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天堂 > 柏林电影节短纪录片

柏林电影节短纪录片

发布时间:2022-09-08 20:24:47

㈠ 是奥斯卡还是柏林电影节上 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的短片集合的电影叫什么啊 谢谢

02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15位世界级知名导演合拍的《十分钟年华老去》。

㈡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设置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到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罗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标志物是一只抬起手臂向人们致意的柏林熊。
金熊像雏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于1932年设计而成的,自1951年开始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并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金熊奖 金熊奖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开始颁发 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颁发 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自1965年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剧本银熊奖-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银熊奖-自1956年起 杰出艺术成就奖-自1978年起 最佳电影配乐-自2002年起 其他奖项 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泰迪熊奖-最佳同志电影 流星奖(Shooting Stars Award)-颁给有才华的年轻欧洲演员 阿弗雷鲍尔奖(Alfred Bauer)-纪念创立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

㈢ 关于柏林电影节

• 戛纳国际电影节:不仅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电影盛会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1946 年 9 月 20 日,法国政府在国际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由法国艺术行动协会组织,后改由法国工业部和商业部共同组织。以后除 1948 年和 1950 年因财政困难而停办,1968年因“五月风暴”影响未能举办外,每年 5 月举办一次,为时 2 周。举办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评价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 电影节期间,每天平均要放映三四十部故事片,这些影片分为比赛节目和非比赛节目两种。授予最佳影片的大奖,叫“金棕榈奖”(初名“金鸭奖”)。此外,设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摄影、最佳音乐等奖,还有评委特别奖、最佳娱乐奖、最佳剧本奖、特别国际奖。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1932 年,贝尼托•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电影工作者的交往和合作,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后来人们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为“国际电影节之父”。这个电影节除评选和奖励优秀影片外,还放映大量观摩影片,其中包括在其他电影节上得过奖或未入选的影片,举行各种讨论会、纪念活动,开办电影市场等。这个电影节的特色是每次都有一个主题。 威尼斯电影节在 1934 年举办第二届之后每年举行一次(二次大战期间停办 7 年),大都在当年八九月间,为期两周。 二次大战前的奖项主要有: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外国片奖,最佳意大利电影奖、特别奖。 1946 年增加了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是欧洲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始人是阿尔弗莱德•鲍尔。这个电影节自1951年在西柏林创办以来,每年一次,为期两周。目的是通过放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促进全世界国际电影工作者的交往,并为发行影片提供机会。电影节主要内容是合作故事片及短片的评比,同时举行故事片、长纪录录片、短片、动画片观摩展。每次放映的各类影片有二三百部,有时高达五百部。同时一种类型的影片,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一部。在会外放映的影片,每种也不得超过八部。电影节期间,还为电影工作者举办专场演出,举行电影座谈会,举办青年电影论坛,或为某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有代表性的影片回顾展,以探讨电影的新倾向、新流派。另外还设有国际电影市场,进行电影交易。 柏林电影节原在六七月间举行,自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戛纳电影节竞争,提前至二三月间举行。它的主要奖项有金熊奖、银熊奖、国际评委会奖、评委会特别奖、纪念奖等,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短片、导演和男女演员等。 最初柏林影展为观众票选,1957年起才改为现今的评审制度。标榜世界和平与友爱精神是该影展成立宗旨。柏林影展另一特色便是拔擢新导演,特别是处女作,并设奖项鼓励,许多名导演便于此影展崭露头角。
奥斯卡电影金像奖
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提高电影艺术与科学的水准,加强从业者在技巧和经验方面的心得交流,改良摄制电影的器材及设备,鼓励和奖励优秀的从业人员,并设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
“奥斯卡”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 1931 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座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奥斯卡金像奖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过。凡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的获奖。
获奖名单是高度保密的。学院会员投票后,选票全交美国的普莱斯—沃特豪斯会计事务所加以统计。选票放在保险箱内,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日夜守护。统计后的用纸则全部烧毁,绝对保密。各项获奖名单,分别装入密封的各个信袋,直到颁奖当日当刻,由司仪当众拆封宣布。
奥斯卡奖可分成就奖和特别奖及科学技术奖三大类。成就奖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科技成果奖和特别成就奖。在上述众多奖之中,最具影响的为最佳影片奖,而最佳男女角奖属表演主奖,获奖人有“影帝”与“影后”之称。
前十九届奥斯卡奖只评美国影片,从第二十届起,才在特别奖中设最佳外语片奖。其参选影片必须是上一年11月1日至下一年10月31日在某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每个国家只选送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由该国的电影组织或审查委员会推荐,且须加上英文字幕,送交学院外国片委员会审查。然后进行秘密投票,选出五部提名影片。观摩完五部影片后,再由四千名美国影界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选出一部最佳外国语片。该项奖只授予作品,而不授予个人。

㈣ 柏林电影节获奖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大盘点!

2月19号柏林电影节刚刚落幕,趁着这个热乎劲我来盘点一下,曾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国内文学作品改编电影。

01.《红高粱》

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根据莫言中篇小说改编、张艺谋导演《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登顶金熊奖,成为首部荣获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是老谋子的导演处女作。

电影以回忆“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九儿的视角,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曲悲歌。此片中张艺谋对黄色和红色的运用是片中的一大看点,同时也表明了人物的身份给整个影片一个一气呵成的基调。

而莫言也成为这部电影背后的功臣。《红高粱》是对深厚沉淀的文化肯定,也是对生命赞美传统文化的共鸣。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说中“寻根”元素着重体现在中国劳动人民那种传统的坚韧的“生命意识上。通过文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和舒展。

02.《本命年》

第4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由谢飞执导,根据刘恒小说《黑的雪》改编,姜文、程琳、蔡鸿翔等人主演的《本命年》获1990年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影片讲述了姜文扮演的亡命青年李慧泉在本命年,遭遇爱情、友情和生活等多方面挫折,最终在街边被少年抢劫刺死的悲惨经历。

它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作,其中长镜头跟拍、还原真实的布景和黑色电影似的布光十分鲜明,反映了一代年轻人心中对没有归宿感的焦虑和挣扎。

03.《香魂女》

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继《本命年》后的又一力作,改编自周大新的同名中篇小说,斯琴高娃、伍宇娟、雷恪生、陈保国等实力派演员出演,塑造了围绕在事业、家庭和情人间的传统妇女香二嫂的悲情故事。电影蕴含了浓厚的东方神韵,同时流露出对传统女性的同情,它和《喜宴》一起夺得了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04.《红粉》

第4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视觉银熊奖

根据苏童同名小说改编,由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独具特色的女将李少红导演。讲述了由王姬和何赛飞饰演的一对青楼姐妹花,因为王志文饰演的男主角的缘故,阴差阳错地衍生出不同的人物命运。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电影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视觉成就银熊奖,李少红同时凭借此片获得第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5.《太阳有耳》

第46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香港导演严浩执导《太阳有耳》,根据莫言的作品《姑奶奶披红绸》改编,由尤勇、张瑜主演,这也是张瑜归国后第一次投资制作并主演的影片。它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黄土高原上,被黄埔军校除名后当上土匪头子的潘好和年轻农妇油油间爱恨交织的往事。在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太阳有耳》在众多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导演银熊奖”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同年获得金熊奖的电影是李安的《理智与情感》。

06.《我的父亲母亲》

第50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由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影片通过优美的乡土画面,诉说了一段难以割舍、跨越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导演用黑白表现现实,用彩色代表回忆,将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回忆区分开来。这也是章子怡登上国际舞台的开山之作,她在片中梳着辫子、穿着棉袄一路小跑的镜头十分经典。电影获得了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导演银熊奖,还在金鸡奖、百花奖中有所斩获。

07.《盲井》

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

海归导演李杨的处女作,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讲述了两个靠骗人赚钱的矿区闲人,因对谋杀一个小男孩产生异议,最终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剧组条件十分艰苦,甚至会连续在地下工作二十余个小时。李杨几乎用纪录片的方式去叙述故事,获得了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的肯定。被导演戏称为“原生态”的憨头憨脑的王宝强,摘得当年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

08.《白鹿原》

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茅盾文学奖力作、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在王全安的再创作下,电影变得乡土味十足,而且欲望横流。不管是段奕宏与张雨绮的偷情戏,还是张丰毅、刘威及吴刚等一众老戏骨飙演技的桥段,都让这部灾难味道浓厚史诗之作显示出香艳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对传统中华文化秦腔的展示十分独特。2012年,《白鹿原》获得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以上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1、经典小说为影视提供了创作蓝本

将当下备受关注的经典小说搬上荧幕是如今众多电影制作人乐于做的事,有很多作家兼职编剧、制作人、导演等,同时很多导演、编剧也都在写小说,这正是反映了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影视剧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2010年—2014年《盗墓笔记》、《鬼吹灯》以连载的形式在80、90年的心中确立了地位。随后,2014年——2016年其电影、电视剧等以不同形式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7年,这两部小说转化势能还在持续上升。电影技术的发展也同步促进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的范围,在形式上呈现内容的多样性。

2、影视作品有着文学反思的作用

这里的文学反思指的是对小说文学中一些不合理的情节、感情或理念的一种反思。小说与影视剧的相互作用,小说为影视剧提供了素材,影视剧也为小说充当了一个反省思考的媒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更有群众性,它对画面的表现和对情感的震撼突破了小说文字的限制,影视剧可以结合现实社会,比小说等文学更精准和敏锐,能合理的反映复杂的生活现象。影视剧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说的关注度。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剧就是把能被广大观众接受的一个“哈姆雷特”展现出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文学改编的电影不仅获奖更多的是给大众带来身心灵各不同的观感。

㈤ 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 和车站有关的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真实事件

----------------------------车四十四

㈥ 作为今年唯一入围柏林的华语片,《隐入尘烟》的看点在哪

作为2022年唯一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影片,《隐入尘烟》的质量其实是不言而喻的,而这部影片的优点非常多,但是我个人认为最好看的地方在于足够真实,这部影片根本不能看作是一部电影,而是按照一部纪录片来看待,海清甚至是整个剧组演得“最差”的,可想而知整部电影多么真实了。

最后,能够在2022年看到这么真实的华语电影,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家能够在现在这个时间段,看到我国最底层农村的样子,大家才会明白现在的底层农村人到底有多不容易。

㈦ 曾入围第7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隐入尘烟》上线,它的票房如何

截止到2022年7月22日,点映《隐入尘烟》已经拿到了1054万的票房了,或许在如今这个动辄十位数的票房时代,一千多万的票房算是很少的了,但是对于一部排片非常少的“欧洲三大”影片来说,其实是相当难得的。

最后,目前单日票房最高的依然是《神探大战》和《人生大事》,而接下来要上映的《独行月球》肯定也会在票房方面大爆,所以《隐入尘烟》接下来的票房只会越来越差,现在是连五十万票房的增长都非常艰难的了。

㈧ 想看捉鬼2017年上映的由Ramzi Maqdisi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捉鬼إصطياداشباح》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v5L7CAJlfQT3Lf6HuoU1Aw

提取码: sf49

该片获2017年第6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和全景单元纪录片观众大奖。

㈨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办方28日宣布,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将出任第6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评价王家卫为“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称赞他的作品“特点鲜明、充满诗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柏林电影节一直将自己作为中国当代电影的一个展示平台,”科斯里克说,“这也是我们有幸邀请王家卫出任2013年(电影节)国际评委会主席的另一个原因。”
王家卫生于上海,长于香港。1988年,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旺角卡门》在香港上映,1991年《阿飞正传》在柏林电影节展映。此后,他执导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和《一代宗师》等影片先后在柏林亮相。1997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6年,王家卫成为戛纳电影节历史上首名来自中国的评委会主席。
获知将出任第6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王家卫表示荣幸。他说:“很高兴回到柏林,看到全球各地导演们最新的作品。这对于任何一名电影人都是一次充实的体验。”
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始于1951年,以突出文艺色彩和鼓励新人新作著称,与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第63届柏林电影节定于2013年2月7日至17日举行。
入围名单当地时间12月13日,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公布首批入围名单,格斯·范·桑特执导,马特·达蒙编剧兼主演的《应许之地》入围主竞赛单元,并将在电影节举行国际首映。梦工厂3D动画《克鲁德一家》进入非竞赛单元展映,同时会在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礼。
《应许之地》的故事灵感源自曾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天然气之地》,讲述了两个天然气公司职员来到小镇寻找天然气的故事。这部针砭实事的作品也是今年好莱坞颁奖季的热点影片之一,将于12月28日在北美上映。《克鲁德一家》则是梦工厂在明年春季档主打的力作,将于3月22日在北美上映。
此外,韩国知名文艺片导演洪常秀的新作《惠媛》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奥地利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天堂》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作《天堂:希望》同样在主竞赛单元榜上有名。此前的《天堂:爱》与《天堂:信仰》分别入围了今年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天堂》系列成为继《蓝白红》之后又一套分别入围三大电影节的三部曲电影。
2013年开幕的第63届柏林电影节,目前已经公布了第一批入驻全景单元的影片名单,这个单元,将集结大量的来自欧洲、北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电人,为他们步入国际影坛提供平台。在已经公布的第一批影片中,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导演长片处女作《唐璜之瘾》赫然在列,而讲述《深喉》艳星琳达·拉芙蕾丝生平故事的传记片《拉芙蕾丝》也将在参加完圣丹斯之后来到柏林。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将于2013年2月7日至17日举行。知名香港导演王家卫担任评委会主席。
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作为第63届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

阅读全文

与柏林电影节短纪录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疫情过后的第一场电影我们一起看 浏览:428
2016卖肉电影 浏览:237
葫芦丝演奏的电影插曲 浏览:193
雇佣兵电影国外 浏览:819
俄罗斯熊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23
俄罗斯和美国合拍的拳击电影 浏览:919
4399日本高清在线电影动漫 浏览:268
琪琪电影网980 浏览:309
韩国电影爸爸睡了女儿 浏览:196
2017nian十一月新电影 浏览:49
美国讲述历史的电影 浏览:47
鲁滨逊漂流记的动画电影 浏览:331
欧美唱跳电影 浏览:979
日本70代至90的动漫电影 浏览:457
美国黑人司机电影哪部电影 浏览:995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录取分数线403 浏览:331
金沙电影城影讯 浏览:8
义乌横店电影城伊美 浏览:667
马东锡电影在哪里观看 浏览:753
贞操带2017在线电影 浏览: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