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天堂 > 冯小刚那部电影票房最差

冯小刚那部电影票房最差

发布时间:2022-11-13 14:56:23

A. 冯小刚拍了这么多电影,为什么票房相对来说不是很高

半写实电影

从《唐山大地震》到《1942》,从《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一部又一部的半写实电影成为了冯小刚一直不肯割舍的题材。

《天下无贼》里刘若英哽咽地吃烤鸭,《唐山大地震》里徐帆那句你这是去哪了啊,《集结号》里张涵予那句我的兄弟就埋在这煤窑下面我证明,《芳华》里的苗苗那句你能抱抱我吗,都充满了感动,让人流泪不止,但是本来想去放松地看完冯导的电影心情只会更沉重。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电影院绝对不适合去看冯导的电影,冯导的电影更适合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地看。

B. 曾吐槽国内电影烂片太多的国内大导冯小刚,迄今他自已都导过哪些烂片

关于冯小刚导的烂片数量,我觉得并不是很多,在我的印象当中我认为最不好看的一部当属私人定制,但是这部电影也谈不上烂片的范畴,毕竟这部电影的票房还不错。像其他的烂片,我就列不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姑且认为没有,既然烂片没什么说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冯小刚所拍的那些经典的影片。


此外还有播出不久的《芳华》,这部电影也有着不错的反响,并且播出之后票房也非常的高,据说拿到了同时期上映的电影的第一名,而且电影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夸赞居多。

C. 冯小刚拍过烂片吗是哪部

我认为每个导演都有烂片中国审核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中国在特技水平上不如美国也是一个原因,中国演艺届功利化。中国90年代以前,拍摄的都是经典,因为那时候,中国电影、电视都是艺术,最近这些年,电影效果提升了,电影质量却没有了。而且整个演艺圈都被香港给带歪了。例如以前的四大名著,无论看多少遍都不厌烦,现在翻拍很多次,都是垃圾。

《私人订制》是我看过的、冯导的作品中最割裂的一部。冯导在《私人订制》里,是很不甘的。他一边说着“群众里有坏人”,隐晦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一边又想挣这些傻×群众的钱。就是《让子弹飞》里姜文说过的,“我怎么又能站着,又能把钱挣了。”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使得《私人订制》看起来不伦不类。

D. 冯小刚最高电影票房是多少

3.《我不是潘金莲》4.8亿
可能是冯小刚作品里尺度最大的一部,小圈圈的表现方式让人看得很压抑,里面的故事仔细想想,让人感觉更压抑。
2.《唐山大地震》6.5亿
跟《集结号》有着同样的套路,先是以特效震慑观众,之后再用情感来感动观众。本片是2010年的年度票房亚军,冠军是《阿凡达》,季军是《让子弹飞》。
1.《私人订制》7.1亿
目前为止,冯小刚的最卖座作品,也可能是冯小刚导演的最烂电影,编剧王朔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落伍。

E. 为何说冯小刚电影不再是贺岁档“票房灵药”

为如今这个时代,贺岁档不仅仅依靠某些大咖的口碑,而是依靠它本身的质量以及它有没有流量来胜出。

我们都知道现在这时代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但流量为王的时代只适用于适用于电影上映前,电影上映以前肯定是要寻求有流量的明星们去饰演一部电影去饰演一部电视剧,以求获得最大的收益,以求获得投资不受损害。

别说冯小刚了,就说刚才已经提到过的吴京,他导演的电影也扑街过,在吴京导演的《攀登者》里面,就票房惨淡。

说一个好的票房,现在不仅仅靠导演的自己的名誉来挡起来,更重要的更是这部片子的质量,片子质量不行,一般都会成为票房毒药,而不是票房灵药!

F. 冯小刚呕心沥血却无人问津的电影《一九四二》,只因现实更加惨痛

1942 年发生了许多大事。中苏美英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郭沫若创作 历史 剧《屈原》,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出生,中国女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时年31岁。

也是同一年,身处抗战前线的河南发生举世震惊的大饥荒,上千万人流离失所,近300万人被饿死。

这一件极其悲惨的重大 历史 事件至今在中国的史书上鲜有记载,今人对其真相知之甚微。

最后知名作家刘震云为重温这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 历史 ,走访灾难的幸存者,最终写了一本名为《温故一九四二》的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导演冯小刚看了后深有感触: “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后来冯小刚根据刘震云的原著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成了一部叙述 历史 性质的电影,叫做 《一九四二》 ,并重金邀请李雪健、张国立、陈道明等加盟出演。

温馨提示:可以点击下方卡片搜索可以免费观看此电影,请提前备好纸巾。

影片讲述了老东家在河南大闹旱灾之时到陕西躲灾,可未到目的地就以沦落为难民后,他亲眼见证儿子,儿媳,老伴,相继惨死,而政府的腐朽统治及日本人的入侵更是让这场灾难雪上加霜,最后只剩东家一人,在回河南的路上领养了同样遭遇失去家人的小女孩的故事。

电影反映生活,可生活有时会比电影更残酷。这些是搬上了荧幕的故事,那些 “易子而食”“卖儿弃女”“野狗吃尸体”“千里无人,饿俘山野” 的景象,又岂是短短两个小时就能描述得出来呢?

其实从1941年秋季开始,河南开始出现旱情,很多地方已经有绝收现象,农民们开始刮树皮,挖树根当作食物,到了1942年秋季,持续了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树皮、树根已经基本被挖光,灾民们开始大量死亡。照片上是当时陷入饥饿荒的河南灾民,所有人都蓬头垢面,等待着政府的救济。

当时的政府虽然采取了救灾行动,但既没有计划,也不尽力,各地都在互相观望,推卸责任,隐瞒灾情。

战乱加上饥荒,有一些妇女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父母以及孩子活命,主动把自己卖给人贩子,换取一些粮食或者一点微薄的钱财。

1943年春,河南地区仍然干旱,很多灾民为了活命,选择全家一起外逃,灾情最严重的村子基本都是十室九空,成千上万人涌向了陕西,逃荒路上饿死的、从火车上失足掉下来摔死的、轧死的人数无法统计。 目前公认这场灾难中死亡人数是300万,但真实的具体数字已经永远成为了迷。

在电影里,为呈现出一个真实时代,以张国立为代表的这支逃难者主创演员不仅在开拍的半年前就开始练习河南方言。还在拍摄期间集体减肥,真正体验长期饥饿的感觉。张国立说, 真正到了那种饥饿浑身无力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物的台词很多都是多余的。

时隔78年,当年大饥荒的亲历者,大多已经辞世,即使活着的,至少也是八九十岁的老人,河南《巩县县志》中关于此事,只有短短一句 “民国三十一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

当我们觉得电影氛围太过沉重的时候,要知道这些血淋淋的画面在过去 历史 的某一个时刻真真切切的发生着。

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影片中大部分篇幅在拍摄逃难的过程,逃荒路上,一面是天灾,一面是战乱,四处是被炸断的残肢断臂,哀嚎遍野,民不聊生。

而这一过程,导演多用暗色调来表现,象征着底层人民暗无天地的生活, 且画面绝大部分面积为干旱的土地,极小部分面积为天空,这一画面给人压抑的感觉,暗示着政府的压迫式统治。

同时导演多次运用特写镜头来体现难民的惨状,如特写一群野狗啃噬逃难路上去世难民的尸体,给人极大的心灵冲击。同时又多次使用远景镜头来表现难民数量之多,又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

影片中灾民逃荒的破衣烂衫、食不果腹和政府官员的丰衣足食、安稳无忧有着很鲜明的对比。

一开始片中提到 “蒋委员长因为河南饥荒特地减少了两个菜,以表对救灾的支持。” 这句话暗示了后面人民的背离的结局。在拍摄这一内容时,导演又巧妙的 采用以黄色为主的暖色调,来突出统治者安逸的生活。

一、地主范殿元(张国立饰)

范殿元原本是河南的一个地主,儿女双全,家境殷实。因为饥民“吃大户”,他的儿子在饥民和村民的混战中被打死。为保家人平安,在饥荒来临的时候,老东家赶着马车,带着他的妻子,拉着粮食加入了逃荒的队伍当中。

在逃荒途中,他的儿媳生下孙子后不久就体力不支,饿死了。电影中有很揪心的一幕是,在儿媳饿死后,她的婆婆就赶紧抱着刚出生没几天的孙子扒开她的衣服,说趁着身体还热喝几口奶,但是她死去的儿媳早已没有奶水。

后来他的妻子也饿死了,他的女儿被卖到了妓院,换了5升小米。

在逃荒途中为躲避敌机轰炸,范殿元抱着孙子趴在地上久久不敢起来,后来小孙子被他活活闷死了。

紧接着他的长工被日本人一刀穿喉,死了。

他的马车,粮食,银元在途中被地方的警察强行“征用”,其实就是抢走了。

逃荒本是为了让一家人活下来,可是范殿元到了陕西后就只剩下他自己,本是财主的他成了和佃户一样的逃荒者, 可见在灾祸面前所有的逃荒者都是平等的。

一无所有的范殿元不想逃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路上有人告诉他说: “现在回去就是个死” ,他很默然地说,“ 我就是想死得离家近些。”

范殿元那种绝望的心境,那种颠沛流离的疲惫精神使得他的希望如同肉体一般已变得危在旦夕。

然而他在转过山坡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同样失去的亲人哭泣的小女孩,小姑娘对范殿元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

范殿元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于是,他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横尸遍野,大雪飘摇。

二、范殿元的女儿-星星(王子文饰)

星星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怀里总抱着一只黑猫,宁愿自己少吃几口饭也要带着它,在躲过敌人飞机轰炸过后,她还无所畏惧地要跑出去找猫。

然而在她嫂子生下孩子后,她却说让家人杀掉了猫。随着一声刺耳的猫惨叫,猫被宰了炖汤,范殿元坐在闺女身边,哭着说:星星,爹对不起你啊!然而星星没有任何表情地看着被扒掉的猫皮,最后还说了一句: 我也要喝猫汤 ,那时候的她也已经饿到发慌。

当妓院假冒被服厂来买女孩的时候,星星提议父亲把自己卖了,范殿元不肯。星星劝说她爹: 我实在受不了了,连柴禾都没得吃了,你让我逃个活命吧!还能换五升小米。 她还特意向那个人强调自己识字读过书,以此来作为“优势”,最终她被买走了,她在服侍别人的时候,因为吃得太撑了导致蹲不下。

星星的结局是必然的,人在灾难面前已经没有底线了,一个小人物的历程却反映了当时环境下众多人的遭遇,实为可悲。

三、佃户瞎鹿(冯远征饰)

佃户瞎鹿是影片中最窝囊可悲的角色,为了几斗小米他可以不管自己的老婆被人戏弄,他也可以卖女儿来换几斗米给自己的母亲治病。

尽管已经活的如此无下限,但他还是没有在这场灾祸中活下来,最后偷驴不成,一头栽进了烧着开水的锅里,留下了两个孩子和他的老婆。

冯远征所扮演的瞎鹿才是影片中真正的灾民,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只要能活下来

冯小刚在《一九四二》里他没有自己的态度,一切让观众来定夺, “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不需要渲染,不需要加工修饰,就用白描的手法把最真实的场面还原给观众,里面从小人物入手,大量的细节描写,看似黑色幽默,其实是深深的悲哀。

据说当时冯小刚找到刘震云说想要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连刘震云自己都觉得震惊: 他认为没有人要看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

本片酝酿于1993年,启动于2011年10月,最后冯小刚在最冷的五个月中完成了拍摄。因为是逃难题材的原因,整个剧组群演最多的时候高达六百多人,最少的时候也有三四百人,其中涉及转场厢车两百多辆,完全的拉链式拍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团队,他们在细节上所作出的努力却十分令人动容。

比如在重庆的拍摄部分主要是国民党和宗教人士的活动场景,这条街道是由摄制组设计,重庆市政府出资修建的。修建完成后,摄制组去现场后简直被惊呆了,这些建筑都是按照永久性建筑来修建的,店铺里所卖的东西也都是实物。

后来这条街也成为了重庆的著名景点:民国街。

摄影组印象最深刻的是难民扒火车的那场戏,为了有一个好的拍摄效果,拍摄组从山西转移到东北终于找到了一个1942年美国产的火车头,而且还能开。

可是光有火车头没有车厢也不行,于是制片部门又根据当时的难民 历史 照片制作了逃难时的那种拉货用的平板车。

拍摄时是在东北零下20多度的情况下,当地群众还好心提醒剧组,不要用手摸铁,不然真的撕不下来。可是为了呈现真实的效果,不能人人都戴手套啊,于是戴手套的去摸铁,没戴手套的就去摸木头。

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里、又在火车行驶过程中、火车顶上还坐了几百个群众演员的拍摄情况。摄影指导吕乐说,这辈子可能只碰到一次,可以当作他的收山之作了。

关于火车的六分钟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最后呈现的效果来说是值得的。

以喜剧见长的冯小刚此生最想拍的一部电影,就是这部极其沉重的灾难片——《一九四二》。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冯小刚的情怀之作,他试图借一场70年前的人间灾难来反思国人的人性与救赎

然而电影上映以后,票房却票房一败涂地,与同期上映的《泰囧》票房相差近4倍,最后冯小刚拼了命的拍商业片还债。

一部电影是否成功固然不能用票房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但,票房却能反映大众对于电影所表达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怀的接纳度和认同感。

很多网友看了预告片就炮轰冯小刚, 指责他“发国难财”,引发国人的共鸣,赚国人眼泪。 果然也应了刘震云当年那个担忧:没人要看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吧,而且在如今这个幸福的年代,人们早已习惯回避苦难。

张国立回忆,因为《一九四二》票房惨败,冯小刚甚至掉了眼泪。当他问冯小刚是不是因为启用了他才导致票房惨败,冯小刚的回答很令人感动, 都不是这样的原因,但反而正因为票房的落败,观众对苦难的敬而远之,他更觉得自己应当拍摄这么一部电影。

冯小刚打造 一九四二 的这份情怀,纵然无法和 历史 媲美,但它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是一段回忆,也是一代人的苦难回忆,看过的人都说好,却不敢再看第二遍。

在影片最后旁白念起:“十五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了我娘,当我记事起,就没见她流过一滴泪,也不吃肉……”

“也不吃肉” 这四个字可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灾难的沉思。

都说乱世造英雄,更多的靠的还是生灵涂炭。

冯小刚的深刻在于没有把《一九四二》拍成了天灾,而是把观众的视角引入了人祸。虽然大饥荒是天灾,可其中亦有相当大的人祸因素。

《一九四二》非当下的灾难,却时时在我们生存的环境里重演,人性总是在争夺,却不能给每个人鞭策。

中华民族是一个遭受过苦难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华大地上演过无数的悲剧,有的之于国,有的之于家。

如今那个流民贼寇,是非颠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我们眼前的是新时代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但是我们不应该遗忘灾难,应该直面灾难,正视灾难,反思灾难,才能免于灾难。

G. 冯小刚新片票房惨淡,“第五代导演”山穷水尽了吗

冯小刚新片票房惨淡,并不是第5代导演山穷水尽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市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综合冯小刚等第5代导演近年以来导演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很用心的在做自己的作品的。尽管票房很惨淡,但是不能完全怪他们,毕竟市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一个导演敢说自己能在这场市场变化洗礼中生存下来。

H. 《八佰》截至目前的票房情况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值

我们知道八佰已经延长映期了,到目前已经超过了30亿,已经超过了大家最初的最大设想(30亿票房),由于还在上映,所以其票房还会继续增加,有望拿下今年的票房冠军,而且口碑也是非常平稳,本来以为9.18以后热度会降下来,没想到依然坚挺,各地影院还在有排片。

可能有人会说,像八佰这样的实践,在抗战时期非常多,但是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效果也是很难达的,当然最主要的是编剧,故事感人,情节设计扣人心弦,导演管虎再次亮剑,获得极高的曝光度,与众多大咖演员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在放映期间,各种正向的炒作话题,也是层出不穷,这也是它能够持续受到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国电影也的快速复苏,主要得益于中国对疫情的控制,八佰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想不大卖都不成。

I. 冯导的电影没有一个是过亿的你知道为啥吗

冯小刚导演时至今日还未进十亿导演俱乐部,那就说说明冯小刚导演不行么?显然不是,虽然有些年轻导演、新人导演现在动辄票房就十亿、二十亿,但你不能否认冯小刚导演在中国电影的号召力。

如果没有冯小刚

我们可能很难看到有一种喜剧叫冯氏喜剧,有一种档期叫做贺岁档。13年前,如果每一年的贺岁档少了冯小刚的电影,那么这个贺岁档是不纯粹的。从《甲方乙方》开始,冯氏幽默、冯氏喜剧开始被人熟知,冯小刚的电影也一部接著一部的让观众爆笑。然而,2014年-2015年,冯小刚好像停住了脚步,并没有电影作品与观众见面,也正是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之前,电影票房过亿都是一种胜利,而这两年之后,如果你的电影没卖过五亿,你都不好意思面对观众,因为这两年开始有了十亿+的电影,而是一有就不止一部。

在冯导的眼里,电影的目标不是为了让人一笑就过去了,而是让人深深切切的记住,而《芳华》达到了,相信十年后,也许我们还会再回头来看冯导的电影,而其他的,我相信没什么人愿意看了。

J. 如何评价冯小刚冯小刚哪部电影最精彩

冯小刚,圈内有名的“小钢炮”,非常地敢说直言。而在这种“直接说”的底气下,是资历最丰厚的中国顶级导演之一,拍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像是《甲方乙方》、《大腕》、《老炮儿》、《芳华》等,经常拿下年度票房冠军,还拿过很多有分量的奖项(金马奖、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等)。而要说他最精彩的电影,我以为是2001年的《大腕》。

最后,大腕表现出的那种反讽现实的意义,也是令它至今能让人一直提及的原因之一。而且《大腕》中的很多讽刺故事如今也都成了事实,像“4千美金”起的高房价(当然现在已经不止了),万事万物皆可卖的直播卖货等。

阅读全文

与冯小刚那部电影票房最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7上海电影节期间票房 浏览:971
大傻电影精选 浏览:824
恐怖蛇电影大全 浏览:230
日本感人动漫电影治愈爱情 浏览:476
末日版电影哪个比较好看吗 浏览:619
桃花诺是哪个电影 浏览:558
韩国电影兄弟2017演员表 浏览:319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2000 浏览:556
邓超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 浏览:668
聊城中影国际影城通宵电影院 浏览:732
主角叫夏洛的电影 浏览:149
印度电影蛇王的复仇完整版 浏览:919
武侠动作片完整版电影免费看 浏览:815
2017最近上映电影校园 浏览:839
美国电影一女主是僵尸 浏览:87
琪琪2017中文电影 浏览:614
美国有感觉的电影 浏览:13
电影院复工没有电影 浏览:196
港台动作越战电影大全 浏览:296
国外老师打学生的电影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