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看过4D版的【阿凡达】,跟3D有什么区别
相比于3D影片,4D影片的效果更加刺激,在观众观影过程中,其座椅能根据剧情适时地刮风、喷香、喷水或者转动。比如《阿凡达》中的男主角骑着巨型大鸟俯冲时,观众除了能体验到3D的身临其境,耳边还会有呼呼的风声,同时座椅一阵晃动,让人觉得自己也在坠落。
2. 《阿凡达》,imax 3d和3D的区别
.《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指导的电影 20世纪福克斯出品 投资将近3亿美元 是好莱坞至今投资最贵的电影,电影展示了完美的3Dcg 技术。 2.中国首映时间是2010年1月2日至4日先后在国内全面上映,现在只是还国内宣传期
票价要看你看的是3D,2D还是3D&IMAX了,具体价格还没有定。 应该是(80-120左右)
但是据说3D&IMAX票价120 3.它不同于以往所看过的任何一部3D立体电影,你会身在其中,忘记是在看电影,而其超凡的画面即使是在2D银幕上也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虽然片长接近3个小时,但整个观影全程并没摘过眼镜,没有任何疲劳或不适感。4.3D影院是要带特俗眼睛,如果本身是近视眼的话。 有几种方法:一.带隐形眼镜。 二.找发放3D眼镜的人员,要个尺度大点的带,直接套在你带的眼镜上也是可以的,我就是这样。
3. 《阿凡达》有必要看3D的吗
如果不是IMAX的就没必要去看了运前渗,说实话3D还没2D的能感旁脊受电影悔凳的内容,但有IMAX影院的话,还是值得去看看高科技的。
4. 3d版的《阿凡达》到底值不值得去看
你好,我个人觉得值得去看
那年冬天,一票难求
《阿凡达》于2009年12月14日北美上映(2010年1月4日中国内地上映),通过3D 虚拟影像摄影和动作捕捉技术创造的梦幻瑰丽潘多拉星球, 几乎重新定义了“纤毫毕现、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不仅在全世界引发现象级观影热潮,以近30 亿美元的票房称雄全球票房榜至今,更斩获了包括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视觉效果三大奖项在内的众多殊荣。
但其实,《阿凡达》留给我们的记忆,远超区区票房数据,或者累累奖项殊荣。还记得那年冬天,瑟瑟寒风中和平影都门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买票长队吗,攒动的人头可以沿着汉口路、云南中路、福州路、西藏中路绕来福士广场整整一圈。即便如此,因为拥有全上海当时唯一一块IMAX巨幕,《阿凡达》开票后24小时内,全月90%的场次售罄,IMAX厅仅剩约2000张前三排余票。翻阅历史照片,影院还临时印发了“隔天作废”的“购票号”。甚至可以说,当年全国14块IMAX银幕创下的1.68亿人民币的惊
人票房(银幕占比0.23%,票房占比12.2%)彻底激发了我国电影制作和影院视听技术的改革。
十三年后扔立潮头
如果说,13年前《阿凡达》超凡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让电影的呈现和体验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那么13年后,全球影迷都在期待68岁的卡梅隆,能再开启一个更新的时代。
其实,这背后是超过一年半的实验和调试。在水下用动作捕灶腔雹捉系统进行拍戏,难点并不在于水下,而在于空气与水的交界面会形成“移动镜像”,这样的“移动镜像”会映照出所有的标记点,继而产生一大批错误的标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不断试验,创新尝试了各种技术,最终才得以清晰捕捉演员在水下最微小的动作和表情。
不过,作为这个星球上最热爱海洋,并且可能最懂得海洋的导演,这还远远不够。不太为年轻影迷所知的是,拍完《泰坦尼克号》之后,从1998年到2005年卡梅隆几乎“消失”了七年,这个“全职探险家”和一群科学家朋友每天工作16小时,不仅带领团队制作出另一个焊接完美、承压能力强悍的球形驾驶舱,更最终独立驾驶它潜入世界最深的海沟——距离地平线近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是历史上第三个完成这一壮举的人。这一次《阿凡达2》的实景拍摄,他就把潘多拉星球搬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拍摄期间,剧组打造了一艘价值500万美元的特制深海潜艇潜入海沟,为海底景观设计做实地调查。还有,为了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潘多拉星球,卡梅隆还邀请天体物理学家、人类学家以及音乐教授和考古学者参与到影片的制作中,他们进一步通过专业知识来完善片中的虚构要素,比如潘多拉大气密度,创作三声音阶的纳美音乐,考证纳美人历史和社会结构。
甚至,卡梅隆这一次还革了自己的命。在他看来,《阿凡达》放映时的3D热潮已经过时了,《阿凡达2》将成为全球首部裸眼3d电影。依托高帧速率提供明亮的图像,新片将实现不需要3D眼镜就可以观看3D电影的效果,为全球呈现一个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当然,《阿凡达2》也可能没办法承载全球影迷和中国市场如此深厚的期待。毕竟,新片制作成本极高,起码要攒下超过20亿元票房,攀上全球影史榜单第三、四位,才能回本圆橡;毕竟卡梅隆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如果这一部票房表现不佳,那他很可能会在《阿凡达3》之后结束该系列。但无论是传说中已经布局到第五部的隐帆系列作品,还是从《终结者》《异形2》《深渊》《终结者2》《泰坦尼克号》一路走来,近40年来卡梅隆电影对世界电影工业创新的始终引领,都让《阿凡达2》在这个冬天值得期待。
5. 《阿凡达》重映再次成为全球票房冠军,这部影片究竟好在了哪里
经典重现!神话能否继续延续?在世界范围内,电影都是一个优秀的艺术类型。很多国家也有着自己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们,他们的出现让影迷们有了这些优秀的电影作品。有很多的电影再国际电影是上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几年中国的影视行业发展也是十分火热的,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播出。
此前,在国际票房领域,有一部电影已经霸榜很长时间了,这部电影就是美国漫威公司的复仇者联盟第四部,这部电影一开始上映的时候,就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在重映之后,票房近一步升高,这才成为了世界票房排行榜的第一名。但是随着最近,有一部优秀电影出现,排名第一的榜单被换人了。这部电影就是阿凡达。没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部电影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上映过了,所以这一次是准备重新上映的。这部电影在多年前上映的时候,可谓是在电影行业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6. 关于阿凡达 3D
阿凡达是目前为止3D效果最好的一部电影。这个无需要质疑的。
不过呢,3D电影的3D效果是和主题公园的判枣或4D电影效果是不同的。4D短片的是重效果而轻情节的,3D的电影是以情节为主,效果为副的,所以效果上不可能比4D短片要好掘伍。
另外,3D的效果有些人是看出屏的效果,其实不止,有岩耐些3D电影的效果只是突破了平面的效果,但是不一定是炮弹往脸上飞等特效,有的画面甚至是向内凹的。但是只要是突破了屏幕,那么就都可以称为3D。
7. 《阿凡达》并非第一部3D电影 阿凡达引领了3D热潮
现在3D电影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各类科幻大片几乎都是3D电影,它能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带来更真实直接的观影感受,而很多人认为第一部3D电影是阿凡达。
阿凡达高票房的意义是什么?第一部3D电影是什么?
其实第一部3D电影不是《阿凡达》,因为《阿凡达》是很多人接触到的第一部3D电影,所以人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实际上在《阿凡达》之前就已经有多部3D电影,最早要追溯到1922年。
根据《外滩画报》报道,关于3D电影的最早尝试,可追溯至19世纪末电影发明之初。当时,英国电影先驱者威廉·弗莱斯·格林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与观看3D电影的设备。直到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胶片3D黑白电影《爱情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公映,这也是3D电影的第一次商业化运用。但是遗憾的是,随着二战的爆发,3D电影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二战结束后,电视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机,为应对电视普及带来的冲击,好莱坞开始大量拍摄宽银幕史诗片,这也为3D电影赢得了短暂的黄金期。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非洲历险记》上映,海报上的宣传语“狮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怀里!”让影片票房大卖。哥伦比亚、华纳、迪士尼、环球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公司见状纷纷加入这股3D潮流。
进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惊悚、恐怖和情色构成了3D电影的这也招致了外界的批评和质疑,3D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期由此产生,3D技术的发展遇到瓶颈,一度被人短暂遗忘,
1996年。导演卡梅隆对3D电影进一步的探索,当年,他为《终结者2》制作了一部迷你版的3D续集。这部影片时长12分钟,耗资6000万美元,被用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播放。虽然当初拍摄时使用的是两台连在一起的笨重摄像机——整个装置就像一台450磅重的洗衣机,但他的团队依靠一套电缆系统,仍完成了若干革命性的动态镜头。
2000年,卡梅隆首次与好莱坞著名摄影师文斯·佩斯取得联系,随后两人开始研发新型3D摄影机,并在次年的3D纪录片《深渊幽灵》中得以应用。后来,卡梅隆还把该立体摄影系统用于摄制另一部IMAX版3D纪录片《深海异形》。但是,这项技术当时尚处于摇篮之中,并没有给观众和电影产业带来多大的改变。。
伴随数字摄影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的发展,3D 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卡梅隆在这一时期的立体纪录片拍摄实践,使他成为当仁不让的数字3D先行者与推动者。2004年,华纳公司推出动画大片《极地快车》,并同步发行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取得了6000多万美元票房。次年,迪士尼公司采用杜比2D转3D技术,推出动画《四眼天鸡》3D版,其票房比2D版高出近4倍。尝到甜头的好莱坞随后推出大量类似的伪3D电影,但其粗糙的画质也引来巨大争议。
而此时又是卡梅隆站了出来。《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标志着3D电影开始走上高投入、高产出的新道路。2009年也被业内称为新时期的“3D元年”,立体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使3D电影迈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期。2010年,借《阿凡达》成功的东风,好莱坞共发行了31部3D电影,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至 2008年间发行的3D电影总量。
《阿凡达》引发了3D热潮,开创了3D时代。
内地第一部引进的3D电影是08年的《地心历险记》,当时在内地只有86块的3D屏幕拿下6800万的票房,已经是非常厉害!!!
09年的《飞屋环游记》也是3D电影,拿下9000多万票房,都可以看出当时内地市场对3D电影的认可接受度!
当然,阿凡达降临后加速了3D屏幕与电影的井喷,让更多人认识到3D电影。
但你不能因为你认识的第一部3D电影是阿凡达,就认定阿凡达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啊~
毫无疑问,Imax也是阿凡达带火的,可见阿凡达对于整个电影界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但内地在05年早早就引进过Imax 3D的电影了,叫《极地特快》。07年的《哈利波特5》也采用了Imax 2D+3D的形式在内地上映。这也是我人生观看到的第一部Imax电影,当时看完确实感觉很震撼,也让我早早就非常留意imax这种格式的电影。
8. 已经过了11年,《阿凡达》为啥还是最能打的3D电影
阿凡达为何能如此厉害?电影是一门非常优秀的艺术,自打创立以来就受到了全世界影迷们的广泛关注,而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很多国家的电影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发展。每年都会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和观众们见面。
我认为在电影行业发展至今,可以出现这么优秀的电影,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也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中国也可以有这样优秀的电影站在国际上的舞台,向大家展示我们中国的电影力量。我丝毫不质疑我们中国年轻导演们的实力,希望那一天尽快来临。
9. 为什么我觉得现在的3d电影的3d效果大不如以前。以前看阿凡达,变形金刚等电影,3d效果很好,有身临
当然不一样了,因为《阿凡达》是卡梅伦用3D摄影机拍摄出来的,每一帧的画面都是3D摄影机拍出来的,其他电影大部分都是后期制作的,而且只是某些场景加入了3D转制效果,一台3D摄影机的价格就高达好几百万美金,《阿凡达》的制片成本高达3亿美金,总成本高达5亿美金,被载入吉尼斯纪录,是全球历史上制片成本和总成本最高的电影,《阿凡达》的CG原文件为1PB大小,就是100万GB,卡梅伦当年采购了500块2的硬盘才装下这些CG文件,其他任何电影都远远比不上《阿凡达》的3D和CG特效
10. 阿凡达3D的和普通版的有什么差别
詹姆斯·卡梅隆的《Avatar》将是今年岁末的重磅炸弹,多的不去管它,仅从技术角度来说,就绝对值得去观摩观摩。如果能看到3D的立体版当然是最好的了。
除了福克斯公司在卖力推广这部超级大作,还有一家公司也在不遗余力。可能大家没有想到,当然,如果经常去它的官网看看,也该知道了,就是 Adobe 公司。
Adobe 卖力推《Avatar》自然有它的道理,而且理由充分,底气十足。在它的其中一个产品页面的当家位置的大幅 Flash 广告,就是给了《Avatar》,并且在这个 Flash 里面,有三个小玩意儿,一个是《Avatar》的剧场版预告片,一个是送给网友的一款 Adobe Air 的应用小程序,也与《Avatar》有关,里面随时有和这部电影有关的一些新闻更新,还有其乱档雀部分场景的制作花絮,通过与 Air 的交互式应用,这款工具还是很有意思。另一个玩意儿,就是 Adobe 自己最想说的话了,三个玩意儿里,这一个居中,讲的就是《Avatar》是用什么制作的:据说全片由福克斯公司的8个工作室同时开干,除了动画是用的 Maya ,3DSMAX 等外,整个后制的合成与编辑架构是搭建在 Adobe CS4 系统上的,After Effects ,Premiere Pro,Photoshop,等,在里面得到了充分利用。这个放《Avater》广告的页面上的产品,就是 ADOBE CREATIVE SUITE 4 PRODUCTION PREMIUM,也即我们所说的 CS4 影音天王版,在 CS4 里,仅次于大师版的专业影音制作套装。哗早
用 Photoshop 绘制前期气氛图,用 AE 后期合成,用 Premiere 编辑……Adobe 的整合式套装,再次体现出了其强大的优势。
国内一向认为 Premiere 是业余或者准专业软件的朋友可能有点不舒服了。蠢灶但这次 Adobe 的确很得意,硬件架构是以 nVidia 的 Quadro 专业工作站搭建,软件以 CS4 为主。Adobe 终于可以洋洋自得一把了,因为使用它们的毕竟是詹姆斯·卡梅隆:“世界之王”。
《Avatar》是对 Adobe CS4 的一次强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