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动画电影牧童

动画电影牧童

发布时间:2022-05-30 05:07:27

㈠ 水墨动画片的牧笛

《牧笛》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影片,编剧特伟,导演特伟、钱家骏,摄影段孝萱,背景设计方齐众,动画设计邬强、矫野松、林文肖、戴铁郎,绘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独奏陆春龄。1963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用抒情的笔触,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水牛去放牛,做了一个梦,牛忽然失踪了,原来牛被飞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唤它,它不动。牧童从风竹发出的音响有所领悟,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水牛被笛声吸引到牧童身边。他骑上牛背,踏着暮色的田埂,悠然归去……影片故事简单,通过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节,抒发牧童与水牛间的亲密关系,最后牧童用竹笛的音乐战胜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赢得水牛归来,从而完成影片的主题:“艺术高于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据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的。李可染画的水牛,气宇轩昂,质朴无华,有独特风姿。为了这部影片,他特地画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画,给绘制组作参考。影片聘请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背景设计。《牧笛》背景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风光。并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现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高山峻岭和飞流千尺的气象,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个影片充满诗情画意,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放牧图,也是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又是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画面优美,意境深远,节奏流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影片完成不久,极“左”思潮使影片不能与观众见面,在片库禁闭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后,立即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扬。1979年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城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1980年特伟去美国讲学时,带去《牧笛》,美国观众看了后发出阵阵掌声,说:“实在太美了”,“简直是奇迹”、“这真是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1981年日本动画协会举办“中国美术电影展览”时,观众看了《牧笛》后,深感惊讶。一位日本动画人士在留言簿上写道:“当听到水墨画能动起来,简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后,真是大吃一惊。这样的作品,是用什么技术搞的呢,确实难以想象。能够把水墨动画制成动画片,表明了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艺术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说是‘了不起’。

㈡ 哪个动画片里有牛的形象,动画片的名字,和牛的名字分别是啥谢谢~

动画《西游记》,牛的形象是牛魔王。

牛魔王性格憨厚,大胆,豪迈。是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儿子是红孩儿。首次出现于孙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后,后出现于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称他为大力王,自号平天大圣。

牛魔王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

《西游记》是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火炬动画分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作品,全集52集,该剧描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共同保护唐僧由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沿途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师徒四人修成正果的过程。

(2)动画电影牧童扩展阅读

《西游记》动画连续剧较为忠实地“再现”了小说《西游记》情节主线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分支故事,该片的制作团队在整个的制作过程中,有2000多名动画制作及电脑技术人员倾心参与。他们绘制了近100万张动画,设计了两万张背景,创造了500多个人物造型。

每一集时长大约24分钟,整部片子52集,全长1114分钟。制作人员从现代审美要求出发,对原著局部情节上作了删节和修改,使这部动画片既能保留古典文学名著的精髓,又体现出鲜明的当代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游记

㈢ 找一部很古老的动画片,请高手们帮忙

1972年 放学以后 动画 严定宪 上海美影厂 10
­
1972年 万吨水压机战歌 剪纸 胡进庆 邬强 上海美影厂 30
­
1973年 不差半分毫 剪纸 李安棣 燕平孝 西安电影制片厂 20
­
1973年 小号手 动画 王树忱 严定宪 上海美影厂 40
­
1973年 东海小哨兵 剪纸 胡雄华 上海美影厂 20
­
1974年 带响的弓箭 剪纸 胡进庆 上海美影厂 30
­
1974年 小八路 木偶 尤磊 上海美影厂 50
­
1975年 出发之前 剪纸 周克勤 钱家辛 上海美影厂 40
­
1975年 大潮汛之夜 动画 唐澄 邬强 上海美影厂 20
­
1975年 渡口 动画 何玉门 上海美影厂 20
­
1975年 骏马飞腾 木偶 靳夕 刘惠仪 上海美影厂 50

1976年 长在屋里的竹笋 剪纸 胡进庆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20
­
1976年 大橹的故事 木偶 尤磊 上海美影厂 60
­
1976年 金色的大雁 剪纸 特伟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50
­
1977年 芦荡小英雄 剪纸 胡雄华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20
­
1977年 山羊回了家 剪纸 胡进庆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20
­
1977年 小石柱 动画 王树忱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80
­
1978年 西瓜炮 木偶 靳夕 上海美影厂 50
­
1978年 狐狸打猎人 剪纸 胡雄华 上海美影厂 20
­
1978年 象不象 动画 唐澄 邬强 上海美影厂 10
­
1978年 歌声飞出五指山 木偶 方润南 上海美影厂 30
­
1978年 奇怪的病号 动画 浦家祥 上海美影厂 20
­
1978年 小白鸽 动画 矫野松 上海美影厂 20
­
1978年 画廊一夜 动画 阿达 林文肖 上海美影厂 20
­
1978年 火红的岩标 木偶 陈正鸿 上海美影厂 20
­
1978年 两张布告 木偶 章超群 上海美影厂 30
­
1979年 熊猫百货商店 剪纸 沈祖慰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20
­
1979年 母鸡搬家 动画 戴铁郎 上海美影厂 20
­
1979年 愚人买鞋 木偶 方润南 上海美影厂 10
­
1979年 刺猬背西瓜 剪纸 王柏荣 钱家幸 上海美影厂 10
­
1979年 哪吒闹海 动画 王树忱 严定宪 徐景达 上海美影厂 70
­
1979年 奇怪的球赛 木偶 章超群 詹同 上海美影厂 30
­
1979年 喵呜是谁叫的 木偶 尤磊 上海美影厂 10
­
1979年 天才杂技演员 木偶 阿曲 上海美影厂 20
­
1979年 好猫咪咪 动画 何玉门 上海美影厂 20
­
84-85年 金猴降妖系列片 动画 特伟 严定宪 林文肖 上海美影厂 150
­
86-87年 葫芦兄弟系列片 剪纸 胡进庆 葛桂云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130
­
84-87年 黑猫警长故事系列片 动画 戴铁郎 范马迪 熊南清 上海美影厂 100
­
86-87年 邋遢大王奇遇记系列 动画 钱运达 严善春 付海龙 胡依红 孙总清 上海美影厂 130
­
79-88年 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片 木偶 曲建方 靳夕 刘蕙仪 蔡渊兰 金芳铃 上海美影厂 330
­
1980年 八百鞭子 剪纸 葛桂云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20
­
1980年 黑公鸡 动画 浦家祥 上海美影厂 10
­
1980年 三只狼 折纸 虞哲光 上海美影厂 10
­
1980年 小鸭呷呷 折纸 虞哲光 上海美影厂 10
­
1980年 丁丁战猴王 剪纸 胡进庆 上海美影厂 30
­
1980年 黑熊奇遇记 木偶 上海美影厂 30
­
1980年 我的朋友小海豚 动画 戴铁郎 上海美影厂 20
­
1980年 老狼请客 动画 阎善春 上海美影厂 10
­
1980年 雪孩子 动画 林文肖 上海美影厂 20
­
1980年 吹鼓手 剪纸 金锡林 孙能子 上海美影厂 20
­
1980年 园园和机器人 木偶 章超群 上海美影厂 10
­
1980年 小马虎 动画 刘惠仪 上海美影厂 20
­
1980年 娇娇的奇遇 动画 矫野松 上海美影厂 20
­
1980年 张飞审瓜 剪纸 钱运达 葛桂云 上海美影厂 30
­
1980年 三个和尚 动画 阿达 上海美影厂 20
­
1980年 这是一首歌 木侧 曲建方 上海美影厂 20
­
1981年 真假李逵 木偶 詹同 上海美影厂 20 ­

1981年 咕咚来了 剪纸 胡雄华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20
­
1981年 崂山道士 木偶 虞哲光 上海美影厂 30
­
1981年 猴子捞月 剪纸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10
­
1981年 抬驴 剪纸 王柏荣 上海美影厂 20 最后4个都看过~写一块拉

1981年 善良的夏吾冬 动画 何玉门 上海美影厂 20
1981年 九色鹿 动画 钱家骏 戴铁郎 上海美影厂 30
1981年 人参果 动画 严定宪 上海美影厂 50
1981年 南郭先生 剪纸 熊耕发 钱家騂 王柏荣 上海美影厂 20
1981年 摔香炉 动画 林文肖 上海美影厂 20
1981年 小小机器人 动画 邬强 北京科影制片厂 20
1981年 猫咪的胡子 动画 周树民 北京科影制片厂 20
1981年 龙牙星 木偶 方润南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蛐蛐 木偶 尤磊 上海美影厂 30
1982年 淘气的金丝猴 剪纸 胡进庆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曹冲称象 木偶 高尔丰 靳夕 刘蕙仪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小红脸和小蓝脸 动画 戴铁郎 上海美影厂 10
1982年 小兔淘淘的故事 动画 林文肖 严定宪 上海美影厂 10
1982年 盲女与狐狸 动画 浦家祥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纸人国 剪纸 钱家幸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狐狸送葡萄 剪纸 胡进华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小熊猫学木匠 剪纸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老虎学艺 动画 矫野松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狼来了 木偶 夏秉钧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假如我是武松 木偶 詹同 上海美影厂 30
1982年 画家朱屺瞻 科教 上海美影厂 30
1982年 瓷娃娃 木偶 方润南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鹿铃 水墨动画 唐澄 邬强 上海美影厂 20
1982年 王七到此一游 动画 安平 广西电影制片厂
1983年 鹬蚌相争 剪纸 胡进庆 上海美影厂 10
1983年 蝴蝶泉 动画 阿达 常光希 上海美影厂 30
1983年 钱…… 动画 熊南清 上海美影厂 20
1983年 老鼠嫁女 剪纸 王柏荣 上海美影厂 10
1983年 过桥 木偶 左容倌 上海美影厂 10
1983年 猴子钓鱼 剪纸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20
1983年 天书奇谭 动画 王树忱 钱运达 上海美影厂 90
1983年 看门的黑狗 木偶 章超群 上海美影厂 20
1983年 捉迷藏 剪纸 葛桂云 上海美影厂 10
1983年 小八戒 剪纸 金雪林 上海美影厂 20
1983年 老猪选猫 木偶 夏秉钧 尤磊 上海美影厂 20
1983年 长了腿的芒果 剪纸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20
1983年 小松鼠理发师 动画 浦家祥 上海美影厂 10
1983年 应该靠自己 动画 王柏荣 王刚毅 BTV动画中心 金熊猫动画公司 5
1983年 好呱呱 动画 武隽 辽宁科影制片厂 10
1983年 奇怪的手 动画 青年电影制片厂 10
1984年 快乐的数字 动画 钱家骏 上海美影厂 20
1984年 三十六个字 动画 阿达 上海美影厂 10
1984年 三毛流浪记 动画 阿达 朱康林 熊南清 泮积耀 上海美影厂 40
1984年 石狮子 木偶 詹同 章超群 上海美影厂 30
1984年 小明星 剪纸 沈祖慰 上海美影厂 20
1984年 除夕的故事 剪纸 钱家幸 上海美影厂 20
1984年 小狐狸 剪纸 葛桂云 上海美影厂 20
1984年 马蜂窝 木偶 方润南 上海美影厂 10
1984年 火童 剪纸 王柏荣 上海美影厂 30
1984年 西岳奇童 木偶 靳夕 刘蕙仪 上海美影厂 60
1984年 悍牛与牧童 动画 陈三伟 北京科影制片厂 10
1984年 熊猫胖胖--怪信 动画 黄磷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0
1984年 聪明的小兔子--抓老狼 动画 段佳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5’’31
1984年 林中澡堂 动画 华方方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7’’40
1984年 聪明的小兔子--救险 动画 段佳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8’’9
1984年 小熊与小小熊-珍贵礼物 动画 付海龙 杜建国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0’’41
1984年 小熊与小小熊 动画 赦谨 梅君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2’’58
1984年 美丽的尾巴 动画 何玉门 段佳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9’’30
1984年 小熊买西瓜 动画 武隽 辽宁科教电影制片厂 20
1984年 贾二卖杏 动画 施仲兴 南京电影制片厂 10
1984年 李逵 动画 周生伟 福建电视台 20
1984年 熊猫小胖 动画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6
1984年 断尾巴的老鼠 动画 何玉门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4’’45
1985年 网 动画 严善春 上海美影厂 10

1985年 女祸补天 动画 钱运达 上海美影厂 10
1985年 大扫除 动画 马克萱 上海美影厂 10
1985年 没牙的老虎 动画 浦家祥 上海美影厂 20
1985年 草人 剪纸 胡进庆 上海美影厂 10
1985年 大花和小花 剪纸 金雪林 上海美影厂 20
1985年 夹子救鹿 动画 林文肖 常光希 上海美影厂 20
1985年 金猴降妖 动画 特伟 严定宪 林文肖 上海美影厂 90
1985年 抢枕头 动画 何玉门 上海美影厂 20
1985年 海力布 动画 黄玮 上海美影厂
1985年 水鹿 剪纸 周克勤 上海美影厂 30
1985年 园园的奇怪旅行 木偶 程中岳 上海美影厂 20
1985年 连升三级 木偶 夏秉钧 上海美影厂 20
1985年 巫婆、鳄鱼、小姑娘 折纸 李荣中 上海美影厂 10
1985年 种梨 动画 邬强 北京科影制片厂 20
1985年 老鼠吃大象 动画 沈祖慰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7’’20
1985年 追 动画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20
1985年 荡秋千 动画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30
1985年 奖杯发给谁 动画 武隽 辽宁科影制片厂 20
1985年 八仙过海 动画 福建电视台
1986年 新装的门铃、超级肥皂 动画 阿达 马克勤 上海美影厂 10
1986年 不怕冷的大衣 动画 林文肖 上海美影厂 10
1986年 一夜富翁 动画 车慧 上海美影厂 10
1986年 小裁缝 木偶 程中岳 上海美影厂 20
1986年 环球旅行记艺卡 动画 陈光明 杨凯华 上海电视台动画制片厂 15
1986年 狐假虎威 动画 张信 上海电视台动画制片厂 10
1986年 杞人忧天 动画 杨凯华 上海电视台动画制片厂 10
1986年 乐土 动画 刘左峰 北京科影制片厂 40
1986年 熊猫胖胖--空中遇险 动画 王磷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1’’30
1986年 滚桶车 动画 长影美术片厂 10
1986年 三只鸡 动画 段炼 长影美术片厂 10
1986年 脱险记 动画 长影美术片厂 10
1986年 姜子牙下山 动画 福建电视台
1986年 成语动画廊 动画 符世深 钟汉超等 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 3
1987年 雪狮子 动画 黄玮 上海美影厂 10
1987年 选美记 动画 王树忱 顾汉昌 上海美影厂 10
1987年 长大尾巴的兔子 动画 何玉门 秦宝宜 上海美影厂 10
1987年 老虎装牙 动画 浦家祥 上海美影厂 20
1987年 妈妈请休息 木偶 刘蕙仪 上海美影厂 20
1987年 有求必应 动画 何玉门 上海美影厂 20
1987年 蚂蚁和大象 动画 范马迪 上海美影厂 10
1987年 聪明小兔 动画 陈光明 上视动画制片厂 10
1987年 猴子点鞭炮 动画 张天晓 上视动画制片厂 10
1987年 小兔菲菲 动画 马克宣 张天晓 上海电视台动画片厂 10
1987年 越打越响 动画 杨凯 上海电视台动画片厂 10
1987年 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 动画 方澎 吕善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0’’7
1987年 地藏菩萨与斗笠 动画 李耕 张小安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9’’40
1987年 AB现形记 动画 张小安 华方方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7’’30
1987年 钓鱼 动画 郭兵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6
1987年 布口袋的秘密 动画 查侃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0’’30
1987年 我丢了 动画 张小安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0’’59
1987年 星星梦 动画 段佳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0
1987年 学步 动画 刘向东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7’’40
1987年 巧在七中 动画 段炼 长影美术片厂 10
1987年 象虎 动画 钟泉 长影美术片厂 20
1987年 狗拿耗子 动画 施仲兴 南京电影制片厂 10
1987年 小悟空 动画 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 30
1987年 青蛙斗老虎 动画 周立志 湖北电视台 16
1987年 生命 动画 华北广播电视学校 8
1987年 智慧的传说 动画 吉林电视台 7
1987年 马头琴 动画 内蒙古电视台 20
1987年 寂寥的天空 动画 陈信松 李珍 山西省电化教育 4
1987年 长胡子的孩子 动画 四川电视台 11

㈣ 水墨动画《牧笛》,一个小牧童的牛跑了,然后他吹着悠扬笛子,让万物陶醉... 小牧童吹的那个调子是什么

这部动画片的音乐 这只曲子是有音乐家吴应炬作曲的

你可以到这个网站上看看 有下载地址 以及乐谱 http://bbs.guqu.net/dispbbs.asp?boardid=12&ID=173079

..............................

水墨动画

1960年中国诞生了两种新的美术片形式:折纸片和水墨动画片。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水墨动画片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它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的动画片。
水墨动画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60年代初试制成功的片种。一般动画人物的造型,都是采用“单线平涂”,而水墨动画片却具有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即水墨画的特点。人物造型既没有边缘线,又不是平涂,而能从影片上表现出毛笔画在宣纸上的效果。水墨动画片为中国电影艺术实现民族化、群众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1960年1月31日,陈毅副总理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时,对美术电影工作人员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同年2月(1960年3月),上海美影厂成立了由阿达负责人物和背景设计、吕晋负责绘制动画、段孝萱负责拍摄和洗印技术的试验小组,经近三个月的时间(1960年3月至1960年6月),使《水墨动画片断》试验获得成功。1961年7月,美影摄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宣告了中国水墨动画片首创成功,该制作技术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中中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从1961年到1995年(34年),上海美影厂共摄制水墨动画片4部(1.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7月2.牧笛1963年12月3. 鹿铃1982年12月4. 山水情1988年10月)(水墨动画从一开始在中国动画领域就不是商业片)。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创新,都有所前进。
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水墨动画不仅是普通的动画片,而且要比一般动画更具艺术性,不同专业间的融合更紧密。)也曾参与艺术指导。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六十年代的水墨动画片

1.《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集体编导,背景设计:郑少如、方澎年,动画设计:唐澄、邬强、戴铁郎、阿达、吕晋、严定宪、矫野松等,艺术指导:特伟、技术指导:钱家骏,摄影:段孝萱、游涌、王世荣,1961年7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方惠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影片开头是银幕上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封面打开后,是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于是开始寻找妈妈……它们经过误认金鱼、螃蟹、小乌龟、鲶鱼为自己妈妈的一个又一个波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它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泼可爱,犹如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漫画家方成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观众感到象是走进了艺术之宫。”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1962年,茅盾看了这部影片,写下诗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渠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影片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1981年获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二等奖。(由于艺术性较一般的商业动画高,所以获奖的可能比一般的商业动画大,水墨动画在形式上具有更出色的艺术表现能力)

2.《牧笛》
《牧笛》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影片,编剧特伟,导演特伟、钱家骏,摄影段孝萱,背景设计方齐众,动画设计邬强、矫野松、林文肖、戴铁郎,绘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独奏陆春龄(民族音乐首次被加入了水墨动画之中)。1963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用抒情的笔触,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水牛去放牛,做了一个梦,牛忽然失踪了,原来牛被飞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唤它,它不动。牧童从风竹发出的音响有所领悟,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水牛被笛声吸引到牧童身边。他骑上牛背,踏着暮色的田埂,悠然归去……影片故事简单,通过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节,抒发牧童与水牛间的亲密关系,最后牧童用竹笛的音乐战胜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赢得水牛归来,从而完成影片的主题:“艺术高于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据画家李可染的风格(水墨动画形象一开始就是从传统绘画中提取出来的,带有天然的艺术性)绘制的。李可染画的水牛,气宇轩昂,质朴无华,有独特风姿。为了这部影片,他特地画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画,给绘制组作参考。影片聘请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背景设计。《牧笛》背景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风光。并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现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高山峻岭和飞流千尺的气象,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个影片充满诗情画意,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放牧图,也是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又是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画面优美,意境深远,节奏流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影片完成不久,极“左”思潮使影片不能与观众见面,在片库禁闭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后,立即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扬。1979年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城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1980年特伟去美国讲学时,带去《牧笛》,美国观众看了后发出阵阵掌声,说:“实在太美了”,“简直是奇迹”、“这真是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1981年日本动画协会举办“中国美术电影展览”时,观众看了《牧笛》后,深感惊讶。一位日本动画人士在留言簿上写道:“当听到水墨画能动起来,简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后,真是大吃一惊。这样的作品,是用什么技术搞的呢,确实难以想象。能够把水墨动画制成动画片,表明了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艺术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说是‘了不起’。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美影大力进行拨乱反正工作,使中断17年之久的水墨动画片恢复生产。
1.《鹿铃》
《鹿铃》编剧桑弧,导演唐澄、邬强,摄影段孝萱,美术设计程十发,背景方济众、方澎年,动画设计常光希、陆青等,1982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部童话题材的影片,是根据庐山“白鹿书院”中一个有趣的传说编写的,并赋于新的内容;老药农和他的小孙女在深山采药时,救护了一只受伤的小鹿。小孙女把小鹿领回家,细心照料,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在小孙女为保护小鹿而腿部受伤时,小鹿还代小孙女上集市卖药和采购食物。后来在上山采药时小鹿忽然遇到失散的父母,小鹿戴着小孙女赠送的铜铃,依依不舍地和祖孙俩告别。这部水墨动画片是在相隔近20年后恢复制作的,摄制组人员大部分是新手,加上电影胶片和洗印技术的发展,过去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已不适用,这些都必须重新作出试验和确定标准。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摄制完成。女导演唐澄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使影片呈现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该影片1983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年7月获苏联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特别奖。

2.《山水情》
《山水情》编剧王树忱,总导演特伟,导演阎善春、马克宣,摄影段孝萱,动画设计孙总青、姚沂、陆成法、徐建国、金国忠,1988年10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老琴师在回乡途中寻觅知音,找到一个渔家少年,结为师徒。老琴师循循善诱,少年聪颖好学,终成大器。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独自走向山巅白云之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影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相当和谐的结合,对于人物不占重要地位的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突破和提高。摄影师打破前三部传统逐格拍摄手法,对准原幅背景进行拍摄,再与逐格拍摄的动画镜头相合成,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在处理师徒离别的影片高潮戏时,采用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的手法,再与动画镜头合成,使影片充分显示出艺术家们笔情墨意带来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这部仅18分钟的影片,格调清新、洒脱、空灵、飘逸,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那云气缭绕的山,那烟雾朦朦的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同时,与之紧密揉合的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在国内,该影片1988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大奖和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91年首届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在国际上,该影片1988年获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1989年获莫斯科青少年电影节“勇与美”奖,同年10月获保加利亚第六届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优秀影片奖,1990年获加拿大第十四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短片奖,1992年获印度孟买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证书奖。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曾参与艺术指导。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万氏兄弟」对中国早期动画片的贡献以及万籁鸣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已有人作专题报导。在此简要介绍万籁鸣的弟弟万古蟾,我们已经从录像带看到很多中国大陆的剪纸片,追根溯源,剪纸片的创始人就是被尊称为「二万老」的万古蟾。万古蟾经过多次试验,1958年成功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剪纸片,有别于西方很早就有的却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现剪纸卡通片。在以后陆续拍摄的《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于成熟。万古蟾和他的创作伙伴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使各种类型的剪纸人物或动物在银幕上传达出各自的喜怒哀乐,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灵活泼。在剪纸人物(动物)的关节处,用细铜丝或者从桌球拍的贴胶处刮下的小黏粒联结,然后把它们放置在摄影机前逐格拍摄。当然,也有个别片段是用动画片的动画绘制方法拍摄的,例如金鱼游动、渔夫撒网时的柔软扩散以及主角的摇头等。就拿金鱼的游动举例子,那种轻纱般飘动的尾部动作,就不得不用画在赛璐璐上的动画片段来代替,只是画法上仍采用剪纸的刚劲有力的线条,以免用动画代替的镜头与剪纸片镜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
到了80年代,剪纸片试用「拉毛」剪纸新工艺,出现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拉毛」工艺使《鹬蚌相争》中渔夫穿的蓑衣和鹬的羽毛直接产生水墨晕染效果,拑摄过程比较简单,不会像拍水墨动画片那样反反复覆繁琐无比。后来,连羽毛工艺画的特色也被剪纸片引用,把羽毛贴在剪纸鸟类的身上,装饰与写实兼备,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获得好评。
剪纸片的摄制成本比动画片低,缺点是剪纸人物的表情变化和转面、转身都不能像动画片那么灵活自如,动作有局限。当某一个镜头中的剪纸人物动作和角度须要大幅度的改变时,只能借助于下一个镜头,而当下一个镜头中的人物动作和角度又须要改变时,不得不又依赖接下来的另一个镜头……于是,不断的剪,不断的画,一部短短的剪纸片拍下来,同样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个。剪得再多,画得再多,还是难以避免人物动作长久保持同一个角度的缺点,但这个缺点也正是剪纸片的艺术特色。有的动画片,不是也很讲究「酷」味,让主角长久保持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吗?
大陆的木偶片早期受东欧国家影响,凡是苏联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术电影制片厂多次放映作为工作参考用,连动画系的学生也不止一次的从电影厂借调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莺》、《仲夏夜之梦》观摩学习。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曾经在50年代远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师特伦卡(大陆译作德恩卡)学习,他在1963年拍摄的《孔雀公主》长达80分钟,走的就是特伦卡的抒情路线。其中一长段孔雀公主南麻喏娜在刑场上向众乡亲依依惜别的舞蹈,细腻动人,足以代表中国大陆木偶片的水准。拍木偶片的木偶脚底下,都一律用脚钉固定,塑料制作的四肢用银丝贯穿,银丝甚至贯穿到五指,使特写镜头中的手指伸展自如。也有木偶不用银丝,而在手腕、手肘、膝盖等处装置灵活的关节,也适合逐格拍摄。为了不同的表情,只能用「换头术」了。
现在的水墨动画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其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但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动画作业都在宣纸上完成。我们虽然在萤幕上看到活动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静止的背景画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笔触,只有背景画面才是如假包换的中国水墨画。原画师和动画人员在影片的整个绘制过桯中,始终都是用铅笔在动画纸上作业,一切工作如同画一般的动画片,原画师一样要设计主要动作,动画人员一样要精细地加好中间画,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真的要在宣纸上用水墨画出那么多连续动作,世上没有一位画家能把连续画面上的人物或者动物的水分控制得始终如一。
水墨动画片的奥秘都集中在摄影部门。画在动画纸上的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须分层上色,即同样一头水牛,必须分出四、五种颜色,有大块面的浅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边框线中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最后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在萤幕上所看到的那头水牛最后还得靠动画摄影师「画」出来。
工序如此繁复,光是用在摄影摄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时间,就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难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动画拍摄技巧的日本人回国后都不想轻易尝试,对一切讲究时效的西方卡通电影工作者来说,他们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在每一张画面上分解、描线、分层著色并且在摄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固定和拍摄。中国人天生好耐性,能够在一根发丝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镂满经文,用同样的细心,再加上那么多描线女工,著色女工和从不抱怨的动画摄影师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动画片创造成功。当时的文化部长茅盾在感动之余,还写了「创造惊鬼神」的题词案到上海呢。就凭著那种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创造出来的水墨动画片,确实也引起西方国家、港台等地动画界人士的赞叹。《牧笛》中的牧童骑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庄。动作细腻,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国格调的动画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

㈤ 动画片牧童中的笛子独奏曲

以看到: “上海电影乐团 演奏;陆春龄 笛子独奏”

㈥ 中国传统优秀的水墨动画片有哪些

1、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由盛特伟、钱家骏、唐澄担任导演,方慧珍、盛璐德担任编剧。

该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蝌蚪卵们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㈦ 寻问小时候国产一个关于牧童和水牛的水墨画动画片

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叫做牧笛,我记得小时候常看的,还有抬驴啦、蛋生等等

优酷就有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5NzA0NTI=.html

㈧ 动画巅峰《牧笛》故事,顶级大师的合作,为什么难以复制

论起我国动画片的巅峰作品,大多数人会选择《大闹天宫》,这个没毛病。也有不少人会选择《天书奇谭》,这个也有道理。

笔者认为,如果单从动画艺术的角度看,1963年的水墨动画《牧笛》,堪称是我国动画艺术的巅峰,原因有三:

1、顶级的绘画艺术。

2、顶级的配乐。

3、超前的意境。

本文就介绍一下水墨动画《牧笛》。

而《牧笛》中那悠扬的笛声则是来自于有“中国魔笛”之称的陆春龄,他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南方笛派代表人物。

注意一点,《牧笛》中牧童吹笛子时的指法和真实的指法是一样的,这种严谨简直令人发指。

能聚齐李可染、方济众和陆春龄,再加上上美影厂那些专家,这个动画片的成本放在现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诸位顶级大师的合作,带来了中国动画艺术巅峰之作《牧笛》,也建立了后世难以企及也难以复制的高度,不论是艺术上的还是成本上的。

六、曲高和寡,仍要坚持吗?

综合来看,《牧笛》的处境是一种曲高和寡的状态,不论是意境还是艺术还是成本,都是。

那么,如果单从艺术创作角度看,这样有超前意境同时市场生存空间不大的作品是否还有必要去继续创作?

笔者认为,艺术本身就应该是超前的,一门手艺如果叫艺术,甭管是电影还是字画,甭管是相声还是书法,只要是艺术的范畴,那么在适应市场节奏和需求的同时,都要有超前于时代的作品,艺术本身是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

即使无法实现,但我们依然应该向往《牧笛》的意境,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㈨ 少儿频道播过的动画片有哪些

一、邋遢大王奇遇记

2009年,童心回放,央视少儿频道。

《邋遢大王奇遇记》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7年摄制的一部彩色动画作品。动画由钱运达、阎善春执导,作家凌纾担任编剧。

影片讲述了一个不爱干净又贪玩绰号为“邋遢大王”的男孩误闯“地下老鼠王国”,在小白鼠的帮助下,与大灰狗、小花猫一同逃离到地面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邋遢大王奇遇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水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牧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九色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舒克和贝塔

㈩ 一部早期的国产动画!说的是一个牧童 先后救了三个动物 有老鹰 狐狸 还有鱼 然后一个公主好像是招驸马!

善良的夏吾冬

有一个少年从猎人手中救出了狐狸妈妈~
狐狸妈妈为了报答好象就对他说 只要你有困难不管在什么地方我都会出现
然后有一天皇宫为公主招亲
公主对求亲的人说 只要你们藏到我找不到的地方 我就嫁给谁 不然就死
所有去求亲的人都被公主找到 并处死了
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可恶的公主有一面魔镜可以照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那个少年也去求亲 然后他请求狐狸妈妈帮他
于是狐狸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为他挖了一条通向公主房间脚下的地道
于是~~
公主便始终也找不到那个少年~
故事的结局好象大概似乎是这样的
最后可恶的公主不得不嫁给这个少年~使这个少年拥有半个王国
但是少年并没有娶这个可恶的公主

鱼和鹰也有的,这两次躲藏失败了

阅读全文

与动画电影牧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