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问什么是同志
同志本指志同道合的人,由于语言的发展和人类认知逐渐开放,演变出了新意——同性恋者。
目前,同志一词已经不仅限于同性恋者,现已扩大到国际上通称的LGBT四大群体,即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ity)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
同志指代LGBT群体的起源为1989年随香港人林奕华的同性恋电影节——《香港同志电影节》的出现,渐渐演变为社会对LGBT群体的正式称呼。
希望能被采纳,谢谢!
② 崔子恩的同志话题
感受到政府对各种社会、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广泛钳制,中国大陆的同志社群面对着种种言论和集会的限制(同志”是华人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变性者对自己身份的称谓)。在这种的环境中,集作家、导演、媒体人物和教育家于一身的崔子恩在过去十年来一直用不同的创新方法以正面的角度把同性恋的议题带到社会上。他已成为了同志社群中的名人和受人尊敬的英雄。他对提高大众对同志议题的意识和了解的贡献,可以从他丰富的才华里感受得到。 1991年,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讲师,崔子恩不讳言自己的同志身份。为此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不但被校方撤消了讲师资格和降薪一级,更无辜地背负了性骚扰的罪名,被逼调离教学岗位、迁离在校园内的宿舍,此后10年不得授课。当时,校方命他进入医院,期望由医生诊断他为无责任能力”的同性恋患者”,但他拒绝承认同性恋是一种病态。
2001年,有机会重返讲台的崔子恩利用一切讲课机会公开讲授同性恋电影”和中国地下电影”两种主题课程。
他一直努力倡导中国电影审查体制的变革,在2000年主持和主笔了全年的《音乐与表演》(南京)杂志的中国地下电影”专栏,这在中国至今仍为独一无二。第52届(2002)柏林国际电影节《32 Internationals Forum des Jungen Films》译载了他的相关文章。
作为的倡议者和策划人之一,他协助北京大学影视协会成功举行了首届中国同性恋电影节”(2001/12),电影节上放映了中国独立影人制作的全部同性恋电影,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1993年以来,他出版了4部艺术理论专著和大量报刊评论文章,其中对同性恋文化和酷儿理论多有涉及。
他一直致力于在同志运动和女性主义之间搭桥,于北京电影学院及校外讲授女性主义理论,并曾于《东方文化周刊》(南京)发表有关女性主义的文章。 1997年5月,经过了7年对同性恋议题的不断思考,他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部的同志小说《桃色嘴唇》。在当时的华语世界里,以大陆同性恋现实为题材的书还是前所未有的。这部小说在台湾、香港和海外都得到好评。可是,目前在中国大陆仍然不能公开发售,只能通过非官方的渠道才能找到。他亦在这个时候对媒体公开了同志的身份。
1998~2000年,他分别在香港、广州和北京出版了4部同志小说,分别是《三角城的童话》,《丑角登场》、《玫瑰床榻》和《我爱史大勃》。这些小说对同性恋做了正面的描写,不但得到读者的欢迎和赞扬,还引起了中国大陆众多媒体的关注。
2001年6月,他的小说《舅舅的人间烟火》获得2001德国之声文学大奖(Deutsche Welle Literaturpreis 2001),这是中国同性恋主题的小说首次在国际获奖。
现在,他正为写作一部题为《东京地上,北京地下》关于性工作者权益的小说和一部相关题材的电影《肉体伴侣》作准备。为了这部小说和这部电影,他已经访问了许多性工作者。 过去三年,抱着电影可以有力地和迅速地改造社会的信念,崔子恩投入了大量时间甚至自己的积储于电影制作中。
1999年6月,他编剧并参演了电影《男男女女》,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大陆同性恋现实的电影。这部电影参加了57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了第52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大奖(FIPRESCI)。
他于2001年制作《弥撒》和《公厕正方反方》两部短片,并参展了中国首届独立映像节”。
反映大陆同性恋20年历程的长片《旧约》。其中《旧约》的第三个段落是以艾滋关怀为主题的。
作为小说原创人、编剧和导演,他于2002年完成了表现变性人生活的长片《丑角登场》,该片目前已正式获得第3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的竞赛资格。 1998年6月,他为《希望》杂志(广州)主编了关于认识同性恋”的特刊。这是中国大陆首次有主流杂志对同性恋议题这样重视。杂志刊登了北京同志热线的电话号码。
2002年1月,他为中国第一个同性恋专号《现代文明画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担任主笔,该刊发表了他的《中国同性恋生态报告》等4篇文章。
除此以外,他曾经接受过报章杂志和电视台的访问数十次,并在数份期刊发表文章,为唤起群众对同性恋的了解而发声。他对同志社群的影响之深,可以从众多华人同志网站对他的好评看得到。
2000年12月20日,他出席湖南卫视一个有名的电视访谈节目《有话好说》,成为首位在电视上亮相的男同志,一时成为全国聚焦对象。2001年4月,他接受香港凤凰卫视的访问,就同性恋不再划为精神病发表了意见。
2002年1月8日,他与另外两位同性恋者到搜狐网新闻中心直播间与网友进行2小时直播聊天,当天的访问量高达万余人次。
崔子恩的提名人是北京同志热线(提供辅导及咨询服务)和北京爱知行动(健康促进项目)。
③ 《欲盖弄潮(2007)》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欲盖弄潮(2007)》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rCRH200FaNrnm6OamGga1g
《欲盖弄潮 Shelter》
导演: 乔纳·马科维茨
编剧: 乔纳·马科维茨
主演: 特莱沃·怀特、布莱德·罗、蒂娜·霍尔姆斯、凯蒂·瓦德尔、马特·布谢尔、罗斯·托马斯、阿尔伯特·瑞德、Robbi Chong、克里斯蒂娜·布莱文斯
类型: 剧情、爱情、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8-03-21(美国)
片长: 97分钟、90分钟(德国)、85分钟(英国DVD版)
又名: 避风港(台)、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浪的庇护、爱的港湾
无论如何,扎克(Trevor Wright 饰)看起来都是一个如此阳光、温柔的男孩,他热爱冲浪,喜欢学习,艺术素养颇高,而且有着十分难得的家庭观念。为了照顾姐姐的孩子,他甚至可以放弃读书的机会。平常的日子里,扎克便和好友盖布(Ross Thomas 饰)一起玩耍。某天,他结识了盖布的哥哥肖恩(Brad Rowe 饰)——一个在好莱坞小有名气的同性恋作家。他们互相欣赏,渐渐为对方所吸引,一段不被亲人们所理解的爱情悄悄滋生……
本片荣获2007年西雅图同性恋电影节观众奖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影片奖;2007年坦帕同性恋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Tina Holmes)、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Trevor Wright)4项大奖。
④ 什么叫彩虹男孩
彩虹男孩(彩虹男)出自2005年泰国电影《彩虹男孩》(rainbow boys),这部电影讲述了男同性恋者的故事,所以彩虹男孩指代男同性恋者。
另有说法为,彩虹男孩指活泼开朗型的男生。
题主对于“水一网络会开 人一网络会死”认识的还真是到位啊!
1.性倾向:性倾向又称为性取向、性指向等,在日惹原则中做了明确的定义,“性取向”指一个人对他人产生深层情绪、情感以及性上的吸引并发生亲密关系或性关系的能力,包括异性、同性或是多种性向。
2.粉红经济:同性恋经济,特指LGBT(Lesbian女同、Gay男同、Bisexual双性恋、Transgender跨性别者)群体经济。
3.同志:同志作为同性恋的别称源于1989年香港同性恋运动,该运动将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
4.出柜:来自于“橱柜里的骷髅”意思为家丑,所以在英文中,柜子又可引申为“不可告人”的意思,出柜,则是公开承认自己性取向的人,包括同性、双性等。
5.酷儿理论:该理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酷儿是”queer”(古怪的)的音译,特指社会群体,该群体包括所有性取向不同于主流群体的人。
⑤ 《异国恋人》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异国恋人》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cgeT_kHzuTCCf6HlzqpViw
⑥ 同志22 179 62 1 18表示意思
同志,英文comrades,指志同道合,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因此,同志通常被用作同一个政党内的成员互相称呼,比如“王同志”、“张同志”等等。 在国内,同志也被广泛的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用的称呼,类似“师傅”。比如“同志您好,请问前门怎么走?”。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使用。 目前,同志也被用作男同性恋的代称,比如,“同志酒吧”,“同志文学”。英语中则用“Gay”表示。 “同志”一词的起源 同就是能谈到一块意见相同,志,由士和心组成.士的意思就是为知己而,心就是幕红颜而生! 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差不多,都是朋友之间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对“同志”一词下了定义:“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到了现代,“同志”成了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互称同志。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中,也开始引用“同志”这个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就是我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对“同志”一词赋予崭新的含义,表明党员之间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大目标下的一种新型关系。 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这可能是这层意义的开端。(最晚是)从此开始,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中文地区,如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志”一词逐渐演变成对同性恋者的另一个称呼。用的时候并不是如“某某同志”这样作称谓用,而是“某某是一个同志”、“某某参加了一个同志团体”这样。这种用法起先在同性恋群体中使用,后来影响逐渐扩大,上述地区的社会各界都采纳了这个用法,例如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就在《认识同志手册2001年版》中写道:“市长爱同志”。 林奕华本人曾表示:自己希望用来取代同性恋的同志一词,是由孙中山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联想而来。林一方希望指出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则希望将讨论的焦点从性取向转移到性别议题。此后许多关注各种不同性别议题的人士都希望能用同志一词联结、包含、代表更多人,目前同志一词不仅限于同性恋者,已扩大到国际上通称的LGBT四大族群,也就是男同性恋者(Gay)、女同性恋者(Lesbian)、双性恋者(Bisexual)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例如2004年台湾出版的小说彩虹阴阳蝶,副标题就是“跨性别同志的心路历程”。并且在这层意义之后出现如“直同志”这个词汇。 近年进入大陆后,由于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再使用“同志”这个词汇,使得这层含义反而后来居上。尽管这一层新的含义在大陆地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并使用,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和文件对这一外延含义基本不予采纳。 中国同志网站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比较知名的有阳光地带,军人同志,四川同志等
⑦ 同性恋是不是天生的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就已经把同性恋排除在精神疾病之外了。在我国2001年版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里也不再认为同性恋是精神疾病了。所以你不必认为自己一定有病。只要自己不觉得痛苦就不必太在意这个问题。 2001年,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播出“走近同性恋”节目,这是中国电视媒体首次关注同性恋。 2001年,第一届北京同性恋电影节在北京大学举行。 2004年12月2日,CCTV新闻频道“央视论坛”栏目播出《同性恋:回避不如正视》。这是CCTV首次正面讨论同性恋现象/人群,标志了官方主要传媒在对同性恋现象/人群认识方面的重大突破。节目以较开放的视野,介绍了发达国家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明确反对“同性恋=艾滋”的偏见,强调了艾滋病在我国男性性接触者中流行的严峻现状。 2005年,第一届同性恋大学生夏令营在北京举行。 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同性恋与AIDS预防专题节目“以生命的名义”。 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本科生公选课《同性恋研究》。 2005年11月~12月,“中国同性恋电影专题”在巴西电影节成功展映。 2005年,第一届北京同性恋文化节举行。 对于同性恋虽然我们不提倡,但也不反对。同性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接纳,正视和理解。
⑧ 那些比较不错的男同性恋+电影
电影 (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不分先后!
2.《苹果恋爱多》
加拿大华裔导演导的第一部片子。就是右边这个小哥。喜剧,颜值特别高!就是这对CP。剧情也不错,不是太狗血。还有片中那个来自深圳的基友,造型说话动作瞬间亮瞎我的钛合金。
3.《我的兄弟情人》
泰国的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一个哥哥与继母带来的弟弟之间的故事。特别感人,情感也比较细腻。上图就是电影中的那个弟弟。
4.《爱上验尸官》
法国硬汉同志电影。警察与验尸官的故事。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和电锯惊魂一样,演技还不错,题材新颖,就是最后结局一直没看懂,如果有懂得童靴记得告诉我。
我觉得结局他俩好好在一起就好了,非得走那条路。当时我一下子吓到了。具体是啥,我就不剧透了。
5.《圈子》
瑞士同志电影 2014 第64届柏林电影节 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奖以及全景单元的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泰迪熊奖
7.《明天记得爱上我》
台湾公益片 本片被《华尔街日报》选为“2013年最值得关注十部亚洲电影”之一。芝加哥酷儿雨果奖
任贤齐和他的空少的颜值飙升!没有天荒、不要地老,只要你明天记得爱上我就好。这就是这部电影讲的。感觉轻喜剧的样子。但是也同时提到了同妻的问题,真的不要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去毁一个女孩子。发现女孩子对爱情真的好单纯。
我宁愿去辛苦十倍去国外我能过的日子,也不会为了安逸省事在国内和女孩子结婚。这部电影推荐推荐再推荐!
⑨ “同志”一词究竟何时起源的
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这可能是这层意义的开端。(最晚是)从此开始,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中文地区,如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志”一词逐渐演变成对同性恋者的另一个称呼。
这是网络里的答案,另外听说在他发明“同志”一词的时候并不知道中国内地也有“同志”这个词,所以重复了。
⑩ 同心恋男人有哪些电影
1. 断背山(2005)
李安的《断背山》以绝对优势荣登“50部最伟大同性恋电影”榜首。这部伟大的影片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它的获奖无数,到男主角希斯·莱杰在今年1月的意外离世,《断背山》很可能是我们这一生都会经常想重温一下的经典作品。
2. 愈爱愈美丽(1996)
又译《爱最美》,英国爱情喜剧片,是同性恋题材影片中较注重心理刻画的作品之一,曾在巴黎电影节、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奖等评选活动中有所斩获。
3. Shelter 欲盖弄潮(2007)
这部2007年的影片获得季军,或许会比较有争议性,因为它并不是那种“深刻”的电影类型。但是同性恋电影就一定要“深刻”甚至“深沉”吗?这部充满了阳光、大海、沙滩和青春活力的作品,向全世界观众展示了同性恋者最美好积极的一面,这正是《欲盖弄潮》的价值所在。
4. Latter Days 闪亮的日子(2003)
又译《迫近之日》或《遇见好男孩》,曾在洛杉矶同性恋影展、费城国际同性恋影展和多伦多同性恋电影节上获得重要奖项。影片内容涉及到一夜情、宗教、自杀等同性恋者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5. Maurice 莫里斯的情人(1987)
经典英国同志片,曾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并为英伦情人休·格兰特捧回他的第一座威尼斯金狮奖。影片改编自EM·福斯特的作品,起用英国小生三人组主演三角关系的同性恋故事,在当年这类题材还算新鲜,引起相当大的轰动。
6. Trick 天雷勾动地火(1999)
同性恋影迷几乎人手一张DVD的小成本独立影片,同性恋喜剧中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品,两位男主角一个可爱一个性感,不知让多少同志荷尔蒙分泌失控。
该片除了在洛杉矶同性恋影展中获得大奖外,在并非专为同性恋影片设立的柏林国际电影节、西雅图电影奖和圣丹斯电影节上均有所斩获。
7. Get Real 爱的初体验(1998)
一部以校园同性恋者为题材的英国影片,曾入围英国独立电影大奖提名。约翰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一个锋芒毕露的运动健将,身边总带著他的模特儿女友。全校有一半的同学崇拜他,视他为偶像;而另一半则渴望著他的青睐垂怜,包括一直隐瞒著心中爱意的史蒂芬。而意外地,史蒂芬居然发现约翰对他,也有著一份难言的情愫,但这份感觉却被刻意地压抑著。
8. Big Eden 大伊甸园(2000)
这部电影的海报让人想到吕克·贝松的经典电影《碧海蓝天》(Big Blue)——同样是蓝色海洋上一个大大的“Big”。《大伊甸园》是一部充满怀旧色彩和权利意识的同性恋电影,曾在洛杉矶同性恋影展、迈阿密同性恋电影节、旧金山国际同性恋影展、西雅图同性恋电影节和多伦多同性恋电影节等评选活动中获得大奖。
9. The Broken Hearts Club: A Romantic Comedy(2000)
这部片子直译过来是《伤心人俱乐部:一出浪漫喜剧》,真够长的!正如片名所述,这是一部喜剧,却是有点黑色的喜剧。影片从西好莱坞的一名同性恋摄影师的生日派对开始,带出了他的一群朋友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有关爱情、出柜等方面的故事。
10. 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1994)
史上最妖冶的同志音乐片《沙漠妖姬》(又译“风尘三绝”),曾在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大奖和西雅图国际电影节等评选活动中获得主要奖项。老牌性格演员特伦斯·斯坦普、演技派青年演员盖·皮尔斯等人都有令人惊艳的表演,服装设计更是极具想象力,ABBA的DISCO老歌配合载歌载舞的场面,堪称将同性恋俗文化的的极致发挥。
11. Longtime Companion 长期伴侣(1990)
又译《爱是生死相许》或《爱之伴侣》,是一部与艾滋病话题有关的小成本同性恋影片,片名“Longtime Companion”是美国人在讣告上对身为同性伴侣的他(她)的最亲密称呼。电影通过若干个小片段,描述80年代艾滋病开始泛滥前后的同志生活。
12. Torch Song Trilogy 同性三分亲(1988)
又译《火炬之歌》或《火炬三部曲》,改编自获得托尼奖的百老汇舞台剧,娃娃脸男星Matthew Broderick(马修·布罗德里克)在本片中迷死人不偿命。
13. My Beautiful Laundrette 欢乐洗衣店(1985)
又是一部曾入围奥斯卡金像奖的同性恋题材影片(显然这类电影对编、导、演都是不小的挑战),由于其混合了种族和同性恋等敏感议题,曾在国际影坛上引起相当大的瞩目和争议。世界上最棒的英国演技派男演员之一Daniel Day-Lewis(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本片一举成名,作为配角的他几乎抢尽主角风光,难怪日后会两次摘下奥斯卡影帝桂冠。
14. Parting Glances 浮沉(1986)
世界上第一部公开放映的有关艾滋病的影片,也是演员史蒂夫·布西密的出道作品。导演比尔·谢尔伍德一生中只拍摄了这一部作品,他于1990年死于艾滋病,享年38岁。
15. Just a Question of Love 只是爱的问题(2000)
法国电视剧,原名《Juste une question d'amour》,讲述的是关于出柜的问题。影片男主人公劳伦特怕伤父母心,一直不敢告诉他们自己是同性恋者,甚至找了个女孩来扮演女朋友,结果女孩无法忍受,而劳伦特的同性伴侣卡罗尔认为他们不能一辈子掩盖下去。劳伦特的父母经营药店,他们曾表示可以接受同性恋者,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是……
16. Mysterious Skin 神秘肌肤(2004)
两个男孩被教练施暴时都只有8岁,其中的一个男孩布赖恩11年来一直以为自己曾被外星人绑架过,直到一天他在家中的地下室里醒来,鼻子流着血,却丝毫回忆不起发生过什么,或者和谁在一起。为了寻找真实的童年记忆,他开始艰难的旅程。另一名男孩内尔很得教练喜爱,长大后在家乡成了同性恋皮条客,后来去纽约投入了另一个危险重重的同性恋黑社会……
17. Sommersturm(Summer Storm)我的夏日恋曲(2004)
又译《夏日风暴》,一部帅哥如云、非常性感的德国同志喜剧片。
18.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洛基恐怖秀(1975)
30多年前的同性恋及变性题材影片,剧情并不像片名那么恐怖,其实这是一部科幻歌舞片,改编自英国编剧理查德·奥布赖恩原作的舞台音乐剧,描写一对情侣布拉德和珍纳在暴风雨中汽车发生故障,于是到一幢古堡中求救。古堡主人佛特博士创造的科学怪人洛基正在完成阶段,他俩各自追求闯进来的年轻情侣,展开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性爱历险。最终他们发现这个古堡竟然是外星人的太空船,他们正在进行变性实验……看剧情就知道该片绝对怪异恶搞,算是比较另类的同志片。
19. The Birdcage 假凤虚凰(1996)
又译《鸟笼》,也曾入围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的提名。影片描述一对同性恋伴侣雷纳度和阿宾,在巴黎合作经营人妖夜总会,生活还算幸福恩爱。一天,雷纳度的儿子罗伦特兴冲冲来找老爸,表示他即将带未婚妻到访。雷纳度很高兴儿子能过“正常的婚姻生活”,但顾虑女方家长是道德保守的上流社会人士,于是不得不要求经常变装的同性伴侣阿宾改变装扮和生活方式来掩饰真相。阿宾虽然不情不愿,但也只好勉强配合演出。不过,突兀的情况还是不断发生,因而闹出连篇笑话。
另外、还有王的男人、暹罗之恋、蓝宇、断背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