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票房的收入是归谁所有的
以100块票房为例:
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 ,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
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其中院线大概在5%左右。
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总票房 ─ 3%电影基金 ─ 5.5%税款 ─ 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发行总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发行收入 (电视、音像、网络、政府奖金、海外……)
发行方要在发行总可分配收入中逐项减掉下面几项内容后,才是片方所得:
1.发行佣金
2.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有或者没有)
3.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拷贝费+宣传费等)
4.税金(往来发票都是要交税的)
B. 电影票房的收入都是导演赚的吗
最大受益者肯定是导演,名气赚到了,钱也赚到了,还能指手画脚过一把当王的瘾。具体收益要看电影的票房,他们是能分红的,和演员不同,不是固定工资
C. 一个电影票房的钱,跟导演有什么关系,是给导演钱还是怎么样
有的合作关系导演分成,有的只是雇佣关系,领工资电影票房的钱是分给影院公司和投资方的,导演一般只拿固定薪水。具体合同有可能导演有分成,或者导演参与投资也会有分成。但是票房打到一定程度,导演会有奖金。还有就是导演如果按期完成电影(包括后期制作),导演也会有奖金。
中国电影票房简介: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440点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点7%。81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中,国产电影占了47部。2018年12月3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点76亿元,同比增长9点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点16亿,同比增长5点93%。
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D. 电影赚了十几亿钱怎么分呢,演员导演有提成吗
电影票房,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院线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
3、有几个关键点
A投资和实际投资。很多电影号称几亿投资,都是噱头,要是真的投资那么多,真的就亏死了
B新人与老人。对于电影新人来说,可能需要3倍于老导演的投资。
C院线。对于万达这样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线的公司来说,可以上下通吃,给自己的电影多放映场次,以获取利益。
E. 电影票房钱最后归谁啊导演一般能拿多少
院线70%左右,剩下归制片方,导演怎么分配给其他人就是内部商定了,演员死工资,票房和他们没关系
F.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历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在国际上也更具影响力,国产影片单片票房累计收入超20亿、30亿、50亿的电影也不在少数。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后,当然是投资方大赚特赚。比如说一部成本3000万的影片,最终票房达到12.69亿,这部影片就是当时很受欢迎的《泰囧》,影片背后的投资方有一位90后,于宇昂投《泰囧》400万,经票片分账获得的收益为7000万;成本为5亿的《红海行动》,四川人投资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万,最终吸金1.2个亿……
选择想投资的电影→了解项目资料与合同→确定认购金额→打款到出品公司对公账户→签订合同→等待电影上映→电影上映后等分红→会计律师所计算好分红→打款到合同上的银行卡上。
G. 他们四个撑起中国电影票房,吴京和沈腾都在榜上,还有谁上榜了
随着国内影视业的发展,现在圈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演员,不过虽然他们的演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票房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在国内演技既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又能撑得起电影票房的演员只有4位。
这些年,只要沈腾出演的电影,票房都很不错。沈腾出演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是《你好,李焕英》。目前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的宝座,上映34天,总票房52.78亿。他主演的《我和我的家乡》,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14位,票房28.29亿。《西虹市首富》票房25.47亿,《羞羞的铁拳》22.13亿。
黄渤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颜值差点,其他方面可都是顶尖的。演技一流、情商高、口才好,虽然人气没有那些流量明星高,但票房号召力绝对强。
基本上看见有黄渤出现的电影,质量都差不了。因为他是一个很认真的演员,选择剧本很谨慎。他不仅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更对得起观众的期待。
按照电影男主角来分的话,撑起中国电影票房的四个男人就是沈腾、吴京、王宝强和黄渤了。如果要按导演来分的话,那应该是陈思诚、宁浩、徐峥、管虎。
H.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随着2017年3月正式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政策出台以及电影票房连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别是218亿、296亿、441亿、455亿,559亿)2018年票房突破600亿。源于政策导向和高收益,电影投资已经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资人的决策当中。投资的动力源于收益,电影投资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电影票房的高低。
那么电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线总票房需要扣除5%的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税费,这个是国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线扣除50%—55%,宣发5%—8%,剩下40%左右,往期统计35%左右为片方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资人)分账票房比例。
个人票房分红=总票房*35%左右*投资比例
最后,电影版权在电视台版权收益,网络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以及广告收益。
票房分红到账时间:
票房结算时间一般在院线下映后三个月内,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进行结算,然后分账到出品方对公账户,再由出品方结算给个人账户。
票房外的版权收益也会有合同内具体列出,结算时间一般是六个月结算一次。
演员、导演、制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资里,利润归投资方。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导演、演员、制片人也参与投资,那就按投资比例分成。
I. 电影票房怎么算
1、10亿票房指的是累计门票收入。
2、电影上映,一天都会有票房统计。实时票房可以到中国票房网进行查询中国票房网。
3、票房利润分成方法:
在中国票房分账的基本原则是:首先,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然后,制片方会根据事先的约定支付发行方一笔费用。剩下的钱扣除成本了之后,制作方和投资方再按约定分成。
在好莱坞,有三种分账模式可以选择:
第一种是和中国一样的固定比例分账。
第二种是影院会支付一笔费用给制片方买断影片,然后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归影院所有。
第三种是好莱坞最流行的分账模式,也就是阶梯式分账:在好莱坞制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制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这样制片方就能尽快趁着影片的热度收回成本。但随着影片上映时间变长,制片商分到的票房会越来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
(9)电影票房谁拿扩展阅读:
票房统计方法:
现在影院都实行的电脑售票,这些售票系统是和国家电影局电影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联网的,每天的固定时间都会自动向专基中心发送票房数据。
分成统计和票房统计是一个体系内的东西,不能分为两个体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数据,跟票房没有关系的单位随便去统计,能设计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线和发行公司,统计也是院线发给发行公司。
J. 电影票房收入是给谁
以100块票房为例:
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 ,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
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其中院线大概在5%左右。
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总票房 ─ 3%电影基金 ─ 5.5%税款 ─ 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发行总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发行收入 (电视、音像、网络、政府奖金、海外……)
发行方要在发行总可分配收入中逐项减掉下面几项内容后,才是片方所得:
1.发行佣金
2.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有或者没有)
3.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拷贝费+宣传费等)
4.税金(往来发票都是要交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