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随着观影的人数越来越多,《你好,李焕英》的豆瓣评分为何降低了
我认为《你好,李焕英》的豆瓣评分降低,可能是因为很多人是因为看到网上的口碑非常好的情况下去选择观看,而最终可能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大,所以导致评分降低。也有可能是一些同行的恶意差评导致的。
今年的春节档的影片竞争非常激烈,电影市场也是空前的火爆,在还未上映之初,就光唐人街探案3的预售票房就已经超过了10个亿,成为了史上预售票房最高的影片。在一开始被唐探3远远甩在后面的《你好,李焕英》的口碑越来越好,排片量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影院调高了票价,2D的电影卖出了3D的价格。目前票房已经超过了唐探3,成为了今年春节档票房最高的影片。
随着观影的人数越来越多,《你好,李焕英》的豆瓣评分却下降了。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一开始没有打算去电影院看《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而随着周围的朋友以及朋友圈,网络上各种好评不断,我们就会好奇到底如此评分之高的影片有多好看,所以很多人就会去电影院一看究竟。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期望值是非常高的,而很多人抱着非常高的期望值去观看这部影片,而看完之后的感觉却是失望的,这就会导致很多人的评分不高,慢慢的豆瓣评分也就降低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今年的春节档的影片竞争太激烈,也有可能是同行的恶意差评导致的。
B. 贾玲《你好,李焕英》:感动的背后,更多的是遗憾
这部电影,我其实期待了很久。
最早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了贾玲纪念母亲而创作的小品:《你好李焕英》,小品看完,我哭得稀里哗啦,真的是看一次哭一次,哭一次看一次。
人过30后,忽然发现极其容易被感动。后来听说要拍摄成电影,更是悬悬而望。
电影上映后,第一时间买了票,前往观看。朋友微信逗趣说:你得多带些纸巾,5分钟的小品你看一次哭一次,这两个小时的电影估计你得水漫DFC了。
想想也是,于是带了整整一大包纸巾,买了最后一排的雅座(有隔断,看不到隔壁的人),这样即使哭,也不会太失色。
看完整部剧,我似乎一张纸巾都没用到。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但这股劲随着电影结束,电影中的笑和泪,似乎并没有得以延续,很快情绪便恢复平静。
这部电影让人触动的,更多的是关于“母女情”主调,大多数人应该都是为了影片中的母爱而感动,想到了母亲曾经为我们的默默付出而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比如,电影中的某些镜头,就让我想到了2020年母亲生病,卧病在床,我陪护的场景,也就是这几个桥段,唤起了共鸣,流下了眼泪。
电影也更是唤起了很多和贾玲有同样“子欲养而亲不待”观众的伤痛和懊悔,而通过电影移情到了自己身上。
作为贾玲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我觉得电影的整体完成度非常高了。
特别是在看完小品得知要拍摄成电影后,真的很难想象到,5分钟的小品的体量、角色、丰富度真的能拍摄成一部影视作品吗?在我看来,小品已经把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笑点、泪点都很到位。
看完电影后,还是被惊艳到,如果说小品版的《你好李焕英》,是线性的简单的催泪蛋,那么电影版的《你好李焕英》则还是做到了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该有的复杂度。
无论是前后的铺垫、对于角色的改编、以及最后半小时的双人穿越的架构设计,都能感受到贾玲对剧本还是花了很多功夫来打磨。
截至到目前为止,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了30亿,豆瓣评分已经高达8.3分,也收获了一票好评。
作为一部商业性质的电影来说贾玲是成功的,在春节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带着全家人去看这样一部笑中带泪的作品,无疑是很多家庭最好的选择,不仅能一起乐呵乐呵,也能借着电影的主题设定,加强下家人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如果我们单纯用很好、笑中有泪这样的词来形容一部影视作品,就显得有些单薄,那么这部影片到底好在哪里,又有什么遗憾呢?
1
电影中比较好的地方
1、双人穿越的架构设计
如果说影片让我最惊喜的地方,无疑就是运用了双人的穿越架构设计,虽然这种技法在很多穿越剧中都有接触,但在这种类型的影片中看到还是非常的惊喜。
本来观众只是以为女儿贾玲穿越,回到妈妈还没结婚的时候,为了让妈妈开心,她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可最后妈妈依然还是和锅炉工结婚,并生下了贾小玲,而且妈妈李焕英说,只要女儿 健康 快乐就好。
一直到了片尾,观众才恍然大悟,其实贾小玲穿越过去遇到的妈妈,也是穿越回去的妈妈,她为了成全女儿的爱心一直默默配合着女儿,这时候我们才感受深沉的母爱。
这也是我觉得的电影最最出彩的地方。
2、贾玲和沈腾的个人CP
之前很喜欢看一档 娱乐 节目,里面贾玲和沈腾搭档的真的太精彩了,无论是 娱乐 呈现,还是两人的包袱对接,真的着实让人惊叹。
经过这么多年在喜剧界的摸爬滚打以及春晚的频繁露脸,两人已经收获了极好的观众缘,而两个人的喜剧表演节奏,也真的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而剧中的演员也基本都是喜剧演员,经过多年喜剧舞台的积累,在剧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2
电影中让我遗憾的地方
1、距离感
想来想去,我用了我故事课中的一个词:距离,来说下对个我觉得感官上不是很好的点。
正如我前面所说,这部电影设定的核心主线是母女情深,整部影片都能看出来母亲对贾玲以及贾玲对母亲的爱,但这部电影中的母女情总感觉过于浅薄,缺乏影视作品应该体现的深度。
比如电影中让人很触动的一句话:我就希望我的孩子 健康 快乐就行。
我觉得这是众多母亲会说的一句话,但是行动上却还是会一再指责孩子“不省心”、让自己觉得没面子,这就让这句原本充满了深情的话,看上去更多是场面话,未必是真心,而充满欺骗性的父母,在很多孩子眼里,是缺少说服力的。
所以如果能更多的和现实结合,再转入情绪,我觉得会好更多。
2、透过电影所传递价值观
电影中贾玲为了让母亲有面子,而不惜欺骗,做假的录取通知书,而在被揭穿后,目前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面带笑容的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出息的。
妈妈对孩子的爱被演绎成无底线的包容。
另外一个点就是在女儿贾小玲看来,如果当初妈妈嫁给了厂长的儿子沈放林,那么就一定会比嫁给做锅炉工的父亲更幸福。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价值观确实有问题,难道说嫁给厂长的儿子一定比嫁给烧锅炉的幸福吗?这个对于幸福的定义就太过于物质化,也过于世俗化了。
后面有个镜头里,贾玲开着豪车,载着母亲,虽然只是幻想,但在她的心目中,满足母亲的虚荣心,让母亲觉得有面子,是回报母亲的爱的最好方法。
所以,权力、金钱、耀眼的学历,是解决母女关系的钥匙吗?看上去,贾晓玲的自我牺牲精神也很伟大,但是,这种选择,置父亲于何地?
其次,影片中父亲仅仅是出现了一面,其实父亲这个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为了突出母亲而淡化父亲,这个可以理解。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了让母亲更加幸福,宁愿让母亲嫁给别人,人生重启。难道对于父亲不是一种伤害吗?
3、冷特的角色太突兀
可能是因为小品中陈赫的演出,在影视中也找了陈赫出演,其实这个角色我觉得陈赫演绎得非常到位,而且非常有存在感,昨天在和伙伴聊天时还说到,陈赫演的冷特真的就是小时候厂子里恶霸的样子。
但在电影中陈赫的剧情并没有做很好的设定,直到影片结束,我都没有搞明白,冷特这个角色的存在意义?难道只为了和贾玲谈一场可有可无的爱情?
不管是《冏妈》还是《你好,李焕英》,都在塑造曾经花样年华、前途无限,却为了家庭、孩子而做出巨大牺牲,因而伟大的母亲形象,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化解,要么是密闭的火车,要么是突如其来的事件,彼此关爱的形式,主要显示为物质层面的付出或补偿,这种中国式母子关系,即使在影片中获得了圆满结局,现实中仍然会感觉到纠结和窒息。
我妈妈也曾经说就希望我 健康 快乐就行,我相信她的话,因为她不只是说说而已,是行动上也这样表现,不管是上学、工作妈妈也都大多尊重我的想法,不做过多的干预,而唯一牵挂的就是过得开心不开心。
2020年母亲生病,更是让我看到她的坚强,还好,挺了过来。
她从来不是一个注重物质的人,所以我虽然会给她买很多东西,却也不觉得是补偿,就是心意的表达。我想我也可以如她所愿,过好自己的日子,并且,也帮助很多人,这是从她身上传承的。
看完电影以后,我觉得,反而是小品更加感动我,里面的李焕英,也更加真实和丰满。
她不是一味为孩子牺牲的母亲,她同时也是美丽大方、还带点调皮的妻子,是好工人、好朋友和好邻居。
在小品里,贾玲父亲的形象憨厚又可爱,幸福家庭跃然其上。
影片里,在贾晓玲印象里,李焕英似乎是过了不幸福的一生,所以会动念替母亲选择有钱的丈夫,但是在小品里,李焕英是幸福的、满足的,也因此,意外的发生让这一切终止,更有悲剧性,影片夸大了母亲对孩子的失望、孩子对母亲的愧疚,反而淡化了原本纯粹的爱。
不管怎样,感谢我最喜欢的贾玲在春节档带给我们的欢乐。
过年乐呵乐呵,咋都行!
-END-
C. 《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7.9,你认为这部电影好在哪里
第一感觉, 李焕英笑起来真好看, 是那种带有时代烙印的笑容, 两个小辫, 让人一看就发自内心的回忆. 最让人感动和欣慰的事儿, 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另外一个人的电影, 真好呢. 一场电影, 延伸到回忆中。
电影告诉我们,对明天的事情我们不可能预料,把握的只有今天。
我认为这是贾晓玲以一个思维意识的穿越,回到了20年前,剧中大多90%都是贾晓玲去改变自己母亲的命运,比如电视机,结婚对象,却意外发现自己的母亲也是和自己一样有这这20年的记忆,最后的10%应该是母亲留给晓玲最后的安慰。
不如说是贾晓玲为了改变母亲做的一个努力,也可以说是母亲留给晓玲最后的回忆。
D. 哪部春节档电影的豆瓣评分最高
因为过春节很多人都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也让许多电影扎堆的都在春节期间上映,近几年我国有不少好的春节档电影。哪部春节档电影的口碑最好呢?
上面两部电影其实是2021年的春节档电影评分,对于今年今年上映的电影,网友也特别关注,你觉得哪部电影会在今年的春节档当中评分最高呢?
E. 《你好,李焕英》口碑炸裂的原因有哪些
《你好,李焕英》收获了许多好评和眼泪,从小品到长片,最感人之处在于作品改编自贾玲的真实经历。
你好,李焕英
豆瓣评分 8.3
128分钟 - 剧情 / 喜剧2021年2月12日中国上映
贾玲提起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希望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所有观众认识。“妈妈不是一出生就是母亲了。在她成为我的妈妈之前,也只是个小姑娘,有过青春期,有过心中小鹿乱撞的时刻。”
现实中的李焕英,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贾玲曾在接受谢楠采访时说:“如果你想问我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就看我就行了。我跟我妈长得很像,她跟我瘦的时候,基本上长得一模一样。”
母女俩不仅长得很像,连性格都很像。她们都很愿意让周围的人开心,并把这件事视为己任。贾玲曾这样形容李焕英:“我妈就爱笑,心大,豪爽,有点儿好面子。”
在贾玲的记忆中,她从小不愿意跟姐姐睡一个屋,更愿意睡在爸妈中间。而爸妈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听她吹牛。“如果我将来有钱了啊,这个必须得买,那个必须得买。”
贾玲从小伶牙俐齿,爱看《曲苑杂坛》、爱学绕口令,但她从没想过自己要走上喜剧之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焕英的一句话。贾玲当年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表演专业,还有喜剧表演专业——也就是相声专业。
没想到两个专业都考上了,学校打电话来家里,问选哪一个?那天是母亲刚好接的电话,但她的方言口音,却让校方误以为是要选“喜剧表演”。贾玲曾经觉得“天都塌了”,因为“我不幽默啊!我太美了当时!”误打误撞中,贾玲开启了自己喜剧事业的大门。
母亲猝然早逝,成了贾玲的一个心结,甚至有很长时间根本不能提此事。当时她妈妈和爸爸一起去通稻草,拖拉机上的稻草堆得很高,而只有5分钟的路程就到家了。妈妈怕稻草倾倒,就坐在了上面,没想到出了意外。对于此事,全家人一直都无法释怀。
而贾玲因为在外地,赶回来匆匆见了母亲最后一面。直到今天,她仍然被萦绕在心头的自责折磨着。“如果现在自己在吃苦,那还好,因为妈妈也不会跟自己一起吃苦。但是现在生活过得还挺好,那种遗憾感就不知道为什么,会特别特别严重。”
《你好,李焕英》不仅是贾玲献给逝去母亲的礼物,也是一封寄托她私密情绪的家书。从某种意义上讲,拍摄这部电影,是她在和妈妈郑重地道别。
F. 《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已经升到了8.3,这部电影为何好评如潮
最近贾玲主演的《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期间热映了。看完这部电影,内心很多触动。每位妈妈都曾经是个小女孩。我希望妈妈可以做一个自己想买啥就买啥想吃啥就吃啥无忧无虑的小女孩。自己最喜欢吃黑芝麻的汤圆,就不要为了迁就我而去买花生馅的。自己喜欢穿的衣服就不要因为我随口的一句“我觉得不好看”而默默放下。我是不敢去电影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的,因为感情太浓重了,我总是看完好几天都缓不过劲来,沉浸在悲伤当中,所以像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一般都是提前了解剧情以后就不再去电影院里面找虐了。
G. 为什么《你好,李焕英》有穿越情节能过审
《你好,李焕英》是一个故事,讲述了在经历生子却不等孩子的悲痛之后,触动年轻父母及其梦想的女演员的故事。坦率地说,这是女主人公年轻时去母亲那里旅行的故事。我们国家不提倡横越戏剧。过去曾发生过一个事件,当时一个小男孩被互联网误导了,以为只要他死了,他就可以回到远古时代,所以自杀了。从那时起,网络文本已被完全修改,电视剧也无法顺便浏览。电视连续剧禁止穿越的情节也害怕对观众产生不利影响。
电影的故事改编自贾玲的母亲的故事。在贾玲刚上大学的那一年,她的母亲在从事农场工作时意外摔倒,死于脑损伤。母亲去世是贾玲永不放过的事件,而且她拍了一部电影想念母亲十多年。母亲之死的确是贾玲的皮肤疼痛,这种“痛苦”被人们记住了十多年,并最终在电影中得以表达。《你好,李焕英》没有起伏。相反,有些父母很矮。如果没有穿越的环境,那几乎无聊。电影中的真相甚至是一些鸡汤,但这种情感是最微妙的。
H. 历年春节档的电影豆瓣评分最高的是哪一部票房第一是
历年春节档的电影中评分最高的应该是《你好,李焕英》,网友的评分高达8.1分,这部电影不仅评分最高,甚至凭借54.1亿的成绩拿下票房第一的荣誉。
一、网友评分最高
电影《你好,李焕英》是贾玲首次执导的电影,同期上映的春节档电影还有热度很高的《唐人街探案3》,上映之初网友的关注点都在《唐人街探案》,后期《你好,李焕英》成为黑马。
主打“亲情”的《你好,李焕英》将“搞笑”和“温情”结合在一起,让人们纷纷想起自己母亲的无私付出,因此很多网友在观看时都很有代入感,被里面的细节和画面感动的痛哭流涕。
I. 《你好,李焕英》票房破42亿!复制了30年前催泪神片的成功
2021年春节档电影大战,已经接近尾声。
贾玲导演,并与张小斐主演的《你好,李焕英》,上演了中国商业电影史上最神奇的大逆转。
在同期对手《唐人街探案3》一路领跑,首日票房10亿,次日票房8亿,第三日票房7亿,垄断华语影史单日票房前三名,甚至前三日票房25亿,创造世界影史记录的恐怖开局下,
《你好,李焕英》 凭借豆瓣8分+,猫眼9.5分的上佳口碑,第四天就以5.37亿:4.36亿,力压对手1亿票房拿下单日冠军,用7天时间连追15亿票房,实现反超,在同一天内突破40亿票房, 锁定了今年春节档冠军,并极有希望成为继《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后,第三部跻身50亿票房之列的中国电影。
《你好,李焕英》 的成功,首先是贾玲用几十年人生积累、4年话剧打磨出来的心血之作,沈腾这个当今喜剧天王的友情加盟,让该片有了上春节档、并被各路资本加盟支持,仅次于《唐探3》的宣发力度、预售票房,和被出品方保底15亿票房的底气。
准确说,影片的第二出品方,本片女制片人陈祉希的上海儒艺公司, 上映前就用15亿保底的价格,从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买断了本片的相关分成收益。
票房如果低于15亿,那就是陈祉希公司要赔大本。当然,相应的,如果票房远高于15亿,那么陈祉希公司也能获得票房收益的最大一部分蛋糕。
对这位此前担任了《泰囧》《唐人街探案》《煎饼侠》《情圣》《缝纫机乐队》《动物世界》……等众多商业卖座影片的制片人,积累的票房业绩超过50亿的金牌女制片人而言,同样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豪赌。
和同档期竞争的其他影片相比,《你好,李焕英》作为贾玲这个喜剧演员执导的处女作与小成本剧情片,没有任何炫目华丽的特效与工业含量,也没有任何复杂的机位设计、镜头语言、分镜脚本,却能在票房与口碑上通杀了同档期一众大牌明星主演、投资巨大的特效大片,确实显得“匪夷所思”,
这样的事实,在影片上映前肯定会被当做“痴人说梦”与“天方夜谭”,但谁都不得不承认,《你好,李焕英》确实讲了一个很好很感人的故事,
最后的双穿越设定,确实是【神来之笔】,引发的强烈共鸣和顶级煽情镜头,直接把一个前110分钟的7分片,提升到整体9分的口碑风评。
而且,【母爱】与【亲子之情】,本就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这首歌相信每个人都听过,1990年上映的台湾电影 《妈妈再爱我一次》 的主题曲,当时在内地创造了超过2亿观影人次,在当时票价3~5毛钱时,票房破亿的奇迹,让这首歌家喻户晓,80后人人会唱。
在中国电影史上,唯有1982年上映,票价1毛钱时拿下1.6亿票房的李连杰《少林寺》更胜一筹。
目前的国产电影票房前三名,1.6亿观影人次的《战狼2》,超过1亿观影人次的《哪吒之魔童再世》《流浪地球》,就实际票房而言,均不能与之相比。
然而,该片从电影本身质量而言、就影片技法而言,几乎可以说一无是处,1988年在台湾首映时,票房惨淡,几天就匆匆下映了。
至于2年后在内地上映,为何取得如此轰动效果,引起内地观众的广泛共鸣,用评论家的话说,正因为「母爱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题材,它给了善良的人们一个宣泄感情的端口」「提醒了我们要往市场化的方向运作电影就要考虑观众,尤其是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
《你好,李焕英》的票房爆炸同理,几乎是在2021年春节档,完美地复刻了30年前的那次类似成功。——从这个角度说,《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50亿,超过《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再世》,冲击《战狼2》记录,也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
因为,比起影片本身的拍摄技法,观影的人们更需要的就是畅快淋漓地宣泄感情。
现在愈发 健康 的华语市场,随着院线不断铺设,规模不断扩大,观影人口逐年递增,同时9.9元票补被取消,对高清盗版的打击也越来越严厉,据影片题材、剧情、质量来决定是否观影的正常观众,变得越来越多。
影片风评和口碑即时反馈到电影票房的速度,实在太迅速了,一部烂片纵然能靠营销宣发和参演明星,骗到第一天的高排片量和票房,第二天也必然直线跳水甚至崩盘。
甚至影片上映后只需一至两天,通过单日票房,猫眼、淘淘票和豆瓣评分,排片量,上座率,题材和主创团队等等,基本就能确定一部影片最终票房成败。
以《唐人街探案3》前三日横扫25亿票房的恐怖开局,《你好,李焕英》凭着遥遥领先的观众口碑,第四天就争取到与之相当的35%排片,并直接以单日追回1亿票房的优异表现,第五天排片39%:31.6%力压对手,此后一直稳定了40%以上的排片,55%以上票房比的输出,事实上早在总票房正式赶超的五天之前,就【胜负已定】了,谁都知道,该片加冕春节档冠军只是时间问题。
影片的成功,让贾玲从一个小品演员,一步登天成为50亿票房女导演,逼近《神奇女侠》的世界电影史女性导演票房记录。
让张小斐成为50亿票房女主,十年龙套无人问,一戏成名天下知,影视圈到 时尚 圈,从影视邀约到代言杂志,迅速为她打开大门。
沈腾友情客串成男主,最终也【好人必有好报】,主演票房突破200亿,成为当今影坛票房第一人。
陈祉希作为制片人的票房业绩突破100亿,同样是当今影坛第一金牌经纪人。
这就是一部用心的作品,给每个主创人员与项目参与者的丰硕回报。
比起电影工业与特效的进步,观众们更希望看到的,还就是以真情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J. 你好李焕英讲的是什么故事 火爆原因为什么
以上就是为啥这部电影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