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D显示:快门式和偏振式哪个好
偏振式3D的优点
1、偏振式3D技术的色彩损失是最小的,色彩显示更为准确,更接近其原始值。鉴于眼镜的透镜本身几乎没有任何颜色,对用于偏振光系统的节目内容进行色彩纠正也更为容易。尤其是肤色,在一个偏振光系统中,看上去更为真实可信。偏振式3D技术的3D效果也比较突出,立体感觉真实。
2、观看角度大,偏振式3D技术不会像主动快门式技术一样只能水平观看3D影像,由于偏振光线的特性,左眼图像被右眼看到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偏振式3D眼睛倾斜到一定角度依然能显示高质量的3D画面,比如可以斜靠在沙发上看3D电视。
3、眼镜成本低、佩戴舒适、无大小限制、无电子元件无辐射等优点。
偏振式3D眼镜只是在普通眼镜的表层镀上偏光层,成本非常低廉,而且镜片可大可小,眼镜轻便佩戴舒适,原来戴眼镜的朋友也可以使用,眼镜边缘色彩均匀,不会因为镜片太小看到眼镜的黑框。同时偏振式3D眼镜不含电子元件,无辐射,更加健康环保。
偏振式3D的缺点1、水平方向分辨率减半、亮度损失。
因偏光原理,这种技术会使画面水平方向分辨率减半,很难实现真正的全高清分辨率3D影像,同时画面亮度因偏振光原理受到损失,所以偏振式3D技术对显示设备的要求较高。
2、偏振式3D技术成本较高
因为偏振式3D技术对显示面板有特殊要求,不像主动快门式3D只要屏幕刷新率达到120Hz就可以导入,必须在面板外层加装偏光层,所以造成面板成本增加。[1]
未来发展趋势也正是偏振式3D技术的这些特点,导致现在偏振式3D主要应用于电影院等观看人数较多的公共场所,而3D平板电视主要采用主动快门式3D技术。目前以三星、索尼等为代表厂商推出的3D电视都是使用主动快门式技术。偏振式3D电视目前只有TCL和LG各有一款产品,但是随着台湾液晶面板大厂友达光电宣布量产65英寸的偏光式3D液晶面板,部分电视厂商跃跃欲试,如果解决目前偏振式技术存在的问题,未来偏振式3D技术必将成为主流。: 主动3D式这种3D技术在电视和投影机上面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而且图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厂商推崇和采用主动快门式3D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这项技术能够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很轻松地让用户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会造成画面亮度降低。
本段缺点一:眼镜的问题,首先眼镜是需要配备电池的,但是眼镜必须要带着才能欣赏电视节目,那么电池产生电流的同时发射出来的电磁波产生辐射,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
二:画面闪烁的问题,3D眼镜闪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主动快门式3D眼镜,目前3D眼镜左右两侧开闭的频率均为50/60Hz,也就是说两个镜片每秒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最后 个人认为对于小米电视来说,号称的1920*1080再看3D时也就是960*1080或者1920*540分辨率会降低。刷新率保持60HZ不变(参数传是60具体不详)
至于 酷开的虽然刷新率为120HZ但采用的主动3D,看3D时你看到的也就是60HZ) 看普通电视时一个屏幕大点一个刷新高点保护眼睛,3D吗,各有利弊 吧 看个人需求。
㈡ 3D红蓝偏振是什么
红蓝和偏振是两种实现3D感觉的方式,但原理不同。
红蓝:从原理上来解释,红蓝立体电影一般左眼红色镜片右眼蓝色,画面也是红蓝错位的。用初中物理知识就可以解释,红色镜片只有红光能通过,蓝色镜片只有蓝光能通过;这样左眼的镜片会过滤掉画面的红内容,只看到蓝色部分,右眼过滤掉蓝色,只看到红色部分,左右眼看到不同画面而产生立体感。
偏振:偏振光式3D技术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它是偏振光的典型应用。
立体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画面会有一些差异。
拍摄立体图像时就是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然后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
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这样就保证了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于是乎就立体了。
㈢ 用偏振式显示器怎么放3d电影
使用方法如下:
1、片源需要偏振类片源,常见的左右半边格式和上下格式
2、播放器播放片源全屏播放。
3、注意要全屏后,再调整显示器。显示器按键有3D切换,对应的影片选择对应的格式即可;
选择SBS是转换左右格式的3D电影的------当播放左右格式的3D电影的时候选择这个,然后带上眼镜观赏即可
选择T/B是转换上下格式的3D电影的------当播放上下格式的3D电影的时候选择这个,然后带上眼镜观赏即可
另外,显示器还有一个2d->3d
2D-3D
是2D转3D的功能,无论是图片还是电影都可以进行简单的2D转3D;这个功能有限,效果不是很好
㈣ 如何用电脑看偏振型3D电影
首先,必须遗憾的告诉你,电脑上是看不了偏振型3D电影,因为偏振专用显示器只是加了纵横幅偏振板,是物理性质,无法通过软件实现。
偏振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通过在显示屏幕上加放偏光板,可以向观看者输送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幅画面,当画面经过偏振眼镜时,由于偏振式眼镜的每只镜片只能接受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拓展资料:
3D电影一般指立体电影。
而立体电影是一种电影,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好莱坞推出了一种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㈤ 左右格式的3D影片用什么样眼镜观看
左右格式的电影,使用偏光式3D眼镜,以及支持左右格式3D电影的电视机。
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术,属于被动式3D技术,眼镜价格也较为便宜,目前3D电影院、3D液晶电视等大多采用的是偏光式3D技术。
技术原理
目前市场中较为主流的有RealD 3D系统、MasterImage 3D、杜比3D系统三种。特别是RealD 3D技术,其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且不受面板类型的影响。
可以帮助任何支持3D功能的电视和显示器产生出高清3D影像,拥有这项技术的RealD公司主要是通过技术授权进行推广,在3D影院方面其占有率也遥遥领先。
㈥ 目前主流的3D电影究竟是线偏振还是椭圆偏振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reald是圆偏光,imax之前是线偏光,目前也更新为圆偏光了。这样圆偏光目前就有了以上两种格式。而我们在买圆偏光眼镜的时候,需要买全这两种格式,才能保证在任何一家影院都能观看3D电影。而线偏光因为不能满足日益增强的观影需求会被市场逐步淘汰。
至于你说的在电脑或是在电视上看3D电影,辣么电脑的显示器和电视的显示屏必须是偏光的才行。否则普通的电脑电视前面必须遮挡一张偏光膜,来达到偏光的效果,当然这样也无法比拟偏光的3D电视,因为毕竟3D电视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不比3D影院差。所以想有好的3D观看效果,要么去电影院,要么买3D大屏幕电视。别无他法。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有用手机看3D电影的类似望远镜的设备,警告大家最好别用。辣么近距离的盯着手机看,很容易损坏眼睛的,时间长了会诱发很多眼科疾病的。所以我们还是整一套家庭3D影院最方便。安全自由,随心所欲。
㈦ 3d电影的播放和观看利用了光的偏振
3D电源在放映时,两台放映机发出的光是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在观看电影时观众必须带上特殊的眼镜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这种眼镜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故答案为:偏振
㈧ 偏振式3d的原理
但利用偏振光的这种特性正好满足立体电影的需求——让左右眼看到完全不同的画面。通过给两个投影机加装偏振片,让投影机投射出互相垂直的完全偏振光波,然后观众通过特定的偏振眼镜,就能让左右眼看到各自不同的画面而互不干涉。
偏振放映技术在3D电影院中较为常见,在早期放映立体电影时,也曾经使用过偏振眼镜。但确切的说,那时使用的眼镜应该叫线偏振眼镜。普遍使用的圆偏振技术是在线偏振的基础上发展的,原理基本一致,但它在观看效果上比线偏振有了质的飞跃。
在使用线偏振眼镜看立体电影时,眼镜应始终保持处于水平状态,使水平偏振镜片看到水平偏振方向的图像,而垂直偏振镜片看到垂直偏振方向的图像。如果眼镜略有偏转,垂直偏振镜片就会看见一部分水平方向的图像,水平偏振镜片也会看见一部分垂直方向的图像,左、右眼就会看到明显的重影。 而圆偏振光偏振方向是有规律的旋转着的,它可分为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它们相互间的干扰非常小,它的通光特性和阻光特性基本不受旋转角度的影像。看偏振形式的3D电影时,观众佩戴的偏振眼镜片一个是左旋偏振片,另一个是右旋偏振片,也就是说观众的左右眼分别看到的是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带来的不同画面,通过人的视觉系统产生立体感。Real-D和Masterimage的3D放映辅助系统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