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微缩场景电影怎么合成

微缩场景电影怎么合成

发布时间:2023-06-25 23:11:43

① 如何把多段电影片段合成一整段

1、将多段电影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影,叫电影后期编辑
2、用于电影后期编辑的软件很多,专业版的有Premiere,一般电影厂都用,当然还有其他更专业的软件。
3、建议用“会声会影”软件,这是家庭版的一款电影后期编辑软件,操作也简单,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特效,合成你要的影片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② 如何用iphone制作微电影

苹果手机的话,最多能拍出素材片段,合成和渲染要在电脑上完成,这是一部电影必要的,短视频的话,可以使用一些手机软件来弄,像快手这些就可以。有以下技巧可参考:
首先,拍完视频后把视频剪切为21:9或1.77:1的长宽比,因为这是电影常用的长宽比,只要做到这一点视频马上就会有一种电影画面的感觉。其次,帧率非常关键,与宽高比一样,每秒24帧是电影的标准帧速率,这样拍摄也会给视频带强烈的电影画面感。用手机可以下载拍电影的软件有:快手、美拍等;也可以下载后期制成电影小影和美摄等软件哦。
iPhone怎么手机录视频,不是拍视频,是录自己手机操作时候的视频
iphone手机录屏的方法:
1、在最新的iOS11中,苹果正式开启了手机录屏功能。用户要进入到“设置”中,添加录屏模块。2、在“设置”目录中找到“控制中心”,点击选择“控制中心”模块。3、在“控制中心”里面,选择自定义控制。4、在自定义控制中,可以看到很多控制功能可以自主选择,比如:闹钟、放大镜、秒表、备忘录等等,找到“屏幕录制”点击+号选择添加,到这里录屏功能增加完成。5“屏幕录制”功能增加完成后退回手机首页,上滑进入“控制中心”,如下图所示:红色框内的标志就是录屏功能。轻触即可在三秒内开启录屏

③ 一部简单的微电影制作流程是怎样的过程

一、 策划剧本创意写作(题材选择)

相对传统广告,微电影以情节的高低起伏带动用户的情绪,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潜在的引发用户对品牌的共鸣以及支持。

二、分镜头脚本细分步骤

细分分镜头脚本,俗称分镜头剧本,其目的是为了拍摄剪辑,更加条理尽量细化,同时也方便场景镜期拍摄更加省时省力。

三、前期选景

根据场景对剧本进行适当修改、复景,并做好前期各方面的准备。

四、前期拍摄

拍摄涉及到拍摄、制作设备、导演和演员、灯光师、造型师和录音师的选择,要求更严格和专业,要求导演等相关人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而且必须有从事电影,电视剧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将微电影的故事情节以调动人心,发挥共鸣达到淋淋尽致。

五、后期编辑

利用实际拍摄所得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有时需要为影片制作声音。

拍摄技巧:

1、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2、由下往上拍摄

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④ 电影特技中的视觉效果和动画制作,您知道是使用什么软件制作的吗 如怪物史莱克,这些电影需要怎么制作;

随着技术的成长和想法的进步,今天的中国CG爱好者已经不在满足于按照软件教程里的例子制作一些简单小动画了。大家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决心要把在电影里和梦境里出现的动人画面实现出来。DBS作为职业动画师培训机构,也在积极更新自己的培训课程。以帮助那些具有更高理想的数码追梦人实现他们每天不断冒出的古怪而新奇的想法!但是,全国能参加DBS培训课程的动画爱好者毕竟只是少数。为了使那些没有机会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同道们也可以体会创作数字特效的乐趣。我们专门开辟了这个技术专栏,以便和大家共同探讨DBS与学员们一起尝试的制作视觉特效方法和思路。

谈到影视特效制作,在国内动画界中普遍存在一种概念上的误区,即“三维动画可以搞定一切”。而讲到后期特效,则有很多初学者把它片面地理解成Premiere之类的视频剪辑。其实,这些误解都是因为前期与后期、合成与剪辑的概念模糊不清造成的。

通常在数字影片加工过程的划分范围里,三维动画和摄影(摄像)类似,同属于前期制作的范围。因为在影视特效制作中,不管是三维动画制作的数字影像还是摄影(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素材,一般都还要经过合成特效制作软件来加工成最终的特技镜头。最后再使用非线性剪辑软件对每个镜头和声音素材进行剪辑,直至输出成完整的影片。

所以,我们这里探讨的影视特效制作。既不是单纯的三维动画,也不是简单的素材剪辑。而是包含了以三维制作和摄影(像)机拍摄为前期素材准备,再通过合成特效软件进行数字特效的加工,最后对特技镜头进行剪辑输出的完整过程。

在以往讨论特效制作的文章里,大家比较关注的都是三维和合成软件的部分。其实,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电影特效镜头里,使用搭景、蓝幕、模型、数字无光画等等结合前期拍摄实现的特技镜头,要远比计算机动画所占的比例多得多。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澄清”的一个事实--三维动画并不能搞定一切。但是,不管你是用三维动画还是用实拍道具。最终效果都需要使用后期合成软件来完成,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图1显示的两幅关于《垂直极限》制作的剧照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特技制作小组就动用了仿真模型、人工岩壁、蓝幕背景、微缩景观、三维动画等各种特技手段,最后通过合成软件进行最终镜头的合成。

为了让各位更好地了解电影特技的制作过程,我们结合国内的条件,将通过一部特技电影的制作过程分析,详细地列出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创建自己的影视特技。

其实,大家在切身体会了特效制作技术之后就会发现。动手制作一些惊人的特技效果并不需要花上好几千万美金的投入资金,也不像各类宣传片里介绍的那样动用多么昂贵的仪器。假设你熟悉灯光、镜头、模型、道具以及计算机动画技术。那么大部分的前期特技道具的置备,都只需投入一小部分资金找普通的木匠和裁缝就可以摆平了。就算是上升到电影尺寸的高解析度特技镜头,要升级的也只不过是摄影机和大功率照明灯而已。

好啦,我们就以DBS内部筹划拍摄的实验特技电影为例。从剧本分析、摄影棚的搭建、特技道具的选配、特技队伍的组建、特技镜头拍摄、三维动画、后期合成和剪辑制作等等,介绍一部特技电影制作的全套方案。这一期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部特技电影的前期筹备。在今后的连载中,我们还会陆续和大家详细探讨各类特技镜头制作过程中具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 剧本
制作任何一部影视剧或动画片,剧本的编制都是走在所有工作之前的。DBS这次拍摄的实验电影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已经有计算机动画基础的学员,真正体会一部特技电影制作全过程和特效制作技巧。所以片子选题更多地考虑到如何让学员体会和实践更多的视觉效果。这里我们简单地将故事梗概罗列出来。

特技镜头的分析
根据故事剧本,规划出整个片子中需要制作的特技镜头是这部试验片的重要步骤。通常这个时候,制作组的视觉效果总监会跟导演一起分析剧本,将每个特技镜头罗列出来,确定制作的计划和进度。然后视觉效果总监会再和制作小组里的各部门负责人商讨制作的详细方法和制作思路,确定每个特技镜头的制作方案。这个过程需要考验视觉效果总监丰富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特技镜头的分镜和制作技术分析,我们会在后续的篇幅里详细的介绍。这一期我们将主要介绍制作的手段。按照前面的故事梗概,大致可以了解到这部迷幻题材试验片会涉及到以下几种特技制作手段:
(一)、前期拍摄特技:
前期拍摄的特技更多地是利用传统蓝幕以及仿真模型等手工制作的特技手段。如图2、3所示。蓝幕背景在普通电影加工中,已经成为节省聘请观众演员等开销的廉价手段。而好莱坞更是给仿真模型加入了高精密的电子机械控制装置。实验片里预计用到的拍摄特技大概包括:
1、 蓝(绿)幕背景:用于拍摄室内室外的各类特技镜头,2、 以方便后期制作中进行抠像合成;
3、 高空航拍:模拟飞行物的视角以及追逐场景的大全景视角;
4、 仿真模型:用于拍摄实物局部和灾难镜头;
5、 慢拍快放:模拟各类高速运行对象的视角;
6、 镜头特技:利用镜头外和镜头内的视觉错觉来制造特殊视觉效果。
(二)、三维动画特技:
三维动画特技主要用于在实拍中无法用其它方法实现的各种效果。当前用得最多的除了怪物与飞船,就是烟火与环境。例如图4、5所示,大型灾难片的焰火背景和本来就不存在的幻想空间,使用三维技术就要比实拍模拟廉价而高效。实验片里预计用到的三维技术大概包括:
1、 仿真角色:用于模拟不2、 明生命体的造型和运动;
3、 变形对象:各种变形对象、随机变化的环境、柔软的类生命体、制作图像扭曲辅助通道;
4、 粒子特效:火焰发射器、星空背景、沙尘、群体动画、动态遮罩;
5、 仿真场景:异度空间的远景、类生命体的飞船、幻想的植6、 物与建筑。
7、 灯光模拟:各种光效元素、体积光、闪光、三维镜头光斑。
(三)、合成特技:
合成特技在影片制作中通常被笼统地归纳成影视后期。如果把前期拍摄和三维动画都归纳成前期素材的准备,那么后期合成特技就可以称之为输出成最终成品效果的最后一关了。需要合成特技来完成的镜头几乎包含了整个影片的所有特技部分。如图6、7所示。最常见的效果包括后期抠像、动态遮罩、各种光效和扭曲。实验片里预计用到的合成技术大概包括:
1、 蓝(绿)幕抠像:用于特技摄影中各种人物和场景,
2、 删除和增加配色素材中的对象;
3、 跟踪:匹配前期拍摄的镜头或对象运动,三维与实拍素材合成的位置参考、人物修饰的参考、光效的位置匹配等;
4、 调色:匹配所有实拍场景、抠像人物、三维对象在同 一镜头里的色彩。弥补前期拍摄各种环境影响的色彩缺陷。

5、 扭曲特技:各种时空变化、人物变形、虚拟空间、
6、 二维粒子:弥补三维粒子的不足,局部的图像修饰;
7、 光效和特技滤镜:提供了给素材添加特效和气氛的无限手段。

5、 室内摄影棚
谈到特效摄影棚,这里面涉及的名词和用具可能和计算机关系并不大。但假如你是从事摄影方面的行家。那么下面提到的东西你肯定不会陌生。
(一)、灯光设备
光源:用于影视拍摄的灯光和普通摄影棚的灯光有比较大的区别。
首先是频率:因为电影机与摄像机的格数标准都在24_30格/秒。普通使用交流电的家用灯泡频率都比较低,在这种低频照明下很容易出现频闪和不稳定的光照(最低的同步频率要求大于60Hz)。所以通常大型电影拍摄都是使用专用的高频镝灯。一些大型专用照明灯还提供调频箱,可以进行生频或降频操作。以提供给摄影机(摄像机)一个稳定的高频照明保障。在高速特技摄影中,最高可以把灯光的频率调整到2000Hz以上,这样在降格播放的时候仍然可以得到稳定而饱和的光照效果。
其次是功率:普通摄影棚的照明灯光一般在300w左右。而摄像使用的新闻灯标准就是1200w,而在室外拍摄胶片电影的大场景,动则10000w以上的大功率照明组。
当然,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摄影和摄像几乎用不上闪光灯。所以,摆在摄影器材城里80%以上的灯光都不适合给影视剧拍摄提供照明。千万别选错了灯光哦!
从低成本制片的角度考虑。DBS在室内摄影棚的拍摄照明,采用了多盏2400w的双灯头碘钨灯(新闻灯)。这种灯的优点就在于小巧灵活,价格便宜。对于中小型的室内摄影棚照明,这种灯已经足够。然后局部配上普通300w的投射灯进行补光(发灯),灯光硬件上就不会让灯光师受到太多的约束了。

⑤ 电脑可以看3d影片怎么将两个画面合成一个画面

利用红蓝眼镜
红蓝眼镜是一种新型的影视产品,用于辅助3D红蓝立体电影的欣赏。
原理:左放映机的画面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拍摄时剔除掉的红色像素自动还原,从而产生真实色彩的画面,当它通
过蓝色镜片(右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这就很容易被人脑忽略掉;反之亦然,右放映机拍摄到的画面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拍摄时剔除
掉的蓝色像素自动还原,产生另一角度的真实色彩画面,当它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昏暗画面,人眼传递给大脑后被自动过滤。
效果:从原理上来解释,红蓝立体电影一般左眼红色镜片右眼蓝色,画面也是红蓝错位的。用初中物理知识就可以解
释,红色镜片只有红光能通过,蓝色镜片只有蓝光能通过;这样左眼的镜片会过滤掉画面的红内容,只看到蓝色部分,右眼过滤掉蓝色,只看到红色部分,左右眼看
到不同画面而产生立体感。

从原理上说挺简单,但自己买眼镜看的时候效果未必会很好,关键是这个“红蓝”的颜色没有标准,不同电影采用的红蓝颜
色实际是有区别的,甚至根本就不是红色和蓝色,常见的还有黄色、绿色、青色、洋红色等,在电影院时候眼镜是根据电影的颜色定做的所以感觉挺好,自己买的时
候就没法完全匹配了,颜色差一点红色过滤不完或者蓝色过滤不完就会有重影,很难有完美的效果。除了电影和眼镜颜色外,显示设备的颜色也很重要,如果显示器
或者电视有偏色,哪怕眼镜和电影完全匹配的还是会看到重影

⑥ 电影特效合成制作流程

电影特效合成制作流程

特效电影在荧幕前一直都备受观众注视,它以自己独特的视觉艺术和精湛的创作技艺赢得观众的热捧。特效片段,是许多科幻巨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凭靠它可以升华整部电影的欣赏水平。下面给大家介绍电影特效合成制作流程,欢迎阅读!

电影特效合成制作流程

R&D(研发):在大型特效电影制作中,研发占据主要地位。很多效果的实现都要新的工具,这些工具就需要研发部门的研发了,可以在其基础上改造或是另外制作。研发部门人员以科学家、程序员、数学家为主,为现有的特效制作软件,比如Maya、Nuke等提供插件,或者是一些独立的软件来不断的进行技术的研发。比如《阿凡达》因为大量采用表演捕捉的虚拟角色动画方式,在捕捉现场使用了新开发的虚拟摄影机能够观看到初步合成的效果。

技术试验:这个阶段是向投资方、制片人、导演等展示特效制作部门的总体制作能力,使得客户相信他们所需要的效果是可以完成的,除此之外,还展示某种新技术的效果、影像风格等。这个阶段通常由经验最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试片。

概念设计:这个阶段由导演、美术指导、摄影指导、特效指导等技术人员共同商定,由概念设计师以精美细致的彩绘图像来呈现影片的视觉风格,不同概念的设计都要找该领域精通的人士来完成,创作过程繁复。待概念设计完成后,会衍生出精细的制作图用于计算机三维模型,实体模型的制作。

分镜故事版:分镜阶段可以与概念设计同时进行,也可以推后进行。分镜故事版和实拍电影的功用相同,都是对拍摄制作流程安排的初步指导。在制作视觉预演故事版(动态故事版)的时候,这个分镜故事版也可以精简。

模型制作:模型分为实体模型和数字模型。实体模型由三维制作人员制作出数字版本,数字模型会制作出不同的面数级别,精细的高面数模型用于最终渲染,中级的模型用于动画,低面数模型用来视觉预演。现在的大型特效电影需要低面数的模型用于视觉预演故事版的制作。概念设计后制作的图或者美术部门提供的实物都是进行三维制作的标准,有时也可以直接进行实体模型的制作,用于虚拟角色、重要道具等的制作提示或扫描。

视觉预演:即动态故事版,通过运用三维软件将整个剧本或者手绘分镜故事版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导演借此可以直接预见摄影机的调度方式、布景情况等,这更有利于现场拍摄指导和后期制作。

三维模型扫描:三维扫描指的是使用精密扫描仪器进行高精度模型扫描,还有一种方式是种基于图像的建模方式,不需使用三维扫描仪。但这种模型不能直接使用,建模人员会继续加工,制作出用于预演、动画、渲染的不同版本。

高动态范围环境贴图拍摄:在获取图片资料时,用于渲染软件的“基于图像的照明”的高动态范围环境贴图需要使用鱼眼镜头或者金属反光球进行多角度拍摄,并在修图软件中展开,拼接成全景图,还需要进行包围曝光拍摄低动态范围合成的高动态范围图像。

底片扫描:现场拍摄完毕,当导演及剪辑师确定镜头后,特效部门开始对底片扫描文件进行特效制作。大部分电影会被扫描成2K(2048x1556)分辨率的LOG图像格式,尽可能多的保留图像细节。如果是使用数字摄影机拍摄,那么数据文件需要转码,转换成适宜特效加工的格式。

画面初级校色:指的是对扫描好的底片文件或者转码完毕的数字底片文件进行初步校色,使得镜头与镜头间的色调、曝光度等能够进行衔接。而影片的创作性质的调色将会在影片的特效制作完成后由摄影指导及调色师在调色车间进行。

画面修复:这是专指胶片拍摄的项目,因胶片的冲洗是化学工艺,难免会出现污点、划痕等,在进入特效制作系统前,工作人员会对此进行画面修复。有些电影项目还会进行降噪,以降低胶片或者数字摄影机拍摄文件的颗粒度。

装配:装配要求严格,需要装配师深刻理解运动的物理过程以及运动时各关节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动物体的装配需要处理骨骼的层级关系、肌肉、皮肤的相互影响。装配完成后会由动画师进行测试。

动作捕捉:特效电影中的重要环节。在《阿凡达》之前,动作捕捉以形体动作捕捉为主,通常用于中远景的虚拟角色演员的动画制作,或者如恐龙、大猩猩等怪物生物的动画制作。后来《返老还童》尝试制作高度仿真的人物面部表情,于是动作捕捉的技术开始朝着“表演捕捉”的方向进行。

运动跟踪匹配:镜头跟踪在底片扫描完成后立刻开始,首先做的是镜头轨迹反求,使用诸如BOUJOU、PFTRACK等三维跟踪软件,在拍摄现场记录的镜头的参数此时就派上了很大用场,但软件默认的跟踪能否应付高难度的镜头运动,还需要跟踪人员手工的参数调整或者使用新开发的针对项目的跟踪软件进行运作。精确的镜头跟踪完成后,摄影机轨迹会被送入三维软件或二维合成软件。除了镜头轨迹的反求,还需要进行物体(角色、道具等)的运动轨迹跟踪。

模型动画:这一步,动画师通常使用中级精度的模型进行演示。动画调整完成后,通常不需要带有光影材质的渲染,直接用灰色的模型动画向导演、特效指导等人展示即可。

效果动画:指的是使用模拟方式生成的动画,包含粒子、刚体柔体动力学和流体。进行各项模拟除了需要反求出的虚拟摄影机外,还需要包含动画好的'虚拟元素所处的三维场景。

纹理贴图:模型只有通过纹理贴图处理才能呈现出真实感,纹理贴图的范围包含色彩细节,置换贴图、法线贴图等用于增强模型形体细节的贴图,然后经过动画师的测试,修正扭曲、拉伸等问题。材质师会利用收集来的图片资料按照模型拓扑结构绘制固有色、高光贴图、反射贴图、凹凸贴图等,贴图的分辨率要足够大,有时甚至达到8K像素以上才能确保摄影机靠近模型的时候不出现问题。

材质受光研究:这一阶段将综合材质、贴图、光照来研究模型渲染后呈现出来的观感,比如高光属性、反射属性、粗糙度、透射度、发光度等等表面细节。模型赋予材质后经过渲染要和实际的物体极为接近,达到“照片级”渲染水平。如果是自然界不存在的模型,那么材质人员就需要和导演、视觉效果指导来决定该物体应该呈现的观感。

打光及渲染:在动画及材质调整好后,灯光师开始为虚拟场景进行灯光设置及渲染,为一个场景或一个模型的渲染进行分通道渲染,并会在底片数据文件上做初步的合成测试,及至效果达标后,分层渲染的文件才会提交合成部门进行合成。高动态范围贴图会在这一阶段使用,但通常需要添加额外的数字灯光以达到更高的真实度。

遮罩分层Rotoscoping:实拍画面需要仔细的分层,以使得虚拟合成元素完美地添加到实拍画面中去。比如演员和机器人的打斗片段,在实拍时只有演员在布景中进行表演,对于这种素材就需要用Rotoscoping处理,遮罩制作人员会逐帧按照真人演员的轮廓绘制遮罩,这样真人演员就和背景分离了,然后用三维软件制作的机器人添加进去。

元素实拍:全部使用CG软件进行自然物质的模拟未必是个好主意。如果选择在黑背景、蓝绿幕前拍摄,进行获取的方式或许更好。除了这些,有些使用小模型制作的道具、局部布景也可以使用实拍来获得。经过若干项目后,会组建起来一个素材库,方便制作人员获取。

合成:是特效镜头制作的最后一步,所有部门的工作成果将在此整合。合成师在充分了解镜头和画面的构成原理后利用合成软件使各个CG元素真实自然的融合。数字绘景师的工作也隶属这个阶段,他将利用其他部门提供的CG元素结合拍摄现场获得的图片资料进行背景的绘制合成工作完成后,镜头就会送交给特效指导或导演以供评判。

输出:最终的输出要使用和底片扫描文件(或数据转码文件)同样的格式,特效镜头要和实拍无特效镜头整装后提交给数字中间片校色部门进行统一校色,后续工艺和实拍电影相同。


;
阅读全文

与微缩场景电影怎么合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考题材电视剧电影大全 浏览:169
大肥鸭电影 浏览:578
士兵电影俄罗斯全局 浏览:96
钢铁侠三3D电影在线播放 浏览:39
电影院地面抬高如何 浏览:152
2018在重庆开拍的电影 浏览:417
经典法国友谊电影大全 浏览:911
歌王动画电影 浏览:910
芝加哥电影院 浏览:300
二十岁2015电影解说 浏览:228
搞笑电影中国2016 浏览:787
如何寻找国外的小众电影 浏览:109
山河令在线观看播放电影网 浏览:624
肖正国电影院 浏览:885
如何制作电影版生日视频 浏览:240
奥特曼之王大战怪兽之王大电影 浏览:199
日本电影对狙 浏览:445
韩国电影朋友没看懂 浏览:459
如何免费领取电影网vip 浏览:759
中国2018最高评分电影是什么 浏览: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