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院看电影有3D和2D的区别,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每到电影院,我们看到的电影类型有2D、3D、IMAX。这些你真的了解么?这之间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纵观电影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电影技术革新都成为一个里程碑。以上提到的2D、3D、IMAX是目前最主流的三种电影放映格式。电影院看电影有3D和2D的区别,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至于IMAX电影,也有真伪之分。所谓真IMAX,是指前期使用特殊的65mm胶片及其IMAX专用摄影机拍摄,后期冲印成70mm胶片格式的电影,而不是使用传统的35mm胶片,这使得真正地IMAX电影在成像质量上有着质的飞跃。所以,有条件的影迷,还是选择IMAX电影吧。
2. 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3D电影是1953年5月24日首次出现。
3D电影一般指立体电影,立体电影是一种电影,是好莱坞推出的一种电影。
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闷缺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2)与3d电影有关的文章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搜好,《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世罩铅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3D电影
3. IMAX和3D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电影市场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大好,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娱乐消费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家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应该都发现了有3D和IMAX的不同选择,那么IMAX和3D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1、 类别不同。我们平时看到的3D,是从维数上面说的,IMAX是从屏幕大小上面讲的。
2、 效果不同。两者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3D只能感受到一个空间的存在。在3D基础上加上IMAX,那么就会有一个超大屏幕、超豪华的视觉享受。
3、 IMAX为了大幅增加图像的分辨率,采用了特别的70毫米底片。传统65毫米底片的图像尺寸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图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为了以标准电影的每秒24格来baoguang,IMAX底片的进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此外还有JAPAX系统,这种系统的画幅面积约为35毫米标准画幅的5倍多,可在宽23米,高17米的银幕上放映。另有SHOWSCAN系统,将拍摄和放映的频率提高到60幅/秒,以消除闪烁现象,使动态景物更加清晰。
4、 3D和IMAX(也称作巨幕电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通常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3D技术是基于人类视觉的立体电影技术,当人观看物体时,两眼看到的东西稍有不同,通过所谓"立体视觉"的过程,大脑将这两个东西合成为单一的三维图像。3D正是运用这一原理,通过两台摄影机进行不同角度的摄制,然后放映机通过两个放映透镜,将左右眼图像叠加在巨幕上。观众配戴的偏振眼镜,准确地与放映机双镜头的偏振滤光片相配,形成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呈现逼真的立体图像,使观众大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3D技术也运用在游戏、空间定位等其他领域。形象地说,3D是立体电影,让观众体验电影的三维空间效果,而"巨幕电影"则是让观众体验高色彩、高保真和高清晰度的视觉冲击。两者通过不同的技术领域,目的都是为观众打造更具震撼力的观影效果。当然,两种技术也可以进行结合。"巨幕电影"就分为三种,矩形巨幕、3D巨幕和球形巨幕。其中"巨幕电影"3D就是运用3D特效+虚拟影像+"巨幕电影"观影效果组合而成。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IMAX和3D电影区别,相信大家通过阅读完以上文章后对于IMAX和3D电影的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