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个40岁影评人的电影节旅程
很欣慰地,在40岁生日这天,还在军校里的Sama君特地请了一天假出来跟我聊微信,稍来生日祝福。于是,在第101篇专栏这个巧合的契机,Sama君又来客串一次。
Sama君: 生日快乐啊!师父~
我: 谢谢啊~
Sama君: 我看到师父在微信好友圈晒了一份“40好物”的清单啊!
我: 嗯呐。
Sama君: 让我惊讶的是,电影才列了六部,音乐倒是列了15样。
我: 就是。我还算是犯规了,毕竟,像我选了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这样一次都要包含五、六张CD的。
Sama君: 不是还有一套漫画《艾玛》吗?(捂嘴笑)
我: 哈哈!是呀~实在割舍不下,这套漫画也是我搬来四川唯一还留到的漫画。
Sama君: 话说师父在四川生活还顺利吗?
我: 老样子,没有起色。不过还是撑著。
Sama君: 找不到工作吗?
我: 嗯,暂且每个月两千的稿费还是让一家人不愁温饱。没办法,这种生活是自己找的嘛~
Sama君: 师父加油!不过,师父阔别北京那么多年,再回去主要也是为了参加电影节吧?
我: 是的。毕业之后,九年没有回去北京了。本来有北电的同学说要临时搞个同学会,不过后来没有搞成,只有个别跟几个同学碰到面。我戏称,九年才回来一次,下次再来北京估计要2028年啦!
Sama君: 哈哈哈!不可能那么久吧~
我: 谁知道呢?
Sama君: 那么,与去年去过的上海电影节、海南岛电影节相比,北京电影节有什么不同的吗?
我: 老实说,上海电影节什么情况我现在也记不清了。海南岛比较近一些,且我参加了较多的活动(毕竟片量不多,好像不去参加活动也没啥事好干),所以印象比较深刻。但总之,相较来说,好像上海电影节还会在周间白天排片,但北京电影节基本只有电影资料馆白天也排片,其馀戏院都只有傍晚(六点)开始有排片。
Sama君: 那片量不多吗?
我: 多啊!只是合作的戏院也多,所以一下子铺开来,基本一定会有片子是冲突到,所以我感觉影迷的痛苦应该就是在取舍影片了。
Sama君: 所以基本还是排片策略的问题。
我: 是的,还有一个比较根本的心理:对于观众结构的猜想。我感觉白天不排片的策略基本就是放弃了学生族群。
Sama君: 嗯,这点好像跟台北的电影节很不一样。
我: 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幅员太大,比较没办法像西门町那样几间戏院串联,影迷要赶场就比较方便了。
Sama君: 北京或上海都没有像西门町这样几间戏院离得很近,有所谓的“电影街”这样吗?
我: 似乎是没有的。影城与影城之间都隔得满远,而一家影城可能也就释出一厅(也许最多两厅)给电影节。所以简单来说,如果要在同一个晚上看到两三部片,就只能在同一家戏院。
Sama君: 那也要刚好同一个晚上的两三部都是想看的片。
我: 没错,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就在想,是不是排片时多数时候考虑到的是时间长度,而不是影片类型。或许同一个单元的片,可以在同一家戏院的晚上三场排,比如说,影人纪录片,可能对于这一个单元有兴趣的影迷,就能在一个晚上接连看两三部这个单元的片,而不是说同一个时间点,这个单元的片是分散在不同的戏院,这样根本就不可能看全了。
Sama君: 所以因为戏院隔得远、戏院愿意释出的厅少,就基本没有改善的可能性了?
我: 也要看电影节那里有没有觉得需要“改善”。我是有提出台北经验,说到他们现在的排片策略基本就是放弃学生族群了。我不知道北京的影迷里头是不是真的没有学生在里头,如果是这样,其实我是非常无法想像的。
Sama君: 所以也没有日场优惠这种方案?
我: 是的,没有。都说周间日场基本没有片可以看,只有资料馆有排片而已。所以按说应该还是要像台北这样,周间日场有优惠,而电影节票价本身应该也要低于一般商业片。
Sama君: 所以电影节票没有比较便宜?
我: 没有。有时候还更贵。
Sama君: 天呐!这对影迷来说真的是福音吗?
我: 也许我们很难想像。不过我后来想到的是:既然对影迷来说要赶场如此不容易,也可能就减少了可看的量,如此一来,也许就更愿意花钱去买他们可以看的那些场次。简单来说,比如我有十部片非看不可,这样可能要花600元票钱。不过,其中有五部会冲突到,必然看不到。那么我的必看清单只剩五部,预算当然也就缩到剩300元,压力相对小,也就不太会犹豫了,这300肯定要花出去的。
Sama君: 我怎么听起来感觉有点阿Q精神啊……
我: 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尽管我还知道有人整个电影节看到四、五十部片的(且有一个我还在台北见过;尽管我与他的品味天差地别),我也是满吃惊的,因为这意味著应该有一些片是他们没那么想看,只因为时间、地点刚好方便,为了冲“业绩”于是还是看的。这件事我去年在上海电影节就有感受到了,对于那些冲数量的影迷来说,有可能会顺便看一些本来没有预期要看的片,于是这些冷门片就能搭著热门片的势头多卖几张票。
Sama君: 所以感觉真的没有积极一点的解决方式了……
我: 不尽然。就说我主要对北京的电影院分布情况不熟,也不了解他们如何跟影城经营者沟通、合作,所以只能是想像。我是想像说排片的构思可以区域为单位,比如交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的邻近几个影城可以是一个单位。每个这类单位的排片策略可以独立,比如三四家影城,再根据那一区域的潜在观众属性(上班族多呢?还是学生多?什么行业别多些?)去配片,这些片再彼此搭配,周间日场也排,票价可以低一些,让更多学生观众参与。因为我以自己的经验分享过,在2003年的小津百年影展时,我也会因为在同一天内可以排到四到五场(有时三场)想看的片,我就会特地请假,一整天都泡在电影院。
Sama君: 所以周间日场还是有可能吸引到上班族的。
我: 是的,只要排片理想,我相信请一两天假特地去看电影的情况应该不会太难。区域排片的好处,应该可以更容易抓到目标对象。比如像在中关村那里,那么多学校,且电影学院离那里也不远,就可以在周间日场多排一些片。我印象中去那里看了三场,大概影展方也考虑过那里观众的口味吧。
Sama君: 所以师父应该没有一天内看超过一部的吧?
我: 确实没有。记得有一晚要去看《冥王星时刻》,但我记错时间了,以为是六点开演,去到了戏院才发现是八点20分。那怎么办呢?我就想说不然就看看前一场在演什么。但是,发现不是我感兴趣的片,即使我有VIP证可以免费看,我都还是不想进去看,宁可在附近瞎晃,消磨时间。不过,本来一度要放弃看《冥王星时刻》,想到还要等那么久,看完还得赶紧去赶末班地铁,实在麻烦。
Sama君: 但是师父还是看了这部片吗?
我: 是的,且非常庆幸自己留下来看了,因为它反而是我在电影节里看到最喜欢的一部。
Sama君: 哇!难得听到师父夸华语片。
我: 是啊~而它甚至还不是新片,好像去年底有小规模上映过了。
Sama君: 那师父看到梦寐以求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吗?
我: 唉说起这件事就伤心,我在第100篇专栏有讲过了,过几天有发出来我再转给你看好了,这里懒得再说了。总之,看是看了,但没看完,因为为了要赶去一场《未来的未来》主持映前,来的是这部片的制片人,他希望我能提前起码半小时跟他对一下流程,因此提前了半小时离场……
Sama君: 做映前主持有什么好玩的吗?
我: 说到这个,这次就有很深的感触。本来我觉得做映前比较难做,因为不能剧透,在不能剧透的前提下,我是没什么优势的。
Sama君: 也就是说师父无法做拿手的文本分析。
我: 是这样的,我起初就是这么想的。还记得去年在海南岛电影节做映后,当时给一位之前去武汉认识的马来西亚导演的作品做映后,经过我夹议夹叙(也就是一方面提问,一方面分析)的主持,很多观众表示有因此比较能看懂这部片。这也是我在台湾带映后的经验来的,在带高中生或小学生做映后赏析时,已经很习惯这样的模式。海南岛电影节时这种主持环节感觉也还是挺好的。所以对我来说,映前似乎不好发挥。
Sama君: 那,提前去跟制片人对流程是否真有必要?
我: 起初我也有点抗拒,毕竟我已经有把提问大纲发给他们了嘛!不过,见到面时,发现制片人斋藤优一郎人还满好的,且,在一定程度来说,我也算是有问到一些私货,这在映前主持是没有分享给观众的。
制片人斋藤优一郎和肥内老师(真容)
Sama君: 比如?我记得师父很喜欢《未来的未来》的!
我: 是。比如说那间屋子故意设计成有一些台阶,主要就是要让男孩小训可以透过爬的动作,以这个过程来象征他的成长。不过,我本来很想说,我儿子四岁时好像腿也没这么短,比较难直接想到原来有这层“锻炼”的意图。不过想一想,既然是以细田儿子为蓝图设计的人物,很可能日本人还是比较矮小,所以四岁了爬楼梯还那么吃力……
Sama君: 哈哈哈哈哈!师父这样有点人身攻击啊!
我: 我不是那个意思嘛!另外就是,除了房子之外,原来连片中想像的车站中,有一些不是现成有的新干线列车,也是找来真的列车设计师帮忙设计了现实中没有的列车。这点也满有趣的。
Sama君: 所以找来真正的设计师是为什么?
我: 为了写实。写实是这部关于家族树故事的重要维度。
Sama君: 但是片中又多是想像……
我: 是,比如像超观点问题……但这个我没有私下问制片人,毕竟是制片人,也不是导演。但我有迂回问到类似的,比如我有问说这些想像的影像的真实参照程度,但我是觉得可能这个问题有点辞不达意,总之,确实没有问到我想知道的答案。基本还是含混地说是很写实的,他就开始举一些片中呈现孩子的例子来说明这些都是透过观察细田儿子(他有被带来工作室让大家参考)得到的灵感。
Sama君: 这些也在映前主持时讲到吗?
我: 喔没有,也还是我私下问的。
Sama君: 不过,刚刚师父似乎说是“起初以为映前难做”,所以后来是改观了吗?
我: 对。按我刚刚说的之前的台湾经验或者海南岛经验,我仍相信映后对我来说是很有利的。不过在《武士马拉松》一场有点争议的主持之后,我就改观了。
Sama君: 发生什么事了吗?我没有跟到……且,我发现师父的豆瓣注销了!
我: 注销豆瓣跟这件事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总之就是我在第一场《武士马拉松》的映后主持,因为时间掌握不当(刚好前一天我的表坏了,又不好在台上拿手机出来看时间……),使得开场时我本来让观众想想问题,但最后竟没有留下给观众Q&A的时间。
Sama君: 所以跟来宾(是导演吧?)聊得这么投缘?
我: 相反!还好那天我白天花了一整天时间准备晚上的映后,在那一场也还在戏院中再看了一遍影片(原本是看渣画质、英文字幕的试看档案),确认一些细节后才主持的。但是,导演伯纳德‧罗斯其实不太健谈,还好我准备的方向够多,所以即使他常是简答,还是没有空场太久。
结果,变成有些时候我得解释自己的提问,甚至还让批评我的观众以为我很爱这部片且是导演的粉丝。完全是误解啊!一方面我并不爱这部片,觉得后面的转折过于浮面不可信,二方面,在这部片之前,罗斯的片我只看过《永恒的爱人》而已。
Sama君: 很像师父的作风啊!从您的很多文章都以为您对某部片非常推崇。像,我之前有读了您写的《阿丽塔》,没有细想时,也觉得师父怎么突然会喜欢这类影片;但再从文字的蛛丝马迹去看,才发现您其实不爱这部片的。
我: 是的。但,这就是专业度的问题嘛!总之,之所以引起那一场观众的反弹,主要就是……刚看完影片的观众总有很多话要说的。于是,隔天,还是主持《武士马拉松》第二场,我就特别交代工作人员要提醒我时间,起码要留一半时间给观众。当然,情况就如我预料的那样,一些提问也不像提问,倒像是要证明自己看到了什么东西。
Sama君: 情况有比第一场更糟吗?
我: 也不能说更糟,毕竟是观众自己提问,离场的情况有比较严重倒是真的;但这个我倒是不怎么在意的。并且我还在想,既然有一些提问其实跟我已经讲过的还重叠到,那还不如以后干脆全部时间都留给观众好了。
Sama君: 那么,罗斯导演这么不健谈,是不是也不好主持?
我: 当然会有点吃力。不过,我后来倒很能理解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专业。特别是当我自己在写分场大纲时深有体会,当我把元素依序排好之后,其实场与场之间,场本身,都已经被赋予足够的意义了。事实上,要是我,大概也只能讲出很简明的答覆,毕竟,我要讲的话都在作品中了嘛!因此,我后来能理解,当我试图要跟罗斯探讨片中突然出现的一头黑熊的隐喻,他的回答是“一头熊就是一头熊”,我想,当场应该就 搞笑 了吧~
Sama君: 立马被当作电影大外行吧?哈!
我: 是。
Sama君: 好在“肥内老师”应该还是有点知名度吧?
我: 错了!几乎完全没有。我等一下转一下微博上一则批评我的博文你就知道了。
Sama君: 所以师父因此觉得映后反而比映前难主持了?
我: 可以这么说哈!不过,不跌一次不长一智,下次我大概知道要怎么应付这种场面了。
Sama君: 抱歉在师父生日这天让您回想起不太愉快的场景。
我: 哈哈别这么说,再说,这篇记录刊登的时候,都不知道生日过多久了呐!
Sama君: 总之,祝师父一切顺心啊!
我: 好的,你也是。
更多专栏
我被这部日本电影,深深折服!
大师布努埃尔的故事,竟然被拍成了动画!
②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星光熠熠,都有哪些明星到达现场
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星光熠熠,明星们都纷纷到达现场,而且他们还带着自己的新作品。红毯可以说也是很多男女明星们的一个展现自己魅力的机会,让我们看到非常多帅气美丽的演员们。北京电影节非常的热闹,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明星都纷纷前来参加,不仅也是带着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是抱着向同行学习的一个心态。
③ 欧洲三大电影节各自特点是什么 ,他们选片品味有何区别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节,每年八月至九月在丽都岛举行。最高荣誉奖是金狮奖,聚焦于各国电影实验者。威尼斯电影节的宗旨是为严肃的艺术服务,由此可见他们的态度有多么认真了。威尼斯电影节支持创新,对于那些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是大大支持的。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孕育了很多世界电影大师。
其实这三大电影节的品味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的宗旨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地域限制,入围电影、导演、演员都可以来自世界各地。三大电影节虽然初衷不同,但是他们都不看重高关注度、高知名度、高票房,个性和创新是他们的口味。这一点奥斯卡电影节就不同了,它比较看重商业和政治因素。
④ 2021伦敦世界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有哪些 值不值得我们看
2021伦敦世界电影节已经迎来其第17个年头,以往16届的电影节活动,无数的世界电影人在这里度过了美好而奇妙的电影旅程。
伦敦电影节是什么?⑤ 戛纳电影节即将开始,有哪些剧入围了
2022年第七十五届戛纳电影节一共有十八部电影入围最终了主竞赛单元的最终角逐,包括了《杏仁》、《未来罪行》、《托里和洛奇塔》、《正午之星》、《兄妹》、《亲密》、《世界末日》、《掮客》、《Nostalgia》、《R.M.N》、《无限悲情》、《分手的决心 》、《好戏登场》、《莱拉的兄弟》、《天堂来的男孩》、《圣蛛》、《安东尼娜》、《[HI-HAN(Eo)》。在第七十五届戛纳电影节影片名单中,有两部华语短片作品入围了短片竞赛单元的角逐,分别是《破碎太阳之心》、《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戛纳电影节上百花争艳,入围的作品都有着丰富的看点和具有价值的启迪作用。无论这些作品最后谁能够成为前三甲,相信都是对电影事业最好的贡献。
⑥ 戛纳电影节什么时间开始,有谁去参加
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已于2019年5月14日至25日在法国戛纳举行,其中中国女星巩俐、章子怡、李宇春、关晓彤、古力娜扎、奚梦瑶、马思纯、景甜等知名明星参与。
从国际影响力来看,戛纳电影节无疑是全球电影人最为关注的活动之一。
今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幕,阿莫多瓦未能如愿摘得金棕榈大奖,而昆汀·塔伦蒂诺的年度大热门《好莱坞往事》颗粒无收,而最大赢家是韩国导演奉俊昊的《寄生虫》,这也是韩国电影第一次荣获戛纳金棕榈的殊荣。
⑦ 你对现在常有的电影节怎么看
说实话,我会觉得很多是“三无”电影节,就是圈钱分蛋糕顺便给粉丝情绪一个宣泄场所,没有含金量,没有格调,更不要说啥经典不经典,就找几个业内有名的人挂个名,然后草台班子搭一搭,一些老戏骨碍于关系和面子,一些不温不火的演员想要博一搏,一些新鲜当红辣子鸡再搞一波热度,所以凑一起走个红毯咔嚓咔嚓,然后给个名字又长又怪的奖项颁一颁,粉丝嚎一嚎,微博吹一波,完事!
但是,这种电影节常有,为啥,不亏本啊!卖票,粉丝会买账,电影节需要人气,刚出的流量需要刷脸,这可不就双赢了吗,最后再给这个流量颁个“年度最具人气/潜力/新演员奖”就十全十美了,反正做个奖杯也花不了几个钱。所以这种电影节,真没必要给眼神。
⑧ 想免费看《里夫金的电影节》,哪里有
网络网盘免费在线播放:
链接: https://pan..com/s/1yUjuZZKc7N1qKi67neRg0Q
⑨ 电影节有什么活动吗﹖是看电影吗﹖
电影节是为了推动电影艺术,提高电影艺术水准的一项活动。也是为了奖励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优秀影片,促进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平发展。通常设立各种奖项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电影节很受人们的关注,大的电影节影响甚至覆盖全球。
⑩ 普通游客或者影迷如何参加体验威尼斯电影节
很多人想要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开幕会,但是觉得这个想法不可行。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艰辛了,它不需要买票,更不需要买黄牛票。但是如果你想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最好先做做功课。
进入了会场,可以在窗口拿一本GUIDEBOOK,上面会有非常详细的地图。在威尼斯电影节看电影,是需要买票的。24岁以下的年轻人有优惠,价格一般是很实惠的。只要不是明星出席的电影片,一般收费在10欧元以下。
威尼斯电影节人流很多,好的位置基本都满了,所以晚到的人只能站到稍微偏一些的地方。不过在影院附近是可以经常碰到明星的,要是你在白天看到一个穿得比较有范的人,可能就是今晚走红毯的。
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并没有那么多限制,参加的人很多都是意大利的学生,可以聊聊天消磨时间。一般情况下五点半会有明星陆陆续续进场了,一直到六点半就结束了。
如果你想要进入会场,需要把护照换成daily pass,注意申请原因要正规一点。然后就可以和记者一样光明正大的入场了,不过脸皮一定要厚。