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美日动画电影对中国的影响

美日动画电影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17 10:56:02

Ⅰ 日本日益强盛的动画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我是学动漫专业的。关于这个问题,日本是全民爱看漫画,日本的漫画比动画还要好的,日本当地很多优秀的漫画不被人们要求拍成动画,因为拍成动画没有漫画的美感,人物还容易画走形,你看日本长篇连载的就能看出来了,漫画可以画的很细腻,动画画细腻的话,经费,投入的人力各个方面是开销很大的。日本的动画分的种类是很细的,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合看的动画,我们国内知道的也只是他们的皮毛而已。不过现在日本动画逐渐极端化,就是买肉片比较多,没有实质性的内涵,但总得来说,日本的漫画比动画要好。当然,动画电影方面也有不错的,像场景需要专门的场景师,为什么日本动漫电影里面人物画的简单?那是因为画复杂了经费的问题,投入的劳动力会增多。
相反,中国广电总局规定,动画是做给13岁以下儿童观看,不准有暴力行为,就算你的团队做出了艺术价值高,有内涵的动漫,广电也不会让电视上放出来。做了也白做,除非在网上流行起来。你看那些吉祥物设计的也不具有美感。两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对动漫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日本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了,在日本你不看漫画,别人会觉得你落伍了。
给你介绍一些日本优秀动画电影导演,我个人喜欢今敏的,像千年女优,盗梦侦探。盗梦空间的剧情跟盗梦侦探很像的。还有宫崎骏等等。日本三维动画做的也是不错的。

Ⅱ 中国元素在日美动画之中的成功运用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最大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
国内的动画公司都在忙着圈钱,注重量,而非质。
国内的市场环境不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比如喜羊羊的角色形象,谁都拿去用,又有几个是给动画企业交了钱的呢。
动画行业已经走上加工厂的道路,很多电影大片其实都在中国进行美工制作的,最后印上好莱坞的标牌。就跟爱疯同一道理。设计环节,都在他们本土运行。
好导演的断层缺失,自大闹天宫风光一把之后,导演这环节就脱节了,之后便出了一系列带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扪心自问,这是小朋友喜欢的东西吗?这是讨好家长的,并不是符合小朋友们童真心态的。
动画行业人员流失,国外的动画制作人员的主力平均年龄是40+岁,而我国则是20+岁,一群刚毕业的学生怎么跟老手拼呢。起步晚是原因之一,还有个更让人痛心的,以前那些从事该行多年的同事们慢慢的,除了少数几个自立门户外,大都改行了,迫于房子、医疗、等压力,放弃了动画这条路。我明白,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行的,可是,现实的问题就在那里。
改行,更是代表着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13亿的中国人,每人改行一次,国家会花多大的成本,谁都算不出来。
不说了,想想就觉得惋惜。

Ⅲ 日本动画高速发展对于中国有什么样的启示

2.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

在现今中国社会,大部分学生及年龄层较低的职员都或多或少了解日本动漫,由于网络的便捷及其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使得日本动漫的传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见当世界其他经济体将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通讯产业的时候,日本却将其应用于制造新文化产品。

3.日本动漫对中国学生的影响:

就拿我们学校的周边举例,学校周围普遍分布着众多动漫店,这种情况在各大学校周围都很普遍,可以说,这些动漫店的产生正是由于动漫本身对学生的强大吸引力。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动漫店里面所陈列的98%均为日本动漫及其周边产品。关于这点会在后面说明。

二、动漫在中国

1.官方说法:

浙江少儿频道总监费敏认为,孩子们并不在乎动画电视台播的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动画片,他们需要的是优质好看的动画片。

2.大众看法:

与官方说法截然相反的,我们在街头初步调查中,中国动漫除了在教育意义方面毫无悬念的被评为最优秀的,其他各方面均与日本、欧美差了很多。

在剧情方面,中国动漫依旧保持着好人永远是好人,坏人永远是坏人,好人一定战胜坏人的逻辑,造成情节毫无悬念,使人失去看下去的兴趣。

而画面方面,人物的严重走型、姿势的严重扭曲、姿态移动的生硬等等,在中国动漫里面显而易见。其实中国决不缺乏人才,历届金龙奖获奖短篇,全是个人或者小团体制作,却十分精良,代表着中国的动漫尖端。而反观那些有政府支持,云集众多绘画人才的大型制作集团所制作的作品,只能说去挨板子去才合适。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动画的40%多的画稿都是在中国制作的,因为中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技术过关。

内涵方面,准确的说在低年龄层来说,中国动漫做的十分到位。而其他年龄层的却很少涉及到。

在周边方面,中国动漫也却是很不到位,也正是这样,导致了做动画不赚钱,没有人投资,前景十分不乐观。

Ⅳ 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

有以下几点
1.文化上的影响
日本通过动漫的传播,使自己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到日本文化,喜欢上日本文化。与之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慢慢地被冲淡,慢慢的被遗忘之,直至被日本文化所同化与代替。

2.对中国动漫迷的影响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至今,日本动漫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传播与推广。不论是原来的漫画,和早期电视台上播出的动画,再到近年来网络上的播映,其动漫迷是越来越广的。动漫迷的扩大使得日本动漫中国能得到广泛的支持与认同,甚至是透过其动漫产品输出进一步推动与加深对中国动漫迷的“互动”,牢牢的抓住了这一批忠实的客户。而与之相反的,中国动漫由于没有这些日式动漫迷这些年持续性的传播与推广,以及金钱上的支持,再加上众人的误解,导致中国动漫的发展十分的缓慢。

3.对我国年轻一代动漫人(动画和漫画人制作者)创作的影响
由于我国的动漫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往往会大量的接受日式动漫的洗礼,致使在其创作上有着明显的日式风格与模式。导致其中国动漫从创作上就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风俗与文化特性!例子就是山寨动画,山寨漫画,以及抄袭。

4.对于我国动漫人才流失的影响
由于日本的动漫好看吸引人,就会源源不断的吸引中国的动漫人才到日本去学习去打工。带来的问题是国内动漫产业人才的紧缺!而中国的动画外包一直就是外包日本的动画,而外包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动画人只会做下动画周边琐事,真正的动画核心内容做不了= =(创新精神没了,编剧也编不好只能在那画分镜之类的底层事情!!!)

5.对于中国动漫市场的影响
喜欢日本动漫的有点钱的往往会直接购买周边,虽然日本根本就不在中国卖周边!中国的周边商因为动漫作品的局限性,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只针对小孩),导致在市场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一直被日式动漫迷所诟病)。这也导致我们对中国动漫越发看不起(或者说是看不上眼)了。于是看中国动漫在里面消费的总不是很多,去电影院看中国的电影动画。。。。。。。更少了。。。。。。。可以说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动漫市场的影响是时时刻刻的。

再说说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主指高中生及以下年龄)的影响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 思想上
日本动漫取材广泛,涉猎内容丰富,在给我国高中生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变化,这个思想上是指对事物的认知,与传统观念想形成的对立性。具体的你可以看看,现在中国腐女宅男思维泛滥,不久是如此么?!再,近一点最近流行名词“基佬”在中国网络被融入就是典型之一。

第二点 观念上
本来日本就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动画中避不可免的会让大家看到发达国家的美与发展中国家的差,看多了,观念上有时会多多少少的产生偏差。着偏差就是在对一些事物的观念上,如第一点指出的传统观念形成的对立性。要是抓个典型,就是日本有些恋爱类型的动漫。在题材的选取上并不是单纯的陌生人之间,而是兄妹之间,女女之间,男男之间的,着会对正处青春期发育阶段的高中生产生一个恋爱观念,性观念的偏差。

第三点 生活,行为上
本来高中生正处于学习阶段,而日本动漫上的一些事物对于还是孩子的高中生来说还是很具有诱惑力的。必然也会在看动漫的时候学习和模仿下里面剧中的情景和对白。典型就是COSPLAY,还有就是在动漫展上的表现等等。有自制能力,和能明辩是非的估计还好,要是不是很明白的那种,就会很影响自己和别人的正常生活的。

第四点 认识上
通过日本动漫洗礼,高中生知道了中日动漫之间清晰的差距,认识到了中国动漫有多么不足多么的不好,但是也因为这样往往其不成比而造成对事物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中国动漫越发被人看不起了,没有了我们这些国人的支持那有现在的中国动漫?!可以说日本动漫对高中生在动漫认识的层面上会影响其观察。

由此可见日本动漫对中国影响是全方位的
不论是文化,市场,还是创作,甚至是正在成长的孩子都被所触及,而这影响会一直持续并深化下去。

Ⅳ 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影响

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具有创意的朝阳产业,2015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未来随着动漫产业的日益成熟,动画电影的不断渗透,动漫用户的规模将不断增大。而中国游戏市场2015年收入达1407亿。中国游戏产业增速虽然放缓,但依然保持高速,而在未来这种发展速度将会持续。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就开始学习动漫游戏设计,也许下一个动漫游戏大咖就是你。

Ⅵ 在中国大陆日本动漫与美国动漫文化影响哪个更大

先不管题主的措辞问题,我觉得很多答主都偏题了,影响力大不仅仅是知名度,更不是单一商业经济,而是其文化内核是否对我国的文化内核产生冲击和影响,进而二次创作和传播,以及被群众接受。

确实迪士尼为首的美国动画公司有着庞大的全球市场,但是对于国内的文化影响大么?确实有影响,但是不大,像阵龙卷风,强势到让人无法招架,但是消散离开的也快,好的坏的都不会留下太多,更不要谈文化影响力和二次创作了,举个直白的栗子,某爽文网上直接neta别的二次元作品的数量,neta日本作品的数量是neta美国作品的数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就是很直观的差距。


美日对于二次元文化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异,美国会出于商业考量不断重启和强行扩充故事线,甚至于完全否定前面的所有剧情和设定,这种多支线模式确实能长期获取收益,但是也容易让读者感受疲惫和厌烦,再加上市场长期被某几家公司进行团队式垄断,市场已经处于饱和和不思进取的状态。

而日本确实近年来优秀作品的比例越来越小,也存在部分出版社要求作者强行扩充故事,但是其世界观几乎都维持在一个很均衡的水平,并不至于出现美漫那种动辄便强行改故事的情况。而且市场竞争力一直很强,这导致各家出版社和作者不得不提升自己的水平来获取稳定的市场需求,自《凉宫春日的忧郁》以来,轻小说改编的案例以及越来越多甚至逼近漫画改编动画,这是市场整体的转型和竞争力变化,自2016四月番以来,单纯的萌腐肉动画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对于日本次文化市场来说,这是一个福音。

与此同时,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具备了“文化特征相似”、“地缘位置”、“对于青少年的早期三观影响”,这三点几乎是决定了日式二次元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85-95这一批已经开始成为市场文化创作主力的人,以及对95后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实际上近年来国内漫画创作数激增,但是风格、题材甚至制作人员很多也都是来自日本的,从早期就被引入国内电视台的《阿拉蕾》、《七龙珠》、《幽游白书》、《犬夜叉》、《EVA》、《高达》系列、《游戏王》等片,直到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网上大肆盛行的手游、萌腐肉作品、高燃高虐类作品,日本二次元文化非常细致的渗入了不同的年龄阶层和社会群众,甚至可以说是与现在年龄在20~30的年轻人一起长大的,这份潜移默化的意识影响是无法被轻易磨灭的。

而美国二次元文化在地缘位置和文化思想上和中国抵触太大,而迪士尼为主的动画公司有个喜欢“合家欢”的坏毛病,导致美国整体市场没有像日本那样细分到不同群众里,而像蝙蝠侠和罪恶之城那样的青年成年向作品为了市场需求和法律因素,要么选择适当削减其精神内涵要么选择缩小市场,完全针对某些人群。即便网易腾讯等公司已经开始牵手美国漫画或动画公司,也无非是在中国市场分割出一小块而已。

美国想通过二次元对中国进行文化输出是一件非常漫长而且代价巨大的工作,而日本早已做到通过二次元令其文化内核影响一个时代的人,两者甚至根本称不上一个量级的对手。

Ⅶ 外来(如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积极影响

其实一句话,日本动漫其实并不好,但他产量大!自然精品就多,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动画来看(具体资料请自行查阅):太空堡垒,虽然是一部剪刀作品,但它对中国的80后们影响巨大,即便是90后中也是极有人气的。美少女战士,这个就不多做介绍了。数码宝贝,这部动画可以说让中国儿童们学到了勇敢,冒险。高达,则是让众多的中国人认识到日本人是真的反战了,他们已经开始对于战争的对错开始了反思,而不是像中国媒体所说的那样,什么日本人又好战了之类的,他们其实也跟我们一样,很害怕战争。不得不提的是银河英雄传说,这部作品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价值观,而这部作品也是最能反映战后日本人年轻人思想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尤其需要深刻的解读)。而押井守的作品,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他的作品都是让人对于世界的真实感到不寒而栗的。至于宫崎骏,他的作品所传递出的对大自然的关怀,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那种人性的探讨,是对中国人影响巨大的。

Ⅷ 日本动画对中国是否有负面影响

日本动画发展程度比我国高的多,从动画的传播途径,普及率最高的电视动画来看,日本的动画是有分级的,幼稚、少男少女、成人都有很多。
任何一个国家(大概只除了日本)都有严格的动画保护主义,因为动画的主要受众还是儿童,包括美国对日本动画的引进都是严格控制的,中国也如此。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实际的日本动画每个月都会出很多新的或是连载的,却不见我国的电视台有播出了吧。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本土动画事业早就出台过政策限制外来动画引进,有文件的。
你说的负面影响,作为观众来说是没有的,国家不引进不播出,观众看不见又何来影响。现在网上能看的很多,不过很色的很扭曲的他们也不敢播,有国家网络监管的。但是还是有些露骨点的片子,如果是家长的话最好还是看好孩子。

Ⅸ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日本动漫有利于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课余生活,调剂了在学业中的重负;但同时有些同学沉迷于动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漫上,以至于荒废学业,使得学习成绩退步。

据调查显示,有92.2%的中学生认为日本动漫画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让人觉得轻松和兴奋”占55.52%和34.88%;“对中国动漫画感到悲哀”占12.46%;“对其中的人物很崇拜”的占16.37%;“说不出什么影响”的也有16.37%。

除此,还有少数同学认为看过动漫画后会促使他们对日本人很警惕,并痛恨其险恶意图。由此可见,日本动漫画对中学生的影响逐渐加强。而其对中国中学生的影响虽大部分是比较积极的,如放松身心,获取一些科学知识等。但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了日本动漫画的弊端。

平均每10个学生中便有4人有过在课堂上偷看漫画的经历,且有对其产生迷恋的心态。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这是不可取的。

(9)美日动画电影对中国的影响扩展阅读:

一方面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赶潮流是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极易受某些画质华丽,人物造型独特而空洞内容的迷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日本动漫画一直以清朗的面目出现。

发展至今,日本动漫画的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在描摹人性方面更经验老到。然而,剥去其诱人糖衣,可窥见其丑陋的精神内涵和一再重复使用的商业元素。在这种背景下,尚未具有够鉴赏能力的中学生因部分日本动漫画表现出来的恶俗取向与虚荣心理而走偏路。所以,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尚待提高。

另一方面,漫画文化在中国得以抬头,于日本文化在中国的日渐流行有着很大关系,而且日本漫画没有年龄界限,更是让从成年人到孩子的所有观众群体广为接受。一些劣质的漫画趁空钻入并被接受夜市在所难免的。

虽说这种现象已引起老师、家长、教育部门的普遍关注,但其整治的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整治的力度也还有待加强。另外,中国动漫画罕有令广大同学们赞赏之作,同时,在短期内,中国动漫画的水平还难以超过日本动漫画。遗憾的是,老师、家长并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日本动漫画。

Ⅹ 日本动漫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会让我们被日化,从网上找了一篇文章,大家看一下吧!
论日本漫画对中国青少年的文化侵蚀
<<逛超市,偶尔听到这么一段对话:
一个大概5/6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站在卖日本寿司的柜台前,“爸爸爸爸我要这个这个这个这

个还有那个那个那个。。。。。。。”
可怜的爸爸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对售货小MM说:这个要8块。。这个要12块。。这么小。。。

这个要16块?什么做的啊。。。。。
“爸爸,我还要这个,那个很好吃上次妈妈买了我要2个。。。。。”
我正想这爸爸可能要把这柜台上摆的这20来种寿司都要买下了只见这爸爸俯身抱起孩子:路路啊,

这些日本寿司好吃吗?
“好吃”
“你说日本动画片好看吗?”
“好看”
“日本的机器人好玩吗?”
“好玩”
“你再说说日本的MM漂亮吗?”
“漂亮”
“可这些都要花钱的啊,爸爸买不起,要不用你那小猪里面的钱买好吗?”
“我不嘛”这是个小守财奴
“那这样好吗,路路快点长大,我们拿上枪,去日本打日本鬼子,把他们的东西都抢过来,这样路路

就可以吃很多很多的寿司,玩好多好多的机器人,看好多好多的好看的动画片,还可以和好多漂亮的日本

小MM做朋友,而且都不用花钱,这样好不好?”
“好。。。。”小守财奴点着小脑袋
“那我们回家去打枪好吗,这样长大了路路就可以一枪打一个日本鬼子了。。。”做爸爸的在趁热打


“恩。。。”
于是做爸爸的把孩子坐在肩膀上,雄赳赳的离开了。
卖寿司的小MM一脸的暴汗。。。。。。。。 >>
以上只很多论坛上转帖过的一篇文章,
不才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下面是自己写的:)
我的转变

我是一名很普通的中国人,我讲述可能大家曾经经历过的.
我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受到的是很传统的中国教育.在家里,只有从外婆的故事里感觉日本人很坏,那时候

我很喜欢看日本动画片觉得比中国拍得好.有一次坐船遇见一个日本老人,我们坐四等舱,他看见我母亲和

我共吃一碗康师傅碗面,他还买一碗给我,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中日间这么强烈的民族仇恨.
上初中以后,和很多对游戏感兴趣的中国少年一样,日本光荣出的三国系列
游戏让我着密(那时候只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到了高中,对<灌蓝高手>这样的动画
片也很感兴趣,当时只是感觉和别人一样敢时髦.当时的感觉,好像你没看过日本
漫画,你就被别人笑话.
上大学时候,因为喜欢历史的缘故,无意中看过一本日本历史小说<德川家康>
,开始对日本产生兴趣,开始深入了解日本历史,玩日本历史游戏,如<信长野望>
<太阁立志传>.处于好奇,甚至还在一个学期中选修了<日语>,当时给自己的理由是
方便玩日文游戏.
走入社会后,从事着一行很普通的职业(IT技术支持).偶然一次帮一个日本人
解决了笔记本故障后,他拿出50元人民币,做为小费给我我当时下意识就拒绝(我拒绝是
因为我是一受过传统的教育的人,我帮他解决问题是我的义务,我的薪水自然有公司来
发).他用英语笑着问我"为什么不呢?少了吗?"我礼貌的回答是"这是我的工作,这是我应该做的"他又说了,

带着惊讶说"别人不会拒绝".这里有个细节:他用英语表诉"别人"
时,用的other chinese will never refuse. 我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就走了.事后,
我开始理解和感觉到,在他心里,大部分中国人是不会拒绝消费的.这句话本身代表着
现代日本人对中国的一种普遍看法"认为中国人都是惟利是图的.
不久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和我谈起了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那次谈话
的开始,我知识把这当做一种聊天,在随后的过程,随着一些事实\事例\观点在他口中说出时候,我开始回想

我外婆给我讲的故事,我从小对关于日本事物的了解以及最近遇到的事情.之后我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一些真

相,我为之感动.
这时候,我针对自己的经历,开始了解:从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直对中国的各方面都进行渐进式的渗透.

在日本动画片和日本游戏一直不断地宣传他们所谓的大和民族文化和武士道精神,他们的着手点不是敏感

的技术\军事等,而是从能够影响中国下一代的传媒产品,70年代末出生的那一代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在现

在和今后的20年中将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人群最大的一块,我们有多少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始认同所谓的日

本文化呢.
这一群体中,如果有很多人是认同日本文化的 ,日本将在这20年中更方便地入侵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各

个方面.这时候不免想起,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打出的所谓日中亲善的虚伪旗号,在东北开日式学堂,强

迫中国人学日语等.这2种文化侵略,一种是强迫性的,一种是渐进式的.60年前,你让你一个中国自愿去看日本漫画\电影是不可能的.
但60年后,一大群中华子女确趋之若骛地自愿去学日本语言\文化`````60年前日本鬼子拿枪炮也没有做成的事情,现在确被我们自己做到了```可悲`````
看着各地论坛里那些起着日本名字"丰臣``织田``"和那些人物贴图尽是日本卡通形象的网民````我无话可说,但这证明了一个事实,我们正在被侵蚀`````长此以往,如果还有下一次抗日战争时候,还有多少人会站出了为了中华民族流血.
不要告诉世界和平之类的话,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就该知道,自中国大地的和平从来就没有超过200年.天下虽大,忘战必危!
前天一位同事告诉我, 他不让他儿子看日本动画,他儿子跟他闹.他说,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我猛然醒悟,的确.我们的爱国教育是要从娃娃抓起,一定要战胜日本文化对他们的诱惑.过去的我就这样被日本文化感染过,但今后不会了.我会从小教育我的子女,让他们从小在中国5000年优秀的文化氛围下成长.
希望每一个曾经和我一样迷恋日本漫画的朋友从现在做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从小的爱国主义教育,泱泱中华,终有富强之日!

阅读全文

与美日动画电影对中国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贝电影票房 浏览:829
2015猪猪侠电影之终极决战 浏览:463
韩国电影玉女心经 浏览:817
cf大电影生化危机 浏览:342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校考考题 浏览:287
大懒说电影 浏览:313
2018网络文学改编电影 浏览:83
真希动漫电影 浏览:619
江苏电影公司有哪些 浏览:354
商业头脑电影推荐 浏览:742
大v时代微电影 浏览:723
电视盒子3d电影 浏览:88
大年三十2018的电影 浏览:370
电影票卡优惠券怎么用 浏览:325
柠檬恋韩国电影 浏览:926
电影乌鸦怎么拍完的 浏览:848
韩国侧写电影 浏览:254
手机可以看红蓝3d电影的app 浏览:681
陈都灵北京国际电影节 浏览:330
俄罗斯电影不要在地铁撩妹 浏览: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