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高清机顶盒都可以接收3D信号,从机顶盒来说不分3D与2D。但你的电视机必须是3D电视机才能看出3D效果,如果是2D电视机那看上去就是side by side,屏幕被一分为二,左右眼信号分别显示了。
立体电影(ANAGLYPH):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Ⅱ 为什么上海电信宽带不能放3D节目了
你是说 电信的IPTV,没有3D节目嘛? 这个很简单,因为3D节目就基本没有片源,同时用户家如果要看3D,通常还需要配合3D眼镜等装备,现在针对家庭这块的技术还不成熟。运营商放上去也没人看,自然就不搞了
Ⅲ 现在的电视为什么都不带3D功能了
2010年前后,3D立体功能一度是中高端电视的标配,很多厂商都在大力宣传,尤其是3D电影持续流行,仿佛电视没3D就落后时代了。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15年,之后就冷淡了下来,如今3D电视已经基本被淡忘,不但厂商不出,三星、索尼、LG等的3D电视面板都逐步停产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核心的就是3D内容匮乏。
任何硬件想要发展,配套的软件生态必须跟上,就像Windows手机就死于系统不行、应用不足,3D电视也是如此。
其实有一段时间,3D内容看起来还是很多的,电影、视频、动画、 游戏 什么的都有,但真正用好3D效果的少之又少,因为成本太贵。 很多3D电影都是2D转制的,往往为了3D而3D,观看效果自然很一般。
结果就是用户花更多钱买了3D电视回家,却发现没什么片子可看,谁愿意再花这个冤枉钱。
另外,现在裸眼3D不成熟,有几家推出了一些这类产品但体验都很差,因此 必须佩戴3D眼镜,这又是一笔支出,而且戴着沉重的3D眼镜看电视,非常不舒服,尤其是对于近视用户来说。
在电影院偶尔戴眼镜看个3D大片还是很爽的,但谁会经常在家里戴这么个东西?尤其电视是家庭分享的,每个人都戴个眼镜的话……
除了3D,AR、VR、4K这些东西在电视上也是噱头成分居多,尤其是AR、VR。
4K还好一些,虽然现在资源也不多,但从 历史 看,1080p、2K的普及都是类似的路子,需要的只是时间。
电视厂商的特点是对流行趋势非常敏感,即使大家都不知道这项技术能不能成为主流,电视厂商也是会拼命追逐新技术,许多年以前3D电影刚刚借助《阿凡达》流行起来时,众多的电视厂商就纷纷跟进推出自家的3D电视,概念虽好,但是受限于稀少的片源和较差的用户体验,几年下来3D功能逐渐被冷落,当然也是被其它到来的新技术给掩盖了。
当年3D电视最火的时候,几乎是一台新电视都支持3D功能,但是目前实现3D功能还是需要佩戴3D眼镜,在电视开机率不断下降的今天,恐怕没有多少人还愿意额外佩戴眼镜来看3D影片,无论是偏振3D还是色差3D都会对画面产生负面影响,都不是非常完美的3D技术,何况到现在为止3D片源仍然很稀少,消费者都明白这纯属一项华而不实的技术,或许未来3D电视会普及,但是绝对不是今天。
到目前仍然有厂商在推出3D电视,但是比起当年来说数量少了太多,除了市场不认可3D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的电视卖点层出不穷,比如4K分辨率,OLED显示技术,HDR电视等等都非常流行,这些技术的特点是专注于提升现有电视的画面效果,4K分辨率比1080P清晰了数倍,配合HDR效果让人震撼,OLED随着成本的降低也大大提升了显示屏的色彩表现,同时也降低了延迟和功耗,消费者对于这些技术的接受度明显高于3D技术,所以电视厂商们也就逐渐放弃了3D这个卖点。
在电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每台电视带来的利润并不高,厂商必须把有限的成本空间用在刀刃上,当3D技术不再受追捧的时候,就必须果断放弃从而把成本用在更好的面板和显示技术上来,所以这几年的新电视很多都不带3D功能了,但是3D技术也未必会彻底消失,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自带裸眼3D功能的时代或许也不会太远。
我觉得首先是,现在大家连电视本身都看得比较少了,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电视机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并不那么成为刚需,而且我身边的很多人买电视,主要是考虑其智能性,3D等相对来说算是附加值的性能,反而不是重点的考虑因素。
其次是,中国目前的裸眼3D技术发展还在比较早期的阶段,大多还都是2d转3d,可以选择的内容也比较少,感觉更多的时候是噱头和商家讲故事。如果真的要做高质量的3d电视,毫无疑问成本是很高的,但是上面提到了这只是作为智能电视的一个附加值,并非核心要素,所以花很多钱做这块的技术,也不太符合生产商想要通过低成本的3d制作快速盈利的初衷。
中国国内的3D电视,基本都还是需要辅助工具来完成比较高质量的3D观影体验。至少我本人会弱弱地觉得,裸眼3d其实让人看的挺难受的,时间长了之后头晕恶心,而且也严重影响视力,看时间长了之后眼睛会有重影。看电视本来就是为了休息,这样反而显得本末倒置。
但是,一旦涉及到辅助器材,一方面是这些辅助器材需要成本,且成本并不低,其次,不停地做加法,反而对用户体验来说,也未必是好事,显得鸡肋。
其实普通人对电视的需求挺简单的,硬件做的安全可靠、画质清晰、可选择内容多、售后及时就可以了,想要更多的要求,其实去电影院的体验会更好一些。
确实可惜,好在当年买了小米电视4k+3d+音响,至今爽的不要不要
买了个3d电影网vip,下载了大把以前没看过的3d电影,给我感觉,3d效果出画效果没有电影院厉害,但是入画效果很强,就是电视机看起来有很深的深度,很立体,入画效果,出画效果,都明显的很~~我个人是这种感觉~~
然后,还带着这眼镜去电影院看过,通用的,而且,自己带的干净,没有划痕没有油光~~不过也就测试一次而已,以后再去电影院也不会记得自己带眼镜。
小米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出过带3d的电视,好尴尬…绝唱,导致我家电视机停留在49寸,没有升级动力
电视上面要想看3d电影,其实要他的片源支持他的硬件设备支持,这样的话才可以看得到,要不然的话你单单推出三d功能,没有看的设备也是不行的。
所以现在很多网站上的片子并不支持3d。而且我们是需要带眼镜的,是那种去电影院带的那种蓝白蓝黑眼镜。
再一个就是电视屏幕比较小,看起来的效果没有去电影院看的震撼。
所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一个片源的问题,如果你很多的电影电视都支持3d这个的话,那么自己买副眼镜,其实就可以看得到这个3d的立体效果了,所以说并不是电视不出这种功能,而是你的这种电影资源太少了。
在以前电视是有一种3D电视的,这种电视应该是希望获得3D电影般的体验效果。但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别说3D电视了,3D电影要想拍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说当时的3D电视之所以没有成功其实还是存在很多的原因的。
1.片源少。就拿我们现在来说,不管你是看什么分辨率的视频都是需要有片源的。而当时的3D应用范围有电影视频动画 游戏 等,但因为成本太贵,导致效果不是很明显,3D的片源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一台3D电视最后发现能看3D视频的很少,体验也就更不好了。
2.裸眼3D技术不成熟。直到现在,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需要佩戴3D眼镜,不戴眼镜的话是很难看到3D效果。而对于3D电视来说需要达到的是裸眼3D技术,就是能够摆脱眼镜的束缚来实现3D效果。但是要做到欺骗人眼的技术就是实现视觉位移,因为每个人的眼球并不一样,所以要想做到这种视觉位移的效果还是非常困难的。
3.容易造成眼疲劳。我们去电影院戴上眼睛看3D电影有时候都会觉得头很晕,3D电视更是这样了,3D电视虽然模拟了人眼的成像原理,但并没有考虑到人眼对注视物模糊程度差异的调节,导致电视的3D画面不分远近呈现出的都是清晰的,从而刺激眼睛容易产生视疲劳。所以总的来说,3D电视在我们生活中还并不是很实用,要想在家里看到真正电影的那种3D技术可能还真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时间。
戴眼镜那种3D 就是假3D,它利用的是视觉误差,那根本不能算是3D,颜色都不正,现在都是的VR眼镜那种裸眼3D,之前都是炒热门儿而已,都是过度产品,就算是现在热门的VR 都只能说是过度产品。
现在的电视威慑呢都不带3D功能了?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
第一个,实在是不方便,这是家庭电视3D普及的最大账号,3D眼镜有偏光和快门眼镜,快门眼镜需要充电,而且价格较贵,一般家庭如果每人配一个是非常浪费的;另一种是偏光眼镜,这个便宜,但是效果差。关键的是观看3D眼镜需要一个黑的环境,正常家里看电视,根本没有那么多机会家里全黑!
第二个,技术的迟滞不前,因为眼镜导致3D家庭推广出现障碍,但是如果技术革新,达到裸眼3D标准的话,家庭3D还是大有前景,可裸眼3D发展迟滞不前,成本昂贵,在电视在家庭中地位日渐下降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厂商原因因为3D功能提高电视售价,提高售价,只会让该品牌的市场得不偿失!
第三个,电视在家庭生活的地位日渐低落。电视成为了一个吃饭或者一块聊天的北京,单独时间看电视的情况越来越少,社交,也大批量转向了电影院,毕竟效果好,氛围好。
综上所述,家庭3D的发展受限于技术和电视本身,发展意义微弱,所以市场上的强调3D功能的电视越来越少!
很明显,3D会增加电视的成本,而3D功能所带来的盈利无法填补成本的缺失。
3D不再火热的其他原有有片源的缺失,维护成本的高昂,其次是3D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先不说电视,我来吐槽下影院3D,那叫什么玩意,画面很暗,字幕看不清!欧美国家一般很少放3d,国内经常放3d,都是2d转治的,票价还高!看长了眼睛累!
电视上的3d资源很少,买了三年只看过一部!
Ⅳ 现在的电视为什么都不带3D功能了
近几年来,电视的3d技术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时,我们不太依赖互联网。我们还是喜欢看电视。这不像拿着手机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的电视3D技术正在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注重的是智能化程度,4K的支持,屏幕的颜色,尺寸的增大,电视的创新,好的产品自然会有一席之地。坏的将被淘汰。
所以并不是说电视没有3D功能,而是我们都不再需要3D电视了。没有市场,电视机制造商就不会生产。
Ⅳ 为什么3D网络电视不能在线看3D电影
是因为信号源的种类,3d电视能够解码电视信号源,包括AV输入,数字电视输入,电脑输入等,包括usb等外接设备里的影片,网络3d很多都是用flash控件内嵌其他解码器播放不同格式的影片。当你用电视上网时用的是机内的cpu,电视就认为你在上网把权力交给电视操作系统后就不关它的事,网络上出什么图像他不管,就不使用3d功能了。其实flash里的3d片也是普通格式,电视大多数都能识别,就因为信号源问题不能识别就不能用,把flash里的影片下载到u盘再用电视看就能用3d功能了,真是太惨了,一点都不智能。想电视更智能,只能刷机安装你cpu支持的自由操作系统,完全脱离厂家系统的控制,把电视当电脑用,但是有风险,搞不好就搞坏电视可能还破坏硬件,只能返厂,不是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千万不要用。想看网络3D等有新系统的电视吧。
Ⅵ 现在的电视为什么都不带3D功能了
2010年前后,3D电视概念很火爆。最近两年,很多电视已经不支持3D功能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3D技术并不成熟;二是因为市场对3D功能的需求并不迫切。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3D技术并不成熟;二是因为市场对3D功能的需求并不迫切。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目前3D片源非常少。真正的3D内容,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
目前,很多电影和电视剧,都是按照2D技术规格制作的。曾有业内人士透露,一部3D影片的制作成本,要比传统影片的制作成本高出5倍以上。目前很多3D内容,大多是用软件转换成的3D内容,并非原生态的3D内容。这种转换出来的3D内容,视觉体验还是有点差的。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目前3D片源非常少。真正的3D内容,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
片源少,用户体验差,这些因素都是3D电视普及的障碍。
最近一年多来,AR和VR概念的兴起,这些新兴技术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利用AR或VR,可以轻松实现3D观看的效果。有了更成熟的技术,3D电视被淘汰亦是必然。
最近一年多来,AR和VR概念的兴起,这些新兴技术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Ⅶ 为什么现在的电视机不带3d功能
现在的电视是越来越便宜了,4.50寸的电视也就不过2.300块钱,相比于几年前的动辄4.5000的电视来说,可谓是越来越亲民了。而且现在的电视都自带网线接口了,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而相比几年前电视的宣传,你会发现,为什么以前宣传的电视的3D功能现在却没有了呢?
3D功能,当然除了硬件支持以外还要软件内容的支持。就算是在现在,很多的3D资源还是远远不丰富的,何况是在几年前。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往往都会让人觉得是为了3D和3D,甚至就有强行把2D资源转为3D,但结果是还不如2D来的爽快,另外就跟别说游戏等资源了
Ⅷ 电信ITV为什么不能看3D电影电信ITV会推出3D电视吗
不会,iptv是一个节目源名词,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而3D电视是家电,两者不属于同一种类,而且现在3D电视机品牌很多,所以电信不会出。
3D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它利用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从而令用户借助立体眼镜或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裸眼)体验立体感觉。
Ⅸ 我刚刚买的创维E92RD,3D电视,连接到酷开网络电影里面怎么没有3D影库啊
3D电影要去下载,酷开网是没有3D电影的,只有普通一点热门电影,一部3D电影大概8G左右。其实3D电视现在还不是那么普及,3D片源也少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