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电影公司有哪些
中国电影集团,万达影业,保利博纳,八一电影制片厂,西影集团
Ⅱ 为什么电影院线要超高票价
卡梅隆导演新作《阿凡达2》,将全球同步上映。
然而,在中国内地市场,提前一周预售开启时,很多影迷惊讶的发现,院线方面直接把票价大幅度飙升:
头两天的票价,竟高达150~250元。第三天后的票价,也只回落到80~100元。
而《阿凡达2》上映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平均票价,超过了70元。
而且,众所周知,《阿凡达》系列的剧情一直很俗套,这种特效大片如果不看IMAX,而去看30~50元票价的普通厅,那还真就和平白浪费三个多小时,并没什么不同。
难怪有很多网友吐槽:「这不是报复性消费,这是报复性涨价」 「报复性消费,报复谁?还不是报复自己的钱包」「这些影院,都穷疯了么?怎么不去抢钱?」「电影院厚道啊,摆明着抢钱,还顺便请你看一场电影」……
对此,只想说,疫情三年来,每当我们对电影院线的艰难经营,朝不保夕,报以相当程度的同情时,
他们总能用新一轮【杀鸡取卵】的超高票价,彻底打消了我们之前泛滥的同情心。
每一轮封控期间,院线方面总爱请一些网络写手和利益相关的“影评人”们哭丧:「中国电影要完了」,拍一些剪刀剪屏幕的行为艺术视频,以此卖惨。
然而,等封控刚一结束,国内外大片被当做【救市大作】新上映时,院线又迫不及待地搞出超高票价,就为了狠宰观众一笔,这都第几回了?
还记得2022年春节档,抱着「平时被疫情影响,赚少了钱,过年就要狠宰一笔」心态的院线方,就将票价普遍飙升到影迷们纷纷质疑、普通观众直接拒看的程度。
也有很多原本此前计划看三场电影的家庭,可能只看两场了;很多原本此前计划看两场电影的家庭,可能只看一场了;——直接导致了观影人次大幅度降低,初二起整个市场的总票房,崩塌式下滑。
去年《长津湖》57亿票房,创下了影史新记录,《水门桥》作为大热电影续集,又是在春节档上映,只有41亿票房,什么缘故?
如今呢?好容易《阿凡达2》引进了,全球同步上映了,疫情封控结束了, 全面核酸检测不再进行了。院线方不想着薄利多销,重塑形象,恢复观众的观影习惯和热情,还继续他们那套土老板作派,现成的肥羊,不宰白不宰?
院线方面,这种急功近利、末路狂欢的心态,这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行径,对方兴未艾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从形象到实际收益的摧毁性打击!
其实,整个电影院线的总产值,一年也才区区几百亿,和同样受疫情极大影响的其他行业比,连零头都算不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完全是依托了电影产品这个在精神空间影响巨大的文化产业,才有一直以来的巨大声势。
三年抗疫,广大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是何等劳累辛苦,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又蒙受了何等巨大的损失,利益受损的又岂止是区区院线呢?
明明我们大家每个人,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总要让其他行业的一个个普通人,为了体谅院线的“苦衷”,就忍受他们的天价盘剥?
150~250元的超高票价,对很多注重个人健康的观众来说,可能还得加上自行防护和检测的费用,就为在影院包裹得严严实实,在极差的观影体验下,耗上超过3个小时的时间,看一部《阿凡达2》?
面对杀伤力偏弱、感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毒株”,已经有权威专家鼓吹:「80%~90%的人,或迟或早都会感染阳性了」
对每个人个体来说,如果是为一日三餐生计奔波,不可避免的接触,导致感染阳性,那也罢了,无话可说。
但如果仅仅因为自己的娱乐爱好,去影院看一部美国大片,感染阳性,传染给父母家人,特别是那些免疫力低下、年事过高、有严重基础病症的长辈?
——轻则,在整个家族圈"永久性社死”,重则,就直接是家庭悲剧,人间惨剧了!
不论是何等质量的电影,不论此前被大家寄予了何等期待值,好莱坞的《阿凡达2》也好,国产的《流浪地球2》也罢,和个人与家庭的健康相比,——其实并没有影迷发烧友们,想象得那么重要。
那些愿意花自己的钱,冒着自己一家人感染阳性的风险,去给院线新上映大片捧场,毫不犹豫地为天价票买单的忠诚影迷,向他们致敬!
最后,如果防疫政策不再有大的改动,防疫形势一如预期,
则对《阿凡达2》的票房预测,就是首周影迷狂欢,而后票房高台跳水,路人观众完全无感,最终落点20亿左右,就差不多了。
Ⅲ 电影院线上映难度
影院的收益每况愈下,院线集体陷入业绩焦虑。从苏联模式到院线制发行模式,革新之后的电影发行放映行业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在近几年陷入了困境。
一、院线制发行模式:
从十六年前走到今天
新中国成立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最初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主要借鉴了苏联模式,基本形成了“制片方—中影公司—省级电影公司—市级电影公司—地方影院”的流线架构。
1993年1月,原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为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放映单位对接,进口影片仍统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公司发行;电影票价原则上放开,制片单位可同地方发行公司直接进行结算。此举打破了以往计划定价与垄断发行的局面,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业的体制改革真正地迈入新台阶。
中国电影改革历程,图片来源:前瞻网
到了2001年12月,在院线制试点取得较大成效之后,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实施细则》正式拉开院线制改革大旗。细则详细列出了院线成立条件并鼓励组建院线,要求发行公司需与院线公司达成业务合作,全权由院线公司负责对其所属的影院进行统一的安排和管理。
从2002年开始,我国电影发行正式采用院线制发行模式,当时国内首批30条电影院线投入运营。由院线统一安排,连锁经营等运作方式避免了单一电影院管理混乱的情况,同时得益于院线制度的改革,我国电影市场长期被进口影片垄断的局面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从2002年院线制改革之前的8.9亿元上升到了2018年的609.72亿元;观影人数从2005年的0.73亿人次飞升至2018年的17.2亿人次;电影院线数量(城市院线)、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分别从2002年的35条、872家、共1581块银幕上升到2018年的48条,超过1万家影院和6万块银幕。
经过十多年的验证,院线发行制度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体现了较大的优越性,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目前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院线出现了诸如盲目扩张、加盟费用下降、影院不规范运行等情况,助推着我国院线需重新探索新的机制。
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对新组建的院线牌照划了“年票房5亿且控股影院至少50家、300银幕”的门槛;对于长期管理不善、经营乏力的院线公司,将实行市场退出。
Ⅳ 《阿凡达2》内地院线上映瞬间票房破亿,这部电影到底有多好看
《阿凡达2》内地院线上映瞬间票房破亿,这部电影我觉得是非常好看的!
《阿凡达:水之道》是由迪士尼影业出品,20世纪影业、美国光影风暴娱乐公司联合制作,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妮·韦弗、斯蒂芬·朗、克利夫·柯蒂斯、乔·大卫·摩尔、希·庞德、埃迪·法可、杰梅·克莱门特、吉奥瓦尼·瑞比西与凯特·温斯莱特等主演的科幻电影;该片讲述了杰克和奈蒂莉组建了家庭,他们的孩子也逐渐成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然而危机未曾消散,萨利一家拼尽全力彼此守护、奋力求生,最终来到潘多拉星球临海的岛礁族寻求庇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