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定军山电影是武术动作片吗

定军山电影是武术动作片吗

发布时间:2022-08-26 10:31:09

㈠ 香港武侠电影历史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中国的武打片是中国电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电影都是从武打片开始的。第一部在美国1000家影院同时做商业放映的中国电影是中国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导演:郑昌和、主演:罗烈),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侠女》(在1975年戛纳电影节获综合技术大奖)。

说起武打片,历史可就长了,咱们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说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尝不可,因为里面只是拍摄了同名京剧里面的一个武打场面。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最卖座的类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们这辈人都没缘一看的《火烧红莲寺》,一共拍摄了18集,要不是因为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爱国之士对这种所谓精神鸦片不满,武打片还会继续成为当时卖座电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此后历经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关德兴、李连杰等十余位影星在近百部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有胡鹏、徐克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过这个题材,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工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动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响,模仿里面的武打招式,题材也很窄,除了剑仙神怪就是学艺报仇。1964年,香港凤凰公司拍摄的《金鹰》(导演:陈静波,主演:高远、朱虹),在内蒙古实地拍摄,里面展示了摔交、套马等传统民族功夫,还有蒙古草原的壮丽风光。是一部创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则是在武打片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还有几个台湾导演和他们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张曾泽于1971年导演的描写民国时期侠客歼灭土匪的功夫片《路客与刀客》(主演:杨群、孙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现了铁头功和辫子功等奇特的武术招式,颇具传奇色彩。还有丁善玺导演、杨群、甄珍主演的《落鹰峡》,结合了美国西部片的枪战拍摄手法和中国式的武打,也很有看头。以上两部影片都在台湾金马奖获得了重要奖项。
中国武打片在70年代开始走向了国际市场。很多人都认为是李小龙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国功夫,其实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不过倒是李小龙真正使中国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李小龙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拍摄过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还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戏》,但是在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让人看后精神振奋。他自创的截拳道功夫威力无穷,流传至今。好莱坞许多硬汉明星如史蒂夫·麦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龙门下学过功夫。李小龙离奇暴毙之后,出现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吕小龙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后期,港台武打片开始走下坡路,这段时间,各种武打片的内容无非是门派斗争、学艺报仇之类。胡金铨属于慢功出细活,数年没有新作。张彻也在不断的重复自己,作品渐无新意。到了1978年,终于出了几部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影片,出现了几个现在驰名国际影坛的人物。成龙,曾在罗维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却一直半红不黑,1978年,曾在张彻旗下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为思远公司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一个武打片的新片种——谐趣功夫片,成龙充分发挥了他在于占元的京剧戏班里学到的京剧北派功夫,成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后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刘家良,正宗南派武术——洪拳的传人,在张彻手下担任武术指导多年,他于1978年导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写少林僧人练功的场面而大获成功,他导演的《中华丈夫》、《18般武艺》都是当时比较卖座的影片,他导演的《长辈》让女主角惠英红成为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成龙的师兄洪金宝在70年代也已经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独立导演并主演了喜剧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卖座片。

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全部起用国内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的《少林寺》上映了,这是一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影片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奇好,卖座超过了成龙的《龙少爷》。

进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产量已经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师弟出马》等少数影片,很少有轰动之作,就在这时,徐克出现了,他曾经在美国的大学学过电影回港后在佳视拍摄的电视剧《金刀情侠》就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他导演的武侠片《蝶变》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使影片大获成功。这一时期,成龙、洪金宝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拍摄了一系列的现代题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计划》等,为武打片闯出一条新路,武打更讲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间还加入些幽默元素。这段时期,成龙在戏班学艺时的 “七小福”里面的其他的师兄弟们如元彪、元奎、元华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术指导领域也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其中程小东可以说是武打片导演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导演的《生死决》已经可以看出他日后的风格。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将一个老的民间武林传奇人物题材加以创新,影片里把武林纷争加入到大的动荡时代里,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使武打片提高了一个档次。一时间模仿跟风之作频出,大家纷纷争拍古装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铁猴子》和《火云邪神》还算有些创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趋于没落了!

从解放到整个70年代,中国大陆没有拍摄过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陆导演张华勋拍摄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为大陆武打片导演第一人,虽然在武打设计上还很稚嫩,但毕竟他敢开风气之先。后来他导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国内观众欢迎。此后,武打片在大陆开始风行一时,但是整体水平感觉要落后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进入了新世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4项大奖,使得中国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瞩目!中国的一些著名导演如大陆的张艺谋、何平,台湾的侯孝贤都在拍摄或者筹划拍摄武侠片。在新的世纪,中国武打片要出现新的辉煌!

㈡ 中国现存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故事片

中国现存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故事片是拍摄于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

《劳工之爱情》是由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于1922年01月18日发行的一部爱情、喜剧类型影片;该片主要讲述了郑木匠和祝郎中的女儿历经时代背景的爱情故事;《劳工之爱情》是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1922年创立之初摄制的四部系列影片之一,其他三部影片分别为《滑稽大王游沪记》、《大闹怪剧场》和《张欣生》。

(2)定军山电影是武术动作片吗扩展阅读:

《劳工之爱情》摄制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在影片中出现了郑木匠向祝小姐求婚的场面,并且有“你可以和我结婚吗?”的字幕台词出现,这些场景在当时的中国颇为前卫,与父母之名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传统婚恋观念格格不入,是开中国爱情电影先河之作。

编剧郑正秋在劳工之爱情一剧中展现了他的艺术功底,他以夸张而不失协调的肢体语言生动地刻画了郑木匠、祝郎中和祝小姐三个主要人物。影片人物动作设计简练达意又不失滑稽,拍摄画面流畅场景清晰是早期默片的优秀之作。

㈢ 《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什么电影

《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自摄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播出。由著名的“谭派”京剧创始人谭鑫培扮演主角黄忠,导演任庆泰,摄影刘仲伦。

影片以传统京剧定军山为题材,拍摄了“请缨”、“舞刀”、“交锋”等场景。影片利用阳光在北京丰泰照相馆中院的露天场地上拍摄(今南新华街小学原址),共摄三日,录制影片黑白三本。

《定军山》的意义

从1905年到1908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先后拍摄了谭鑫培《定军山》等一批戏曲影片,并先后在大观楼上映。在此过程中,任庆泰、刘仲伦、谭鑫培无疑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先驱人物。他们的大胆尝试和探索堪称时代的壮举,但正是电影和中国传统在古都北京的结合, 最完美地阐释了电影的中国本土化。

正如学者饶曙光所言:仿佛是中国电影的宿命,中国电影最早的起步就与传统的戏曲联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也就是戏曲;戏曲当中最国粹的部分,也就是京剧,展现在中国人的面前,无意中将历史记忆、民族心象和文化历程奇迹般地交融在一起。

㈣ 中国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定军山》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 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剧情简介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

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居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㈤ 中国电影史六个发展阶段的阐明依据!!!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2 武术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当时,人们习惯称其为“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一次高潮。这个期间各种各类的武侠电影纷纷出现。

其武侠电影的急速发展,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武侠小说等都有一定联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据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并摄制成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历史上人们也一直认为《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

当时红极一时的《火烧红莲寺》,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以后的3年内,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火烧红莲寺》的续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连今日的美国巨片《蝙蝠侠ⅰ》、《蝙蝠侠ⅱ》、《蝙蝠侠ⅲ》都会感到汗颜。《火烧红莲寺》说的是,湖南的浏阳和平江两地为争码头而引发械斗,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仑派和崆峒派,以及红莲寺庙等。剧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烧红莲寺》的连续18集,事实上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以后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制作了两集,从而使《火烧红莲寺》总共拍了20集。

在整个1929年至1931年期间,上海的50余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余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60%。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电影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导致了中国武侠电影第一次高潮的结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二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术动作片和言情电影一样,成为支撑香港和台湾电影业的两大支柱。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代表这个时期武术动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洪金宝等及以后的成龙、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制片公司首先拍摄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之后,台湾地区也出现了武侠电影,如1960年台联影片公司的《七剑十三侠》等。

1973年,中国武术动作片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认的远征欧洲打入世界影坛,并获得成功的武术动作影片。同年的《龙虎争斗》是李小龙与美国好莱坞华纳影业公司合资生产的影片,成为中国第一部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武术动作片。《死亡游戏》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影片,遗憾的是李小龙并没有拍完这部电影就去世了。

此后,虽然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还继续在生产,但作为群体性的武术动作片创作、拍摄、效应等逐步减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国电影的第三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首拍了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开了武术动作片的先声。1982年由河南开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联华电影联合公司摄制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这期间,大量的武术动作片题材的影片诞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当》、《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时,武术动作片有了将动作片与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韵。

由中国内地所引发的武术动作片与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即相比较而言,在叙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现了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术动作片又有了一个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1993年《东方不败》、《狮王争霸》等对中国电影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烧红莲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连续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龙八部》等等,都对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的武术动作片中,以出生于广东佛山的黄飞鸿的武术生涯为题材的武术动作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49年的《黄飞鸿传》至今,已有了100余部关于黄飞鸿武术生涯的故事片。

3 武术动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个武术动作片中出现了许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从以下几点探讨。

3.1李小龙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李小龙从武术的咏春拳开始创造截拳道,而后进入影视圈,轰动世界影坛。从而使中国武侠电影又进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龙作品有童年时期的作品《富贵浮云》、《细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鸿》;1969年《丑闻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门》;1973年《猛龙过江》、《龙争虎斗》;1973年《死亡游戏》(未完)。

在李小龙的电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这部武术动作片,是由香港嘉禾电影公司所制作。该片成功塑造的中国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带动了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市场,主角李小龙由此而成为了一代国际电影巨星。

3.2 成龙

出生于1948年的成龙,数十年的从影使其成为全球的公众人物。他的电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为他奠定了武术动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有《群龙谱》、《A计划》、《蛇形刁手》、《奇迹》、《红番区》、《霹雳火》、《简单任务》、《我是谁》、《一个好人》、《尖峰时刻》等等。成龙1995年就获得了香港浸会大学的荣誉社会学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被评为十大电影佳片。成龙热心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尤其是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当形象大使。

3.3李连杰

1996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李连杰作品专辑展映”,出现了异常热烈的哄动场面,反映了李连杰已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在欧洲备受瞩目的中国功夫明星。李连杰的武打动作,除了传统的中国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莱坞的动作特技效果。李连杰成功地打入了德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

李连杰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华英雄》;1989年《龙在天涯》;1991年《黄飞鸿》;1992年《黄飞鸿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狮王争霸》、《方世玉》、《太极张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将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连杰的身价随着其名声业越来越高,从1982年《少林寺》的数百元,到1996年香港龙祥电影公司与永胜娱乐公司签下了《黑侠》、《黄飞鸿ⅵ》等三部片子,达到了3600万港币;而以后的影片也在千万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当》中的司马剑(赵长军饰)、《塞外奇侠》中的卓已航(原文庆饰)、《武林志》中的东方旭(李俊峰饰)等。在众多的武术动作影片中,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影片可以说是达到了武术动作之最。而饰演《黄飞鸿》的演员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武术动作片名演员。如成龙、李连杰、洪金宝、元彬、甄子丹、赵文卓、王群、邱建国等;还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谭永麟、刘家辉、梁小龙等。在这其中《黄飞鸿》中的黄飞鸿(关德兴饰)。1940年开始,关德兴饰演《黄飞鸿》,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黄飞鸿》题材的电影。

4 中国武术动作电影的发展趋势

从《定军山》到《卧虎藏龙》再到2005年周星驰《功夫》、徐克的《七剑》的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侠电影的发展趋势。

4.1重视电影节的评选与奖项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电影节有3000多个,而国际制片人协会承认的国际A级电影节一共是11个。在这林林总总的电影节中,其中奥斯卡是国际A级电影节中举足轻重的国际电影节,同时也是商业性最强的电影节之一。中国的电影界对此十分重视与关注,如张艺谋近年来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剑指奥斯卡,而且都是与武术动作片有关的电影。

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奥斯卡不仅仅是一个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机会,更是一个争夺世界电影市场的契机。参加奥斯卡,得奖不易,既使获得提名也同样具有意义。而如果获得奖项,则对中国电影的整体形象提升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001年的73届在奥斯卡的奖项,称为中国武术功夫电影的《卧虎藏龙》再一次使中国武术动作片亮相全球影坛。《卧虎藏龙》是由李安导演的,李安有着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美国的生活经历。而整个剧组有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演员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华人演员组成。在获奖的时刻,舆论界称其为“世界华人的电影艺术成就”。

在奥斯卡的奖项提名中,《卧虎藏龙》得到了10个奖项的提名。最终得到了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美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原作音乐奖等4项大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A级电影节奥斯卡中的举足轻重的奖项。

有意思的是,这部配英文字母的华语片还在美国引发了学中文的热潮,甚至有的学校将《卧虎藏龙》剧本当教材用。

2005年,中国电影有了一个崭新的评选活动——中国电影排行榜。排行榜4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个提名。我们发现最佳制片人中的5部电影有2部是武术动作片,它们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个项目的提名。

4.2电影市场的票房价值杠杆

从票房价值来看,《卧虎藏龙》仅在北美就达到了近2 亿美元的票房、台湾的会宇多媒体以8位数即千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卧虎藏龙》全球独家动画版权、包括碟片和商业性合作的授权等,《卧虎藏龙》得到数亿美元的收入是毫无疑问的。

同样,《英雄》在2004年的7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在美国两个周末的票房达到了1800万美元,最后在全球达到了1.7621亿美元的票房奇迹,而《英雄》在国内的票房收入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权被“索尼经典”购买了以后,其票房突破了7200万美元。来自影片发行方中影发行放映分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7月29日开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剑》,全国首个周末三天票房总计2600万元人民币,这个成绩和《头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时头3天在东南亚已取得过4000万的票房成绩,发行负责人翁立表示,“从《七剑》的首周表现来看,总票房达到七八千万难度不大。”因此《七剑》的中国电影排行榜估计也将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影排行榜以电影的票房收入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4.3娱乐性的武术动作片将异军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誉为2005年的中国“首部现代功夫喜剧”。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励志等多种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继韩国影视明星张娜拉的电视剧《明朗少女成功记》创下收视高峰,并捧红了张娜拉的亚洲小天后地位之后的又一巨作。圈内人把其称作是中国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记》。虽然由于档期的原因,张娜拉最终未能出演此剧,但《我的功夫女友》将中国功夫与喜剧的结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许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该片,希望引进现代功夫喜剧《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进内地的首部电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动作、喜剧温情于一体的武术动作电影。该片由成龙监制,“成家班”参加了全部的拍摄工作。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精武家庭》有惊险的跳楼场面和高难度的武打动作。

而香港另一武术动作片的明星洪金宝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剧功夫电影《龙威父子》。《龙威父子》取景于云南和广西一带,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壮观的瀑布河流更衬托出了中国武术动作影片的传奇色彩。

在2005年的贺岁片市场里,以周星驰为主演的,作为新年贺岁片的中国功夫电影《功夫》展现了“电脑功夫”和武术真功夫的结合。此外,影片使这贺岁功夫片不同于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资1.5个亿港币,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莱坞影片的经典段落,十分抢眼。

沉寂了3年以后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侠巨片《七剑》。该片目前拍摄完毕,已经于2005年7月29日与观众见面。

徐克认为,剑是兵器之王,象征着中国武侠文化的精神,剑中蕴涵着侠义的风度和修养,并且有一种浪漫荡漾在其中,无论在攻击时和防守时,你会发现那其中藏有哲学。关于剑,徐克认为有很多内容可以发展,一招一势让人们重新认识剑,剑不仅仅是一个打斗的工具,它应该有七种精神,有七种颜色。

虽然《七剑》一直被称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电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试映后,有抢走《七剑》的风头的趋势。《琴魔》是一部古装武术动作片,耗资数千万,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费了10万以上。业内人士评论,《七剑》和《琴魔》这两部动作片的竞争,将带动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4.4 武术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互存互进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武术的源泉。武术的全球化宣传与推广离不开中国电影。在《定军山》成功拍摄之后100年的中国电影风风雨雨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始终与中国武术发展互存互进。

20世纪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使世界认识了中国武术,形成了一个中国功夫的热潮。

80年代,李连杰的《少林寺》掀起了全国的武术浪潮,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少林寺》及其他武术动作片放映之后的数年内,全国的武术业余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竟达到了万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区有100余家武术学校。其中有不乏规模较大和档次较高的武术学校。比如塔沟武校的习武学生超过了万人等。同时,全球的武术热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的武术动作片《卧虎藏龙》,无论在全球电影界的影响力、票房收入的市场因素,还是在中国电影和中国武术的宣传与推广,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100年中,武术动作片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仅仅有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扩大电影的市场效应的作用,而且更有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宏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宣传,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中国。如奥斯卡、如嘎那、东京电影节等等是中国影片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再如电影《霍元甲》的放映,使无数国人为之倾倒,从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国电影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国武术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源泉。两者的互存互进将永远延续下去。

5 结语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其内容繁多,门派林立,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大的健身价值和技击价值,同时更富于娱乐价值。电影正是反映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的一个体现,而武术动作电影又在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术能够与电影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

㈥ 功夫电影,怎样一路走来

中国武术电影,其实一直在纠结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的问题——更极端地说,是拳法能否打过枪法的问题。徐克的电影里喊过“咱们的功夫再好,也敌不过洋枪”,也喊过“你有科学,我有神功”,武功以暧昧不明的方式,成了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中的一股暗流,甚至改变了世界电影的走向。

1

功夫片和武侠片的区别在哪里?

曾经有过这么一种回答:功夫片是拳脚多,刀剑少;武侠片则是刀剑多,拳脚少。

这种说法,初看有点强词夺理,其实有自己的道理。拳术是中国武术的核心,而刀剑更多地以工具的面目出现,它是人身体的延伸。而武侠小说和电影为了创造一个异彩纷呈的武林,拔高了刀剑的位置。刀剑可以丰富故事,可以作为人物的标签,因此武侠天生与刀剑亲近。但电影里的侠客多用刀剑,少用拳脚,难以展现真功夫,这是一种投机取巧。

1905年,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面世,这是一部被搬到银幕上的京剧武戏,舞刀弄枪无不按照戏曲形式忠实上映。此后,电影中的武打场面来源固定为两种:一是戏曲舞台,二是剑仙小说。演员们穿着舞台上的戏服在银幕中用掌心祭出飞剑或者雷电对打,程式化而荒诞。

直到五十年代,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终于开创了另一分支。《黄飞鸿》的班底大都是现实中的武师,展现在银幕上的拳术也颇原汁原味,摆脱了戏曲舞台的套路,摒弃了神怪小说的玄学,开始真正强调南拳的实战性。

(作者:暗号)

㈦ 关于武术电影的资料

武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名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具有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名族特色,不仅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㈧ 武术动作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自1905年第一步中国电影《定军山》诞生到2005年,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在这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我认为武术动作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主力军,中国电影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武术的融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中国电影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当时,人们习惯称其为“武侠电影”。武侠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一次高潮。这个期间各种各类的武侠电影纷纷出现。其武侠电影的急速发展,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武侠小说等都有一定联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据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并摄制成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历史上人们也一直认为《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在整个1929年至1931年期间,上海的50余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余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60%。

中国电影第二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术动作片和言情电影一样,成为支撑香港和台湾电影业的两大支柱。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代表这个时期武术动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洪金宝等及以后的成龙、元氏兄弟等。958年,香港拍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之后,台湾地区也出现了武侠电影,如1960年台联影片公司的《七剑十三侠》等。1973年,中国武术动作片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认的远征欧洲打入世界影坛,并获得成功的武术动作影片。同年的《龙虎争斗》是李小龙与美国好莱坞华纳影业公司合资生产的影片,成为中国第一部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武术动作片。《死亡游戏》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影片,遗憾的是李小龙并没有拍完这部电影就去世了。

中国电影的第三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1982年由河南开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联华电影联合公司摄制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术动作片又有了一个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1993年《东方不败》、《狮王争霸》等对中国电影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烧红莲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连续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龙八部》等等,都对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的武术动作片中,以出生于广东佛山的黄飞鸿的武术生涯为题材的武术动作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49年的《黄飞鸿传》至今,已有了100余部关于黄飞鸿武术生涯的故事片。

从《定军山》到《卧虎藏龙》再到2005年周星驰《功夫》、徐克的《七剑》的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侠电影的发展趋势。

㈨ 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趋势

武侠电影的发展趋势
从《定军山》到《卧虎藏龙》再到2005年周星驰《功夫》、徐克的《七剑》的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侠电影的发展趋势。
重视电影节的评选与奖项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电影节有3000多个,而国际制片人协会承认的国际A级电影节一共是11个。在这林林总总的电影节中,其中奥斯卡是国际A级电影节中举足轻重的国际电影节,同时也是商业性最强的电影节之一。中国的电影界对此
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奥斯卡不仅仅是一个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机会,更是一个争夺世界电影市场的契机。参加奥斯卡,得奖不易,即使获得提名也同样具有意义。而如果获得奖项,则对中国电影的整体形象提升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001年的73届在奥斯卡的奖项,称为中国武术功夫电影的《卧虎藏龙》再一次使中国武术动作片亮相全球影坛。《卧虎藏龙》是由李安导演的,李安有着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美国的生活经历。而整个剧组有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演员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华人演员组成。在获奖的时刻,舆论界称其为“世界华人的电影艺术成就”。
在奥斯卡的奖项提名中,《卧虎藏龙》得到了10个奖项的提名。最终得到了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美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原作音乐奖等4项大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A级电影节奥斯卡中的举足轻重的奖项。
有意思的是,这部配英文字母的华语片还在美国引发了学中文的热潮,甚至有的学校将《卧虎藏龙》剧本当教材用。
2005年,中国电影有了一个崭新的评选活动——中国电影排行榜。排行榜4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个提名。人们发现最佳制片人中的5部电影有2部是武术动作片,它们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个项目的提名。
电影市场的票房价值杠杆
从票房价值来看,《卧虎藏龙》仅在北美就达到了近2 亿美元的票房、台湾的会宇多媒体以8位数即千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卧虎藏龙》全球独家动画版权、包括碟片和商业性合作的授权等,《卧虎藏龙》得到数亿美元的收入是毫无疑问的。
同样,《英雄》在2004年的7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在美国两个周末的票房达到了1800万美元,最后在全球达到了1.7621亿美元的票房奇迹,而《英雄》在国内的票房收入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权被“索尼经典”购买了以后,其票房突破了7200万美元。来自影片发行方中影发行放映分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7月29日开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剑》,中国首个周末三天票房总计2600万元人民币,这个成绩和《头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时头3天在东南亚已取得过4000万的票房成绩,发行负责人翁立表示,“从《七剑》的首周表现来看,总票房达到七八千万难度不大。”因此《七剑》的中国电影排行榜估计也将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影排行榜以电影的票房收入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娱乐性的武术动作片将异军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誉为2005年的中国“首部现代功夫喜剧”。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励志等多种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继韩国影视明星张娜拉的电视剧《明朗少女成功记》创下收视高峰,并捧红了张娜拉的亚洲小天后地位之后的又一巨作。圈内人把其称作是中国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记》。虽然由于档期的原因,张娜拉最终未能出演此剧,但《我的功夫女友》将中国功夫与喜剧的结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许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该片,希望引进现代功夫喜剧《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进内地的首部电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动作、喜剧温情于一体的武术动作电影。该片由成龙监制,“成家班”参加了全部的拍摄工作。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精武家庭》有惊险的跳楼场面和高难度的武打动作。
而香港另一武术动作片的明星洪金宝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剧功夫电影《龙威父子》。《龙威父子》取景于云南和广西一带,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壮观的瀑布河流更衬托出了中国武术动作影片的传奇色彩。
在2005年的贺岁片市场里,以周星驰为主演的,作为新年贺岁片的中国功夫电影《功夫》展现了“电脑功夫”和武术真功夫的结合。此外,影片使这贺岁功夫片不同于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资1.5个亿港币,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莱坞影片的经典段落,十分抢眼。
沉寂了3年以后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侠巨片《七剑》。
徐克认为,剑是兵器之王,象征着中国武侠文化的精神,剑中蕴涵着侠义的风度和修养,并且有一种浪漫荡漾在其中,无论在攻击时和防守时,你会发现那其中藏有哲学。关于剑,徐克认为有很多内容可以发展,一招一势让人们重新认识剑,剑不仅仅是一个打斗的工具,它应该有七种精神,有七种颜色。
虽然《七剑》一直被称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电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试映后,有抢走《七剑》的风头的趋势。《琴魔》是一部古装武术动作片,耗资数千万,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费了10万以上。业内人士评论,《七剑》和《琴魔》这两部动作片的竞争,将带动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武术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互存互进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武术的源泉。武术的全球化宣传与推广离不开中国电影。在《定军山》成功拍摄之后100年的中国电影风风雨雨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始终与中国武术发展互存互进。
20世纪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使世界认识了中国武术,形成了一个中国功夫的热潮。
80年代,李连杰的《少林寺》掀起了中国的武术浪潮,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少林寺》及其他武术动作片放映之后的数年内,中国的武术业余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竟达到了万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区有100余家武术学校。其中有不乏规模较大和档次较高的武术学校。比如塔沟武校的习武学生超过了万人等。同时,全球的武术热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的武术动作片《卧虎藏龙》,无论在全球电影界的影响力、票房收入的市场因素,还是在中国电影和中国武术的宣传与推广,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100年中,武术动作片的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不仅仅有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扩大电影的市场效应的作用,而且更有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宏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宣传,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中国。如奥斯卡、嘎那、东京电影节等等是中国影片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再如电影《霍元甲》的放映,使无数国人为之倾倒,从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国电影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国武术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源泉。两者的互存互进将永远延续下去。

阅读全文

与定军山电影是武术动作片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复一样的动作电影手法 浏览:328
东平那个电影城好 浏览:329
男主超man的欧美电影 浏览:209
童话村电脑电影网 浏览:504
有没有什么精神污染的电影 浏览:952
找和安娜2015一样的电影 浏览:384
国产情杀电影有哪些 浏览:565
十大血腥破案电影大全 浏览:340
2016年最新悬疑电影 浏览:796
欧美电影女主穿礼服 浏览:69
美国电影退役女特种兵 浏览:115
哪个电影是按摩 浏览:598
老电影主角是一个歌手 浏览:414
周星驰电影图片素材 浏览:518
第一个春天电影解说 浏览:671
铁头荷花是哪个电影 浏览:771
海洋生物电影有哪些 浏览:852
有狮子的动漫电影 浏览:348
青岛中国电影院中国第一家电影院 浏览:639
肚子变得特别大的电影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