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中国最早动画片电影

中国最早动画片电影

发布时间:2023-04-05 11:53:01

『壹』 中国最早的动画片都有哪几部

我认为早期的国产动画有《大闹画室》,《骆驼献舞》,《铁扇公主》第一次中国自制动画《大闹画室》上映了。一个画家正在他的桌子上画画,这时一个带着换了墨水的小黑人从桌子上的墨水瓶里出现了。小黑人不断制造麻烦,使画家无法工作。画家愤怒地捕捉到了小黑人,他们非常聪明,四处乱窜,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最后,画家抓住床下的小黑人,仍然把他塞到墨水瓶里。 虽然故事很简单,但第一次从事动画创作的万氏兄弟遇到了很多困难。在真实的拍摄中,你应该移动的地方或者不应该移动的地方都应该被移动。经过多次实验和反复试验,他们成功拍摄。

结果,100多人努力工作了一年半,终于完成了这部持续不到80分钟的动画电影。在此期间,这部动画电影差点就没命了。然而,万籁鸣保证不会赔钱,这使得这部电影没有半途而废。这部电影同时在上海的三家影院上映,其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放映的所有故事片。《铁扇公主》也是当时动画电影的杰作。所以我觉得有我认为早期的国产动画有《大闹画室》,《骆驼献舞》,《铁扇公主》。

『贰』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长片叫什么名字

《铁扇公主》。

1941年的国产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它是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亚洲当时最长的动画片,片长达80分钟。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

早期的动画制作完全靠手工完成,10分钟的动画就需要绘制7000到1万张画面,因而耗工巨大。早期国内外的动画片大多是10分钟左右的短片。30年代末,好莱坞开始依靠雄厚的实力制作大型长片动画电影,并于1938年推出了投资百万元的《白雪公主》,其长度和普通故事片相当。

介绍

《铁扇公主》是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执导,王干白编剧,白虹、严月玲、姜明、韩兰根、殷秀岑参与配音的动画电影,于1941年在中国上海上映。20世纪中期,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的上映对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触动很大,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扬眉吐气。

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经过考虑选择了《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片段作为影片的拍摄蓝本。1938年,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成立卡通部,并聘用万古蟾为部主任,决定投拍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叁』 我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动画蚂斗片是《大闹画室》。

《大培物档闹画室》是1926年由万古蟾执导,万氏兄弟参与配音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的一部动画片。

《大闹画室》是中国第一部独创动画片。影片表现一个画家正在画室作画,突然,画家画出的一个身着中式服装的小人儿从画板上跳下来。他淘气而滑稽,给画家添了不少麻烦。最后,经过一番追逐打斗,小人儿被赶回了画中。

大多数网络和论文的配以改片的图片是如图的黑白猫,源自美国动画《猫的闹剧》,目前《大闹画室》并无真实图像资料流传。

(3)中国最早动画片电影扩展阅读

《大闹画室》幕后制作:影片采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制作方法,影片中画家由万古蟾扮演,小纸人等用动画绘制。配乱在绘制中曾出现过许多毛病都被万氏兄弟逐一解决。

如影片中有一段小纸人打斗的戏,放映出来是小纸人打斗的动作该动的不动,而墙上挂钟、画室里的桌子等不该动的东西反而动了。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想出了用赛璐璐复印片,即把该动的东西都画在透明的赛璐璐上,把不该动的背景等画在纸上,然后叠起来逐张拍摄,使影片获得成功。

『肆』 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

★ 20世纪40年代: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
★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

回眸中国动画八十年

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一、艰难的创始期

谈到中国动画,不能不提及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紧接着在1930年又摄制出《纸人捣乱记》。此后,万氏兄弟便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动画的创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国货的《国货年》、《漏洞》,以及一些儿童寓言片《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等20余部黑白动画短片。直至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被迫中断了动画创作。而以钱家骏为中心的当时的一批动画人也绘制了以抗日为内容的动画短片《农家乐》,随后又绘制两部短片。中国动画片在创作初期就时刻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联。同时最早一批的动画人也显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民族风格的探寻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片开始了它更为广阔的发展。早在1947年,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的艰难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为新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中国的动画片在此后的发展中便自觉开始了民族风格的道路的探寻,这是时代和世界环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特伟任厂长,此时中国动画人已发展到两百多人。有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建国初期是中国动画片蹒跚学步的时期,中国动画人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动画技术和艺术,主要是苏联和南斯拉夫,在动画技艺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动画的风格上不免受到这些国家动画的影响,如《小猫钓鱼》(1952)、《小梅的梦》(1954)、《野外的遭遇》(1955)等影片便留有苏联动画的影子。特别是1956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上获奖,令人沮丧的是与会者以为这部影片是苏联的影片。这个误会使中国动画人深刻意识到:“对他国动画亦步亦趋的模仿是不会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 只能导致中国动画的消减。“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 其实中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也有这个倾向,万氏兄弟的《纸人捣乱记》便是模仿美国的动画制作,追求的是逗乐搞笑,仅是一部简单的噱头闹剧而已。事实上这也是动画娱乐本性体现,影片给人们以娱乐消遣,才会有观众,才会有市场。同时它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仍具有民族特点。

在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中,民族特色十足,将军的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在将军彷徨无助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这部仅30分钟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家们积极地致力于新的动画艺术手法的探索和动画技艺的提高。在发展中国动画的一大片种木偶动画时,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钱远达,曾在20世纪50年代远赴捷克学习,师从德恩卡。靳夕的第一部代表作《孔雀公主》,故事情节动人。后来,靳夕拍摄的《谁唱的最好》在技术上非常完美,但在意识形态上却受到了局限。当时的文艺政策较为教条,由于过分强调了“政治挂帅”、“革命传统”、“主题至上”,限制了木偶片的进一步发展。钱家骏在1957年导演的《拔萝卜》和1958年导演的《古博士的新发现》就注意开掘动画片的童趣、童心。在1958年中国动画人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中国动画增添一个新品种且富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接着又拍摄了剪纸片《渔童》(1959)、《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1963)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也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到了20世纪80年代,剪纸片技术日益成熟,在此基础上,美影厂又研制成功剪纸“拉毛”新工艺,拍出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该片荣获第十三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和文化部1984年度优秀美术片奖。1985年出品的《草人》也获得好评,在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儿童片一等奖和国内文化部1985年度优秀美术片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美术片二等奖。这一片种在国际国内都得到认可,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此外,在1960年又摄制了折纸片《聪明的鸭子》,情趣盎然,活泼生动。同一时期又发明创造了水墨动画片,可谓是最具中国风格的动画片,它将中国的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使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完美地再现于银幕,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整个世界影坛。《小蝌蚪找妈妈》(1960)、《牧笛》(1964)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富于韵律的画面、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动画艺术也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

此时的动画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挖掘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中国动画片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不仅得到国际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深入到世界民众当中去。中国动画片因为它独到的民族特色而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动画片在海内外获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可是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的动画事业受到了阻碍,发展缓慢。“文革”结束后,百花开放,我国的动画事业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中国的动画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风格”的道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动画业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像丰富”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好评。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的到了很好的延续。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发展民族风格中做了一次新的尝试。动画片《雪孩子》画面优美富有诗意;《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火童》结合了装饰性造型和民族艺术特点。同一时期的影片中,还有《两只小孔雀》、《画廊一夜》、《狐狸打猎人》、《好猫咪咪》、《愚人买鞋》、《黑公鸡》、《小鸭呷呷》、《人参果》、《淘气的金丝猴》、《假如我是武松》、《蝴蝶泉》、《天书奇谭》、《兔送信》、《三十六个字》等也延续这一创作思想。1984年的大型动画片《金猴降妖》,又一次将孙悟空搬上了动画银幕,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孙悟空形象;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抽象绘画的手法和现代音乐融合,探索民族艺术的新发展。动画片《夹子救鹿》淡雅而抒情,具有敦煌壁画的古朴风格。剪纸片《草人》模拟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形式。此外,《女娲补天》,《抢枕头》、《海力布》、《水鹿》、《大扫除》、《网》、《偷东西的驴》、《巫婆、鳄鱼和小姑娘》等,也都富于民族风情。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

在动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在美日动画的冲击下,同时也由于缺乏市场化操作,动画的回收相对较慢,中国动画以往是纯国家投资,私人不愿投资,从而导致动画者的流失和中国动画业的发展缓慢。中国动画要改变以往的操作方式。为重振国产动画,美影厂历时四年摄制了动画片《宝莲灯》,这是中国迄今投资最大的一部影院动画长片,故事取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在画面、人物造型上都精心设计,音乐制作极为考究,同时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同时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马可波罗回香都》、《哎哟,妈妈》等一批优良的动画片诞生,给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画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伍』 中国最早的动画片电影是哪一年,哪个公司生产的片名是什么

这几十年来,中国的动画片也是有非常的多。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也是有很多,比如《葫芦娃》、《黑猫警长》还有现在比较火的《熊出没》等等。除了动画片,还有同名的动画片电影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中国最早的动画片电影是什么吗?

但是要做中国的独创的动画电影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他们将会面临重重困难和阻碍。不过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和资源等各方面的困难,终于把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电影之作出来了。《大闹画室》讲述的是主要是一个画家正在画室作画,突然画家所画的一个身着中式服装的小人跳离了画板。这个小人太淘气了给画家惹了不少麻烦,最后经过一番追逐打斗,小人被画家赶回了画中。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但是这一举动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中国甚至国外。

『陆』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电影的名称叫什么制作于哪一年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大闹画室》是1926年由万古蟾执导,万氏兄弟参与配音,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的一部动画片。影片表现一个画家正在画室作画,突然,画家画出的一个身着中式服装的小人儿从画板上跳下来。他淘气而滑稽,给画家添了不少麻烦。最后,经过一番追逐打斗,小人儿被赶回了画中。

幕后制作

影片采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制作方法,影片中画家由万古蟾扮演,小纸人等用动画绘制。在绘制中曾出现过许多毛病都被万氏兄弟逐一解决。如影片中有一段小纸人打斗的戏,放映出来是小纸人打斗的动作该动的不动,而墙上挂钟、画室里的桌子等不该动的东西反而动了。

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想出了用赛璐璐复印片,即把该动的东西都画在透明的赛璐璐上,把不该动的背景等画在纸上,然后叠起来逐张拍摄,使影片获得成功。

早在1919年至1922年,万氏兄弟相继从家乡南京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美术工作时,就萌发了要把中国山水画动起来的思想。他们看了美国动画艺术家麦斯·福乃克兄弟绘制作动画片。

在欧美动画制造商严密封锁动画技术和资料的情况下,他们用自己7平方米住房改作绘制、洗印、放映的工作室,用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台旧照相机改装成摄影机。

从上百次试验失败中摸索出经验,于1926年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三丰里自己居住的亭子间里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柒』 中国最早的彩色动画片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彩色动画片是《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6年制作的动画短片。短片由李克弱、钱家骏担任导演,一凡担任编剧 。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只美丽的鸟,它羽毛丰满,艳丽动人,却高傲自大;在秋季时不屑构筑鸟窝,在冬季时饱受严寒,在野火处取暖时被野火点燃羽毛后被烧黑变成乌鸦的故事。

该片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1956年获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1957 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美术片三等奖。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的影片评价: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片中的动物形象和背景既比较写实,又注意适当夸张,在艺术和技术处理上有显著进步,代表了当时国产动画片发展的新水平,上映后获得良好的反响。但做为第一部彩色片,影片同时也暴露了新中国动画电影事业在当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由于当时中国同苏联建立了友好互助同盟的关系,国内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热潮,这一热潮也延展到了美术电影领域,美术电影工作者当时所看到的和学习到的都是苏联的资料。

在创作《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时,创作人员临摹了苏联动画片《灰脖鸭》等影片中的精彩片断,并作为资料保存下来,以供后来者学习参考,这就使得这部影片出现了“没有出中国民族特点。

『捌』 中国第一部的多种动画片和获奖动画片有哪些

1、《铁扇公主》,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

《铁扇公主》是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万涤寰执导,王干白编剧,白虹、严月玲、姜明、韩兰根、殷秀岑参与配音的动画电影,于1941年在中国上海上映。影片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受阻于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2、《哪吒闹海》,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

《哪吒闹海》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它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1980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1983年获得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影片主要讲述了陈塘关李靖之子李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



3、《猪卖汪如八戒吃西瓜》,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片

《猪八戒吃西瓜》是由包蕾编剧,万古蟾执导的一部剪纸动画电影。该电影于195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荒山野地,唐僧派孙悟空去寻找瓜果食品,猪八戒也要同去。两人没走多远,八戒就假装肚子痛,悟空只得独自前去。八戒刚要入睡,忽见前面山崖下有个大西瓜,连忙把它搬到树荫下,切成四块。

先把属于自己的一块吃了,但觉得不过瘾,便想了各种借口中启,陵敬相继把属于悟空、沙僧,以至师父的西瓜全吃了。为了教训八戒,悟空变成一块西瓜皮,一路跟随八戒回去。西瓜皮故意捉弄八戒,使他摔了不少跟斗。最后,八戒只得在师父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4、《小蝌蚪找妈妈》,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由盛特伟、钱家骏、唐澄担任导演,方慧珍、盛璐德担任编剧。

该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们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5、《小鲤鱼跳龙门》,第一部获“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获奖影片

《小鲤鱼跳龙门》是根据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摄制的一部国产彩色动画片。短片由何玉门担任导演,金近担任编剧,段孝宣担任摄影。

该片主要讲述了鲤鱼奶奶给小鲤鱼们讲了一个鲤鱼祖先跳龙门的故事, 小鲤鱼们听了就想去跳龙门。于是在长得最大的黑鲤鱼的带领下,小鲤鱼们瞒着奶奶,出发去找龙门了。

『玖』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摄制于1922年。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

扩展内容:

1941年《铁扇公主》幕后制作

上世纪20年代,中国诞生了自己的动画片,万氏兄弟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大闹画室》,它宣告了中国美术电影的诞生。万氏兄弟的真正伟大之作当属他们在1941年完成的80分钟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抗战初期的他们怀着“以动画为武器”的信念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中制”绘制了多部《抗战标语卡通》和《抗战歌辑》,但是到了1940年国民党消极察脊抗战政策出台,一切抗战内容的影片都排斥停拍,无事可做的万氏兄弟回到“孤岛”上海。

20世纪中期,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的热映对万氏兄弟触动很大,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扬眉吐气。因为风险大,《铁扇公主》险些夭折,但是万籁鸣拍着胸脯担保不亏本才使得本片没有半途而废。结果100多人经过一年半的苦干,败穗渗最终完成的这部80分钟的动画长片,该片在上海的3个电影院同时放映,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而《铁扇公主》也成为当时比肩世界动画电影的一出杰作。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最早动画片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给电影加上封面 浏览:387
电影院的秘事 浏览:771
2016电影丛林 浏览:723
电影爱情朝国2016 浏览:456
韩国电影母与子完整板 浏览:311
美国电影两个小孩儿 浏览:189
美国一个小孩和科学家的电影 浏览:76
日本古装电影a 浏览:677
2017戛纳国际电影节 浏览:553
解放战争的战斗电影大全 浏览:302
2015年10月电影票新用户99 浏览:206
2017年电影美人鱼 浏览:527
木村拓哉电影2017 浏览:829
日本电影老婆爱装死 浏览:351
中国国际剧本网电影 浏览:269
泰国老电影鬼妻蛇女简介 浏览:440
催泪电影2017 浏览:70
女神的召唤印度电影 浏览:333
印度电影刚 浏览:748
风之俗欧美电影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