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动画片中镜头画面的设计
动画片中镜头画面的设计
在动画片中镜头画面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镜头设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需要多个设计师参与到手绘画面、剧本制作、镜头接洽、分镜头管理中。镜头设计还需要调度好方位,在设计稿中它起到了重要的画面构图、观看视觉的作用。下面来看看!
一、动画片镜头是什么
有画面就有镜头,这两者是因果关系密不可分的。从动画艺术方面分析,是手绘画面和图像画面设计及电影场景设计的结合。这当中的图片和镜头设计不是相对立的,也不是相交的,是因果关系互相影响并且也相互制约。
二、 动画片画面设计在镜头中怎么表现
在镜头设计中,我们应该想到最终的体现应该是电影院银幕上所体现的效果,主要载体还是电影院银幕。制作中我们可以假想银幕就是一个画面,设计师就相当于观看电影的观众,画面镜头就是在银幕上变动而为设计师转换视角的一个时间贞。动画镜头设计主要分三个部分来体现:
第一排位图形,也就是构图。动画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构图体现出来的,所以说构图很重要,它也是所有电影画面设计的重点。构图有两种,一种静态构图一种动态构图。手绘图,也就是静态构图,在美术绘画艺术中是这样定义它的:在四边形的绘画板中,设计师绘画对于主题图形进行一个位置分配。在电影中重点表达事物所给观众的视觉美感,把前期拍摄的素材结合剧本剪切再组合接洽形成,形成一个画面形式。但电影和绘画构图存在形式的区别。
现代动画中一般都是运用动态构图。运用摄像机不同方位不同运动所产生的画面称为动态构图。以《埃及王子》来说,它运用了模仿电影拍摄中运用升降摄像机的上下效果。镜头先从摩西的头部大大的特写开始,运用升降效果拉动摄像机镜头往下拉到摩西全身,一直到动画中主角在云雾中消失。这就是设计中的一个典型的动态构图的效果,一下子就表现了主角的表情、长相、情景、人物、环境等。只需要一个镜头就可以把所有的都表现出来,不过这种镜头构图需要设计者对画面设计以及拍摄都要参与协调,突出画面的流畅运动性。
三、动画片中镜头应该怎么设计
我们都知道动画片是人们思想设计的,它属于虚构的世界。镜头在动画片设计当中也使用了虚拟设计,是虚拟实拍设计;是模仿摄像机镜头拍摄而制作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达到了这种效果,在加上其他的分镜头设计是手绘出来的,再两者结合。在实拍电影中这种效果很容易达到,但是在动画片中要达到这种电影的效果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比如,在动画片制作中,摄像机就没有办法拍摄透视的变化。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对动画片镜头来说,现在所有以前不能实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可以运用实拍手法加一点运动拍摄,所有需要的镜头都可以在慢慢的调度中运用到动画片的制作当中。结合这些来看动画片画面设计,镜头设计就包含了摄影自身前后左右移动变化所产生的画面效果,称为画面变幻效果。
四、机位于镜头画面设计
动画片镜头作为摄像机虚拟镜头,它所处的`位置也是虚拟的,但是却十分讲究,大家都知道动画的起源是属于电影,但是动画片把他静止下来就是漫画,在过去漫画只出现在简单的一副一副的画面中,比较生硬。后面经过发展结合电影的镜头加以组合形成了现在的动画。
五、镜头设计中的镜头调度
镜头设计在电影辞典中的定义是:“通过镜头的运动(不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来进行的调度工作”。其包括一个镜头中摄影机的移动(移动摄影)和各个镜头之间的组接,即蒙太奇镜头转换。它属于电影场面调度的一种手段。动画片由于拍摄方式的限制,摄影机的运动只是平移、推、拉,这和电影实拍有很大的不同。实拍中除推、拉、摇、移外,还有升降镜头、跟镜头、甩镜头等。动画片中的推拉摇移镜头已经做得很到位了,而动画的本质决定了用二维动画来表现摹拟升降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个虚拟的二维角色在角度变化时透视角度很大,画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背景在带有角度的旋转镜头时,更为困难,虽然动画片能摹仿一切电影拍摄手法,但有时这些摹仿的手法是费力不讨好的。
六、结论
电影镜头都是由摄像机加人实拍的,但是在动画片当中镜头的设计就是虚拟的,但是这种虚拟在动画片中是真实的,动画片镜头设计和电影镜头一样追求画面流程、情节突出、视觉震撼。这些因素也是每个学习动画片镜头设计制作所要了解的。
;② 动画电影是如何制作的
我们可以将过程分为几个步骤:企划、文字剧本、故事脚本、造型与美术设定、场景设计、构图、背景、原画、动画、品管、影片描经、定色与着色、总检、摄影与冲印、剪接与套片、配音、配乐以及音效、试映与发行。
总体设计阶段:
1)剧本。任何影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对话,对演员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动画影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在这里最重的是用画面表现视觉动作,最好的动画是通过滑稽的动作取得的,其中没有对话,而是由视觉创作激发人们的想象。
2)故事板。根据剧本,导演要绘制出类似连环画的故事草图(分镜头绘图剧本),将剧本描述的动作表现出来。故事板有若干片段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场景组成,一个场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点和一组人物内,而场景又可以分为一系列被视为图片单位的镜头,由此构造出一部动画片的整体结构。故事板在绘制各个分镜头的同时,作为其内容的动作、道白的时间、摄影指示、画面连接等都要有相应的说明。一般30分钟的动画剧本,若设置400个左右的分镜头,将要绘制约800幅图画的图画剧本——故事板。
3)摄制表。这是导演编制的整个影片制作的进度规划表,以指导动画创作集体各方人员统一协调地工作。
设计制作阶段:
1)设计。设计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础上,确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状,完成场景环境和背景图的设计和制作。另外,还要对人物或其他角色进行造型设计,并绘制出每个造型的几个不同角度的标准画,以供其他动画人员参考。
2)音响。在动画制作时,因为动作必须与音乐匹配,所以音响录音不得不在动画制作之前进行。录音完成后,编辑人员还要把记录的声音精确地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上,即第几秒(或第几幅画面)开始说话,说话持续多久等。最后要把全部音响历程(即音轨)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与声音对应的条表,供动画人员参考。
具体创作阶段:
1)原画创作。原画创作是由动画设计师绘制出动画的一些关键画面。通常是一个设计师只负责一个固定的人物或其他角色。
2)中间插画制作。中间插画是指两个重要位置或框架图之见的图画,一般就是两张原画之间的一幅画。助理动画师制作一幅中间画,其余美术人员再内插绘制角色动作的连接画。在各原画之间追加的内插的连续动作的画,要符合指定的动作时间,使之能表现得接近自然动作。
③ 动画电影的制作流程
去科学馆参观了彼思动画的科学秘密,初步了解了一下动画电影的制作流程。
首先是有一个故事和美术就是story and art,然后是构建模型,建立骨架结构。
第4步呢是建构表面,
第5步进行布景摄影。
第6步进行角色动画之作。
第7步进行模拟。
第8步要调试灯光。
第9步就是进行成像制作。
不过每一部电影都要经过这些步骤,但是过程并非完全按顺序进行的。
就像这个构件表面,名字很抽象,也就是说物件的外貌会说故事。首先要进行虚拟三维模型,表面美术师会使用电脑程式构建它的外观。着色器就决定了灯光在物件表面散射的方式。
有很多的专业术语都不是很懂,我之前也做过了短视频的拍摄对一些光啊,色彩呀,有部分的了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很多东西还是比较抽象的,例如三维构图。
初步参观了一下,花了近一个小时,就跑去玩互动性更强的镜子世界和物理游戏了。孩子从小就接触这些先进的理念,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也是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