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3d电影心跳快,喘不上气怎么回事
3D电影这种虚拟仿真的立体感需要观看者的眼睛不断运动,眼睛肌肉要进行紧张调节,电影放映时间动辄两三个小时,人的眼睛在昏暗的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运作,很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甚至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因此以下几类人看3D电影应谨慎:
1、青光眼患者和青光眼高危人群。3D电影比普通2D电影更容易让人情绪激动,同时电影院昏暗的灯光对有青光眼隐疾的人来说也是一大考验,很有可能诱发严重的病症。
2、严重干眼症患者。长时间用眼可加重眼部干涩和酸胀。
3、红眼病等传染性眼病患者。长时间用眼不利于眼病恢复,而且使用电影院的公用3D眼镜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4、双眼立体视觉功能差的患者。即使戴上3D眼镜也看不到立体效果,戴眼镜时间长了还容易出现眼睛疲劳、头痛等症状。
5、小孩。6岁以下儿童立体视觉尚未发育好,感觉不出明显的立体效果。
即使是正常人,在看3D电影时为了减少眼部不适,隔一段时间也要闭一闭眼睛,让眼部放松一下
② 看3d电影心发慌是啥原因
受氛围的影响,还声觉、视觉的影响
③ 看3d电影后心慌睡不着怎么办
以后睡前不宜看过于刺激的电影,容易造成大脑过度的兴奋。另外睡前喝些百合枣仁茶 可以提升睡眠质量
④ 看电影时经常胸闷气短想呕吐是怎么回事
出现胸闷症状应警惕心肌缺血,心肌劳损等的可能,建议查心肌酶谱,心电图等看看。
⑤ 孩子看了3d电影胸闷呼吸困难头晕
小孩子看那个是有害处的
⑥ 为什么有的人看3D电影会引起头晕目眩胸口闷想吐
3D游戏眩晕怔是和人的生理结构有关,人耳中有个能判断身体平衡的器官,3D游戏中眼睛传达给大脑的信息是身体在运动,耳前庭器官传达的却是身体在运动,这就会产生眩晕症状,和晕车是一个道理,有的人容易眩晕是因为前庭器官过于敏感所至.可通过荡千秋吖,旋转运动等来锻炼!
⑦ 为什么我现在玩c.s 侠盗等3D类型的游戏,会感觉头晕,胸闷,肚子痛…
这个叫做3D眩晕症
Valve的年度巨作《半条命2》在跳票1年多之后终于在这个月上市了。这款继承了初代以及《反恐精英》辉煌的划时代作品,令全球无数玩家兴奋不已。不过在玩家消受这款大作的同时,一个令玩家闻之色变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3D游戏眩晕症”。据一份调查显示,有高达百分之六十的玩家在初玩《半条命2》会出现眩晕问题,2个小时后眩晕达到常人忍受的极限,玩家纷纷存盘退出。倘若还继续坚持下去,那就只能一吐千里了……
自从多年前《毁灭公爵》时代开始,游戏圈就出现了第一批玩3D FPS类游戏会吐的玩家。“3D游戏眩晕症”也成了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为什么有人玩3D游戏会眩晕,有些人却状态良好?为什么有人以前挺好,这回碰上《半条命2》就马上晕菜?仔细看看下面的分析文章,相信会对你有好处。
玩HL2头晕 恶心的原因
玩3D游戏时的头晕、恶心与晕车、晕船大致是一个原因,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人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获得外界环境的信息。经过长期的进化,人类的各种感觉器官是高度协调合作的。比如在内耳中有个叫“前庭器”的器官,它负责感受身体的平衡,如人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在眼睛里也有专门的视神经来感受运动。这些运动感受器官都是非常敏感的,它们将感受到的运动信息传送到神经中枢,由神经中枢控制人体进行适当的反应,来应对运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当感受到的运动幅度或频率超过某适当的值时,神经中枢会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比如头晕、恶心,从客观上达到阻止当前运动继续的目的。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大幅度、高频率的运动是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的。经过漫长的进化,这一事实已经编码进了人类的DNA中。但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强度却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的,有人格外敏感些,比如那些容易晕车的人;有人不太敏感,比如那些不容易晕车的人。
导致运动眩晕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当运动频率过高时,由于各种运动感受器官的感应速度不完全相同,导致送至神经中枢的运动信号有差异,甚至矛盾,因此神经中枢便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信号,因此干脆发出眩晕的指令,使机体产生不适,从而达到减缓甚至中止运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玩HL2头晕、恶心的原因大致是:视神经感受到了大幅度和高频率的运动,本来如果HL2的画面不那么逼真,神经中枢会自动鉴别出运动的虚假性,并抑制视觉传来的神经冲动,但由于画面逼真,神经中枢信以为真,与此同时其他运动感受器官(如耳前庭器)却没感受到任何运动,这种情形对神经中枢而言是非常矛盾和不祥的,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因此神经中枢强烈地发出眩晕指令,希望人体能停下来,摆脱这种不祥的局面。
以本人为例,平时身体协调能力极佳(对武术动作和舞蹈动作的学习速度超过常人),听力和视力也不错(念了20年书,视力依然没低于1.0),我玩HL2,第一次搬箱子跳窗户的时候胃里就有些不舒服,玩到在火车站上窜下跳那里时,基本是强忍着没有呕吐;玩到运河河道那里,就只能干脆存盘退出了。写了这几百字后,胃里才没有翻江倒海的感觉了。
为了玩HL2,如何跟头晕、恶心做斗争呢?其实方法和对付一般晕车差不多,那就是服用晕车药。但知道了晕车、晕HL2的原因后,你可能也就明白了:不管吃什么特效解晕药,都只是骗骗神经中枢而已。神经中枢相当于你的管家,它发现不祥,因此让你头晕、恶心,从而警告你不要这样下去了。你呢,则反唇相讥:别皇帝不急、太监急,老子正玩的高兴呢,你警告什么?给你两粒解晕药,让你消停消停。
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本来嘛,都是虚拟的,何必那么认真。我又不是真的那样疯狂地上窜下跳,你神经中枢的自我保护机制这会儿不用打开。但另一方面,不知你有没有觉察,玩HL2不光头和胃会不舒服,眼睛也会,特别是昏天黑地地玩完以后,眨巴眨巴眼睛站起身来的时候,头晕目眩外加恶心,快赶上前些年我春运期间坐火车回家时的感受了。
因此,对于玩HL2所带来的头晕和恶心,我不但不反感,反倒要感谢它们。我承认我神经敏感、体制弱,玩不了这样逼真和剧烈的游戏,因此,得听从神经中枢的意见,不玩了!由此我还想起了当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黑侠》。由于没有疼痛感,黑侠的战斗力超强,但那是因为他没有了感受疼痛的神经。真是有所得有所失,你愿意成为那样没有疼痛感的黑侠吗?(编者注:作者的意思是《半条命2》虽然优秀,不过玩起来可要注意休息哦!虽然吃药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视力和健康的损失可就得不偿失了!)
2007年HL2的新资料片以合集方式在电脑和电视游戏机上跨平台推出,当很多曾经在PC上玩hl2头晕的玩家再次在电视游戏机上重温这款游戏时仍然感到眩晕和不适,而其中不少玩家表示他们在玩其他FPS时并不头晕。其实现在力图表现真实的游戏也不少,不过估计是因为hl2跟其他以战争为题材的射击游戏区别在于hl2是科幻题材,主角是个超人(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比普通人逃的更高,跑的更快,运动起来更剧烈,所以就更容易诱发3D眩晕症了。
⑧ 观看3D电影对眼睛有哪些危害
观看3D电影没有特别的危害,和平时看电视差不多。
3D眼镜是通过过滤一定波长或特定颜色的光线,将重合的画面分离,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两幅不同景深的画面,然后在观影者的大脑中合成立体影像。因为两幅画面存在远近区别,因此眼睛需要不断通过睫状肌张弛,调节晶状体,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视疲劳。
但对于视力尚在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不建议长时间观看3D影像。儿童的眼调节能力比成年人强,睫状肌容易出现持续收缩状态,在长时间专注观看3D影像时,更容易形成眼部疲劳。
长时间如此,对于儿童的视力发展存在极大影响。长时间的眼疲劳往往会诱发频繁眨眼甚至假性近视,而假性近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时间长了就容易发展成真性近视了。
(8)看3d电影出现胸闷扩展阅读:
不宜人群
1、独眼、双眼矫正视力相差3行以上、斜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有关专家提醒做过激光近视眼手术的患者在恢复期内不可经常观看3d电影,在3个星期内最好不要看3d电影。
2、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郁或狂躁者。3D电影的画面内容多为飞行、旋转、快速切换、穿越起伏的运动场景,对于平时有恐高、晕车症状的观众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不适,此外3D电影音乐和画面比较刺激,看后感觉会比较高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压升高、头晕、胸闷等不适。
3、高度近视眼患者、远视眼患者、老年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浅前房、窄房角”的观众都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观看3D电影。眼睛长时间处在光芒较暗环境中,瞳孔扩大,就会使周边虹膜堆积,房角变得更窄,影响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另外电影画面场景惊险刺激,可兴奋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发作。
⑨ 3D电影的危害有哪些
人们在感受3D电影时,大多为其巨大的震撼力而兴奋,大叹过瘾。市场专家预测,3D电影会在5年内成为市场主流。但是,您可知道:全球范围内对于3D片可能引发视力、精神问题以及一些平衡系统的临床病变,已经开始受到关注。
1、3D模仿人的双眼视物
看《阿凡达》、《加勒比海盗》、《变形金刚3》等3D大片,不是让人感到景物扑面而来,就是好像自己进入了银幕深处,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为何会有如此奇妙效果?
D是英文Dimension(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1839年,英国科学家温特斯顿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人的两眼间距约5公分,看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角度不尽相同,即存在两个视角。这种细微的角度差别,经由视网膜传至大脑里,能区分出景物的前后远近,进而产生强烈的立体感。这就是“立体”的秘密——“偏光原理”。
3D电影巧妙地利用了“偏光”。它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当画面投放于银幕上,就会形成左、右细微的双重影像。当观众戴上独特的3D眼镜(偏光眼镜)时,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加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从而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神奇幻觉。
2、频频调焦让眼睛好累
一位朋友问:我整部《阿凡达》看完,眼睛流了一堆眼泪。看得真的很痛苦,有人和我一样吗?美国的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工作室进行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3D电影、电视会促使大脑出现辐辏—调节差异,并使得为数不少的人出现疲劳、不舒服、眼睛紧张、头痛等症状。
何为辐辏?当观看者直视较近的物体或场景时,双眼会稍向内转,使视觉焦点向被视物集中;而当他凝视远方,双眼视轴则平行。这种现象,就是辐辏。
何为调节?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眼睛内的肌肉会自动调整光学焦点,好集中关注某点的东西,这叫做调节。
正常情况下,眼睛的辐辏和调节是相互协调的,大脑能够很轻松地将这些信息耦合在一起。但是,透过3D眼镜看到的世界是分成两边的,即可能是在屏幕前面或后面的场景之影像,分别被送到了左右两眼。这时,眼睛要把落在屏幕前的场景的目光,或落在屏幕后的场景的目光聚合起来(辐辏),同时还得对屏幕进行视觉调节,人的辐辏和调节的协调性被打乱了。人体长时间观看3D电影,大脑被迫去耦合“辐辏—调节”在不协调的情况下传进大脑的信息,就会出现视疲劳、视物模糊、不舒服、头痛等症状。
3、产生动感让人眩晕
一位女大学生说:看《阿凡达》时,刚开始觉得还行,过了十几分钟就开始难受,觉得头昏、胸闷、出冷汗、想吐,实在受不了只好出来了。一看时间才过半个多小时,心疼死我的米米了!她的头晕只是个案吗?否!现在网上一直流行一个很热的话题——《阿凡达》观众的“晕3菜”问题——“3D晕眩症”。
看3D,为何会有晕眩感?
3D电影画面逼真,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画面视角频繁切换,人的眼睛会不停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屏幕上的内容,并不断地向大脑传达“自己真的在动”的信息。
你实际上坐在座位上并没有运动。“动”,只是视中枢做出的错误判断,因此大脑不可能收到肌肉运动的信号,这样头脑发生了“知觉错误”的矛盾,造成了神经中枢的混乱。中枢力求摆脱这种矛盾的困境,发出强烈的眩晕指令,希望重新调整机体运动状态,人就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的症状。
再则,3D电影,屏幕上不仅有屏幕前面,或屏幕后面的实焦画面,还有元素丰富的虚焦布景画面,像远景虚焦的树叶就是众多元素里的一部分。观看3D电影时,因为这些元素会让眼球重新聚焦,且屡屡聚焦失败,这样也容易产生3D晕眩症。因此,有严重眩晕病史、易晕车晕船、有癫痫病史的人,那些耳前庭器的平衡感相对容易被打乱的人,都不宜看3D电影。
4、强刺激可导致青光眼
专家提醒,那些眼压偏高的人,那些“浅前房、窄房角”的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尝试3D片的视觉刺激,是一个危险行为。
前房,是位于角膜之后、虹膜和瞳孔之前的空隙;后房,在虹膜、瞳孔之后,晶状体之前。前、后房内充满了透明的液体,称之为房水。房水在前、后房内不断地循环流动,并且不断地生成、排出,使眼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眼球内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如果房水排出通道——房角阻塞,房水排出受阻,眼内压升高,引起眼球内压力太大,则会导致视神经损害。而青光眼,就是一种视神经受损的疾病。
有位台湾人看3D片时,引发急性青光眼,眼压从原来的20以下飙到69,紧急挂急诊。为何会如此?因为人在兴奋时,很容易引起瞳孔放大、眼压升高。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看球赛的球迷,过于兴奋而导致急性青光眼发生的案例。而3D电影逼真的图像和无比震撼的场面,轻而易举就能让人精神兴奋。那些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比如“浅前房、窄房角”),相对来说,更容易导致眼压升高;再加上3D画面更耗眼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就会导致急性青光眼的发作。
5、闪光诱发光敏性癫痫
2010年4月,三星电子曾在其澳大利亚网站上低调发布了一份题为《光敏性癫痫警告和其他健康风险》的报告。而索尼和松下也对使用采用3D技术产品的消费者提出过类似的警示。
光敏性癫痫,是一种在闪光刺激下诱发的一种脑神经痉挛反应。 当荧屏上强烈的闪光刺激被视网膜神经细胞接收,传送到大脑,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扰乱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就会导致癫痫发作。一些精神健康专家表示,长时间面对电视或电脑屏幕而引发的光敏感性癫痫,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如,南京有一位程序员,因在电脑面前不分昼夜地赶项目,忽然出现面色苍白、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的症状。检查发现,他患上了光敏感性癫痫。如,一位大二学生因暑假时连续玩了10个小时的网络游戏,突然出现视线模糊、全身抽搐的症状。经医生诊断,他患的病也是光敏感性癫痫。
虽然目前还没有因为观看三D电影引起光敏性癫痫的例子,但《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光华璀璨;巨大温和的食草动物,偏小凶猛的食肉动物,纳美人的飞行坐骑等,都让观众的眼球和心灵受到刺激,对于癫痫患者来说,这种刺激就很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健康风险》报告罗列的可能产生的身体不适,还有方向障碍等,其中最严重的为中风。
6、影响孩子眼睛正常发育
《玩具总动员3》、《怪物史瑞克4》等具有3D效果的动画片,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眼球。3D片对孩子有何潜在的影响?
(1) 眼睛
看3D片,可能影响眼睛正常发育。
眼结构的发育期:自出生~3岁。
人的立体视觉,3岁以前尚未发育好,只有到5岁以后,才发育完全。
眼功能的发育期:4~13岁。
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儿童眼生长发育有很大的易变性,而这些变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统的变化,这就造成了眼的可塑性。
若让儿童以左右眼不同影像实现3D效果的做法,让眼睛不断地运动眼睛的肌肉,紧张地,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晶状体以变换焦距,对其眼睛发育存在潜在影响,很可能会造成斜视、弱视等。
(2)心理
有研究指出,过度的声光刺激会引发幼儿不良反应。
“这不是熊猫阿宝!爸爸我们快点回家去吧!”一位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家看影碟,喜欢上了熊猫阿宝。但当爸爸带他去看3D版《功夫熊猫2》时,刚开场不久,他就坐不住了。
一位海外的电子艺术研究者曾拍摄记录了四五岁孩子盯着电视机时的表情,结果发现,10分钟之内,孩子的脸变得近乎“痴呆”。
研究者解释说:“快速切换的镜头,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信息输入过度,迫使大脑‘过载’。对于孩子,信息爆炸的视听刺激,就像将白纸在瞬间染成黑色。”
(3)注意力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不适宜长时间地看3D电影。
孩子的注意力,因年龄段不同而有差别。一般情况下,5-6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分钟;7-8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8岁以上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30分钟;初中生、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30-45分钟。
如果带较小的孩子看100多分钟的电影,会引起孩子的烦躁情绪。
7、最好看30分钟休息一次
又想感受时代潮流,又想远离健康隐患,怎么办?
如果双眼一强一弱,影像会扭曲,无法合组,还会导致不适。所以,请近视、远视、散光的朋友戴矫正眼镜观看。 如果眼部有隐患,使双眼无法有效配合,看不到3D效果,就不用花钱看3D了。患有癫痫症、心脏病等疾病的人最好就不要看了,以免导致病症加重。
35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看时,应间隔半小时到亮环境下休息5~10分钟。如果在看3D电影时,感到头痛或恶心、视物模糊不清;或者看灯光时,周围有一圈缤纷的彩虹圈,即使用手揉也不能除去,应该警惕青光眼的急性发作,须及时就医。
眼睛健康的人,最好也每隔一段时间就闭一闭眼,让眼睛放松一下。建议看15~20分钟就拿掉3D眼镜,闭眼睛休息1~5分钟。最好看30分钟后休息休息(电影院若能中间休息就最好了)。位置距屏幕不能太近,座位离屏幕15~20米最好。一定要坐直身子,正视电视屏幕,这样眼睛便不容易感到疲劳。
儿童呢?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已发布公告:禁止6岁以下儿童观看3D电影;而有些专家却认为安全年龄界限是8岁,甚至有的说是10岁或是12岁。根据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可选择看3D电影的,最好是12岁以上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