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绑架者》中存在哪些漏洞
漏洞百出 电影开头,杨念(黄立行饰演)给一位女警察打电话说她女儿被绑架,在自己手里,位置还没说出来,就被一辆大卡车撞翻,车祸导致他失忆,女警察赶到现场失控的问女儿在哪里,故事由此展开,全程很清晰的两条主线便这样呈现出来:女警察丢孩子,绑架者找回忆,全片故事跌宕起伏,案情扑朔迷离,不到最后,很难解开最终的谜题。
而林薇也同样是被绑架者,她为了找寻女儿,几近失去理智的她丢过枪,违背过领导的命令,也同时被友情绑架,在矛头指向陆然时,不愿意怀疑甚至不愿意继续调查。
最终的反转不只是陆然作为林薇最好的朋友,因为自己姐姐的事变成了绑架者元凶,而是绑架者杨念也是一位警察,为了掀开儿童绑架案的谜底,作为一个绝密人物存在。
⑵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600字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600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这是《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词。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6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演员王千源、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最美村官”秦玥飞、汉字叔叔理查德等嘉宾,将与观众分享“选择”的故事。
影帝王千源回忆拍摄电影《钢的琴》时的辛酸事
2011年,王千源凭借《钢的琴》在东京电影节上成为了新科影帝,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当初拍摄这部电影时因为资金问题曾一度停拍,原本30天的周期一下子到了60天,王千源在节目里回忆说道:“当时已经接了姜伟导演的《借枪》,片酬都提前拿到了,他还为我戏中的角色专门做了十几套衣服。但最后还是把《借枪》的片酬退了,选择继续演《钢的琴》。”
虽然拿到了影帝,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王千源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红大紫,主持人兼制作人董卿不禁问道:“那个阶段,你的心里会有很大的落差吗?”面对董卿的提问,王千源将会如何回答?
徐静蕾畅谈感情观 称不会再拍爱情片
从演员到导演,徐静蕾执导每一次电影的选择都是一次不同的经历,即将上映的《绑架者》是她尝试的另一风格作品。而在《朗读者》的舞台上,徐静蕾坦言不会再拍爱情片,“我现在对感情就特别简单,所以拍不出来就百转千回的那种东西来。”
同时,她还透露最触动自己的是亲情题材的电影,但是由于自身经历,目前心理还没强壮到选择尝试这样的题材。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大家眼中敢想敢做的才女徐静蕾对亲情题材的电影望而却步呢?
麦家谈儿子青春叛逆期
麦家,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被誉为“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2008年,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节目中,麦家聊起自己儿子的青春叛逆期,“高中三年没读,他就是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可能网上有的那些事他都做过。”
面对儿子不愿上学读书的叛逆,麦家采取了开放式的教育-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教学。但是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麦家放弃,原因是他的儿子根本不听。
《朗读者》节目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这封被网友称为“最美家书”的信,顿时刷爆了朋友圈。
被赞“2017最美家书”
作为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传统文学作家,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由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曾一度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
虽然麦家凭借作品在业界和读者群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调内敛,极少在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此次,在《朗读者》节目中,麦家是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父子故事。
麦家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此番上节目大谈与儿子的故事,他透露爱子的青春期特别作,并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验:“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致信儿子》是一封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信件,字里行间,不但有麦家对儿子的叮咛嘱咐、有对生活感悟的分享、对人生的探讨、也有不吝表达的切切爱子之心。
曾头疼儿子的青春期
第三期《朗读者》以“选择”作为主题。而麦家关于“选择”的故事,关于自己当时正处在叛逆青春期的儿子。“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难弄的一面。面对这种有问题的青春,父母应该怎么办?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忍耐还是放任?”以父亲的身份,麦家分享了自己与儿子的点滴。
采访中,麦家说:“我的儿子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特别的叛逆。”麦家直言,青春期来了就是“鬼敲门”,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三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对于儿子,麦家无数次想放弃,因为忍无可忍,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
“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我,麦家,还是算了。”儿子气走了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途径,甚至一度自己掏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只是为了让儿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然而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麦家一直未停止对儿子的陪伴,他说:“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终于,麦家的儿子到了本该高考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看到曾经的小伙伴们都开始努力读书,纷纷准备出国读大学,孩子突然意识到和朋友们的.差距。“他本身英语基础很好,人也聪明,努力了半年,靠着他的童子功过了英语关,通过了6所美国那边大学的申请。”当有一天儿子告诉麦家,自己被一所大学录取了,麦家一度完全不信,经过确认才喜出望外,“他申报了八所学校,陆陆续续过了六所,包括他现在正在读的费城艺术大学,还给12000元(美金)的奖学金。”麦家提及儿子,似乎在庆幸自己当初选择陪伴儿子,“现在他的情况也比我期待得要好,学业不错,也交到了朋友。其实儿子虽然话不多,但是为人大方,受人欢迎。当初我的选择,就是用我的力量来保护他,陪着他承受青春期的痛。”马蓉玲
写给儿子的信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
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心若黑了,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那么美是月光。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但你想象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歌,多少音乐。美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饱满生动的。
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爱你的父亲
⑶ 电影《绑架者》中,有哪些隐藏的真相
一个审查部门都没看出来的秘密说实话影片讲述的是女警员林薇(白百合饰)的女儿点点被绑架,绑架嫌疑人杨念(黄立行饰)给林薇打电话的过程中遭遇重大车祸,醒来后失去记忆。杨念凭借自己矫健的身手逃出医院,却发现自己被各路人马追杀。
两人联合破案
片中陆然作为高阶阿Sir,隐瞒死亡人员的指纹信息居然没有人知道?林薇在案件调查的一开始手机就被监控了,陆然是如何知道林薇就一定会找到杨念并破案的?陆然一开始知道误抓了林薇的女儿,及时放出来不就好了,为什么想到的竟然是把相关团伙灭掉让自己有更多线索可循?
并且,我感觉这种为了让姐姐换肾不断抓小朋友取肾的理由真是又恶心又牵强。找不到合适的配型的根本原因不就是概率小吗?在路上随便抓小朋友就会加大这个概率吗?不是很懂这个逻辑啊。
⑷ 绑架者影评 黄立行为什么会知道点点藏在哪 明道又是被谁控制
《绑架者》是由徐静蕾执导,白百何、黄立行、明道主演的悬疑动作警匪电影,该片讲述了女警林薇的女儿失踪,而嫌疑人杨念却遭遇车祸失忆。在之后的调查中,林薇发现绑架孩子的幕后真凶另有其人,最终,林薇在杨念的帮助下成功解救女儿,并把幕后真凶绳之以法。
女主角林薇(白百何饰)是重案组的一名警员,某天她的女儿无故失踪,在追捕过程中,唯一的嫌疑人杨念(黄立行饰)却横遭车祸导致失忆。为了找回记忆,杨念决定重返黑帮,但为了找回女儿的林薇也不惜代价对他步步紧追。与此同时,重案组组长陆然(明道饰)也在对案件铺天盖地的追踪 。
该电影将于2017年4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 )
⑸ 电影《绑架者》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在悬疑剧里这部剧可能都不算是悬疑剧了,没有一点让人产生联想从而想追寻这部剧的真理,从男一(黄立行)的失忆来拼凑整部剧的剧情,这是很多的剧都会走的套路,所以毫无新意可言,但是里面的打戏还是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警察的女人失踪,疑犯失忆,警察队长密谋这一切这样的三个情节交叉无论从哪一个单一的一面来深入都会比现在的这部电影要好看的多,片中的三位演员对于角色的深入有人没有很好的体现,不管是从任何一个人的人设出发都是数瞬间要倒塌的。
⑹ 电影《绑架者》中的大结局怎么样
结局令人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犹记得出道伊始,明道给人的感觉都是“王子”风范,其后一直的形象也相当鲜明:浓眉大眼,麦色皮肤,英俊帅气中透露着令人信任的淳朴,轻轻一笑便带来漫天的阳光灿烂,稍微低眉又能隐藏起满腹的心事。当然,这种天生的正义气质,也很容易和帅气警察类型的角色挂上钩,或许也是他出演的警察,让人有久违之感的原因。身兼演员、歌手、主持人多栖的明道,近些年已经将工作的重心,付诸于表演事业,从初期的偶像王子,到之后的霸道总裁,不断在演进着一个“鲜肉”派实力演员的蜕变之路。对明道而言,也是第一次担纲了如此多的动作戏份,片中有大量的追逐、跳跃、搏斗、枪击、爆炸,有“恐高症”的他,甚至还参演的天台挟持的重头戏,拍摄过程所带来的挑战,一定超过了明道既往的任何一部作品。
整场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外。老徐会拍动作片很意外,演员阵容很意外,结局也很意外,但一切意外又被恰到好处地安排在情理之中。
⑺ 《绑架者》真的有那么好看么
整部剧讲的是警察林微(白百何 饰)她的女儿失踪了,但是嫌疑人杨念(黄立行 饰)在孩子子失踪的那天晚上遇上的车祸,经过救助之后醒来,却发现自己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的他从医院逃亡,出去自后却遭遇一系列的暗算,他下定决心找回自己的记忆,这时的林薇也对他穷追不舍,想知道自己得到女儿究竟在哪里,有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对于白百何这个角色来说,作为警察,如果自己的亲人涉案,按逻辑而言是不可以参与案件及调查的,所以对我来说跟太不符合逻辑的话,太扯,还有本片最大的反派角色陆然(明道 饰)作为一个警察队长却也和犯罪集团有来往,而且电影放这么久都不知道他是一个反派角色,就在最后的时候反转,然后因为自己姐姐病危才会做这件事情,原因呢?心里的阴暗面是怎么形成的,怎样促使变的癫狂的,这些的原因只能靠我们自行补脑吗?这也是这个故事的一个漏洞。
⑻ 如何评价电影《绑架者》
“清明小长假档”国产悬疑片扎堆,每一部都各有所长。看多了欧美科幻,看厌了纯爱小清新,我去看了徐静蕾的第六部导演电影作品《绑架者》。这部戏有别于老徐此前的文艺系列,才女徐静蕾为我们带来一部充满警枪对峙、天台跑酷、近身肉搏等暴力场景的动作戏。黄立行、白百合、明道实力出演,剧情悬疑,变幻多端,不到最后一刻猜不到结局。老徐这部新戏,一定要看看。
《绑架者》无论从故事情节上看,还是从动作上来看,都对导演演员都很有挑战,以至于拍摄过程中几位主演都曾出现意外与受伤,老徐也在剪片时无数次的犹豫,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此前不明白什么叫做用生命在演戏,这次终于懂了”。
整场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外。老徐会拍动作片很意外,演员阵容很意外,结局也很意外,但一切意外又被恰到好处地安排在情理之中。
⑼ 如何评价《绑架者》
1、导演徐静蕾很显然对动作片缺乏把控能力,虽然动作交代到位,真实感还是有的,但也仅仅是到位而已。动作戏只是个人打斗么?就许需要关注整个场面,连吴宇森都知道打斗之余放点鸽子,老徐的眼睛却一直盯在了黄立行身上。完全缺乏对整体场面的关注。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所以观众也只是知道主角在打,至于战况究竟如何,导演可能也不知道。
⑽ 今晚去支持老徐的电影绑架者,有多少人看过
走秀的绑架
文/梦里诗书
没有一个合理的逻辑构思,只是用套路化的失忆绑架拼凑而成的《绑架者》,很难让人从那俗套的故事中感受到何般悬疑力度可言,而电影在动作戏上虽不可谓不多,但很多时候其实都并无从去调动观众的情绪,终只不过是成了男主黄立行一场耍帅的走秀。
《绑架者》其实就本身来说,多线索的展开并非不好,而这个既有白百合饰演重案组警察林薇的女儿被绑疑云,又有黄立新饰演嫌疑人杨念的失忆线索,还有暗藏于警察之中的内鬼,不论选择哪一条线索去更为深入的讲好一个故事,那么这部电影在剧情上都很可能不会是这样的糟糕,可徐静蕾却选择了讲这些内容都糅合成一体,自身却又并没有能去掌控好每个人物的能力,这使电影从中段开始就俨然面临了崩溃,直到最后也没能给人一次真正是源于剧情的惊艳。
电影另一个尤为严重的问题便是真实,我不知道其为何要用一个架空的警察世界来呈现这个故事,但这种方式无疑令电影从头至尾都难以找到地气可言,再加上两个台湾演员的加盟与矫揉造作的台词,可以说《绑架者》给人的感受既不像一部港片也不似内地片,而在在没有惊喜也难见悬疑的境况下,这种连真实的沉淀都没有的作品,空洞的尴尬更是成为了其挥之难去的阴霾。
当然也并不能完全说是这一部一无是处的电影,不得不承认,《绑架者》对比某些全然是滥竽充数的渣作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电影在动作戏上,虽然有着如同超级英雄式的夸张,但那种一气呵成的凌厉感,至少让人不会对这部电影产生太多的困倦,也使黄立行塑造的这个角色还有着那么些许值得玩味的意思,这无疑是徐静蕾作为导演一个尤为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
如今徐静蕾的导演电影早以没有了《我和爸爸》里那种真挚细腻的情感,不论是之前假以欧洲风情的纯爱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还是今天这部动作悬疑的《绑架者》,都不过是用外在去粉饰那内在的苍白,如此拍出的绑架风云又从何以不会是场走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