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现在香港几乎没什么电影了,也不出明星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香港电影是很赚钱的,现在赚不了钱了。
香港自《无间道》后再没有优质的作品,原因是其主要市场为台湾,日韩,东南亚市场及大陆地区。香港几百万人的市场是养不起电影工业的。随着美国大片的入侵,原来的市场基本被占领。再加上大陆经济的腾飞,香港电影人才纷纷北上,导致香港电影的没落。另外,大陆电影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香港没有邵式,嘉禾等制作中心,等于没有电影制片厂,有点跟大陆一样,过去多少个老制片厂己不复存在演员老的老死的死,还好留下不少经典杰作,香港也一样,那些拍片秀女们尽都老,有的这些年就去世了,剩下部分人到大陆来拍片,如今影业不景气,让一些个人拍片给顶了,拍好片难得,尽拍一些垃圾没人看的片,熬费物资白当洖工夫,拍片不行导演差劲,演员不行,找些小品,相声演员,小品不说拍片,从中挣钱,丈着有名望拍些没人看片。
因为没落了。
别把什么政审,制度拿来说。1980~1995年香港电影辉煌的时候就没这些吗?
第一,香港电影死于抄袭与恶意竞争。
第二,香港电影死于全球化。
第三,香港电影死于人才凋零。
辉煌时期,香港负担着特殊地位,形成链接内地与西方的窗口,所以自197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开始展露头角,比如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片。
80年代初,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
林正英的僵尸道长:
乃至陈晓东的倩女幽魂: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同时,香港黑 社会 大量渗透电影圈,绑架演员,压缩控制片酬,洗钱等行为极其泛滥,严重威胁到演员和制片人利益,1992年1月15日,香港电影演员导演等等300多人公开游行,抗议黑 社会 暴行。
陈欣健李修贤是组织者:
以前,香港电影有大量黑 社会 资金,现在黑 社会 资金来源断绝,台湾所谓十大片商进入,玩起了片花制度。
什么叫片花?
台湾片商是想赚钱,只看电影中大牌明星多不多,以前香港明星片酬适当,一个大明星配几个普通二线三线,片酬加起来不过三四百万,导演还能构筑剧情。
此后,明星片酬暴涨,无论一线二线,导演只能用更多钱找更多明星,现在片酬都超过两千万,负面影响就是,电影实际拍摄投资急剧减少,剧本粗糙重复,等于只卖大明星的脸。
香港电影的国际开拓者邹文怀:
同时,电影火爆,更多的电影院出现。
1980年代,香港电影院大约50家。到了最多时达到6家院线150家,本来就狭窄的香港电影市场,出现恶性竞争。
潘迪生:
以前,院线少,上映质量能保证,粗制滥造的电影只能卖录像带,走东南亚与台湾市场收回成本。现在电影院多了,大量原本排不上的粗劣电影在恶性竞争下也能公开上映,观众大呼上当,后果就是电影口碑下跌。电影收益减少,只能继续缩减投资,增加软广告,质量越发降低。
此时,具备代表性的两大好莱坞电影进入香港,所以这就有后来说的,香港电影败于1993(侏罗纪),亡于1997(泰坦尼克号)的说法。
台湾片商退出,东南亚经济危机重创亚洲市场,谁都在谨慎投资电影。而香港本地两个电视台根本无法养活原来9万电影从业人员,只能分流,少部分留守,部分去台湾和大陆,一部分转行。
香港电影自1992年的巅峰极速衰亡。
没有好莱坞的大笔投资与数字化,也没有本地市场支持甚至从业人员都失去了。
因为香港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打砸抢和黑 社会 ,内陆受香港电影的影响多少年来出现了多少黑 社会 。影视媒体的影响,左右了 社会 的发展方向。香港的喜剧片还是非常好看的,至今内陆电影无法超越。
改开前,香港是大陆的窗口。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小小的香港,不可能不被大陆湮没。
原因很简单,像一些向、刘、成、周、洪等等明星大佬完全控制了香港 娱乐 圈,这些人自己演不动了,还不想失去影响力,所以根本不想捧新人,所以几十年下去了,香港 娱乐 圈还是这些老面孔,那能外出什么好作品
香港文化衰落了。
中国以前因为文革的原因,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对香港武侠片强烈需要,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刺激。现在呢,老百姓对文化需求出现多元化,武侠片打砸片份量轻了。欧美日韩片占有相当大市场。从文化上看,香港已经不是窗口,只剩下金融和转口贸易。
以前香港成衣也很历害的,现在也不行了。
最可悲的是香港创新力严重不足,而且出现内斗和内耗。从经济上看,几大家族垄断地产和商业,大部分平民面对高房价无可奈何。阶层已经固化,利益格局已经成熟,港人优越感曰渐衰微。
没有产业支持,巨星就没有土壤。
电影结尾处字幕:“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近些年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正在这座城市愈演愈烈,城市压力过大导致 社会 问题增加。
在彭浩翔的电影中展示了当代香港的一则恐怖寓言:如果你要生存在这个疯狂的楼市,你就必须变得更加疯狂。
人都是被 社会 现实逼疯的,主角郑丽嫦的连环凶杀是有形的杀戮,而楼市的飙升和业主的哄抬则是种无形的杀戮。
怪咖彭浩翔用B级片的套路来发泄了广大房奴们的愤怒,但思想上却折射出楼价暴涨大潮中个体的彷徨与无能为力。
《维多利亚一号》:一个疯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须变得比它更疯狂
这座城市正在老去,
这个地方的规则和秩序正在被丢弃,
这个时代的 历史 正在消亡,如同记忆中的香港电影一样……
编辑于 2016-10-1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275
评论
SydneyCarton
先说结论:
作为一个特殊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这个概念,已经死掉了,基本是对 历史 的追溯与概括,基本谈不上再有较大的更新。这个概念截止期没有明确界线。在我看来,9-7只能算ICU,而且更多显现出来的是“果”而非“因”,《无间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电影”这一概念的最终挽歌。关于这一点,我在(如何评价《无间道》三部曲?) 下有具体阐述。
这个概念死掉,不是说它不再做电影了,或者说在电影界地位不重要了。这么多年的积淀摆着,而且背后还有依旧庞大的 娱乐 业,香港仍然是一处电影重镇。而香港的电影人依旧会在华语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为首的银河、许鞍华、林超贤等导演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且也不时推出佳作。但这些都无法挽救香港电影这个概念的死亡。为什么?听我慢慢道来。
旧时中国的电影首都应该是上海,但得益于大陆变局,正如纳粹肆虐使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不少电影人也前往香港。来的除了人才,更有资本,这些使得香港部分继承了旧上海电影工业的衣钵。而香港虽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当长的阶段里,相对的自由度都比海峡两岸的政权更为宽松。这些都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兴起。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别看邵氏家大业大,旗下也是明星无数,其实邵氏拍片比较省钱,跟现在这种烧钱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员、导演都是邵氏员工,靠工资过活的,管你人前多么风光,邵跑跑不多给你一个子儿你一点办法没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来的,比如整天吐槽老板抠门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业垂直垄断型企业,片场影院一把抓,有片场,拍片场地布景等花费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产业联动,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时观众对视觉工艺要求还不是特别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现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片子,一样有市场。就算票房相对低一点有啥关系,成本这么低,回本压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时在东南亚市场还颇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卖一卖,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那么为什么香港片会在东南亚一带有市场?流行文化比较接近是一个方面。这还是要回到前面说的香港的相对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业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时既没有海峡两岸的郑智负担,又会主动而有的放矢地针对市民阶层的口味开掘 娱乐 。以邵氏片为例,你们以后后来王晶、周星驰的无厘头没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侠片,才知道什么叫脑洞大开、节操洗地。这种以模糊而游动的道德标准为底线,在界限内肆无忌惮的“勇敢”,是其他各方万万不及的。这种口味取向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或许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会以邵氏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长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里可能地位会更高。为什么?这里要提到的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了。邵氏虽然雄霸多年,但毕竟还是高度功利的商业指向,大片场经营更是把指标卡得死死的,所以,虽不能说邵氏对香港电影的拍摄语言革新没贡献,但是相较它的江湖地位,相对而言,贡献有限。而香港电影新浪潮则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壮派影人带来的香港电影语言的狂飙突进。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电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态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大举开拓。这次狂飙突进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是将一些当时看来前卫的手法与内容推而广之,使得香港电影更加肆无忌惮。前面说到邵氏片虽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观其实仍是保守和传统的,电影拍摄方法还是相对守旧的,而经过新浪潮的冲击,香港电影拍摄上玩得更high,内容上也越来越挑战传统底线。(顺便说一句,徐克的《蝶变》我觉得一般,但《第一类型危险》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后补了一些新浪潮的课,新浪潮在中间带来的美学变化很明显,这也带动了观众观赏口味的变化。而随着新浪潮而来的不止是电影形式与内容之变,更是市场竞争的加剧。邵氏作为一个老片场,多少在这场狂飙突进里有些守成了。本来邹文怀、何冠昌分出来的嘉禾就几乎可以分庭抗礼,80年代后一干其他公司兴起,邵氏却仍坚持着片场产品。作品质量和新颖程度和这些新贵比,明显有所不及。
而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大量中小公司涌现出来,融资、拍片方式更加灵活,内容上更无拘束。香港电影在亚太市场真正达到高峰。到这时,“香港电影”这个动态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归纳一下,大致有几个特征:
第一,肯定不用讲,香港片商投资,或以香港制作班底为主。
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为主,融合有英国的欧美式中产阶级文化、广东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间文化,并对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呈现出来的是杂糅状态。
第三,以商业利益的追逐为终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底线可以无限放低。
这里的“放低”是中性含义,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无限低俗,像有一阶段邵氏片无论必要与否每片必有裸镜,如果这还不算难以接受,我们也可以拿好莱坞做个对比,同样是狂热追逐商业利益,在美国的清教传统之下,《人肉叉烧包》、《乌鼠机密档案》中直接表现对儿童的虐杀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主流影片中出现的。但香港电影对此的容忍度比较高。
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放低”可以理解为,为了赢得最大 娱乐 效果,香港电影可以怪招频出,无名山村里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亲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这些固然会引起争议,但也使得香港电影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创作活力。后来常说的“无厘头”就是这种风格的部分总结。
第四,尽皆狂欢,如果不是喜剧,至少也会有喜剧因素。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鸿》,94年的《暴雨骄阳》都是不乏 社会 反思和道德劝诫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场次,只要编导想要,只需一秒钟,统统变喜剧。这一点对我影响蛮大的。
第五,这是波德维尔提到过的,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电影呈现出高度量产的状态,这些影片平均来看,并非完全的烂作,细看每一部要么在技法上要么在内容上都会有些想法,但总体制作会因为赶时间而显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现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状态。
这话既可以理解为急功近利,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香港电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学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仅受过速成培训,甚至速成培训都未经历直接在片场拜师学艺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这样出身的班底,虽然很少能提出什么理论,但手活儿极熟练,个别混得不错的,脑子都很灵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数。所以虽然速度快,但东西都还挺有个样子,甚至里面不乏亮点。
这五点大致就是我对“香港电影”在艺术呈现上的定义,它的成因可以从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脉络看出。
那么,香港电影是怎么衰落的?为什么会衰落?
有人粗制滥造太多,有人说黑帮控制,有人说97回归,有人说大经济环境不佳……都有道理。
归结一下,时代变了。
其实我们回过头看看它成功的过程可以看出来,香港电影能成功是一个诸多原因促成的产物。
幸运地站在海峡两岸之外,既没有太大郑智压力和负担,又吸收了人才和资金。
本土文化、郑智氛围都很宽松,而且对商业有着强烈的追逐意识。
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事儿都变了。
1、影片的普遍制片成本提升,单靠本埠市场支撑不住,而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
2、粗制滥造太多导致影片淤积,资金回笼成问题,本土经济不景气,台湾片商也在撤资,缺乏金主。
3、周边重要电影市场,比如韩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发展迅猛,而且还设了国产片保护。
4、自身电影人才瞅准机会早早抽身,但造星断档,青黄不接,周润发、成龙、李连杰(这个算出口转内销吧)纷纷投身好莱坞,,带来的空缺很能被填补。
5、上面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导致原有片场师徒传承制实际破产——师父自己都吃不饱呢,所以带来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断档。别的不说,香港原来世界最强的电影岗位——武术指导,你有见到多少新面孔吗?
香港电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办法救市啊,这才有了《无间道》的应运而生。但大家看这个系列可以看出来,片子是非常不错,但原来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在这个系列中基本荡然无存了。而且它这一个系列成功了,但并没有因此拯救香港电影,只是带来的是随后一小段时间的跟风——题材、拍摄形式上统统跟风。中间虽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没有一部能达到《无间道》的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自身的特质基本丧失了。
香港电影人怎么办呢?他们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国大陆,这个正逐渐开放并兴起的新市场。90年代合拍片还只是部分试水,到了这时候香港电影人已经是成批涌入大陆了。有一个段子,一个朋友去见文隽,刚好一个香港编剧找文。编剧问他:文生,导演协会已经开了普通话培训班,什么时候编剧协会也开一个?文隽有点尴尬,把那编剧敷衍几句打发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来大陆排片不同,时代不一样了,大陆人不再是那个又土又穷的表姐,土或许还是土,但穷——至少对于金主们来说,是一点都不穷了。
大量香港电影人在大陆获得了工作机会。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不是说大陆是香港电影人的救世主,其实就是个工作机会。大陆毕竟熟谙商业电影拍摄法的人才还不够多,这时候很需要拥有大量经验的香港人参与。而即使让香港人来操盘,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你要在大陆拍片,并且要在大陆公映,你就得面对严苛的大陆%^&(大家都懂的)。更何况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陆观众又有相当的区别,本来就不是最佳创作状态,又在高度限制下开工,这样状态下出来的作品,你觉得还能叫“香港电影”么?
更何况大陆电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长,渐渐的,投资方发现,与其让香港人来拍,不如试试大陆自己的导演,他们可能更了解大陆人的口味。从影片艺术水平上来讲,不好说是耶非耶,但从商业成绩来看,香港人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较成功已经成名的大导演,像陈可辛,从《如果·爱》开始,一直拍到《中国合伙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业和口碑上赢得了大陆的认可。陈可辛这种文化接受力很强且血统多元一早就倡导“亚洲电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觉得其他人会更好多少么?
虽然大陆电影产业问题非常之多,但有资本的力量,并且也确实有一些有见识有能力的企业与制作人在推动,“香港电影”这个概念逐渐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块电影重镇,仍然有杜琪峰、许鞍华等作者,并且也不时会有个别新人涌现,但这些成就已经是大“华语电影”的成就了。无论从地域人才的参与,还是电影内容的接近,呈现出来的分别是电影作者的分别,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别了。
消亡说起来令人伤感,但只要还有大批热爱电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创作,仍不时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电影”还是“华语电影”呢?
本文纯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电影研究者,只是个港片影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挂一漏万,权当抛砖引玉。见笑,见笑~
喜欢香港老一带的艺人,他们敬业自律,不像内地的一些人有点名自以为是,牛哄哄,还有的唱一两首歌就觉得自己是大师
『贰』 如果我要报考某个学校,但我喜欢的专业不在我所在省份招生,我还有机会吗
内师是本科B批;
2011年高考美术生志愿填报指导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美术生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有的擅长造型,有的喜欢设计类;有的在动画方面有特长,有的则是书法方面的小专家。考生和家长应重点考虑考生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所在,量身选择专业。目前美术类专业主要可以分为纯美术类、设计类、传媒类、其他类。其中纯美术类主要有:油画、雕塑、国画、版画、壁画、插画、漆画、公共艺术、综合艺术绘画、美术学、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设计类主要有: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设计、珠宝首饰设计、鞋靴设计、玩具设计、现代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印刷包装设计、网络多媒体设计、陶瓷艺术设计、会展设计、戏剧舞台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家具产品设计等专业;传媒类主要有:数字媒体艺术、摄影(影视摄影)、影视动画、广告学(广告策划)、戏剧影视美术、网络游戏艺术等专业;其他类还有:比如书法、篆刻、摄影这些专业。如果是兴趣比较广泛的考生,或者说没有特别的兴趣的考生,可以任意选择。
二、认真分析录取机会的大小(请认真研究招生简章)
①报考条件。对于美术生来说,色盲色弱的考生是不能报考美术专业的,这个必须要知道。此外,解放军艺术学院不招收复读生(往届生)且年龄小于20周岁。部分院校明确表明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此外一些热门的院校每年生源都很充足,所以第二志愿被录取的机会就就非常小
②招生计划。31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的院校及13所参照院校中的大部分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没有分省的招生计划,全国报考这些院校的全国考生全部统一排名录取(有部分院校有招生省份的限制,如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剩下的院校都是分省招生的,考生只是和报考该校的同省份考生竞争。一般,各校艺术类专业分省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在4-5月份公布,考生可以关注这些院校的招生网站,招生计划是分析录取机会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③招生类别。大部分院校都有多个美术类专业,所以招生类别也有区别。有些是按照美术类大类来招生的(例如中南大学),报考这类院校的所有美术专业的考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是一样的,校考合格后考生可报考该院校校考专业的任何一个,例如可报考美术学可报考艺术设计。剩下的绝大多数院校但是按照专业来招生的,考生收到的合格证是某个专业的合格证,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就只能报考合格证上表明的专业。
④录取规则。目前,艺术类院校录取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是专业课合格后,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这样的学校比较少;第二是文化课达线后,依据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这类学校不少;第三是将文化课成绩与专业课成绩按一定比例(按照学校给的一个计算公式)综合后,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现在大部分院校采取这种录取形式。学生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若专业课成绩好的尽量选报按专业课录取的专业;若文化课成绩好的尽量选报按文化课录取的专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录取率。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各省对省内院校招收省内考生一般都有统一的录取规则。例如,山东省对省内高校在省内招生的统一规定是(山东艺术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美术专业):全部按照文化和美术统考专业都过线,先按照文化成绩排名,按照1:1.5投档,然后再按照专业成绩排名录取;安徽省对省内所有院校招收省内考生的规定是:按照综合分录取,美术综合分=(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300。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本省对省内院校的录取规定。
有些院校使用美术统考成绩录取,有些院校使用校考成绩录取。有些院校的部分专业使用统考成绩录取,部分专业使用校考成绩录取。
⑤录取批次。每年高考后志愿填报之前,各省都会发给美术考生一本关于志愿填报的书籍,这本书在河南叫做《招生考试之友》,在江西叫做《高考天地》,在安徽叫《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其他省的有别的叫法。书籍中包含了各校的录取批次,招生院校的名称、是否使用统考成绩录取,招生人数,学费等信息。
⑥注意细节。有些院校有英语、语文或者数学最低分数的限制。另外,多少考生都有明确表示考生科类,有的只招收文科考生,有的只招收理科考生,有的则是文理兼招。
⑦历年录取情况。学生可以参照近三年各院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人数,根据自己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实力,选择自己可以报考的院校及专业。其中,考生不仅仅要注意最低录取分数线,更应该注意录取的平均分数。另外,要注意,部分院校的录取规则可能出现变化,考生一定要在参考录取分数的时候弄清各年的录取规则。值得考生注意的还有一点,艺术生是一批非常特殊的群体,每个学校每年的录取分数波动很大,例如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在安徽省征集志愿,也就是说招不满,只要参加该校的校考合格了,文化过了本科线,即可录取。今年有可能会出现大量考生报考,分数线立即抬高的现象。
⑧第一志愿很关键。就目前的情况,使用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省份大约各占一半。使用平行志愿的省份,考生的录取机会比较大。平行志愿的实质就是分数优先,按照分数的高低来进行整个录取过程。例如,从第一名考生的第一志愿开始投档,如果该生第一志愿没有被提档,那么就开始该生的第二志愿投档;如果第二志愿还没有被投档,那么就轮到第三志愿,以此类推,直至该考生被提档为止,或者所有志愿都没有提档,然后就轮到第二名的考生开始此过程。(但是提档不等于录取,一般现在的提档都是按照1:1.2提档的,部分省份按照1:1.5提档。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是按照文化排名投档,1:1.5提档的,按照专业成绩排名录取的。例如,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招收文科艺术设计专业10名,那么他先提走报考该校文科艺术设计专业文化成绩前15名的考生,然后按照专业分数排名录取最高分数的前10名考生。)按照平行志愿录取的省份的考生,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没有什么差别。(励志名言 )另外一种就是顺序志愿,或者说是传统志愿,此类录取方法的实质就是志愿优先。就是一次性把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投出,只要是符合各院校要求的,按照院校的录取规则,直接录取,录取到院校录取满为止。如果院校的第一志愿不足,再进行第二志愿的录取。所以,顺序志愿的第一志愿非常关键。例如一位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他的分数刚好过合格线,恰好报考该校的考生不多,他可以直接被录取。另外一位考生第二志愿才报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结果该校已经录取满额了,即使分数再高,也无法录取。
⑨哪些院校和专业比较容易被录取:很多考生都来ms315咨询那些学校好考些,那些学校比较少人报考,哪些学校报考的成功率高些?实际上广大考生一定要清醒些,好考的学校基本都不是好学校,好的学校和专业都不好考。根据归纳总结,好考的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偏远地区。例如东北三省、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方的不知名院校比较好考。
第二:学费贵的比较好考。
第三:感觉校名很难记、很拗口、很陌生的学校好考些(适合统考刚过线的考生)。例如百色学院(广西)、宿州学院(安徽)、皖西学院(安徽)、滁州学院(安徽)、昌吉学院(新疆)、商丘师范学院(河南)、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江苏)、丽水学院(浙江)、台州学院(浙江)、莆田学院(福建)、武夷学院(福建)、宜春学院(江西)、湛江师范学院(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广东)、韶关学院(广东)、肇庆学院(广东)、惠州学院(广东)、嘉应学院(广东)、孝感学院(湖北)、咸宁学院(湖北)、河池学院(广西)、邵阳学院(湖南)、怀化学院(湖南)、湘南学院(湖南)、绵阳师范学院(湖南)、内江师范学院(湖南)、乐山师范学院(湖南)、攀枝花学院(湖南)、西昌学院(湖南)、宜宾学院(湖南)、廊坊师范学院(河北)、邯郸学院(河北)、衡水学院(河北)、邢台学院(河北)、长治学院(山西)、运城学院(山西)、黑河学院(黑龙江)等等。
第四:刚升为本科的高校。湖南女子学院、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宁德师范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集宁师范学院等等。
第五:纯艺术专业比实用型专业好考些。①纯美术类:油画、雕塑、国画、版画、壁画、插画、漆画、公共艺术、综合艺术绘画、美术学、文物鉴定与修复等;②设计类: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设计、珠宝首饰设计、鞋靴设计、玩具设计、现代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印刷包装设计、网络多媒体设计、陶瓷艺术设计、会展设计、戏剧舞台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家具产品设计等。③传媒类: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广告)、数字媒体艺术、摄影(影视摄影)、影视动画、广告学(广告策划)、戏剧影视美术、网络游戏艺术等。④其他类:比如书法、篆刻、摄影这些。
三、城市选择需考虑
中国城市发展不均衡已经是众所周知,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就业资源都集中在几个大中城市,从某种程度上对于考生(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来说,读大学就是选择城市,虽然大中城市消费高、房价高,但是机遇、待遇同样还是吸引广大考生的一个致命性的优势。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主要分为:
一线城市:北京市(首都,中国政治中心、华北区域中心)、上海市(中国经济金融中心
准一线城市:广州市(华南区域中心)、深圳市(经济特区)
二线城市:沈阳(东北区域中心)、南京(华东区域中心)、武汉(华中区域中心)、西安(西北区域中心)、成都(西南区域中心)、重庆(直辖市)、天津(直辖市)、大连、青岛、杭州、厦门,以及各省省会城市等。
很明显的是,中国经济、教育资源最发达的主要就集中在以上城市。其中尤以中国的七大区域中心和经济金融中心高校最多,即:北京市(首都,中国政治中心、华北区域中心)、沈阳(东北区域中心)、南京(华东区域中心)、武汉(华中区域中心)、西安(西北区域中心)、成都(西南区域中心)、上海市(中国经济金融中心)。
此外,很怕冷的考生尽量不要选择东北地区;怕热的就别去武汉、南昌、重庆、南京、福州、广州等城市;吃不了米饭的,就别到南方。等等。
四、学校之间或者专业之间实力强弱的判断方法
1、知名度是实力比较的重要标志。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国内设计第一强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江南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都是设计类强校;(励志名言 )九大美术学院及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等都是纯艺术专业很好的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的动画专业都是国内一流的。
2、是否有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或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等,以及这类专业或者学科的数量。
3、是否有相关专业的硕士授权点。例如设计艺术学硕士、美术学硕士、工业设计硕士等。
4、师资力量是重要的指标。主要表现在教授、副教授、导师数量及质量方面,还有就是院长、系主任或者重量级的大师也很关键。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的校长是中国美术协会的会长,暨南大学艺术学院著名影视艺术家、书画鉴赏家张铁林教授,都对学院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办学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办学久远的,一般在教学设施、教学经验等方面会比较丰富一些。
6、办学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院校的实力。一般地,如果一所大学只有一个美术专业和另外一所大学有一个美术学院或者好几个美术性质的学院,后者可能会更强一些。
7、地理位置也影响着院校的发展。在设计方面,广东、浙江、江苏、天津、上海等地方的工业和经济比较强,在设计方面发展的都比较好,广州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等设计类强校发展地都非常好。
8、院校的类别往往也反映了院校专业的倾向性。师范类院校一般在美术学方面有优势,建筑方面的强校一般在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方面占有优势,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和家具设计都是强项,传媒类院校在动画或者广告学方面比较不错。
9、很多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专业单一,发展很快却。主要是得益于名校效应,很多非常优秀的考生报考,加上有大量资金发展。例如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10、各省最好的师范大学,一般在该省的美术实力方面都是很靠前的。例如,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等。个别省市除外,例如河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
11、考生需客观地综合以上个方面来判定一个院校或者专业的强弱,同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院校。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对院校强弱做判断的比较重要的方面,这些信息一般在各个大学的艺术类招生简章上会出现,也可以登陆相关的艺术院系主页上查询。
12、院校的前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目标。例如聊城大学的前身是聊城师范学院、临沂大学的前身是临沂师范学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是河南艺术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的前身是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大连艺术学院的前身是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这背景也为院校的实力判断提供了一个参考的依据。
五、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很多院校在省外的某一个地区招生数量非常少,甚至只有1-2名。这样的院校,往往考生不敢报考,特别是复读生,风险太大了。对于刚上线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此类院校。因为自己的分数不高,报考那些招生计划比较多的院校,竞争反而更大,很难被录取。报考此类院校,可谓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或者说在录取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碰运气。前面所说的分析录取机会的大小,都是属于一些理论的东西。而我们常常遇到的情况的,成绩不错的考生报考比较一般的院校,结果没被录取;成绩很一般的考生,报考比较不错的大学,却被录取了。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叁』 昭通金融中心电影院今晚有什么电影
《我的男友是辅警》。昭通,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该地区2022年10月26日晚上金融中心电影院是有《我的男友是辅警》的。该地区地处云、贵、川三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金沙江下游沿岸。
『肆』 广州有哪些电影、电视剧取景地
1.广州塔
《变形金刚4》、《东成西就2011》、《逃出生天》
看过《变形金刚4》的影迷如果细心,你就会发现广州美丽的夜景入镜了。就是那段李冰冰扮演的强悍CEO与科学家前往香港之前,他们先到广州珠江边谈生意,此时广州美丽的夜景便入镜了,透过大玻璃,还能看到广州标志性的建筑物——小蛮腰,且长达5分钟。此外,《东成西就2011》《逃出生天》等影视作品也在广州塔取过景。
2.广州百万葵园
《金粉世家》
百万葵园是一个将向日葵作为观赏性植物并设计成超大型主题园林的公园,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种植一百万株向日葵。《金粉世家》里那个用无数的向日葵花铺成的花床,燕西和清秋两人静静并肩而卧,凝望蓝天的浪漫场景,正是在广州百万葵园。
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东成西就》
刘镇伟导演的喜剧电影《东成西就》,很多场景都是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拍摄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亦称广州西塔,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西南部,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其中主塔楼高437.5米,加上直升机坪达到449.2米,地上共103层,地下4层。
4.华南农业大学
《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这样的青春片里有广州的景色,那一场男女主角在公交车上共听一首歌的场景,则是在大学城华师拍摄的,满满青春的味道。华南农业大学简称华农,坐落在广州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5.广州大学城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校园爱情喜剧《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曾取景于广州大学城。剧中多个片段都有大学城美丽的身姿。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番禺区新造镇,城区分布在珠江两岸,面积为34.4平方公里,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国家大学园区。
6.余荫山房
《十月围城》、《英雄喋血》、《东方球王》
文物保护单位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建成于清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了,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园占地总面积约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十月围城》是一部由陈德森导演,陈可辛监制,甄子丹、谢霆锋、王学圻、梁家辉、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的电影。据MAIgoo小编了解,在此取景的影响作品还有《英雄喋血》和《东方球王》。
7.广州珠江新城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广州珠江新城位居天河、越秀及海珠三区的交界处,东起华南快速干线,西至广州大道,南临珠江,北达黄埔大道,是广州天河CBD的主要组成部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是一部都市情感剧,讲述了隐婚夫妻赵小亮与潘芸在充满压力的大都市,为事业和梦想奋斗的故事,由李骏、李晓执导,马伊琍、朱亚文领衔主演。
8.滨江路
《情圣》
滨江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1957年始沿着珠江南岸填滩筑路,因濒临珠江,故名滨江路。《情圣》是一部改编自1984年的美国电影《红衣女郎》的喜剧片,讲述了肖瀚在好兄弟的出谋划策下,辗转于三个女人之间,经历了一系列囧事的故事,由宋晓飞、董旭执导,肖央、闫妮领衔主演,小沈阳、乔杉、艾伦、代乐乐、常远、李成敏主演,邓超特别出演。据maigoo编辑了解,该剧还在广州的长隆、大学城、琶洲、五一影城(广州四季天地店)等地取景拍摄。
9.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
《单身男女》
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位于珠江新城,毗邻歌剧院、少年宫,与电视塔隔江相望,拥有一线江景景观资源,是合景泰富的代表项目。《单身男女》是一部都市爱情电影,影片以办公室为背景,讲述了苏州女孩程子欣与金融才俊张申然、建筑师方启宏三人的职场恋情,由杜琪峰执导,由古天乐、吴彦祖、高圆圆领衔主演。另外,这里也是《逃出生天》的取景地之一。
10.爱群大厦
《秋喜》
爱群大厦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13号,1937年落成开业,是广州市旅游局属下的一间三星级酒店。《秋喜》是一部谍战电影,以1949年广州战斗为背景,讲述了广州解放前夕,郭晓冬扮演的地下党员晏海清和孙淳扮演的特务头子夏惠民斗智斗勇的故事。由孙周执导,郭晓冬、孙淳、江一燕主演。《秋喜》在广州的取景地还有海珠桥、沙面等。
11.财富广场
《亲爱的》
广州财富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周边分布着国内外各大银行机构,天河城广场、宏城广场、广州购书中心等消费场所,及天河北各大建筑群等。《亲爱的》是一部“打拐题材”电影,讲述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赵薇、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等主演。
12.逵园
《形影不离》
逵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建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如今,这栋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外墙红砖依然保存完好。由四个年轻人承租,变成了一家艺术馆。《形影不离》是一部另类都市电影,述了一位疲惫不堪、分身乏术的工程师李越试图自杀,却正巧被他的老外邻居老查救下,俩人因此成为了好朋友。由伍仕贤自编自导,凯文•史派西、吴彦祖、龚蓓苾、闫妮等主演。
13.广州荷塘食府
《低俗喜剧》
荷塘食府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5号自编辑部5号,是一家以粤菜为主营菜的老字号美味食府,适宜家庭聚会、朋友聚餐、休闲小憩,以牛欢喜被人们所熟知。荷塘食府环境舒适,明亮温馨,四周是池塘,池塘中间是食府,好有“荷塘月色”的味道,食府内外均有座位,一边食饭,一边欣赏着醉人的美景,无限惬意。同时也是电影《低俗喜剧》拍摄地。
『伍』 沈阳市黑龙江街57号去金融中心地铁站a口坐几路公交车方便
公交线路:228路,全程约4.1公里
1、从黑龙江街57号步行约220米,到达北陵电影院站
2、乘坐228路,经过6站, 到达市政府东站
3、步行约410米,到达金融中心地铁站-A口...
『陆』 全球二十个最顶级的金融中心到底是谁
所谓金融中心,狭义指在商品货币的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金融市场。广义指在宏观地理区域内发挥金融活动中枢作用的大中城市。金融中心是伴随经济中心的发展而形成,也是经济中心的最高形态。因此,只有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已经成为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之后,它才可能产生、积聚和使用巨额资金,才使金融中心的形成有了基础。
但是,金融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金融力量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使得金融中心不可能像商业中心、贸易中心那样具有普遍性,即不是每一个经济中心都有金融中心的功能,只有少数经济中心才会发展成金融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的最高形态。
2021年3月17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9)”发布。下面分别介绍金融中心的地位及城市重要属性如下:
一、纽约(得分:764)
金融地位: 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纽约都会区的核心。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 娱乐 与 时尚 界,其中联合国总部也位于该市,因此纽约也被公认为世界之都。值得一提的是,纽约的金融区以曼哈顿下城及华尔街为龙头,被称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6家总部企业位于纽约。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证交所,曾是最大的交易所,全球市值达到15万亿美元,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纳斯达克超过。纽约时代广场位于百老汇剧院区枢纽,被称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 娱乐 产业的中心之一。
二、伦敦(得分:743)
金融地位: 伦敦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的首都。金融业是伦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伦敦的服务业十分发达。
伦敦是一座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商业最繁荣、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伦敦曾是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控制着全世界45%的外汇交易和黄金、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定价权,也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保险、期货和航运中心。伦敦平均每日的外汇交易额曾经高达2.7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一,居民财富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2019年11月,伦敦曾经在日本森纪念财团发布的世界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GPCI)中连续第八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11月,伦敦被GaWC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第一名。 在福布斯全球城市影响力排行榜上,伦敦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同时伦敦击败纽约,当选全球第一大财富中心。 2019年9月,世界 旅游 城市联合会发布2019世界 旅游 城市发展排行榜,伦敦位列全球城市知名度首位。
三、上海(得分:742)
金融地位: 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2020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000家,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位。上海是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几乎囊括了全中国所有的金融市场要素:比如著名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资金拆借市场等。
四、中国香港(得分:741)
金融地位: 中国香港是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中国香港曾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曾经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 科技 中心。香港是全球主要银行中心之一。早在2017年底,香港金融管理局认可的银行业机构共191家。 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全球 100 家顶尖银行中,共有 77家在香港经营。
五、新加坡(得分:740)
金融地位: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新加坡市是新加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素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金融服务业则包括银行、证券(股票、债券、期货)、保险、资产管理等门类,新加坡依托这四大服务业支撑,新加坡才最终确立了其亚洲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
六、北京(得分:737)
金融地位: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科技 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2020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18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比排名第二的深圳足足多出了1万多家,在我国重点城市中遥遥领先。
七、东京(得分:736)
金融地位: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许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东京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很多重要的公司及全球总部都集中在东京。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十分发达。东京综合实力被全球许多机构评价为亚洲城市第一位,国际 社会 惯例上往往东京将其视为已开发世界中具有全方位主导性的四大全球城市之一。据市场研究公司Z/Yen的报告表示,由于日本的监管和税收制度远没有达到全球标准,这促使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转向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上海,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开展业务。
八、深圳(得分:731)
金融地位: 深圳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 科技 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深圳证券交易所进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2020年深圳拥有18650家高新技术企业,排名全国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城市,同时也是民营企业扎堆的城市,尤其金融活跃度在全国是最高的。
九、法兰克福(得分:727)
金融地位: 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五大城市及德国黑森州最大城市,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法兰克福是欧洲的金融中心。曾拥有超过332家银行(其中194家是外国银行),770家保险公司。欧洲央行和德国中央银行均为法兰克福。值得一提的是,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曾经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全球第三大交易所。经营着德国85%的股票交易、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
十、苏黎世(得分:720)
金融地位: 首都苏黎世是瑞士联邦最大的城市、苏黎世州的首府,是瑞士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全欧洲最富有的城市。苏黎世是瑞士银行业的代表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苏黎世集中了全球120多家银行的总部,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大银行,故其又被誉为“欧洲亿万富翁都市”。比如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及许多欧洲私人银行的总部均设于苏黎世。瑞士银行业高效严格的保密能力,使得苏黎世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离岸银行业务中心,金融方面的帐户流转约占据整个苏黎世市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
十一、温哥华(得分:719)
金融地位:温哥华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低陆平原地区一沿岸城市。是加拿大第三大都会,加拿大西部第一大城市。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温哥华南部是美国西北部第一大城市西雅图。温哥华作为北方硅谷,GDP曾超过4000亿美元,尤其以股权投资为特色,最突出的代表是温哥华证券交易所。而且 科技 巨头众多:比如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Apple等纷纷在此扎堆。
温哥华电影制片业发达,是北美洲继洛杉矶、纽约之后的第三大制片中心,素有北方好莱坞之称。温哥华近年经常在各项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调查中名列前茅。温哥华亦曾于2010年与威士拿联手举办了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温哥华于2010年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
十二、旧金山(得分:718)
金融地位: 旧金山临近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是世界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美国西部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联合国的诞生地。旧金山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金融业和国际贸易也十分发达,大约占市区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工业仅占15%。城市的批发、零售商有2.6万多家。旧金山为美国西部的金融中心,有超过40家银行及其147家分行,特别是太平洋岸证券交易所和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美洲银行的总部所在地。
十三、洛杉矶(得分:716)
金融地位: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常被称为"天使之城"。洛杉矶面积约1215平方公里,约397.6万的人口(2016年)。洛杉矶是美国重要的工商业、国际贸易、科教、 娱乐 和 体育 中心之一,也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主要基地之一。洛杉矶还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比如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佩珀代因大学等。
洛杉矶曾主办了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即将主办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洛杉矶是美国西部最大的经济中心,占加利福尼亚州劳动力市场的30%,全市产值约为加利福尼亚州的1/3,占加利福尼亚州零售和批发量的25%以上。 汽车 工业、电子工业、金融业及 旅游 业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洛杉矶的服务业也非常发达。律师与审计事务所、管理与技术咨询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中高端机构中,仅在洛杉矶一个城市就曾经雇佣了近20万人。该部门增幅高于美国的其他大城市,比如纽约、费城、底特律和波士顿等。洛杉矶服务经济产值曾经约占全市经济的30%。
十四、华盛顿(得分:715)
金融地位: 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因此经济色彩不浓,华盛顿是大多数美国联邦政府机关与各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世界各国少有的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内没有工业,经济来源依次是联邦政府的拨款及其机构的开支、专业性产业和商业、 旅游 等。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经济来源中, 居首位的是联邦政府的拨款及其机构的开支,对GDP的贡献率达33.9%。专业性产业和商业居于其次,对GDP的贡献率达24.2%。
华盛顿作为全美政治中心,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很多经济元素都与政务需求相关,联邦政府有大量的外包业务需要企业参与,这带动了游说公司、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 科技 服务、国防科工等多个产业的发展。据Z/Yen智库早在2016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显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已经成为美国以及北美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金融中心。
十五、芝加哥(得分:714)
金融地位: 芝加哥拥有美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区和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其都市区新增的企业数一直位居美国第一位,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均衡的经济体。芝加哥作为美国第三大城市,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
芝加哥还被誉为"摩天大楼的故乡"。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之一,拥有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享誉世界的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还是著名的 旅游 圣地。
芝加哥市钢铁工业占美国第一位,有著名的美国钢铁公司和加来钢厂。肉类加工也居全国首位。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中,有33家的总部设在芝加哥及附近地区,比较著名的有摩托罗拉、阿莫科及内陆钢铁公司等。
十六、首尔(得分:713)
金融地位: 首尔大韩民国首都,是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全韩的政治、经济、 科技 、文化中心。首尔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极高城市之一。虽然首尔仅占韩国面积的0.6%,但其GDP却占全国GDP的21%。 首尔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曾经居世界第五。同时也是高度数字化的城市,网速和数字机会指数均居世界首位。
十七、卢森堡(得分:712)
金融地位: 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是一个内陆小国,面积相当于中国一个县。也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首都卢森堡市。因国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的称呼。由于其地形富于变化,在 历史 上又处于德法要道,地势险要,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罗陀的称号。
卢森堡是一个高度发达工业国家,还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仅次于美国的投资信托中心。金融、广播电视、钢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卢森堡金融业十分发达,银行林立。首都卢森堡市系欧洲重要金融投资中心,曾经在全球范围内居第八位。卢森堡曾经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
十八、悉尼(得分:711)
金融地位: 悉尼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澳大利亚悉尼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制造业和 旅游 业。其中,世界顶级跨国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总部均扎根悉尼。同时,悉尼也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及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制片厂的所在地。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均在悉尼。澳大利亚总共有53家银行,有40家银行的总部设在悉尼,最大的百家公司中,有四分之三在悉尼设立了公司总部或分支机构。通常来澳大利亚访问的国际商务人员几乎都要造访悉尼,同时全球大部分世界著名跨国企业也在悉尼设有分公司或办事机构。
十九、迪拜(得分:710)
金融地位: 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最富裕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迪拜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已成为东西方各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成为了重要的物流、贸易、交通运输、 旅游 和购物中心。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以活跃的房地产、赛事、会谈等近乎世界纪录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2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此举办。
迪拜不仅成为重要的观光胜地与港口(杰贝拉里人工港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港),更是资讯技术与金融的产业重镇,并将有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迪拜是中东地区旅客和货物的主要运输枢纽。石油收入促进了迪拜的早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以后,石油产业只占到迪拜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下。继石油之后,迪拜的经济主要依靠 旅游 业、航空业、房地产和金融服务。
二十、日内瓦(得分:709)
谁金融地位: 瑞士日内瓦是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内瓦是世界钟表之都,钟表业与银行业成为日内瓦的两大经济支柱。日内瓦在国际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于这里无数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
日内瓦是一座著名的国际都市,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联盟的总部就是设立在此地。今天仍有许多国际组织在日内瓦设立总部或办事处,其中包括有红十字会的总部。属于联合国的组织有世界卫生组织等。早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日内瓦高据全球第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伦敦金融城之前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日内瓦曾经在主要指标的排名和得分均在前十位之列,日内瓦在世界金融中心中属于“全球领导者”之一,尤其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子行业上具有不俗的表现,在全球国际间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并且长期享有全球著名的私人银行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地位。
日内瓦在国际投资领域具有悠久的 历史 传统,可以追溯到17世纪。值得一提的是,日内瓦是高度国际化的金融中心,根据统计显示,日内瓦130家银行中,有2/3是外资银行。2万名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约一半都为外资银行工作;全球约10%的跨境储蓄私人资产由日内瓦管理。日内瓦由于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在国际贸易金融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国际贸易金融业的“专家”,比如3/4的俄罗斯石油贸易均由日内瓦操盘。
『柒』 中国哪些城市有杜比影院
1、杭州市临安影视城(1号厅)
2、萧山德纳国际影城(杜比巨幕厅)
3、北京广安门电影院
4、卢米埃成都龙湖北城天街IMAX影城(LD厅)
5、重庆万达影城SM广场店(X-LAND厅)
6、南京大华电影院(9号厅)
7、幸福蓝海国际影城河西中央店 (7号厅) 上海影城(2号厅)
8、上海银星菲林国际影城
9、上海诺亚新天地影城 东门中影百誉影城
10、武汉万达汉街中央文化区店(11号厅)
11、桂林新时代环球影城 中影国际影城(恒盛广场店)(巨幕厅)
杜比数字影院(Dolby® Digital Cinema)是杜比公司专为影院开发的技术,是完整、可靠、灵活的解决方案,既易于操作,又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客户体验。Dolby® 电影技术可以给内容创作者以力量、助影院从业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让电影爱好者感到震撼的效果。
(7)沈阳金融中心电影院扩展阅读:
杜比数字影院(Dolby® Digital Cinema)是杜比公司专为影院开发的技术,是完整、可靠、灵活的解决方案,既易于操作,又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客户体验,Dolby® 电影技术可以给内容创作者以力量、助影院从业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让电影爱好者感到震撼的效果。
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是由杜比实验室研发,于2012年4月24日发布的全新影院音频平台。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更真实的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效;配合顶棚加设音箱,可以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
截至2013年末,国内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等国内各大城市均已有影厅升级为杜比全景声配置;采用该技术制作的影片也已陆续上映。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受着它的巨大魅力。
『捌』 私人电影院情侣包厢是什么样子,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
说到电影院有情侣包厢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私人电影院情人包厢是哎呀金科玉律,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另外,还有人想问私人电影院意中人厢房是嗬哟旗帜,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私人电影院朋友厢房是哎哟样板,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私人电影院情侣包厢是什么样子,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院有情侣包厢吗
私人电影院朋友厢房是哎哟样板,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
我去过的都是很温馨,暧昧。没有吧,但是不同的地方,应该会有区别吧!新茂业电影院。
宜兴苏宁影城情侣包厢。
私人影院里面有情侣包间么?多大的房间?
情侣包一定要有的,也就是小包容纳2人左右,一般在10平米左右就可以,聚空间私人影院影情侣包在10平米左右,中包16-25平米,大包25 平米
鲁迅电影院有情侣包厢吗
绍兴只有咸亨有情侣座,而且也不是包厢,只是最后一排座位是两个两个连在一起的
南京新街口附近哪些电影院有情侣包间温州电影院有情侣包厢。
推荐一个小有逼格的电影院南京的艾米1985电影街。是国内首创 知的复合式结构,它由传统影厅、主题影厅和“iBOX点播包厢”构成主要观影区域,并配备别具特色的电影街区、电影会所、咖啡吧等。它兼顾了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年龄人群的消费需 道求,是集娱乐、休闲、互动、社交于一体的新型都市休闲文化场所。聊城电影院情侣包厢。
它的地址位于南京市 秦淮区 汉中路1号 南京国际金融中心5楼 (地铁1、2号线新街 专口站5号出口)。
其实在大行宫附近有一家比较小众的点播影院,属于情侣包间的形式,我个人更加喜欢,但是地址我找 属不到了……
以上是与私人电影院情侣包厢是什么样子,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相关内容,关于私人电影院情人包厢是哎呀金科玉律,很暧昧,浪漫温馨的环境吗的分享。看完电影院有情侣包厢吗后,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
『玖』 沈阳金融中心里面的电影院叫什么
CGV沈河区哈尔滨路168号金融中心购物广场4楼
『拾』 成都春熙路附近的IMAX电影院
1、成都王府井电影城 有一个IMAX放映厅
2、UA影城(国际金融中心店)
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1号IFS国际金融中心6楼(近春熙路地铁2号线出人口)
团购票价是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