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每年6月,为期9天的电影节如约而至,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创办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吸引了150多万中国观众,总计吸引近万名中外影人造访上海。
电影交易市场,不断发挥吸引世界各地买家、投资人聚焦、合作中国电影的集聚功能。电影项目市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成为华语电影力量的一次集结,自觉将项目置身于国际电影产业的竞争格局中,讲述海内外观众看得懂、听得懂的故事。电影论坛也已成为产业风向标,自觉对焦中国电影,会聚世界业界精英,务虚与务实并重,头脑风暴与方法引领并举,已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专业服务的品牌旗帜。国际影展是亚洲规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电影展映活动,每年都会集中展映数百部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影片,成为最受大众热捧的观影嘉年华。 宗旨是呈现并鼓励多元艺术创作,创办以来在专业架构及服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誉为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红毯不仅集聚世界各国著名电影人,同时完整呈现华语影坛的最新风貌,成为展示年度华语电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把参加上海电影节作为重要的影片推广机会。
金爵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是电影节赋予优秀电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荣誉。
亚洲新人奖则推动亚洲原创力与生产力的结合,同时向世界推荐亚洲电影产业新生力量,关注中国乃至亚洲电影的未来。
⑵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2010年6月20日晚,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反映边疆人民生活的影片《碧罗雪山》获得金爵奖四项奖项,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影片。但由于该片在电影节期间遭到媒体忽视,导演刘杰在发表得奖感言时对媒体的“不关注”表示了失望,呼吁媒体不要只关注大片,而要看到影片背后需要关注的人民。
刘杰对媒体的“不关注”表示失望
由刘杰执导的《碧罗雪山》是当晚唯一获奖的中国影片,并总共拿下四个奖项,分别是评委会特别嘉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导演奖及评委会大奖。该片没有大牌明星出演,投资也不高,在电影节期间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但评委会们对影片却非常喜欢,王小帅更主动要求为获评委会特别嘉奖的两位小演员颁奖。
对于媒体的“忽视”,刘杰在发表得奖感言时非常感叹,表示影片虽小,但媒体不应忽略背后那些需要被关注的人民,“这部影片是希望引起观众对边疆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我很感谢广电局,因为他们关注了,感谢上海电影节,因为他们也关注了,但对于有些媒体的不够关注表示失望,一个电影虽然小,但背后有非常多需要关注的人民。”
杜可风首次内地获奖心情激动
除了《碧罗雪山》外,意大利影片《再吻我一次》共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奖,也是当晚的大赢家。另外,《小镇异国情》的男主角克里斯汀·乌尔蒙获得本届金爵奖影帝封号,而国内观众非常熟悉的杜可风则凭爱尔兰片《水中仙》获得最佳摄影奖。
虽然杜可风早已获奖无数,但他表示由于是第一次在内地拿奖,所以心情非常紧张,“以前都是颁奖,这次拿奖,心情特别紧张。”随后他还特意补充说到,正是因为之前拍摄的那些中国影片给了他丰富的经验,这部影片才能拿奖。
⑶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11月15日起开始接受影片报名,并于2015年6月13日至21日举行。1此次电影节分为竞赛单元、展映单元、特别项目等部分。至报名截止日期,共收到报名参赛影片1099部,报名参展影片1808部,最终有14部电影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15部影片获得亚洲新人奖提名,11部影片参赛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竞赛单元包括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亚洲新人奖3个部分。金爵奖采用“入围制”评选模式,传媒大奖采用“提名制”评选模式,亚洲新人奖由“入围制”改“提名制”,2金爵奖增设了最佳纪录片奖和最佳动画片奖2个奖项。展映单元包括“丝绸之路风貌”、“金砖五国焦点”等影展,3参与此次放映影院达45家,展映影片近400部影片。4特别项目则为“互联网电影嘉年华”和“成龙动作电影周”两大特别活动,其中的“成龙动作电影周”设立8大观众票选奖项并颁发“钢铁人”奖。
⑷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相关介绍
两部中国影片入围金爵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2013年6月将迎来20岁生日。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任仲伦说,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55部影片报名,再次刷新纪录,最终有12部影片入围金爵奖评选单元。其中包括两部中国影片,分别是胡雪桦执导的《神奇》和林超贤执导的《激战》。
组委会宣布,英国导演汤姆·霍伯将出任本届上海国际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米歇尔·西蒙,德国导演、作家克里斯·克劳斯,伊朗导演克斯罗·马素米,捷克导演伊利·曼佐,中国导演宁浩和演员余男组成金爵奖国际评委阵容。
亚洲新人奖于2004年设立,是竞赛单元的常设奖项,旨在向世界推荐亚洲电影产业新生力量。共有10部影片入围该奖项,其中三部为中国影片:《指尖太阳》《无脚鸟》《初恋未满》,陆川担任该奖项评委会主席。
“向大师致敬”格外精彩
组委会当天还宣布,奥利弗·斯通,以及《大闹天宫3D真人版》《非常幸运》《不二神探》《王牌》《宫锁沉香》《小时代》等30多个剧组的主创。
展映单元历来是普通观众最为关注的环节。任仲伦介绍,“向大师致敬”单元会格外精彩,电影节期间将举办希区柯克9大默片修复版亚洲首映、小津安二郎作品展、张国荣电影回顾展、奥利弗·斯通影展、汤晓丹影展以及评委作品展等活动。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在当晚举行的开幕式上,香港导演徐克获颁“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他表示,上海是中国电影摇篮,能获得这一殊荣令人感到荣耀。
⑸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相关介绍
经过近20年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海纳百川的风范,充分发挥文化推广、产业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被业内誉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迈入20个年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无论报名影片、市场招展、创投项目,还是出席红地毯、电影论坛的名人与嘉宾,以及前来报道电影节的媒体数量都再次刷新电影节创办以来的纪录,成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影盛会。
金爵奖项核心内涵,展现多元包容特色
如同金棕榈奖之于戛纳、金熊奖之于柏林、金狮奖之于威尼斯,金爵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作为主竞赛单元的奖项,它是电影节赋予优秀电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荣誉。金爵奖对多元文化的推动和引领有目共睹,赢得了海内外业界的尊重。
除竞赛影片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受大众欢迎的国际影展单元,也始终坚持多元包容的特色,通过近20年电影节带来的大量影片的熏陶,已培育起观众接纳多元题材影片的观影习惯,大大提高了观众的鉴赏水平和专业素养,比起平时大量好莱坞商业大片,每年电影节期间集中放映一大批高质量的优秀文艺片、欧洲片受到青睐,电影节通过国际影展真正做到了吸引观众回归影院,培养了健康多元市场。
国际平台助推华语电影,彰显中国力量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之初就始终将自己放在中国电影产业大环境中,思考探索产业现象,寻找中国电影突破之路,与中国电影产业同呼吸,共命运。电影节通过多板块的打通融合,有效建立起完整的助推中国影片、集结中国影人,彰显中国力量的平台机制。
上海电影节的开闭幕红地毯完整呈现华语影坛的最新风貌与动态,成为展示年度华语电影人创作实力的最佳窗口。电影节由此所形成的兼具推广、营销、发行的功能已得到国际业界的认同和肯定,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公司把参加上海电影节作为重要的亮相机会,发挥出了电影节助推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广功能,赢得了“亚洲第一红毯”的美誉。金爵奖大师与新锐同台竞技,一些获奖的中国作品受到国际影坛关注,走向了世界。项目市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成为华语电影力量的一次集结,不仅被国内外业界普遍关注,并纷纷被其他国际电影节所仿效。
坚持孵化新人集聚年轻力量,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上海电影节身处产业发展前端,助推新人、新作、新项目。自2004年起,陆续通过设立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手机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大赛)等活动,并发挥各主体活动的板块联动效应,搭建了中国-亚洲-世界三个阶梯式的评奖与推广平台,为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专业化、定向化服务。
坚持创新与传承,拓展新兴媒体,保护经典遗产
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敏锐把握产业发展与新媒体的最新关系,推出创新活动手机电影节,而且自觉坚持文化传承,承担起保护经典电影遗产的社会责任。2012年的手机电影节规模和影响力更有所创新,推出手机短片评选系列活动、短片展映、新媒体论坛及手机电影节颁奖盛典等4大主体活动。
经典影片拷贝修复,历时1年成果卓现,上海电影节成为国际电影节中首个自觉承担修复拷贝、推动文化传承的电影节。《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大银幕上重焕光彩,经典再现。
⑹ 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各国各地区近200部影片集中展映,让观众目不暇接,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日韩世界杯也未能阻挡影迷们观看影片的热情,此外还有新西兰、法国、加拿大影展,世界首映影片、数码电影经典影片和获奖纪录片等专题影展,也吸引了不同年龄、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上海国际电影节成功地使全世界的优秀电影走近了大众的视线,走进人们的心灵。
电影金爵奖颁奖典礼掀起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热潮。选片委员会从47个国家和电影机构送来的410部报名影片中选出十四部作为参赛影片,角逐本届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李前宽担任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评委会由韩国电影导演许秦豪、波兰电影导演雅采克·勃朗姆斯基、冰岛电影评论家索尔芬纳、加拿大电影导演弗朗索瓦·吉拉德、美国电影制片人杰弗里·吉尔摩、中国电影制片人韩云平、中国电影导演黄蜀芹、俄罗斯电影导演谢尔盖·索洛维约夫组成。
评委会成员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来自12个国家的14部影片进行了热烈、认真、细致、谨慎的讨论。这些影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手法新颖,在金爵奖8个奖项的评选中,中国影片《生活秀》不出意料地一枝独秀,拿走了包括最佳影片3项大奖。
⑺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中国导演谢晋、美国导演奥立佛·斯通、日本导演大岛渚、香港导演徐克、澳大利亚导演保罗·考克斯、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洛夫、巴西导演赫克托·巴本科组成国际评选委员会,在20部参赛片中评出了四项金爵奖和一项评委会特别奖,中国台湾中影公司出品的《无言的山丘》获最佳影片奖。有30万观众观摩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参赛参展影片和评委个人影片回顾展。
国际影片交易市场共有来自海内外16家制片商设展台,成交额达2700多万元人民币。电影节还邀请了著名国际影星索菲亚·罗兰、德博拉·拉劳、桃井熏等参加电影节有关活动。共有200余名中外记者对电影节进行了采访报道。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获得了巨大成功,经世界国际制片人协会的严密考查和论证,上海国际电影节被列在世界九大国际电影节之列。
⑻ 上海电影节官方海报发布,从海报上能获得什么信息
凭借“100年光影,第一个”主题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海报是梅赛德斯 - 奔驰向前愿景,象征着中国电影的领导。道路,赞美光明和阴影艺术。火车是工业文明的徽标,电影是电器时代的象征。火车和电影从未解散过。在19世纪末,随着纪录短片《火车进站》,这部电影进入了公众愿景。很快,上海已显示“西方体育”。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筛选,已开辟中国电影的发展。
辉煌的世纪,光线和阴影。组委会表示,他站在一百年的辉煌,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新时代之旅,将继续在今年6月24日上海国际电影节,“基于亚洲,注意中文,支持新人“为了提供节日,它将充分发挥平台价值和驱动效果。在全球电影行业的背景下,它抓住了行业恢复了恢复机会的机会,并促进中国电影的高速列车进一步推动世界电影艺术增强信心。
⑼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现场情况如何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6日晚间拉开帷幕,星光熠熠的“亚洲第一红毯”迎来了李冰冰、徐峥、秦海璐、尼古拉斯・凯奇、杰森・斯坦森等中外明星以及《战狼2》《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剧组。
当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9个国家31个机构的代表在上海共同签署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备忘录。联盟签约方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相推荐影片参加展映,推荐电影人担任评委及大师班、论坛嘉宾,互相推进电影合拍项目等,在交流合作中互学互鉴、共谋发展。
备受关注的“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今年有美国的《星期五的孩子》、伊朗的《帽子戏法》、中国的《找到你》、古巴与加拿大合拍的《翻译家》等十多部佳片力作入围。中国导演、演员姜文担任主竞赛单元“掌门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