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了宫崎骏的十大动画电之后的观后感
宫崎骏的作品虽然互有参差,但风格却十分统一,每一部作品拿出手都有其值得一说的地方。似乎贴上“Ghibli”或者“宫崎骏”的标签,这部影片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在此选取宫崎骏作品几个时期的代表作——分别是《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ユタ)、《龙猫》(とないのトトロ)和《千与千寻》(千と千寻の神隠し)——并以此为依托来就宫崎骏的作品做一些评析,也是浅尝辄止的欣赏。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ユタ/Laputa:Castle in the Sky)》(片长124分钟/1986年8月2日首映)
1985年,Studio Ghibli(吉卜力工作室,Ghibli是地中海附近的一种旋风的名字)由宫崎骏和高畑勋一起创立,这个规模不大的工作室拥有最好的制作人员,但是工作室的基调却是有一些反商业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吉卜力工作室开始制作《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宫崎骏早期作品的著名代表。也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之后的开山之作。作为宫崎骏早期作品的个案加以分析当然是再合适不过:
不论是《风之谷》、《红猪》或者《魔女宅急便》——乃至于这一部《天空之城》——宫崎骏的大部分影片都以华丽炫目的飞行动作为亮点,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认为天空是梦想实现的地方。而《天空之城》则是宫崎骏飞行梦最初也是极端化呈现——相对的说,《风之谷》的飞行是战争需要、《红猪》的飞行是对世界的逃避、《魔女宅急便》的飞行则本身是一种能力,无所谓梦与不梦——而《天空之城》中形形色色的飞行器、以及那个包含在“寻找天空之城Laputa”之间真正的“飞行”的内核,构成了《天空之城》最寄托梦之记忆的氛围。
影片是一部由Jonathan Swift写的小说《Gulliver‘s Travels》改编而成的电影。其主要故事框架为:
??小姑娘露舒达是传说中“天空之城Laputa”的后裔,其所坐的飞艇遭到空中海盗的袭击而开始。争斗中露舒达从万米高空的飞艇上跌落下来……被故事另外一个主人公少年巴斯(PASU)所救。但嗅觉灵敏的海盗很快就找上门来了。两人在逃亡的过程中被军队的人抓住。而为了避免天空之城的能力被坏人利用,巴斯和露舒达展开了一次冒险,并且终于阻止了坏人试图统治世界的野心。
故事本身并没有脱离当时动画故事中常常出现的“拯救世界”的老式主题,还保留有英雄主义的影子,和对“人类”大主题的关注。然而《天空之城》一剧则充满了很多吸引人的元素。电影近乎完美地刻画出了故事所发生时代的世界景观,有点科幻色彩(形形色色的飞行器),也有点神话色彩(天空之城),最让人欣喜的是,作品有一种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味道,诸如高架铁轨上的旧式火车,黑漆漆的矿洞,飞空艇,如同泥塑般的机器人等等……这部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日本动漫画界对工业时代的热恋的开端——这种西方工业革命情结在那一部《蒸汽男孩》里表现的可谓极至,这也算是别的日本动漫画工作者对宫崎骏的一种致敬吧。
《天空之城》充盈着紧张激烈的情节,但蔚蓝的天空和浓浓的白云反而将尖锐的冲突淡化得更耐人寻味——尤其是露舒达被巴斯所救的第二天早上,巴斯在屋顶吹着小号时,突然入镜的那个俯视的小镇风景。这一刹那间安静的景象予人以深深的依恋与向往。这样温情的场面,在剧中还有多处:比如,巴斯和露舒达两人站在飞艇顶上看着星夜的画面;比如,留守天空之城的机器人拿开巴斯和露舒达坠落时压在了鸟窝上的飞行器……而留守机器人那个寂寞的背影,它放在墓碑前的鲜花,它特意采来给露舒达的那朵鲜花……还有它在人类走后,一直看管着城市与坟墓的孤独。
梦想是早期宫崎骏中显性的主题:少年巴斯的梦想是要找到天空之城——他做到了,也收获了友谊与冒险的经历,并和露舒达一起经历了考验,一同走向了未来的生活;矿井里的汤姆爷爷是一个串场的人物,但几乎每一部宫崎骏的作品中,都会有这样一个善良的人物:对生活与自然有着清晰透彻的认识,并给予主角人生的指点。汤姆爷爷在黑暗中倾听着石头的声音……岂不是一个美丽的,追梦的姿态?而海盗们的梦想是收获财富——自然,海盗的梦想也是梦想,梦想无所谓高贵与俗陋——更何况这一群海盗是如此的可爱,在与巴斯和露舒达相处的过程中,渐渐的显露出他们善良的本性……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宫崎骏才愿意让他们最后收获了大笔的财富吧?
宫崎骏的作品,大多数是女孩子的成长过程,男孩子虽然也出现,但女孩子显然才是最为重要的角色。然而那些男孩子每每给我们留下鲜明的印象——这些少年单纯而充满热忱的模样,岂不是我们曾经的模样吗?只是我们在被社会浸染的过程中,如同是某种必然一般的渐渐失却了对人生与理想的热忱与希望。这也是宫崎骏的作品受众面广的原因之一。在它童趣而明快的表象之下,还总是有一个坚强的内核,有一颗关怀的心。宫崎骏所有的作品都在不停的讨论心灵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所以在《天空之城》中,露舒达的心灵力量才最终战胜了慕斯卡的XXX炮。而露舒达所说的那句“……我明白天空之城为什么会没落,因为即使拥有再高的科技,只要脱离土地,人就是不能生活的”,则更是宫崎骏对孕育了生命与文明的大地的深情赞美。也是对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心渐渐为物质所侵害的一种反感。
《天空之城》在剪辑上还有一些生涩的地方,但音乐却很饱满。宫崎骏的音乐搭档久石让,就是凭借这一影片奠定了自己在日本电影配乐界最初的大师地位,而这一次的合作,也堪称是久石让配乐生涯的巅峰之作。
《龙猫(とないのトトロ/My Neighbor Totoro)》(片长86分钟/1988年4月16日首映)
《龙猫》是STUDIO GHIBLI的第三部电影,也是真正的头号作品,同时,龙猫也是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的形象代言,至今工作室的标识都是“龙猫”,每一部作品都必然会有一个龙猫的LOGO画面。
因为这部电影,使这种虚构的可爱生物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宫崎骏本人的说法是:“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正是这个宫崎骏在幼年时所听到的传说,以及他始终念念不忘的在乡下渡过的美好时光,才促使他编织了这个精巧的梦。作为宫崎骏转型期的代表作,《龙猫》虽然依旧带有其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但视角却开始了从“人类”到“人”的转变。
影片的故事框架为:
小女孩皋月和妹妹梅跟随爸爸一起搬入了乡下的新居,由于爸爸经常要去医院探望有病的妈妈,两个女孩只得自己去认识周围这崭新的环境,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两个孩子体会到了以前从未感受过的欣喜。
有一天梅独自在院子玩耍寻找橡树子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了憨憨的小龙猫,小龙猫慌忙的想甩掉梅,却把梅引到了正在睡觉的大大的龙猫身边,……有一天下雨的傍晚,皋月姊妹等在爸爸下班回来的车站旁时,大龙猫出现了,皋月借给它一把伞却被它当作非常有趣的玩具。
夏天快过去的时候皋月姊妹收到医院的电报,妈妈身体不舒服,拖延了回家的时间,而梅又失踪了——原来她想自己走到医院看望妈妈,皋月四处寻找梅的时候,想到了龙猫,就这样,龙猫唤来了猫巴士车,终于找到了迷路的梅,后来,猫巴士车又带着姊妹俩来到了妈妈的病房窗前,远远的看到一切平安的妈妈,姊妹俩不知道有多么快乐……
《龙猫》选取充满着大自然气色的乡间作背景。使整部作品充满着闲适而恬妥的温情色彩。其间除了让人心仪的童话场景,还遍布着对亲情的描写。
至今想起那个在宁静的乡间夜晚吹着奥卡利那笛的龙猫,都会有一种温软的感觉。想着与胖胖的龙猫一起在夏夜里种橡树……见到栽种的橡树籽在月光下长成大树……然后站在陀螺上随着龙猫一起飞过田野。这样温暖而美满的夏梦,是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动容的。(加上背景音乐,绝对让每一个不忘记梦想的人哭泣,是感动的哭泣!!!!)
而片中的候车片段则堪称宫崎骏作品中最细腻温情的片段:顶着一片荷叶的龙猫、破旧路灯下昏黄的光晕、滴落着的水滴、以及龙猫的一系列细微的表情变化,从绘画到影片的镜头调度都独显功力。尤其在小女孩等待父亲的焦虑中,那种幻境般童真的陪伴感,更是尤感温馨。
《千与千寻(千と千寻の神隠し/Sen to chihiro)》(片长124分钟/2001年7月20日首映)
2002年2月17日,第52届柏林电影节破例把金熊奖授予了两部影片,让评选委员们做出这一打破历史的决定的正是日本导演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千と千寻の神隠し)。在柏林电影节的历史上,还从未把最高奖授予一部动画片——这一次,宫崎骏真正使动画片脱离了幼稚艺术的范围,并且向人们证明了动画片同样是严肃的艺术形式,它是适合所有人的电影。其作品中所带有着的美好情感、希望和人文关怀的思想终于被电影界真正的认同。对熟知宫崎骏的人来说,《千与千寻》并非是宫崎骏最好的作品,但却是宫崎骏后期作品中最成熟、风格最鲜明的一部作品。因为宫崎骏终于完成了从“人类”到“人”的转变,使他的作品在一个小的世界中却呈现出了无限的张力。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现代,却是一个带有幻想色彩的作品。其主要框架为:
十岁的荻野千寻和父母在搬家过程中误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小镇。在那里,千寻的父母误食了给神吃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千寻被少年小白所救,在镇上的澡堂做工,但是她的名字被澡堂的主人汤婆婆夺走,只剩下“千”一个字。如果忘记自己本来的名字,千寻就永远无法回到正常的世界;如果不及时救出父母,他们就会被吃掉。面对这些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千寻从内心深处爆发出了“生命的力量”,最终拯救了朋友和父母,离开了这个幻境。宫崎骏的作品往往有关于一个少女的成长,而这一次的成长不同于《魔女宅急便》的成长,这一次的成长要更被动,是环境造成着这一次成长。
千寻是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女孩,她虚弱、从未遇到过危险,对外界一副冷漠、毫不关心的神情。然而,在困境中,她却能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勇气和毅力。这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冒险,而是一次心灵的冒险。影片反映了千寻的成长过程。而作为一部动画,它能将这种成长以更直观的方式予以呈现。
最后,千寻不但找回了自己的,同时也解救了他人。而她所明白了的“要让自己找回本来的自己”这一点,无疑是对于现代人的忠告。宫崎骏从孩子的视线出发,把整个故事讲给所有人听……同时也借以千寻的经历来影射现代人在沟通中所遭遇的困境,并依此探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解读人类生存之意义所在。而宫崎骏,也以最东方的美德完成了一次奇异的成长礼。
影片除了千寻本身的成长之外,还另外衍生着多条支线,使影片因其复调性而更有其隐喻的含义。千寻身边的人物以及各式各样的精灵,无不在当今的社会中有着寓意式的指向。
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而变成了猪。从表面看起来似乎小题大做,但究其影片剧作的根源却大有背景:“贪吃”是圣经中的七大原罪之一。而这七大原罪的根源就是人类对于性、对于钱、对于物质无休止的欲望。这是宫崎骏在对这个日益发展,日益畸形的社会的一种控诉。科技改善人的生活,也使人的生活更放浪。欲望越多,距离自己也就越远——这一点在鬼神世界也同样显露出来。可见宫崎骏对这种生活样态的反感之深。而故事的发生地——那个废弃的主题公园——预示着所有的灾祸都来自于人类本身的贪欲。而河神身上众多污物,则更是人类污染环境的明证。
无面神的故事,则有着些许悲凉的色彩:漂泊无依的无面神偶然地走进了欲望之家,他贪婪地无节制的狂饮暴食,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被欲望渐渐填满的过程中走向了死亡——幸好有千寻,有千寻带他离开,带他到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处所(这又何尝不是都市人偶尔念及的想法)。
宝宝的故事则更是因为千寻而圆满。宝宝虽然已经有了成年的身体,却因为始终躲在摇篮里面而不可能真正的长大,而因为一次意外,跟随着千寻外出短暂旅行的宝宝发现外面并没有可怕的病菌,这个世界外面,是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成长需要的,也只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所以,宝宝、千寻和无面人,乘着火车去往一个善意的地方,他们在黑夜的旅途中静静守侯着属于自己的光明……直到远处透出一道微弱的光亮……那里有钱婆婆,一个善良的女巫,钱婆婆说:“用魔法做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好用的”,钱婆婆送给千寻发带:“这里面是大家的祝福”——宫崎骏终于用他的动画语言和风格,说出了对工业时代的眷恋,说出了对世界与人心的祝福。
宫崎骏被称做是日本卡通动画的黑泽明。他不但将日本商业卡通带上了国际舞台,更创造出了宫崎骏式的人文精神。在一个电脑绘图的时代依旧固执的采用手绘……反商业,反都会,深深地沉溺于对已逝岁月的追恋……这是他的偏执,也是他的魅力所在。所以他所带给我们的岁月与梦的声音,才会充盈着别样的温软美感。
❷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宫崎骏的电影,你会如何评价
在吉卜力动画工作室,总有一个白胡子的工匠系着围裙,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雕刻着手头的作品,创造出一个永远被美工们所青睐的奇幻世界。他是宫崎骏其人。第一次接触宫崎骏其人动画的人有多少,取决于电视台的零星播放和DVD播放机中的DVD碟片。三十年后,我们终于可以回到童年的夏天,透过电影银幕,遇见我的邻居龙猫。
除了万物有灵论,少女、魔法和飞行是宫崎骏其人世界最常见的元素。Hida戴着飞石从天而降,绽放出奇异的光芒(《天空之城》);哈尔带领苏菲在空中行走,迈着华尔兹的音阶(哈尔的移动城堡);女巫琪琪带着她的黑猫,骑着扫帚俯瞰海边小镇(《女巫的送货上门》)……它给了我们最初关于魔法的想象,深深地刻在童年的记忆里。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美好的童话世界,失落背景下的纯真更有价值。孩子和大人在这里能感受到温暖和治愈,是因为他们在看清弱点后的力量和陪伴。
❸ 你如何评价宫崎骏的动画片
动画界宫崎骏是大师级的人物,不要因载体是动画就小觑了这个人物,他的水平不下于文学大师和影视大师。一个动画制作水准高,文化修养也高的大师制作出的动画就是艺术,艺术给人美感或给人很深的感悟,所以欣赏宫崎骏的动画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下边拿几个典型例子说一下:
《平成狸合战》讲的是人类过度开发,侵犯了狸猫的生存家园,有一群能够变身的狸猫用他们的变身术想把人类吓退,这怎么能阻止开发商的贪婪呢,最终狸猫们的一切努力都被开发商不要脸的说成他们的魔术余兴节目。
结果是山林被破坏,狐狸找来说咱们伪装为人类生活就好了,狸猫感慨那不会变身的孩子们该怎么办呢?这可能就是在新兴城市间还能零星的看到狸猫的原因吧。
后来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当属《千与千寻》,获得了奥斯卡奖,这部动画传达的思想更深更隐晦,以笔者的笔力和悟性感觉还是不要点评,大家不妨自己去看,人与人的体悟终归不一样。
❹ 求一篇关于看宫崎骏动画的感想
宫崎骏的动画片大多给人一种单纯、鲜活的生命力的感觉。总是在困难的时候,能够看到希望的光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蜕变、成长。大多体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人真切的感受到真实、梦想、爱、希望、坚韧、和纯真。看完他的动画,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凝聚在心里,想要呼之欲出。但最后,又在那种安宁、详和的美丽里慢慢的化为平静。
生活里总是很难。但是我们在面对这样的现实的时候,若是能像(宫)动画里的人物一样的,拥有他们那样的生活态度,那又有什么是不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呢?那样的生活是不是更让人有希望、有梦想。
在宫的动画里,当主人翁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出现很多的人,陌生的。他们会真正的帮助到主人翁。不管是要回报还是不要回报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一种态度,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在现今社会变得如此的脆弱。我们心里的信任消亡了,所以我们很多的时候才会觉得孤独。少一些怀疑,多一些信任。生活里总是有很多人的会帮助你,不管在什么样的时候,你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这样,不就已经足够了吗?
但愿我们能够少一些迷茫和胆怯,多一些勇敢、真诚去面对生活。努力的用心去感觉生命,感受爱。努力的向着自己的梦想,一直向前......
❺ 你为什么喜欢宫崎骏的动漫作品,透过这些作品你看到了什么
刺激于简单的线条居然可以描绘这么美的氛围。amazing后来就喜欢上动画。后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新看宫老的每一部动漫。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也许是因为年龄不一样,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眼界也不一样了。就如同起初看千与千寻,只是看到了千寻和小白之间唯美的感情,后来才发现汤屋代表的世界,无面人隐喻的孤独和占有欲。
宫崎吾朗在创作虞美人开放的山坡时,曾一度陷入动漫无法如期发布的窘迫局面,而宫崎骏只用了一张图便向宫崎吾朗和近藤胜也证明了如何让女主小海成为一个栩栩如生,有魅力的角色。有人说动画电影是画给孩子看的,连宫老本身也这么说。我同意这一点,但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动画电影也是给成年人看的。而孩子和成年人看到的是同一部作品,却是不同的思想。
❻ 宫崎骏的作品《起风了》的观影感受是怎样的
《起风了》是宫崎骏收官之作,讲了一个飞机师制造飞机的梦想,一段没有美好结果的爱情,以及残酷无情的战争。我觉得这部电影没有他另外的电影《千与千寻》和《天空之城》那么高的评分,整个电影看下来让人觉得心里很难受,男主有他的理想,制造飞机,但他只管自己的理想,没有想过飞机制造出来可以杀人,他的理想太纯粹也太自私,女主最后得了肺结核英年早逝,这也是让我觉得很遗憾的结局。回看宫崎骏以前的动画都是那么纯真,善良,这部电影太过于真实,残酷了,我不会在看第二遍,但我会推荐别人看。
❼ 看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会有什么感受
我的观点是
我相信有大部分年轻人都有看过宫崎骏的动漫,无论是今天千与千寻龙猫还是哈尔的移动城堡,都成了一代人心中特别记忆的动漫电影。
你还在看童话吗?或者说,你还相信那些古老而传统的价值观,相信爱的力量,相信奇迹的存在吗?有一段时间,我被那些尽情颠覆,尽情嘲笑,尽情展现人性之黑暗的电影征服了。我以为这才是人生的真相,这才是答案。而那些真善美啊,美好温情啊,牺牲奉献啊,不过是一层甜得发腻的奶油,只适合给未成年的孩子们解解馋,而大人们——他们需要一些重口味的东西。
这样想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是长大了,扔掉了那些童话书,如饥似渴的学习成人世界的规则。我嘲笑那些一本正经的人,觉得他们要不就是过时了, 要不就是在装蒜。那些以“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住在一起”结束的童话恐怕再多说一句,雾气就要散去,手中的片刻温暖也要化作冰凉。
以上仅此个人观点。
❽ 在宫崎骏的动漫《龙猫》中,你有什么感悟
宫崎骏老爷爷的动漫可以说是每一位儿童的童年了,对于小编来说更是如此曾经,可是把宫崎骏导演的动漫全部都看完了,那么很多人都评价说宫崎骏的动漫龙猫中体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格,以及对世界的感悟。可以说一样的电影,不同的人观看是有不同的感受的,那么小编对龙猫是有一些独特的感悟。
其实宫崎骏老爷爷龙猫获奖也受到很多粉丝热爱观看的一个原因,就是宫崎骏老爷爷画的这个龙猫。真的是展现了成年人对儿童天真无邪的保护,以及希望每一份人都能保持内心的那一份童趣和童心。所以很多人观看龙猫后,都会留下对儿童美好回忆的热泪,也是在怀念儿童最天真无邪的时候。上就是小编在观看龙猫的一些自己的感悟了。
❾ 宫崎骏电影《龙猫》1000字影评5篇观后感
《龙猫》是一部在1988年上映的电影,电影的高清重制版于2018年12月14日在中国公映。我为大家带来几篇《龙猫》观后感供大家阅读。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龙猫》观后感一
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
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题记
宁静的乡间,没有华丽的色彩,一切都是淡淡的自然的,连人也是那般的淳朴善良。这就是宫崎骏笔下的龙猫带给我的感受。很喜欢这种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利欲熏心的感受,一切都是那般的自然、静谧。
和爸爸一起搬到乡下的两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TOTORO。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有趣的故事。有一天小梅独自在院子玩耍寻找橡树子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了憨憨的小龙猫,小龙猫慌忙的想甩掉小梅,却把小梅引到了正在睡觉的大大的龙猫身边。这个秘密让小月和小梅姊妹兴奋不已,小月也梦想着有一天也能见到龙猫精灵,这个梦想很快就实现了。有一天下雨的傍晚,小月姊妹等在爸爸下班回来的车站旁时,大龙猫出现了,小月借给它一把伞却被它当作非常有趣的玩。夏天快过去的时候小月姊妹收到医院的电报,妈妈身体不舒服,拖延了回家的时间,姊妹俩非常的担心妈妈的情况,而小梅又抱怨姐姐不管自己,姐姐怪小梅不懂事,小梅大哭着喊着姐姐是个笨蛋跑远了。那一天,小梅失踪了,原来她想自己走到医院看望妈妈。小月四处寻找小梅的时候,想到了龙猫,就这样,龙猫唤来了猫巴士车,终于找到了迷路的小梅,后来,猫巴士车又带着姊妹俩来到了妈妈的病房窗前,远远的看到一切平安的妈妈,姊妹俩不知道有多么快乐,小梅抱着送给妈妈的玉米走失在去看往生病的妈妈的路上时,一种曾被忘记的温暖回到了身边。
“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虽说人总是要长大的,但是我们也应在心中给童真留有一席之地。现实是丑恶的,但我们不能让现实把我们吞噬。偶尔抽身远离喧嚣的尘世,回归自然这该是件多么惬意的事。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细细聆听自然的声音:微风拂过,花儿摇摆、叶子抖动、昆虫你高我低的大合唱……花、小石、昆虫等,其中有些外形不大美观的,不过也可以尝试用手触摸并细心观察。当你重新审视对大自然的看法时,或许你也会碰到龙猫呢。
电影充满了温馨的亲情。小月与小梅之间的那种单纯深切的姐妹深情让人感到无比亲切。看到这部电影总是回想起童年里总也甩不掉的远远跟在身后哭着跑的妹妹,记忆中没几次可以顺利摆脱她。这也许是作为家里老大的不幸——照顾弟弟妹妹。
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龙猫》观后感二
一片漆黑中,目光的焦点聚集于那唯一发出光亮的银幕,聚精会神的听着从喇叭传出的一字一句,深深的陶醉于各式各样的情节.....没错!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之一 -----看电影!
说 到电影,那么满口电影经的我,就非得要谈谈我最喜欢的电影-----宫崎骏的“龙猫”啦!它的内容大致上是描述一对姐妹和父亲一同搬到一间充满奥妙的大房子里,并遇到了许多有趣且不可思议的事。后来妹妹因为妈妈病情加重而坚持要到医院探望妈妈,却不小心迷了路,最后藉着龙猫的帮助,姐姐终于顺利找回走失的妹妹,并到医院探望她们的母亲。
在看完龙猫后,我好想化为一道清风,和故事中的姐妹俩一起探险那充满神秘与惊奇的地方,一起搭乘猫巴士, 享受快乐的生活。在电影里,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段是姐姐皋月焦急的寻找不见的妹妹小梅,并在找到妹妹后,两人放下先前吵架的不愉快,重修旧好,姐妹之间 温暖的手足情谊,令人感到十分温馨。还有两人在医院窗台上留下亲手摘的玉米,并坐在窗外的树上看着病房里的妈妈,那种满心愉悦的感觉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 情,心情在不知不觉中也悄悄的被感染了那种欢乐的气氛。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龙猫令我深深着迷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当初看这部电影时,觉得皋月与小梅姐 妹俩及父亲所居住的地方,有着乡村的朴实风格以及无限的惊喜。屋内有着像是小黑球模样的可爱“煤炭球”,还有着可以让一家人一同泡澡的大浴室;屋外则有绿 油油的草地、大树、茂密的森林,及小龙猫与森林的守护者“大龙猫”。宫崎骏用龙猫实现了我小时候幻想的乡村别墅,并让好久没有沉浸于幻想之中的我,重新回 到了天马行空的世界,找回了自己童年的天真活泼,也让那颗被收藏在心底的赤子之心再次活跃。
看完“龙猫”后,体会到这个故事告诉着我们, 要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并且互不攻击与伤害,也提醒了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例如电影中的那株雄伟壮丽的大树,在现今的世界上,像它一样的大树不知道还有几棵? 亦或我们已找不到如此高大的树木了? 或许就像电影中说的一样,“或许是我们不知道,也或许只是我们没有察觉与发现,一些事物可能就因为这样而被我们疏忽了”,如果人们只顾着自身利益,而不重 视这块养育我们的土地,疏忽了它的存在,那么在某一天里,我们将会发现受到伤害的不只是这块土地,我们也伤害到了自己。“龙猫”这部电影,令我体会到一个 道理-----如果我们与大自然和平相处,那么地球将会健康的永远保存下去;相反的,如果我们人类继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大自然,将会面临被自然反扑的 恶果。
充满想象力、抚慰人心,给予我保护自然的启示,也让我重新找回了赤子之心。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藉此获得乐趣,从中领悟一些道理,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龙猫”。
《龙猫》观后感三
时光倒流于每个人都洋溢着青春的笑脸的 90年代。孩子们大街小巷的乱跑,大人们也不会阻止前行道路的时代,干净的脸上堆满了纯朴与无邪。灿烂的阳光洒满流动的空间,极具陈旧的画面再一次因为《龙猫》中那翠绿的乡村风景而引出来。
悄悄地把自己融入动画意境当中,回想曾经看过的《美少女战士》,幻想自己也有神奇的魔力;因为《变形金刚》而眉头紧锁的神情;黑猫警长为伸张正义而骑着摩托车的身影,等等一系列年少时看过的动画景象都因《龙猫》而一一浮现在脑际。
故事中的那两姐妹形影不离的身影让我想起小时候与姐姐许下的诺言,“姐姐要一直上学,上出来再教我。”简单的许诺虽然最终没能实现,却足以流露出我对姐姐的依恋,那时候的我们,互相踩着自己的影子游戏,笑声弥漫了整个苍穹。
影片刚开播,便映现出嗥月与梅在新家捡橡树籽时两人感到好奇的场景,儿时的无知再也禁不住流泻出来。记得那时天刚下过雨,万物像是被换上了新装一样,明朗翠绿,院子里的那棵杏树底下不知何时多了些彩色珠子,我问姐姐:“这些是天上下的吗?”“嗯,是啊,下次还会下彩珠的。”往后下雨时,我总要在那棵大树底下看看是否下彩珠了,只是再也没有“天上下彩珠”这样美好的事了,尽管姐姐骗了我,可这件事却成了我回忆往事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而电影里的梅也问自己的姐姐橡树籽是什么,回忆总是这么悄无声息地从记忆深处流淌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龙猫》这部影片充满了童话色彩和亲情的温馨。一天,嗥月和梅吵架后独自去往医院寻找母亲,但途中迷了路。姐姐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转念寻求善良而温和的多多诺帮忙,多多诺换来了自己专有的龙猫电车。它载着嗥月找到了迷途之路依然抱着玉米的梅,并一起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母亲,当看到父母在亲切地交谈时,梅将自己怀里的玉米放在母亲病房的窗台上,乘着龙猫电车回到乡村。这种和谐的家庭关系,与卡夫卡笔下的格力高尔对比,让人不禁对亲情产生了嫉妒之情,而自然与人的和谐更是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天,嗥月去上学,父亲去上班,独留梅一个人在邻居婆婆家,正当嗥月上课时,婆婆带着梅来到学校,并与姐姐坐在一起上课。回家的路上,天气突然阴沉沉的,渐渐雨点多了起来,没带雨伞的她们只能暂时找个地方避雨,正无奈时,邻居家的勘太将自己的雨伞借给她们。晚上雨依然未停,她们去站台给父亲送伞时见到了期盼已久的多多诺,临走时送给她们一袋橡树子,并带走了嗥月给它的伞。第二天,她们将种子埋在土壤里,等待着它们发芽,长大。自此孕育着希望,等待着奇迹的到来。
在宁静的夜晚,多多诺和它的家人突然而至,并且使她们希望得以实现,随后她们坐在高高的橡树顶端,吹着悠扬的笛子。尽管只是南柯一梦,没有华丽的色彩,一切都是淡淡的自然,但第二天,橡树籽确发出了翠绿的嫩芽。这一幕让我回想起小时候与弟弟一同移栽的一颗杏树,而今,那棵杏树每年都会硕果累累,而《龙猫》中反映的,何尝不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呢?
《龙猫》中更多的场景总让人回想起那些打马而过的童年时光,在来不急细细品味的匆匆过往中,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更多的把人们变的沉默而内敛,孩子们眉头锁紧应付每一门考试,即便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也是将孤独的灵魂游离于网络这样虚拟化的世界。男孩女孩比起曾经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大家闺秀更显一筹,因而流行出了“宅男”,“宅女”这样的词。天真纯朴的笑脸时常隐藏着对学习压力的无奈,那些落寞的眼神,总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孤寂。真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着那些质朴无华的往事,守望太过压抑而丧失纯真的少年,守望…… 缅怀我早已逝去的纯真,还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吧!
《龙猫》观后感四
《龙猫》是在1988年上映的动画电影,由宫崎骏执导。其主要讲述了在母亲住院期间,父亲带着小月与四岁的小梅搬家到农村生活,从而引出小月与小梅巧遇龙猫以及相关的故事。
影片中,小月与小梅因搬到一处新家,异常兴奋,尤其是4岁的妹妹小梅。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是小孩子的天性,而这种天性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殆尽。但是,明显的是,姐姐小月与妹妹小梅的兴奋度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她们对生活存在不一样的态度。可是,她们的兴奋没能持续多久,心灵却覆盖上了不安。夜里洗澡时,因外边刮着大风,屋子看似要坍塌,从而造成了姐妹俩不安。看似只是因物质导致的不安,其实不然,这根本的原因是姐妹俩只有父亲的陪伴,母亲不在身边,是缺乏母爱的深深不安。我们不难发现,父爱是难以弥补母爱的残缺的,毕竟孩子是从母亲由身体孕育的。也是因为缺乏母爱,小梅常常对姐姐与父亲大吼:我不怕。观察细致便可得知,这是未经世事的孩子,掩饰内心不安的手段。而处在4岁的年龄阶段,这句话看似表现得很坚强,但那只是不安心理在作祟。究其根本,是一个小孩在渴望母爱呵护的阶段,却并不能如愿以偿的表现。
此外,当姐妹俩与父亲去医院探望生病的母亲时,母亲帮姐姐小月梳理头发,而一旁的小梅大喊母亲也要帮自己弄头发。这一片段,显然表达了在孩子心中,从母亲那里即使得到一点点呵护,她们却会心满意足,从而表露了她们对母爱极度的渴望。
虽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完满地获得母爱的滋润,但是小梅却能自娱自乐。在姐姐上学、父亲做研究的期间,小梅独自在屋子附近玩耍,也是这时,她幸运地遇上了小龙猫,然后跟随小龙猫,却意外发现了正在酣睡的巨大龙猫。小梅没有害怕的意思,反而很是开心。她趴在龙猫身上,觉得很好玩,静静地看着它,时而抚摸它柔毛毛。再后来,姐姐也见到了龙猫,从此,姐妹俩与龙猫结下不解之缘。姐妹俩之所以喜爱龙猫,是因为龙猫就像可以给她们心灵呵护的母亲一般,温暖慈祥。深入分析可知,在小梅首次追寻龙猫的过程中,那条曲径通幽的树林小道犹如通向母体子宫的产道,而小梅进入的大龙猫酣睡的树洞,就像母亲的孕育孩子的子宫。整个过程简直就是回归母体的历程。从而,可以得出这是,导演弥补生活中姐妹俩缺乏母爱所做的平衡,这般比喻,可见导演非凡的艺术素养。
龙猫虽不常出现在姐妹俩的视野中,甚至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就如影片中所说:虽是梦,但又不是梦。但是,龙猫是否真实存在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姐妹俩已从中得到了犹如母爱般的呵护。龙猫就是姐妹俩的母亲,可以给予她们爱的呵护,可以帮助她们健康成长。
纵观全片,尽管在现实中姐妹俩缺乏母爱呵护,但是于似梦非梦的状态下,她们却得到了犹如母爱的滋润。现实与梦幻的平衡,让观影者看到姐妹俩生活中依然存在希望而感到欣慰。可见导演独到的表现艺术的高超水平。
《龙猫》观后感五
蔚蓝的天空下,几朵向日葵正朝着太阳茂盛地生长着,一阵轻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地响着,一辆老旧的小汽车缓缓驶过,小女孩小月和妹妹小梅跟随爸爸一起搬入了乡下的新居。
乡下的天空是那么蓝,就像是透明的水晶,空气是那么好,沁人心脾。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高高厚厚的水泥墙。两个女孩在美丽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到了以前从未感受过的欣喜。
小梅遇见了毛茸茸的巨大龙猫,但是姐姐不相信,只有父亲安慰地说相信她;下雨了,小凯把自己的伞借给了小月和小梅,自己却冒雨跑回了家;得知妈妈的病情加重了,小梅准备把自己摘的玉米给妈妈,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借了小凯的伞,小月和小梅穿着雨披把伞还给了他;龙猫给了姐妹俩树种子,但是种下去一直没开,直到一天晚上,龙猫一家围着种有种子的那块地蹦跳、参拜,种子很快的发芽、长大,长成了参天大树,之后,它便带着姐妹俩坐着陀螺飞翔在夜空……
这美丽的童话故事里,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主题。但是就是没有主题,它仿佛就是在叙述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身边的故事:平淡的开始,平淡的结局,总是让人觉得亲切,也总是有些期待。
坐在猫巴士上飞奔,飞过田野、奔过山岗。在这一刻,孩子们感受到了树的呼吸,听到了风的歌声。
童真,永远是那么地美好。就像是蓝天里的白云,就像是和龙猫初次相遇,就像是纯净透明的水中有鱼儿畅游,就像是阳光下有花朵盛放,就像是那几粒小小的、载着希望的种子,这点点滴滴,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只是我们儿时的美丽梦境,但它纯真,倒映出了我们美好的心声,充满了期待、希望和惊喜。
我们的永无乡,也许就是这么普通,但是却很美丽;也许就是这么幼稚,但是却充满了我们儿时的全部梦想。那清澈的小河、美丽的森林、宽广的田地、朴素单纯的人们,那么简单,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