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最有名的导演有哪些
中国著名的导演其实有很多,这里为题主举几位影响力高的导演。
张艺谋:
张艺谋绝对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导演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从早期的思考与反问,到如今特殊的东方韵味,张艺谋一直在追寻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这一路他不但奉献出了数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也推动了整个中国影坛的发展。
王家卫:
相对于其他导演,王家卫导演的风格相当独特。他的镜头语言细腻而唯美,就是拍摄周期较长,将近十年的跨度也是有的。不过,慢工出细活嘛~除了最近这部可怕的《摆渡人》以外,可以说家卫出品必属精品。
B. 电影达人请进。。。
称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为“电影奇才”一点也不为过,这位以史诗片《辛德勒名单》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大导演,他的知名度却以《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等著名的商业娱乐片为更多的电影迷们所知
代表作:《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失落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
所获奖项 :1998年,《拯救大兵雷恩》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95年,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3年,《辛德勒名单》获美国奥斯 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86年,获美国影艺学院颁发欧文塔尔波格成就奖
从个人特点来讲
詹姆斯卡梅隆个性就有点格格不入了,但是能力并不能被这一点缺点所掩盖。
他喜欢富有创意的剧本、完美的特技、鲜活的人物以及在他后面的电影中频频出现的女性英雄。
《星球大战》就不用多说了
在他的多数电影里面似乎喜欢有一个壮汉,从史泰龙到施瓦辛格。
他淋漓尽致的做出自己理解的表现
还有《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可谓是毁誉参半,既有大肆吹捧者,也有极力贬低者,但却忠实地保持了詹姆斯·卡梅隆电影的一贯风格,情节扣人心弦,特技出神入化。
在每一篇详尽描述詹姆斯·卡梅隆生平的文章里,几乎都要不可避免地使用“恶名昭著”这个词——没错,他在拍摄地是个苟求、专横的“暴君”;在家庭中是个不会体贴并且见异思迁的丈夫;在好莱坞同行看来,卡梅隆是一个偏执狂和烧钱的机器。然而在很多普通影迷眼里,这些指责完全无关紧要,它们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就是出于嫉妒的恶意攻击,世界上只有一个詹姆斯·卡梅隆,那就是大英雄詹姆斯·卡梅隆、大天才詹姆斯·卡梅隆、无以伦比,无所不能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无疑,詹姆斯·卡梅隆是二十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导演之一,他曾经两度创造电影投资的最高纪录,拍摄过一部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平了一部影片获得奥斯卡奖数目的纪录,并且每一部影片都为以后的电影树立了技术的标杆。在说起詹姆斯·卡梅隆的时候,人们不免要提到另一位杰出的商业片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能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电影巨人相提并论,本身就说明了卡梅隆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下面关于卡梅隆生平和作品的叙述中,笔者也不免要将他和斯皮尔伯格进行一些饶有趣味的比较。
生于洛杉矶,小时候最喜欢玩模型火车,还有一个喜爱的游戏就是自己筑一个小火山,最后再把它摧毁来玩一个火山喷发。长大当了导演,他终于可以让儿时的梦在银幕上变成现实了。作为一个年轻的导演,迈克尔·贝是拍MTV和广告起家的,他的电影作品并不太多,所以他不会放弃每一部可以让他过炸瘾的机会。以动作片当家的好莱坞,向来不缺独当一面的动作片大导演,远到早些年拍《终结者》、《泰坦尼克》的詹姆斯·卡梅隆;近到以《指环王》系列打响的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以及来自香港的“外援”吴宇森,都是些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大腕级动作片导演。而说到支撑起美国电影票房半壁江山的动作片,著名的动作片导演迈克尔·贝则是不可不提的人物。
1995年的《绝地战警》全美票房6500万,低成本高票房,为迈克尔贝打响了第一炮
1996年的《勇闯夺命岛》全球票房3.4亿,这是迈克尔贝事业的第一个颠峰.
1998年的《世界末日》全球票房5.5亿,这是迈克尔贝最成功一部电影,甚至在全球票房上赢了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拯救大兵瑞恩将近一个亿.
2001年的《珍珠港》全球票房:4.5亿,该片只能不能完全算是失败,只能算是中规中距
2003年的《绝地战警2》全球票房:2.5亿,该片延续了第一部的成功,迈克尔贝在该片中处理动作场面也有过人之处,但该片的投资也远远高于第一部,这样的票房收入,也让杰瑞布洛克海默和迈克尔贝的合作走到了尽头
2005年的《逃出克隆岛》投资1.3亿,全美票房仅为3000万,江郎才尽的迈克尔贝已经在彻底失控,这是他加盟梦工厂的第一部影片,却以票房和评论的双败收场.
2006年的《变形金刚真人版》这部梦工厂2006年的重头戏,原定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迈克尔但任导演的,但《逃出克隆岛》的失败,不得不让梦工厂重新考虑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2006)
说起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知道的人不能算少,即便是不知道贝松的名字,恐怕也不会没有看过他导演的影片《杀手莱昂》和《第五元素》。但是当我准备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国内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背景材料。这种尴尬的局面还发生在他自己的国家法国:尽管贝松的声望在国际影坛如日中天,在推崇艺术电影著称的法国,吕克·贝松却始终是个毁誉参半的孤独的探索者,他甚至被说成是向好莱坞电影投降的反面典型。为此,苦闷的贝松常常要飘浮过海去好莱坞寻觅知音。
蓝天碧海丁的少年梦
吕克·贝松1959年3月18日生于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潜水运动员和航海家。但是17岁时的一次潜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梦想。贝松很快调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决心做一名电影制片人,于是19岁那年来到美国洛杉矶,学习了3个月的电影制作课程。并开始拍摄一些试验短片。1983年,贝松的电影处女作《最后的战斗》问世,这部多次获奖的黑白、宽银幕的无声科幻片,据说是23岁的他用3法郎六苏拍成的。吕克·贝松似乎向世人证明了,在法国即使没有受过专业的电影教育,找不到投资,依旧可以拍出与众不同的电影。也正因如此,贝松曾经一度被奉为法国年轻导演的开路先锋,不管他乐意不乐意这一称呼。 《地铁》和《碧海蓝天》为吕克·贝松在国内和国际赢得了声誉。虽然当年的法国凯撒奖有点吝啬地仅仅将“最佳录音”和“最佳音乐”奖授予《碧海蓝天》.但是贝松却公开表示这部影片是其导演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作品。毕竟,这部作品倾注了贝松少年时的激情和梦想,贝松终于可以用他的摄影机捕捉他童年时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潜水员杰克最后葬身大海,更确切的说,那是他真正的生存,杰克莫不就是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国有所谓BBC年轻导演之说,即专指Beinex、 Besson、 Carax(贝内克斯、贝松、卡拉克斯)这三位新锐导演尽管有很多相同与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点却是对蓝色莫名其妙的偏爱。从贝内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开始,蓝色就充满了银慕,卡拉卡斯则拍了《卑贱的血统》;而贝松的《碧海蓝天》更是从片名到内容都蓝色的调子。贝松苦心孤诣营造的对大海的向往和浪漫情怀自然是无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摄影恐怕令《钢琴课》和《泰但尼克号》的导演也受益匪浅。
法兰西孤独的探索者
《尼基塔》与《杀手莱昂》是吕克·贝松由艺术影片向商业影片的成功过渡。《尼墓塔》讲述了一个暴力团女成员是如何被改造为国家职业特工杀手的过程,其特工杀手的身份和她内心深处爱情和人性的萌动构成了这部影片的独到之处,而《杀手莱昂》讲述 了一个渴望从善的杀手和一个渴望复仇从恶的女孩之间的故事。这部带有艺术气质的法国商业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国的电影学子们精精乐道的范例,其中的许多细节诸如莱昂身边的那株绿色的植物和“记住永远不要杀妇女和孩子”等精彩对白令人难忘。单凭那株绿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莱坞的编剧所能想到的。《杀手莱昂》夺得了当年凯撒奖最佳影片奖,贝松则荣获最佳导演奖。自90年代以来,法国艺术电影的繁荣将法国商业电影推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在法国以外的地方,拍艺术电影是雳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你要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在法国则不同,如果一个电影艺术家要去拍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电影,似乎而要更大的勇气。吕克·贝松就是这样一位“不合时宜”的导演。
80年代中期,贝松拍摄了《地铁》,《蕾海蓝天》等艺术电影之后,被法国评论界称为前途无限的年轻导演; 90年代贝松在拍摄了《杀手莱昂》、《第五元素》之后,却受到了法国电影理论界的轻视。《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创下了2亿7千万美元的收益,名列当年世界电影的第三名,不管评论界如何评论这部电影,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法国导演眼中的未来世界,在电脑高科技与时空交错的叙事中,带给我们一丝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吕克·贝松是当代法国电影影坛最受瞩目而有争议最大的导演。尽管《第五元素》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法国最大的电影公司高蒙公司的营业额翻了一翻,但是贝松在国内却常常被说成是向好莱坞电影投降的反面典型。为此,苦闷的贝松常常要飘浮过海去好莱坞寻觅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惊险和打斗于一身,是欧洲有史以来第一部成本高达近一亿美元的英语对白影片,显示了法国电影人复兴本国和欧洲电影业的决心和勇气,影片莱获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真故事内容本是吕克·贝松在16岁时就开始构思,当时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刚刚问世,显然贝松的想象和构思与之相比还很不成熟。
事隔20年之后,贝松依旧念念不忘少年时代的构想,经过20年的筹划.该剧本具备了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虽然有评论认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国未来主义的滑稽笑剧,认为不过是视觉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届夏纳电影节开幕式上作为开幕影片放映的时候,这部表现人类未来23世纪的科幻片还是引起了轰动。影片中,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驾驶着他的那辆抗地球引力的黄色出租汽车飞越纽约城市上空的镜头,与卢卡斯的星际字宙飞船相比毫不逊色。当年那个看着《星球大战》长大的贝松,20年后终于和卢卡斯站到了一起。
走向世界的吕克·贝松
早在《碧海蓝天》中,吕克·贝松就显示出他对大制作和宏大场面的迷恋与追求。从《第五元素》和《圣女贞德》开始,贝松日渐游离他过去所从属的那种电影形态,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不仅在类型方式上玩尽花招,还在制作成本上不断升级,这也许就是贝松在本国遭到非议的主要原因。而此时的好莱坞也开始在世界各国招兵买马,其首选就是吴宇森和吕克·贝松。贝松法国式的浪漫风情以及吴宇森东方味的英雄情结倍受好莱坞的青睬与模仿。贝松最终用《第五元素》和《圣女贞德》证明了娱乐大片不是好莱坞的专利,法国人不仅能制造低成本、小制作的艺术电影,还能生产在全球盈利的商业巨片,一个法国人可以在美国的地盘上“与他们相抗衡。今天的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样,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将他看作和斯皮尔伯格同一类型的商业片大导演,但是殊不知贝松能够走到今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作为第一部高成本的欧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时候,开始票房并不令人乐观,看惯了艺术影片的法国观众和受到好莱坞商业大片熏陶的美国观众并不抱有太多的兴趣。影评人的反映也是贬大子褒,影片最为致命之处还在于它高达1亿美元的巨额成本。但是奇迹出现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预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几个主要西方国家广泛放映,影片是大赚了一笔,但是评论界对贝松和这部影片的依旧低调处理。
吕克·贝松并不因为这些评价动摇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国人和美国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圣女贞德》选取了历史和现实,民族和国际的恰当交融,拍完之后好评人潮。圣女贞德是法国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传说。有关圣女贞德的,视作品不计其数,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电影史上留下一笔,他们分别是:德莱叶导演的为电影默片时代划上精彩句号的《圣女贞德受难记》;布莱松导演的极度忠实于宗教情节和原审判材料的《圣女贞德受难》:吕克·贝松耗时三年拍摄的史诗性巨片《圣女贞德》。
布莱松的《圣女贞德受骓》仅仅截取了贞德受审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历史的真实瞬间。而吕克,贝松的《圣女贞德》则展示了波澜壮阔的英法百年战争和贞德作为一个少女和法兰西战士的浪漫情怀。和布莱松一样,吕克,贝松也是注国影坛一位孤独的探索者,也许这是这两位不同时代的法国导演的唯一相同之处。也许正是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们同样偏爱贞德这个历史人物,只不过他们诠释历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吕克·贝松的导演手记里我们看到贝松对贞德的评价:、贞德是我们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纯真之间捕捉到的东西,又在她的时代失去,正像我们在自己的时代所失去的一样,”贝松在这部影片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独到思考:“难道人类的思想必得沿着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发现隐藏在邪恶背后的善良吗?”
吕克·贝松这位影坛孤独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业巨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历史和生命的终极认识,触摸到他作为一名法兰西战士的心路历程。无论是《碧海蓝天》中的杰克,是《杀手莱昂》中的杀手,还是《圣女贞德》中贞德,我们都会感到:这就是吕克·贝松。
吴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51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由于父亲患病不能工作,由母亲负担养家的重担,生活十分清苦。中学刚毕业时父亲就去世了,全赖母亲在工地抬石子负担家计,他也只能打消了去台湾学建筑或是美术的升学梦。此时吴宇森就读于一家教会学校,精读了许多神学、历史、哲学、美术著作。吴宇森中学时代经常从课堂上溜出来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他最喜欢的是好莱坞的黑帮片,西部片以及黄金时期的歌舞片。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画面都充满了动感。吴宇森最崇拜的导演是法国暴力导演皮埃尔·迈尔维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着浓郁的人情味。但对吴宇森影响最大的人却是拍过《野人帮》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说,吴宇森电影中对慢镜的运用以及让角色在圣歌中进行搏命激战的处理方式都是山姆电影语言的发扬光大。
1971年,吴宇森到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张彻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横行无阻,吴宇森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用吴宇森的话说,“把张彻电影中的刀换成枪,那么就会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张彻身边两年后,吴宇森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过客》。此片的武术指导就是今日香港影坛的大哥成龙,当时两人都是影坛小辈,所以《过客》也没有产生什么反响。之后他到嘉禾担任导演长达十年(1973-1983)。在这十年间他拍了许多完全讨好市场的喜剧,1973年他导演了《铁汉柔情》,之后他又拍了不少的低成本的电影,如《女子跆拳群英会》(1976)、《帝女花》(1976)、《少林门》 (1976)等,后他又执导了《发钱寒》(1977)、《大煞星与小妹头》(1978)、《哈�夜归人》(1978)、豪侠(1979)、《滑稽时代》(1980)、八彩林亚珍(1982)等喜剧电影。这段时期被他自己称作“喜剧的十年”。
1983年他从嘉禾到新艺城后,事业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湾沉潜了将近三年。然而他也因祸得福在台湾交了许多好朋友,也见识到台湾演艺圈中迥异于香港的浓郁的人情味。在1985年《笑匠》票房惨败后他只身回到香港,加入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在70年代末,他曾受聘于中国电影工作室做制片助理和剧本检查员。在这期间美国的新生代导演萨姆.佩金法和斯坦利.库伯力克给了他很多灵感,他们作品中的暴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八十年代中期,吴宇森的电影生涯停滞不前。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以至后来的《英雄本色2》(1987)和《喋血双雄》(1989)都沿袭了这一风格。
《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在创作此片时,吴宇森豪气必现,多年来在影坛积郁已久的失意与报复尽透每一个画面,其精细的分流与流畅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来仍无可挑剔。这部大场面、高质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和影人。这部片子还为香港电影发现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晓东、潘恒生、张国荣以及当年同样失意影坛,被称做“票房毒药”的周润发。吴宇森是进行了一次赌博,然而他赢了,一群失意、蛰伏的男人征服了命运,相互迸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1989年的《喋血双雄》也许是吴宇森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至今,吴宇森还没有哪部作品超越此片所创造出的意境: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吴宇森用极为自信的手法让暴力世界中弥漫出无法言语的浪漫,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可以代表暴力美学的精髓: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背景中掠过的白鸽,一对最不应成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执行着自己心目中的正义。正象吴宇森所说:“这是我最想用镜头来表达出的东西,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也表达了我心中的理想。”
《喋血双雄》后,吴宇森因意见不合脱离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自组公司拍摄了《喋血街头》、《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动作片。
1993年环球电影公司投资请吴宇森执导尚格云顿主演的《终极标靶》。虽然《终极标靶》推出后洛杉矶时报把吴宇森做为头版人物,影片拷贝卖了1600个,但这是一部变了味的吴宇森电影。影片中虽然也有圣歌中飞舞的白鸽,但却少了那份一贯的诗意,它更象一部尚格云顿的动作片。事实上,吴宇森电影中的武打戏在香港导演中连中等都算不上,所以当影片面世后为了适应尚格云顿的影迷,环球公司又派一名“资深动作片剪接专家”对影片进行了重新剪接。因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终极标靶》并不是真正的吴宇森电影。
1996年,他接手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断箭》。《断箭》最吸引人的就是饰演奸角的约翰·特拉沃尔塔模仿周润发的每一个动作,从玩世不恭的笑容到吸烟姿势,都极具神韵。同时,吴宇森设计的动作戏和各种细节令人应接不暇。本片是吴宇森第一次按照美国电影的套路大展拳脚,此时他已真正把握了好莱坞动作片的命脉。
1997年的《变脸》是吴宇森电影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吴宇森在片中找到了东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种“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并着重刻画了女性角色的刚强和温柔,这一点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可,许多从不看动作片的女观众亦着迷于这部电影。与以往处理人物的风格一样,该片的主人公亦处于正邪之间。片中约翰·特拉沃尔塔与尼古拉斯·凯奇,本来一个代表善、一个代表恶,但经过交换面孔后他们基本上成了同一个人的两种性格。而最有意味的情节是有时候有些事情坏人会比好人处理得更好,譬如后来凯奇换了特拉沃尔塔的脸之后,给了他太太真正的浪漫,还教会他女儿怎样保护自己。吴宇森在片中充分发挥了凯奇和特拉沃尔塔的表演天才,他让观众在看到两大演技巨星的眼神变化时感受到他们心理的转变。吴宇森对两大巨星的驾驭显示了大师级的风范,凯奇和特拉沃尔塔事后对此都五体投地,他们认为吴宇森给他们设计的戏实现了他们扮酷的梦想。而这显然不是恭维。投资高达一亿美元的《变脸》被美国影评人们认为是“最具吴宇森风格”的作品,并一举夺得七月份美国电影票房冠军,同 时也为吴宇森带来了全美华裔艺术基金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金环奖”。
他通常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的是描写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关系,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迷茫,但是最好还是积极的,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征。
C. 吴宇森新片开拍,时隔十多年重返好莱坞拍片,大家觉得还能拍得出好作品吗
吴宇森新片开拍,时隔十多年重返好莱坞拍片,网友都相信他还能拍出很好的作品。吴宇森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他是演员也是编剧,是监制也是导演,所以对于拍戏这件事情是非常精通的。这样的一个人无论是演还是导都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小编也相信他有能力将这个作品给拍好。吴宇森是在1968年正式进入到演艺圈中的,而且当年他担任了一个知名作品的编剧。
虽然吴宇森已经离开好莱坞十多年了,但是吴宇森个人的能力却一直都很强,相信重新开始拍作品之后也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大的惊喜。所以大家可以试着期待一下吴宇森的新作品,看一看吴宇森此次给大家带来的作品是怎样的风格。相信这些年的沉淀会让吴宇森在拍摄作品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想法,所以网友们对于新作品还是非常关注的。
D. 吴宇森开发历史剧情新片,他的导演风格是怎样的
吴宇森导演在电影节上透露了一个消息,就是他在开发历史剧情的电影。而且他们描述这部电影是严肃的,但又不是非常过于严肃的剧情,而是非常人性的故事。他觉得现在西方和东方人之间有非常多的误解,所以要来探讨这个话题,这样就能够使双方互相理解。他想做一部电影,就是可以让两个不同的文化来进行跨越的桥梁。他希望东西方的人能够做朋友。
吴宇森其实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和特征,在当时拍摄《英雄无泪》的时候,他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当时他使用有了很多的实弹来做道具,所以这是非常危险的。后来他也一直在进行试错,在他迷茫的时候,是他的好朋友拉了他一把,把他拉了回来。他的导演风格都是非常有个人特色的,他后来也拍了一些电影,所以导致在电影界的地位非常高。
E. 吴宇森是谁啊有哪些作品
吴宇森,原籍广西平南,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51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由于父亲患病不能工作,由母亲负担养家的重担,生活十分清苦。中学刚毕业时父亲就去世了,全赖母亲在工地抬石子负担家计,他也只能打消了去台湾学建筑或是美术的升学梦。此时吴宇森就读于一家教会学校,精读了许多神学、历史学、哲学、美术学著作。吴宇森中学时代经常从课堂上溜出来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他最喜欢的是好莱坞的黑帮片,西部片以及黄金时期的歌舞片。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画面都充满了动感。吴宇森最崇拜的导演是法国暴力导演皮埃尔·迈尔维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着浓郁的人情味。但对吴宇森影响最大的人却是拍过《野人帮》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说,吴宇森电影中对慢镜的运用以及让角色在圣歌中进行搏命激战的处理方式都是山姆电影语言的发扬光大。 吴宇森是继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二位华人明星。
进入影视圈
1971年,吴宇森到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张彻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横行无阻,吴宇森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用吴宇森的话说,“把张彻电影中的刀换成枪,那么就会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张彻身边两年后,吴宇森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过客》。此片的武术指导就是今日香港影坛的大哥成龙,当时两人都是影坛小辈,所以《过客》也没有产生什么反响。之后他到嘉禾担任导演长达十年(1973-1983)。在这十年间他拍了许多完全讨好市场的喜剧,1973年导演了《铁汉柔情》(即《过客》)之后,吴宇森又拍了不少的低成本电影,如《女子跆拳群英会》(1976)、《帝女花》1976)、《少林门》 (1976)等,后他又执导了《发钱寒》(1977)、《大煞星与小妹头》(1978)、《哈啰夜归人》(1978)、《豪侠》(1979)、《滑稽时代》(1980)、《八彩林亚珍》(1982)等喜剧电影。这段时期被他自己称作“喜剧的十年”。
曲折之路
1983年他从嘉禾到新艺城后,事业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湾沉潜了将近三年。然而他也因祸得福在台湾交了许多好朋友,也见识到台湾演艺圈中迥异于香港的浓郁的人情味。在1985年《笑匠》票房惨败后他只身回到香港,加入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在70年代末,他曾受聘于中国电影工作室做制片助理和剧本检查员。在这期间美国的新生代导演萨姆·佩金法和斯坦利·库伯力克给了他很多灵感,他们作品中的暴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八十年代中期,吴宇森的电影生涯停滞不前。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以至后来的《英雄本色2》(1987)和《喋血双雄》(1989)都沿袭了这一风格。
巅峰
《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在创作此片时,吴宇森豪气毕现,多年来在影坛积郁已久的失意与报复尽透每一个画面,其精细的分流与流畅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来仍无可挑剔。这部大场面、高质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和影人。这部片子还为香港电影发现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晓东、潘恒生、张国荣以及当年同样失意影坛,被称做“票房毒药”的周润发。吴宇森是进行了一次赌博,然而他赢了,一群失意、蛰伏的男人征服了命运,相互迸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1989年的《喋血双雄》也许是吴宇森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至今,吴宇森还没有哪部作品超越此片所创造出的意境: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吴宇森用极为自信的手法让暴力世界中弥漫出无法言语的浪漫,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可以代表暴力美学的精髓: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背景中掠过的白鸽,一对最不应成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执行着自己心目中的正义。正象吴宇森所说:“这是我最想用镜头来表达出的东西,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也表达了我心中的理想。” 《喋血双雄》后,吴宇森因意见不合脱离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自组公司拍摄了《喋血街头》、《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动作片。
闯荡好莱坞
1993年环球电影公司投资请吴宇森执导尚格云顿主演的《终极标靶》。虽然《终极标靶》推出后洛杉矶时报把吴宇森做为头版人物,影片拷贝卖了1600个,但这是一部变了味的吴宇森电影。影片中虽然也有圣歌中飞舞的白鸽,但却少了那份一贯的诗意,它更象一部尚格云顿的动作片。事实上,吴宇森电影中的武打戏在香港导演中连中等都算不上,所以当影片面世后为了适应尚格云顿的影迷,环球公司又派一名“资深动作片剪接专家”对影片进行了重新剪接。因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终极标靶》并不是真正的吴宇森电影。 代表作:《碟中谍2》1996年,他接手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断箭》。《断箭》最吸引人的就是饰演奸角的约翰·特拉沃尔塔模仿周润发的每一个动作,从玩世不恭的笑容到吸烟姿势,都极具神韵。同时,吴宇森设计的动作戏和各种细节令人应接不暇。本片是吴宇森第一次按照美国电影的套路大展拳脚,此时他已真正把握了好莱坞动作片的命脉。 1997年的《变脸》是吴宇森电影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吴宇森在片中找到了东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种“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并着重刻画了女性角色的刚强和温柔,这一点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可,许多从不看动作片的女观众亦着迷于这部电影。与以往处理人物的风格一样,该片的主人公亦处于正邪之间。片中约翰·特拉沃尔塔与尼古拉斯·凯奇,本来一个代表善、一个代表恶,但经过交换面孔后他们基本上成了同一个人的两种性格。而最有意味的情节是有时候有些事情坏人会比好人处理得更好,譬如后来凯奇换了特拉沃尔塔的脸之后,给了他太太真正的浪漫,还教会他女儿怎样保护自己。吴宇森在片中充分发挥了凯奇和特拉沃尔塔的表演天才,他让观众在看到两大演技巨星的眼神变化时感受到他们心理的转变。吴宇森对两大巨星的驾驭显示了大师级的风范,凯奇和特拉沃尔塔事后对此都五体投地,他们认为吴宇森给他们设计的戏实现了他们扮酷的梦想。而这显然不是恭维。投资高达一亿美元的《变脸》被美国影评人们认为是“最具吴宇森风格”的作品,并一举夺得七月份美国电影票房冠军,同时也为吴宇森带来了全美华裔艺术基金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金环奖”。 2000年5月24日,在中西方影迷的万众期待中,《碟中谍2》浮出水面。狗尾续貂的宿命,《碟中谍2》没有摆脱,但是吴导并非泛泛之辈,虽然粗糙的剧本成为众矢之的,但强烈的风格化影像以及酷毙拉风的克鲁斯个人秀,淹没了评论家的口诛笔伐,点燃了影迷的热情,票房一路攀升,并创造了一个无上荣耀的历史——票房位居所有间谍动作片之首,可以说其中导演吴宇森功不可没。
留迹好莱坞
2002年5月21日,在中国剧院的门口,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唯一的一位华人电影导演——吴宇森的中英文签名手迹就在这里,他的英语名字是:J。有一双手的的印记,旁边是一双鞋的印记,下面是05/21/02,是2002年5月21日的英文写法.钗h华人围著在看吴宇森的这个方块,想在这里拍一张没有人影的照片都很难。星光大道的另一个地方还有华人演员成龙的五角星,也聚集了不少华人拍照留念。
[编辑本段]电影特点
他通常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的是描写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关系,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迷茫,但是最好还是积极的,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征。
[编辑本段]人物评论
要是吴宇森是拍武打片的,那米开朗琪罗不过就是刷墙的。 ——昆汀·塔伦蒂诺 国内知名襟抱堂网络策划机构认为,吴宇森开创了一个时代,纵观他的电影,经历了一场暴力到唯美的历程,这也体现了这位大师级人物的心路历程,走进好莱坞,他的电影,必将影响世界。
[编辑本段]导演作品
2011 飞虎群英 /虎 Fei Hu Qun Ying(该片投资1亿美金由中美合拍,号称“中国电影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影片” 2010 剑雨江湖 (总导演) 2009小夜刀(又名《最后的吸血鬼》)(总导演) 2009 建国大业 2009 赤壁(下)Red Cliff: Part II 2008 赤壁(上)Red Cliff /The War of the Red Cliff 2006 希曼 He-Man 2006 间谍猎手 Spy Hunter 2006 夺宝群英 The Red Circle 代表作:《英雄本色》2006 Untitled John Woo Project 2003 记忆裂痕 Paycheck 2002 The Hire: Hostage 2002 风语者 Windtalkers 2000 碟中谍II Mission: Impossible 2 1999 国王的赎金 King's Ransom 1998 黑煞 Blackjack (TV) 1997 夺面双雄 Face/Off 1996 断箭 Broken Arrow 1993 终极靶标 Hard Target 1996 浪漫风暴 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 监制 1995 南京1937 Don't Cry Nanking 监制 1995 和平饭店 Peace Hotel 监制 1992 辣手神探(枪神)Hard Boiled 导演、剪接 1990 喋血街头 Bullet in the Head 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剪接 1990 纵横四海 Once a Thief 导演、编剧 1990 勇闯天下 Rebel from China 演员 1989 喋血双雄 Killer, The 导演、编剧 1987 义胆群英 Just Heroes 导演 1987 英雄本色II A Better Tomorrow II 导演、编剧 1986 英雄本色 A Better Tomorrow 演员、导演、编剧 1988 今夜星光灿烂 Starry in the Night 演员 1986 英雄无泪(黄昏战士) Heroes Shed Nno Tears 导演、编剧 1984 笑匠 The Time You Need a Friend 导演 1982 八彩林亚珍 Plain Jane to the Rescue 导演、编剧 1981 滑稽时代Laughing Times 导演、编剧 1981 摩登天师To Hell with the Devil 导演、编剧 1978 豪侠 Last Hurrah for Chivalry 导演、编剧 1978 哈罗夜妇人Hello, Late Homecomers 导演、编剧 1977 大煞星与小妹头Follow the Star 导演、编剧 1977 发钱寒 Money Crazy 导演、编剧 1977 钱作怪From Riches to Rags 导演 1975 帝女花 Princess Chang Ping 导演 1975 少林门Hand of Death 演员、导演、编剧 1974 女子跆拳道群英会The Dragon Tamers 导演、编剧 1973 铁汉柔情The Young Dragons 导演、编剧
[编辑本段]监制作品
激浪青春(2010)导演:梁柏坚 演员:黄晓明 陈乔恩 邵兵 董璇 黄轩 剑雨江湖(2009) 导演:苏照彬 演员:郑宇成 杨紫琼 王学圻 大S 余文乐 林熙蕾 吴安吉(Angeles Woo)(吴宇森女儿) 窈窕绅士(2009) 监制:吴宇森 张家振 杨紫琼 导演:李巨源 演员:孙红雷 林熙蕾 天堂口(2007) 监制:吴宇森 张家振 演员:吴彦祖 孙红雷 张震 刘烨 舒淇 李小璐 苹果核战记2(2007监制):吴宇森
[编辑本段]编剧作品
1. 辣手神探 Lashou shentan (1992) story 2. 喋血街头 Die xue jie tou (1990) 3. 纵横四海 Zong heng si hai (1990) also story 4. 喋血双雄 Die xue shuang xiong (1989) (written by) 5. 英雄本色II Yinghung bunsik II (1987) 6. 英雄本色 Ying huang boon sik (1986) ) 7. 英雄无泪 Ying xiong wei lei (1986) 代表作:《赤壁》8. 笑匠 Xiao jiang (1984) 9. 八彩林亚珍 Ba cai Lin Ya Zhen (1982) also story 10. 滑稽时代 Hua ji shi dai (1981) 11. 摩登天师 Mo deng tian shi (1981) 12. 大煞星与小妹头 Da sha xing yu xiao mei tou (1978) 13. 哈罗,夜归人 Ha luo, ye gui ren (1978) 14. 豪侠 Hao xia (1978) 15. 发钱寒 Fa qian han (1977) 16. 钱作怪 Qian zuo guai (1977) also story 17. 少林门 Shao Lin men (1976) 18. 帝女花 Dinü hua (1975) (as Yusen Wu) 19. 女子跆拳道群英会 Nu zi tai quan qun ying hui (1974) 20. 铁汉柔情 Tie han rou qing (1974) 21. 死节 Sijie (1968) (as Ng Yu Chen)
[编辑本段]参演电影
2009年《建国大业》 2006年《野蛮干探》 1997年《热血最强》 1992年《双龙会》 1992年《辣手神探》 1991年《豪门夜宴》 1991年《纵横四海》 1990年《勇闯天下》 1990年《喋血街头》 1988年《今夜星光灿烂》 1986年《英雄本色》 1985年《横财三千万》 1982年《八彩林亚珍》 1978年《大煞星与小妹头》 1976年《少林门》 1974年《铁汉柔情》 1968年《偶然》 1968年《死结》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好莱坞星光大道明星手印有2000多个,为了纪念对娱乐事业做过贡献的人,这里镶有这些人的星形奖章和手印脚印。这些星形奖章的所有者钗h都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名人,这中间也不乏一些华人电影明星和导演,李小龙、成龙、吴宇森等,吴导是唯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印记的华人导演,这是一种名誉的象徵,代表著为娱乐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贡献被世人所认可。 第10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接 (1990)(喋血双雄) 第12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金爵奖 (2009) 第53届 亚太电影杰出成就奖:吴宇森 (2009)
F. 美国星光大道有中国哪些明星
在美国好来为星光大道留星的华人有6位,分别为黄柳霜、李小龙、成龙、张国荣、李玟、吴宇森。
1、黄柳霜
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
在影片《红灯照》中,她首次登上银幕,其后又在《羞耻》、《海上灾祸》、《雷鸣的黎明》等片中出演重要角色。1924年,在D.范朋克主演的神话片《巴格达窃贼》中扮演蒙古女奴一角而成名。
2、李小龙
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
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3、成龙
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中西区,祖籍安徽省芜湖,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动作指导、制作人、编剧、歌手。
1971年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1976年在动作片《新精武门》中担任男主角。1978年主演的动作片《蛇形刁手》、《醉拳》标志着功夫喜剧片的开端。
1980年自编自导的动作片《师弟出马》获得香港年度票房冠军。1985年主演的喜剧动作片《夏日福星》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 。1986年自导自演的动作片《警察故事》获得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1991年担任剧情片《阮玲玉》的制作人。1992年发行个人首张国语专辑《第一次》。1993年凭借警匪片《重案组》获得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5年通过动作片《红番区》打入美国好莱坞。1998年凭借动作片《尖峰时刻》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 。
2001年主演的喜剧动作片《尖峰时刻2》创下华人演员主演好莱坞电影的票房纪录 。
2010年获得第54届亚太影展杰出电影成就奖。2012年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史上20位最伟大的动作影星第一位” 。2013年凭借动作片《十二生肖》获得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2016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成龙与周润发、周星驰并称为双周一成。
4、张国荣
1978年开始参演电视剧。80年代中期将事业重心移至影坛,成功塑造了宁采臣、旭仔、程蝶衣、欧阳锋、何宝荣等角色。
1991年凭借《阿飞正传》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主演的《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电影,并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他凭此片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获得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男主角、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同年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1998年成为首位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的亚洲男演员 。
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2010年入选美国CNN评为“史上最伟大的25位亚洲演员”。
5、李玟
1993年,参加香港TVB新人歌唱大赛获亚军后从香港出道;从1994年6月推出首张个人专辑《爱就要趁现在》后又推出四张专辑销量破80万,创下新人歌手中罕见的好成绩 ;1996年,加盟台湾索尼发行《李玟CoCo同名国语专辑》获1996年金曲龙虎榜年终销售亚军,同年发行《CoCo’s Party》在台湾破53万张;1997年,发行文艺范儿专辑《每一次想你》;1998年发行最经典代表作《DiDaDi暗示》全亚洲破180万张,6月发行《SunnyDay好心情》;1999年,发行《今天到永远》后转签美国Sony Music而晋升国际乐坛,发行首张国际英文大碟《Just No Other Way》全球破200万张。
2001年,因演唱《卧虎藏龙》主题曲「A Love Before Time」,成为首位登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献唱的亚洲歌手,随后发行《Promise CoCo 》;2004年,与尊龙主演电影《自娱自乐》在美国好莱坞“第五届贝弗利山电影节”上获最佳外语片奖 ;2005年,发行《Exposed》[7],2006年9月22日,发行《要定你》。
2013年,签约环球唱片发行《盛开》。
6、吴宇森
吴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香港导演、编剧、监制、演员。
1968年担任剧情片《死节》的编剧,从而进入电影圈。1973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铁汉柔情》。1977年开始以喜剧片为发展主线。
1983年加入新艺城电影公司。1986年执导的枪战片《英雄本色》奠定其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并获得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1988年创办了香港电影导演会。
1990年凭借动作片《喋血双雄》获得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同年出演动作片《勇闯天下》。1993年赴美国好莱坞发展。1997年凭借动作片《变脸》获得全美华裔艺术基金会金环奖[。
2000年执导的谍战片《碟中谍2》获得全球电影年度票房冠军。2004年获得香港政府颁发的铜紫荆星章 。2006年回归华语影坛发展,并担任动作片《天堂口》的监制 。2009年6月,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金爵奖 ;同年凭借战争片《赤壁》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境外华裔导演奖。
2010年获得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得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武士奖。2016年执导动作片《追捕》 。
(6)上海电影节吴宇森扩展阅读:
好莱坞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建于1958年,是条沿美国好莱坞大道与藤街伸展的人行道,上面有2000多颗镶有好莱坞名人姓名的星形奖章,以纪念他们对娱乐工业的贡献。第一颗星在1960年2月9日颁赠予琼安·伍德沃德(Joanne Woodward)。到了2006年4月20日凡娜·怀特(Vanna White)得到该荣誉时,上面共有2462颗星。2012年5月13日,美广播主持人Ellen DeGeners获得第2470颗星星。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22日,著名老牌流行乐组合“后街男孩”成为第2495位入驻名人堂的明星,刻有“Backstreet Boys”大名的“星星”永载好莱坞星光大道7072号。
参考资料:网络-星光大道
网络-黄柳霜
网络-李小龙
网络-成龙
网络-张国荣
网络-李玟
网络-吴宇森
G. 吴宇森开发历史剧情新片,这部电影聚焦的主题是什么呢
据外媒报道,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吴宇森在蒙特利尔奇幻电影节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加护开发一部历史剧情电影,这部ID哪一个聚焦在百年前捐款推动中国文化在美国传播的丁龙。吴宇森表示这会是一部不用那么严肃的风格来讲述的一个严肃剧情片。
吴宇森导演也已经75岁了,他表示希望可以在自己退休之前拍摄出来自己的“收官”之作,目前还在剧本制作和寻找投资方的阶段,他表示自己是很期待将这部电影搬上大银幕,所以,这或许也是吴宇森在蒙特利尔奇幻电影节说出的原因,或许是想要扩大宣传,让更多投资方可以关注到这部电影中来,早日实现拍摄。
H. “捧台压陆”金马奖失意义,导演朱延平、吴宇森引众怒,你怎么看
这件事情产生在2019年,国家电影局的出文:“暂停大陆影片和人员参加2019年第56届台北金马影展”。
那时候这一信息在网络上刮起了风潮,两岸三地的华语明星又该出路在哪里。信息公布后,金龙执委会回应称“如果属实,当然遗憾”,而台湾老电影慈善基金会老总、电影导演朱延平则回复称“我们的大门从来没有关闭,希望尽快让电影回归电影,才是华语电影圈之福”。
它比金鸡百花奖、华表奖,都更有专业能力、公信力。由于金鸡百花奖、华表奖。有时有双黄蛋,乃至好几个黄蛋!唯一的缺陷是,它更注重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的影片。香港金像奖也是!地区性略微有点儿重!假如亚洲地区最权威性最有知名度的荣誉奖得话,便是东京电影节、香港金像奖、金马奖。而华表奖、金鸡百花奖传言有内幕的。我个人感觉的话,知名道高最重要。
I. 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吴宇森经典语录摘抄
吴宇森(John Woo 1946年9月22日)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是一位在亚洲地区和整个华人社会影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原籍广西平南,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71年在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1986年执导《英雄本色》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当年度最卖座的电影,荣获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由此开创了吴氏暴力美学的先河。1993年纵身好莱坞,凭借《断箭》《变脸》《碟中谍2》等商业大片使他在国际影坛名声大噪,确立了其A级导演的地位。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三位华人明星。20xx年获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吴宇森经典语录:
人生的经验里都会经过一个失败的教训,也会经过成功的快乐。
电影就是我一生的事业,也是我的理想。虽然是我今天做得成功,我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成功,或者是看到别人成功。
我觉得还是不能把艺术和商业分的太开,不能太执着于商业或者艺术。电影也可以是商业和艺术并存的。应该是更有包容性的。
电影不光要注重国内市场,其实也应该注重海外市场。因为如果能打开海外市场的话呢,那么我们的电影事业也会有维持的动力和创造力,也就能更长久。
终身成就奖对我来讲是一个鼓励的作用,拿了这个奖并不代表我要退休,拿一个奖反而是让我更努力,要拍更多的电影。
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个导演有一部戏成绩不理想,我们就表示失望,我自己也拍过令人失望的电影啊,所以如果真的有心去鼓励一些年青人,就尽量去做,不管他做出来的成绩是好与坏,他只要有这个心,一部不行,三部不行,第十部总可以吧?终有成功的一天。
一个电影就是等于一幅画,一个画家画完一个画之后,就不再属于这个作者了,应该以后就是属于观众的,属于观赏的人,他们能够感受到什么就感受到什么这样。
我每十年都有一个转变:我刚做导演的头十年,我是拍喜剧的年代;第二个十年是拍《英雄本色》的年代,都是一些英雄片;第三个十年是在好莱坞拍了一些电影,又是一个不同的经验;第四个十年是在中国,在大陆是一个新的开始。
暴力美学是一些评论家想出来给我的称号,我觉得当然是在我拍动作的时候,有一些场面不是为了刻意的美化暴力,而是我拍的时候我感觉是我拍的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一个很深沉的,可能是一个很唯美的,可能是一个很潇洒的,所以我就会用一个唯美的方式来去表现。
好莱坞的核心是以商业片为主流,以观众的喜爱为标准,但同时拥有高质量的技术。在高质量的视觉元素之外又加上人的主题。
拍戏拿不到钱,也无所谓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很多人以为我有很多钱,其实我赚的钱不多,也不是很强求,生活过得去就是了。
我觉得现在拍电影,要拍一个有意义的电影,我说不管赚多少钱也好,就是说只要这个电影出来,我觉得能够找寻到某一种意义,我才拍。
我觉得现在经纪人不大对,对演员保护过度,戏还演的一般呢,就把他们包装成大明星,让很多年轻的好演员失去了发挥的机会。
中国人的正义感、侠义精神的确和西方不同。我们可以为国家、为一份理想,为朋友、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死而无憾。但是他们不是,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求生不会求死的,你必须先求自己生存,才可以帮助别人,如果你是为了帮别人而牺牲自己,那你以后就不能帮更多的人。
在人性的方面,中国和美国有很多的共同点:有同样的喜怒哀乐,有同样的真善美的追求,也同样有理想的人生,还有正义感。
社会越来越发达,很多人都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侠义精神,不一定是动刀、动枪、动武的方面。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热心肠的人,在汶川大地震、甘肃泥石流等大灾难面前就能看到,太多的例子。所以这个社会是存在这种精神的,只是我们能不能放得开,能不能那么容易相信别人。
我希望能够除了自己拍电影之外,也监制多一些电影,帮助一些年轻导演,给他们机会。就像当年,有人我拍戏一样。中国的电影要发展得好,还是要多元化一些,不要大家都去拍古装片,应该让年轻人多一点不一样的尝试。
以前电影里的悲剧英雄是我个人的反映,或者某一些人物是我所向往的。年纪慢慢大了以后,觉得很多事情不能太注重个人的感受,社会是整体的,我更照顾到别人的感受。我不能再停留在个人英雄浪漫主义的情怀上了,应该顾到大多数人的生活、感想,大家共同的爱。
我觉得做朋友不要计较那么多,不能因为一时之气,什么都断了。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安定,如果大家太计较小过节的话,会让人的生活都不好。
做导演最重要的是有两点:第一点是要会欣赏,要会欣赏每个人的贡献;第二点是要会感激,大家的付出才让一个电影更好看,更有感觉。
我注重武侠精神,不喜欢花哨的动作。你说我古板也好,保守也好,我反正就是不相信一个人可以空中转几个圈下来还能打。我也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在竹竿顶上打来打去。我喜欢看,因为觉得很浪漫。如果我拍,肯定不会这样。
现在很多华语武侠片虽然都很卖座,全球成功。但是武侠片只是我们的一部分,很多国家很多人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精神还不够了解。
以前我的电影里出现的都是悲剧英雄,现在年纪大一些,人生观改变了很多,反而更加乐观一点。我想,观众所想的,想做的,或者态度,都和三国人物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
美国人一点也不浪漫,我们中国人才最浪漫,而我们的浪漫是一种风度和情怀,包括对国家、朋友和爱人,不管在哪个年代,这种情怀都存在。
好多东西都没了,就象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
笑到肚子痛,比哭到心痛好。
青春正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春寂静,空付貌如花。
离骚的伟大就在于,它以女性为中心,在我的诗论里,凡是轻视女人的诗人都是二等诗人。包括李白在内,他不是什么大诗人,杜甫是一流的,屈原是一流的对不起,我有沙眼哪。
在这年头,谁能帮我发财就是最大的爱。
我有一个荒唐的说法。女人分美人和佳人,知道为什么吗?美人喜欢力量型的男人,他们喜欢mucle肌肉,像虞姬喜欢力拔山令气盖世的男人。佳人就不同,佳人喜欢男人有脑子,所谓才子佳人,喜欢他们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即使没有别人给你理由,生命依然值得坚持。
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
徐克(Tsui Hark),本名徐文光,1950年2月15日出生于越南西贡市,祖籍广东省海丰县,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编剧、监制。1966年移居香港,后到美国攻读电影。1977年回港后,先在无线电视担任编导,后转投佳艺电视。1979年执导处女作《蝶变》,1981年执导电影《鬼马智多星》,凭该片获得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91年推出作品《黄飞鸿》,荣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92年徐克导编电影《黄飞鸿2之男儿当自强》,取得3039万的票房,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计9项提名。1997年徐克监制首部动画作品《小倩》,2001年导演电影《蜀山传》。2005年徐克推出电影《七剑》,获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20xx年徐克执导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影片在中国大陆收获3亿元的票房,并获得第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奖。20xx年徐克编导电影《龙门飞甲》,为首部3D武侠片。
徐克经典语录:
有时候我们拍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很多年之后它突然完全失去当时的魅力,原因是什么?因为在一部好电影的后面,总跟着很多电影模仿它,模仿与重复导致它失去最初让我们震动的力度。
对于创作来讲其实每个时刻都在创新,不是到什么阶段才创新。我觉得作为导演来讲就要不断的追求进步,不断向前迈进,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我们都在创新,所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个演员都需要一些机会把他们的表演事业拓宽,导演给演员提供这样一个改变和发展的机会,而演员又能信任导演,我觉得是一个很难得的缘分。
兄弟是一个很简称的东西,如果有人在你生活里面无条件你,无论你成功失败,无论你选择对不对,他都一直很你的话,我觉得这一点上他是一个兄弟。
我觉得电影等于是跟女人一样,是感受人生的一种艺术,你可以有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观众看才有感觉。
回头一看,很多事情其实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让别人有没有开心,别人有没有让你开心过,可能一辈子就是这样子过。
两个人在一起,就好像投影机跟那个银幕一样,你需要一个银幕来看看自己的画面。我很难说是怎么回事,因为有时候你需要另一个人去看看自己的样子,可能这个人就是你的爱人。
我一直没有长大过,我还是一个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感觉。
我们看小说也好,看历史书也好,常常会看到不同的人会对同一历史事件持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事件与事件的比较下,就出现了某种空间。对于现代人来说,绝对是可以通过历史事件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的。
每一项新技术产生之初都伴随着争议,随着它的日渐成熟,大家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一个导演或者电影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喜欢某个故事,喜欢某种题材,想用自己的方法把它拍得最好看,跟观众分享我们对于这个故事的情绪和感受。让观众记住一个角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武侠是中国文化传统,你们都去关注现实,我只好延续传统。
我喜欢的就是将电影习作视为自己经历自己的思维旅程。经历过不同的阶段,自己要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够反映两样东西:一是周遭环境;二是我。这不是什么伟大的想法。
在好莱坞拍戏时的工序很简单:接剧本、拍摄、后期制作。制度太过健全令到一个导演似乎只是参与了一部电影的部分诞生过程。
只要拍得好,演员不用说英语也可成为国际片。
每个人对武侠的定义未必一样,我所讲的武侠,也是一种个人在现实社会里面追求这种突破的精神状态的东西。
我觉得武侠电影就是让人感觉到是一个很多故事里面有一些很精彩的片段,让人家回想,不断地记住,让看的人很享受电影本身的、有些剧情上的一些所谓高潮啊,一些人物性格本身衍生出来的一种很磅礴很伟大的豪气,然后感染到每个观众身上,回去不断在回忆过程里面很感动,对人物情绪上很感动的东西,我觉得就追求这种感觉。
剑除了它本身是一种武器外,它还代表一种身份一种修养。那我们塑造一把剑的时候,就等于说塑造它的可能性,比如从开始到最后,到它的过程有多少过程能让剑客去成长,从剑身上领悟到人生、生命的一种东西。
王晶,原名王日祥,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有香港鬼才导演之称,出生于香港,祖籍浙江绍兴,在香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导演人物,父亲是著名导演王天林。王晶1977年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鬼马狂潮》。此后十余年,编过40多部电影剧本。1981年首次执导电影《千王斗千霸》。他编导及监制的电影包括《精装追女仔》《最佳损友》《至尊无上》《赌神》等。1997年,他联同文隽等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近年来代表作有《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千王之王2000》、《未来警察》、《财神客栈》《大内密探零零狗》。
王晶经典语录:
我的底线很清楚,就是我不会没办法。在这个世界里活下来,你必须要有火眼金睛。
影评人的作用主要是善意地鼓励电影制作人。可是现在大多在哗众取宠,放大自己。其实影评还应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不是要把文学家说死,而是把文学带到走上正确的道路。
我从来不觉得情色电影能证明一个导演本身的品质。我拍的电影其实从来都是赞美女性的,我必须让女性看了之后不会脸红,不会反感,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底线。
电影世道是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一家独大或者一两个戏卖钱,那电影世道是不会好起来的,必须整体蓬勃,大家的票房都不错,这样电影世道才会在一个互相刺激的情况下,达到一个大满贯。
电影市场并不是建筑于电影的素质上,而是建筑于社会跟经济上。当社会跟经济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它对电影就有一个巨大的需求,电影市场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并不是有10个导演拍了10部很好的影片,电影市场就突然膨胀起来了。
一个导演应该找寻一些值得尊重的影评,吸收人家的意见,而不是对一些无聊的批评生气。
我不会刻意地仿效别人。大家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条件不一样,仿效并不是一个聪明的行为。导演不跟着时代做出改变也不是聪明的导演。为什么不做出改变呢?
把重心转移到内地,不是我要,而是谁都要,哪个导演都要。谁不要,那是笨蛋。任何一个对市场有认识的人,都能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边取得一定的成就。
我觉得最主要就是要与众不同。如果大家低胸你就低胸,大家短裙你就短裙,大家搞笑你就搞笑,那就死定了。一定要让大家记得你是跟别人不一样的,那才有机会红。
我能维持拍片32年,并且越拍越大,那就证明实力在。那些爱耍嘴皮子的笨人爱说什么就随他说吧,对我来说早习惯了。
电影是第八艺术,但它不是我的艺术,我的艺术可以是音乐、绘画,但不是电影。电影是我用来换饭吃的,怎么能当作艺术,我的电影从来都是从商业目的出发,票房好,有钱赚才是我的电影。艺术和商业是冲突的。
不是少穿就性感,性感是一种感受,一种态度。
看演员我是有我的一套的,除了英俊、漂亮,一个人身上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气质,这样他就会成为明星。
你总要有一些独特的才能,比别人看得更清,看得更远,你成功的机会才能越大,香港很多明星都是我发现的,我不否认我的眼光比别人独到。
我们电影人就是游牧民族,哪里有水有草,我们就去哪;哪里有更多的观众,我们就去哪。
我个人并不排斥艺术电影,也很喜欢不少艺术大师的影片,但市场有分工,我注定就被安排在商业和赚钱这个位置上,我不会说大话,但是有自己的原则。我很享受这种工作状态。
我一直觉得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有不好的导演。
赌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行为,我拍的也是一种心态而不是行为。
每天都要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写成笑话,你说怎么可能没有灵感呢?每次我成功都会总结为什么成功,导演最重要的是让观众过瘾,而不是自己过瘾。
我耍嘴皮耍不过冯小刚,我只能用整体动作和气氛。
我戏里戏外是两个人。虽然所有的赌博我都会,但我平时不赌,我知道一旦陷进去,就永远别想爬出来。
拍情色片是市场需要,不代表人格有问题。
有人说我拍戏很烂,我就绝不会这样说人。你说达不到水平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用这种侮辱性的词语?所以这么说话的人本身就是烂人。
很多电影人不懂娱乐电影,只好躲在艺术片后。他们可以拍十部艺术片,可以用艺术这两个字遮羞,拍一部娱乐片,他就成了票房臭蛋了。他们没有挑战市场的勇气。
电影中和生活中的幽默是两种东西,不幸的是你不可能两全其美,往往是电影中非常幽默的人在生活中是个闷蛋,很不好玩。而且引发大家哄堂大笑的不一定是幽默,可能是搞笑。那是精确计算出来的笑声,生活中的幽默不是预先设置好的,是即兴的。
我觉得,比演戏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我进片场前就知道想要什么,告诉演员你要的是什么就可以了,然后像修改文章一样,删去你不要的部分,大家都会很有效率。
我不会做一个把演员当成泥娃娃雕塑的导演,他们不是木偶,他们能够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发挥的平台,在关键时刻给他们一点方向,如此而已。
我看演员主要看性格和气质。为什么有的演员成为流星或者一直没有火起来,不是因为他的演技,而是因为他的性格。观众没有一个必须的理由非看谁不可。所以人太拽了,就白痴了。没有你,大家一样活,可惜很多人不这样想。
父亲给我一个范本,让我知道在这一行,你会有多少受伤害的可能。就好像你有了一个航线图,你可以避开所有暗礁,有一条安全路线。
所有在电影里搞笑的人,生活中都是闷蛋。卓别林、周星驰还有他,都符合这个定理。
我不会骗人,但不能有人骗我。我不会只看布景板前面的花哨,我总要到它的背后看看。我的生活只有真相,所以我这样的人不会很快乐。自己骗自己的人才会有快乐的机会。
J. 暴力美学大师吴宇森简介
吴宇森
原籍广西平南,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71年,在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他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三位华人明星,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印记的华人导演。
简介
吴宇森,原籍广西平南,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51年随父母移居香港,职业是导演、编剧、演员 、监制,由于父亲患病不能工作,由母亲负担养家的重担,生活十分清苦。 吴宇森早期照片中学刚毕业时父亲就去世了,全赖母亲在工地抬石子负担家计,他也只能打消了去台湾学建筑或是美术的升学梦。此时吴宇森就读于一家教会学校,精读了许多神学、历史学、哲学、美术学著作。吴宇森中学时代经常从课堂上溜出来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他最喜欢的是好莱坞的黑帮片,西部片以及黄金时期的歌舞片。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画面都充满了动感。吴宇森最崇拜的导演是法国暴力导演皮埃尔·迈尔维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着浓郁的人情味。但对吴宇森影响最大的人却是拍过《野人帮》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说,吴宇森电影中对慢镜头的运用以及让角色在圣歌中进行搏命激战的处理方式都是山姆电影语言的发扬光大。
吴宇森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三位华人电影人。
进入影视圈
1971年,吴宇森到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张彻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横行无阻,吴宇森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用吴宇森的话说,“把张彻电
吴宇森写真集(20张)影中的刀换成枪,那么就会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张彻身边两年后,吴宇森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过客》。此片的武术指导就是今日香港影坛的大哥成龙,当时两人都是影坛小辈,所以《过客》也没有产生什么反响。之后他到嘉禾担任导演长达十年(1973-1983)。在这十年间他拍了许多完全讨好市场的喜剧,1973年导演了《铁汉柔情》(即《过客》)之后,吴宇森又拍了不少的低成本电影,如《女子跆拳群英会》(1976)、《帝女花》1976)、《少林门》 (1976)等,后他又执导了《发钱寒》(1977)、《大煞星与小妹头》(1978)、《哈啰夜归人》(1978)、《豪侠》(1979)、《滑稽时代》(1980)、《八彩林亚珍》(1982)等喜剧电影。这段时期被他自己称作“喜剧的十年”。
曲折之路
1983年他从嘉禾到新艺城后,事业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湾沉潜了将近三年。然而他也因祸得福在台湾交了许多好朋友,也见识到台湾演艺圈中迥 吴宇森在电影节异于香港的浓郁的人情味。在1985年《笑匠》票房惨败后他只身回到香港,加入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在70年代末,他曾受聘于中国电影工作室做制片助理和剧本检查员。在这期间美国的新生代导演萨姆·佩金法和斯坦利·库伯力克给了他很多灵感,他们作品中的暴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八十年代中期,吴宇森的电影生涯停滞不前。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以至后来的《英雄本色2》(1987)和《喋血双雄》(1989)都沿袭了这一风格。
巅峰
《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在创作此片时,吴宇森豪气毕现,多年来在影坛积郁已久的失意与抱负尽透每一个画面,其精细的分流与流畅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来仍无可挑剔。这部大场面、高质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和影人。这部片子还为香港电影发现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晓东、潘恒生、张国荣以及当年同样失意影坛,被称做“票房毒药”的周润发。吴宇森是进行了一次赌博,然而他赢了,一群失意、蛰伏的男人征服了命运,相互迸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吴宇森 出席活动(20张)1989年的《喋血双雄》也许是吴宇森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至今,吴宇森还没有哪部作品超越此片所创造出的意境: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吴宇森用极为自信的手法让暴力世界中弥漫出无法言语的浪漫,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可以代表暴力美学的精髓: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背景中掠过的白鸽,一对最不应成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执行着自己心目中的正义
吴宇森出席活动照(12张)。正象吴宇森所说:“这是我最想用镜头来表达出的东西,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也表达了我心中的理想。”
《喋血双雄》后,吴宇森因意见不合脱离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自组公司拍摄了《喋血街头》、《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动作片。
闯荡好莱坞
1993年环球电影公司投资请吴宇森执导尚格云顿主演的《终极标靶》。虽然《终极标靶》推出后洛杉矶时报把吴宇森做为头版人物,影片拷贝卖了1600个,但这是一部变了味的吴宇森电影。影片中虽然也有圣歌中飞舞的白鸽,但却少了那份一贯的诗意,它更象一部尚格云顿的动作片。事实上,吴宇森电影中的武打戏在香港导演中连中等都算不上,所以当影片面世后为了适应尚格云顿的影迷,环球公司又派一名“资深动作片剪接专家”对影片进行了重新剪接。因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终极标靶》并不是真正的吴宇森电影。
代表作:《碟中谍2》1996年,他接手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断箭》。《断箭》最吸引人的就是饰演奸角的约翰·特拉沃尔塔模仿周润发的每一个动作,从玩世不恭的笑容到吸烟姿势,都极具神韵。同时,吴宇森设计的动作戏和各种细节令人应接不暇。本片是吴宇森第一次按照美国电影的套路大展拳脚,此时他已真正把握了好莱坞动作片的命脉。
1997年的《变脸》是吴宇森电影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吴宇森在片中找到了东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种“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并着重刻画了女性角色的刚强和温柔,这一点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可,许多从不看动作片的女观众亦着迷于这部电影。与以往处理人物的风格一样,该片的主人公亦处于正邪之间。片中约翰·特拉沃尔塔与尼古拉斯·凯奇,本来一个代表善、一个代表恶,但经过交换面孔后他们基本上成了同一个人的两种性格。而最有意味的情节是有时候有些事情坏人会比好人处理得更好,譬如后来凯奇换了特拉沃尔塔的脸之后,给了他太太真正的浪漫,还教会他女儿怎样保护自己。吴宇森在片中充分发挥了凯奇和特拉沃尔塔的表演天才,他让观众在看到两大演技巨星的眼神变化时感受到他们心理的转变。吴宇森对两大巨星的驾驭显示了大师级的风范,凯奇和特拉沃尔塔事后对此都五体投地,他们认为吴宇森给他们设计的戏实现了他们扮酷的梦想。而这显然不是恭维。投资高达一亿美元的《变脸》被美国影评人们认为是“最具吴宇森风格”的作品,并一举夺得七月份美国电影票房冠军,同时也为吴宇森带来了全美华裔艺术基金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金环奖”。
2000年5月24日,在中西方影迷的万众期待中,《碟中谍2》浮出水面。《碟中谍2》没有摆脱狗尾续貂的宿命,但是吴导并非泛泛之辈,虽然粗糙的剧本成为众矢之的,但强烈的风格化影像以及酷毙拉风的克鲁斯个人秀,淹没了评论家的口诛笔伐,点燃了影迷的热情,票房一路攀升,并创造了一个无上荣耀的历史——票房位居所有间谍动作片之首,可以说其中导演吴宇森功不可没。
留迹好莱坞
2002年5月21日,在中国剧院的门口,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唯一的一位华人电影导演——吴宇森的中英文签名手迹就在这里,他的英语名字是:John。华人围著在看吴宇森的这个方块,想在这里拍一张没有人影的照片都很难。星光大道的另一个地方还有华人演员成龙的五角星,也聚集了不少华人拍照留念。
经纪公司
CAA(创新艺人经纪公司)
创新艺人经纪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简称CAA)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精英人才经纪代理公司,代理范围包括电影、电视、音乐、戏剧、体育、电子游戏、互联网等众多领域中最有创意和最成功的艺术家,同时,CAA也代理众多企业客户,为其提供娱乐营销解决方案等战略性营销服务。 在好莱坞,CAA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签约了众多如茱莉亚·罗伯茨、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妮可·基德曼、乔治·克鲁尼、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样的明星大腕和业界巨擎。《财富》杂志曾称赞CAA为“娱乐产业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CAA在中国娱乐圈同样占有重要一席,导演吴宇森、陆川、宁浩、张一白、彭浩翔、金依萌、张扬、管虎、薛晓路、赵天宇、陈士争、杨庆等均为其签约导演;明星则包括吴彦祖、黄渤、徐峥、戴立忍、余男,以及日韩明星浅野忠信、韩彩英等;同时,主持人杨澜、查可欣、编剧霍昕,主要也与CAA签约合作。
编辑本段
电影特点
他通常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的是描写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关系,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迷茫,但是最好还是积极的,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征。
编辑本段
人物评论
要是吴宇森是拍武打片的,那米开朗琪罗不过就是刷墙的。
——昆汀·塔伦蒂诺
国内知名襟抱堂网络策划机构认为,吴宇森开创了一个时代,纵观他的电影,经历了一场暴力到唯美的历程,这也体现了这位大师级人物的心路历程,走进好莱坞,他的电影,必将影响世界。
所获荣誉
赤壁导演吴宇森好莱坞星光大道明星手印有2000多个,为了纪念对娱乐事业做过贡献的人,这里镶有这些人的星形奖章和手印脚印。这些星形奖章的所有者差不多都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名人,这中间也不乏一些华人电影明星和导演,李小龙、成龙、吴宇森等,吴导是唯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印记的华人导演,这是一种名誉的象徵,代表著为娱乐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贡献被世人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