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次的离别》于影院复工率先上映,这部影片有何看点
《第一次的离别》是一部由青年导演王丽娜执导,诗人、导演秦晓宇监制,主持人汪涵担任总策划,荣获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最佳影片等奖项的电影,已经在7月20日全国上映,兑现了此前在影院复工首日与观众见面的承诺。
这是《第一次的离别》背后出品方、全体制作团队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诚意和决心。停了178日的电影院终于复工,回归影院观赏《第一次的离别》对很多影迷来说俨然是疫情后的一次仪式,影迷们与电影院178天的离别,终在这部电影中重逢。
电影讲述了离别的故事,定档海报也采用了“久别盼重逢”的主题,恰好也印证了现实中影院与观众的这一次久远的离别。该片出品方之一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吴飞跃称:“没有人能想到,我们第一次与大银幕上光影的离别、与电影院的离别,竟会如此之久。‘久别盼重逢’可以说是当下所有人共同的心情,我们奉上历经三年精心打磨的这部心血之作,为观众带来一场纯真美好的光影治愈之旅,期盼尽快与观众在影院重逢。”
『贰』 影院复工后的首部上映影片是哪一部
每个电影院上映的都不一样,不过一般都是刚刚上新的片子,或者是一些比较老的经典的片子。
『叁』 电影院复业首日全国公映,《第一次的离别》官宣定档
出品方之一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吴飞跃称:“没有人能想到,我们第一次与大银幕上光影的离别、与电影院的离别,竟然会如此之久。‘久别盼重逢’是当下所有人共同的心情,因此我们奉上历经三年精心打磨的这部心血之作,以此表达对电影院的想念与支持,也为观众带来一场纯真美好的光影治愈之旅。期盼尽快与观众在影院重逢。”
伴随此次官宣,《第一次的离别》也发布了全新的“久别盼重逢”版定档海报。
以实际行动力挺影院
《第一次的离别》是一部极具治愈感的影片。它以新疆男孩艾萨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他和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凯丽之间动人的童年故事,以及他对母亲那份感人至深的子爱之情。影片以一种诗意现实主义风格,在美丽瑰奇的自然风光与田园牧歌中,孩子们在离别中学会成长,也在离别中盼望重逢。
一年多来,这部电影一直是全球A类电影节的宠儿,在柏林、东京、香港国际电影节上三获所在竞赛单元的“最佳影片”大奖,导演王丽娜亦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拿下“最佳导演”。
因疫情缘故,今年无疑是多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最艰难的时光,目前还没有影院复工的消息。作为电影《第一次的离别》的出品方与宣发方,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吴飞跃称:“电影就快回来了,它经历了磨难但依然美好。现在全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影院复业指日可待。但因防疫所需,也因为市场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可以预想得到复业后的影院依然会面临种种困难,亟需新片和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一同入场支持。因此我们决定把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心血之作《第一次的离别》,第一时间拿出来公映,以表达对影院的力挺之心,有提振信心之意,也希望重新唤起观众对电影的热情。我们相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力挺影院,就是保护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也是在支持中国电影的未来。”
为此,大象伙伴影业别出心裁发起了“久别盼重逢”邀约观影行动,号召久别影院的观众向此前最后一次陪伴观影的朋友发出邀请,或是向影院复业后最想同行观影的人发出邀请,约定好在影院复业的那一天,共赴影院欣赏《第一次的离别》。
据悉,影片《第一次的离别》由汪涵担任总策划,王丽娜执导,诗人、导演秦晓宇监制,由大象伙伴影业、芒果TV、腾讯影业、幸福蓝海、峨影集团、海角影业、上海桥溪、北京巨东等联合出品。
幕后:
导演曾花一年时间跟踪拍摄人物
被问及为什么想要以“离别”为主题拍摄一部电影时,接受红星新闻记着采访的导演王丽娜表示,《第一次的离别》拍摄期间,主角小男孩艾萨正好面临小学升初中,这就是他的告别;主角小女孩凯丽一家面临的则是对故乡的告别,“所有人都在告别,这些恰好发生在我拍摄的期间。当这些经验摆在眼前,就很容易让人想到自己过往的那些经历,于是自然而然就走上了离别的主题。”
王丽娜透露,《第一次的离别》启用的全部是非职业演员,非职业演员或许只能演好一种角色,那就是他们自己,“有些小演员你选的时候觉得很好,可是一旦开机,他就会不自在,你需要做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进行漫长的等待和用合理的方法调整,如何让演员忘记他们正在拍电影,如何在电影里捕捉真实动人的瞬间,这个其实是极为困难的。一旦启用非职业演员,你的拍摄就需要迁就非职业演员,比如你提前选好了某个演员,等到拍摄的时候所有人都到位了,他因为家里的羊丢了,或者情绪不佳等各种原因缺席拍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会等待,在另一个恰当的时机,重新拍摄。”
王丽娜称,拍《第一次的离别》前她曾花了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人物,给她最直观的感受是,电影艺术可以将生活中的一切雕刻在影像中,“我曾拍到一段艾萨父亲去学校找艾萨的素材,非常的动人,人物的行为逻辑、感受、爆发力都非常准确且恰到好处。这些经验都成为了《第一次的离别》的故事情节和表演方式。现在回想,一年的纪录片拍摄对《第一次的离别》的诞生尤为重要,电影中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都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看似朴实平淡的剧情也能成为电影。”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肆』 北京发千元观影券,是为了复苏电影行业吗
不仅仅是电影院,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低迷,许多方面政府都采取了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比如此前国家激励倡导的地摊经济文化。地摊经济本身也具有非常非常大的实际的价值,因为普通人并不一定会从事一些高端的工作,相反,地摊儿经济这种接地气的行业会更大的引发以及提高国民相关的收入。
我们从万达集团的例子当中就可以看出上半年电影行业的是多么的惨淡。8月3日,万达电影发布半年报。其中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同比减少7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67亿。
万达集团处于电影院行业的领头羊,此次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正一次证明了政府采取发放电影消费券的行为是多么的正确。我们希望不久之后,电影行业可以恢复到以前欣欣向荣的状态。
『伍』 影院复工后,占据票房榜前两位的是哪两部电影
《花木兰》终究还是全球撤档了。
虽然原本也是暂抛下中国市场,但这部影片在国内的存在感也相当可以。从刘亦菲翻唱主题曲到首映红毯上的凤凰裙,各种热搜和搬运看得人心痒痒。不知道小伙伴们怎么样,反正硬糖君可太想念视效大片和大屏观影了。
犹记春节放假前一周,疫情消息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接下来便是各种见证历史:集体撤档、大片转网、影院歇业、百亿票房蒸发……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生死面前,能不能看电影真不是什么大事。但从影院与片方的角度看,项目乃至公司可真面对着生死大考。
3月13日,为协助上海市影院提前做好复工准备,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发布《电影院(城)复业防疫技术指南》的通知。与2月底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时相比,网友的抵触情绪已减少许多。这是否也意味着,影城复工确实不远了呢?头铁的《花木兰》也撤档了
如今,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各业渐渐复工,社会有望恢复正常运转。但即便如此,影院复工也并不容易。
2月23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曾发布一份《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网友群情激愤,表示反对。毕竟,消毒防范措施好做,“人传人”疫情留下的阴影却难消。人群集聚、环境封闭的影院,想来不会是人们娱乐的首选。
那么,影院何时才能真正回暖?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城市影院分会会长林民杰在一档节目中表示,四、五月份有望逐步开业,而回归到正常的、甚至爆发式的(规模),可能要等到六、七月份,甚至暑期档了。
业绩惨淡,影视龙头也在苦熬
焦急等待影市回春的不止是院线,还有影视公司。疫情期间,除欢喜传媒靠《囧妈》网播股价大涨,还顺便推广了旗下的流媒体平台“欢喜首映”,其余大多受到冲击。
近日,万达电影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资金需要适时一次或分次通过公开或非公开方式申请发行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债务类融资工具。这一举动被媒体解读为巨亏之后的“自救”。
不久前发布的万达电影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156.00亿元,同比下降4.22%;营业亏损44.62亿元,同比下降27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7.21亿元,同比下降432.50%,主要原因在于巨额商誉减值。
万达电影2019年主投影片表现欠佳,也是亏损的原因之一。备受瞩目的《唐探3》如在春节档正常上映,或许能缓解这一情况。然而影片遭遇疫情拦截,之后如何排播才能让票房达到预期,使高达13亿的投资得以回本,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除《唐探3》外,万达电影2020年的存货还包括大IP《鬼吹灯之天星术》(2019年8月杀青),关晓彤、黄景瑜主演的《月半爱丽丝》(原定3月6日上映)和黑色喜剧《枪炮腰花》(2016年11月杀青)等。《快把我哥带走2》网传已于今年1月开机,受疫情影响而中断。
华谊兄弟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9年营业总收入23.12亿元,同比下降4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9.63亿元,同比下降262.56%;年末总资产111.04亿元,同比减少39.78%。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公司拟对长期股权投资、商誉及其他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另一方面也是2019年票房表现不佳。《八佰》撤档,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仅取得1.59亿票房,春节档也缺席。这个老牌影视巨头越来越边缘化。
但另一方面来看,这似乎又意味着华谊兄弟在2020年的内容储备上拥有一定优势。除了前景不甚明朗的《八佰》,还有陆川导演、王俊凯主演的《749局》,改编自网易《阴阳师》的古装大片《侍神令》,周星驰的《美人鱼2》几部商业大片。
凭借《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爆款影片炙手可热的北京文化,2019年也陷入水逆。
根据北京文化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北京文化去年全年亏损19.5亿元-24.5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698.49%-851.95%。原因主要在子公司业绩表现不佳而进行的商誉减值,以及《攀登者》、《被光抓走的人》等影片票房不如预期。2020年能否翻身,要看传说中的《封神三部曲》。
『陆』 《白云之下》助力影院复工,电影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2020年是不一样的一年,疫情原因,各大商场、店铺以及工厂都停业,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也都关门停业,老百姓都待在家里,好几个月没有出门。
在电影中,离家的丈夫跟妻子进行视频通话,这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电影中有许多带入感极强的画面,比如暴雨带来的艰难与不安,这一切都在展现真实的草原生活。牧民们因为羊群越界抢食产生矛盾,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没有电视机,无聊的生活只能靠收音机来打发,这些草原生活的各种细节,支撑起了电影中的角色和人物。在特殊时期上映这部《白云之下》发人深省,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柒』 “2020,等着上映”,但有人永远等不到了…
一则以喜。
6月8日,张艺谋新片《坚如磐石》发布预告片。在“钱外有钱,官上有官。黑白对峙,除恶务尽”的文案背后,还有一句——“2020,等着上映。”这几乎是春节档之后第一部开始“营业”的院线新片,让人看到了影市复苏的气象。
一则以悲。
就在今日,博纳影业集团公众号发布一则讣告。内容为“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黄巍同志于2020年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岁,集团全体同仁沉痛悼念!”在此之前,有人在微博发文称黄巍在悠唐跳楼自杀。
据了解,黄巍自2009年1月至今任博纳影业副总裁。他成功签约、建成并开业了近百家现代多厅影院,拥有深厚的影院投资、建设和管理经验,拥有15年以上电影院产业从业经验,去世前在博纳负责院线业务。
尽管无人知晓压垮黄巍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但不少从业人员都愿意相信:这和电影院因疫情原因停摆4个多月还一直开门无期的窘境密不可分。
毕竟,黄巍是中国电影放映行业的一名高管,甚至,他还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影院分会副会长。
物伤其类。
著名导演贾樟柯转发了黄巍去世的新闻,并写道——“行业之悲”。
随后,贾导又在微博呼吁影院复工。“北京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全国大部分业态已经开放。有的电影企业日亏损100万,100万影院从业者需要生存啊。”
“KTV能开门,酒吧能开门,地铁挤到夹肉饼,然而电影院还不开门。”不少网友也对电影放映行业无法复工表示了同情。确实,似乎除了电影院还在关门,大家的日常生活都已经回归。
从春节档至今,国内影院行业一直处于停摆状态。5月8日,国务院曾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等密闭式 娱乐 休闲场所。
6月5日,据《证券时报》报道,国家电影局下发通知,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同时相关部门正在组织片源,制作影片硬盘及密钥,并适时安排上映档期。
然而,不久之后,《证券时报》的这则“独家新闻”又被删掉,影院复工再度陷入僵局。
事实上,贾樟柯不是第一个为院线发声的电影人。
5月30日,导演何平就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他认为:“疫情停摆的中国电影业,最主要的不是影院何时开门,是了开门放啥呢……拿出真金白银救制作,救内容生产才是正道。”
他还呼吁道:“诺兰的新作《信条》7月全球院线启动后疫情时代,这是观众期待的作品,也是本年度的头部产品,中国的制片人谁敢拿出头部产品救市?”
而张艺谋的《坚如磐石》官宣似乎是对何平发问的一次隔空回应。事实上,《坚如磐石》早在去年7月就已杀青,张艺谋的新片是不久前杀青的谍战片《悬崖之上》,更早之前的《一秒钟》也没有公映。
阴差阳错,张艺谋为疫情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屯了三部类型、风格完全不同的影片。
从题材上来看,《坚如磐石》接近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是张艺谋罕见的一部当代现实题材影片。
但是在风格上,《坚如磐石》更接近类型片,不像《我不是潘金莲》那样风格化。如果这部影片能够在影院复工后第一时间上映,那么它将是周冬雨获得金像奖影后的第一部和观众见面的作品。
而另一部可能会在影院复工后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的电影是——《秘密访客》。
该片由陈正道导演,郭富城、段奕宏、张子枫、许玮甯等主演,是一部家庭悬疑片。《秘密访客》早在去年就已经抢滩2020暑期档,早早预定了6月25日的档期。
由于疫情的原因,春节档之后所有的影片定档消息就停更了。然而,奇幻电影《刺杀小说家》则在1月10日就霸气预定了2021大年初一的档期。就在6月8日,《刺杀小说家》发布了国际版海报,并宣布影片海外发行由华人影业负责,“2021年即将登陆海外院线”。
与此同时,另一部改编自双雪涛小说的电影《平原上的摩西》发布了杀青海报。影片由周冬雨和刘昊然主演,官方文案写道,“期待我们电影院相见,此间不易,奋斗不息。”
事实上,海外疫情相对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院也在逐步复工。
一位电影博主转引外网报道称,意大利电影院将于6月15日正式复工,意大利文化部签署了1.2亿欧元的电影产业资助金,其中一亿欧元用于资助制作和发行,另外2千万欧元用于资助电影院。
而据外媒报道,美国第一大院线AMC计划在7月重开旗下的影院,迎接诺兰《信条》、迪士尼《花木兰》等大片的上映。美国加州政府已经宣布6月12日起影院可以复工,但目前计划复工的主要还是一些独立影院。
此前,《信条》已定档7月17日北美上映,《花木兰》定档7月24日北美上映。如果这两部大片能否认如期上映,将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复苏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而在国内,除了影视拍摄早就复工之外,电影会展类的活动也在逐步复苏。
6月8日,first影展宣布黄轩、井柏然、文牧野、易烊千玺为“一号人物”,本次影展将在7月26日-8月3日在西宁举行。
就在今日,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宣布,第4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HKIFF44) 定于8月18日至31日举行,为期14天。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总监利雅博表示:“有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日趋缓和,政府亦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包括容许戏院重开,故此我们决定于八月举办电影节。”
横向对比国际院线,纵向对比国内电影业各个产业链条,中国的电影放映业在应对“后疫情 社会 ”的到来时,明显迟缓了。
就像贾樟柯说的,“是时候考虑影院复工复产了。”
【文/杨文山】
『捌』 全国影院复工,有哪些电影值得一看
虽然现在影院已经开始宣布要复工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影片却没有定档,所以影院刚刚开始,票房是没有办法保证的,但是目前已经有四部的新片宣布了定档,第一个就是《第一次的别离》,这部影片是在影院当天开门就上映的第一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之后,质量方面大家可以不用去担心了,毕竟这部影片在18年的时候就已经拍出来了,而且还在柏林电影节上面获得了奖项,豆瓣的评分也是在7.5。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期待着某些电影上映,比如像我就非常期待《唐人街探案3》的上映,不过这些大挨批的电影是需要等的,因为现在市场环境还是比较低迷,为了票房的保障,他们的定档日期还没有确定。总之,希望大家观影愉快,在电影院可以找到久违的感觉。
『玖』 低风险地区电影院7月20日开放营业,你会去看电影吗
虽然低风险地区电影院7月20号就开放营业了,但防护工作依然不可松懈。所以我是不会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一方面可以通过在网上来看电影,这样非常方便,相对于带电万观影也更舒适。
另外一方面,在这时期还是要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小孩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人,更要外出的时候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佩戴口罩,归家后要及时洗手更换衣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疫情彻底稳定后,会有大批的人员涌向电影院看电影,我们很期待那一天。
『拾』 春节期间被23家电影公司“封杀”的徐峥,最近还在直播卖电影票吗
徐峥一路走来非常的努力认真,成长的很快,受到很多观众的喜欢。但他却是被23家电影公司联名“封杀”。这件事的起源就是春节期间《囧妈》在各大平台的免费播放。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如今各影院复工在即, 徐峥网络直播买票,也是为影院的发展贡献力量,但并不是网友想象的向某些人低头认错。疫情期间任然努力工作2020年1月11日,徐峥凭借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获得首届“光影中国”电影荣誉盛典2019年年度荣誉推介电影、年度荣誉推介编剧 ;2020年5月,客串出演科幻爱情片《欢喜猎人》,在剧中饰演66号 ;5月18日,徐峥执导并主演 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姐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已定在2020年国庆档上映 ;7月,徐峥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等多部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在露天影院复映 ,同时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大师班)公布嘉宾名单,徐峥等人出席 ,并且徐峥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2020首届中国影视之夜宣传大使” ,影院复工,徐峥为电影行业加油鼓劲”2020加油”
徐峥是一名优秀的演员,也是一名优秀的导演,大家喜欢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