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了《超体》有什么感想
这个电影我看了两遍我会乱说吗。。第一遍旁边坐了一个逗比每分钟几十个吐槽我眼前全是各种弹幕划过女神的脸被挡得根本看不清好吗。于是第二天又一个人默默去看了一遍。。。
先说一下,就是这个电影所立足的假设,也就是摩根弗里曼在演讲里提到的,人类迄今为止只是用了10%的cerebral capacity,其实一点道理都没有。所以心存幻想,觉得自己有朝一日额头被人拿板砖敲了一下或者误食什么化学制剂就能突破现有智商极限的都洗洗睡吧。不过不得不说这个点用在这部电影里忽悠人还是挺有吸引力的,毕竟大家会觉得“我这么笨其实是因为我的大脑只用了10%嘛,要是剩余的90%有朝一日被激活了我还是挺牛逼的嘛。。”,而惨痛的现实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大脑已经用了100%了,我为什么还这么笨还尼玛有没有天理了!”
既然接受了这个设定,其实还是挺带感的嘛。随着大脑使用的百分比从20%一直到80%,lucy的能力也从能够操纵自身每一个细胞,到能够自由感知操纵他人,甚至对身边的无机物包括重力场产生影响。不过看完电影,好多人都在抱怨为什么lucy那么牛逼,到最后也就收拾了几个黑帮小混混,在巴黎街头飙了一次车,既没有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也没有像绿巨人从洛杉矶打到里约热内卢。其实原因很简单啊,lucy时间不够啊。黑人教授演讲里提到生命有两种演化方式,当环境恶略时,生命会倾向于自我演化,一步步走向immortality;当水土丰美,物产充足时,生物则会大量繁殖。lucy的情况是一开始不慎摄入的毒品导致体内细胞的变异,而变异的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以便继续变异(向100% cerebral capacity发展),所以lucy收拾掉那几个搓麻将的小混混以后,第一件事是各种狼吞虎咽桌子上的台湾小吃。。。越往后发展,人类的食品可能已经满足不了lucy体内细胞对能量的需要了,于是认为环境是恶劣的,开始寻求分裂已达到自我进化。所以在飞机上有了lucy发现自己开始像沙子一样四处飞扬,blowing in the wind。。。这时候lucy唯一能够自救的办法就是继续摄入大量毒品, 让细胞能够有一个可以继续reproction而不是pursuing immortality的地方。回到刚才的地方,那既然毒品只剩下三包,生命(作为人类的lucy)还剩下不到几天的lucy,首要目标肯定是达到100%的cerebral capacity啊,那里有空关心其他事情。
回到主题上,感觉整个电影看下来还是挺带感的啊,尤其是最后那段lucy穿越时空的蒙太奇,的确有一种嗑药的感觉。我觉得这种题材真的不好拍,尤其是主角心中对世界无欲无求,有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心只想追求100% cerebral capacity然后造福人类,而且全篇涉及各种哲学讨论还得给拍的深入浅出,没点儿库布里克的功力还真不行。另外这片要是交给好莱坞的美国导演拍,一定会加一条中央情报局的线,可能会更有意思。
㈡ 5篇100字左右的英文电影的观后感,要用英语啊
《阿甘正传》观后感:
To be honest, Ive never seen anyone like Forrest Gump in a movie before.Forrest Gump who is unfortunately to be born with a lower IQ and the muscle problem, usually, people always think this kind of person cant be successful in doing anything. But, instead, this unlucky man has achieved lots of incredible success, he is a football star, a war hero, and later a millionaire!
Forrest Gump not only shares his innocence and purity with others, ,he also manages to retain that innocence through some very difficult times. I love Forrest that he doesnt lose his purity through the movie, or maybe he just cant ,but either way, this shows us dont need to be evil or really intelligent to be recognised or successful.
It is just a movie, so maybe it doesnt work like that in reality.A simply means is that the acting and story of this film got a high level like the real . And in my definition thats what a good movie should be able to do.
译文
老实说,我以前从未在电影中见过像阿甘那样的人。阿甘不幸地天生智商较低,而且有肌肉问题,通常人们总是认为这种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但是,相反,这个不幸的人取得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他是一个足球明星,一个战争英雄,后来成了百万富翁!
阿甘不仅与他人分享他的纯真和纯洁,他还设法在一些非常困难的时期保持这种纯真。我喜欢福勒斯特,因为他没有在电影中失去他的纯洁,或者也许他就是不能,但不管怎样,这表明我们不需要邪恶或真正的智慧才能被认可或成功。
这只是一部电影,所以在现实中可能不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这部电影的表演和故事达到了真实的高度。根据我的定义,这就是一部好电影应该能做到的。
㈢ 超体观后感3篇
超体观后感1
周六去看了《超体》,感觉很震撼,触动心灵。没有及时写下感受,今天写来有些情节似乎已经开始有些遗忘。
影片伊始,我感觉有些恐怖,尤其是那位西方男性被韩国黑社会头目逼着吃下蓝色CPH4,立刻从萎靡变得很亢奋,那一瞬间我以为这是一种新型的毒品,以为是恐怖片或者犯罪片。随着影片的展开,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当Lucy体内的CPH4被撞破,进入她的体内时,她的用脑率开始提高,在医院给妈妈打电话:我感受到了万物。那时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完完全全是因为身同感受。
今年“十一”假期,去泰山禅院闭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关房里,观“有念”“无念”,在黑暗中单纯的与最真实的自己相处,感觉是那么的细微,清晨能听见关房外的鸟鸣,深夜能听到附近民居的狗吠,于是你知道白天黑夜,一日复一日,这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完全被忽视的体验。或者说你从来没有好好地听当下的一切声音,以及知道自己在听,你的头脑中一直充满着过去、未来,各种各样繁杂的、有的没的想法。闭关第三天,打坐中一瞬间进入了契入了空性,那时我感觉我的身体没有了,确切的说“我”没有了,我和周围的黑暗连成一片,“我”不断地扩展,我是房子,我也是泰山,我是泰山脚下的树,我也是树上的鸟——我感受到了万物。我和万物是一体的,不分彼此,我从无始劫以来就存在,从未消失,这也对应了片尾Lucy说的:I am everywhere。
Lucy在说“我感受到了万物“这一句时,前后还谈了很多她的体验,她感受到风、空气,母亲亲吻她的感觉,以及1岁时的记忆。不深究记事前,就是记事后很多的体验我们都感受不到,因为如上所说,我们没有活在当下,每时每刻的思想都在飘忽,你失去了很多当下的体验,也许这样你已经失去了自己大部分的人生。
第二次落泪,是Lucy随着用脑率提高,她开始可以突破时刻的限制回到过去、或者去其他地方观察和感知其他人的生活状态和想法。某种程度上这也对应着我的体验,孩童时,我就不相信宇宙之大只有人类这一种高灵类的物种,而时间到底是什么?一直也在思考。有时在打坐中,也会有类似Lucy的体验,穿越时空接触更多,在感知未来的部分,很多验证也是准确的。但对于这一部分,我本人向来是比较隐晦的,除了我本身并不追求这个之外,还在于大多数世人对此是持否定甚至是嘲笑的态度,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名利、金钱和欲望成为了主流的追求,背后的驱使是人类自我的膨胀,不相信宇宙中其他万有的存在。诸不知人可能是很渺小的,只是沧海一粟,也许越放下、清理欲望,得到的就更多。在很久前,我终于可以面对自己这样的暂且称之为“超能力,也知道自己不是异类,当时的感觉就是落泪,而今看到这一幕,勾起我那时不再排斥、接纳自己的感觉。
第三次落泪就是影片的结尾,Lucy说“I am everywhere”,想到张德芬书中所写: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吸引什么样的人,境随心转,没有意外。
片中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片段:Lucy将刀插在黑社会头目的双手上,说:我感知到人类内心最深处最原始性的限制,疼痛的感知让你无法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何方…关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人类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情绪浪费,所谓情绪都是二元对立,欢乐之后必然是痛苦,兴奋和低落一定相伴而生。如果给让人不舒服的情绪定位为“负面”,那么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很大的根源来自于恐惧,恐惧限制了我们,让我们认不出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而恐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痛”,因此Lucy当时说出了这样的话。活在情绪里和活在当下是相悖的,对于如何做?也许《金刚经》给出了最好的注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很少有电影愿意看第二遍,但是这一部,我希望再回味。
超体观后感2
经过漫威大张旗鼓的扩张,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个类型而存在。于是,现在每年都有三到五个超级英雄在银幕上拯救世界。可是,是不是每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人都必须去拯救世界呢?显然不是。电影老顽童吕克-贝松的新作就是这么一个反常规的电影。片中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露西,和蜘蛛侠、绿灯侠、美国队长一样,都因为一个意外而获得了超出常人的体能和脑力。不过和那些超级英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背道而驰,露西不仅没有去拯救世界,还多少陷入了迷茫。
普通人获得超能力,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可以变异、可以被注入特殊物质、可以接触外星神器。《超体》的途径貌似比这些漫画里的想象更科学一点----大脑开发。人类大脑通常只被开发了十分之一,这既是一个常识,也是让大家念念不忘的梗。几乎所有人都曾幻想过,如果自己的大脑的开发程度比别人高,达到20%、50%,甚至是100%时将会如何无所不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至少99%的人都不会觉得自己的大脑开发比提高后,就得去钻研尖端数理化哈。大家幻想的八成是赚大钱、打怪兽、逞英雄之类吧。
吕克-贝松拿大脑开发做起文章,让大家看到了他自己的想象。而且他想得还蛮细的,把大脑开发的程度分成了不同的阶段。20%的时候会怎样,50%的时候会怎样,99%的时候会怎样,都进行了展示。于是影片最大的悬念就是等开发度终于抵达100%的时候,女神露西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用非常具体的数字来引领故事,就像给观众设置了倒计时一般,紧紧抓住注意力,紧绷神经。
《超体》能够取得北美1.26亿,全球目前4.12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仅次于《通缉令》和《古墓丽影》之后的以女性为主角的动作片票房第三位,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功不可没。斯嘉丽-约翰逊成名很早,被好莱坞认为是美貌、性感与演技兼备的潜力之星。可是《逃出克隆岛》的票房失利,使她没能一跃成为好莱坞一姐。随后,她成为了文艺女神、性感女神,总之是千百万男影迷心中的女神。
随着《美国队长》和《复仇者联盟》的热卖,斯嘉丽-约翰逊出演的配角黑寡妇成为了近几年最成功的漫画改编电影中的女角,甚至超过了更早改编的猫女。斯嘉丽-约翰逊重新得到了商业上的肯定和青睐。据说尽管她不是超级英雄里的主角,漫威仍然乐意开出世界第一的身价来保证她继续出演黑寡妇。她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超体》就是对斯嘉丽-约翰逊这份“蹭”来的号召力的检验。本片除了摩根-弗里曼和崔岷植这样的戏骨来帮衬之外,没有别的票房级明星助阵。女神斯嘉丽独挑大梁,将黑寡妇的光环引入了这个大脑被开发至极限的女人。于是,女神不去拯救世界也无所谓呀。反正宅男们已经被女神拯救啦。
超体观后感3
如何界定一部科幻片?什么才是科幻片?怎样区别软、硬科幻?是不是带着科学内容的作品都是科幻题材?......
这是我看完一些影评之后,迫切地想纠正一些人脑子里面,我认为不健全的认知时,所想到的切入性的基本问题。
然而鉴于本人不才,琢磨了半天怎么论证现在的科幻片到底是指什么,最后却把自己绕进去了。(一部科幻片也好 ,爱情片也罢,好看与否取决于观者的认知和体验,共鸣。科幻与否,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认知界定的。)
本片的故事主线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女主角开挂升到满级,一路上虐小号的路子。不过披上了吕克贝松这位好莱坞外籍导演的名号,整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带着种种似曾相识的酷炫,一股脑上来的各种哲学讨论,做了一个很唬人的演绎——脑洞开到100%,会是啥样。
其实就像一本侦探小说,猜死了谁并不重要,关键是分析作案手法。本片并没有严谨的按照科学知识进行,而是对导演对这一科学主题的一种哲学解读,或如同电影里所说的,没有科学依据的一种假说。影片一开始便随着说任何事情都显得很有道理的摩根弗里曼一起,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导演塑造出来的科学观念当中进行,整部影片既是架设在这个脑使用率突破平常会怎样怎样的构想来实现的,而各种后来女主角表现出来的“技能”,都是基于此——导演的设想,就如同一部科幻作品,基于作者的构想,或者一条科学理论,由科学家的理论证明一样,是建设在对其个人认知的理解的阐述。而正因为如此,本片,如同影片里所说,也如同各种科幻作品,一种别人表达的假说,不存在扯淡不扯淡的问题,只存在观众或去认知的人,能否理解并认同的问题。
然而令人头疼的是,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的不同,总会产生分歧,就好比影片中露西对世界的认知于我们“平常人”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的脑使用率超过了某一限定值,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新的进化的行为,是否会和片中一样?不得而知。所以只靠“想”这种行为的内容,对于广大的认知层次不同的观众群来说,很难得到统一的回馈。
再打个比方,即便地心引力那么精彩的电影,也会有人却不厌其烦地扣出所谓的缺陷,来证明自己的认知方面的优越与正确。更何况,吕克贝松这种法国导演,满满的浪漫情怀,在科幻题材电影的指导中,加上导演信手捏来的动作戏份,很难去锁定本片真正要表达的内容,也便很难去客观地按照类型片的模式去评价这部电影。
我觉得本片挺好看。
无论是选择对本片是围绕”时间是唯一度量“这一课题基础上展开的故事的评判,还是单纯地选择观赏一部由怎么拍都有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影子的导演的作品的欣赏,抑或只是对任何不熟悉的观念的盲目否认而刷存在感,无论怎样的一种观影方式,所有争论的必要却是没有意义的,就像影片中露西能感知到细胞的核心,而我们对待事物的偏好,不过是人认知不同的区分而已。
㈣ 超体120字英文观后感
Watching the super body, the heart is very excited, luc is a genius, I saw a comparable to my favorite movie "the matrix" philosophy, although the film has some not perfect place, but does not affect it become a great movie.
The human brain is a small universe, the universe's most complex systems, referred to as "the second nature", when the full development, how would we? Film is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led us into a fantastic journey, into a new realm.
Comte developed human knowled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theological stage,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metaphysical stage * (philosophy), the third stage is the stage of empirical science (science). The clue of the film, is a reverse development, ? by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