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什么是电影感

什么是电影感

发布时间:2022-06-24 11:06:14

① 怎样拍出电影感照片

就单张的摄影图片来说,还是相对简单的。前期的拍摄基础很重要,器材和用光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像国内一些优秀的修图公司,他们从客户那里拿来的图片,一般都是摄影师在摄影棚用数码后背拍摄的。其实,乍看起来也没什么过人之处,第一感觉也就是细腻程度不错,也就是细节没有丢失。然后他们开始根据客户的要求,分析设计稿和实拍稿子的关系,划分出许多层次,对每个层次进行修改,比如,高光的几个面,反射部分的几个面,背景分层,然后调整对比啊,质感啊,明暗啊,等等,等修完之后就感觉质感十足。 ,

② “电影感”是什么

电影感,当然是存在的,我们拍东西的人,最怕别人说,我拍的东西像电视剧。当然,这也是特指咱国内的电视剧。上学的时候,有一次田壮壮老师拿了一段杨超采景拍回来的DV给我们看,说不要小看DV,拍出来的东西一样可以有电影感。这个DV小片,后来就发展成了杨超的《长江图》。我有朋友在长江图的组,回来跟我讲李屏宾大师的故事。说他每到一个地方,最先逛的,一定是古玩市场。他也不买,就只是看,后来才跟我朋友说,我们拍电影的人,最重要的是养眼。电影感这东西,的确没什么科学的定义。电影历史上与此最相近的术语是 上镜头性。维尔托夫上世纪提出,最早特指演员的形象所具有的适合镜头展现的特质。我们口中常说的电影感,是第五代嘴边常挂着的一个并不精确的概念。但了解了第五代的背景,就知道这个词为什么对中国电影这么重要了。那场著名的"让电影与戏剧分家"的大讨论,直接催生了至今代表着中国电影美学与艺术高峰的第五代电影。在他们创作之初,是带着对电影本体论的认知进行探索的!如果非要给电影感定义,大概就是将电影本体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后所带给人的感受吧。所以,不客气的说,很多人的认知是错误的,电影的本体不是演员的表演,戏剧的本体才是。即便用现代的叙事学理论来说,电影叙事与戏剧叙事的区别性特征就是不同的媒介手段。这么说有些抽象,举例子就是画画是用颜色、材料、构图、透视、画框、笔触去表达,音乐是用音符、旋律、和声等去表达,戏剧的核心是现场的演员与观众,电影则是连续的似动视觉与听觉。有没有电影感,有没有视听叙事的意识,有没有细致细腻的视听修养与美学思考,明明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因此而跳脚。说句讨骂的话,这事就像原来一个文人对着京戏说你这不"雅",昆曲才"雅"。你京戏唱的是好,又叫座,可的确是通俗浅白,手段上也落俗了点了嘛。您非得搬出周总理那话给自己撑腰,咱也没办法。好在,电影史是时间来书写的!

③ 怎么让自己拍的短片具有「电影感」

演员能够轻松驾驭复杂调度、单镜头非交流场景、特写甚至大特写,还有中景长镜头的表演,普通小剧组找的三脚猫演员可以吗,你去北影厂门口找个人来拍个特写来段戏给我看看,好,说群众演员欺负人,那谁去北电中戏本科表演系在读的,甚至找个普通话剧团摸爬滚打十年的来段戏看看,除了颜值高点儿,台词顺点儿,还能保证王佳芝梁朝伟的表演效果吗,不说最高要求,就找一个好莱坞普通的剧情片,也不用《谍影重重》,就来一段《闻香识女人》 最后演讲,送你一个大礼堂,把所有分镜头复制,只要反应对了,剪辑点对了,抄拍一遍,如果找的都是三脚猫演员加屌丝剧组的那套设备,这效果能看吗,视听语言全世界有N种,并不是说三镜头法,景别逐渐推进,反应做剪辑点那套是唯一的,哪怕是唯一,也是好莱坞制作条件下才比较适用的,如果全世界都学那套,那阿巴斯安哲小津不用活了啊。至于怎样改好剧本怎样调教演员怎样做好场景设计,太复杂,几句话也说不清,当然我也没能力很系统地从头到尾说明白,就说个大概的理念以及大致的学习方向吧。拍好短片首先要搞清楚你的斤两,第一是主创的斤两,第二是你剧组的预算的斤两,姑且把短片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风格化,狂拽酷霸诙谐幽默小清新;第二类是注重叙事、戏剧冲突和表演的。如果你要拍的是第一种,先找个参考片看看,注意,首先你要找的是预算和你差不多的参考片,这种参考片要么是广告,要么是短片,如果真的找不到比你还穷的剧组,至少也是同类型的穷人版,比如参考片里有个1000人的大礼堂,你能找到个500人的;原作有一辆伊兰特,你也至少得有一辆比亚迪。

④ 为什么很多人把视频上下加黑条当做“电影感”

因为人眼视觉感知天然适合更宽的画幅、因为建筑结构电影院拉伸横向长度比提升高度更便宜更方便;因为早期变形宽荧幕的艺术、商业推动;因为要和电视做出更大的差异化……等等等等,宽银幕是一系列技术原因和商业原因推动导致的电影总体的发展趋势。现代电影中使用更宽画幅比的不在少数,而大家使用消费级设备拍摄出的默认画幅比为16:9,这在视觉记忆里被刻上了广播电视几个大字,自然不利于让视频看起来更高级,更好。因此使用类宽银幕的画幅比来获得电影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应该是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或者比较懒。直接改变视频的长宽比是更合适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在更宽银幕上出现黑边套黑边的情况,大部分阳间播放器自然会在全屏时在你的视频上下端填充黑边。

⑤ 如何让小说更有电影感

用切换手法,或者是跳跃式思维,不要写得过于细腻,而是要有突出的画面感,紧凑的情节性。蔡骏有一部获过文学奖的短篇作品叫《绑架》,完全就是电影形式的小说。

⑥ “诗化的电影”、“戏剧感强的电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感

真正的电影语言是风格先于文法而存在的,无客观规律可循。只有这种“诗的语言”才使电影解放了被传统叙事程式扼杀了的表现可能性,重新发掘出那种梦幻的、无秩序的、强悍的和幻觉的特性。

电影的成功(纯商业片除外)取决于创作者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二者缺一不可。电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把电影比喻成高山,唯有对生活和艺术有独特热爱的人方可登顶。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分立于创作理念,统一于观众共鸣程度。

冯小刚的电影 ,却也能让大众在笑笑和接受了 导演所表达的。要让大众接受不得选择一个大家能接受的方法吗?贾樟柯已经放言拍《在清朝》。电影商业化,大众艺术化一定是一股趋势。

⑦ 用五部最经典的影片,讲讲什么叫「电影感」

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

⑧ 什么是电影感的画面,现在的摄像机拍摄追求电影感的画面,具体是追求什么谢谢

个人以为,电影感是浅景深、高宽容度、高对比度,以及些许的偏色的画面。

⑨ 电影的质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此题很有意思,难以解答,也注定没有正确答案。
电影的质感,我认为也可以等同于电影的气质。
试结合个人的观影体验,谈一下想法。
----------------
我个人感觉有质感的电影,往往都来源与有想法的导演,导演的想法有多少被呈现在电影里,这部电影就有多少重量。这种重量压在观众的心上,是剧情之外的另一种体验,它决定了剧情以何种面目呈现在观众面前。我更喜欢将质感称为「一种出发点」。
我看诺兰几乎所有的电影,呈现出来的就是「厚重」。这在蝙蝠侠前传系列中尤其明显:
1.特写近景多、即使是全景、中景的时候,被摄入物体巨大身影挤占了画面的主体。三部曲里硕大的卡车、硕大的运输机、硕大的蝙蝠战车和蝙蝠战机,连那个蝙蝠摩托车都配了那么硕大的轮胎,在画面上,压着你喘不过气来。
2.诺兰在讲故事的时候你总能感觉到他的不紧不慢,高速剪辑你是永远看不到的。即使在处理紧张/高潮桥段时,配上汉斯季默那么重、快速鼓点的配乐,诺兰也一定耐性的把演员的动作/台词完整的展现完,他靠电影故事内在的戏剧冲突张力去让你紧张。这是一种选择。
3.统一整个电影的风格、基调。色调是昏黄、灰暗、压抑的。连蝙蝠侠的声音都低沉到地底,除了反派,谁都难得在电影里笑一下。顺便一提,诺兰的电影感觉都相当严肃。A级制作中为了在电影发展时不至于太冷场经常会讲笑话,这些你在诺兰的电影里是相当少看见的。
诺兰慢吞吞的讲故事,从来不会省略动机/动作让观众自己衔接人物性格变化。所以以上这一切,让我感觉到他电影中的「厚重」,而正是这种厚重感,让我感觉到了余华《活着》里说的“一根头发拴住一万斤的重量,但头发没有断”。我感受到了蝙蝠侠作为体制外英雄面对打破体制内暴力(警察)与犯罪分子之间平衡时,往往受到的双方的责难。第三部里管家辞职前的对韦恩说的:我当年埋了你的父母,现在我可不想亲手埋了韦恩一家。这种不详的宿命感一直在后两部前传中弥漫,而蝙蝠侠的出现究竟有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真是犹未可知,是蝙蝠侠的出现,升级了这些更为暴力反人类的反派,当平衡被打破,成长往往是天平的两端。看完《蝙蝠侠》的很多阴暗的想法,和诺兰营造出来的「厚重」是分不开的,而「厚重」我认为就是诺兰电影里的质感。
------斯皮尔伯格导演在《拯救大兵瑞恩》后个人风格转变非常明显,大量的移动跟拍镜头,在一个镜头中展现了大量的动作/表情/对话。这种处理同样是提升内在的节奏张力,在《慕尼黑》中尤为明显。恐怖份子的突袭、复仇队员第一次并不熟练甚至紧张的自杀,在这种跟拍,较长的镜头展现中,异常的真实,异常的有参与感。
而所有这一切,造成了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真实感」。
即使在科幻片《少数派报告》中,这种处理出来在情感线发展的流畅感,都让你感同身受。
------还可以简单举例子的如姜文的电影,色彩的荒诞、对白的荒诞、人物性格的荒诞/偏执、抽象/理想主义的配乐,仔细看,什么元素都被刻意的放大或者荒诞了。像极了余华的文字,特别是《兄弟》的里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众生万象。但也正就是余华的文字,那么的荒诞,骨子里现实感倒愈加被浓重的挥洒出来。他与他都提笔说了一小撮人物,但我们总能在这一小撮人中看到一大批人。
------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大体都是有自己风格的导演,正是这种风格的导演,让电影可以任意被揉捏,被突破,被讨论,不会像好莱坞很多A级制作一般被公式、被限制、被预见。
电影质感的体现,大抵就是导演的个人手段与想法吧。
以上,提供是一种解释。

⑩ 什么是"电影感"怎么让自己拍的短片具有"电影感

哪一部电影最能从画面,色彩,人物的台词等方面打动你,仔细去琢磨那部电影给你触动的地方。那就是最最具体真实的电影感。说再多理论都不如亲自去感受体会的多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电影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应该怎么过去 浏览:359
韩国影评电影 浏览:857
日本反映初为人母现状的电影 浏览:645
韩国黑道电影推荐国语 浏览:163
韩国十九禁电影床片段 浏览:888
致敬无名英雄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19
日本理论电影片免费看 浏览:113
关于奇异博士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09
万枚导弹毁灭地球什么电影 浏览:305
购买电影票哪个最划算 浏览:182
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战电影 浏览:391
印度刘德华阿米尔电影 浏览:899
第一集下载电影毛片 浏览:327
2018有什么青春励志电影 浏览:791
贩毒卧底相关电影有哪些 浏览:218
韩国电影年轻的表妹 浏览:535
笔记本电脑投影电影机上网 浏览:836
2018年恐怖科幻vip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953
小汽车比赛电影动漫 浏览:786
老电影推荐泰国 浏览: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