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电影人物剧情图如何写

电影人物剧情图如何写

发布时间:2023-05-20 07:34:46

❶ 电影剧本的写作格式及方法

创作技巧

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

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

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剧本结构

弗兰泰格金字塔

19世纪德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弗兰泰格在《戏剧的技巧》中提出了戏剧的结构“弗兰泰格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分5个部分:

1.介绍:介绍背景资料。

2.上升:将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种情节。矛盾与阻碍逐渐显现。

3.高潮:戏剧张力最强处。 从此情节将逐渐转弱。

4.下降:高潮过后矛盾形式开始明朗,引向大灾难或者大成功。

5.结局:谜底揭晓,剧情完成。

三段式结构

希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表示三段式的结构:

1.第一幕:建置 (情节点1)

2.第二幕:对抗 (情节点2)

3.第三幕:结局

黑格尔“冲突律”

和谐

打破和谐。

重行建立和谐。

黑格尔:戏剧动作的本质是引起冲突,而真正的动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运动过程为基础(即冲突的产生、展开和解决)。“冲突”是对本来和谐的情况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不能始终是破坏,而是要被否定掉的。

(1)电影人物剧情图如何写扩展阅读

戏剧

1、 定义: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

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2、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❷ 如何正确写电影剧本

可通过亲身参与熟悉每一幕所反映的连贯故事情节开始是交代人物并孕育冲突, 中间要加强人物塑造并激化冲突, 最后是高潮和结局。具体如下:

1、第一幕

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故事 。

2、第二幕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3、第三幕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是活着还是死了,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

4、从电影剧本创作的具体实践看,绝大部分电影剧本的字数在15000-45000之间。一般情况下,剧本的字数与相应的电影时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是必然的;在某些情况下,根据一部40000字的电影剧本所摄制的电影,其时长甚至不如一部20000字的剧本。

注意事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及情节。“一幕”可分为几场。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2、反映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电影剧本

❸ 如何写电影剧本

目录方法1:入门指南1、理解什么是剧本。2、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影剧本。3、充实你的概念框架。方法2:写剧本1、给你的故事列大纲。2、你的故事表现在三幕中。3、添加序列。4、开始编写场面。5、开始编写对话。6、切去没有意义的部分。7、向你的几个朋友展示你完成的工作。8、尽可能多次地修改你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电影世界是充满竞争力的。你可能总是产生最好的电影创意,但如果你的剧本没有正规的格式,那很有可能它不会被阅读到。请按照下列步骤,尽最大努力来让你的剧本有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机会吧。
方法1:入门指南
1、理解什么是剧本。脚本或剧本,列出了透过电影或电视来讲述一个故事所需要的所有元素(音频,视频,行为和对话)。剧本几乎从来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相反,它会经过反复修改和重写,最终将由制片人、导演和演员进行诠释。
电影和电视都是视觉媒体。这意味着你将需要围绕故事的视觉和听觉方面来编写剧本。
2、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影剧本。在网上寻找一些电影剧本,并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从动作如何描绘,对话如何编写,人物关系如何发展中找到感觉。
3、充实你的概念框架。假设你有了想要写的创意,去勾勒出所有必要的剧情细节,人物关系和个性特征,这将引导你的故事情节。在你的概念中哪些元素是最不可或缺的?你的人物怎样互动以及为什么这样互动?故事的爆点是什么?是否疏漏了任何情节?在这些关键点写上笔记,任何你喜欢的格式都行。
方法2:写剧本
1、给你的故事列大纲。首先列你的故事的基本流程。关键点是故事中的冲突,冲突驱动情节发展。记住长度。正式的剧本,每一页大约在屏幕上体现一分钟时间。两个小时的剧本的平均长度为120页。电视剧应该在2小时左右,喜剧片要短一些,大约一个半小时。
同时请记住,除非是很出名已经有公司联系的,或者是非常具有票房潜力的作家,否则这些长剧本很少能有被挑选排成片儿的机会。如果你所撰写的故事不能被浓缩成少于两个小时的放映时间,把它变成一部小说也许是更好的。
2、你的故事表现在三幕中。剧本的主线是三幕式的。每一幕都可以独立运作,当结合在一起时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一幕:这是故事的设置。引进背景和人物。设置剧情(喜剧、动作、爱情等)的基调。介绍故事的主角,并开始探索能够推动故事的矛盾。一旦主角被设定接近目标,第二幕就开始了。对于戏剧,第一幕通常是30页。对于喜剧是24页。
第二幕:这一幕是故事的主要部分。主角在情节发展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并要解决这些冲突。次要情节通常是在第二幕介绍。整个第二幕,主角应该表现出变化的迹象。对于戏剧,第二幕是通常是60页,对于喜剧是48页。
第三幕:在第三幕中,故事发展要得到解决。第三幕中包含了情节的扭曲,并在目标的最后冲突中结束。因为故事已经建立在第二幕之上,第三幕应是节奏更快情节更浓缩的。对于戏剧,第三幕通常是30页。对于喜剧是24页。
3、添加序列。序列是从主要冲突中独立运作的故事的某一部分。它们有一个开头、中间和结尾。通常一个序列将是约10至15页的篇幅。序列往往关注特定角色。序列通常展现主线故事中的一个单独紧扣环节,常常会影响主线的故事的发展。
4、开始编写场面。场景是影片的必备项目。他们发生在特定的地点,并总是致力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场景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应该把它从剧本中切掉。没有任何意义的场景将在观众的心中留下缺陷,会拖滞故事的情节。
5、开始编写对话。一旦你设定好场景,就会有角色的互动。对话可以说是编写中最艰难的事情之一。每个角色都需要有其独特的适合的语言风格。非常生活化的对话并不一定是良好的对话。对话应该着重推动故事情节的前进和人物关系的发展。你不应该致力于试图捕捉现实生活的对话,因为在现实中的对话往往是沉闷而毫无生气的。
大声阅读你的对话。看它听起来是不是犹豫的、千篇一律的或夸大其词的?难道所有的角色会用同样的说话方式交谈吗?
6、切去没有意义的部分。现在你的所有想法都是纸上谈兵,要去寻找薄弱环节、干扰或拖滞你的想法的东西。这个故事的情节是否走上了岔路口?是否存在有不必要的细节或重复?你能带给你的观众足够的满意吗?如果存在过度解释或不能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切断它。
7、向你的几个朋友展示你完成的工作。选择具有不同鉴赏力和背景的人来获得各种不同的意见。一定要深入询问出冷酷的事实,你需要有建设性的批评而不是奉承或谎言。
8、尽可能多次地修改你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一开始这可能是痛苦的,但是当一切都完成后,你会很高兴你把时间花在正确地传达你的想法上。

❹ 电影影评 从镜头的运用 景深 蒙太奇 方面该怎么写 还有人物之间的关系要怎么写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啦,怎么写影评真是因人而异啦。
前面几个是技术方面的东西,你敬裤颤提到几个概念啊,“镜头运用”一般就是指的运动镜头(推,拉,摇,移,跟),还有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些概念吧。
“景深”就是画面中被摄主体前后景的叙事范围,就是平时纯皮看到的背景虚化的效果。
“蒙太奇”就是说镜头跟镜头的剪辑连接方式。
最后这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剧情方面亮败的东西,就是分析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呗。。。。。。

❺ 看韩国神片《与神同行》,教你如何写人物

树叶怎么长才能枝繁叶茂又美观悦目?故事怎么讲才能趣味横生魅力无穷?

还是从两条主线的人物来分别讲一讲。

一、男主角金自鸿

二、阴间使者

先说 ,一,金自鸿这个人物,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变化的。变化总得有个契机吧灶手。刚死的时候,他很牵挂母亲,没有心思参加什么审判,到后面又积极参加审判,并且也加入了打怪兽的行列?为什么?还是因为他的母亲,因为投生之前可以托梦一次给他的母亲!为了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他积极参与起来了!这是变化1。

变化2,是他这个人物的戏剧性,前两关都可以得知,他是一个有爱的人,用善意的迟辩棚谎言去陪伴他已故战友的女儿,他为了自己的家人,可以没日没夜的工作,到后面的毒打弟弟和弑母是天差之别,这也是戏剧冲突的看点之一。

再说 三位阴间使者,刚开始也有很多铺垫,比如看到金自鸿死后异常兴奋,当看到金自鸿被断定为贵人时更是异常兴奋,三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来保护和辩护,慢慢的,他们的动机也随着剧情浮出水面,他们只要辩护够49个投身转世的人,他们也可以投身转世了,而且还可以随便挑转到哪一家。投胎是个技术活儿,看来得做阴间使者才有这技术!这又是导演的层层推出的讲述故事,又铺垫有疑问有悬念,层层推进!

并且在金自鸿回忆自己有爱的家人的回忆时,引出两位使者原来是没有记忆的,只有江林队长有记忆,这也就是为什么江林使者去了人间,被唤醒了与自己相似的记忆,从而愿意伸出援手,帮助金自鸿的弟弟金秀鸿,查明冤死真相!这下故事又合情合理了!怪不得这两位使者阻止江林去介入人间事宜,原来他们根本没有记忆!只有有人类记忆的江林才愿意违背阴间法,去拯救善良的人!

这个时候可以插入一下金秀鸿的冤码则死了,确实很冤,人说喝凉水也会呛死,金秀鸿是因为想跟别人拥抱,结果枪支走火,死掉了!

他的好友兼顶头上司在前一分钟还痛哭流涕悲愤欲绝之时,后一秒,开始把蛋壳塞进了口袋,并拖着金秀鸿的尸体对那位被拥抱者说“快把这里清洗干净!”导演又擅长的逆转又一次重新上演了!原来这位好友兼顶头上司马上要升职了,于是拉着那位被拥抱的低能士兵一起把金秀鸿偷偷埋了!

在江林队长用透视眼回看这些画面时发现,原来金秀鸿当时没有死!是被活活埋死的!又是一次逆转。于是奠定了一个充满仁义的善良的金秀鸿上兵因此变成了邪恶之怨鬼的故事!又是一个人物的前后惊天大逆转。导演啊,一个电影,短短120分钟,你这是三分钟一个逆转啊,是把所有电视剧的故事情节都要穿插在这部电影了么?

还有,这里面也有一些轻幽默,尤其帅气又酷的江林队长,在人间的cosplay,各种萌乖,这跟演讲也一样,再多么正能量积极的主题,也得穿插一些幽默元素,才会在一张一弛中享受这种变化莫测的乐趣。

结尾,还不忘前后呼应,look:

总之,这么强大的叙事逻辑,已经震撼我了,所以 要写好一个故事,就是要脑洞大开,天马行空,不走寻常路,不按常理出牌,秒秒钟逆转,分分钟拨开云雾 。 要写好一个人物 , 也要故事丰富,风云变化,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一切都是契机。

❻ 拍电影剧本怎么写

第一,确定形式!纪录片 微剧 情景剧 还是!
第二,找题材,生活的,设想的,还是故事改编
第三,写剧本,故事来龙去脉,提纲
第四,写分场景剧本草稿,里面明确,场景,人物 故事情节 动作
第五,复合剧本,看看每个镜头表达的镜头感受「给用户的」,自己导演的「希望达到的」
第六,绘制分场景细节「场景 镜头 人物 动作 台词 动作 机位 走线图」
剧本的东西基本就到这里了!
下面就是选景,采景,复景,调整分场景草图!再往后就是余下执行了!这是基本的流程!

❼ 剧情简介怎么写,如何写剧情

1.一般就是将背景 人物 时间 一些疑点。

2. 范例:田文军和妻子鲁晓娟婚姻破裂,儿子田缺卜鹏是二人唯一牵绊。

3.一天,田鹏外出玩耍,一去不返。

4.寻子路上,田文军夫妇偶然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

5.大家相互扶持慰藉,从不放过一丝线索希望。

6.多年过去,一个看似可靠的线索再次降临,促使田文军等人跋涉千里穿州过并弯省,终在一户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个像极儿子的身影。

7.在孩子的身后,却站着一个他喊着“妈妈”的农村妇人李红琴。

8.丢失的挚爱伏蔽穗能否找回?残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镜重圆? 寻子背后,一场亲情风暴正席卷而至。

❽ 如何写电影剧本,具体步骤,尽量详细。

剧本创作流程图

剧本分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人关注剧本的侧重点也不同。


一、创作流程

1.主控思想:

2.故事梗概:

3.剧本初稿:

4.剧本二稿:


二、不同人群对于剧本面的关注点

1.投资人:考察选题定位。

2.监制:考察故事创意点。

3.编剧:考察故事编织能力。

❾ 如何写好电影的人物分析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意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
3)人物形体表现: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
例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
4)人物位置表现:
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具体画面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
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其实,这都是一种影片叙事、手段、风格的外延。
从影片的宏观上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是导演十分重视的技巧与元素。通过这种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风格、画面、效果、技巧、结构和导演方法。
3.分析人物动作的表现技巧:
影片中决定人物动作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事件和规定要求。
作为导演,对于人物动作的简单表现和复杂表现,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会产生不同结果。那么,核心的问题就是导演采用什么样的镜头技巧来反映和表现这些人物的动作。这时叙事中的人物动作成为了内容,镜头处理表现技巧成为了形式。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动作时,讨论人物动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动作方式,仅仅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要分析影片的镜头中和段落中采用什么样的具体镜头技巧(方法),来表现此时此地的人物动作。
导演在实际创作和拍摄处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镜头技现(方法),拍摄和表达不同的人物动作,也可以是用相对固定(一样)的镜头技巧(方法),表达同一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如果是采用后者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影片人物动作镜头技巧(方法)处理上的特殊风格。
例如: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黄土地》,大量地采用静止(静态)的镜头完成画面的表达,采用极为有限的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种人物的近景和动作;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头中采用高速摄影(慢动作)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人物光线的形式,除了受到场景、空间、环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质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影片的主题、内容、风格、样式、叙事、情节和导演处理的制约。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赋予影片中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形式。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这种专门设计的光线的效果就存在。
例如: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老爷这个人物的光线形式,就是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定性,完全是逆光、剪影、半剪影的处理。使人物的形象刻画十分鲜明,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在影片的叙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影片叙事情节的表达,在影片中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这个人物走到哪里,这种光线效果就带到哪里。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威拉上尉历尽艰难,深人到丛林中去寻找库茨上校,在影片的结尾的场景中,丛林中库茨上校的居住地的光线效果,则完全是主观化的处理,人物只有逆光的处理,很神秘,很形式。
有的时候,摄影光线的处理完全是为了影片全片的风格,使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物,采用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形式。
例如:导演关锦鹏拍摄的影片《阮玲玉》中,现代时空(演员扮演的段落)的人物处理,假定性的人物送光、轮廓光十分鲜明,很有现代感和唯美性,超越了早期资料影片的审美氛围,在光线的形式上,形成了两个不同时空的交替。

阅读全文

与电影人物剧情图如何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四字双男主电影有哪些 浏览:386
沐浴之王改编自哪个电影 浏览:937
战争电影主角叫雅各布 浏览:780
好歌吧电影网 浏览:822
赌大电影 浏览:801
2017探险电影 浏览:493
电视剧电影是真的假的 浏览:137
超级玛丽电影版叫什么 浏览:317
韩国偷桑电影 浏览:985
日本的热血街区类似的电影 浏览:87
国外电影一对双胞胎姐妹 浏览:910
日本女厨师电影大全 浏览:113
小男孩追老师的国外电影 浏览:37
恐怖片推荐美国电影梅姨 浏览:55
多电影院 浏览:418
江南电影院影视先锋 浏览:15
水上特效电影大全 浏览:871
红星闪闪电影插曲大全 浏览:190
电影大片爱情片 浏览:433
无锡博纳电影城看3D电影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