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摆渡人》读后感(150字以内)
《摆渡人》读后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中15岁的女孩迪伦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单亲女孩儿,在一次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中,成为了唯一的罹难者。她的灵魂必须穿过荒原,躲开恶魔的吞噬,才能抵达灵魂的栖息地。而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她,也是崔斯坦万千摆渡过的灵魂中的极普通的一个。
迪伦从一个原本必须受到保护、挣脱恶魔、穿过荒原、迈向灵魂栖息地的小女孩,原本应该抱怨命运的不公、对未来充满恐惧的女孩,却因为一场发自内心的爱,使她对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的命运关怀,反而超出了对自己的关切。
崔斯坦本身就是荒原上的摆渡人,保护、引领过无数的灵魂穿过了荒原,来到了灵魂的栖息地,当然偶尔也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宿命?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自己当下的命运安排。
从年龄与经历来说,他是一个饱经沧桑、经历丰富的人,见过了无数的灵魂引领,经历了无数次的恶魔攻击;内心早已波澜不惊、心如止水;只是机械地、重复地穿过荒原。与其说他是一名摆渡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无可去处的孤独灵魂。他已经完全习惯了宿命的安排。
直到,他遇上了迪伦。
迪伦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儿,以至于说到自己仍是"处女"时,羞得面红耳赤。但是,恰恰她的纯洁与淡定,给崔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迪伦并没有因为知道自己是火车上唯一死去的人时,悲伤烦闷,反而很平淡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但是,她却对崔斯坦以前的摆渡生涯中的其他灵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从崔斯坦的故事里了解了他,并且感受到了他的力量和正义;在受到崔斯坦保护的过程中,渐渐地对他产生了依赖,以至于爱恋。所以,尽管她安全到达了灵魂的栖息地之后,却因为没有了崔斯坦的陪伴,她痛恨这样的结局,她宁愿永远在荒原中与他一起漂荡,甚至不惜死在恶魔的手中。
她只知道:我要走回去,我要陪伴他,我要拯救他——摆脱他的宿命!
爱,使她充满了力量。前途即将如何?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恶魔的吞噬?不知道!
有了勇气,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给命运就可以了。
于是,她以一种无人尝试过的方式,以一种孤身一人战胜恐惧的勇气,义无反顾地踏出了寻找崔斯坦的冒险历程。
没有了迪伦的崔斯坦,重复着自己毫无意义的摆渡生涯。也许太久的禁锢,以至于他再次遇到迪伦时,除了惊喜,更多地却是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他不敢尝试、甚至不敢想像,自己还能去哪里?
此时,他才是荒原上需要"摆渡"的灵魂;迪伦才是崔斯坦的灵魂摆渡人。
迪伦的爱牵引着他们,回到原点,回到事故的起点,穿越回时间的刹那,奇迹必然诞生。
迪伦瞬间回到了事故的现场,并且从事故中苏醒了过来;而崔斯坦,却在不远的地方,微笑地看着她:
她说:"原来你在这儿。"
他说:"我在这里".
② 如何评价《摆渡人》
很好看,因为摆渡人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中国电影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这部电影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以前那些莫名其妙的一些电影好看多了。
③ 摆渡人读后感结尾
1、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而指引摆渡人来引领自己的,却是自己。其实,摆渡人就是你自己!
给了我们希望的是摆渡人,其实,就是自己给了自己希望。
2、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④ 摆渡人观后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作者从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细腻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别具一格,值得瞩目。
好久没有读到能让我感动的书了,就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间,被迪伦在发现自己真实的状态之后,心微微颤了一下。
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时时感觉到,身边的一切有多不堪一击。当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当然这不是因为我对生命悲观,相反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灵魂超脱。
虽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书的基调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说的是,我很担心它会因为体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适合它的更多读者忽视。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快读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句话,会不自觉想象这是一个让人唏嘘不已,感天动地的故事,所以一开始还是带着些顾虑和好奇的。
崔斯坦为了超度魂灵,随时准备变成那些亡灵在最后一次许愿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样子。但为了爱情,他可以把这件事情变成永恒。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于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惊喜和转机也因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贵。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爱是不应该被被动对待的,追寻幸福的最诱人之处就是追寻的过程。
因为它应该是不经意间的火花,是看不见的幸福终点。迪伦看似到了生命终点也没找到的东西,竟然就在她离开人世的一瞬间出现了。虽然这是作者很巧妙的夸张描写手法,但是其中的含义却是跃然纸上的。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等待就会得到幸福,安静走路转角就会遇上爱,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轰轰烈烈和刻骨铭心了,所有的爱都只是为了爱而爱了,那多可悲。
合上书本后脑海中仍有不时闪现的各种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但也是朴实、深刻的,它能让一个故事变成能赋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载体,能让人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嚣落幕、曲终人散时心中浮现感动。
⑤ 摆渡人观后感500字以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摆渡人。当我们遭遇困惑时,总是他先出手相救,带领着你,追逐着光明。
《摆渡人》中,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及老师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而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忍无可忍,无比痛苦。
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的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后来迪伦才知道自己是唯一没有逃出来的人。而眼前却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不到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叫崔斯坦,他似乎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而是特意在此等候。
命运交缠的起点,崔斯坦就是迪伦的摆渡人。让他们穿过荒原,路途上惊悚、恐怖。却迎来了痛苦的离别,终于再次相遇,并一起重回了人间。
在这本书中,摆渡人就是附送死去的人去天堂,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芒,为我们照亮前进的大路。这篇故事耐人寻味,不但透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摆渡人,他帮助我们追逐着梦想,也许在人生道路上就会有书上方言中的瘴烟重重,也会有悬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测的黑水。然而在这些困难后,似乎还隐藏着随时会把你拉下水的恶魔,他们阴险狡诈,贪婪无比。让你迷失在自我的隐蔽世界。就在这时,你的摆渡人从光明的一点中走了出来,他扶起你,帮助你跨过坎坷,并寻求光明。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白自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在将要溺水时获救,在深陷泥泞被扯出来,在不知道方向时被指引。但是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我们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能体会到阳光其实依然灿烂呢?犹如书中所描述的,方圆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我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而狂风大作;你微笑,身边便是灿烂暖阳。所以或许摆渡人其实就是另外一个自己。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如果命运是一片阴森的森林,如果命运是一片沸腾的沼泽,谁又是你的摆渡人?是你远在天边的知己,还是勇敢面对的自我。
⑥ 看完电影《摆渡人》,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觉得电影摆渡人这部影片拍得非常好,而且他特别符合剧情的跌宕起伏,并且它的里面的角色选择特别好,符合人物的一个性格特征,我觉得整部影片下来真的是非常的激动。
⑦ 摆渡人3无境之爱读后感1500字
提到摆渡人,我们可能大部分都会想到很久之前热播的网剧《灵魂摆渡》,故事的主人公赵吏就是一名灵魂摆渡人,工作就是把人间的亡魂从阳间引渡到阴间,踏上它们该走的旅程。于是我们对摆渡人的定义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开始知道,其实摆渡人并不算是一个坏人。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离开现在的世界,是更希望遇见摆渡人,还是黑白无常?也许这是个很滑稽的问题,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死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但是当我看过克莱尔·麦克福尔所著的《摆渡人3无境之爱》后,我更希望我们都能遇见自己的“摆渡人”
就像前面所说摆渡人不是一个坏人,而且很有可能是我们离开世界后唯一的支柱,但是我在这里说的摆渡人却不是《灵魂摆渡》里像赵吏一样的灵界公务员。
在《摆渡人3》中男主人公崔斯坦是女主人公迪伦的摆渡人,但是在他们的世界有一个荒原,所有的灵魂都必须跨越过这个荒原,去往另一处安全的分界线,但是在跨越荒原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丧失人性的恶鬼,他们会疯狂的吞噬所遇见的灵魂,让他们变得和他们一样,成为只知道杀戮、贪婪的怪物。
崔斯坦竭尽所能的帮助迪伦跨越荒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互相喜欢上对方,迪伦即使离开了荒原,也只身前往险恶的荒原,想要帮助崔斯坦脱离那无边无境、不老不死的摆渡人生活,在第二部的时候,他们顺利的逃到人间,开始在那里生活。
如果没有崔斯坦舍生忘死的保护迪伦,迪伦没有办法一个人跨越险象重生的荒原。而如果没有迪伦的死心塌地,崔斯坦也没有办法脱离摆渡人的工作,过着真正快乐的生活。他们都是各自生命中的“摆渡人”。
《摆渡人3》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虽然承接上部的故事剧情,但是讲的故事梗概却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你只是去看第三部,也是可以完全了解整个故事的。它的叙事非常清晰,并没有太多像其它小说那么多的副线,所以完全可以让你一气呵成的看完整本小说,还意犹未尽。
⑧ 摆渡人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好不好看
人世间的摆渡不过是渡他人易,渡自己难。幸好遇见彼此,摆渡人成为被摆渡之人,一同上岸,阳光正好。那么,谁又是谁的摆渡人呢。
我可以想到 王家卫+梁朝伟
王家卫+金城武
金城武+梁朝伟
甚至想到 王家卫+金城武+梁朝伟 都有点心潮澎湃
他们三任意组合都特么是经典
两个既有演技,又长得帅,还性感的男人如何演绎摆渡人的角色
中间加上个张嘉佳
摆渡人,渡落在河里的痴人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每个人都有机会落水,摆渡人是落水者的救命稻草。这个结论在失恋人的世界里特别正确,倾听、鼓励、陪伴、甚至骂醒他她,都是摆渡的一种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让落水者上岸,上到彼岸。彼岸没有眼泪,没有花,也不会再有他和她。
而对于摆渡人来说,他们阅尽千帆,把红尘看破,行在水上,却心如止水。痴人可以上岸,摆渡人却只能活在河里。就像酒吧里的漂流瓶,落水的人把对于过往的一切都放在瓶子里,上了岸,便自顾自的向前走了。可能会,更多的时候并不会,多看一眼,仅此而已。
苦难既过,就让一切都呆在过去,包括帮你渡过苦难的摆渡人。
所以,摆渡人,要么是博爱,要么是真爱。
故事主线就是一个博爱的摆渡人和一个真爱的摆渡人,渡己渡人。中间夹杂着各种张大叔反刍出来的感悟。讲真,并不差。单拎出来某一个,都是一个很精准的洞察。
任何情感的痛、身心的伤,最后总以时光渡之,在岁月的磨砺下,蹒跚前行。无论自渡、他渡、时光渡,“我们终将上岸,阳光万里,鲜花沿路开放。”
⑨ 摆渡人读后感
1、《摆渡人》读后感范文一
《摆渡人》读过的最完美,最震撼人心的小说,主人公伦迪和催斯坦作为彼此的摆渡人,在这个过程中,由把灵魂摆渡到天国,再因为爱再把灵魂摆渡到人间,这个过程让读者感受到了所有人性完美的东西:信任,忠于职守,坚毅,勇敢,遵守规则,纯洁真挚的爱。在伦迪回到寻找崔斯坦的过程中:执着,更深沉的爱,坚强,怜悯,牺牲自我,超越自我,更震撼人。
小说的情节暗喻人生一样是一个不断成长,蜕变,丰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各种考验,始终坚持一颗向善之心……谁是我的摆渡人?今生我又能够凭我平凡的生命摆渡谁?在人生这个不断逃离苦难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有幸作为一名小教师,期望学生们的困惑与迷惘我去点悟,我成人的世俗与世故更愿意他们来摆渡。
2、《摆渡人》读后感范文二
有人说海誓山盟、天荒地老很俗,对是很俗,可是当感情来临的时候俗与不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所谓荒原可是是迪伦不愿应对的世界的一个投影,她厌恶登山、厌恶泥泞,可是当她失去崔斯坦时,即使应对魔鬼的凶残,即使命悬一线,她却义无反顾。 伊莱扎说任何一扇门都能够到达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可是可悲的是千万年以来却禁锢了无数的灵魂,包括那位勇敢的德国兵。
克莱尔·麦克福尔想告诉我们的是: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来自对未知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我的人生,仅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能抵达完美的彼岸。
真正的救赎,来自自我成长与非凡的勇气。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Claire Mcfall)创作的小说,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 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这本书巧妙、惊人的故事情节与小说中所展示的多重主题密切相关,爱情、救赎和家这几个主题相互交融,引领读者以自己的心灵与小说中感人至深的真情相互碰撞,迸发出灵魂深处的火花。
多重主题与丰富的内涵或许是《摆渡人》被认为是一本灵魂治愈小说的核心原因,解读《摆渡人》中的多重主题,可以揭示小说背后蕴涵丰富的人性内涵,引导人们重新思索人生,同时也给读者的灵魂注入了一种无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