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奥斯卡的电影奖项是谁评选的,怎么选的
每年的11月,来自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下属17个机构的6000多位成员会对奥斯卡奖项送审影片进行评选。通常的做法是评委们在每一个奖项中,从最佳导演到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挑选出5部自己认为最好的影片。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都是电影业现役或退休的专业人士,他们有的是备受敬重的资深从业者,有的是往届奥斯卡提名获奖人。每位学院成员,只能提名自己专业范围内的候选影片。比如说,一名编剧人员,不可以提名最佳音响效果的候选影片。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统计学院成员的投票情况。事务所采用的计票方法类似于英国选举使用的“排序复选制”。计票时,首先依照选票上的第一选择来计算候选影片的得票。如果某一部影片能够在此轮达到规定票数,便可以获得一个提名。得票最少的影片将被淘汰,然后将其得票依第二选择重新分配给其他候选影片。如此类推,直到最后有5部候选影片达到规定的票数(最佳影片奖除外,这个奖项需要10部候选影片)。如果某部影片获得绝大部分评委的提名,那就没有必要再为该影片投票,学院会启动类似于渗透效应的机制,使用分数衡量方案进行得票次高影片的筛选。当每个奖项的候选影片都达到规定的得票数量后,学院成员会进行第二轮评选。这一轮会简单一点,成员只需要在每个奖项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候选影片。在本轮成员可以评选自己专业以外的奖项,不过学院还是建议成员避免评价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一些人质疑这套评选制度的公正性。评委们是否在排序之前将所有影片观看一遍才作出评价,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在与学院的人员构成缺乏多样性。2012年的一项报告指出,94%的学院成员属于白人,而超过77%的成员是男性。不过,据著名制片人兼学院成员格莱斯·乌文[2]表示,上述情况正在改善。然而实际上有待提高的方面还很多。比如今年参选的关于马丁·路德·金的传记电影《塞尔玛》,在上周的评选中只获得两项提名。对此有人不满,也有人对于学院成员的评选偏好不屑一顾(因为历年奥斯卡获奖人大多是白人)。
② 奥斯卡奖的来历
奥斯卡奖全称“奥斯卡奖金像奖”,诞生于1929年,原名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后误打误撞,口耳相传,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20世纪,美国电影业繁荣发展,地位低廉的工人为自己争取福利待遇,电影公司也要谋取他们自己的利益。“奥斯卡奖”原是通过纪念电影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来维护电影中坚人员的声誉利益;后来影响力逐渐扩大,政治意义转变为鼓励电影和科学艺术的提高,以及人类文化的整体发展。
金像奖的评选过程:首先是提名投票,获得提名的影片,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再进行第二轮投票,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奖项的花落谁家。获奖名单被密封隐藏,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不拆开它之前,无人知晓其结果,这之后成为国际诸多电影节的借鉴典范。
③ 奥斯卡名字的来历
奥斯卡名字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
“奥斯卡”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说法二
好莱坞专栏作家史柯尔斯基在第六届颁奖仪式结束的当晚用打字机写一篇报导时,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过去看过的某歌舞剧里的一场戏。那是一群喜剧演员走到乐池跟前,打趣地对指挥说:“奥斯卡,要香烟么?”指挥伸出手欲取,哪知这些喜剧演员不给香烟而躲开了。
这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象征着欲望,应该具有喜剧性色彩。于是他在报导中写道:“凯瑟琳·赫本以《惊才绝艳》里艾娃一角赢得了奥斯卡。”
说法三
“著名演员贝蒂·戴维斯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奥斯卡的。她说自己首次领金像奖时,无意中叫了声丈夫海蒙·奥斯卡·奈尔逊的名字“奥斯卡”,被现场采访的记者听到,于是一下子传开来了。
据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上述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因为蓓蒂·台维丝首次获最佳女主角奖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时奥斯卡这一别名早已家喻户晓了。至于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应具有喜剧性色彩,这样的看法未必为广大电影界人士所接受。
(3)奥斯卡电影是怎么被提名的扩展阅读
奥斯卡金像奖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
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是否获奖。
2013年5月4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根据它即将实施的一项新规定,所有会员均有权参加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纪录短片奖最终表决,从而为会员参加影艺学院组织的所有活动提供便利。
奥斯卡金像奖奖杯的主体为一座13.5英寸高、3.9千克重的镀金男像,由美国雕塑家乔治·斯坦利设计。按照奥斯卡奖评选规则:一项奖的获得者只能领取一个金像奖座,如果一项奖有两人或多人共获,则应分别授予每人一个金像奖座。
④ 奥斯卡提名是什么呢
奥斯卡提名就是有机会获奖,接近获奖。因为最终获奖名单从提名名单当中选出来,能够获得奥斯卡提名是很多电影人的梦想,奥斯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每年2月份在洛杉矶科达剧院举行一年一次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奥斯卡提名的特点
每年奥斯卡都会颁出,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二十五个奥斯卡大奖,奥斯卡提名只是提名不一定获奖,奥斯卡获奖一定获奖,流程顺序不同,奥斯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
奥斯卡获奖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是否获奖,获奖人数不同奥斯卡提名奥斯卡提名可以有多个,奥斯卡获奖奥斯卡获奖只从奥斯卡提名选一个。
⑤ 参选奥斯卡的电影需要哪些条件
1、芹好在洛杉矶上映前也还要在美国之外的商业院线首映过,影片的公开首映若不是在剧场放映的将无资格参加奥斯卡评选。
2、在洛杉矶的某家商业院线放映过,且在此上映期间的广告和市场开发符合业界惯例。
3、长片电影时间长度长于40分钟,用嫌含铅35mm或70mm的胶片或是非录像带公开放映过。
(5)奥斯卡电影是怎么被提名的扩展阅读
奥斯卡金像奖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
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是否获奖。
2013年5月4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根据它老备即将实施的一项新规定,所有会员均有权参加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纪录短片奖最终表决,从而为会员参加影艺学院组织的所有活动提供便利。
⑥ 奥斯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喊余孙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郑链。
奥斯卡金像奖,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自从1929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有约90年的历史。其代表的成就,是所有电影人梦寐以求的。那么,“奥斯卡”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奥斯卡奖的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简称为电影学院奖,奖杯就是一座“小金人”,然而,“电影毁老学院奖;这个名字实在是有些不上档次,缺少艺术气息,但是又苦于起不出满意的名字,所以也就只能将就着用。
直到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还有,著名演员蓓蒂•台维丝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奥斯卡的。她说自己首次领金像奖时,无意中叫了声丈夫海蒙•奥斯卡•奈尔逊的名字“奥斯卡” ,被现场采访的记者听到,于是一下子传开来了。
此外,另有一种说法是:好莱坞专栏作家史柯尔斯基在第六届颁奖仪式结束的当晚用打字机写一篇报导时,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过去看过的某歌舞剧里的一场戏。那是一群喜剧演员走到乐池跟前,打趣地对指挥说:“奥斯卡,要香烟么?”指挥伸出手欲取,哪知这些喜剧演员不给香烟而躲开了。这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象征着欲望,应该具有喜剧性色彩。于是他在报导中写道 :“ 凯瑟琳•赫本以《惊才绝艳》里艾娃一角赢得了奥斯卡。”
据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上述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因为蓓蒂•台维丝首次获最佳女主角奖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时奥斯卡这一别名早已家喻户晓了。至于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应具有喜剧性色彩,这样的看法未必为广大电影界人士所接受。
⑦ 2021奥斯卡将开始提名,入围奥斯卡将提名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影片要求超过40分钟;2、影片必须在指定场所播放过;3、播放的时候必须是颁奖谈游握典礼的前含庆一年;4、在首映6个月内不磨指得在其他媒体上播放。
⑧ 奥斯卡奖的由来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影
问题描述:
奖杯设计的含义
解析:
来历含义:
奥斯卡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的别称,正式名称叫“学院奖”( Academy Awards)。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是由多家美国工业界巨头于1927年5月组织成立的一个职业电影人的荣誉性组织,其宗旨就是提高电影的艺术质量。至1999年,学院已有6000多名成员。
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沃尔特-迪斯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从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奖杯造型: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饥磨贺而成。
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烂派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武士,双手交叉于胸前,手拄一把长剑,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重要工作部门: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最初的奖座由乔治.史丹利制作由于奖杯外表镀上了金色薄片,看起来闪闪发光,所以称为金像奖。金像奖图样的设计出自赛赘克.吉朋斯,当时在米高梅公司担任美术师,上司梅耶指定由他担任这项工作,而吉朋斯是影史上最杰出的美术设计之一,他不仅设计了金像奖,日后更到了金像奖,从第二届开始到第廿九届为止,28年间共获得了三十九次提名,其个人独得了十一次金像奖,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优秀影片,吉朋斯几乎都参加美术设计工作。
评选流程和历史影响:
在世界各国设立的电影奖中,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最引人瞩目。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不仅反映美国电影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还对其他国家电影艺术发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奥斯卡金像奖每年举办一次。首届的金像奖得主在1929年2月18日产生,其颁奖仪式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罗斯福大饭店举行,至今,已满77届。
奥斯卡奖以上一年公开发行的英语影片为遴选对象,奖项分为成就奖和特别奖两类,现有28个奖项,如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科技成果奖等。评选结果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以投票方式产生。投票分两个步骤:第一次投票选出5名(部)最佳候选者,即所谓“提名”;“最后投票”则是在提名基础上产生。投票结果绝对保密,于颁奖时当众启封。评选工作比较慎重、细致,且讲求专业技术方面的高标准,因此奥斯卡奖一直被视为比较严肃的电影奖。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
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
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半个多世纪来
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令反映美国电影艺术
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
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 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
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定
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
A.M.P.A.S.), 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
和技术的进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
者的显著成就给予表彰,设立了“电影艺
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
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
卡金像奖”所代替,现在其正式名称已鲜
为人知。
“奥斯卡”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
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
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
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
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游档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
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金塑像高13.5英寸,
重8.54磅, 由米高梅公司艺术指导、美术设计师德里克-
奇博斯设计,雕塑家乔治-斯坦利制作。
奥斯卡金像奖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
从未间断过。凡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演的影片均可
参加评选。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
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
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
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得票的多少
决定影片的获奖。票数统计后存入保险箱,直到颁奖时才
公布名单。
获奖名单是高度保密的。学院会员投票后,选票全交
美国的普莱斯-活特豪斯会计事务所加以统计。 选票放在
保险箱内,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日夜护。统计后的用纸则
全部烧毁,绝对保密。各项获奖名单,分别装入密封的各
个信袋,直到颁奖当日当刻,由司仪当众拆封宣布。颁奖
仪式基本习惯于在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这段时间内举行。
奥斯卡奖可分成就奖和特别奖及科学技术奖三大类。
成就奖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
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
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
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 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
伯格纪念奖、 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科技成果奖和特
别成就奖。在上述众多奖之中,最具影响的为最佳影片奖,
而最佳男女角奖属表演主奖,获奖人有“影帝”与“影后”
之称,是男女演员们觊觎的殊荣。
前19届奥斯卡交评美国影片,从1947年的第20届起,
才在特别奖中设最佳外语片奖。其参选影片必须是上一年
11月 1日至下一年10月31日在某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大型
故事片。每个国家只选送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由该国的电
影组织或审查委员会推荐,且须加盖英文字幕,送交学院
外国片委员会审查。 然后进行秘密投票选出5部提名影片。
观摩完5部影片后, 再由4000名美国影界权威人士组成的
评审委员会,选出一部最佳外国语片。该项奖只授予作品,
而不授予个人。从1947年起至1993年7次,瑞典获奖4次,
日本、前苏联和联邦德国各获奖3次。
⑨ 奥斯卡提名是什么
提名奖是指在评选某个奖项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困正称。奖项候选委员会通常会在最终奖确定之前,选出水平优异的候选者名单,最终奖将从获提名奖者中选出的。提名奖一般设置数量较少,获奖者水平通常需要达到奖项评选的最高要求。
奥斯卡金像奖(Oscars),又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中文简称学院奖),是由美国电影汪码悔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的电影类奖项,创办于1929年。该奖项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模亏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电影类奖项,也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类奖项。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奖项,与艾美奖(电视类奖项)、格莱美奖(音乐类奖项)、托尼奖(戏剧类奖项)并称为美国演艺界四大奖(EGOT)。
奥斯卡提名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提名奖。
⑩ 奥斯卡奖的命名来历-奥斯卡金像奖是怎么来的
连续几年,微博有一个大家异常关注的问题:“小李子”莱昂纳多什么时候拿奥斯卡影帝?结果,就在今年,小李子众望所归,得成所愿,成功拿到了小金人,整个微博为其欢呼一片。那么,奥斯卡奖的命名来历是什么呢?
使他们成为好莱坞的支柱,让他们调解纠纷,或者在制片厂里起疏导作用。”梅耶想到就做,一周之后,他就草拟出了一份关于成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提案,并委任当红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为主席,并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举行第一次授奖典礼。当时参会的人约270人,而第一个奥斯卡金像奖颁发给了埃米尔•杰林斯。
自此之后,奥斯卡金像奖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凡是在上一年的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当届的金像奖评选。评选方法是:提名一一(观影后)投票——再次提名——再次投票,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是否获奖。
之所以叫“奥斯卡”这个名字,是因为金像奖的奖杯。众所周知,奥斯卡金像奖奖杯是一座13.5英寸高、3.9千克重的镀金男像,由美国雕塑家乔治•斯坦利设计。在1931年的时候,在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在看到奖杯后,惊呼小金人特别像他的叔叔奥斯卡!于是,“奥斯卡”这个名字从此不胫而走。
奥斯卡金像奖必会的3000个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