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式电影放映机胶片间歇性推进原理是什么
在放映机镜头后面有一个“抓片爪”机械机构,就是靠它勾住胶片边上小孔,让影片做短暂的停留,使一幅幅固定的画面在人们视觉差作用下产生连续的动画效果。
❷ 目前绝大部分电影院是用什么放映机放映的啊胶片的还是数字的
目前绝大部分电影院用的都是数字放映机,数字放映机是目前的主流,胶片放映机在放映中途需要更换胶片。
数字版就是以数字信号记录画面,声音的电影内容,是以一台数字放映机也可以叫投影机放映电影。操作简单就跟放DVD差不多,开机后就不用管它了, 画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对眼睛不好。立体声效果不如胶片机。
胶片版是以胶卷记录的画面,声音的电影内容,宽度样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样,一部100分钟电影大约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胶片放映机人工装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较操心,画面柔和,立体声效果音是最好的。
(2)电影放映机图片动画扩展阅读:
(1)放映机是把影片上记录的影像和声音,配合银幕和扩音机等还原出来的机械设备。
(2)电影放映机有各种不同类型,通常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按放映影片的宽度则可分为70毫米、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和 8毫米等不同的放映机。为一些特殊形式的电影还装备了立体、全景、环幕、穹幕、巨幕等放映机。
❸ 怎样在幻灯片中图片连续循环,像电影胶片
你的问题不是很清楚,你的幻灯片是8个齿孔,还是四个齿孔,你插入幻灯片图像是想循环放映,想能得活动影像效果?还是定格图像?一般的幻灯片都是8齿孔,电影摄影机拍摄的是四齿孔图像,电影放映机它是以每秒24格画面进行放映的。如果插如的图像要求是活动的,那每一格的图像动作是不同的,要么拍摄,要么在计算机上一格一格的做,否侧你没法得到活动效果。
❹ 世界上第一架电影放映机诞生于几几年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产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当然,19世纪末电影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在电影诞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为电影的诞生做过艰苦的工作和基础性的贡献。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学发明家外,还有许多,如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等。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如同使这些科学技术糅合在一起发生巨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传入中国的过程
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中国电影百年历史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定军山》片断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1958年万古蟾导演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影片《魔术师的奇遇》。
❺ 电影放映设备有哪些
1,电影放映机
电影放映机(film projector),放映影片用的光学机械。由灯箱、光学系统、传动输片装置和供片盒等构成。影片按每秒 24 格在放映机上运行,每格画面到达定位时,快门按 1/96 秒的间隔时间均匀地打开、关闭一次。因此,每格画面在光源透射下通过放映镜头将影像两次清晰地投射到银幕上。
2,音响系统
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音响系统包含:声源设备,音频信号动态处理设备,音频信号放大设备,声音还原设备。
3,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4,银幕
放映电影和幻灯时,供投映放大影像(画面)用的白色屏幕。
5,服务器
单厅配置的服务器,用于播放影片,编辑列表等等。
❻ 放映电影成像原理图
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电影胶片相当于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物距应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电影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f,小于2f.
即:f<28cm<2f,也就是:14cm<f<28cm,符合要求的只有选项B.
故选B.
❼ 颠覆你的常识:电影一秒钟24格,这错了吗
因为人眼的反应时间是50毫秒,所以电影一般是24帧,人眼的反应能力只能达到1/24秒,再高也没用了。
影片的播放原理就是利用了人类的视觉暂留,电影放映机每秒播放24幅张图片,即放映速度为1/24秒,这样当前一个静止图片还没有在眼前完全消失,下一张近似的图片就出现了,于是就产生了连贯的视觉效果。所以“运动”是电影和动画的核心问题。
通过拍摄在电影胶片上的一格又一格的不动的,但又是逐渐变化着的画面,以每秒钟跳动24格的速度连续放映,造成人物活动的感觉。
什么是视觉残(暂)留作用呢?
人体的视觉器官,在看到的物象消失后,仍可暂时保留视觉的印象。经科学家研究证实,视觉印象在人的眼中大约可保持0.1秒之久。如果两个视觉印象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0.1秒,那么前一个视觉印象尚未消失,而后一个视觉印象已经产生,并与前一个视觉印象融合在一起,就形成视觉残(暂)留现象。
故事片一般是连续拍摄的,即摄影机中的胶片每秒中拍摄24个画格(早期电影的拍摄和放映速度都是每秒钟16格),放映时胶片在放映机中的速度也是每秒钟24个画格。
现在电视剧每秒25格,电影大多24格,也有25格或40格的,48格没普及过吧,过去的都是16格
❽ 电影放映机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乔治梅里爱
1896年,梅里爱拍摄了《贵妇失踪》,在影片中,梅里爱扮演的魔术师将一名女人变成了一具骷髅。拍摄方法是先拍摄女人,然后关掉摄影机,再将女人换成骷髅,接着再拍。
梅里爱用这种拍摄方式与其他特效技术结合,制造了独特的魔幻场景。尤其是他拍摄的科幻影片,广受观众的欢迎。
梅里爱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出资修建了豪华的摄影棚。他最著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记》,讲述了科学家从地球乘坐太空飞船到月球,被一个神秘种族监禁后逃跑的故事。
从1900年之后,梅里爱几乎从未走出他的摄影场地一步。在电影尚未成熟的时代,梅里爱的科幻影片“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
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经在2011年拍摄电影《雨果》来表达自己对梅里爱的敬意与怀念,他说:“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我认为今天有关电影的一切都是源自乔治·梅里爱。”
(作者:刘杨)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❾ 电影放映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放映机镜头里发出一束光,把胶片上的影象投射到银幕上。那束光看着好象是一直在亮着的,其实不然。胶片每秒24张,每张胶片只有运行到镜头正前面的时候,镜头里的光才亮,然后就灭掉。在光灭掉以后,下一张胶片再下来。胶片看似匀速运动,实际是一动一静交替运行。
而镜头光看似一直亮着,实际是一亮一灭,在闪。只不过每秒24次灭亮交替进行,太快了,我们的眼睛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上当”了,我们才能看到“活动影象”。
(9)电影放映机图片动画扩展阅读
种类
1、胶片电影放映机
从使用拷贝上,可分为8毫米放映机(淘汰)16毫米放映机(淘汰)35毫米放映机和70毫米放映机(IMAX) 从用途上可分为:提包机(流动机)固定机,坐机。 可放映影片类型:宽银幕,遮幅,等。 胶片放映机正逐步被数字放映机淘汰。 胶片放映机优点:色彩好,成像稳定。 数字放映机优点:无抖动,不易出现放映事故(断胶片)放映成本低。
2、数字电影放映机
标准和特点
从高到底分为4K,2k,1.3k,0.8k。区别:4K(数字机分辩率为4096×2016 825万像素)是最高端,大城市都极少。
并且4K可以同步的电影,2K都有。4K的设备只有在20米以上宽的银幕上才能看出与2K的效果差距。
2K(数字机分辩率为2048×1080 221万像素)是国际标准机。
1.3K(数字机分辩率为1280×1024 131万像素)是国家标准机。
0.8K(数字机分辩率为1024×768 78.6万像素)是农村放映机。
在这里4K和0.8K都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以上数字设备标准,我国均已颁布了暂行技术规范)
分辨率
1.3K标准是国内标准。2K是国际标准。区别:1.3k国产电影基本同步,进口片包括港片(合拍算国产)2K则可以放分帐大片。电影全球同步(只要国家引进)1.3K放进口片,分账片放不了,买断片可以放的。放不了分账片,是由于版权,芯片级的硬件限制。
分账片和买断片
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发行50部进口片,20部是分账大片,除每年引进6部非美国影片,其余都是好莱坞影片。国家标准的1.3K买断片可以放,分账片放不了。另外3D影片作为特种片,不再进口范围限制内,中国电影市场进口片比重在逐步增加,进口片限制放宽。
3、移动式放映机
移动式放映机上不附有扩音机、扬声器等。
电影放映机各部分的作用是:
(1)传动部分。由电动机供给动能,经齿轮、链轮、齿皮带、涡轮涡杆等传递给输片部分。在固定式上多用三相同步电机;在移动式上一般用单相电机;特殊型号的往往需要用联锁电机,以保证设备之间同步。
(2)输片部分。将成卷的影片由供片盘送到片窗照射以映出画面,并经还音部分使光学声带信号转换为声频电流。然后把放映过的影片再收卷起来。它由供、收片盒(或片臂)及供片、间歇、收片等输片齿轮,间歇运动机构、各种滑轮、片门和画幅调节装置等组成。
窄胶片移动式放映机多用间歇抓片机构代替间歇输片齿轮。电影放映机的核心部分是间歇运动机构,它将连续转动变为间歇转动,并和遮光板相配合,使影片在光线通过时稳定地停留在片窗处,清晰成像在银幕上;光线被遮住时快速拉下,以免露出影片移动时的痕迹。
标准电影移动速度是24格/秒,为了减少闪烁效应,遮光板每格遮光两次,将闪烁频率提高到每秒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