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美国电影里那么多的总统都是黑人,或妇女
在奥巴马以前,美国没有黑人总统,同时至今为止,美国没有女总统。这两个问题反映美国社会的一种怪异现象,美国自诩为最平等、最自由、最民主和最开放的社会,却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在影片中很难看到不同种族的人为恋人,黑人获得奥斯卡奖也只是近几年才有的事,在长达70多年的奥斯卡历史上,曾经只有过两个黑人演员获得过奥斯卡最佳演员奖。两样,女性也很难有机会成为影片的真正的主角,大多是花瓶角色,好莱坞女演员的收入远不及男演员,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美国社会在种族和性别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当黑人和女性同白人男性一样获得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机会的时候,应该是一种理想美国社会的象征,因而,在好莱坞电影中黑人或女性的总统一方面表达着人们对社会未来的美好期盼,也是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巨大讽刺。
Ⅱ 电影奖项中的最佳男女主角,是按角色的性别还是演员的
电影奖项中的最佳男女主角是按演员的性别评定的。
凯特·布兰切特在2007、2008年凭借《I`m not there》拿下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奖同时也被奥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奖,而在这个片子里她扮演的是鲍勃·迪伦----男的。
左边是片子里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鲍勃·迪伦,右边是真的鲍勃·迪伦。
Ⅲ 第 68 届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展映单元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影片
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5月24日,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法国导演雅克·欧迪亚的《流浪的迪潘》摘得金棕榈大奖,匈牙利导演拉斯洛·杰莱斯的处女作《索尔之子》获得评审团大奖,华语导演侯孝贤凭借《刺客聂隐娘》赢得最佳导演奖。美国影片《卡罗尔》中的鲁妮·玛拉和法国影片《我的国王》中的艾玛纽尔·贝克特则并列获得最佳女演员,引发争议。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则最终颗粒无收。——摘自网络
只是在那个年代,女性权利还是受到限制,人们很少去主动争取自己的爱情,但是遇到鲁妮玛拉饰演的冲动且美丽的少女,一切都不再受控了。
《卡罗尔》是我在68届戛纳最喜爱的影片,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很多。
Ⅳ 中国女性电影,怎么摆脱性别歧视
首先电影圈里面得先树立正确的舆论方向,以及正是在这个行业中所存在的性别问题。因为如今中国的电影业里正是缺乏从女性角度来创造的优秀作品,即便是有这种作品,也因为不符合市场的需要而得不到投资的机会。因为这种触及到社会问题的电影是很少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同样都是如此。
其实在中国电影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作者只在乎剧情上的冲突,导致角色是扁平的,应该要丰富人物自身的形象才能够让故事生动起来。并且很多的影片中还存在丑化中老年女性,会将一些劳动妇女的价值贬低甚至妖魔化。更加推崇青春貌美的女性形象,这些都是如今需要进行变革的思想观念,这才是摆脱女性歧视的一个重要步骤。
Ⅳ 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区别
唔,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比较大型的有法国戛纳,主要侧重艺术类的影片或者特别出位的片子,一些刚出道的导演一般喜欢把自己的一些实验作品拿来参展,借此扬名。
德国柏林电影节,喜欢把大奖发给政治性比较强的电影,好多电影那叫一个枯燥乏味,金熊还就喜欢发给那样的,而且喜欢发给拿种族blablabla说事的。
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和戛纳的风格很相似,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电影节,值得一说的是比较青睐中国电影。
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独立电影的天堂,发现小成本独立制作电影,比如当年的《阳光小美女》。
中国上海电影节:这个不多说了吧……你懂的。
暂时就想起来这么多……
Ⅵ 电影 人族 讲的什么意思
好吧,说实话,人族其实就是。
打怪升级嘛,此副本通关,传送去更高级别副本
八十人来自完全不同的背景突然发现自己在一个秘密地点,在那里他们将与它的简单规则竞争,“如果你超过两次,你死。如果你走下路,你死。种族…或死亡。“许多将开始,但只有一个冲过终点线可能活着。八十人被选择的一个匿名,立即消失在他们出现在一个路径,准备比赛。每个人都听到了同样的信息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声音,立即需要种族和生存。不同性别的人,不同的种族背景,和不同的物理能力。会是适者生存或展示人类吗?
Ⅶ 电影铁血战士的种族
铁血战士是个种族,跟我们一样,我们是人族!(跟魔兽、星际毫无关系)
他们种族历史、细节......电影里,漫画里很少介绍......所以很神秘,就连我也不知!但是从多数电影、漫画里的剧情里来看,我总结出一个大概的“铁血”种族制:
等级阶层制,有铁血战士的老大(像法老那类型的,如《异形大战铁血战士1》),然后其他的“铁血”小兵为它卖命!他们也有民众估计,但是不知道它们如何繁殖,有没有分性别(电影、漫画里都没有介绍)!
而且唯一表示等级的象征物,就是各个高级生物的头颅,其中有异形、人类、恐龙......甚至包括铁血战士他们自己的头颅!
组织谈不上吧,我认为因该是“部落”形容更合适!他们保留着原始的捕猎部落,但是科技已经胜过了人类!
这是我的认为哦~楼Z!你在看看有没有人比我更好的答案看看......呵呵!
Ⅷ 有什么讲雌雄同体的电影
是由莎莉·波特所执导,蒂尔达·斯文顿所主演的一部爱情电影,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贵族美少年的故事。
常用外文片名:Orlando
:萨莉·波特(Sally Potter)
编剧:萨莉·波特根据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同名小说改编
主演:蒂尔达·斯温顿(Tilda Swinton)、约翰·伍德(John Wood)(Charlotte Valandrey)、比利·泽纳(Billy Zane)
出品国/地区:英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荷兰
上映时间:1992年
片长:93分钟
简介
小说《奥兰多》的问世,伴随着很多有趣的事情。奥兰多的原型,是沃尔夫的女友维塔·萨克维尔-威斯特。维塔是出身名门望族的诗人,也是当时著名的女同性恋,以美丽、优雅、风流、大胆著称。此前,她曾经为祖传大宅的继承权据理力争,但最终因为不是男眷而败诉。在维塔离家出走之后,沃尔夫决定写这样的一部小说,作为给这位恋人的“情书”。因此,这部小说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很多人都以为写的是维塔的风流野史,成为当时非常畅销的书籍。沃尔夫本人只把它当作一个“玩笑”处理,可是这本书却让她摆脱了拮据的生活。在女权运动兴起的时候,它又被重新发现、研读。
萨莉·波特首执导筒,就选定了这样一部小说。她的改编,把原来的六章分成了带着明晰标题的七部分。沃尔夫的文笔清新,意识流的风格被萨莉·波特铸成非常有逻辑性的片断。全片共有“死亡、爱情、诗情、政治、社交、性、新生”七个标题,在多幕剧的结构中,奥兰多穿越时间、空间,参与了很多历史事件。
扮演奥兰多的蒂尔达·斯温顿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又一关键。在主演这部影片之前,她曾以《爱德华二世》一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她“中性”的长相使她非常适合奥兰多这个角色。然而从影片的情节讲,这部影片中其实并不存在同性恋的问题:奥兰多在是一个男孩的时候,喜欢的是女人;成为女人之后喜欢的是男人。然而,“双性一体”的理论,使得奥兰多身上模糊的性别引人注意。加上剧情之外关于同性恋的轶事,使人很容易把这部影片看作同性恋题材。起码,《奥兰多》已经固然的成为了影史上女性表达的经典。奥兰多对于性别的认同与挣扎,其实也曾存在于弗吉尼亚·沃尔夫本人身上。影片《时时刻刻》中对此有所表现。结尾的时候,奥兰多变成了20世纪一个独立的新女性,这一点无论在小说还是在影片中,都被评论家津津乐道。影片中,当奥兰多看着自己从前的画像,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照。在女权运动还没有兴起的时候,沃尔夫已经不自觉的形成了自己的创作倾向,她被认为是女性写作的经典作家。
原著小说中的“魔幻”在电影版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无论是英国皇室的冰上晚会,还是奥兰多梦境一样的海船,中亚国家的战争……或是美轮美奂,或是气势磅礴,都体现了的掌握能力。在拒绝了哈瑞公爵的求婚之后,奥兰多在植物迷宫中的奔跑拍摄得非常美丽。这其实也用影像的手法说明了奥兰多的迷惘。
萨莉·波特是英国有名的才女。1949年出生以来,她从十几岁开始同时学习舞蹈和拍摄电影。后来的《探戈课》,也因为她自己作为舞蹈家的身份。她还是一位诗人、歌手、舞台剧、作曲家,这部影片中的音乐就有她自己的创作。三大洲的辛苦跋涉用320万美元完成这部大气作,萨莉·波特,好样的!
Ⅸ 社会人士可以报电影节,音乐节的志愿者吗
通常情况是可以的。文化艺术类的活动经常需要志愿者协助开展。而在校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是志愿活动的生力军。但这并不代表社会人士就会被排除在外。在一些志愿岗位上社会人士具有的社会经验和专业能力使他们比学生更适合担任。作为像音乐节和电影节这些比较大型的团体活动,常常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员加入。因此符合志愿者招募公告条件(年龄、性别、思想品德和能力等)的人都可以报名,都有可能入选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