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诺兰经典神作电影都有哪些
诺兰经典神作
1996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了个人首部故事片《追随》,在旧金山电影节上放映并受到关注。2000年,诺兰凭《记忆碎片》获得第74届奥斯卡和第59届金球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2] 。2005年,执导拍摄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2006年,执导作品《致命魔术》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获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2008年,凭借电影《黑暗骑士》获第35届土星奖最佳编剧奖,该片上映一周就打破北美多项票房纪录成为全球第四部票房达到10亿美元的电影[3] 。2012年,再度执导系列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该片获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2010年,凭《盗梦空间》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及最佳原创剧本提名[4] 。
2015年3月,凭借执导电影《星际穿越》入围第41届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奖土星奖最佳导演[5] 。
2. 9.0分以上的动漫神作都有哪些
我认为有
《千与千寻》豆瓣9.3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本片荣获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金熊的动画作品。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发生的故事。
宫崎骏没有迪斯尼那么花哨,他甚至有些落伍,直到现在,他还坚持用手工绘画而不是电脑绘图来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说是一部电影,用什么去打动别人。所以,宫崎骏笔下的形象是一个个人,而不是一个个没有知觉的卡通形象。
《机器人总动员》豆瓣9.3
《机器人总动员》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鲁·斯坦顿编导的科幻动画电影。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进行制作,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电影公司负责发行。安德鲁·斯坦顿执导,本·贝尔特、艾丽莎·奈特和杰夫·格尔林等联袂献声配音。讲述了地球上的清扫型机器人瓦力偶遇并爱上了机器人夏娃后,追随她进入太空历险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的全球票房累计超过5.3亿美元,曾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除了电影的爱情主题,影片普遍被认为讽刺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包括肥胖、环境破坏、消费主义、领导能力等问题。它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动画片,一件令人拍案叫绝的视觉艺术品,还是一部严肃的科幻电影。
《疯狂动物城》豆瓣9.2
《狮子王》是迪士尼出品,由罗杰·艾勒斯、罗伯·明可夫联袂执导,马修·布罗德里克、詹姆斯·厄尔·琼斯、杰瑞米·艾恩斯等参与配音的一部歌舞冒险动画电影。讲述了小狮子王辛巴在众多热情的朋友的陪伴下,不但经历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最后终于成为了森林之王,也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义。
《狮子王》完美又不失真实性的动画风格,情感丰富的音乐与百老汇风格的大场面歌舞,严肃话题与轻松桥段的平衡,最关键的,其磅礴的史诗气质以及关于人类永恒话题的讲述,都使其成为西方动画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笔者心中绝对的迪士尼动画No.1.
3. 尼古拉斯凯奇神作
尼古拉斯-凯奇(原名:尼古拉斯·金·科波拉),1964年1月7日出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是前旧金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奥古斯特·科波拉,他的叔叔是以《教父》和《现代启示录》等片闻名于世的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他的堂妹是以《迷失东京》和《绝代艳后》等片而终于一跃成为美国最原创、最有前途的年轻女导演索菲娅·科波拉 Sofia Coppola 。作为科波拉家族的一员,他从小就在充满音乐与书籍的环境中长大,并对演戏、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17岁开始进入电影圈,为了不受叔叔名气的影响,改从他喜爱的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姓。另一说法为19岁时,为纪念他最爱的漫画角色——1个刀枪不入的黑人佣兵:卢克·凯奇,而改姓。 1980年,尼古拉斯初次在影坛露面,在《黑狱风云》中饰演一个无名无姓的群众演员。而真正使其踏入电影圈的是在1982年于《开放的美国学府》中扮演一个角色。次年他又出演影片《山谷女孩》和《斗鱼》。1984年,在名片《鸟人》中,凯奇担任了主角,充分展现了他那过人演技,开始为人们所瞩目,该片1985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凯奇在该片中的表演受到了肯定,开始走向成功。80年代,他在考波拉怀旧片的《佩姬苏要出嫁》(1986)中演出的年轻的摇滚乐手并不被看好,但是现在看来倒象是一个练习技艺过程。在科恩兄弟的喜剧《抚养亚利桑那》(1987),以及戴维.林奇的《我心狂野》 代表作:《逃离拉斯维加斯》
(1990)中,他吹奏的谷弗斯管再一次令人惊讶。在此后的几年里,他又拍了《棉花俱乐部》、《爱的召集令》、《忧郁男孩》、《佩吉苏要出嫁》、《月色撩人》等影片,在这些影片中他对不同的角色的处理都极见功力,有着不错的表现。 1988年,他在影片《吸血鬼之吻》中扮演了一位纽约雅皮士,后来变成了一个吸血鬼,该片堪称是凯奇从影以来最为“过分”的演出,因为在拍片时,他甚至真的活吞了一只蟑螂。不过那只倒霉的蟑螂却似乎给他带来了好运。此后他那带点疲惫,有些低调的形象开始为人们所接受。1990年他又演出了《火鸟出击》和《我心狂野》。《我心狂野》有着诡异强烈的影像风格,及超现实的气氛。片尾凯奇身着蛇皮夹克站在滚滚车流之上演唱猫王名曲“Love Me Tender”一段更成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场面。该片1992年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成了凯奇创作的转折点。 不过在《我心狂野》之后,凯奇并没有重复这种叛逆青年的路子,因为他的外形并不适合这类的角色。他继续在小制作影片中尝试着各种角色。1992年他在影片《今夜你寂寞吗》中饰演了一位将未婚妻输给赌场大亨之后想尽办法赢回美人芳心的侦探。在1993年~1994年期间凯奇又主演了类似《西部红石镇》这种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与类似《超级赌徒》这样的二流影片,但都是些小制作的作品。尼古拉斯·凯奇写真(20张) 凯奇在1994年拍摄的几部影片却引起了不俗的反响,在《第一夫人的保镖》中他饰演一位保护前总统夫人的特工。在《倾城佳话》中,他饰演了一位信守诺言的诚实警察,将中彩票得来的奖金分了一半送给一个女招待作小费。在《天堂有难》中,他又饰演了一位被小镇居民感化而弃恶从善的劫匪。凯奇在片中的表现也都相当地出色。不过他却似乎厌倦了演这种善良的小人物,于是在1995年,他的形象有了极大的变化。在影片《死亡之吻》中,凯奇扮演了一位冷血杀手。为了演好这个凶狠强壮的杀手角色,他还特别加强了身体锻炼以获得外形上的效果。 1995年对凯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他主演的《逃离拉斯维加斯》是一部成本仅有三百五十万美元的小制作影片,凯奇投入的不只是他的灵魂,他更只是收取了微薄的片酬。在这部片中凯奇获得的片酬只有他平常的十分之一!不过他那深入灵魂的表演却使他赢得了一尊金光闪闪的奥斯卡金像奖,这是金钱所难以估量的,该片使他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男明星。之后他转变戏路,向动作片进军。 他于1996年主演的动作片《石破天惊》使他跃身成为全球国际票房巨星,证明了他的戏路相当宽广,是个货真价实的奥斯卡影帝。1997年又以《空中监狱》和《夺面双雄》雄霸暑期票房。尼古拉斯-凯奇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好莱坞又一动作派票房巨星。在这之后他出演了不少卖座影片,当然也没有放弃他钟爱的独立电影。 1998年,尼古拉斯凯奇与女星梅格瑞恩合拍爱情片《天使之城》,成为一时佳话,深 代表作:《变脸》
情的天使形象深入人心。 至此,尼古拉斯凯奇的演艺生涯达到高峰。 尼古拉斯·凯奇剧照(18张)之后,尼古拉斯凯奇陆续拍了《蛇眼》和《8毫米》等评价不高的电影,终于在2000年拍摄动作片《极速60秒》,饰演无所不能的偷车大盗,取得过2亿的票房。 除了尼古拉斯凯奇钟爱的动作片,2000年后也不乏温馨的亲情片如2000年《居家男人》2003年《火柴人》,均扮演温情父亲,双双获得好评。 尼古拉斯凯奇起伏的演艺生涯,使他的电影评价不一,继火柴人之后2005年的《战争之王》普遍获得好评,但《国家宝藏》一二系列则褒贬不一,更有颇受恶评的《异教徒》《预见未来》等片。 其中,由尼古拉斯凯奇最喜爱的漫画之一“恶灵骑士”改编的同名电影《恶灵骑士》,让凯奇过足了英雄瘾,也换来了不少嘘声。 2009年3月20日他与澳洲影后罗斯·波恩合作的又一部惊悚动作片《先知》(《神秘代码》)上映,本片既有如同《2012》一般的场面,又有跌荡起伏,感人致深的剧情,它比过分娱乐的《2012》更有资格称为灾难片,尤其是和自己心爱的儿子诀别时的动人场景,更加突显了凯奇精致的演技。 在如此的口锋中,尼古拉斯凯奇坦然地说: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取悦所有人。 在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中,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坏中尉:新奥尔良港》首映,该电影获得了评委和观众不少好评,而尼古拉斯凯奇更为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主要竞争者。但是尼古拉斯凯奇却与威尼斯影帝擦肩而过,不过我们相信《坏中尉》将是凯奇演艺事业另一个转折点。 尼古拉斯·凯奇封面海报(15张) 2010年4月16日,凯奇的一部新电影《海扁王》在美上映。这部电影在3月月尾于英国上映时已好评如潮。《海扁王》在美国上映时也得到素有“大嘴”之称的美国影评人的好评,IMDB网站更是打出8.5分的高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77%。北美票房榜也以不到20万的优势险居第一。虽然凯奇在片中只是配角,但其演技丝毫未减。从《先知》(IMDB,6.5)到《坏中尉》(IMDB,7.1)再到《海扁王》(IMDB,8.5)可见凯奇近年电影质量的回暖,从而也博得了众多影迷对凯奇的信心。相信2010年7月随着《魔法师的学徒》的热映,凯奇将为其演员生涯谱写出第三个高潮。 【PS】有趣的是,高大挺拔的尼古拉斯·凯奇在动作片中总是骁勇善战,上山下海、对付仇敌无所不能。不过,这位银幕英雄,从小就患有惧高症,对高处有极深的恐惧感
4. 豆瓣8.8,口碑好过《树先生》,这是王宝强哪部影片
2011年上映的《Hello!树先生》算是王宝强口碑比较不错的一部喜剧电影,至今豆瓣评分还维持在7.9分,但有许多观众却表示难以接受该片的荒诞魔幻范儿,所以反响平平。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观众们也通过这部影片看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演员王宝强。
其他两位主演王双宝那时也还只是一个京剧演员,李易祥当年也才北影毕业,从没在电影里演过主角,为了拍这个戏,他甚至不洗头不洗澡,不单单是外表,就连神态动作都变了。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三个当时并没名气的演员却演出了一部巅峰之作,而这部巅峰之作也从此开启了他们精彩的电影人生!
5. 9.8分R级神作,到底是怎样的神作
先前,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炸了。9月初,DC漫改电影《小丑》,在水城威尼斯电影展上上映。几个小时后,IGN搞出10分100分点评,IMDb开分9.9分豆瓣网开分9.7分(已经下降至9.四分)
小丑是美国DC的反派人物角色。它是蜘蛛侠的强敌。与漫改里边大部分人物角色不一样的是,小丑没有超自然能力,大部分便是一个平常人。他拥有 绿色头发,白色皮肤,鲜红色嘴巴,紫色衣服,代表性就是他那搞怪又诡异的笑容。他敏感多疑,令人捉摸不透,个人行为贴近疯狂,为了更好地做到目地不顾一切。最令人费解的是,他的这种个人行为行为,并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更好地权利,也不是为了更好地性。他为了更好地摧毁而摧毁,为了更好的凶杀而凶杀,为了更好地害怕而生产制造害怕。
有些人说他有精神疾病,有些人说他是无政府主义者……简而言之,他是美国媒体网络投票前100名反派的第一名,也是IGN史上最牛杰出的反派。
如同ign评价影片小丑:这部影片对惨忍社会发展明确提出了令人不安的疑惑,也作出了并不容易的解释。
这一部名字叫做《小丑》的影片,好像生逢其时,它所叙述的尽管是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故事,却又好像一个时下的推测。如同影片里的一幕:示威者的品牌上写着“每一个人都能够当小丑”。
6. 日本动漫公认三大神作是什么
日本动漫公认三大神作是《七龙珠》、《新世纪福音战士》、《千与千寻》。
1、《七龙珠》:日本漫画在世界范围内销量的霸主,开创了长篇热血王道漫的先河,其中不少元素都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漫画。后世的许多少年漫画家更是把鸟山明当成偶像。热血漫的巅峰,无法超越的经典,曾风靡全球。日本国漫。
2、《新世纪福音战士》:也称作EVA,EVA可指福音战士系列动漫,亦可指EVA全机体。日本动漫作品多如繁星,但真正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并讨论的寥寥无几,作为日本动漫题材史上里程碑的EVA便是其中之一。
3、《千与千寻》:2003年获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是历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金熊的动画作品,在超过20个国家公映,日本本土票房304亿日元,日本本土就有超过2350万人观看。
《千与千寻》故事背景
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
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7. 豆瓣9.0分神作,38年过去,我们再没有拍出如此干净的电影了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每当李叔同创作的这首 《送别》 的旋律响起,总能勾起人的无限回忆。
很多人评论这首歌: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朴树曾经在一次表演中,唱到这首歌时痛哭不止,曲未尽,他就已经崩溃。
而让这首歌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旋律的,则要归功于一部38年前的国产老电影。
影片没有华丽宏大的场面,没有精美的服装道具,却凭借着清新朴实的故事和隽永动人的情节,而成为治愈几代中国观众的经典电影,时至今日仍旧被视为:
中国影坛最好的诗意电影,没有之一!
影片在豆瓣上评分高达 9.0 ,好于 97 %的剧情片,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本期「 被遗忘的国产类型片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部38年前的经典电影!
《城南旧事》
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
影片上映于1983年,由上影厂出品。
电影改编自女作家 林海音 的同名短篇小说,由第四代大导演 吴贻弓 执导。
影片在当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三项大奖,同时还走出国门成为改革开放最早一批在国外获奖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1984年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原著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回忆性自传小说,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女孩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细腻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文字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导演吴贻弓在1981年意外看到了这部小说,当即就被小说所打动,他曾说过:
小说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随即吴贻弓着手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分别是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 和 《爸爸的花儿落了》 ,改编的时候,吴导删去了部分情节。
但即便未能拍出小说的全部内容,但影片对于原著的情节忠实度却非常高。
电影和原著一样,以小女孩英子的第一视角展开讲述,借用她稚嫩又童真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情冷暖与人间酸楚,虽然英子小小年纪,却道尽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整部影片不刻意悲伤,也不故作煽情,完全秉持了散文诗一样的恬淡风格。
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城,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
每年秋天开始,往北京运煤的骆驼队,都要伴着驼铃声悠悠地进城又出城。
早晨,城南一条胡同口的水井边上,附近的积水都冻出了冰碴子。
驼队又像往常一样,来到胡同里的一户人家卸煤。
主人家姓林,有个六岁的女儿叫 英子 ,从小长在胡同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看着停在家门口的骆驼,呆呆的表情和大口咀嚼草料的神态。
穿着大红棉袄的英子也忍不住学起了骆驼的神态来,她问父亲:
「 骆驼为什么都要挂个铃铛? 」
父亲解释,骆驼怕狼,人给他挂上铃铛,狼听见铃响,知道有人在保护骆驼,就不敢侵扰。
这自然是大人的说法,可对于人小鬼大的英子来说,经常对问题有着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骆驼有大大的脚掌,走在沙漠里没有声音。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父亲对于女儿的想法不置可否,只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好!
在英子家对门不远,有家惠安馆,住在馆里的有个叫 秀贞 的姑娘。
她梳着一头大辫子,每天总是痴痴地倚在门口,嘴里时不时地唤着“小桂子”的名字,附近的人们都叫她疯女人。
英子对秀贞产生了好奇,可大人们都不允许她接近秀贞。
尤其家里的仆人宋妈,每回都告诫英子:
「 你就不怕惠安馆的疯子? 」
胆大活泼的英子却反驳说:
「 她每回见了我,都对我笑呢! 」
回家路上,恰好碰到警察「 出红差 」的队伍,人们都在围观叫好,当热闹来看。
英子并不懂这种旧时老北京处决犯人的说法,更不懂为何围观的人要拼命叫好。
之后,宋妈带英子去了附近的油盐店,店里的伙计正在难为一个和英子同龄的小姑娘,非要让小姑娘唱一段小曲儿才把酱卖给她,英子气不过,主动夺走了酱递给了她。
后来,英子又见到了女孩在胡同口的水井打水,才知道小姑娘也住在附近,叫 妞儿 。
英子主动邀请妞儿来自己家玩,可妞儿却不敢,她害怕英子家对门的疯女人。
英子回屋又碰上了蹲在门口的疯女人秀贞,大着胆子问:
「 小桂子是谁? 」
秀贞带着英子进屋,指着墙上的年画娃娃说:
「 看看我的小桂子长得多胖啊! 」
秀贞的父亲在屋外听女儿又在说起这些事,当即骂道:
「 别说了,也不害臊。 」
英子回家见宋妈和附近卖洋火的老婆子在一起嘀咕,似乎说的就是秀贞的事情。
宋妈看到英子过来就不再言语,可古灵精怪的英子,早就知道大人们在议论秀贞的丑闻。
原来,秀贞曾爱上了一个来城里读书的大学生思康,两人私定终身,可后来这个大学生被抓走,再也没回来,而秀贞那个时候已经怀有了身孕。
秀贞后来生下了个女儿叫小桂子,家里觉得丢人就被把孩子丢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打从失去爱人和孩子后,秀贞就变得疯疯癫癫起来。
转年到了春天,天气暖和起来,英子已经到了要入学的年龄。可她没事还是经常找附近的妞儿玩耍,有时也会去看看疯女人秀贞,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得过着。
有时英子会看到一些大学生来家里找父亲交谈,母亲总劝说父亲不要跟那些人来往太深。
可是父亲却说:
「 那些都是了不起的新青年啊! 」
母亲接着父亲的话题说:
「 哎,听说惠安馆那个疯子的男人也是…… 」
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住,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
在一旁练字的英子听着父母的窃窃私语,隐隐约约知道了什么,但又不太说得明白。
只是觉得,大人们的世界好像总是很神秘。
后来,英子再去惠安馆看秀贞,秀贞有时会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片段,并提到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块青色胎记,还叮嘱英子:如果以后看到小桂子,一定要让她早点回家。
夏天,英子在胡同里玩耍,见到了妞儿和一个带着胡琴的瘦高男人走在一起。
英子主动打招呼,可妞儿却被身后的男人催着走离了胡同。
英子知道,男人是妞儿的父亲。
见妞儿不理自己,失落的英子走到了惠安馆,秀贞见她来,热情地招呼她。
还用自己养的指甲草加白矾捣碎,给小英子染了红色的指甲,秀贞一边涂一边回忆说:
「 思康他最喜欢我染的红指甲…… 」
当晚回到家,妞儿突然来找英子哭诉,妞儿经常父亲毒打,以至于浑身都是伤。
英子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如此狠心?
可妞儿却哭着说,自己并非现在的父母亲生的,而是被捡来的。
没过多久,一个雨夜,妞儿悄悄从家里跑了出来,她告诉英子,自己忍受不了养父母的毒打,想去找亲生父母。
她听家里人说,自己是在城门那儿被捡来的。英子猛然想起之前宋妈和卖洋火的婆子的对话,于是又看了妞儿脖子后面,果然有一枚青色胎记——这才确认她就是小桂子。
妞儿不明就里,英子于是拉着她来到惠安馆。
秀贞见到了过来的妞儿,当即抱住她,口中念叨着:
「 我苦命的小桂子,你终于回来了! 」
这时,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秀贞于是赶紧给妞儿穿好新衣服,嘴里说着,咱们得坐八点五十的火车去天津,到天津坐大轮船,一块找你爸爸去!
收拾完行李,看着眼前的妞儿,秀贞忽然又停下,问眼前的妞儿:
「 你怎么不叫我呢,叫我一声妈。 」
英子也不理解妞儿到底相信了秀贞是她的母亲,还是因为被从未感受过的母爱所感动,居然真的叫了一声妈,两人连夜冒着大雨坐上了黄包车离开了胡同。
英子被大雨淋得发烧起来,反应过来时,已经拦不住住秀贞和妞儿,就倒在雨里。
街上的报纸后来报道了一条新闻说: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在铁路附近发生了意外惨死。
当英子再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里,医生说她因为发烧昏迷了很久,差点急坏了爸妈。
出院以后,英子举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英子也进了附近的厂甸小学念书。
她再没见过秀贞和妞儿,可她总会忍不住想起她们。
一天下午,附近胡同里有三个男孩在踢球,有人把球踢进了附近废弃院落的草丛里。
传闻这座宅院闹鬼,男孩们都不敢进去捡球,只有英子不害怕,主动走进草丛里。
在草丛里,英子意外发现了一只精巧的自鸣钟,还有一个铜茶盘。
此时男孩们叫英子赶紧出来,英子就把东西都放回去,也没顾上找球就跑出了草丛。
回家后,父亲和母亲交谈中提到,胡同口张家遭了贼,被偷走了一座自鸣钟。
英子听在心里,她想起了下午在草丛里见到的东西。
第二天傍晚,对小偷产生好奇的英子又去草丛里找那些东西,结果见到树下蹲着个人。
英子吓了一跳,好在男人看来没有恶意,随即掏出一个皮球问英子,是来找这个的吗?
英子接过球,却又主动大着胆子跟他说话,见他一直蹲在地上就问:
「 你是来这儿拉屎的吧? 」
男人倒也不脸红,听完哈哈大笑地答应着。
见英子毫无顾忌的和自己说话,天真无邪,于是男人便敞开了心扉,主动跟她攀谈起来。
得知英子在厂甸小学念书,男人便兴奋地说,自己弟弟也在那儿念书,而且学习很好。
英子对男人产生了好奇,她回到家并没有告诉父母见到男人的事情。
此时附近的警察正在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询问是否遭遇窃贼或是见到可疑人等。
第二天下午放学,英子又主动来到这片草丛,见男人果然蹲在这里,便又交谈起来。
这次男人说了很多:
「 自己弟弟学习好,可自己做哥哥的却没本事,没法供养弟弟上学读书,我走了这一步,也是没法子。我妈和弟弟都不知道,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
说完不等英子回答,忏悔的男人居然抱头痛哭起来。
英子其实不懂男人的话,她想安慰男人,只是说:
「 我不懂……人太多,我分不清。 」
随即英子又说:
「 我们的课文里有一课《我们看海去》,可我没看过海,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 」
男人听完却似乎想通了,他收起泪水回答英子:
「 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分得清的。 」
隔天放学后,英子又见到警察出红差的队伍,抓的都是一些年轻大学生。
回到家,母亲又在唠叨父亲:
「 今个儿又在枪毙学生了,你还招他们,怪吓人的,让人看见怎么办? 」
父亲只说母亲不懂,之后英子又常常见到父亲悄悄掏钱给那些来家里的大学生。
后来,学校举行毕业典礼,课堂上学生们唱起了一首《送别》。
英子偶然发现,那个得了第一名的学生的哥哥就是那天草丛里见到的男人。
英子发自内心地替男人感到高兴。
不久后,废弃宅院来了很多警察,街坊们都在传说,便衣抓到了盗窃的小偷。
听说抓到了小偷,英子很担心草丛男人,于是赶紧出门去看,结果看到了警察刚好押着男人从胡同口路过。
男人回头看了英子一眼,面带微笑,可英子看了内心却说不出的难过。
他的眼睛里止不住泪水,因为她知道, 自己又一次失去了刚认识不久朋友 。
转眼又到秋天,英子的父亲突然罹患重病,经常往来于家里和医院之间。
宋妈也让英子代笔写了一封家书,说自己一切安好,但是很想念儿子小栓子,希望让乡下的丈夫冯大明能够带着孩子来城里一趟。
可后来有一天放学,英子见到宋妈哭得很伤心,问了母亲才得知真相。
原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狠心卖给别人。
宋妈心痛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只有默默地哭泣,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岁。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很早,父亲的病也越来越严重,必须长期住在医院里。
英子放学后,带着成绩单来医院里看望父亲,想让父亲高兴高兴。
因为自从父亲住院以后,母亲一直不让英子来医院,说是父亲的肺病会传染。
可英子还是忍不住想念父亲,于是私自来医院看望,
病床上的父亲很憔悴,他回忆起自己上次打了英子的事情,于是就问女儿还记得吗?
英子回答:「 父亲打得好疼,想忘也忘不掉。 」
父亲愧疚地问:「 还恨爸爸吗? 」
英子懂事地回答:「 不恨。 」
转年秋天,在枫叶飘落的时节,父亲终究还是离开了英子一家人。
母亲要带着一家人离开北京,临行前,一家人在父亲的坟前告别,久久不愿离去。
之后,宋妈也告别林家独自回到了老家,成了又一个消失在英子生命里的过客。
英子和母亲、弟弟一起坐着马车渐行渐远,只有英子独自向后张望着。
她想再多看一眼,因为她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南。
她想记住这里的一切,记住那里的所有人,记住这儿的秋天,记住这儿的离别……
作为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城南旧事》没有采用常规的故事片结构,影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导演只是非常细致地勾勒了旧 社会 老北京一座胡同里的琐碎日常生活, 故事看似普通平淡,却用诗意的影像于无声处展现了纷繁复杂的老北京风情画卷 。
整个故事透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的成人世界,善良女子秀贞的失孤、为了供养弟弟读书的小偷的被捕、淳朴勤劳的女佣宋妈的家庭惨剧、一生纯良和善待人的父亲的病逝,乃至于电影仅仅只是侧面刻画和铺垫的学生运动与 社会 激荡变革,如此多的故事线索,为影片填充了故事的深度与广度。
整部电影宛如一首略带感伤的讲述回忆的散文诗,在抒情与回忆当中折射当时整个 社会 的人情百态。 生于书香门第的英子虽然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却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告别与失去;当小小年纪的她,开始被迫理解身边那些过去不懂的事情之后,成长的残酷代价让英子一夜长大,童年也就真的一去不返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不断地经历失去与离别,而这正是影片最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
影片的女主角英子的扮演者 沈洁 ,是导演吴贻弓意外发现的小演员,出演电影时年仅10岁。电影播出后,不少观众称沈洁是「 中国电影眼睛最清澈的女孩 」。
就连原著作者林海音也盛赞说:「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子 」。
说到这里,再来说点题外话,《城南旧事》上映之后果然大获成功,但其实影片拍摄时并未取得版权。一直到后来,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先生来到大陆,得知母亲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只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稿酬,之后电影被引进台湾上映。
1991年,林海音先生来大陆访问,才特意见了当年电影的主创人员,并感谢他们将自己的小说给还原在银幕上,由此传为一段佳话。
电影另一大成功的地方,无疑是片中所呈现的浓浓烟火气。看过电影的人,想必都会对片中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印象深刻。 北京城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所有的场景在萧条陈旧中却带着一种明媚暖意,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
据说电影最初的投资只有29万,但剧组为了还原小说中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风貌,于是采用棚拍搭景的方式,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小偷”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按照1:1的规模实景搭出来的。
外景搭好后,导演吴贻弓却不着急开机拍摄,反而等了好长时间才开拍,目的就是要等这个再造出来的“北京”慢慢变老。果然, 几个月过后,当屋檐上的草籽变成了几撮随风摇曳的野草,当落寞院子里的假树桩经风吹雨打后有了旧的模样时,林海音笔下的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便生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以致当年很多观众看了电影后还以为这部影片是在北京拍摄的。
由于前后筹周期过长,电影拍摄过程中一再超支,由原定的预算翻了一倍,成本达到了57万。但也正是当时的电影人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造就了这部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遗憾的是——
在如今商业至上的华语电影市场,我们却再也拍不出如此纯粹干净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