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12秒58里的那个残疾运动员叫什么名字
苏桦伟 这是一部来自香港的讲述残疾运动员的影片,片名《12秒58》是片中残疾运动员苏桦伟在残奥会上创造的世界纪录。出生在广州的苏桦伟,由于患有黄疸病,经过治疗患上弱听,说话发音不清。此外,“伟”还有痉挛症,致使他脑部和手脚协调有困难。“伟”自幼就爱上跑步,这几乎不可能的“奢望”在他的努力下被征服了。苏桦伟从一个站立都有困难的伤残人士成长为可以在田径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并在2000年残奥会上以12秒58夺取了100米冠军……
2. 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
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
《妈妈的神奇小子》中展现了对残障运动员出路的探讨。影片里,苏桦伟参加训练,每月只能领到3000港币的政府津贴,远低于送快递等普通工作。考虑到家庭经济负担,苏桦伟一度不想跑了,而他的妈妈则将目光放到了广告代言上。现实中,同工同酬的制度还需要不断推动制定落实,对残障运动员的未来规划,也应被用人机构纳入工作计划。
据吴君如透露,这部影片本身10年前已有雏形,但一直被投资者拒绝。演员古天乐的投资,才使这个故事得以搬上银幕。
文艺创作、新闻宣传、科普工作,对消除歧视、营造助残氛围,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效用。苏桦伟主演的电影《12秒58》,曾经收到了一些这样的评论:
“只要看见残疾人在社会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就会觉得好伤心。希望社会能多些宽容理解吧。”
“二十年后的我,在录像中依旧被这个残疾少年在跑道上燃烧的激情所感染。”
3. 电影《12秒58》观后感
百米跑12秒58对于正常成年男性来说也许不是难事,但对于一个患有先天性痉挛症的人来说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本片是一部人物传记式的青春励志片,讲述了香港著名残疾运动员苏桦伟的成长故事。片中主角苏桦伟和他的几名残疾运动员队友都是由现实生活中的本人出演,使得影片更具纪实性。
BY WIKI
苏桦伟,MH(1981年10月6日-),香港田径项目伤健运动员。苏桦伟曾参加伤残人士奥运会、伤残人士世界田径锦标赛等运动比赛,夺得多面奖牌,目前是男子100米及200米伤残人士世界纪录保持者,更被香港的媒体喻为“神奇小子”。其教练为潘健侣和欧阳家驹。苏桦伟天生患有痉挛及弱听,出生自一个收入中等的香港家庭,一家四口居住在九龙爱民邨,父亲是油漆工,母亲自苏桦伟出世后转为全职在家照顾他,还有一个比他小8岁的弟弟。因时而痉挛加上家中地方挤迫的关系,苏桦伟睡觉时腿会不知不自觉地踢到家人。苏桦伟现时除了担任刘德华歌迷会之员工之外,也当了全职运动员,结束12年兼职运动员生涯。苏桦伟自1996年首次参加伤残人士奥运会至2004年已连续三届夺金而回。2007年,苏桦伟在日本残疾人士田径锦标赛分别以12.15秒及24秒75打破自己所保持的男子100米世界纪录(T36级)及200米世界纪录(T36级)。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100米(T36级别)决赛中虽然只得铜牌,但仍赢得热烈欢呼声,9月15日,苏终赢得200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4. 《12秒58》
这是一部来自香港的讲述残疾运动员的影片,片名《12秒58》是片中残疾运动员苏桦伟在残奥会上创造的世界纪录。出生在广州的苏桦伟,由于患有黄疸病,经过治疗患上弱听,说话发音不清。此外,“伟”还有痉挛症,致使他脑部和手脚协调有困难。“伟”自幼就爱上跑步,这几乎不可能的“奢望”在他的努力下被征服了。苏桦伟从一个站立都有困难的伤残人士成长为可以在田径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并在2000年残奥会上以12秒58夺取了100米冠军……
故事讲得很简单,却在短短90分钟,赚了我大把的眼泪。潘虹和张国柱的戏份不多,但将一对残疾儿童父母心中的无奈、悲伤与坚强演绎得非常到位。苏桦伟的弟弟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哥哥那样整天看电视?”妈妈说:“因为你长大后要照顾爸爸妈妈和哥哥!”对白简单真实,却让人鼻子发酸。
成年后的苏桦伟是由运动员本人扮演的,面目清秀的他其实很有明星像。影片很难得,没有喊口号,没有过度的矫情,观众就随着镜头,陪伴着苏桦伟去体验跑步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