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姜文的导演功力和艺术水准
很不错,个人很喜欢。真心觉得他的电影有自己的个人特色。不献媚不讨好,有自己要表达的东西(虽然比较晦涩),他导演的电影中的不少物品都有自己的意象和代表(当然,一般人估计是不知道的),很多镜头也是有一番风味的,比如《阳光》中把帽子丢起来然后掉下的过程我第一次看就闷住了,然后仔细一想就乐了,导演的镜头是这样的,小孩子时期的主角把帽子扔向天空,镜头随帽子一起飞到空中,然后又随着帽子一起落回来,然后主角抓住帽子,镜头随之移动到了主角身上,主角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而是长大了的主角,导演通过这个镜头就把一段成长时间过渡得特好,特有一番味道,而不是有些电影的"N年后,"也没有运用黑一下屏幕,然后再切换到长大是方法。还有就是主角用望远镜发现米兰那一段,另外电影结尾压在水中的一段都挺别具一格的,印象深刻。还有就是它看似混乱的对白和剧情都让人比较难忘。(补充:有人说这手法比较常见也简单,但是那时候我刚读高二,坐在电脑前,也不懂什么镜头语言什么的,就觉得镜头有意思,觉得很新颖印象深刻,一直记得。·) 导演怎么样这东西不好说,都是专家说的,来个人说自己是专家,专注影评10余年,研究电影几十载,对电影如何如何的……然后就开始评论导演怎么样电影怎么样我都不是特别赞同。因为电影是艺术,艺术的对象是大众,是我们普通人,不是几个T M什么专家,说好就好,说差就差的。何况姜文在专家那里也的艺术评价很高的。完全比现在什么XXX导演,XXX导演,XX导演什么差。甚至比他艺术水准都要高。(个人观点) 所以站在我这个独立的普通人来看,姜文导演能力很好,有天才的感觉。总是在与众不同的同时还做到了出众。他的导演风格对我的胃,我喜欢。演技也有特色。有强烈个人特点,我白看不厌。(那个星爷不是大家也喜欢他喜剧风格吗?他一改型大家又说他演不了,还是喜欢他演喜剧,怎么姜文风格不变就说他什么都是一个样?)
总结一下:演得好,导演更是奇特。
㈡ 谍战剧豆瓣评分排名前二十部
1、《潜伏》
《面具》讲述故事的手段显得高超,有非常密集的高潮点,该剧的转折跨度之大也让人过目不忘,剧情的反转颠覆了观众的想象。
该剧的前半程,丁建国一直是一个“高大全”的正面英雄形象。他在与敌特分子斗智斗勇时是一名精炼、果敢、坚毅的人民公安,在面对女儿时是一位慈祥、细心、温柔的单亲父亲。
随着剧情的发展,丁建国陡然一变从正面典型变成了最大的反派——隐藏最深的敌特分子。正是这样剧烈的反转让观众目不暇给,感慨万分。
㈢ 为什么成龙的电影那么好看,豆瓣评分却普遍在7分左右
呃,怎么说,这就是个人和群体的区别了,你提这个问题在于你认为成龙的电影应该更高分,代表的是你个人评分,豆瓣则是7分,代表的群体评分,平均7分,在这个基础上,有和你一样觉得高于7分的,也有认为低于7分的。对一个事物的评价有不同的出发点,电影的得分点也有很多,从剧情,逻辑,思想,风格,到拍摄手法,叙事技巧,到剪辑 ,配乐,分镜,演员表现,每个人关注的点不同,要求也不同,你关注的点成龙的电影都有,你就觉得他该高一点,有些人看中的点,成龙的电影可能还有不足,别人就认为低一点,然后就是每个人的期许不同,比如一个作品的水平你觉得很好了,值7分以上,但是在更专业,或者说更严苛的人看来,他认为达不到他的期许,就7分一下,总口难调,一部电影,总有喜欢他的也有讨厌他的,自己给他打分就行了,也不需要过多关注别人的打分,豆瓣评分这之类的更多的是为了那些没看过,又没有很多时间去找寻筛选的人的一个标准,推不推荐看,看了之后,自己觉得值多少分,就是自己的事了。
㈣ 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有哪些
首先看内核,也就是故事如何,这个题材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你的注意力?故事本身是否深入挖掘了这个题材的内涵?主人公是否让你移情于他?故事的反面压力是否够强烈,以至于将主人公的人生推向了正面或负面的极致?等等这些问题就是故事的内核。
然后看摄影,色调如何?视觉引导如何?同样是特效片,《蜘蛛人》的视觉引导就比《变形金刚》强得多,前者让你手心出汗而后者让人感到头晕。还有清晰度如何?纵深感如何?
再看导演,分镜如何?会不会感觉画面衔接不流畅?节奏感怎么样?等等
再看演员,表演是否虚假(国产片通病),是否得体,演员长相和人物是否符合。
最后看美工,道具、服装,环境,设计的是否真实可信。
这一切的基础是故事,故事好了剩下几个才能让它成为好电影,故事不好,剩下那几项再强也没用。
就是这样,对电影的问题可以写短信问我,我会尽量解答。
㈤ 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的叙事手法和分镜有哪些不同之处
我认为《大护法》是一部手绘山水背景,江湖风格的成人动画。奕卫国大护法为寻找失踪已久的太子,来到一个陌生小镇,小镇上空漂浮着一个巨大的黑色花生状球体,故名为花生镇。这里的居民外形酷似花生,当身上长出鬼蘑菇时便会被守卫枪决。他们反对一切外来事物,麻木而愚昧。在躲避守卫追杀的过程中,大护法
虽然没个影院的情况不同,但从我的直观了来看,排片确实非常少。
我周五看的电影,我家这边只有早上 10 点以及晚上 9.30 两个场。
排片率直接被打入冷宫,相比起本月的两个票房大作,想要与悟空传以及小黄人 PK 几乎是毫无可能。
或许有观众还妄想着大圣归来的奇迹能在大护法这边再次灵验,毕竟豆瓣已出 8 分,似乎所谓国漫希望、神作降临的趋势。
但以我凭心体验,若以神片心态去看,只会失望而归。
此片导演过于任性,似有一种“观众算蛋老子第一 ” 的独裁者特色。
虽说导演在之前便说此片是做给自己看的。但考虑到此片毕竟上了院线,还是暑假档,我只能用小人之心来揣摩这句话是导演自己下的台阶。
作为一部Cult片,(Cult电影,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
其是否“值得一看”要看观众而定,其次,同期的‘悟空传’与‘小黄人’比,这部片子确实少了‘足够吸引观众买票’的地方,因此若是以娱乐为角度,很难说它’值得一提‘
因此,他是属于’愿者上钩‘的电影,若是对这类作品本身就有兴趣,则爱看者可以去一看究竟
我先来说说这部片子的优点,这片子最大的优点在于‘独特’。
风格从开场便具有一丝中国气息,红色色调又是如此对中国观众胃口。
且里面无论是人物还是世界观的设定,均赋予着一种宁静的狂野,若以动物为比方便是蜘蛛的感觉。
他世界观与叙事中那种微妙的野性,虽然不会像好莱坞大片那样张狂,但总会给人一种深入骨髓的冲动。
其画面与分镜令我觉得非常舒服,动作场面的那种流畅感以及细节的张力,给人回味无穷。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部片子给人感觉制作组非常用心,他们不断地在打磨这个片子,这种认真执着的劲头其实可以传染给观众的。
然后我要说说这部电影的缺点了,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里面所有人都不爱说人话
正派反派 NPC 真的是没一个人爱说人话,这也导致整个片子观众根本无法移情到里面任何一个角色。
这个作品里的所有人、物,均让人都觉得只是导演摆布的人偶,毫无生命气息。
一部弘扬自由和反压迫的动画,里面的角色却被塑造成提线木偶,也真可谓可悲。
或许配音是一部分责任,但更大责任在导演和编剧。台词是人物的灵魂,不能因为自以为是的文艺使得人物说不出像样的 ‘ 人话 ’ 。
㈥ 像《美丽人生》《美国往事》这种烂片是如何做到豆瓣评分这么高的
《美国往事》我没看过,不作评论。说《美丽人生》是烂片,只能说明楼主你根本没看懂!该片讲的是乐观的父亲为孩子成就美丽人生的感人传奇,体现了父爱的伟大……(内容很多,恕我愚钝难以表达)。楼主真觉着豆瓣打分太高,建议去豆瓣认真看几篇热门的影评,看完后还能反驳影评观点,并继续坚持自己看法,才不会让人觉着楼主这个提问真是肤浅至极!
㈦ 《风起洛阳》这部剧的豆瓣评分怎么样
风起洛阳这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很低。
风起洛阳这部电视剧在开拍之前是非常的受期待的。因为风起洛阳这部电视剧是由黄轩主演的,虽然在电视剧当中也有着人气演员王一博和宋茜的加盟,但是这两个人出演的角色跟他们本身的形象和性格相差都不是很大,所以大家也都认为这部电视剧的质量会非常的不错。在小编的眼中,风起洛阳这部电视剧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电视剧的分镜,画面,音乐和特效,都让小编觉得非常的有趣。但是在豆瓣上这部电视剧的评分非常的低,有很多的用户对这部电视剧打出了一星的评价。
㈧ 动画电影豆瓣排行较好的有哪些
目前豆瓣上评分比较高的有《千与千寻》9.3,《疯狂动物城》9.2,《寻梦环游记》9.0
1、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讲述的是名叫千寻的女孩跟着父母前往新家,结果半路却偶然进入了一个神秘世界,千寻的父母没有抵挡住诱惑变成了猪,而千寻为了在这个世界活下来只能拼命的工作,但渐渐的千寻发现这个充斥着妖魔鬼怪的世界也并非全是恐怖的,她在这里结识了一直帮助她的白龙、给了她珍贵药丸的河神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妖怪,最后千寻为了帮助白龙又踏上了新的冒险之路。
㈨ 法国动画电影《我失去了身体》的豆瓣评分是多少
豆瓣评分8.1分,吸引我的就是它超强的现实主义。
而它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它在国际评论家周获得了奈斯派索大奖——第一部获得此殊荣的动画电影。相信有了这个大奖的支持,也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㈩ 有没有什么优质书目推荐
有些人在做总结的时候,总喜欢说自己今年又读了300多少本书,就是只字不提书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悟。这种靠量子速读(≈吹牛)完成的阅读并不值得提倡,因为粗读1000本什么都没讲清楚的书,完全比不上精读100本经典的效果。
但是怎样挑选经典?除了时间的自然沉淀之外,还有很多人在认真负责地做着推荐工作。以小编这个不太认真负责的人的经验来说,以读书为工作,一年下来,认真读完的也不过百本,(苍天可鉴,这一年真的啥都没干,书还是认真看了的,虽然也没花钱)所以,单靠个人的力量,挑选好书真的是一项大工程。
幸好咱们人多力量大。豆瓣读书每年发布的年度书单,就是一个特别符合“大数据”的书单,经过多人投票和简单的算法之后,选出来的高分书单,虽然偶尔也会有名不副实的情况出现,但也基本都是好书了。
本期,小编精选了2015——2019年的年度高分图书。
2019年高分图书
《呼吸》
特德·姜 著
译林出版社
2019年12月
豆瓣评分:9.2(690人评价)
《降临》原作者新书,包含9个短篇。优秀的科幻作品就是这样,既温暖,又思辨,集诗意与哲学于一体。姜老师对于科技与人文的思考,超过很多科幻作家。如果知道了结局,你是否还有勇气经历每一个当下?这是姜老师带给我们的思考。
《建筑师》
大卫·马祖凯利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2月
豆瓣评分:9.2(1720人评价)
如果过人生是一栋建筑,你会在建了一半后拆了重建吗?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在年过半百之后,突然决定重建自己。(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那个公寓房子的梗)拆了重建,便是人生的顿悟时刻。作者把顿悟发生的瞬间放在图像小说中,开启了一个色彩表达的思想的新时代。
《OPUS 作品》
今 敏 著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8月
豆瓣评价:9.1(4093人评价)
动画大师今敏,世界影坛的重量级人物,作品《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东京教父》……入围过威尼斯电影节,提名过奥斯卡最佳动画。2010年8月,今敏猝然早逝。本书是人们整理出的今敏遗作。
《时间的秩序》
卡洛·罗韦利 著
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6月
豆瓣评分:9.1(3372人评价)
卡洛·罗韦利,一个优质科普达人,可以让物理变得性感。在这本书里,卡洛给我们科普的是:时间的本质。作者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不仅给我们科普了时间,还把我们躺在草地上看星空的浪漫还给了我们。
《死屋》
丹尼尔·比尔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年6月
豆瓣评分:9.0(836人评价)
外国学者真的很会写,兼备科普和文采。作者考察了沙皇俄国对殖民地的可怕的管理和刑法,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韦斯特弗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9年10月
豆瓣评分:9.0(3366人评价)
在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17岁之前没有读过书,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剑桥的博士学位)背后,是作者对“受教育”这件事情的彻底反思。教育是能改变命运,却也让人失去亲人。这本书在国外引起轰动,连比尔·盖茨读了都开始反思自己。
《了不起的我》
陈海贤 著
台海出版社
2019年10月
豆瓣评分:8.9(573人评价)
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有用的学科,尤其是在你学对了的时候。陈海贤博士把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写出来,给我们一套能突破人生许多困境的系统方法。这不是鸡汤,而是实打实的工具。
《克莱因壶》
冈岛二人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年9月
豆瓣评分:8.9(753人评价)
你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假的?就从发现这本书是80年代写的开始吧。想一想,80年代,VR题材!难怪很多人都说,《克莱因壶》才是真正值得被仰望的作品!
《3秒》
马克-安托万·马修 著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年5月
豆瓣评分:8.9(2540人评价)
从翻开书到合上书,这中间流逝的时间,总共3秒。但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603个分镜,一些看似毫不相关实则环环相扣的罪案,经由33块反射镜串联,每一次转折都出其不意。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罗新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9年5月
豆瓣评分:8.8(804人评价)
不装不端不僵化,罗新教授是少见的“能说人话”的学者。这本书是罗新教授“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作者试图给我们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2018年度高分图书
《失踪的孩子》
埃莱娜·费兰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豆瓣评分:9.1(24010人评价)
那不勒斯四部曲,足够经典的大结局,聚焦在主人公的壮年和晚年,为她们五十多年的友谊划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句号。是的,如果你以为你经历过的前半生是很难熬的,那么这本书告诉你,人的一辈子就是个挣扎。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 斯泰凡·厄埃 绘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年1月
豆瓣评分:9.2(1894人评价)
这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漫画。大家都知道普鲁斯特的书特别优秀,优秀到普通人完全看不下去。但是,这本漫画,为我们还原了普鲁斯特笔下的世界,那上流社会的浮华和众生相,以及“一战”前夕法国的社会、经济与阶层。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林奕含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1月
豆瓣评分:9.2(126570人评价)
一个令人心碎的性侵故事。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你往窗外看,罪恶就在外面,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林奕含已经走了,但这世界上的罪恶还在,恶人还多,我们还需要更努力才行。
《奥古斯都》
约翰·威廉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5月
豆瓣评分:9.2(3266人评价)
奥古斯都,是人们对屋大维的尊称。在凯撒遇刺身亡之后,屋大维作为继承人继承了这个国家。他为罗马找出了新路——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作者用书信、文件凑出屋大维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一无所有》
安东尼·马拉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年2月
豆瓣评分:8.7(4261人评价)
小时代,大人物的命运悲歌。围绕一幅画讲述几代人的命运,串起俄罗斯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一本俄罗斯的“请回答1937”。
《莫斯科绅士》
埃默·托尔斯 著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年6月
豆瓣评分:8.9(4558人评价)
在变革的年代,被囚禁的反而成了最自由的。一位伯爵被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里,却过着真正的生活!何为高贵,何为秩序,何为“上流”,何为人,作者带我们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思考。
《如父如子》
是枝裕和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年4月
豆瓣评分:8.9(12821人评价)
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父亲母亲,支撑着这些称呼的,不能只是血缘,还要有爱。哎,是枝裕和,总能让人哭得很凶。
《观山海》
杉泽 / 梁超 著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年6月
豆瓣评分:8.6(4927人评价)
《山海经》的通俗读本,尤其是绘画的部分非常精彩。虽然某些部分有些浅显,但这本书能让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对传播和普及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 著
海南出版社
2018年9月
豆瓣评分:8.3(13493人评价)
一本在美国非常经典的作品,跟《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在路上》齐名,有无数自来水粉。有网友说,读这本书就像吃荔枝,果肉的滋味就不必说了,单就那个核,便是文学大师对人性最透彻的分析。
《回答不了》
匡扶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10月
豆瓣评分:8.4(11444人评价)
画得还挺难看的,但是故事还可以。在漫长的日复一日里,爱情、工作和日常生活,可以让人坚定无比,也可以让人虚弱无力。匡扶摇关注了当代社会生活的难题,每个话题都很扎心。
2017年度高分图书
《新名字的故事》
埃莱娜·费兰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豆瓣评分:9.0(32412人评价)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写两个女主角的青年时代。她们体验爱情、困惑,在婚姻里挣扎,并失去……看完你会发现,女孩子还是要多读点书,真的不要太早结婚。那不勒斯两个女性身上的绝望和迷茫,是全世界通用的。
《鱼王》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豆瓣评分:8.9(3565人评价)
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描述了西伯利亚人们的生活和思考。王小波说,这本书“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有点《老人与海》的意思,但表达的意思又很不一样。
《不可思议的朋友》
田岛征彦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豆瓣评分:9.0(1733人评价)
关于自闭症的一个故事。大概是因为普通人的世界足够艰难,所以我们很少去关注生活不便的人。这本书展示的就是我们日常缺乏的普通交流,希望更多人能读到这本书,以便在这种交流中找到普遍欠缺的理解和尊重。
《杀死一只知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