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禁闭岛影评
心理惊悚片Shutter Island深入解析这是一部让人看了脑袋直疼的电影;这是一部颠覆了好莱坞模式的电影……这就是美国名导马丁·西科塞斯掌镜、《泰坦尼克》男主角莱昂纳多主演的心理惊悚片《禁闭岛》(ShutterIsland)。只有智商150以上的人才能一口气将该片看完,而剩下的人会被片中遍布的谜题和悬念绕晕,然后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把碟片磨花。这就足以解释这部晦涩难懂的电影非但没遭遇滑铁卢,反而在今年2月底首映后还相继登顶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国的票房首位,全球票房猛吸2亿美元,因为很多人把看懂该片作为证明自己智慧的一个象征,你需要把思维剖成两半才能从“禁闭岛”走出来,这不是看电影,更像是一个分脑游戏。 分脑故事一部电影两条线索大家有必要了解下《禁闭岛》所设置的时代背景。这部电影设定在冷战初期,一个充满猜疑和妄想的年代。二战阴云刚刚消散,核战争危机笼罩全球。 莱昂纳多饰演的警探泰迪被指派到囚禁和医治有犯罪前科的精神病人的禁闭岛调查一桩神秘的女病人失踪案,泰迪在当警探之前曾参加过二战的欧洲战场,并参与解放了纳粹的达豪集中营,这为他今后遭遇的一系列噩梦埋下伏笔。言归正传,说说《禁闭岛》引起影迷的分歧根源。很多人表示,观影障碍首先在剧情上,网友基本分成两派,争得不可开交。其实马丁·西科塞斯的高明之处就是在同一部电影里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第一个是侦探的故事。泰迪和搭档一起到孤岛精神病院调查女病人瑞秋的越狱案,但他真正目的是借机找一名烧死他妻子的纵火犯莱迪斯,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精神病院对病人实行洗脑和药物控制,所以他决定找出真相。在邻近大功告成之时,他险些被博士洗脑。他只能假装接受“事实”以为韬晦之计。最后他望了望医生手里裹着的手术刀,对助手说了耐人寻味的那句话:“究竟是变成行尸走肉好,还是堂堂正正地死才好”。之后随众人走进灯塔。第二个是纵火犯的故事。泰迪其实就是莱迪斯,由于他患精神病的妻子溺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他一怒之下枪杀了妻子,面对整个家庭的破裂,他疯了,从而产生幻觉,并在大脑中产生了侦探故事的版本,他的那个警方搭档其实是他的主治医生。最后泰迪清醒过来却无法面对现实,不愿像怪物一样继续活下去,而宁愿承当起一个正常人的责任而选择赴死,假装他没有清醒。他清醒、冷静地走向结局,主动去完成这个壮烈的悲剧。从某种程度讲,第二个故事更应该是电影本身想表达的,你看,莱昂纳多不是在海报中划燃了一根火柴,这不是就在隐喻他是纵火犯吗? 心理游戏一场弗洛伊德的胜利很多喜欢追逐另类、阴暗、悬疑的看片达人都栽到了《禁闭岛》手中,绝非此片很烂,相反是很赞。你要彻底消化该片带给你的隐秘讯息,需绞尽脑汁,这比之前讲述精神分裂病人的电影《搏击俱乐部》或《致命ID》更让人感到头大。 严格说来,《禁闭岛》的突破应该要感谢一个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被弗式的精神病理论所引导和左右,堪称是他名著《精神分析引论》的电影版。电影中有个长得很像弗洛伊德的配角——禁闭岛上的纳尔仁博士,一开始泰迪和他的相遇就是病人和医生般的对话,纳尔仁博士暗示泰迪有很强的“防御功能”,这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关键术语,指病人潜意识里抗拒承认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此后,泰迪不断地做梦,梦到他被烧死的妻子在自己手中变成灰烬,但观众看到的是他妻子肚子上有个明显枪伤,这就再度印证了弗洛伊德《梦的释义》里对焦虑、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理论的阐述,泰迪之妻就是被他本人开枪打死的,而非烧死。 Shutter Island影评不管怎样,马丁·西科塞斯都是值得尊敬的——虽然有些国人影迷对于他依靠翻拍港片《无间道》而获得奥斯卡奖颇有些不以为然,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位从影四十余年的老导演一直在坚持为观众奉献一部又一部好电影,尤其是在黑帮电影领域,他几乎可以说是除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之外最出色的导演了。不过,这次在2010年初,他却带来了一部与其喜爱和擅长的黑帮电影风格完全不同的影片——《禁闭岛》。 虽然影片的风格完全发生了变化,不变的倒是仍然启用了业已俨然成为老马“御用演员”的Leonardo DiCaprio的主演。他所饰演的联邦执法官和助手来到一座专门收治重症精神病患者的医院的荒岛上,调查一名女患者逃离的案件,谁知道随着调查的进展,他发现了太多的疑点在内,案情变得扑朔迷离;但是,更为让观众迷惑和惊讶的是,这位联邦执法官来到这座荒岛的目的也不是破案那么简单,他竟然也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秘密……从影片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部典型的悬疑惊悚片,按照以往这种类型片的套路,最终观众也会获得真相,可是这一部影片却出乎了观众的预料:因为最终的真相竟然还是难以发现…… 先抛开令人扫兴的剧透不说,这部影片是老马在拍摄了多年的黑帮片后的一个开拓新类型的尝试。从整部影片的品质来看,这种尝试是非常成功的。当然最为惊悚片,场景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一点,对于作为老导演的马丁,当然不是问题。影片很好的制造了悬疑和惊悚的氛围,无论是在画面的处理和配乐方面,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影片一开始就是以Leonardo DiCaprio奥饰演的执法官泰迪在海上的痛苦晕船作为开端,一开始创造的就是一种极度不稳定的氛围,之后的荒岛上的精神病院的场景无论在荒凉而混乱的布景还是在展示精神病人的受摧残后的可怖性上,着墨虽不多,渲染却足够。之后在情节的推动之下,随着故事的惊心动魄的展开,导演更多的选取了暴风骤雨的天气和海边悬崖峭壁的场景,来增强影片本身的紧张感和惊悚感觉,而影片大部分时间里的灰色色调的选取也增强了影片的压抑感和悬疑效果,加上黑暗囚室里的绝望情绪的营造和剧中人物身份难以确定的诡异的眼神和对话,配以适时出现的紧张感十足的音乐,影片始终让观众在一种紧张和疑问的氛围中度过每一分钟,甚至一直到影片的最后一秒。作为一部悬疑惊悚片,马丁成功的向世人表现了他的功力绝对不仅仅是限于黑帮片而已。 当然,作为一部悬疑色彩浓厚的片子,故事才是最吸引观众的。本片在这一方面也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甚至说还有很多的创新。本来这影片在一些细节上可以延伸出更为深刻的话题,比如主角泰迪作为一名在二战中目睹许多无辜平民的死亡深受创伤的士兵,自己甚至还扮演过枪杀投降德兵杀人者角色,这是对于战争创伤进行控诉的一个良好题材;还有一个就是影片中所提到的泰迪来这所医院的一个目的是探求医院利用无辜病人进行试验的真相,恰恰是与战后“冷战”开始以后麦卡锡主义盛行盲目消灭“共产主义者”带来的罪恶有关,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可是这一次老马铁了心就是想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其他的都忽略不计。影片在执法官泰迪貌似经历千辛万苦的经历中慢慢寻找真相,就在观众以为他已经找的医院“罪恶”的证据的时候,事情却急转直下,泰迪本身就是这座岛上精神病院的一名患者!本来以为影片到此就有一个结局,可是影片最后泰迪却以一句无比清醒的“野兽般活下去,还是像好人般死去”让故事再次陷入了一个未知的结局中去了。到底是泰迪真的是精神病患者,因为自己的妻儿的惨死而严重精神分裂,制造幻觉,还是这座荒岛上的医院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害怕泰迪揭露而逼迫他承认自己是精神病患者?如果再从影片的开头一点点寻找,这两种可能性竟然是都是存在的!影片最终在一个灯塔处结尾,而这一个灯塔却恰恰是影片中最为关键、却从未真正展示其内貌一个地方,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真相的未曾揭示。在茫茫的大海上,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荒岛上,真相被掩盖了…… 当然,观影有很强的主观性,可能不同的观众,可以从影片的细节中发现很多东西,进而找到真相。不过,对于这种结局非常隐晦的影片,单纯的以“没有明确结局”来指责是短视的。影片追求的就是一种在紧张惊悚氛围内的悬疑,如果观众真的被真相所困扰,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作是编导的精心刻意之举,将影片中的悬疑色彩进一步延伸到了戏外,使得观众回味无穷。如果真的有人认为自己的找得到真相,那也是一种成就感的体现吧,不过也恰恰表示编导的苦心已经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几年前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肯定的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也选择了一个没有直接表达的结局,引起整部故事发展的那一袋钱到底是落在谁手上?这种谜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导演想要表达的是一个过程,和过程中人的本性。而对于老马的这部《禁闭岛》而言,真相也许是同样服务于这部影片的悬疑惊悚的特质吧。 最后再赞一句Leonardo DiCaprio的演出,这是他和老马大师的第四次合作了。这位昔日的帅哥已然完全脱去“偶像”的外表,在演技上愈发成熟,尤其是对于饰演这种精神分裂的角色而言,要求极高,不过他的演出还是极为出彩,是这部影片获得肯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影片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结束上映,对于Leonardo DiCaprio而言可能是个遗憾,因为距离下次颁奖又要近一年时间,谁也难以保证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一年后还会不会被那些评委垂青……
Ⅱ 一步之遥 电影讲的是啥
《一步之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ojAsOZ_M9t0L9o-DjH3mKg
上海法租界,为了帮助上海滩最具权势的武大帅(刘利年饰)的儿子武七(文章饰)洗钱,马走日(姜文饰)和华人警督项飞田(葛优饰)主办了第三届环球花国大选公开赛,邀请了73个国家的佳丽参加。总决选上,三强佳丽各显身手,在大赛黑幕重重的情况下,最终完颜英(舒淇饰)获胜,也让马走日和项飞田成为上海滩炙手可热的人物。
Ⅲ <<纽约黑帮>>电影故事背景和表达意旨是什么
当我查了有关资料后,才发现,原来银幕上那些故事基本上是历史事实,可能除了三个主角的名字外,其他一切都是都是曾经在纽约发生过的,甚至三位主角的原型,可能也是真有其人。至少,片中阿姆斯特丹的父亲,那位在片头“牺牲”了的“死兔党”领袖,在纽约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场在他的党徒和“屠夫比尔”帮众之间的血腥械斗,也是纽约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流血冲突。
关于1846年那场流血事件暂且先按下不表,单谈1863年夏天那场导致了曼哈顿地区死亡119人重伤306多人的全城暴动事件。如果这些数目对各位来说只能算是小CASE的话,那么一个比较数据就能让大家明白这一事件在纽约历史上的地位。事实上,发生在1863年7月13至7月16日这四天的暴动所致的市民伤亡“记录”,是直到最近的9.11事件才被“打破”的。
事情的起因,正如大家在片中看到而又不大明白的一样,是由“征兵”引起的,当然,这只是导火索,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因素。历史上这一事件被称为“1863征兵暴动”(Draft Riots of 1863)。简而言之,就是征兵制度的严重不公平:新征兵命令规定,如果能出得起300美元,就能免于服役。要知道,300美元在当时恐怕相当于不止现在的3万美元;因此这一政策等于给予了富裕和特权阶层以兵役豁免权,而根本拿不出300美元的穷人们只好面临到南北战争前线作炮灰的命运。其中黑人和爱尔兰移民更惨,许多黑人被作为富人的顶替而参军,大多数爱尔兰青壮年男人刚到达纽约港,在发放居留证的同时,就被强制签署了“自愿服兵役”书,并立马抛妻别子地被送去了前线!那年的7月13日星期一,长期积累的矛盾终于总爆发,被征到兵的人们开始了暴动,冲击一切公共机构,纽约街头顿时四处火起……与此同时,城内的极端种族主义也开始抬头,黑人成为首要人身攻击目标,不少黑人被乱棍打死或吊死并被“点天灯”……最后只有调用陆军步兵和海军炮舰才以极端的手段将暴动镇压下去。
这,就是《纽约黑帮》后半段的故事背景,并且所有场景都在该片中被马丁·斯科西斯以真实到残酷的镜头所再现。为什么老马要表现这样一个题材?记得当初在看预告片的时候,有一句画龙点睛的台词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美国,兴起于庙街之上!(America was born on street!)”“庙街”是港片中的一个称呼,大意是市井堂会堂口等。在没看电影,甚至在看完电影还没查资料之前,我对这句话是颇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作为影片历史背景的1846至1863期间,美国早已独立,何来再次“出生”的可能?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老马这里所用的“美国”一词并不是指主权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指一个统一了的、具有现代民主特征的现代美国,确切的说,是一个融许多民族、多思想和平共处的具备相对完善民主制度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在他看来,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尽管有成形的政治制度,因为并没有得到贯彻实行,尤其是严重的不平等和缺乏社会宽容,还算不上是一个融合(united)了的国家。对老马来说,1863年乃至整个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开始的以社会融合为特征的真正民主化时期,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马一点都不反美,恰恰相反,他对以“宽容”为基本要素的现代民主制度推崇倍至,在《纽约黑帮》中他要做的,就是将人们基于各种理由的相互仇恨乃至流血冲突以戏剧化的手法推至极致,从而发出天问一般的“这样做究竟是否值得”以及引导人们思考“有没有别的更好的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
如果我们清楚老马以往影片的类型与风格特征的话,就会明白为什么老马要对《纽约黑帮》倾注那么大的心血。老马以往的作品,无论是黑社会题材的《好家伙》《赌城风云》,(古/今)社会题材的《纯真年代》《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恐怖角》等等,多是以社会不同层次,其中又以社会底层或非正常层次的人物为主人公,描绘、探索不同时代背景对个人生活、思想、行为的影响。有人称老马为“电影社会学家”,意指在他的电影中,总是以直观冷静的笔调揭示赤裸裸的社会真实。但在老马以往的电影中,社会压力下人性的张扬与扭曲是他关注的重点,论到对社会总体价值的批判,其实并不多。因此可以说,《纽约黑帮》是老马第一次将整个社会历史时代的全景作为电影的主角来对待,也是他第一次将其电影的主题从人性剖析转向直接的社会剖析。
显然,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也难怪老马筹备这一电影实际上达30年之久。但是,即使他经过了这么长的构思与积淀,也经过电影拍摄过程当中的种种磨难,就电影本身而言,人们是很难把握老马的真正意图的。因为,整部电影实在是拍得比较凌乱。首先,关于阿姆斯特丹向“屠夫比尔”复仇这一故事本身,就有很多可争议之处,许多地方难以自圆其说。且不说人物心理转变的随机性,单是讲故事,老马在一些地方就没法给观众以完美的交代,如观众们可能比较迷糊,一向精明的比尔如何轻易地就让阿姆斯特丹加入了他的帮派,更让人不明白的是,看起来无甚建树(实际上也根本没做什么)的阿姆斯特丹如何就让比尔那么器重?其次,即使这两人的关系能被老马解释清楚,观众们要在电影中饶有兴致地跟随导演的意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能是老马太急于想表现那个时代的真实社会现实,整部影片中贯穿着大量的脱离人物的社会状态描述,这一方面使得阿姆斯特丹和比尔这两条线很难融合起来,另一方面更为整个故事的流畅性增添了麻烦。
其实老马讲故事的能力是不容怀疑的,他是完全有能力把这个故事讲好的。即使在被评论家认为抄袭自己的《赌城风云》中,老马至少把几个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理得清清楚楚,《纽约黑帮》就没有这种机会了。除了丹尼尔·戴-刘易斯以外,迪卡普里奥和卡梅隆·迪雅兹性格非常模糊,也很单调。不能说他们不在状态,而是导演对于人物形象之外的因素倾注了过多精力,限制了塑造饱满人物的空间。丹尼尔·戴-刘易斯同志是个异数,居然把本来是导演手中一个反面脸谱的角色演绎得精彩绝伦,神采飞扬,似乎要突破银幕向你迈着外八字走过来。你如果看过他在《我的左脚》《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纯真年代》等片中的表演,肯定很难想象得到眼前这个粗俗、狠毒、狂热、阴险,同时又幽默、顽固、精明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就是他。那一举手,一投足,说话走路的方式,乃至于自我的嘟哝和随口吐痰,已经完完全全变成另外一个真实的人。尽管我事先就知道“屠夫比尔”是他演的,可至今仍然很难把“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名字和眼前这个可怕的坏蛋联系起来。因为和以往的角色反差太大,刘易斯出神入化的表演如羚羊挂角,居然完全无迹可寻!要知道,尽管象杰克·尼科尔森、汤姆·汉克斯、罗素·克劳等演技大牌,我还是能从他们一系列角色中辨别出各自连贯的风格的。刘易斯这次完全超越自我、甚至超越表演极限的演绎,是今年银幕上最大的惊艳。
然而,刘易斯已臻化境的忘我表演并不能掩饰该电影本身的混乱,因为他的故事再精彩,还是和导演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沾不上边。老马的本意是要刘易斯与迪卡普里奥,一个代表思想与意识形态的仇恨,一个代表个人恩怨的仇恨,从他们的冲撞中,反射出和当时社会现实一致的“非民主、宽容”问题。可惜老马太着急于将社会大背景直观地拉进来,以至于两方面都没有表现很充分。要知道,阿姆斯特丹和比尔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个人,至多也不过是团体之间的,只不过凑巧发生在那个年代的背景中罢了,现在照样也会发生。简而言之,主角之间的矛盾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具有异质性,如果导演能侧重其中一方面,然后再间接地指涉另一方面,相信效果会好很多。至少观众不会在最后质疑“死兔党”与城市暴动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纽约黑帮》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导演力图突破自己的野心之作,因此整个电影看下来,感觉有抑制不住的激情蕴涵在每一个画面和场景之后。这一点也可从老马“歌剧”情结的不同表现看出来,他以前的作品,百老汇歌剧般的壮丽与气魄更多是内含在影片的叙事节奏中的,即整部电影看起来还是非常冷静的;而在《纽约黑帮》中,也许是由于长期积累的激情一旦得到释放,实在难以控制的原因,影片更多借鉴了歌剧的形式,而失去了基本应有的冷静叙事能力。如果能将情节整合得更紧凑,并且有所侧重而非全盘皆顾的重新平衡描绘重点,本片将成为大师又一革命性经典。
如果孤立地来看,影片中不少场景的确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歌剧独有的气蕴和张力,使得那些场景充满动感和喷勃力,例如械斗前双方的对峙,“中国楼”内的多次集体事件,阿姆斯特丹行刺、失败、被抓、受罚的过程等,无一不将老马特有的凌厉镜头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无比,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总体看来,本片并不是完全失败,而只是过分激动的导演在情节控制上稍微有些疏漏或偏颇。写完这篇东东,我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那么喜爱该片。那些错误虽然不可原谅,但那是到老仍然能焕发出惊人激情的电影大师所犯的错;作品可以批评,激情不可磨灭,并将永远照亮电影的后行者们。
《纽约黑帮》,这是一部充满了激情与能量的作品,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值得看第二遍。为了这难得的激情,我要向马丁斯科西斯致以一个影迷所具有的最高敬意!
Ⅳ 老马的电影信息
外文名称 Old Hags
更多外文片名: Staryye klyachi
导演: 埃利达尔·梁赞诺夫 Eldar Ryazanov
编剧:
Yuri Fyodorov
弗拉迪米尔·莫伊辛科 Vladimir Moiseyenko
埃利达尔·梁赞诺夫 Eldar Ryazanov 制作人 Proced by:
Leonid Bits....executive procer
Vladimir Dostal....procer
Nikolai Garo....executive procer
影片类型: 喜剧
国家/地区: 俄罗斯
制作公司:
KinoMost[俄罗斯]
Luch[俄罗斯]
发行公司:Most-Cinematograf[俄罗斯]
Ⅳ 小花大俊老马的电影叫啥名字
送你一朵小红花。小花大俊老马的电影叫送你一朵小红花,《送你一朵小红花》由导演韩延执导,易烊千玺、刘浩存领衔主演,朱媛媛、高亚麟主演,夏雨特别出演,岳云鹏友情出演的剧情片。
Ⅵ 《海盗船》电影里,老马最后给山下转账了多少钱
《海盗船》电影里,老马最后给山下转账了一万元。
《海盗船》是金郑勋执导,千成日编剧,由姜河那、韩孝周、李光洙、权相宇、吴世勋主演的电影,2022年1月26日上映。
《海盗船》为金南佶、孙艺珍主演的电影《海盗:奔向大海的山贼》的后续篇,讲述一群为了成为消失的王室宝物的主人,而聚集在海上的义贼与海盗们的壮阔冒险故事。
本片讲述一群为了成为消失的王室宝物的主人,而聚集在海上的义贼与海盗们的壮阔冒险故事。
杰克·斯帕罗(约翰尼·德普饰)是个加勒比沿海小镇子上不务正业的小痞子,别看他眼下是混得这么惨,但是当初,他也曾经是一位驾着自己的爱船,率领着众多喽罗纵横海上劫富济贫的侠盗,可惜一个不小心,着了坏蛋船长巴博萨(杰弗瑞·拉什饰)的道儿。
被他抢走了心爱的海盗船“黑珍珠号”不说,也让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出色海盗的杰克倍受打击,心灰意冷的他干脆落拓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子上混起了日子。
某天,当地地方官漂亮动人却又野性难驯的女儿伊丽莎白(凯拉·奈特利饰)被突然冒出来的巴博萨船长领军的一票海盗给劫走了,原来,巴博萨自从从杰克手里抢走了“黑珍珠号”以后,他和手下人就全部中了一个古老的诅咒,每当有月光照在他们身上。
他们就会变成一帮半人不鬼的活动骷髅,当海盗再逍遥再自在,背着这么个诅咒过一辈子也郁闷痛苦啊。恰就在这时,巴博萨船长偶然看到了伊丽莎白身上佩带的一个徽章,根据书上记载,它似乎正是解除这个咒语的关键所在,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连人带东西一起掠上船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