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百佰》为什么要叫八佰
老名字是八百壮士,就是说是一个团的士兵,所以叫八百。
⑵ 《八佰》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为何让中国影迷心心念念这么多年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相信一提这句话各位都知道我要说的是《八佰》,这一部电影上映十天就超过了20亿票房,经过了好几次的推迟上映,这部电影终于出现在了大屏幕上。人们都说《八佰》是中国少有的电影,《八佰》成功登顶今年票房全球冠军。《八佰》讲了些什么呢?为何让中国影迷心心念念这么多年?
⑶ 电影《八佰》为什么会直接在网络上爆红
《八佰》票房突破8亿元,单日上映破亿,评分高达9.2分。除了影片本身确实好看之外,还有什么因素推动影片成为了爆款呢?
影片取材自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抗日战士,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强烈的感知力。家国情怀使得影片具有全民主流话题的属性,结合当下,影片精准抓住了目标受众的痛点,满足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认同,传递了整个中国社会认同的价值观,观众着实被情感消费了一把。
要了解一部电影成功的背后,影片宣传的历史当然也要一并了解下。2018年4月《八佰》杀青2019年6月《八佰》定档后撤档2020年8月
《八佰》从2018年4月正式杀青,到2019年上海电影节定档撤档风波,再到如今,《八佰》上映之路委实曲折,给影片足足的话题热点,也给了人们满满的心理期待。
10年筹备、4年制作、摄制历时近1年、1∶1实景还原拍摄、3次重启、40次改稿、18个月搭实景、1500名剧组人员、7个月演员军事训练、499天筹备、230天拍摄、国内首部IMAX全程拍摄……这些介绍反复强调着影片的品质,为接下来的口碑做铺垫。
国内电影市场,口碑对于观众观影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已成为市场刚需,对影片口碑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
⑷ 《八佰》电影讲述的是什么
电影《八佰》主要是取材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总共历时三个月,而这场战役则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主要是讲述了88是262旅545团的团长谢晋元带领了420名壮士你看了30万日军的反扑,战役主要是以四行仓库为据点,而这场小型战役只是历时了4天4夜,战争开始之初,谢晋元也是为了壮大声势,直接号称有800人坚守仓库,所以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实近几年来,国内的影片市场上相对来说并不算是特别的低迷,前前后后也是出了非常多的优秀国产影片,而这部作品在上映的时候也算是取得了国际票房冠军。很多影迷其实希望未来国内的国产影片,拍摄的质量能够越来越高,如果能够多出几部这样的影片,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⑸ 电影八百为什么取名八百
电影800这个电影之所以取名叫800,是因为中间有800个战士或者800个人。
⑹ 电影八佰只有420人为什么叫8佰
谢晋元奉命率领420余人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为壮大声势,也为了迷惑敌人,对外仍用团的番号,谢晋元对外宣称仓库内有八百人,后因此得名“八百壮士”。
也就是说,《八佰》这部影片中根本就没有八百人,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中也没有八百人,这个八百人的说法只是为了壮大声势,所以才故意说出来的人数而已。
⑺ 八佰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一、历史中的《八佰》:“我们为中国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沪会战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战争中随处可见死伤的普通百姓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
国民党将领陈诚之子讲述日军之残忍
淞沪会战之惨烈、悲壮,不是一言两语可道清,却应被所有国人铭记,强烈推荐大家观看相关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会战实录》,优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军”: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悬殊,国军部队虽英勇奋战,但仍节节失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已决定全线撤退上海。
此时,临近“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各国代表已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蒋介石对此会议充满期待,希望能够通过一场“孤军奋战”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与信息,以争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强国的介入调停,遂决定令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
88师的师长孙元良最终派出麾下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率领他们的是第524团团附谢晋元,他们的阵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现的四行仓库。
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这四百将士,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支队伍多为湖北保安团的团员——年轻,也缺乏作战经验。
就这样的四百多人,要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观——租界里的中国民众与英美记者,不顾流弹横飞,全程围观着对岸这场中日军队的激烈交战。
战时的四行仓库与对岸的围观百姓
“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沪上名医陈春仁在多年后回忆起这场战事围观时记录道:“八佰壮士”称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国旗。
3. 坚守之后缘何撤兵?
中日连日战争,给对岸的公共租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四行仓库东南角方向,耸立着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日军炮火偏离、煤气罐被炸起火,将殃及租界民众安危,半个上海也将不保。
巨大煤气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当局通过外交途径照会中国政府,要求政府从人道立场下令孤军撤退。
很快,蒋介石便下达了撤军令。
虽无法接受,但军令如山,谢晋元只得顾全大局、执行命令。
这便是影片最后,“八佰壮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枪林弹雨中冲桥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⑻ 《八佰》的历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样的
等了一年的《八佰》终于上映了,在影院看了提前一周的点映场,说是点映,排片满满的,不愧是华谊自家的出品,影片制作考究认真,可以说是自《集结号》以来最好的国产战争片。该片上映后,口碑也是非常不错,豆瓣评分来到了8.1,可以说是一部精品之作。
回来查背景,知道这一幕是历史史实,那位勇士叫陈树生。散场回家路上,想到这一幕,又是热泪盈眶,不禁停下来擦泪,心情久久未平复。
⑼ 王千源张译主演,管虎导演的《八佰》为啥火了
电影《八佰》讲述的故事是在淞沪会战时期,一小支军队孤军奋战,却带来了极具影响力战争效果,向大家展现了抗日战士们为了国家而拼搏的壮举。这部电影集结了黄志忠、王千源这些实力演员,也有张俊一、欧豪这些高颜值演员加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阵容强大了。有着这些有颜值又有实力的演员加盟,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又有管虎导演的执导,他之前拍摄的《老炮儿》等电影也都可以是算得上精品的,高标准的他带来的电影自然是也是一部比一部好。
⑽ 为什么电影《八佰》的关注度那么高
第一,《八佰》是疫情得到控制后,电影院正式营业的象征。由于疫情的原因,电影院被迫停业长达半年;这对于影院来说是不小的损失,对于观众来说同样是一种损失;尤其是喜欢电影的朋友,不能去影院看电影是很大的遗憾。许多电影都被迫下线,观众期待许久,却无法观影,《八佰》同样是观众期待的电影之一。不能看电影使人们的娱乐生活不再丰富,看电影也成了一件难事。
第三,在近期在《八佰》的点映中,收获一致好评。吴京也观看了《八佰》的点映,一位不经常流泪的铁血男儿,却流了三次泪。可见,这部电影的震撼程度之大。首轮放映票房接近一千万,观众对这部电影是非常期待的。不少网友称看完《八佰》,心情复杂;称其为国产史诗级战争大片。这些无疑让观众更加期待这部电影,也更加关注《八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