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电影福岛50死士怎么样了

电影福岛50死士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3-04-25 11:03:31

① 福岛50死士的详情

地震影响
2011年3月12日,因为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导致福岛县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福岛1号核电站内共有6座反应堆,其中1-3号反应堆在地震发生后自动停止运行,由于先后发生了爆炸,造成两座厂房和一座反应堆外壳受损。电站冷却系统因被海啸引起的洪水淹没瘫痪,反应堆内核燃料温度居高不下,救援人员只好用消防水龙吸海水为反应堆降温。
地震发生时,4,5和6号三座反应堆处于停止状态,但其中储藏的大量乏燃料同样需要不断补充降温用冷却水。因冷却水不足,4号反应堆15日发生火灾,幸被及时扑灭,没酿成更大灾难。资料称,日本反应堆外壳很牢固,即便遭飞机撞击后,也只会发生少量泄漏。
所谓乏燃料就是从反应堆中拆卸出来的使用过的燃料棒。负责核电站运行工作的东京电力公司15日晚间宣布,正考虑动用直升机参与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降温工作。其具体方法就是用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直升机提起大量海水,然后将它们泼洒在4号机组附近用来储存燃料的池子内。
留守死士
在日本福岛1号核电站的四座反应堆氏裂接连发生重大险情,造成各类

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后,众多救援人员纷纷撤走,由50人组成的“福岛50人”抢险队成为阻止福岛核电站局面继续恶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据报,当地电视台收 到其中一名“福岛50人”的家属来信,指其留守福岛核电站的父亲现在还健康、平安,不过,核电站缺水缺粮,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信中还提到父亲抱着必死的决心。核防护专家表示,他们连日在超高的辐射环境中工作,在500mSv以下,目前认为不会有导致急性放射症,但可能会提高未来的长期健康风险。
“福岛50人”正争分夺秒,试图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保护福岛核电站镇橡的最后一道屏障。报道称,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已将团队重新增至181人。这批勇士无惧死亡、不求留名,只以全国上下的安危为念。
专访
3月27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出了第一篇关于这些“死士”的专访。这是“福岛50死士”首次接受的媒体专访。
3月15日,深夜11点,东京消防队“超级救援队”负责人Kazuhiko Fukudome正在家中。突然,电话铃响了。电话内容很简单:“集合你的人,赶往福岛。”然后就挂了。他回头对妻子说:“我要去福岛。”她看上去吓坏了,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说了两个字:“小心。”她知道,此时,如果她表现勇敢,对丈夫是一种力量。 违抗命令的念头从未闪过Fukudome的脑海,但其他杂念汹涌而来。在前往核电站的路上,寂静无声,谁都没有说话。“无尽的担忧笼罩着我们。我们执行过许多任务,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平时训练中练习过,但这次,面对的却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Fukudome说。
抵达核电站时已是凌晨两点,3号机组开始发生核燃料棒熔毁。周围漆黑一片,透过消防员的头灯,看得见反应堆上冒着烟和蒸汽。所有消防设施都被毁了,他们得到通知:喷注海水,让反应堆冷却下来。
消防队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开一辆消防车到距核电站800米远的海边,抽取所需海水;第二组在距离反应堆约2米处,实施喷注;第三组在歼旅闭前二组中间位置,随时准备接应。
“情况远比我想象的糟糕。一切都被埋在碎石之下,”Fukudome说,“钢筋混凝土石块随处可见,所有下水道检修盖都被掀掉了,道路阻塞。我们根本无法把车开到海边,所以只能扛着软管,在黑暗中奔跑八百多米到海边。”
附近停着一辆逃生车,始终处于发动状态。如果放射性物质水平大幅上升,救生车将载着救援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而此时,对人体有害的核辐射,正源源不断从反应堆迅速扩散。
“我们彼此大声呼喊,‘很快就到了!坚持到底!再把软管拉过来一点!’都是类似的话,”Fukudome说,“我们都戴着呼吸器,所以必须大声喊叫。当看到水从软管中喷出来射向反应堆时,我们都大声欢呼‘成了’并向空中挥舞拳头。然后,我们退后一些,因为软管可以自动操作。”
除了呼吸器,他们只穿了平常的工作服,橘黄色的连衫裤上印着一只瑞士圣伯纳德救护犬的卡通图案。“我知道那里有放射性物质,但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我就穿着平时的衣服,”Fukudome说,“外面再套一件薄薄的白色衣服,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了。”对于自己有没有受到辐射,他说“是的,“但看上去似乎并不十分担心。“我们在现场呆了26个小时,然后去了休息处,在那里他们为我们做了检测。我的衣服、袜子上都有很多放射性物质,所以都被没收了。我们洗了淋浴,然后又做了检测。我依然不算‘彻底干净’,但已经‘足够干净’。”
供“福岛50死士”暂时歇息的地方很特别,是一艘名叫Kaiwo Maru的漂亮四桅帆船。它停泊在距离核电站十几公里远的海港小名滨。这艘船原本准备开往夏威夷檀香山进行学员航海训练,现在被临时调来执行这一特殊任务。
小名滨也遭遇了海啸重创,码头周围的船只都严重受损,水电设施均无法使用。但Kaiwo Maru自备发电机、淡水,还有一些原本为航海学员准备的供给。
船上的餐桌旁,几名“死士”正吃着用咖喱烹煮的食品。这是他们几天来吃的第一顿热饭。甲板上有热水淋浴可以冲洗,船舱里有舒适的床铺可以睡觉。如果想放松紧张的情绪,这里还有一个小型图书馆,有不少漫画书和各种报纸。
但没人感到放松。疲倦、焦虑,笼罩着这些沉默的工作人员。“他们非常安静,”船长Susumu Toya说,“吃饭时没人说话。”给他们啤酒,他们也不喝。当尝试着与他们说话时,从他们的脸上分明可以读到一阵又一阵的恐惧和担心。沉默,还是沉默。
“核电站后来能恢复电力,实在是上帝的庇护,因为在如此黑暗的条件下工作,实在是太可怕了,我感到很不安全,”来自岩手县的电力维修工Akira Tamura说。
和消防员们一样,这些维修工进入核污染区后只有最基本的防护配备。他们每个人都配有呼吸器,但全套的防护服只有几十名长时间呆在核电站的高层工作人员拥有,不可能人手一套。
大多数工作人员穿的是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白色套装,和普通油漆工或清洁工穿的制服材料一样,可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接触皮肤或进入人体,但不能抵挡大多数辐射。为了避免辐射物附着在制服表面,这些制服只能使用一次。目前,核电站里已堆积了上百件废弃的制服。
他们的主要防护来自两个能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徽章”,一旦达到危险标准,它们会发出警报。“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没有一直呆在最危险的区域里,”一名“死士”说,“他们(东电公司)对我们说,只要我们不是一直呆在那里,附着在制服表面的放射性物质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这些工人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说的是真的。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在指证,他们似乎并没有说真话。
3月24日,来自东京电力公司合作企业的两名抢险工人在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架设电缆时,由于受污染的冷却水进入靴子,他们脚踝以下的皮肤受到2至6西弗辐射(1西弗=1000毫西弗),是正常水平的1万倍。日本厚生劳动省3月16日将核电站工作人员容许暴露的辐射量法定上限,从原先的50毫西弗上调至500毫西弗。即便按这一标准,这两名工人所遭受的辐射量也达到了全年承受量的24倍。同时,两人的尿液中也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这意味着他们体内也受到辐射影响,以后可能出现灼伤症状。
而日本新闻网指出,早在3月18日,3号机组就已经检测出高放射性物质;3月24日作业前,1号机组也检测出超高辐射量,但东电方面并没有及时将这些信息据实告知现场作业员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3月25日表示,抢险员工中,已有17人遭受了100毫西弗以上的核辐射。
日本首相菅直人3月26日承认,核电站的情况依然“不稳定”,他敦促周围20至30公里范围内的人员“自愿撤离”。而这一范围,也包括停泊着Kaiwo Maru的小名滨港。
冷却反应堆的工作结束后,接着便是抢修电力。只有恢复电力,核电站系统才能真正得到控制。Tamura亲历着这个过程。
最初,他和他的同事只能在核电站席地而睡,因为当时还没有实行轮班制,他们需要24小时待命。“我到这里(帆船休息处)来也只是洗个澡,明天我还要回去,”Tamura说,“我们一般工作一小时后,换下来休息两小时,用这种方法尽量减少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开始做这工作的只有10人,现在有30人,让我们有时间吃点东西。”
虽然目前有数百人在现场实施抢险,但真正具有专业电工技能的人很少。外界通过报道得到的印象是,核电站的情况正在好转,但工人们并不那么自信。抢修队队长Nobuhide Suzuki说:“整个队伍精神十分紧张,那里的情况很危急,但我们必须坚持到底。我们都感觉到肩负的重任,希望能渡过难关。我们一直感到恐惧,但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
在轮休的两个小时里,他们撤到一栋楼里。它位于核电站中心位置,强震。在那里,他们可以脱掉呼吸器,靠着墙席地而坐,吃点简单食品,比如方便面、瓶装水等。大约有5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包括核电站站长,几乎全天候呆在这个建筑物里。
“我一直都很害怕,”一名32岁的年轻人说,“但我知道,我的工作很重要,必须去做,这就是我的动力。”
一名地震发生时正在现场的工人描绘当时的场景:顷刻之间,主电力网瘫痪,4号机组发出可怕的轰鸣声,地面出现巨大的裂缝,建筑物的墙壁也在开裂。在海啸到来之前,他们慌忙逃离核电站。随着形势的恶化,3月14日,3号机组发生第一次爆炸。当时,正好有6名来自日本中央生化核武器防御部队的士兵乘坐两辆车抵达机组,6人全部牺牲,被埋在废墟之下。
在帆船上歇息的“死士”们,自从执行抢险任务以来,至今尚无一人与家人见面。“如果我现在能做一件事的话,我真的非常希望见到我的妻子和父母,”Tamura说,“我给他们发过邮件,他们回复说他们非常担心。”Suzuki说,他只和家里通过一次电话,孩子们对他说:“我们支持你。”而他的妻子却几乎说不出话来,“她实在太伤心了”。
这些“死士”的家人,除了暂时与丈夫离别之外,大多数还经受着另一重伤痛:失去家园。他们住在避难所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那里就是他们的家。
勇气,并不会因为害怕而缺席,它一直都在,哪怕在你感到恐惧之时。按照这一标准,这些“死士”都是真正的“勇士”。
但除了骄傲和责任,也许还有另一个理由来解释他们为何坚守岗位:他们别无去处。

② 22. 悲剧的意义:在对行动的模仿中追问人性

前面我们提到了各种社会组织结构的种种不同的组织原则,当然我们大家都很希望进入那些德性积分比较高的社会组织,但人生中多有不如意之事,邪恶暂时压制善良的现象,甚至还并不少见。

不得不承认,悲剧性的色彩总是会出现在人生之路的某个环节上,我们又该怎么来面对这个问题呢?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减压良方是这样的,我们就不妨以毒攻毒去剧场去看悲剧,从悲剧中汲取力量,来对抗生命中的种种不公与悲凉,这就牵涉到了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看法集中在他的《诗学》一书之中,为什么《诗学》这本书会讨论悲剧呢?因为当时的诗歌的概念是很宽泛的,它也包括戏剧。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戏剧对于教育民众的作用,这一点他与贬低诗歌与戏凳凳散剧的柏拉图是非常不同的。

而且亚里士多德又特别地强调悲剧的教育作用,他认为悲剧对于人生本性的揭示作用特别的强, 能够从总体上唤起观众对于人生哲学基本问题的反思,而不会让观众在低俗的笑声中,沉湎于各种让人怡然自得的小确幸的心理之中。

所谓的《诗学》从这个角度上看,就是告诉大家何为优秀文艺作品的一种评风之学。在今天戏剧的重要性已经被影视剧给取代了,而观看影视剧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给出的文艺评价标准,也能够帮助我们在海量的影视资讯中迅速遴选出一部值得一看的文艺作品,以免让那些烂剧浪费我们的人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应当成为今日豆瓣评分的指导哲学。

好,现在我们说回去来看看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看法。从哲学角度上来看,多看悲剧,进而多看戏,它有啥好处呢?这是因为戏剧中的人物乃是一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是哲学的抽象性与生活的具体性之间的中介,对于这些戏剧人物的行为的了解,能够帮助观众以最简约的方式看到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世界观彼此碰撞后的结果。

相比较而言,纯粹的生活过于具体而缺乏典型性,纯粹的哲学过于抽象而缺乏具体性。 沉湎于生活细节,我们会失去对于大的格局感的认知;而沉湎于哲学概念,有时候我们就没办法接地气了。而戏剧则兼得此二者。

以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中的主人公李尔粗余王为例,他当然首先是一个具体的人,有名字叫李尔,因此他有戏剧舞台上的行动力。注意抽象的概念是不能行动的,只有人才能行动。但同时李尔王又是个典型的心地善良、但头脑不太清醒的糊涂蛋。虽然心眼不错,但是识别人心的能力非常弱,不晓得自己的三个女儿中谁才是真正的好人。 莎士比亚来刻画李尔王这个人物,就是要表示某种一般性的概念,即单纯的善良,如果不能与枣氏适当的警觉心这种德性相互结合,反而就会造成不堪的后果。 但这种观点若仅仅是以命题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化身为一个具体的人的具体的行动,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对于受过哲学训练的人来说,他们大概能够听懂这个命题是什么,但没有办法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根据日本作家井池户润的小说《我们是泡沫入行组》,以及《我们是花样泡沫组》改编的现象级日剧《半泽直树》,也可以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戏剧观提供一个注解。这部剧集里的主人公半泽直树比较好地统一了公益心、勇敢、智慧等种种美德,因此引发了观众的大量共鸣。但是你如果抽象地说半泽直树这人很有公益心,很勇敢很智慧,然后写成一句句子,谁会去看这部戏呢?

很显然,被虚构出来的半泽直树,是通过他与银行内部的腐败势力的种种艰苦斗争来展现这些美德的。如果没有这些精彩的剧情所提供的支点,那么那些空洞的道德标签是难以引发大家的关注的。

戏剧家要如何做到通过虚构具体的人物,来完成对于抽象的人性原则的诠释的呢?亚里士多德的答案是这样的,靠模仿。

请注意,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在本节目里面提到模仿。在柏拉图的戏剧理论里面,现实事物是对于理念的模仿,戏剧是对于现实的模仿,因此戏剧比起现实事物来说,又与理念多隔了一层,并因此更加远离真理。

所以柏拉图本人是不太喜欢模仿这个概念,但是亚里士多德确实在积极的意义上提到模仿说的。他也说戏剧是模仿某种对象的,但是请注意在亚里士多德的语境中 ,这样的模仿对象并不是理念,而是行动。 那么什么是行动呢? 不是随便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算是行动,行动必须得有人类的意志与选择的参与,而且这些事情的效果也得有重大的意义。

日本的东海大地震不是行动,它是纯粹的自然世界,因为地壳的运动是没有意志的。假设我在得知日本东海大地震的新闻的时候,正在肯德基的店里面吃饭,并且正在纠结到底应该是吃A套餐还是B套餐,这件事算不算行动呢?这事也不算行动。虽然我选择吃套餐的行为也牵涉到了我的自由意志,但是选吃套餐这件事情毫无重大意义,无论对于我的人生还是对于别人的人生来说,选A套餐又怎么样?选B套餐又怎么样呢?

与之相比,在日本的最新电影《福岛50死士》里面,东电公司的福岛核电站的前线人员,是要选择留下来与核电站共存亡呢?还是要选择做逃兵,远离此是非之地呢?这样的选择显然牵涉到了一个行动。因为相关的人员是运用了他们的自由意志来参与这些选择的,同时他们的选择又关系到了几千万人的生命。按照电影里的剧情的描述,如果福岛核电站的十几个核反应堆全部崩溃,半个日本将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整个东北亚的生态环境也会出现不可修复的问题,所以福岛50死士的选择就值得成为戏剧刻画的对象。而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到底嘴巴里嚼的是薯条还是巧克力,则相对不值一提。

行动所涉及的重大选择的走向,是戏剧中人物的价值观、性格与历史背景的综合性体现。 所以这些重大行动才屡屡在优秀的戏剧与小说里面,成为戏剧家所聚焦的对象。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的哲学含义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换言之,如何选?怎么选?选性命还是选大义,乃是人生面临的最终极的大问题。

由于优秀的戏剧往往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引导观众关注到这样的大问题,这就说明优秀的戏剧本身就具有某种准哲学性。就这一点而言,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连历史学研究都缺乏戏剧创作所具有的这样的一种准哲学性。因为历史研究,受到客观的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物理时间的限制,没有办法自由地虚构人物与事件,并通过这种虚构将牵涉自由选择的行动,在相对短暂的戏剧时间之内展现。

很多人不爱读正史,觉得枯燥,反而觉得历史小说有意思,基于历史事实改编的文艺作品有意思,也正是这个道理。

很显然,作为戏剧家或者小说家,你得辨别出在日常发生的林林总总的事情里面,哪些才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算得上是有人类的选择所参与的行为或者行动。而一般人往往缺乏这种敏感性,容易被缺乏历史意义的花边新闻牵着鼻子走。

譬如我在翻看1944年的英国的一些战时新闻,就发现当时人们所关注的所谓的好玩的事件,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值一提。譬如驻扎英国的美军是如何在酒后闹事的等等,这样的新闻竟然占据了头条。真正的大事,比如诺曼底行动该如何策划,新闻是不说的。但敏感的作家与高级的新闻记者,是应当能够嗅出即将发生大事件的气味的,否则那么多美国大兵出现在英国又是作甚呢?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问,以上所说的乃是一般戏剧的创作原则,但为何我们这里要特别突出悲剧呢? 悲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一种能够唤起悲悯与畏惧这两种情绪的戏剧。 与一般意义的放松愉快等情绪相比, 上述两种情绪乃是具有哲学特征的情绪,所以特别具有净化观众灵魂的力量。

但为何这么说呢?先从悲悯开始讲。悲悯显然是悲剧的重要因素,否则悲剧又为何叫悲剧呢?但是悲悯本身并不是某种廉价的眼泪,悲剧也不是某种廉价的催泪剧。什么叫催泪剧呢?就是反复表现主人公的人生有多么的悲催,让大家一哭了事。但哭完观众突然意识到这是戏,又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其实比主人公要好上太多,于是又心生小确幸怡然自得起来。这种低级的催泪剧本身很可能会成为某种伪善的道具,不能够起到教化城邦公民道德的作用。

认知总是让人冷静的,并使得悲悯能够得以被克制。而另外一种与悲悯相互制衡的力量,就是我前面所说到的畏惧。畏惧乃是优秀的悲剧,能够迅速将自己与低级的催泪剧,拉开档次的最重要的情绪力量。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个例子。如果你看了一部纪录片,仅仅描述非洲的居民生活有多惨,你仅仅会感到悲悯,并因为自己的生活尚属小康而产生我毕竟没有投胎在非洲的那种小确幸。于是你就会觉得你看到的就是别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

但是假设你在把玩一件精美的象牙制品的时候,正好看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表现的是非洲大象被人类残杀的痛苦。这时候你感受到可能就不是悲悯了,你会突然意识到,你自己也是这样一条罪恶的象牙销售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这时候你感到了畏惧,你畏惧了什么呢?你畏天、畏地、畏良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觉得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别人的故事了,而且是自己的事。

优秀的戏剧都应当有这样的一种力量,就是让观众从心底里面感到自己被震撼到了,你得让观众思考,而不仅仅让他们掉眼泪。不过要做到让戏剧具有这样的力量,要让观众产生这样的一种畏惧的心理,也并不是很容易。

一种最低级以及最不入流的方法就是拍摄恐怖片了,也就是说让观众在黑乎乎的电影院里面惊得大呼小叫。比如《加州电锯狂人》《死神来了》《食人鱼》这样的刺激感官的电影。但很显然这样的电影无论情节有多恐怖,都不会让人感到这电影说的是自己的事情,反而也会引发大家的小确幸心理。大家看完心想,虽然情节好恐怖,但毕竟是假的,和我没关系。

稍微高级一点的,引入畏惧心理的方法就是写网络爽文,就是大男主大女主,杰克苏马利苏情结。这些主人公在剧情里面一路升级打怪,在职场或者官场上披荆斩棘。在这类故事里面主人公的人设一般是高大上的,充满正面价值的。当然这些故事里面也会出现很坏的大反派,在故事的各个环节里面,甚至还会屡屡将主人公逼到绝境,这种恐怖的情节也能让读者感到畏惧,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到担心。但是这种畏惧情绪毕竟不是真正涉及读者自身的,因为读者心里清楚,毕竟爽文主人公最终是有办法克服这些难题的。而在坏人被惩罚的故事套路的引导下,读者的复仇心理也得到了宣泄,于是他们就能够心安理得地放下这段故事,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而他们看待世界的世界观和自己的一个灵魂的根本都没有被触动。

我们又该怎么样让那种真正能够触动灵魂的,使人畏惧的力量被引入戏剧呢?其关键就是要设法让读者从作品中, 看到对于人性自身界限的追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我是谁?

我们不妨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里的主人公是俄狄浦斯。这样的一个主人公,可以说是有很多完美的人设,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斩妖除魔、无所畏惧……好,说到这里,似乎俄狄浦斯王展开的是一种网络爽文的模式,但错了,这个故事的要点根本不在于此。

故事的要点是俄狄浦斯,早早就从神谕里面得到了这样一个预告,即他自己注定是要杀父娶母的,也就是说他将犯下人伦大罪。俄狄浦斯天性善良,觉得自己绝不能做出如此不伦之事。为了逃避神谕的诅咒,他逃离了故乡科林斯,因为他认为科林斯的国王和克林斯的王后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但俄狄浦斯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他在路上误杀了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伊奥斯,然后又在忒拜国,娶了拉伊奥斯的遗孀,却不知他杀的就是自己的生父,娶的就是自己的生母。知道真相之后,愧疚的主人公刺瞎双眼,自我流放。

这个故事有某种直击人心的令人恐怖的力量。故事涉及到的问题是,人是否有能力摆脱命中注定的事呢?人本身究竟是什么呢?是命运的玩具,还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与命运一搏的某种小神?我们已经看到俄狄浦斯,是试图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向命运宣战的,因此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比如他身为王子却离开祖国去外国流浪之类的,是足以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行动的。但问题是这种自由,是否在更高的层面上又被命运的狡诈所克服了呢?比如索福克罗斯的戏剧中,命运是如此的狡诈,竟然能够进一步预测到主人公会看到神谕,并因为逃避神谕而走向了神谕设定的第二部陷阱。

好,如果观众已经意识到了,命运本身竟然有着如此恐怖的力量,我相信任何一个观众也会联想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又比俄狄浦斯强多少呢?他连人面狮身的女妖斯芬克斯都不怕,却最终打不过命运,难道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能打败命运吗?胜天半子,难道永远是一种奢望吗?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我们所说的这个戏剧本身,无疑是带有浓重的宿命论或者是命定论色彩的。而从哲学角度上来看,命定论未必是一种正确的哲学观点,别的哲学家或许会提出一种与之相互对抗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会问了,假设命定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哲学观点,那么看一部宣扬命定论的戏剧,这件事本身还有意义吗?答案是有。因为这样的戏剧,至少能够将那些没有受过哲学训练观众的心智,提高到比较高的思想高度。即使得他们能够去思考命定论对不对,人的力量在命运之前是否真正是无边际的。

伟大的悲剧作品都有能力将观众带到这个层次上,悲悯与恐惧这两种情绪,在优秀悲剧作品里的正确出场方式大致就是以上这些了。

这里我还想顺便给我自己打一个小广告,我自己也写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叫《大吴帝国前传》,这部小说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个作品与今天讲的话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是一部严格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所创作的中国古典题材的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吴主孙权的老爹孙坚,而孙坚的一生就是用他自己的自由意志试探生命的最大边界的一生。他从东汉末年的边陲低级公务员做起, 甚至还没有一个体制内的编制,然后一步步往上做,通过残酷的权力斗争,一度摸到了最高权力的门槛,最后却从最高峰一路跌落,被武力等级根本不足他的黄族设计杀死。

我也希望广大的读者能够通过我的小说,思考一系列充满亚里士多德哲学意味的人生命题。比如人生的本质是什么?成功的边界是什么?如何平衡个人的野心与个人的能力之间的关系?

好,就此我们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的各个环节的讨论,大致已经结束了。在下面一回中,我将对这个板块的内容进行小结,但为了让我们的回顾不至于太重复前面的内容,这一回顾也将结合对于罗马思想史的介绍来进行。我们下回见。

最近十年国内的影视作品,基本都是大团圆的结局,或者马丽苏或者爽文的设定,一直认为只是为了票房的市场化行为,而年轻时候读的精典名著,甚至是言情小说,均以悲剧结尾,给人留下无限遐思。学这课之前,只看到了前者为了迎合市场而这么做,是因为浮躁,是因为大部份人不愿意思考这个层面。而并不明白悲剧设定的深远意义(只知道自己为此要思考),今天学了之后明白了,就要强化去此类作品寓意更深刻的反思。

③ 福岛50死士的社会评价

一名曾经参与美国核电站危机处理的专家称:“他们可能只能喝冷水,吃军用食品。那里很冷,光线很暗,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进食的时候不要污染了自己。”
“我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地说,他们绝对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尽一切人力所能将核电站保持在安全状态,”他说。
《纽约时报》披露,正是这些工人冒着遭受大剂量辐射的危险,用最原始的办法一边向反应堆内外喷海水降温,一边打开阀门排出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氢气,并参与扑灭了4号反应堆核燃料池发生的大火。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要求在距离电站30公里范围内的14万民众不要出门。
美媒:最后50人坚守核电站 受高量辐射已做赴死准备。
哥型隐伦比亚大学放射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布伦纳也判断称,“他们将遭到高浓度核辐射污染”,并称赞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
青年参考:“黑社会可谓日本核电业的核心”
虽然铃木智彦是以平静的语气在叙述,但他对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出的每个字几乎都可能让人震惊:“黑社会可谓日本核电业的核心,他们弯闷掌握着这个产业。福岛核电站(由东京电力公司经营管理)就是一个典型,‘福岛50勇士’中有不少是黑帮成员,还有因欠巨额高利贷而被黑帮派来的欠债者。”
广州日报:敬礼!50死士
灾难面前,熠熠生辉的人性往往赋予人类勇于面对的坚强,留守在福岛核电站的180名志愿者,就埋租弯是伟大人性的再次闪光。
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如此脆弱,但熠熠生辉的人性往往赋予人类一份勇于面对的坚强,人性的光辉往往可以激发出无与伦比的勇气以克服困难,也迸发出不可估量的力量以守望相助。今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留守在福岛核电站的这180名工作人员,他们的坚守就是伟大人性的再次闪光。很多人的生命因为这次地震和海啸失去了延续的可能,也有很多人因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辐射危机而危如累卵、悲情丛生,但这180人冒着生命危险所做的坚守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舍身救难的生命壮丽,看到了即便有万分之一的挽救可能,也要尽一万分努力的果决勇敢。他们的那种为了别人的生命安全而以身蹈难的奉献精神和勇敢行动,体现的乃是真正的人性之美、人间大爱。

④ 福岛50死士的意外情况

5月14日,福岛核电站一名抢险人员突然死亡。14日上午,一名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废物处理设施内作业的工作人员突感身体不适,随后失去知觉,约两个半小时后在医院死亡。这是首例参与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处理工作人员死亡事件。负责诊断的医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死亡很可能因心肌梗塞导致,被核辐射身亡的可能性很小”。
据负责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电公司介绍,该名工作人员为60多岁的男性,有在其他核电站作业的经验者弊,死亡前一天曾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了3个小时。14日上午6时左右,该名工作人员再次参与搬运电锯作业,50分钟后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被送至电站内医务室时已失去知觉,停止呼吸,随后被转至附近医院急救。上午9时模尺30分左右,该工作人员被确认已经身亡。
东电公司称,该工作人员作业时身穿防护服,其所受辐射量为0.17毫西首码族弗,身上无外伤,也未发现放射性物质。
5月4日,为改善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作业环境,东电公司决定在核电站内设置医务室,但该工作人员突感不适时,医务室内并无医务人员。对此,东电公司解释说,医务室内并未配备常驻医师,他们只要求医师在方便时来上班。之前核电站内也曾有工作人员出现中暑、脱水等症状。
截止2012年5月23日,曾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参与修复作业的工作人员中共有6人因患病或受伤等死亡,但东电方面表示“这与辐射没有任何关系。”
日本共同社报道,设在维也纳的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23日宣布,暂无法认定参与福岛核事故抢修作业后死亡的6名工作人员受到了核辐射影响。

⑤ 两周了,福岛50死士安在

16年了,依旧没死于辐射的直斗消接间接人出现。原本就做好防护去的,而且,最大剂量的一批30人也不过300单位空搭知辐射,微小影响而已。50死士现在枝纤可以说是,只是公关和炒作。

⑥ 福岛50死士的介绍

福岛50死士是对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后,东京电力公司针对8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撤离时自愿或被要求留下来的50位继续在核电厂内进行紧急维修作业者的称呼。后来有更多的人回到现场,总人数增加到180。而到3月18日这个人数就达到580人 他们以50人为一组的方式值勤,每10至15分钟轮流进出厂房。日本首相菅直人承认他们的英勇。东京电力则拒绝透露包括他们姓名和所属单位在内的具体信息。3月18日,由于柏崎刈羽核电站派来增援,以及铺设电线的工作人员加入,工蚂凳毕人总数扩大到580人。3月29日,为了确保一线作业人数,接粗裤受东电请求的合作公司,在各地积极招募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开出了一天40万日元的高薪。5月14日,福岛核电站一名抢险人员突然死亡,死因应为心肌梗塞,被核辐射身亡的可能性极高。地震导致福岛县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各类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众多救援人员纷纷撤走,但一支50人组成的抢险救援队始终坚守在核反应堆附近工作,成为阻止福岛核电站局面继续恶化的最后一道防线。尽管穿着连体衣,戴着紧身头罩,但这些衣闷芹物所能提供的防护相对那里的高辐射环境来说微不足道。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但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性后果,为了他人的安全,他们依然坚守险境,被媒体誉为“不惧死亡的福岛50人”。他们中,有20名是志愿者。在核电站工作人员重新增加到180人的时候,这种危难之际冒着生命危险的孤独坚守,彰显了令人动容的人性光辉,使人无法忘怀。

⑦ 福岛核事故那50死士现在怎么样了有谁知道,不是说可能两周内死亡的么

目前貌似没有媒体的报道。
应该不会死,不是辐射不可怕,而是目前从法规和携迅银辐射防护上都有非辩宴常严格的控制和保障,对进入的人进行时间控制、携带剂昌巧量仪表和防护服。从行政指令上讲,也不会用50个人的生命去进行抢修。
50死士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媒体的说法,更多的为了凸显事故的可怕和那50个人的精神。

⑧ 如何看待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

刚看完《巨人》的大结局,让我觉得连拉胯都不算,算故意恶心人。

然后打开新闻,顿时觉得《巨人》多少还算当个人。

4月9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要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大海。

更重要的是,福岛核电站周围的地是什么情况。

都被辐射清空了。大量的土地因为辐射过高而不适合居住,这些闲置下来的土地来建新的储存设施不是刚刚好么?

不是做不到,是单纯的不想而已,大家注意,这罐子早就要满了,为什么现在出来说事儿,很简单,东京电力的利润比去年跌了77.8%。

虽然钱赚的不少,但是感觉比去年少了,自然变得更加抠门。

哎……还是那句话,建,花钱,哪里有倒,来的划算。

反正东京电力的核电站都炸了,依然继续旺盛的在日本保持六分之一的电力市场份额,这给东京电力公司提了一个醒。

我的脸,和我的钱,好像没有进行绑定啊;

不要脸了,反而能赚更多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再顺便提一个事情,东京电力公司拿着自家核电站爆炸了电力不足的由头,第二年的2012年,就开始涨价,把每户用户每月的电费平均提高了1400日元,也就是一年多收2000块钱。

捂着钱袋子不想继续建储水罐的神奇操作,发生在日本这个神奇的土地上,我是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还有更会省钱的,那就是日本政府。

2016年就有机构提出了非常详尽的净化方案,包括把核废水经过电解变成氢气和氧气然后再排放进大气,这些方案的效果能真正达到安全排放,结果日本政府连评估都不评估,一听报价觉得成本太高,直接放弃了。

福岛核电站这通操作,就像是被谭警官抓住的驾驶员一样的,别的都好说,我可以道歉可以傻笑,但是就是别给我提钱。

回想我们的人生,很多悲剧和喜剧,都是这样出现的,明明可以出钱解决的问题,偏偏要选用伤天害理的方式。

咱们打工人还情有可原,毕竟往往不是我们不想花钱,而是花不起。

而日本资本和资本政府,是一个怕让自己赚的少了,一个根本就是想让全世界一起来给自己埋单,哎……

有这样会省钱的资本,这样会省钱的国家,遇事儿就隐瞒,被曝光以后就鞠躬,然后继续隐瞒,被踢爆了再鞠躬,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反正就是不真正来处理。

这就是自家厕所炸了,不想花钱清理,直接把房门打开让臭水流遍整栋楼,逼得物业上门处理。

真会过日子。

⑨ 日本坚守福岛“50死士”情况怎么样了

据“福岛50死士”其中一人的母亲透露,留守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充分讨论过自己的处境,如果需要他轿禅们长期工作的话,他们愿意接受死亡的现实。目前仍在坚持抢险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人员共有数百人左右,他们以每次50人一组的方式轮流工作,被媒体统称为 “福岛50死士”。在阻止核灾难的同时,他们也销帆弊正在受到高危险的核辐射。据英国媒体报道,一名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母亲透露,她的儿子及其同事都已做好牺牲准备,“儿子告诉我,他们可能会死于短期辐射病或者长期癌症,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位母亲是匿名接受采访的,因为日本政府要求他们不要向家人透露细节以最大限度减少公众恐慌。这名母亲表示,“福岛50死士”已经讨论过自己的处境,并接受了很可能会死亡的现实。“我的儿子和他的同事们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名母亲说,“如果需要他们长期工作的话,他们愿意接受死亡。 ”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电力公司昨日称,由于地震海啸的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的5000台个人放射线测量计大多损坏,目前只有320台可以使用,而核电站有亏族约500名工作人员,由于不能人手一机,很多工作人员表达了不安。东电宣布将尽快调运测量计,保证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够随身携带。

⑩ 福岛50死士的最新消息

2013年3月11日据外电报道,在两拆渣年前的福岛核事故中,一批冒死抢救反应堆的工人被媒体称为“福岛死士”。两年过去了,这些工人对媒体抱怨称,自己仍在令人窒息的保护装备、低薪、孤独及高压的环境中工作。
调查结果
据东电去年的调查,70%的受访工人目前的收入只有837日元;但同一地区的劳工每小可以赚到1500日元。工人们表示:“钱越来越少,谁会愿意在这种条件下工作呢?”东京电力公司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已有146名东电员工、21名契约工吸收的辐射量已超过5年100毫西弗(millisieverts)的上限。目前有8名工人死于核电厂,其中2名于海啸时死亡,还没有人旅纯悄死于辐射。
人员表态
一位受雇于分包商的工人说:“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当我回到房间,就开始担心明天。”除役计划中,政府认为可以提供未来数十年的足够劳动力,但潜在劳力不足的迹象很明显,一部分是因为工人们正在“耗尽”他们的辐射容许上限。
社会压力
此外,专家发现,公众将对东京电力裤圆公司的愤怒转移到东电员工身上。心理讲师Jun Shigemura对1500名工人进行了调查,他说:“东电员工和越战老兵有同样的心理压力,社会拒绝接纳他们,他们成为流浪汉、选择自杀或对毒品酒精成瘾。”

阅读全文

与电影福岛50死士怎么样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d圣斗士电影 浏览:983
2020年香港动作电影怒火 浏览:88
爱情田园电影是什么意思 浏览:808
美国美剧大全电影 浏览:685
日本电影男主从小住在寺庙 浏览:548
噜啦电影网 浏览:240
人生逆袭的电影推荐 浏览:920
骑摩托回家过年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30
美国A类电影 浏览:872
我的妻子女儿韩国电影 浏览:931
演电影更值钱还是电视剧 浏览:701
韩国电影屠夫小姐在线观看 浏览:891
人狗视频美国电影 浏览:269
普通电脑用什么眼镜看3d电影 浏览:692
财富中心电影院 浏览:374
日韩高校电影推荐 浏览:704
2020俄罗斯电影战争 浏览:674
上海教育电视台半夜电影 浏览:545
大女小男的电影 浏览:160
如何申请参加电影节 浏览: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