码特技手段制做更方便。
⑧ 《决战中途岛》是否真实的还原了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是二战的一场重要战役,将于11月8日公映的好莱坞战争巨制《决战中途岛》将在大银幕上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昨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亲临北京首映礼,他透露自己对这一题材已经酝酿了20年之久,“我一直都想把俯冲式轰炸机飞行员的故事拍出来,因为他们驾驶战机在最低的地方释放炸弹,杀伤敌军,非常英勇。”
罗兰·艾默里奇直言,自己是抱着一种责任感去拍的,因此在剧本创作阶段就格外注重真实准确地展现历史。原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阮克庠、空军装备专家宋心之等军事专家也在首映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这部电影对历史的还原度很高,细节也做得十分考究。这场战役在军事上值得被反复研究,同时也传递了和平来之不易的理念,希望年轻人都来看看。”
电影《决战中途岛》投资金额超过一亿美元,堪称21世纪投资最大的战争片之一。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兼影片制片人于冬表示:“大家都很熟悉的《珍珠港》是靠模型去做,而《决战中途岛》已经做到了所有战争场面跟特效相结合,效果比二十年前的《珍珠港》跨越了很大一步。这是一部展现了全世界最尖端特效的战争片,很逼真。”他还透露,自己是在两年多前的戛纳电影节上确定投资该片的:“当时我和导演在海边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当场我就决定要拍,很高兴能和导演有这样一次完美的合作。”罗兰·艾默里奇则在现场表态,自己非常希望能有机会来中国拍摄电影,但目前“还不确定是什么样的故事”。
⑨ 在纪录片里面,太平洋战争,日美双方航母交战的视频是怎么拍下来的
太平洋战场上,双方都有战地记者,用相机和摄影机都记录了很多的战争画面,相比较而言,美军的记者更多一些。同时在美军里,很多人也是有照相机的,战后也有很多私人照片被披露出来。在一些重大行动里,美军是有飞行员负责拍摄战斗场面的,如击沉大和号的画面,就是美军的飞行员拍摄的。
⑩ 最好看的海战没有之一,国内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1、《中途岛之战》又名:中途岛海战 一部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战争片之一,高度还原中途岛之战,明星云集,海战精彩,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是日本海军运气和实力的巅峰,电影拍得非常真实,海战的场面十分震撼,七十年代能够拍出这样的高水平战争片实属不易。
2、《猎杀U-571》又名:U-571风暴 2000年乔纳森·莫斯托导演马修·麦康纳主演的二战影片,美国法国联合摄制,很少看海战电影,因为战争太残酷了,深海外部环境封闭的艇内空间,外部的高压力不断地传递给人内心的高压力,看得惊心动魄,情节跌宕,画面真实,声效震撼,值得一看!
3、《从海底出击》 别名:潜艇风暴 1981年沃尔夫冈·彼德森导演尤尔根·普洛斯诺主演的二战经典影片,原西德摄制,影片改编自战地记者布克海姆的畅销自传,战争的场面渲染得非常真实,把真实的战争中残酷和求生的本质拍摄得非常好,全程紧张刺激毫无尿点。
4、《延坪海战》 2015年韩国拍摄的一部海战电影,影片讲述的是2002年6月发生在韩国西海海域上发生的“第2延坪海战”,电影非常精彩,海战场面惨烈真实,战斗激烈残酷,拍得很真实,国产的战争片也看过不少,但没想到韩国拍的战争电影竟会如此之震撼,特别值得一看的海战片。
5、《男人们的大和》又名:男人们的大和号 2005年日本拍摄的二战大片,故事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大和”号被美军击沉葬身海底的壮烈故事。大舰巨炮气势恢弘,场面震撼,堪称史诗级战争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