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阿凡达之后再无3d电影

阿凡达之后再无3d电影

发布时间:2023-06-07 01:44:38

㈠ 为什么近两年3D电影少了

的确,自从《阿凡达》带火3D市场之后,有一段时间,什么片子都会拍成3D的,不管什么类型的。武打的,动作的,枪战的,恐怖的。。。。。。。

然后,也带动了影院的硬件设施升级,现在哪怕是5、6线的县城电影院,都能放映3D电影了。

现在3D似乎没那么火了,这也是市场决定的,当然观众也已经审美疲劳了,对3D电影也没有那么稀奇、好奇了。

甚至一段时间,很多电影本身就有3D版、2D版的分类拷贝,由观众选择。

看3D电影要带眼镜,这个大家都知道,慢慢的一些观众也嫌麻烦了,特别本身就戴眼镜的观众。

从制作方来看,制作3D片的成本肯定会比一般的电影高。这是勿容质疑的。

从影院方来说,3D片的票价会比一般的片贵,然后又是3D眼镜,又要管理,本身观影的人也不如一般的影片人多。所以影院也会嫌弃。

既然,制作方,观众,影院都对3D电影有了隔阂,你说它还怎么火。

关注,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如有不满意的请见谅谢谢!

自从卡梅隆用《阿凡达》“重新发明”3D电影以来, 3D几乎成为了大片的标配 。

伴随着票价和影院设备的升级,现在要拍摄、上映、观看一部非3D的大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政治错误”的举动。在这种背景下,诺兰的《敦刻尔克》依旧坚持用2D上映,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一种艺术的自信。

在这背后的,是IMAX2D的《敦刻尔克》的不俗票房。当然,不能否认的是,诺兰很有可能利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力保影片用2D格式上映。但是越来越多的导演,也正在渐渐抛弃3D——尤其是3D并不能带来更好的观影感受的时候,他们对于3D的放弃,似乎显得正确而且大公无私。

十月份即将登陆大银幕的《银翼杀手2049》,虽然是一部高 科技 、高概念的大片,但却依旧选择了IMAX2D格式。

《阿凡达》

有一组数据可以表明,为什么导演正在渐渐放弃3D。2016年,好莱坞一共制作了68部3D电影,数量创造了 历史 新高。但是去观看3D电影的观众人次,却同比减少了8%。两厢综合,3D电影市场的缩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有很多原因造成了这个局面。不仅仅是过暗的银幕亮度,笨重的3D眼镜以及超过2D影片30%的票价。最为关键的是,3D在很大的程度上,并没有提升观影质量。相反,在很多场景中,3D反而成为了累赘。拖影、模糊、抖动,种种观影过程中的bug,已经严重影响了观影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3D,反而是更好的服务于观众。

其实早在2012年,英国媒体就提出了 “3D热潮锐减” 的观点。只不过彼时3D正如火如荼,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当时间转到2017年,3D电影已经经过了斯科塞斯 (《雨果》) 和文德斯 (《皮娜》) 这种级别导演的实践之后,似乎已经成为了商业上的“刻工求意”,而不是电影语汇的一种拓展。

3D究竟有没有参与叙事,并且成为表情达意的电影手段呢?答案在目前这个阶段,基本是否定的。因为无论是在《变形金刚》、《雨果》还是在《地心引力》抑或是在《少年派》之中,都没有成为电影的语汇。所以,IMAX公司决定削减3D电影的数量和比重,来重振公司的口碑和业绩,也是有理可寻的。

在未来,3D是不是会成为电影语汇的一种,并像声音和色彩一样,成为一部电影“所必须”的部分,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在电影语汇得到拓展的时间节点上,很多诺兰无法比肩的导演和摄影师,都曾经“倒行逆施”地开了 历史 的倒车。有声电影出现的早期,伟大的卓别林和更伟大的爱森斯坦,都曾经极力地反对“声音”这个电影元素。

但当时间沉淀,录音质量不再是技术掣肘的时候,这两位大导演并没有固执己见地抛弃有声电影,反而留下了影史上著名的《大独裁者》和《伊凡雷帝》。

《大独裁者》

技术上的问题,终究会被技术攻克;艺术上的事情,在艺术家手中,终究会变成艺术语言。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声音和色彩已经成为了电影的组成部分。假若在这个时代,拍摄一部黑白电影或者是一部默片,那么一定是导演的艺术理念在作祟,而不是技术手段的限制。由此来反观3D这个技术性的命题,从3D rig到双镜头摄影机,甚至是卡梅隆宣称的,《阿凡达2》要是用“裸眼3D”技术——3D正在经历着自己的技术革新。

在未来,这个商业“元素”是不是会变成电影的“固定组成部分”还是一个未知数。

《阿凡达2》

如果说,3D技术的未来是乐观的话,那么“3D艺术”的未来,则没有那么光明了。要成为艺术手段,需要参与叙事,并且表情达意,并最终参与并影响影片的“表现力”。但是无论是从《变形金刚》还是从《皮娜》,甚至是戈达尔的《再见,语言》来看,3D并没有参与到影片的“艺术层面”之上。

那句“不看3D就等于没看”,成了一句空洞的“广告语”。无论是商业片导演的“被3D”还是艺术片导演的“实验试水”, 3D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玩意” 。

这个“小玩意”可以撬动市场和资本,可以令人不爽,可以让票价上涨。唯一不能的,就是让影片变的更加好看,让人更加“身临其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3D渐渐遇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言及此,美国媒体表示称,人们还是希望看到质量更高的平面图像,而不是立体图像。所以4K和8K方兴未艾,3D则遭遇了寒流。

美国媒体认为,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导演回归到2D电影的范畴之中,但3D并不会消失,毕竟还有卡梅隆这样执着于3D的导演。

可以畅想的是,在未来,假若3D不再是制片厂强加的“任务”,而是导演“有意为之”的诉求,那么3D成为电影语汇,并被写进电影教科书,或许真的是“有生之年”的一个可以看到的事件。谢谢不满意我的回答请原谅。您的批评就是我前进的动力与方向谢谢。!

疫情么,电影院很难看到了,在家么没3D眼镜了

㈡ 《阿凡达2》将采用全新观影系统,裸眼3D电影技术到底是什么

你可以把裸眼3D电影技术理解为更高级别的3D投影技术。

每当我们提到3D电影技术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正常的3D投影技术。在这种投影技术之下,我们可以通过佩戴3D眼镜的方式感受到3D的立体效果,这也是很多科幻电影常用的投影技术。在此之后。如果《阿凡达2》能够成功实现全新的观影系统,《阿凡达2》很有可能可以通过裸眼来直接观看3D效果。

一、《阿凡达2》将采用全新的观影系统。

在《阿凡达2》还没有上映的时候,《阿凡达2》就已经获得了粉丝们的热切关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阿凡达2》的导演表示《阿凡达2》将采用全新的光影系统,这就意味着大家可能会在观看《阿凡达2》的时候首次体验裸眼3D电影技术,我们观看3D电影时会有更强的切身感受。

㈢ 现在为什么看不到胶片imax 3d的电影了

1 ,好莱坞逐步开始,到2015年全部用数字IMAX发行影片。
2,胶卷IMAX成本过高。
3,虽然没有商业胶卷IMAX,但是上海科技馆这类场所,还是有球幕IMAX厅的,用的就是胶卷。

㈣ 《阿凡达》并非第一部3D电影 阿凡达引领了3D热潮

现在3D电影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各类科幻大片几乎都是3D电影,它能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带来更真实直接的观影感受,而很多人认为第一部3D电影是阿凡达。

阿凡达高票房的意义是什么?第一部3D电影是什么?

其实第一部3D电影不是《阿凡达》,因为《阿凡达》是很多人接触到的第一部3D电影,所以人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实际上在《阿凡达》之前就已经有多部3D电影,最早要追溯到1922年。

根据《外滩画报》报道,关于3D电影的最早尝试,可追溯至19世纪末电影发明之初。当时,英国电影先驱者威廉·弗莱斯·格林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与观看3D电影的设备。直到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胶片3D黑白电影《爱情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公映,这也是3D电影的第一次商业化运用。但是遗憾的是,随着二战的爆发,3D电影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二战结束后,电视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机,为应对电视普及带来的冲击,好莱坞开始大量拍摄宽银幕史诗片,这也为3D电影赢得了短暂的黄金期。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非洲历险记》上映,海报上的宣传语“狮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怀里!”让影片票房大卖。哥伦比亚、华纳、迪士尼、环球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公司见状纷纷加入这股3D潮流。

进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惊悚、恐怖和情色构成了3D电影的这也招致了外界的批评和质疑,3D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期由此产生,3D技术的发展遇到瓶颈,一度被人短暂遗忘,

1996年。导演卡梅隆对3D电影进一步的探索,当年,他为《终结者2》制作了一部迷你版的3D续集。这部影片时长12分钟,耗资6000万美元,被用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播放。虽然当初拍摄时使用的是两台连在一起的笨重摄像机——整个装置就像一台450磅重的洗衣机,但他的团队依靠一套电缆系统,仍完成了若干革命性的动态镜头。

2000年,卡梅隆首次与好莱坞著名摄影师文斯·佩斯取得联系,随后两人开始研发新型3D摄影机,并在次年的3D纪录片《深渊幽灵》中得以应用。后来,卡梅隆还把该立体摄影系统用于摄制另一部IMAX版3D纪录片《深海异形》。但是,这项技术当时尚处于摇篮之中,并没有给观众和电影产业带来多大的改变。。

伴随数字摄影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的发展,3D 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卡梅隆在这一时期的立体纪录片拍摄实践,使他成为当仁不让的数字3D先行者与推动者。2004年,华纳公司推出动画大片《极地快车》,并同步发行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取得了6000多万美元票房。次年,迪士尼公司采用杜比2D转3D技术,推出动画《四眼天鸡》3D版,其票房比2D版高出近4倍。尝到甜头的好莱坞随后推出大量类似的伪3D电影,但其粗糙的画质也引来巨大争议。

而此时又是卡梅隆站了出来。《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标志着3D电影开始走上高投入、高产出的新道路。2009年也被业内称为新时期的“3D元年”,立体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使3D电影迈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期。2010年,借《阿凡达》成功的东风,好莱坞共发行了31部3D电影,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至 2008年间发行的3D电影总量。

《阿凡达》引发了3D热潮,开创了3D时代。

内地第一部引进的3D电影是08年的《地心历险记》,当时在内地只有86块的3D屏幕拿下6800万的票房,已经是非常厉害!!!

09年的《飞屋环游记》也是3D电影,拿下9000多万票房,都可以看出当时内地市场对3D电影的认可接受度!

当然,阿凡达降临后加速了3D屏幕与电影的井喷,让更多人认识到3D电影。

但你不能因为你认识的第一部3D电影是阿凡达,就认定阿凡达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啊~

毫无疑问,Imax也是阿凡达带火的,可见阿凡达对于整个电影界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但内地在05年早早就引进过Imax 3D的电影了,叫《极地特快》。07年的《哈利波特5》也采用了Imax 2D+3D的形式在内地上映。这也是我人生观看到的第一部Imax电影,当时看完确实感觉很震撼,也让我早早就非常留意imax这种格式的电影。

㈤ 作为第一部3D电影《阿凡达》,在之后有哪一部超越这部电影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李安自己也说,拍这电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自己辛苦努力四年终究做到了。第一次如此感受到3D是一部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变换的画幅比例、层层交替的剪辑,一切都是为了故事本身。

㈥ 《阿凡达 2》会开创全球电影裸眼 3D 时代吗

会,《阿凡达2》会上全新裸眼3D技术。在卡梅隆看来,《阿凡达》放映时的3D热潮已经过时了,于是裸眼3D便诞生了,《阿凡达2》将成为全球首部裸眼3D电影。他与Christie Digital公司展开了合作开发,采用RGB激光投影系统,以高帧速率提供明亮的图像,这将实现不需要3D眼镜就可以观看3D电影,呈现一个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㈦ 《阿凡达》后最好的3D电影数据说明《阿丽塔:战斗天使》有多牛

全球总票房超过27亿美金的《阿凡达》,毫无疑问是 历史 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也是很多影迷心目中最棒的3D电影。这部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并且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在很多观众的心目中是无法超越的——但是最好的电影或许永远都是下一部,系出同门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可能就会创造新的传奇。

虽然《阿丽塔:战斗天使》并不是继续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但是他却仍然负责了相当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编剧和监制,同时也邀请了作品包括《杀出个黎明》、《罪恶之城》等著名影片的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两者的联手可以说是强强结合。而实际上《阿丽塔:战斗天使》从购买版权开始筹备,到2019年2月上映(首映为2月14日,国内上映为2月22日),已经足足有十五年的时间!

用如此长的时间来打造一部电影,可见制片方的精雕细琢与超越经典的野心!根据官方介绍,《阿丽塔:战斗天使》全片的数据量达到了《阿凡达》的三倍之多,总计有8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甚至夸张地使用了三万台电脑进行3D建模、场景渲染等工作,总的特效渲染时间总计达到了4.32亿小时!这也就意味着三万台电脑24小时不关机进行工作的情况下,也要连续工作20个月之久!

据称主角阿丽塔光是头部的毛发、绒毛总量就达到了超过60万根!专门的新毛孔生长技术,使得每个毛孔中都有单独的毛发,这也使得阿丽塔的皮肤变得夸张性的细腻——究竟这样的视觉效果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冲击,相信在春节档和情人节档过后,我们会有机会亲眼目睹这种极致特效究竟是否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阅读全文

与阿凡达之后再无3d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何鸿燊原型电影刘德华 浏览:548
双程电影第一部百度 浏览:618
a梦所有大电影 浏览:615
d什电影院 浏览:629
哪个软件的电影可以免费看 浏览:925
电影院包私人影院 浏览:886
美国电影插翅难逃女主角 浏览:465
韩剧电影爱情的味道 浏览:280
我是猎妖师2017电影 浏览:815
电影主角叫池欧 浏览:602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浏览:56
人鸟动漫电影 浏览:764
马的抗战电影大全2015 浏览:337
共享电影院 浏览:525
丸电影院 浏览:360
大鹏电影四川话 浏览:140
美国名模的电影 浏览:13
印度电影守护者 浏览:157
好看的的俄罗斯电影推荐 浏览:464
什么电影里面有骑木驴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